内控质量标准(doc 8)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8
内 控 指 标
为了保证混凝土产品质量,控制住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强化预控措施,现在针对整个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众多环节,提出以下混凝土质量管理的相关指标: 一、 统一原材料控制标准。
1、 水泥内部控制标准(高于国家标准)
2、 砂内部控制标准(低于国家标准
)
3、 石子内部控制标准(低于国家标准)
4、粉煤灰内部控制指标(低于国家标准)
5、矿渣粉内部控制指标(高于国家标准)
6、膨胀剂内部控制指标(高于国家标准)
7、外加剂内部控制指标(高于国家标准)
二、统一对不合格原材料建立有效处理机制。
1、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采用样品封存制度,并作好检验记录
以便于进行追溯。
2、有权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退货,必要时附函说明原因。
3、对多次不合格的原材料按黑名单处置,并向上级领导以书面
的形式报告,必要时清除原材料合格供应商之内。
质控中心
2007年12月29日。
企业内控标准铝合金门窗发布实施企业内控标准铝合金门窗1.总则:1.1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用铝合金门窗(以下简称铝门窗)1.2本标准依照GB5823-86《建筑门窗术语》、GB8478-87《平开铝合金窗》、GB8479-87《推拉铝合金门》、GB8480-87《平开铝合金窗》、GB8481-87《推拉铝合金门》、GB8482-87《铝合金地弹簧门》制定。
2.铝合金门窗的分类与规格;2.1铝合金门分类及代号:平开铝合金门代号PLM;推拉铝合金门代号TLM;铝合金地弹簧门代号LDHM;带纱扇推拉铝合金门代号STLM;带纱扇平开铝合金门代号SPLM;固定铝合金门代号GLM;铝合金自动门代号LZDM;铝合金卷帘门代号LJM。
2.2铝合金窗的分类及代号:平开铝合金窗代号PLC;推拉铝合金窗代号TLC;带纱扇平开铝合金窗代号APLC;铝合金固定窗代号GLC;铝合金上悬窗代号SLC;带纱扇推拉铝合金窗代号ATLC。
2.3铝合金门窗的品种规格:铝合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厚度基本尺寸系列应符合GB8478-87,GB8479-87,GB8480-87,GB8481-87,GB8482-87要求,其厚度如有特殊要求应由订货与供货双方商定。
2.4铝合金门窗标记方法应符合GB8478-87,GB8479-87,GB8480-87,GB8481-87,GB8482-87的规定。
3.技术要求:3.1材料:,其精度应符合GB/T5237-96普通精度的有关规定。
,应经防腐蚀处理,同时不得与铝合金型材发生接触腐蚀。
3.2表面处理:3.2 1铝合金型材表面阳极氧化膜厚度分级见表1:表1:单位:μm表3:单位mm,根据需要允许设置加固件。
,接口严密无脱槽现象,密封胶条对接间隙应≤1mm/m。
,转角部位对接处间隙应≤1mm/m。
,上锁的下垂翘曲或扭曲变形。
±1mm。
,应起到各自的作用,具有足够的强度、启闭灵活、无噪声。
承受反复运动的附件,在结构上应便于更。
制药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制定茯苓的内控标准,规范公司茯苓的采购与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茯苓的采购与验收。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
四、正文
茯苓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
【性状】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
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
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小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
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
质松软,略具弹性。
茯芩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
棕色。
【鉴别】(1)本品分末灰白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及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um,少数至16um。
(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显淡红色,后变为淡褐色。
(3)取茯苓片或粉末少量,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
【检查】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15.0%。
总灰分不得过4.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
企业内控标准和质量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和质量标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内控标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而规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方法。
质量标准则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规定的一系列质量要求和检测标准。
企业内控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内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防范和减少各种经济风险。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济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
制定内控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经营活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各种经济风险的发生。
其次,企业内控标准的执行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只有严格执行内控标准,才能保证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内控标准的执行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纠正各种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同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企业内控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内控标准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控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产品质量内控标准背景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内控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电子产品质量内控标准的指导原则,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核心原则1. 合规性:电子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环保要求等。
