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下册语文中的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的背景知识、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分别从这些方面进行介绍。
一、文学的背景知识
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的诞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古代文学有诗经、楚辞、汉赋等,现代文学则分为鲁迅时期、现代派、浪漫主义等。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反映着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了解文学背景知识对理解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
文学作品有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
现实主义注重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老人与海》等;浪漫主义则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的表达,代表作品有《红与黑》、《诗经》等;写实主义追求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真相,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三、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文学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如中国古代的《红楼梦》是一部描述封建社会内外部矛盾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曹雪芹;《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孙悟空等人物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是罗贯中。
现代文学中,《茶馆》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话剧作品,作者是老舍;
《红与黑》是法国浪漫主义小说,作者是司汤达等。
通过了解以上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还可以引导我们阅读更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包括:
1.重点字词:例如《桃花源记》中的“鲜美”、“交通”、“妻子”、“绝境”、“不足
为外人道也”等。
2.重点句子:例如《桃花源记》中的“复前行,欲穷其林。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等。
3.文学常识:例如《藤野先生》中的“鲁迅”、《列夫·托尔斯泰》中的“茨威格”、
《背影》中的“朱自清”等。
4.文章内容理解:例如《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藤野先生》中的“藤野
先生”、《列夫·托尔斯泰》中的“托尔斯泰的伟大人格”等。
5.表达方式:例如《桃花源记》中的“记叙”、《藤野先生》中的“描写”、《列
夫·托尔斯泰》中的“议论”等。
6.修辞手法:例如《桃花源记》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
《藤野先生》
中的“排比”、“比喻”等。
《列夫·托尔斯泰》中的“排比”、“比喻”等。
7.标点符号:例如《桃花源记》中的“句号”、“问号”等。
《藤野先生》中的“分
号”、“冒号”等。
《列夫·托尔斯泰》中的“分号”、“冒号”等。
八年级下文学常识1、《社戏》是一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药》,《阿q正传》,《祝福》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华盖集》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是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3、《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4、《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是竺可桢,他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5、《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和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获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极地》《新疆域》,他是公认的当代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
6、《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7、《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柳宗元,河东人士,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和韩愈并称韩柳,他们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柳宗元与刘禹锡并称为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为王孟韦柳。
8、《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选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9、《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文学常识1.《社戏》选自《》。
作者原名字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回延安》选自《》,作者。
全诗以“”的过程为线索,写出阔别十年重回母亲延安的怀抱以及,表达了作者,抒发了。
3.《安塞腰鼓》选自年月日《》。
作者通过对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的后生在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
4.《灯笼》选自《》。
作者原名,山东莱芜人,中国现代著名家家。
著有散文集《》《》《》等。
5.《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的说明文,作者我国著名家、家。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采用顺序,从不同角度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
其中,《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国作家、家,代表作有《》《》等。
7.《大雁归来》选自《》,作者,美国家。
本文是一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之情。
8.《时间的脚印》作者是,四川人,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作家。
代表作有《》《》等。
9.《桃花源记》的作者,一名,字,自号“”,著名诗人,本文选自《》。
10.柳宗元,字,河东人,世称,又称。
唐代文学家,杰出的散文家,是“”之一。
柳宗元与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强调文章内容和现实作用。
11.《核舟记》的作者是朝的,字。
本文选自编的《》。
1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收录了从到时期的诗歌篇。
这些诗歌分为、雅、三个部分。
13.《最后一次讲演》选自《》。
1946年7月11日,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7月15日,在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作者是,祖籍,美籍华裔家,1976年获奖。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王选1998年10月在的演讲。
王选,江苏无锡人,,专家,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
最新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第一单元】1. 《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鲁迅的小说《社戏》运用了人物和景物描写,详略得当地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夜航看戏的经历,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自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在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义义战士是在同阶级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选自《全唐诗》,作者常建。
这是一首题壁诗,景中含情,委婉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通过描写寺院的清晨,逼真地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趣。
《送友人》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这首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卜算子·咏梅》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作者陆游。
《卜算子·咏梅》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胡适(1891—1962)(第2课《我的母亲》)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14岁到上海求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
l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了一定的贡献。
l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
