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政治的纠葛
- 格式:docx
- 大小:15.69 KB
- 文档页数:2
武则天的性生活
据史料记载,武则天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魅力和智慧,她曾经与唐太宗李世民有过一段情感纠葛,甚至被传为是李世民的情妇。
而后来,她又与唐高宗李治结为夫妻,成为了皇后。
在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以才智和权谋继续掌握着朝政大权,最终登上了皇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关于武则天的性生活,历史上有很多传闻和传说。
有人说她在年轻时就风流倜傥,与多位贵族和将领有染;有人说她在权力之下,对情感生活有所节制,只专注于政治事务;还有人说她在晚年时,依然保持着少女般的美貌和风情,引得年轻的宫廷官员为之倾倒。
然而,这些传闻和传说都缺乏确凿的证据,因此关于武则天的性生活,我们只能通过史料和历史文献中留下的片段来描绘。
无论她的性生活如何,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性统治者,她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智慧和果断,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当今社会,我们对于女性的性生活往往持有审慎和保守的态度,但是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却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姿态。
她们在政治和情感生活中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话题。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她的性生活或许永远是一个谜,但是她的一生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成田事件——现代社会民、政冲突的典型案例一、农村征地纠纷在当前社会转型、资源利益再分配和权力寻租的背景下显得十分突出,其中法治、权力、金钱、贪污腐败等各种问题纠葛缠绕,纷繁复杂,但其核心仍是在农业大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进行资本积累时对土地这种稀缺资源借助于国家力量进行重新配置的问题。
这不仅让人联想起三四百年前英国的“圈地运动”。
近年来,中国国内就发生多起因征地引发政府与农村居民的纠纷案。
无独有偶,在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70年代初也曾发生过一起闻名中外的土地征用纠纷——“成田事件”。
成田事件最早起源于1962年11月池田内阁修建首都圈第二国际机场的计划。
当时,由于越战期间羽田机场军用功能增加,已不能满足国际民航的需求,大官僚和资本集团就乘势而动,启动国家大型基建项目以攫取利益。
但由于当时选址问题未解决一直未落实。
到1967年6月,佐藤内阁迅速通过在千叶县成田市三里冢、芝山地区修建机场的计划。
这一决定遭到当地农民的激烈反对,后者结成反对机场建设的同盟以及青年、少年、老年、妇女等多个抗议团体阻止机场的建设。
日本政府用各种高压手段压制反对运动,甚至动用警察机动队。
多次冲突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71年9月千叶县出动5300多名警察机动队员强制执行时与包括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声援的5000多名抗议者发生的“东峰十字路事件”冲突,造成3死150多伤,被捕470多人,农民青年行动队员东三之宫文男自杀抗议的恶果。
此后日本政府虽没有放弃实施,但改变了原计划,缩小了占地。
1991年9月,以东京大学经济学部部长、日本女子大学校长隅谷三喜男为首的隅谷调查团成立,通过历时三年、由政府、农民双方以及其他相关各方参加的数十次的公开讨论会和圆桌会议,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初步寻找到所谓“共生”的道路,成田事件尘埃落定。
二、事件的起因:缘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府与农民为争夺土地资源而产生的纠纷。
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在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今天不可避免地成为利益纠葛的焦点,在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尤其如此。
欲望与政治化之间:再观电影《芙蓉镇》作者:王进进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17期摘要在电影《芙蓉镇》中,李国香、王秋赦和胡玉音、秦书田构成了一个犬牙交错的矩形方阵:有斗争性的权力同日常的吃喝、性的生活样态的苟合;有以“革命”名义进行的人格欺辱的打压。
这些融汇为芙蓉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的群体性生存状况的悲歌,从中可以窥见人性中触目不忍却难以避免的复杂因子。
关键词女性李国香欲望运动《芙蓉镇》作为谢晋“反思三部曲”之一,自1986年问世以来,无论是在电影创作界抑或电影评论领域,均获好评。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芙蓉锁》,除却体感其“反思”的厚重之外,即影片展现建国后60年代、70年代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在这一大气候之下的芙蓉镇(民族国家的缩影)人的生存体验。
明显的印象是,影片在塑造美蓉姐胡玉音、秦书田等人的形象之余。
把作为芙蓉镇政治理念代言的李国香、王秋赦放在了一个对立的位置:时时处处在说,之所以芙蓉镇遭遇政治灾难,在于李国香、王秋赦等人的存在。
同时发见影片存出些许旁曳的枝桠,它们林林总总编织出荚蓉镇的欲望化的语言之阵:李国香与胡玉音的纠葛,并以此衍生出王秋赦与秦书田的错位对应:乃至谷燕山、黎满庚甚至黎桂桂的生存漂移。
不管是政治运动的弄潮儿。
还是罹难者,在谢晋的艺术手笔里,都觅得了相应的活动空间:除却斗争对立,互文的暧昧性充斥其间。
或许正因为这些,反思“芙蓉镇”,反思那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并不因为文学意义上的“反思文学”运动的停止而终结。
圩场遭遇:女性的李经理嫉妒漂亮的芙蓉姐《芙蓉镇》开端就很“芙蓉镇”地展现了那里充满浓郁地方色彩的生活:食乃性也,是人都要吃饭,对于芙蓉镇的人们来说。
都要吃芙蓉姐的米豆腐。
芙蓉姐夫妇一个憨厚老实,一个热情好客,到他们家吃米豆腐的人一方面在享受美味,另一方面则在歆享芙蓉姐的生命活气,连右派分子秦书田都不例外。
没成想。
这一火辣自然的生活在外来人李国香那里成了眼中钉肉中刺,“那些男人们,都象馋猫围着鱼腥似的。
古代战争背后的政治与利益纠葛在古代,战争是无处不在的。
而这场战争,不仅是武力对抗的表象,更是政治和利益的交锋。
古代战争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纠葛,各方势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不断调整,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曲折和阴谋。
古代战争往往是由各个国家、政权之间的矛盾引发的。
不同的国家或政权,由于领土、资源等问题产生冲突,进而演变为战争。
背后的政治推动着战争的发生。
