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数学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引言在当今教育体制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然而,在数学课堂上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挫伤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数学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善教学效果。
二、主要问题描述1. 缺乏足够的实际应用示例。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将重点放在抽象概念和公式推导上,忽视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这使得许多学生难以理解为何需要学习数学,感到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毫无关系。
2. 教师讲解方法单一。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是简单地展示解题步骤,并且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
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限制了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缺乏互动和合作。
传统数学课堂通常注重个人竞争而忽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这导致了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让数学变得孤立和枯燥。
4. 鼓励机械记忆而非理解。
目前的教学模式倾向于依赖复制和背诵而不是推理和理解。
学生只需记住公式并应用到特定问题中,而无需真正掌握其背后的底层原理。
三、改进建议1. 引入实际应用示例。
数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来展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创新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促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3. 倡导互动与合作。
为了营造积极互动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团队合作。
这种互动与合作的方式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强调理解而非记忆。
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公式和步骤。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型,培养他们关联知识点、拓展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创造积极评价环境。
6赤子56高等数学是各高校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本院高等数学教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的现存问题(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的高等数学教学中仍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教学,并且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仍旧以传授系统而宽厚的专业知识为主要理念,没有密切地结合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少了怀疑、质疑、批判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所学知识,降低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效率,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要是单一的注入式,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缺少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和信息反馈,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态,不利于增强课堂活力;缺少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没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进行。
(二)教学内容陈旧,教材与实际脱离。
时代的不断发展使数学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它的技术价值和人文价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肯定。
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培育基地,应该使高等数学教学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然而,多年来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缺少现代数学知识的介绍与应用方面的具体知识。
教学内容的陈旧,使许多只是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不利于真正地提高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现今高校中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还存在脱离专业、脱离实际的问题,很难从教材内容中找到与专业相联系的例题,使得教材的实用性很低,并且容易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作用没有全面把握,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内容大多脱离生活实际,使得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具体表现在数学运用的背景被抽象的理论代替,使学生感觉数学像“空中楼阁”一般,抽象得难以琢磨而产生厌恶心理。
关于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的若干思考贾计荣(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01)〔摘要〕文章认为现行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课程基本目标与学生学习之间的矛盾;理论知识与应用之间的矛盾;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之间的矛盾。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若干思考一、高等数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等数学是为一些数学专业的大学、大专生开设的课程。
学生对设置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不够了解,主观上认为学习高等数学并没有多大用途,故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由于高等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个别教师又不能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深奥的数学知识予以深入浅出的表述,或数学语言使用不够准确,人为导致学生理解和学习的困难。
有的教师沿袭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过多强调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用性,人为导致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部分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缺乏了解,故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不当,对学生专业学习有用的高等数学知识讲授不够或未讲,而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却可能占据了较多的篇幅和学时,这样既导致了专业教师的不满,也不利于以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诸多原因使学生觉得学习高等数学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当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从而使高等数学的教与学陷入一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
因此,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首先是教学方法改革。
我们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时刻把握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大胆地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验,提出了“分层递进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前的分班教学最大的不同是按差异分出学生的不同程度,这就是“分层”的含义,所谓“递进”就是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梯,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攀登。
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的快乐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它的本质是让学生迈向一个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积小步成大步,进而使学生得到整体的提升,走向可持续发展。
高中数学有哪些难点?高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承接初中数学基础,为高等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但高中数学内容的抽象性、逻辑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都的确加强,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和教学实践两个角度,深度解析高中数学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一、认知发展角度的难点分析1. 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求: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更注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函数、极限、导数等概念并非能直接感知,需要从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才能理解。
学生在初中阶段主要习惯于具体操作,并且在面对抽象概念时会感到困难。
2. 逻辑推理能力的不足: 高中数学学习需要大量的逻辑推理和演绎证明,例如数学几何证明、数列递推公式的推导等。
学生在初中阶段逻辑推理能力尚未完全发展起来,缺乏必要的逻辑思维技巧,造成理解和进行逻辑推理过程时存在的困难。
3. 空间想象能力的挑战: 空间解析几何、立体解析几何等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部分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难以将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空间模型,可能导致学习这些内容时难以理解。
4. 数学符号和语言的理解障碍: 高中数学符号体系更加复杂,语言表达更为精准,比如集合、函数、导数等概念的符号表示,以及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和规范度,都需要学生接受大量的学习和适应。
二、教学实践角度的难点分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范围涵盖代数、几何、三角函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分支,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初中数学,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讲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对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探索和深度思考,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教学资源的不足: 高中数学教学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优质的教材、习题、教学视频等。
优质资源的缺乏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阻碍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挑战自我高等数学的深度思考题挑战与学习分享挑战自我:高等数学的深度思考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又以高等数学最具挑战性。
众多学生常常面临高等数学的深度思考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挑战自我和提升数学能力的良好机会。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高等数学的深度思考题,并与大家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数列极限问题数列极限问题是高等数学中常见而困惑人的问题之一。
想要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运用数列收敛性的定义、夹逼定理、单调有界性以及数列极限界运算法等知识。
例如,考虑如下数列:\[a_n = \frac{n^2+n+1}{2n^2+n+2}\]我们需要证明或否定该数列收敛。
通过对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并应用极限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lim_{n\to\infty} a_n = \frac{1}{2}\]这表明该数列的极限存在且为1/2。
这类题目需要我们对数列的性质有着深入的理解,并具备能够巧妙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的能力。
二、函数极值问题函数极值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的另一个挑战性问题。
通过研究函数的极值,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和性质。
例如,考虑如下函数:\[f(x) = x^3 - 3x\]我们需要找出函数的极值点。
通过求解导函数:\[f'(x) = 3x^2 - 3\]令导函数为零,我们可以得到:\[x = \pm 1\]进一步分析该函数的凹凸性,我们发现在$x=-1$处为极大值点,而在$x=1$处为极小值点。
