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裂缝控制 - 深圳建筑业网-深圳建筑业协会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1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指墙体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缝现象,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和安全性。
墙体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设计、施工、材料、使用等各个环节。
对于墙体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对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墙体裂缝的原因1.设计原因在建筑设计阶段,如果没有考虑到墙体的承重、变形、材料特性等因素,就会导致墙体开裂。
例如设计不合理的墙体结构、开窗、开门等位置选址,都可能引发墙体裂缝。
2.施工原因施工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使墙体产生裂缝。
墙体的浇筑质量不过关,墙体成型后的加固处理不到位等,都会出现裂缝现象。
3.材料原因墙体使用的材料质量问题也是导致裂缝的原因之一。
墙体外墙贴面的材料、内墙隔墙的制作材料、混凝土质量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4.周边环境原因周边环境原因也是导致墙体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地震、温度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5.使用原因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如地基沉降、地震等外力作用,都会导致墙体形成裂缝。
二、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在设计墙体结构时,要充分考虑到墙体的受力情况,合理布置墙体的结构,减少墙体裂缝的可能性。
在设计开窗、开门等位置时,要考虑到墙体的承重和变形特性,避免出现裂缝。
在墙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墙体浇筑、加固处理等工艺的质量监控,确保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墙体裂缝。
在选择墙体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尤其是外墙贴面材料、内墙隔墙制作材料等,要选择有保证的品牌和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以确保墙体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环境控制要在墙体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在施工时要避免恶劣天气对墙体的影响,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墙体的施工质量。
5.维护保养在墙体完工后,需要对墙体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
建筑装饰工程墙面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装饰行业的快速进步,装修也从最初的简单装修开始转向较为复杂的精装修。
各种类型装饰材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进行具体施工时,一项关键的内容就是怎样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而且在实际装修时,对墙面裂缝问题的产生以及处理也是技术当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装饰工程;墙面裂缝;成因;措施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十分迅猛,不再只是局限于简单的装修,更加的多样化和精致化。
再加上装修技术的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控制与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
在对墙面进行装修的过程中,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墙面产生的裂缝以及后期的处理,但这也是完成装修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墙面装饰装修在对墙面进行装饰装修的过程当中,主要包含三个基本部分:面层、中间层和底层。
墙体的装饰层就是面层,通常会应用金属板、墙布、墙纸、瓷砖、镜面玻璃等材料进行装饰;中间层处在面层与底层中间,若是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还能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以及防腐防潮的作用;底层则是对墙体表面进行抹灰,使墙体表面平整光滑,同时还要保证与面层连接的牢固和可靠。
由于墙面位置的不同,墙面装饰的类型分为内墙面装饰装修和外墙面装饰装修。
2装饰墙面裂缝的类型有很多因素会致使墙面出现裂缝,但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结构裂缝,另一个是装饰裂缝。
结构裂缝主要是由施工操作不规范、技术使用不当造成的,是在施工之后才会出现的。
主要表现在房屋自身结构问题而致使地基出现不均匀的下降;墙体之间不同材料的连接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造成了不均匀的伸缩;劣质土建材料的使用等都会导致墙面出现裂缝,这种裂缝通常都是较深的一条直线[1]。
一般情况下,在具体装饰的过程当中,相关的施工人员会对墙上的裂缝进行加工处理,但不能确保裂缝在后期的使用当中不会再出现。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问题和施工质量不达标。
为了有效控制墙体裂缝的发生,我们可以加强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严格执行施工工艺。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控制不仅关乎建筑的美观和使用功能,更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墙体裂缝的控制至关重要。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地避免墙体裂缝的出现,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行业应当重视墙体裂缝问题,加强规范管理,全面提高建筑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控制措施、设计、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工艺、结构控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建筑结构中,墙体裂缝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导致结构的不稳定。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存在主要是由设计、材料和施工环节的问题导致的。