政治体制的不同,各自国家的利益诉求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摩擦。
这些冲突会最终演变为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又将直接影响到各方国家的政治地位和利益。
古代战争的另一个特点是各利益集团的博弈。
战争背后隐藏着各种牵扯复杂的利益。
一方面,统治集团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需要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权贵阶层则借战争之机谋取更多的利益,通过战争来获取财富、土地等资源。
这种利益纠葛导致了古代战争的不断发生和延续。
在古代战争中,政治和利益的纠葛体现在各种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上。
战争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争夺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领土、资源等。
例如,秦国为了统一六国,推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自身的政治利益。
而参与战争的势力,则是通过武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古代战争中,政治与利益的纠葛还表现在各方势力的同盟与对抗上。
为了争夺利益,各国往往会结成同盟,通过联合来对抗共同的敌人。
同时,各方势力也会通过阴谋、破坏等手段来削弱对手的实力,进而谋取更多的利益。
例如,汉朝时期,匈奴与西汉王朝进行多次战争,匈奴通过联合西汉的敌对势力,以及利用阴谋等手段,不断削弱西汉的实力,最终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古代战争的政治和利益纠葛也在战争后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战争的结局往往是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与权力的重组。
战争胜利的一方,通过和战败方的谈判或战后安排,重新制定政治规则和利益分配。
同时,胜利的一方也会尽量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
战争失败的一方则可能会面临领土割让、经济损失以及政权更迭等后果。
2024年《形势与政治》课学习心得体会模板《形势与政治》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各种政治理论、国际形势和中国的政治发展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政治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在202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深入学习了《形势与政治》课程,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一、学习方法与策略在学习《形势与政治》这门课程时,我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首先,我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同时,我也会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阅读和研究,以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此外,我还参加了相关的讨论和辩论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和思考重要的政治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形势与政治》这门课程不仅要求我们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我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思考政治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跟踪和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关注国内外的政治事件和热点问题,并思考它们背后的政治原因和动因。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形势与政治》这门课程的内容,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政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观点和思考的多样性《形势与政治》这门课程涵盖了很多复杂的政治理论和观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理解这些理论和观点,还要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观点。
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保持了开放的心态,尊重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我与同学们进行了很多讨论和交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也倾听了他们的不同见解。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思考碰撞,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政治问题,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认识。
四、政治参与和实践《形势与政治》这门课程教授的不仅是政治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政治参与和实践能力。
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了校园中的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例如参与学校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等。
性还是政治?作者:姚远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4期摘要:张贤亮的小说曾经引起了文学界很大的轰动,人们在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议。
性还是政治?怎样看待这一系列作品的主题?本文从作品的深层结构及时代背景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思索。
性和政治的暧昧关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特殊的创作心理……错综复杂的因素导致了特殊的作品主题——性政治。
关键词:性政治深层结构创作心理一、前言张贤亮的一系列小说在文坛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灵与肉》《土牢情话》《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更是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同时,它们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感情的历程》又称“唯物论者的启示录”,是以章永璘这一“右派”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小说,其中包括《初吻》《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
