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答案作业2(1-5)
- 格式:pdf
- 大小:175.10 KB
- 文档页数:9
大工14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2答案大工14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人们普遍认可的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这描述的是货币的()职能。
A。
价值尺度B。
交换媒介C。
价值储藏D。
增值正确答案:A2.两部门模型中,从企业角度看可得出等式()。
A。
Y=C+IB。
Y=C+SXXXD。
Y=C+X-M正确答案:A3.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
A。
120B。
100C。
200D。
150正确答案:D4.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0.8(1-t)Y。
t=0.25,投资I=900-5000i,政府购买G=800,请计算出IS曲线为()。
A。
Y=3000+1000iB。
Y=2000+iC。
Y=4250-iD。
Y=4000-i正确答案:C5.由利率传导机制可知,货币供给增加导致(),进而影响投资水平和总需求。
A。
利率上升B。
利率下降C。
通货膨胀率上升D。
通货膨胀率下降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1.通货膨胀导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包括()。
A。
对债务方有利,对债权方不利B。
对雇主有利,对工人不利C。
对政府有利,对公众不利D。
对依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不利E。
对低收入者有利,对高收入者不利正确答案:ABCD2.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包括()。
A。
存款B。
证券交易C。
贷款D。
担保E。
信用卡正确答案:AC3.工资刚性产生的原因包括()。
A。
工会力量B。
政府最低工资限制C。
效率工资理论D。
内部人与外部人E。
合同限制正确答案:ABCDE4.总供求模型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有()。
A。
货币数量论B。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C。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D。
货币量增加通货膨胀E。
政府政策型通货膨胀正确答案:BC5.如果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则()。
A。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B。
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C。
产品市场非均衡D。
货币市场非均衡E。
国开形成性考核《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形考作业(1-5)试题及答案(课程ID:01433,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题目:1、用以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或壅高水位的建筑物称为(B)。
【A】:输水建筑物【B】:挡水建筑物【C】:整治建筑物【D】:泄水建筑物题目:2、用以宣泄多余水量,排放泥沙和冰凌,或为人防、检修而放空水库等,以保证坝和其他建筑物安全的建筑物,称为(A)。
【A】:泄水建筑物【B】:输水建筑物【C】:挡水建筑物【D】:整治建筑物题目:3、为满足灌溉、发电、过坝需要而兴建的建筑物,称为(B)。
【A】:整治建筑物【B】:专门建筑物【C】:泄水建筑物【D】:输水建筑物题目:4、用以改善河流的水流条件,调整水流对河床及河岸的作用,以及为防护水库、湖泊中的波浪和水流对岸坡的冲刷的建筑物,称为(A)。
【A】:整治建筑物【B】:泄水建筑物【C】:挡水建筑物【D】:输水建筑物题目:5、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按其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可分为(B)等。
【A】:二【B】:五题目:6、(A)系指失事后将造成下游灾害或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建筑物。
【A】:主要建筑物【B】:次要建筑物【C】:临时性建筑物【D】:泄水建筑物题目:7、(B)系指失事后不致造成下游灾害,或对工程效益影响不大,易于恢复的建筑物。
【A】:主要建筑物【B】:次要建筑物【C】:泄水建筑物【D】:临时性建筑物题目:8、(D)系指枢纽工程施工期间使用的建筑物。
【A】:泄水建筑物【B】:次要建筑物【C】:主要建筑物【D】:临时性建筑物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题目:9、水利工程的根本任务是(AC)。
【A】:除水害【B】:防洪【C】:兴水利【D】:灌溉、发电题目:10、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按其(BCD)为五等。
【A】:效益【B】: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C】:规模【D】:作用题目:11、水利枢纽中的水工建筑物按其所属枢纽工程中的(ABD)分为五级。
现代教育原理01任务一、名词解释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
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
3.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国开大学—汉语言文学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试11.古代巴蜀著名的天文学家不包括下列()。
单选题(5分)A.秦九韶B.落下闳C.扬雄D.张思训正确答案:A2.为了全歼川康滇黔的国民党残敌,实现全国的彻底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50万大军在一野、四野各一部的支援配合下,分兵三路,向西南进军,发动解放祖国大陆的最后一战是()。
单选题(5分)A.解放战争B.大西南战役C.二刘大战D.乌江战役正确答案:B3.1979年,在()开始试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
到1980年6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工作基本结束。
单选题(5分)A.成都金牛公社B.广汉向阳公汉C.广汉金鱼公社D.南充金花公社正确答案:B4.自宋代以来,四川就成为全国的造纸基地;清代()是四川两个重要的产纸区。
单选题(5分)A.内江和资中B.梁山和顺庆C.嘉定和潼川D.夹江和梁山正确答案:D5.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与云岗、龙门、敦煌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的巴蜀地区著名石刻是:()。
单选题(5分)A.安岳石刻B.广元千佛崖C.乐山大佛D.重庆大足石刻正确答案:D6.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有“()、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单选题(5分)A.峨眉天下秀B.天山天下秀C.华山天下秀D.西岭天下秀正确答案:A7.1286年,元朝设(),从此开始了四川独立建省的历史。