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到结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容易造成墙体裂缝。
材料质量问题也是影响墙体裂缝的重要因素,如材料质量不达标或选用不当,会导致墙体质量下降,容易出现裂缝。
施工质量不达标也是导致墙体裂缝的原因之一,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质量隐患,会直接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为了有效控制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设计与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设计合理、材料符合标准、施工工艺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墙体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控制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措施,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和启示。
1.2 问题提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结构完整性,更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墙体裂缝的发生,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选用适当的建筑材料,加强地基处理,提高墙体强度,并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监管。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墙体裂缝的产生,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发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会危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因此对于墙体裂缝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避免墙体裂缝问题给建筑工程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关键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设计问题,控制措施,建议,建筑材料选用,地基处理,墙体强度,监管加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出现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裂缝的出现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对于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裂缝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以及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等。
了解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防止裂缝的产生。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结构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以帮助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2. 正文2.1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地基沉降是导致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基沉降可能是由于地基土质不均匀或承载力不足造成的,长期受重物压力也会引起地基沉降,使墙体承受不均匀的力而出现裂缝。
温度变化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季节更替或昼夜温差较大时,墙体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易出现裂缝。
强度不足是墙体裂缝的另一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和安全性,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风险。
了解墙体裂缝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1. 设计问题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
设计师在设计墙体结构时,如未考虑到墙体的受力情况或者设计墙体的承重能力不足等问题,就会导致墙体裂缝的产生。
设计结构中的隐蔽部位如钢筋的连接、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也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墙体开裂。
2. 施工质量问题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另一个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比如墙体模板的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墙体裂缝的产生。
3. 环境影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还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地质条件不良、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地震等自然因素都可能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4. 结构变形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设计不良、结构受力不均匀、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叠加,墙体可能发生变形,从而产生裂缝。
二、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1. 合理设计建筑设计一定要合理,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根据墙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并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