2. 可靠性:电子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性能稳定、寿命长、不易故障。
内控要求1. 设计和制造- 设计过程:确保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符合现行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包括功能设计、电路设计、外观设计等。
-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遵循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生产工艺: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减少制造过程带来的变异。
2. 测试和验证- 功能测试:测试电子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并进行记录和验证。
- 可靠性测试:对电子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模拟正常使用条件和极端环境,确保产品性能稳定。
- 安全性测试:对电子产品进行安全性测试,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质量控制- 来料检验:对所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 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 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 文档和记录- 文件管理:建立健全的文档管理系统,包括设计文件、制造记录、测试报告等,以备查证。
- 不合格品管理: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记录和追踪不合格品的原因及处理情况,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结论电子产品质量内控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本文档提供的指导原则,可以确保电子产品的合规性和可靠性,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的制定发布时间:2015-05-1211:32:12来源:蒲公英网点击:406众所周知,新版GMP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企业内部标准,那么为什么要建立内部的质量标准,我们怎样建立这个质量标准呢?大家可能都知道,国家标准(无论是GB、药典还是局/部颁标准)都是指最低标准,即在其有效期内都要符合的标准;而企业内部标准往往要求高于国家标准,以确保其在生命周期/有效期内仍能满足最低要求(可能是国家标准,也可能是客户标准)。
那么我们怎么建立内部标准呢,内控标准和警戒限/行动限又什么关系呢?1概念1.1CQA(关键质量属性):CQA是指物质(药品或活性成分)所具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微生物方面性质或特性,它应被限定在合适的限度、范围和分布之内,以确保符合预期的质量(ICHQ11)。
那么CQA等于质量标准吗?CQA是属于质量标准的一部分或一些特定的项目吗?答案是否定的—-CQA可以是质量标准的一部分,也可能根本就没有列入到质量标准中;同一个检验项目,对A产品可能是CQA,但对另一个产品可能不是,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溶出度。
质量标准是质量属性,但不一定是关键的;关键的属性是指那些对CPP和稳定性敏感的那些属性(例如降解物),也包括那些对制剂CQA有影响的那些原辅料的质量属性(例如粒度分布、晶型等对于固体制剂而言可能是)。
1.2内控标准企业内控标准是指企业内部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而自行制定的标准。
内控标准可能高于当时的国家标准和药典标准,目的是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要。
那么,是所有检验项目都要制定内控标准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是否制定内控标准应与目的相适应。
例如物料的氯化物、炽灼残渣等就没有必要制定内控标准。
1.3警戒限和行动限警戒限是一种警示限度,超出这个限度意味着系统可能将要发生偏离,需要引起关注甚至处理,以将这种潜在的危害/可能性消灭在萌芽之中。
质量控制标准在现代社会中,质量控制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因为良好的质量控制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
因此,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首先,质量控制标准需要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
这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材料、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明确了产品的质量要求,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达到客户的期望值。
其次,质量控制标准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够全面地控制产品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另外,质量控制标准需要注重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企业才能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此外,质量控制标准需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员工是质量控制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和技能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
最后,质量控制标准需要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持一致。
企业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企业才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和执行,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1.目的
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确保产品达成合约之要求
2 范围
凡与产品有关之管制、制程、设备、治工具及生产资源与技术活动均属之
3.定意
无
4.权责
5. 内容
5.1 品质计划之制定
5.1.1品质计划之制定应附合品质制度要求,对相关之制造、设备、服务、
检验程序加以规定
5.1.2 品质计划拟定后并並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细节工作规
范及相关表单、记录等,使品质计划更完善.
5.1.3对于各種量測要求、若涉及之能力已超逾現有狀況、則品保部門須
會同相關部門做充分研商、開發、以確保達到要求。
5.2 品质计划之执行
5.2.1品管部门应于產品完成之各適當階段、做檢驗及標示、並於製程中
作巡迴检查,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5.2.2 已入库之产品出货前做产品出货检验,以更确保产品之品质附合客
户要求.