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2.海伦·凯勒(1880—1968)(第5课《再塑生命》)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获总统自由勋章。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3.郭沫若(第7课《雷电颂》)见七年级上第27课4.巴金(第8课《短文两篇》) 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神·鬼·人》等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5.高尔基(1868—1936)(第9课《海燕》)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l892年9月高尔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马加尔·楚德拉》,l9世纪90年代末,高尔基的创作思想臻至成熟,发表了第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1899),这一时期还写了许多具有极大社会意义的剧本,如《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1905)、《野蛮人》(1905)、《仇敌》(1906)等。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原名藤野严九郎。
朱之瑜,号舜水,明末思想家。
2.《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
选自《胡适自传》。
3.《我的第一本书》作者牛汉。
文中提到的漫画作品《父与子》出自德国漫画家卜劳恩。
4.《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
本文节选自《三作家》。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陀斯妥耶夫斯基,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白夜》《罪与罚》《白痴》《卡拉玛佐夫兄弟》等。
5.《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
6.《雪》作者鲁迅(详见《藤野先生》),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荷戟独彷徨”,出自鲁迅诗《题〈彷徨〉》。
这首诗是鲁迅为小说集《彷徨》所写的。
7.《雷电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本文节选自《屈原》(《郭沫若全集》第六卷)。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8.《短文两篇》(《日》《月》)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著有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雷》《电》)。
本文选自其散文随笔集《龙·虎·狗》。
9.《海燕》作者高尔基。
本文是高尔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10.《组歌》作者纪·哈·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书名作家时域出处体裁主旨备注共同点《藤野先生》鲁迅近代《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赞颂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突出了其带给作者的深刻影响。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语言朴素、精炼、深刻,有深厚感情。
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
《我的母亲》胡适现代《胡适自传》自传体散文通过具体事例,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现母爱和母亲的善良、宽容、有刚气,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字适之,现代作家、学者。
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语言平实自然,真挚感人。
《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当代《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第一本书的追叙,映照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原名史成汉,“七月诗派”重要成员。
诗歌《华南虎》《悼念一个枫树》线索分明,结构严谨。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三作家》传记作品通过比喻夸张真是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通过对犀利眼睛描写揭示其深邃的精神世界。
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无限崇敬、赞美之情。
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托: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托尔斯泰主义”《我的童年》季羡林现代《季羡林自传》回忆性散文描绘灰黄的童年,展现令人心酸的生活和让人温暖的亲情,表达作者复杂而又真挚的感情。
《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文集》语言平时,感情真挚《雪》鲁迅近代《野草》散文诗“南方的雪”寄托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朔方的雪”蕴含作者反抗社会现实的斗争品格: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野草》23篇散文诗对追求革命真理进行敌对斗争的记录。
对比鲜明,借景抒情;庄主特征,写景状物。
由寻常事物激起心灵之声。
透过文字捕捉作家的情感律动,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
注重联想与想象,直接间接抒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一、古代文学1. 唐诗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他们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2. 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伟大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词篇。
宋词的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分为上、下阕,旋律优美,情感丰富。
3. 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元曲融合了诗词、说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代表作品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元曲在表达人物情感和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小说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现代文学1.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中篇小说《阿Q 正传》。
这部小说通过对阿Q的形象描绘,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弱点。
2. 茅盾茅盾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批评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小说《子夜》。
这部小说通过对都市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3. 巴金巴金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长篇小说《家》。
这部小说通过对一个家庭的故事描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和人性的挣扎。
4. 老舍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中篇小说《骆驼祥子》。
这部小说通过对一个拉车夫的人生经历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三、外国文学1.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戏剧《哈姆雷特》。
这部戏剧通过对哈姆雷特复仇之路的心理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心理的复杂性。
2.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这部小说通过对俄国历史和人民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三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
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3.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4.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
魏学洢扶柩还乡,悲愤而死。
他一生没有做过官。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5.《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二、课外文化常识1.《诗经》的“六义”①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②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整理1.《藤野先生》。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文体常识: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中心内容: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要是本仙台学医时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深切怀念。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文章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
2.《我的母亲》。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了一定的贡献。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
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主要著作有:《胡适文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
《我的母亲》文体常识:传记及自传:传记指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分自传和他传。
自述生平的叫自传;由别人撰写的叫他传。
自传的写作应注意真实、完整、突出重点。