也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2. 选择材料在施工时,应选择优质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墙体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 施工过程管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技术措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施工质量不达标。
4. 定期检查与维护对于已经建成的建筑墙体,一定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墙体裂缝。
要加强对墙体的日常维护,保持墙体的稳定性。
5. 考虑自然条件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墙体的影响,比如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要采取相应的防裂措施。
6. 加强技术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建筑墙体结构的认识和控制裂缝的能力。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建筑工程墙体裂缝控制与措施摘要: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对施工人员来说比较棘手的问题。
建筑工程现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因此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分析。
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全面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以此保障工程项目成功率。
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裂缝问题,严重威胁结构质量与安全。
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将会威胁建筑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裂缝问题,消除建筑安全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裂缝;控制措施一、建筑施工中产生墙体裂缝的原因(一)环境温差过大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墙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温差过大。
在实际墙体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人员可能会提前去除模具,导致模具的保持时间不够,墙体未得到应有时长的固定。
还有一些施工人员未采取科学的保温措施,使墙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尤其是高强度墙体施工中,如果现场施工人员未施加温度控制措施,墙体出现裂缝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强度墙体使用的是凝胶材料,这种材料会产生更高的水化热,水化热导致墙体温度升高,一旦墙体内部温度和墙体外部温度的差值达到15℃,出现裂缝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另外,为降低环境温差对墙体的影响,施工现场还需要指派专业工种对墙体进行洒水保湿,但是如果洒水工作没有达到要求,导致墙体水分不足,不能抵抗外界温度的影响,就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
(二)施工不够规范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墙体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施工不够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墙体状态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规范施工会大大提高墙体出现裂缝的可能。
比如,规范中要求,施工现场在对墙体进行施工时,砂浆需要随时搅拌,以便在使用时砂浆能够保持最佳的性状。
但是有些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对于砂浆随搅随用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砂浆使用时,性能达不到要求,使砂浆凝固后较易产生裂缝。
另外,浇筑砂浆的强度不足也是造成墙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指在建筑物的墙体上出现的裂缝现象。
墙体裂缝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建筑物基础问题:机构设计或施工不当、地质条件恶劣、地基沉降不均匀等基础问题可能引起墙体裂缝。
此类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确保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并且实施良好的基础施工控制措施。
2. 温度与湿度变化: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墙体会产生线性膨胀和收缩,进而引起裂缝。
为了控制这类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设计过程中留有一定的伸缩缝,以允许墙体的伸缩;- 采用减少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措施,如给墙体外部加装保温材料;- 控制室内温湿度的变化,如通过空调或加湿器来稳定室内环境。
3. 结构变形:建筑结构在使用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如梁和柱的伸缩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为了控制这类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合适的结构连接措施,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避免结构变形过大。
5. 使用不当:如果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当使用,如负荷超过设计强度、使用方式不当等,可能会导致墙体裂缝。
为了控制这类裂缝,需要加强对使用者的安全教育和使用规范,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建筑物在设计寿命内正常使用。
在实际控制墙体裂缝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施策。