张贤亮的小说以其出色的性描写和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受到了读者的青睐,而且被当时的主流文学认可,公然在市场上大量发行。
作者的创作初衷何在?从这一系列作品的副标题“唯物论者启示录”看,作者的初衷似乎是为了通过主人公章永璘的情感历程生动地展示其由一个困惑的普通小知识分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过程。
这在作者的自序中也可以看出:“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
”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第二部《一九一八年》的题记中,曾用这样的话,形象地说明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艰巨性。
当然,他指的是从沙俄时代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于是,“我”萌生出一个念头:“我”要写一部书。
这“一部书”将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曾经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身为一个虔诚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进而间接地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事实到底怎样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张贤亮所处的时代背景:八十年代活跃在文坛上并以文革为创作题材的作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知青作家”与“复出的作家”。
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政治冲突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为复杂和动荡的区域之一。
这个地区横跨亚洲和非洲两个大陆,且拥有众多的宗教和民族群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由于历史原因、资源争夺、民族矛盾以及政治利益的纷争,中东地区常常陷入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冲突。
伊斯兰教与政治的纠葛是中东地区最为突出的冲突之一。
伊斯兰教是这个地区主要的宗教信仰,无论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在中东地区拥有庞大的信徒群体。
然而,由于伊斯兰教在这个地区的特殊地位,宗教信仰与政治权力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交织和冲突。
例如,伊朗的伊斯兰革命、沙特阿拉伯的沙特伊斯兰教派专制以及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宗教派别斗争等事件,都可以看作是宗教与政治纠缠不清的产物。
然而,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政治冲突不仅仅局限于伊斯兰教。
犹太教和基督教也深深地卷入这个地区不断演变的政治格局中。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这个冲突围绕着领土争夺、宗教信仰和民族自决等问题展开,使得整个中东地区常年都处于紧张的局势之中。
基督教也在这个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冲突,例如黎巴嫩的宗教战争、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基督徒迫害等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政治冲突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不安。
不仅仅是战争的破坏,还有社会秩序的混乱、经济的恶化以及人道主义危机等。
受到宗教和民族身份的影响,这个地区的人们常常分为敌对的阵营,相互仇恨和冲突不断。
恐怖主义也在这种混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给世界和平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中东地区的宗教和政治冲突并非无法解决。
只有通过对话、妥协和合作,才能够达到和平与稳定。
这需要各方坚守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原则,弃绝暴力和恐怖主义。
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积极参与并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协助中东地区各方寻求和平的道路。
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政治冲突是一个涉及众多利益和复杂问题的长期课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考察材料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立场是指个人或团体对于政治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在面对各种政治问题时,需要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以保持思想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首先,政治立场的坚定应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进行。
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政治理论,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判断政治问题。
不搞形而上学的主观臆断,不轻易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盲目跟风从众。
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用正确的政治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其次,政治立场的坚定需要有原则性。
在面对各种政治诱惑和利益纠葛时,我们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
不为个人的私利或短期的利益而放弃原则和立场。
对于身边发生的政治事件和话题,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不盲目相信和跟从他人的观点,做到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坚持原则,保持思想独立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次,政治立场的坚定需要有勇气和韧性。