文题理解:中心内容:本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通过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切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品质,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3.《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等文题理解:“我的的第一本书”是指作者童年时代用过的有特殊意义的小学教科书,也是指作者人生的第一课。
作者以此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代苦难的读书生活。
中心内容:本文记述了“我”第一本书的故事,它有着不寻常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本书。
作者通过这第一本书讴歌了人间真情,表达了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4.《列夫•托尔斯泰》。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
其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
小说《感觉的混乱》享誉国际,高尔基称他为“第一流的艺术家”。
文题理解: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本文选自《三作家》。
中心内容:本文是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展示了他灵魂的高贵不凡。
5.《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一个盲聋哑女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曾获总统自由勋章。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文题理解:“再塑生命”在文中指“爱的光明照到我身上”意指莎莉文小姐给了“我”新的生活道路,使“我”走出黑暗,获得新知,认识了自然,认识了社会,对生活充满热爱。
中心内容: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叙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6.《雪》。
鲁迅,原名周树人,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文体常识: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篇,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它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但比散文语言更凝练,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
中心内容:本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通过比较,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感:江南的雪,美得平和恬静,固然让人喜欢;但是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使生命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7.《雷电颂》。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杰出文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文题理解:本文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
中心内容:本文通过描写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只的内心独白,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政治家兼诗人的形象,借以表现出了作者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本诗将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形象。
)8.《短文两篇》。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复仇》《将军》《神•鬼•人》等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文题理解:“日”“月”自古者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征。
作者以“日”“月”为题,借物抒情,表现了为追求光明、改变世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中心内容:《日》用飞蛾、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为追求光明不惜牺牲生命和美好人格,赞美了那些为了追求光明而英雄献身的人。
《月》通过对冰冷的月光的描写和姮娥奔月的传说,赞扬了为追求理想而甘愿放弃一切的精神。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日”多有热情洋溢;“月”则细腻幽静见长。
9.《海燕》。
高尔基,俄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本文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文体常识:象征:是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能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中心内容:作者通过对海燕搏击风浪及其勇敢乐观、坚强的精神的描写,赞扬了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鞭挞了“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的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乌云”“狂风”这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仰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10.《组歌》。
纪•哈•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二首。
文题理解:“组歌”就是把几首诗组合在一起,这是以体裁为题,“歌”是体裁标志。
中心内容:《浪之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海浪和海岸写成一对恋人,借它们难舍难分发生昼夜守护的恋情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恋和保卫的决心,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雨之歌》也用拟人的手法,写雨对天地万物的滋润爱护,歌颂了那些无私的奉献者和友谊的使者。
11.《敬畏自然》。
严春友,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臻合著)及《西方哲学新论》等。
文体常识: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通篇有论述的中心,有论点、论证,但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运用文学语言,有浓郁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文题理解:人类应该敬重自然界的万物,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力量,尊重一切生命的权利,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心内容:本文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反对人类宣称的征服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当代报告文学家。
本文选自作者的报告文学《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
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
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象征、抒发情性。
文题理解:“仙湖”这是对罗布泊过去的肯定和赞美。
可是现在仙湖已经“消逝”了,这是对罗布泊今天的概括和否定。
标题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伤感和惋惜,具有警示意义。
中心内容:本文借罗布泊的今昔对比,经强烈的呼声、忧愤的感情警示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13.《旅鼠之谜》。
位梦华,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之梦》《北极的呼唤》等。
文体常识:科学小品:是科学和文学相结合的一种介绍科学知识的散文小品。
篇幅短小,上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的特点,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中心内容:本文以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并从旅鼠身上反思我们人类也应该像旅鼠那样,主动控制繁衍速度。
14.《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奠基者。
著有《沙乡年鉴》。
文题理解:“归来”在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又飞回来了;二是呼唤大雁,表达一种喜爱、期盼之情。
中心内容:本文对大雁进行了拟人化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诗意和欢乐,人类应该珍爱有益的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去伤害它们。
15.《喂——出来》。
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家,在日本被称为“微型小说的鼻祖”。
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又称“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
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
文题理解:“喂——出来”是文中一位年青人的喊叫,他想根据回声来判断洞的深浅。
本文意在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这个标题也是一个窗口、一次警告,十分生动传神。
中心内容:本文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记叙了发现一个深洞,被扔进洞的东西飞出来的经过,意在告诫人们,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警示人们应该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