需要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加强对墙体的加固和控制措施,确保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需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施工质量。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墙体裂缝问题,避免问题扩大。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墙体裂缝是指建筑物墙体出现的破裂现象,常见于新建建筑和老建筑中。
墙体裂缝原因复杂多样,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墙体裂缝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设计原因:1.墙体结构不完善:墙体设计受力不合理,结构刚度不够,容易出现裂缝。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墙体结构的设计,合理设置承重墙、拉结构等。
2.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不均匀导致墙体变形,进而产生裂缝。
解决办法是选择合适的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如灌注桩、地基加固等。
3.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墙体造成较大的压力,导致墙体裂缝。
解决办法是进行地下水位的监测,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二、施工原因:1.墙体施工不规范: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如砂浆拌和比例不正确、浇筑不均匀等都会导致墙体裂缝。
解决办法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技术标准合理。
2.混凝土强度不够:混凝土强度低易产生裂缝。
解决办法是加强混凝土强度控制,采取合适的配比和养护措施。
3.温度变化: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材料收缩或膨胀,从而引发墙体裂缝。
解决办法是采取温度控制措施,如合理选择施工时间、采取温度缓冲带等。
三、材料原因:1.墙体材料质量不合格:如砖块受潮、砂浆不合格等都会导致墙体裂缝。
解决办法是严格选材,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2.墙体材料受环境影响:墙体材料受到温湿度变化、日晒雨淋等环境因素的侵蚀,造成材料老化,进而出现裂缝。
解决办法是做好防护措施,如涂刷防水涂料、加装防晒设施等。
四、环境原因:1.地震:地震会给墙体带来较大的震动力,导致墙体裂缝。
解决办法是加固墙体结构,采取防震措施如设防震支撑等。
2.自然膨胀/收缩:墙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材料的膨胀或收缩,导致墙体裂缝。
解决办法是采取保温措施,如加装保温材料、使用耐候性好的材料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墙体裂缝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解决控制墙体裂缝需要综合考虑设计、施工、材料、环境等因素。
建筑外墙裂缝质量控制及修复方案【摘要】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经济社会的推动下飞速发展,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涌现出来。
但是,建筑外墙墙体裂缝这个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却是难以消除,本文对建筑外墙裂缝的形成原因做了简单分析,并给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和修复方案。
【关键词】建筑物;外墙裂缝;质量控制;修复方案【中图分类号】TU7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4-0125-02建筑行业的发展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多便捷,但建筑物的质量问题与人们的利益和安全紧密相连,也成为了人们在享受建筑物带来优质生活的同时最担心的问题。
很多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墙裂缝现象,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影响建筑物本身功能的有效发挥,这也是建筑物在使用时普遍出现的质量问题。
因此,建筑的相关人员必须重视这一建筑质量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和修复方法,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外墙裂缝的出现,或者在出现外墙裂缝情况时能够及时补救,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消除对人们生命安全的威胁。
1.建筑外墙出现裂缝的原因建筑外墙出现裂缝具有很多种原因,只有找准原因,我们才能够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或是修补措施。
1.1 设计结构不合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建筑物外墙出现裂缝都是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就可以的,还需要特别注意结构的变形、裂缝的计算、荷载压力变换的计算。
如果在设计建筑物的结构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几点,那么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就会因为建筑物自身荷载压力的不断增加而出现墙体裂缝。
1.2 地基沉降不均匀在建筑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由于建筑自身重力作用再加上荷载作用,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地基沉降问题,这属于正常现象。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常见的问题,其可能会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本文将从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以及控制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希望对解决墙体裂缝问题有所帮助。
一、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1、施工质量不良施工质量是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砌砖过程中,如果砖头不够密实,砂浆不够糯性,可能会导致墙体砖缝不牢固,最终裂缝。
2、地基问题建筑物的地基是其稳定性的基础。
如果地基没有处理好或者土质较差,可能会发生地基沉降或者变形,从而导致墙体的裂缝。