政治立场的坚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
我们要有勇气抵御各种压力和诱惑,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坚守自己的信仰。
要有韧性坚持,不因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动摇,在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行动。
最后,政治立场的坚定还需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持。
只有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做到政治立场的坚定。
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我们要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关心社会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为自己的政治立场提供实际行动的支持。
总之,考察材料的政治立场坚定,需要基于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政治理论,以原则性为基础,具备勇气和韧性,并通过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立场。
在面对各种考验和诱惑时,我们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坚守自己的立场和信仰,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考察材料政治立场的坚定。
中文111 张婷1101051041
性与政治的纠葛——谢晋反思电影《芙蓉镇》《天云山传奇》用了几个课时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和《天云山传奇》。
两部电影共同反映了一个主题是:政治运动可以用“性”来作个人化解释。
《芙蓉镇》这部作品以“芙蓉姐”胡玉音的悲欢遭际为主线,描写了从1963年到1979年湖南农村的社会变迁。
农村经济复苏时期、“四清”运动时期、“文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
胡玉音因为早年和芙蓉镇的大队支书黎满庚有过情投意合之感,但因胡玉音的母亲是妓女,最终导致这段情感有缘而无份。
胡玉音后来嫁给了贵贵,她过上了满意的幸福生活。
胡玉音和丈夫贵贵在芙蓉镇上开了一间米豆腐店,两人勤勤恳恳,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喜人的财富。
正值“四清”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共产党正大肆剿灭地主阶级富农阶级,以及右派知识份子。
芙蓉镇的运动份子李国香,是个老处女,见不得漂亮能干的胡玉音,硬是鸡蛋里挑骨头,一会说是胡玉音与人通奸到处勾搭男人,一会说她店里的制作米豆腐的原料之一的大米来源不正,与粮站主任有私情,才有可能拥有如此多的大米。
胡玉音把自己辛辛苦苦卖豆腐赚来的1500块积蓄交给她自己信得过的大队支书黎满庚手里,想让他代自己好生保管。
可没想到,在这场无情的“四清”运动之中,人人都希望自保以求安宁。
黎满庚也是如此。
他把胡玉音给自己的1500块交给了李国香,李国香这下有了“人证、物证”更加肆意妄为,她带人抄了胡玉音与贵贵的家,封了他们的店,还处死了胡玉音的丈夫贵贵。
胡玉音从此被冠上了“富农婆”的帽子,李国香罚她每天起早贪黑打扫镇上的每条街道。
同时被罚扫大街的还有铁帽右派秦书田,他怜惜关心胡玉音,渐渐地胡玉音也喜欢上了有担当老实忠厚的秦书田,这大街一扫就是好几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铺天盖地地展开了,革命浪潮席卷全中国,李国香被打成左派激进份子,挂上了“破鞋”的称号。
文化大革命中,胡玉音有了秦书田的孩子,秦书田很高兴,他找当时的革命头头吊脚楼主王秋赦,恳请他让自己和胡玉音结婚。
王秋赦侮辱了胡玉音和秦书田,说他们是“狗夫妻”,骂归骂,秦书田还是和胡玉音结婚了。
可好景不长,秦书田便被逮捕入狱,是生是死,胡玉音不得而知。
悲痛欲绝之下,她生下了秦书田的孩子。
从此,依旧起早贪黑地扫大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整了全中国许许多多的冤案,其中也包括胡玉音的冤案。
镇上支书特地叫胡玉音过去,归还了她以前的1500块钱,还有她从前和贵贵一起盖的楼房,当支书问她还有什么要求时,胡玉音痛哭流涕,说:“你们还我男人......”的确,她的第一任丈夫贵贵就死在了“四清运动”中。
第二任丈夫秦书田又在“文革”时期被捕入狱,是生是死下落不明。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要的只是一个可以白头到老的丈夫,一个安安稳稳的幸福的家。
可是这一切都被政治给无情地摧毁了。
幸好她还有个六七岁的儿子。
当有一天,儿子跑到厨房说“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她还纳闷什么“爸爸”时,秦书田就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了。
她震惊,更是喜出望外,流下了欣喜的激动的眼泪。
电影中大团圆的结局,正是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正确性。
另一部具有相似主题的电影《天云山传奇》,讲述女主公宋薇和天云山的政委罗群之间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罗群是个秉公办事的好干部,他看不惯那些自以为是党员就随意打骂人的人,对他们进行了批评。
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些党员就向上级检举罗群,还添油加醋说他是右派。
罗群因此被剥夺了政委的身份,并被遣送到外地劳动改造。
天云山及镇上的干部整日整夜在宋薇耳边吹起了罗群是右派资产阶级的妖风,并逼迫她和罗群断绝男女关系。
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的宋薇终于写了一封绝交书给罗群,失恋的痛哭加之政治上的严重打击,使罗群迅速憔悴不堪。
宋薇在天云山的好友冯晴岚心疼罗群,在罗群劳动改造期间,她隔三差五地去看望罗群这让罗群很是感动。
天云山的干部都劝她早日和罗群划清界限,可是她始终相信罗群是被冤枉的,罗群是好人。
宋薇在和罗群绝交后,平步青云,官越做越大,渐渐地便忘了她的初恋罗群,还有她在天云山的好友冯晴岚。
冯晴岚舍不得罗群,主动要嫁
给罗群,给他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
他们一起经受四人帮对他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残害,一起为生计劳累奔波,但是,他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是满足的。
文化大革命平息后,直到有一天,一个新闻实习记者在遭遇了罗群、冯晴岚夫妻的事情后,向宋薇提起这件事,希望宋薇能重新审理当年罗群的冤假错案。
宋薇在得知他们夫妇二人遭遇的苦难后,悲痛难忍。
她四处奔波,给罗群平反,甚至不惜与自己道貌岸然的丈夫吴瑶决裂,也要给罗群夫妇一个公道。
终于,在她和周瑜贞的努力下,党重新审理了罗群的案子,判为最大的冤案,并给了罗群精神上物质上的补偿。
以上两部电影,都充分说明了政治运动可以用“性”来做个人化的解释,我们看似与政治决裂,其实都逃不了它的掌控。
更好的生活就是更好地了解政治,认清形势,才能屹立于强风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