单选题(5分)A.四川行省B.陕西四川行中书省C.四川行中书省D.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正确答案:D8.四川独立建省,开始于以下哪个朝代。
()。
单选题(5分)A.宋代B.元代C.唐代D.隋代正确答案:B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川著名建筑艺术的是()。
单选题(5分)A.德阳文庙B.三清山道观C.青城山常道观D.七曲山大庙正确答案:B10.下列选项中,不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的是()。
单选题(5分)A.《上林赋》B.《离骚》C.《谕巴蜀檄》D.《子虚赋》正确答案:B11.陈寿在《三国志》里,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载了蜀汉“必以人为本”“弘毅宽厚”“赏罚必信”的治国理念和蜀地儒学、经学及其师承流变的情形,对巴蜀历史文化和蜀学、经学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第一章:古代近代史1. 选择题1. B2. A3. D4. C5. B2. 判断题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3. 填空题1.四大纪律2.洋务运动3.戊戌变法4.辛亥革命5.中华民国第二章:现代史1. 选择题1. D2. B3. C4. A5. D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3. 填空题1.五四运动2.五卅惨案3.南京国民政府4.《北伐战争》5.中国共产党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1. 选择题1. B2. C3. A4. D5. B2. 判断题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3. 填空题1.伟大的跃进2.文化大革命3.邓小平4.四个现代化5.改革开放第四章:现代化进程1. 选择题1. A2. B3. C4. D5. A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3. 填空题1.资本主义2.高科技产业3.城镇化4.生态文明5.共享经济第五章:世界现代化进程1. 选择题1. C2. D3. A4. B5. B2. 判断题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3. 填空题1.工业化2.文化交流3.科技创新4.全球化5.可持续发展第六章:节日与传统文化1. 选择题1. B2. C3. A4. D5. B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3. 填空题1.元宵节2.龙舟赛3.红白喜事4.词人5.鼓楼第七章:地理基础知识1. 选择题1. D2. A3. B4. C5. B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3. 填空题1.经纬度2.自然灾害3.人口问题4.地理信息系统5.古路线第八章:人口与城市1. 选择题1. B2. C3. A4. D5. B2. 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错误3. 填空题1.人口老龄化2.城市化3.交通问题4.城市规划5.住房问题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的答案。
2022年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流量的是()A.外汇储备余额B.存款余额C.固定资产净值D.流淌资金增加额2、特地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3、为了比较职工家庭的生活水平,最应采纳的分组标志是()A.职工个人总收入B.职工个人的可支配收入C.职工家庭的人均收入D.职工家庭的总收入4、通常状况下,人口死亡率按年龄的分布是()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正态分布D.匀称分布5、某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方案商品流通费用率为4%,实际流通费用率为5%,则流通费用率方案完成程度的算式是()A.5%-4%=1%B.5%/4%=125%C.95%/96%=98.96%D.105%/104%=101%6、甲、乙两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分别为4000元和3200元,职工工资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0.3和0.25,则两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甲高于乙B.甲低于乙C.甲与乙相同D.无法推断7、若名义工资为45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则实际工资为()A.4368.93元B.4411.16元C.4590元D.4635元8、从总体全部单位中直接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使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同等机会被抽中的抽样形式是()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类抽样D.简洁随机抽样9、变化方向全都的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复相关D.曲线相关10、国民账户体系()A.简称SNAB.简称MPSC.又称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又称价值平衡表体系11、若10位同学的年龄(岁)分别为:17、18、l8、18、19、20、20、20、20、22,则10位同学年龄的众数是()A.18.5B.19C.19.5D.201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海关进出口统计范围的是()A.加工贸易B.边疆小额贸易货物C.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D.进出境旅客的自用物品13、货币供应量统计中,狭义货币M1等于()A.现金B.现金+活期存款C.现金+活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D.现金+活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14、恩格尔系数是()A.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B.食品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C.商品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D.商品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15、宏观景气指数是对各行业的景气指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综合指数,其中权数是()A.增加值B.总产值C.总产出D.利税总额16、变异指标中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17、某时间数列共10项,采纳三项移动平均后所得新数列的项数为()A.7B.8C.9D.1018、依据联合国人口学专家提出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当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在10%以上和30%以下时,称该地区的人口类型是()A.少儿人口型B.年轻人口型C.壮年人口型D.