3、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也是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墙体受力分布不均,导致墙面产生紧张裂纹。
4、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也会对墙体裂缝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建筑物的振动频率、荷载施加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砖头的密实程度和砂浆的糯性。
同时,要注意施工工人的操作技能。
2、加强地基处理地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地基的处理,例如灌浆、地基加固等。
3、加强保温措施保温措施是防止墙体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如,在冬季对墙面进行加温,减少室内外温差,可以减少墙面紧张程度,从而减少墙体的裂缝。
4、选用合适的材料墙体的材料也会影响墙体裂缝的产生。
在选材时,应该选择质量好、密实度高的材料,这样可以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合理的结构设计是预防墙体裂缝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加强钢筋梁、调整荷载分布和设置合适的抗震支撑等方式来减少墙体裂缝的发生。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施工质量不良、地基问题、温度变化以及建筑物的结构设计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改善施工质量、加强地基处理、加强保温措施、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等多种手段入手。
希望该文对解决墙体裂缝问题有所启发。
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裂缝控制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红树湾•花城(T207-0035地块)二期工程QC小组深圳中信红树湾花城工程QC小组2008年2月一、工程概况中信红树湾花城工程是由中信红树湾房地产有限公司分五期滚动开发建设的商业住宅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沙河东路与白石洲交汇处,共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其中南一、二期位于南地块,北一、二、三期位于北地块,总建筑面积66万余平米。
本工程外墙装饰面均设计为涂料,因涂料装饰的特点,如外墙抹灰面出现有裂纹相对比饰面砖更为明显,而本工程建筑外立面设计有大量装饰片墙,沿建筑立面贯通,设计考虑其为非承重结构,因此片墙结构形式设计为悬挑梁、在挑梁之间后砌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而成。
从南一、二期工程施工中发现,此装饰片墙顶砖部位与悬挑梁底接缝处易出现开裂现象,其无论是对建设工程质量、建筑外观美感、业主的满意度还是企业的信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给后期维修带来很大的难度,成本也随之增加, 为在后期工程中有效杜绝该质量缺陷,项目部决定针对“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裂缝”的控制开展QC小组活动。
二、小组简介项目部成立的QC小组共由9人组成(具体见后页表格),小组成员均接受了80小时以上的QC 教育,小组成员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强,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人员组织结构合理。
注册时间:2005年10月20日注册号:CSCEC-S.H.QC-004小组类型:攻关型小组基本情况登记表序号分工姓名年龄学历岗位职称培训时间1 组长蔡敏32 大本项目经理工程师1202 副组长李晨30 大本项目总工工程师1203 副组长包维彬42 高中项目生产经理技师1004 副组长徐志37 大专项目生产经理工程师1005 组员罗宗立39 高中质检部长助理工程师1006 组员江苇26 大本综合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207 组员李德发42 中专木工工长施工员1008 组员蒋明水42 高中装修工长施工员809 组员左先春38 中专砼工长施工员80注册时间:2005年10月注册号:CSCEC-S.H.QC-004小组名称:深圳中信红树湾花城工程QC小组小组类型:攻关型小组活动记录表序号小组活动计划时间安排活动次数1 成立QC小组2005/10/20 12 收集数据和原始资料2005/10/27~2006/5/20 43 分析、讨论和制定方案2006/6/9~2006/6/20 54 方案试运行及确定方案2006/7/3~2006/7/20 25 方案实施2006/8/2~2007/5/20 16 总结成果,方案标准化2007/6/5~2007/6/25 1三、课题名称及选题理由课题名称: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裂缝控制选题理由:1、解决质量通病的需要如何解决建筑外墙裂缝这一质量通病,是一直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是项目的工作目标之一。
2、克服难点、积累施工经验如何克服“悬挑砼梁结构因其自由端约束不够,易致使后砌填充墙顶砖部位与挑梁底接缝处开裂” 这一施工难点,为今后的类似结构积累施工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3、成本控制需要外墙裂缝加大了后期维修成本及维修难度,解决外墙裂缝这一质量通病,能有效控制维修成本。
四、现状调查针对此情况,QC小组组长蔡敏组织小组成员在中信红树湾南地块一、二期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的1个月内,分别对其建筑外墙裂缝出现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经过裂缝数量的实测记录进行统计,两个工程各抽查5层(每层抽查20处,共抽查100点),结果如下:开裂情况统计表开裂情况红树湾南一期红树湾南二期无裂缝79个点83个点片墙顶砖与挑梁底接缝处裂缝16个点 13个点 其余外墙裂缝5个点4个点根据统计结果制作图表根据统计结果制作图表::由以上统计结果可见,南一、二期建筑外墙裂缝在装饰片墙位置出现情况较多,而立面装饰片墙裂缝均出现在顶砖与挑梁底接缝处。
五、目标及可行性分析(1) 目标:根据调查情况我们确立了目标:避免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顶砖部位与挑梁底接缝处出现裂缝避免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顶砖部位与挑梁底接缝处出现裂缝避免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顶砖部位与挑梁底接缝处出现裂缝。
(2) 目标可行性分析:经济上可行避免外墙裂缝的产生,减少后期的大量维修成本,降低维修难度,成本相对减少,经济上可行。