6参考资料
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规范
进料检验规范
成品/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QC工程表
产品工艺、流程
抽样作业指导书
抽样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使公司生产及音乐会的批量产品能够合理的控制及追溯产品品质
引用标准:
2. 定义
AQL:即可以接收的质量水平,指生产方和接收方共同认为满意的不合格品率的上限,它是控制最大过程平均不合格率的界限,是抽样方案的设计基础.
检查:采用测量,检查,试验或其他方式将产品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合格: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称为合格.
不合格: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称为不合格,也叫缺陷
批:1制造条件基本相同;2 挂靠时间大致相同; 3 产品规格结构相同.
合格判定数Ac:作出合格判定样本中所允许最大不合格品数
不合格判定数Re:作出不合格判定样本中所不允许的最小不合格品数.
样本: 从批量中抽取用于检查的单位产品的全体
抽样方案: 指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组组合在一起
检查水平: 指检查批量与样本大小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
3. 内容
抽样方案的取定依《MIL-STD-105E》抽样标准,具体办法依《制程检验作来指导书》和《成品/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执行.
4. 参考资料
MIL-STD-105E 抽样标准
制程检验指导书
成品/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说明: 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号
CR: 严重缺陷AQL=0.65 使用箭上面的第一个抽样号
MA: 一般缺陷AQL=2.5 Ac: 接收数
MI: 轻微缺陷AQL=4.0 Re: 拒收数
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1.目的:
查核生產製造單位所生產的機種,是否符合客戶所指定的規格尺寸
與配件,並加以檢測,確保制程之品質符合公司及客戶需求。
2.範圍:
適用于制程中所有半成品、成品之檢驗。
3.權責:
品保人員(IPQC):
3-1 負責執行巡迴檢驗動作並記錄統計。
4.定義:
在生產制程中品保人員定時或不定時來回每個工位的檢查動作,稱為巡迴檢驗。
5.作業內容:
5-1 首件确认
生产机台在产品调试好后,由QC人员根据“生产命令单”、“产
品加工工艺卡”、“图纸”等标准资料对产品进行首件确认 .确
认合格在“产品加工工艺卡”上签字.不合格则要求生产单位
再调试,未经首件确认的产品不得进行生产.如为需配套组装的
产品,首件确认时尚需做配套测试.
5-2巡回检验产品之检验依《抽样作业指导书》和《产品工艺、流程》执行
5.2.1 QC人员对生产中的机台作不定期的巡视检查,对发现的
不良项目予以现场反馈.巡视中发现的某类不良项目突出
时,应视情况对已产出之产品做抽检分析.
5.2.2 常规生产机台每4小时对所做产品进行抽检,抽检情况记
录于“产品检验单”,每天巡检记录并记录于“日巡检报
告”.
5.2.3 对过程检验中发现的严重不良项目(不良率超出许可的
接收范围),开具“异常发生处理单”于责任部门.
6. 參考資料:
不合格品管理程式
制程異常處理矯正程式
抽样作业指导
产品工艺流程
7 附件
异常发生处理单
日巡检报告
产品加工工艺卡
生产指令单
成品\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0 目的:
確保供制程\應商所提供之成品\材料的品質,符合本公司之需求。
2.0 範圍:
2-1 所有原物料入庫前。
2-2 客戶提供之物料。
3.0 定義:
『無』
4.0 內容:
4.1 抽樣依《抽样作业指导书》执行
4-1-1 外来品检验
仓库在收到供应商或外协单位送来之原材料部件,在
核对数量无误后,通知品管人员作来料检验.依物品
之性质类别按《来料检验规范》对应的检验内容进
行入库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来料检验单”.
4-1-2 成品检验
品管人员在接到检验信息后,根据产品之性质、类别
按《产品检验规范》对应的检验内容对产品进行入
库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产品检验单”
4-2 判定、記錄及標識︰
4-2-1 經IQC人員檢驗判定合格之物品需標識合格標籤,
相关部门办理材料的入库手续.
4-2-3 不合格物品處理依《不合格物管理程序》执行,抽
检出之不良品需随同该批产品放置且能予区分. 5.0參考資料:
产品檢驗規範
来料检验规范
抽样作业指导书
不合格物管理程序
6.0附件
进料检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