老年人口型19、居民本期在零售市场上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额是()A.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B.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C.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D.本期结余商品购买力20、下列各项指标中,反映物质消耗经济效益的是()A.社会成本净值率B.中间投入产出率C.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D.投资效果系数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1、下面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普查B.类型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整群抽样调查2、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的条件有()A.地点的单一性B.生产活动的单一性C.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D.能以自己的名义担当负债和其它义务E.能够有权与其他机构单位交换货物或资产的全部权3、下列平均数中,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4、环比进展速度与定基进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环比进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定基进展速度B.环比进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定基进展速度C.环比进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定基进展速度D.相临两期的定基进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进展速度E.相临两期的定基进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进展速度5、下面选项中,属于社会产品的有()A.矿藏B.钢材C.自制自用的食品D.房屋E.生产过程中的废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5小题1、次数分布数列2、总指数3、季节变动4、回归分析5、生产税净额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小题1、我国三次产业的分类2、几何平均数的应用条件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五、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4、35小题各5分,第36、37小题各10分,共30分1、星河公司2022年四个季度的销售利润率分别是12%、11%、13%和10%,同期的销售额分别是1000万元、1200万元、1250万元和1000万元。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1-5网考机考题库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针对中央电大形考平台,本人汇总了《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了考生通过题库就可以顺利过关。
任务一讨论主题小组讨论讨论内容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答:一、什么是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案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2020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形考任务答案解析形考任务1征收公交卡磨损费是不合法的。
首先,收取磨损费并无相关法律依据。
尽管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的《集成电路卡应用和收费管理办法》中有为控制发行费用,对不单独收费的IC卡,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向用户收取押金,因丢失、损坏等原因要求补发的,可按照工本费向用户收取费用;实行政府审批的IC卡收费,其收费标准严格按照IC卡工本费核定的规定,但只是明确可收取押金和补发工本费,并未规定磨损费。
公交事业属公益事业,公交卡服务并不能任性而为,收取任何费用都须经过法定程序,确定收取的合法性、标准的合理性,实际上,公交卡收取磨损费本质上是企业自行收取的。
其次,严重侵犯了消费者财产利益。
公交卡复磨损费是不折不扣的霸王条款,严重侵犯了消费者财产利益。
按性质,公交卡押金是物权法上的质押担保,依据物权法相关规定,公交卡所有权属公交卡公司,押金是市民私人财产,且质押期间产生的孳息也归制市民。
而公交卡公司没有经物价部门批准、在师出无名的情况下,将公交卡押金收入自己腰包,明显是侵犯市民的财产权益。
形考任务21、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否合适?答:公共舆论将此现象的矛头指向“国民素质低下”是有片面性的,不是国民素质低下,而是小小的“免费手纸”问题揭示出公共管理能力需加强,在公共服务继续推广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制约国民消耗欲,通过细节化制度化公共管理倒逼国民自我约束,渗透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达到双赢。
2、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是否规范、科学、方式是否单一?答:导致“公厕革命”“免费手纸”推行之路步履艰难的原因有:第一,“公厕使用规定”“手纸限额”等制度并不完善,缺乏科学性。
“公厕革命”的定位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措施,但规定实施后却没有相应配套的制度来指导国民使用公厕。
随意使用、恶意浪费甚至盗窃现象随之而来。
第二,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有待改进,缺乏创新性,细节化不足。
1.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指 标单 位 197819902000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支出 粮食 钢材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吨 万吨3645.2 1132.26 1122.09 30476.5 2208 18667.8 2937.10 3083.59 44626.3 515399214.6 13395.23 15886.50 46217.5 13146300670.061330.35 62592.66 52870.9 58488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 公共消费支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亿元 2239.1 1759.1 480 155912090.59450.9 2639.6 8300 6151645854.6 15661.4 39106 149112.6108392.2 40720.4 108488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货物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亿元 亿元 亿美元 1377.9 1073.9 304 206.4 97.5 108.96747 4827.8 1919.2 4517 1154.4 620.9 533.534842.8 33844.4 998.4 32971.7 4742.9 2492 2250.9133612.3 126209.5 7402.9 172828.4 25632.6 14306.9 11325.6(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2.