这类题目要求我们灵活运用导数的概念,并对函数的凹凸性进行判断。
三、微分方程问题微分方程问题是高等数学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之一,但也是挑战自我、拓展数学思维的绝佳机会。
例如,考虑如下微分方程:\[\frac{dy}{dx} + xy = \sin x\]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数学工具,如变量分离、常数变易法、齐次方程求解法等。
通过合适的变量变换和求解方法,我们最终可以得到如下函数:\[y(x) = e^{-\frac{1}{2}x^2}(\int e^{\frac{1}{2}x^2 \sin x}dx + C)\]这类题目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微分方程的解法,并综合运用数学工具。
高数提出教学改进意见与措施高等数学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数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以下是几个教学改进意见和措施:1.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数是数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
2.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高数课程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可以采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数课程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高数课程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在金融、物理、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
5.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改进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该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和不全面。
同时,应该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高数教学改进需要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思维能力、实际应用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数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作者:温延红
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12期
摘要:数学是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目前我国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本文特从三个方面探讨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高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思考解决问题策略,以提高我国高校整体高等数学教学水平。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one of the qualities that new century talents should posses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problems in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and then thinks the solving strategies with 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to enha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higher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问题;思考;解决策略
Key words: higher mathematics;teaching;problems;thinking;solv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G63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300-02
0 引言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数学教育得到空前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热衷于研究数学教学这一领域。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社会对各方面的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
高等数学作为新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之一,要求高校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是很多高校虽然开设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思考。
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然后指出目前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善策略,希望给各大高校进行教学策略调整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高等数学教学目的和本质
高校在开设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时,必须明确这一课程的开设目的,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笔者认为,高等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其实质是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增强学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完高等数学之后得到一定的提高。
此外,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群体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氛围,并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疑问,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能
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高等数学教学的本质所在。
因此,各高校必须注重高等数学教学。
2 目前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综合分析了目前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发现诸多问题。
高等数学教学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教学现状有待提高。
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更好地针对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2.1 教学方式比较落后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得知,目前高等数学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大多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听和被动做笔记,教学内容不突出,教师没有灵活运用教材,导致整体教学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导致教师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并未真正了解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实际需求。
久而久之,学生慢慢丧失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只是一味被动的吸收知识。
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很少给予学生动脑筋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高等数学教学方式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实际需求。
2.2 教材内容陈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已经慢慢渗透到各个行业,数学的应用性越来越突出。
但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只是沿用以往的高等数学教材内容,很多内容比较陈旧,如很多教师延续以前的函数与极限、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根本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即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轨,两者之间没有连接点。
此外,社会信息更新速度很快,很多教师只是一味的按照教材进行教学,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和更新的信息进行教学,使教学变得乏味,且应用性不强。
2.3 教学水平相对滞后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很多高校只是扩招学生,但没有适当充实相关师资队伍。
这包括数学师资队伍。
这样一来,教师实际上的班别就增多了,很多教师出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教师很少花时间认真备课,缺乏对数学领域的深入研究,最终导致出现数学教学水平相对滞后的现象。
只有整体师资建设水平有所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4 教师教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侧重于理论的灌输,但很少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很多数学概念变得更加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缺乏联系实际的数学理论很空洞,不仅学生难以捉摸,有些还会因此丧失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片面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没有实际用处。
因此,必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已经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
3 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水平的思考
针对上述中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如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水平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3.1 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优秀资源,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易懂,使教学形式不断丰富化。
例如教师在讲解多元函数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元函数相对应的图形,使这一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
此外,教学必须注重情境教学,在教学中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分为几大组,进行深入讨论,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设想,鼓励创新。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高等数学教学富有成效。
3.2 引用符合发展实际的新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是高等数学教学的关键。
教师必须具备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巧妙处理教材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力图做到选用的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
一般而言,高等数学的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但教师可以依据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增加一些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扩招的比例,适当招进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以扩充数学师资队伍,减轻原有教师的教学负担。
此外,高校可以定期对数学师资队伍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学科研究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以促进更好的教学。
高校还可以选出学科带头人,引领自身队伍不断前进,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3.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入应用实例,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数学建模小组来引领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整体应用数学能力有所提高,并深刻认识到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时,必须不断反思,思考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并达到高等数学教学目的。
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这一过程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才会有所突破,以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邵毅.新建本科院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7,(05).
[2]冯天祥.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困惑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35).
[3]秦应兵,夏世芬,卿铭.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
[4]王超联.浅议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