技术上可行有利条南二期南一期其余外墙处裂缝片墙与挑梁底接缝处裂缝无裂缝不利条件: 1、中信红树湾为滚动式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甲方对工期要求非常紧张,攻克难关必须要克服工期带来的压力。
2、产生外墙裂缝原因较为复杂,避免裂缝发生难度较大。
3、改变施工工艺,能否得到设计同意和支持。
六、原因及要因分析2006年6月9日,由组长蔡敏组织小组成员针对南一、二期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顶砖部位与悬挑梁底接缝处出现裂缝现象,利用鱼刺图从末端因素开始通过人、机、料、测、法、环六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原因分析图七、要因确认2006年6月12日蔡敏组织小组成员根据鱼刺图中的末端因素逐条进行了分析、讨论,进而找出了引起片墙开裂的主要原因,详见下表:业主监理支持提升工程装修质量,得到甲方中信“华南集团”和监理单位的大力支持。
领导重视是QC 小组强有力的后盾,且小组成员平均素质和文化水平较高。
有利条件序号末端因素过程验证、分析确认途径主要参与人员是否要因1 未审核把关①工长在技术交底时照抄规范,交底无针对性和操作性②技术负责人把关不严,未认真审阅技术交底。
要求工长、质检有针对性交底,并由负责人审核,这一人为因素可以解决。
现场调查分析李晨、李德发、蒋明水、江苇否2 工长、质检把关不严①工人质量意识不强,操作随意,未严格按照项目要求施工。
②工长和质检员对外墙抹灰施工中防裂措施未严格把关。
要求工长、质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加大监管力度,并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度,这一问题可以解决。
现场调查李晨、罗宗立、李德发、蒋明水、否3 构造柱截面小,无法采用振捣棒振捣构造柱截面相对较小,现场使用振动棒振捣难度大,导致构造柱混凝土浇捣不密实,影响了构造柱对有自由端特点的悬挑梁应起到的约束作用。
要求现场工人进行人工扦插,并辅以外部振捣,现场加强监控,能有效解决混凝土浇捣不密实情况。
现场调查蔡敏、蒋明水、江苇否4 现场未严格按照砂浆配比集中搅拌现场未严格按照砂浆配比集中搅拌,造成砂浆水灰比、塌落度过大,致使砂浆收缩造成后砌墙沉降产生裂缝。
要求工长、质检对后台搅拌加大监管力度,这一问题可以有效解决。
现场调查徐志、李德发、江苇否5 外装饰片墙采用砼与加气块接缝外装饰片墙采用砼与加气块的接缝形式,砼与加气块材质不同,在受天气变化等环境影响,其膨胀收缩也不同,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这一问题有待措施予以解决。
现场调查李晨、蒋明水、左先春、江苇是6 片墙先结构悬挑梁浇注,后浇梁端构造柱,再后砌筑加气块形成先浇注结构悬挑梁混凝土,后浇梁端构造柱,再后砌加气块形成片墙,因悬挑梁结构特点,虽梁自由端增设了构造柱,使各层挑梁形成整体,但其对挑梁自由端约束力不够,挑梁自由端因结构自重仍能产生一定的挠度,梁端的构造柱也不能阻止梁自由端变形,而挑梁支承端却相对无变形,由此导致砌体墙顶砖与挑梁底接缝处开裂。
这一问题有待措施予以解决。
现场调查李晨、蒋明水、罗宗立是7 抹灰面养护和遮雨措施不到位加气块材料吸水性较大,长期曝露,日晒雨淋,容易造成抹灰面的干缩裂纹。
现场严格按照规范、方案施工,保证防裂措施,加强养护,并采用油布遮雨措施,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现场调查李晨、蒋明水、罗宗立否8工期压力大工期紧,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已开始插入砌筑, 工序间歇时间、交接时间相对紧凑,易造成抹灰面的裂缝产生。
通过合理安排工期,考虑合理的工序间歇时间安排施工进度,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现场调查李晨、蒋明水、罗宗立否八、对策2006年6月20号小组根据收集的数据和原因分析,召开小组会议针对要因制定对策。
小组经过认真讨论分析,出现此质量缺陷的要因是由于悬挑结构特点造成,解决挑梁自由端的约束不够、顶砖部位与挑梁底接缝形式是问题的关键。
考虑到在混凝土面上抹灰能控制裂缝产生,且设计要求装饰片墙属非承重结构,为了减轻自重,如片墙采用“中空混凝土”形式,既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又能彻底消除这一接缝形式问题。
所以小组提出北一、二期(两期工程同时施工)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采用“片墙体内部由泡沫填充,外加钢筋网片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得到了设计院、甲方、监理的支持和认可。
以下为对策措施表:要因对策表序号要因要因现状目标对策措施责任人1 外装饰片墙采用砼与加气块的接缝形式由于砼与砌体受温度等环境变化,收缩不一致,两种材料接缝处易开裂解决片墙顶砖部位与挑梁底的接缝形式将接缝形式改成同为混凝土蔡敏、李晨、李德发、左先春2片墙先结构悬挑梁浇注,后浇梁端构造柱,再后砌筑加气块形成该片墙的施工工艺,构造柱无法阻止挑梁自由端的变形,而支承端相对无变形,造成开裂改变原有施工工艺,有效增加悬挑梁自由端的约束力采用“墙体内部由泡沫填充,外加钢筋网片现浇混凝土” 施工工艺。
李晨、蒋明水、左先春、江苇九、实施实施::北一北一、、二期片墙施工工艺针对南一、二期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的质量缺陷,北一、二期片墙的做法改进为:墙体内部由十、效果检查2007年4月组长蔡敏组织小组成员对中信红树湾北地块一、二期工程装修收尾阶段就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开裂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经过裂缝数量的实测记录进行统计。
两个工程各抽查50个点(以一个标准层内一堵片墙的一个抹灰面为一个抽查点),结果如下:开裂情况红树湾北一期红树湾北二期无裂缝42 个点44个点片墙顶砖部位裂缝 0 0 片墙中部裂缝8 个点6 个点根据统计结果数据制作图表根据统计结果数据制作图表::由统计结果可见,改变施工工艺后,北一、二期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顶砖部位与挑梁底接缝处裂缝已经彻底解决,但却在片墙中部出现有一定数量的龟裂现象。
针对上述新出现的问题,我们QC 小组进入第二轮PDCA 循环。
十一十一、、第二轮原因及要因分析2007年5月15日,由蔡敏组织小组成员针对北一、二期建筑外立面装饰片墙中部出现一定数量的龟裂缝的情况利用鱼刺图从末端因素再次通过人、机、料、法和环五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因果分析图十二十二、、第二轮要因确认2007年6月3日蔡敏组织小组成员根据鱼刺图中的末端因素逐条进行了分析、讨论,进而找出了片墙中部出现一定数量龟裂的主要原因,详见下表:北一期北二期序号末端因素过程验证、分析确认途径主要参与人员是否要因1 现场把关不严工长、质检把关不严,防裂措施未按照规范及项目要求施工,工人施工中操作较为随意,质量意识差,造成抹灰空鼓开裂。
要求现场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可有效解决人为的空鼓开裂现象。
现场调查包维彬、蒋明水、江苇否2泡沫板材料质轻、强度低片墙中泡沫板材料强度较低,重量轻,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向一侧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