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20分)(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 (5)进口1060亿元; (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 (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 (8)生产税610亿元; (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电大一体化平台-2024年春季学期宪法学第3次平时作业-2-参考资料温馨提示:本文档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一、单选题(共5题,共30分)1、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土地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是()。
A : 自留地B : 城市郊区的土地C : 宅基地D : 城市土地参考答案是:D2、我国已有()个民族自治地方。
A : 130B : 150C : 155D : 30参考答案是:C3、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主要有()。
A :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B : 个体经济、国有经济和合资经济C : 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资经济D :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资经济参考答案是:A4、根据《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规定,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 全国人大常委会C :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D : 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参考答案是:B5、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和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以法律规定。
A : 国家主席B : 国务院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考答案是:D二、多选题(共5题,共40分)1、关于宪法中的经济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B :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力量C : 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D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支柱参考答案是:A B D2、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的特点有()。
A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B :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的C :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著特点D : 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力保障参考答案是:A B C D3、我国全民所有制的范围包括()。
等。
(2)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3、居民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
出。
包括购买商品支出以及享受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支出。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
还包括用于生活消费的自给性产品支出。
集体用于个人的消费指集体向个人提供的物品和
劳务的支出;不包括各种非消费性的支出。
其形式是通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指标
来综合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农村住户全年纯收入=农村住户全年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
固定资产折旧-税款-上交集体承包人物-调查补贴。
4、资本形成总额
指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
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
额。
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固定标准以
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
资本形成总额。
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
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的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
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
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勘探的支出、计算机软件等的获得
减处置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土地本身由于不是生产资产不构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用于军事目的
的导弹和炸弹等毁灭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也不是固定资产。
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
入库货物和出库货物价值的差额。
入库货物按货物入库时的市场价值计算,出库货物按货
物出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
存货包括处于生产环节待用的各种材料及用品、尚未完成的在
制品,已完成的制成品,以及处于流通环节待出售的货物。
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
由于在会计核算中,出库货物的价值通常是按照货物入库时的进价计算,而不是按出
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所以存货增加与会计上存货的期末价值和期初价值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