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安全乘车现状、误区及措施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安全教育】儿童乘车安全存在误区现在是车来车往的世界,交通安全问题是人身安全首要注意的问题,儿童自身无法判断应该使用何种安全措施才能避免伤害,所以家长更加的担心,在中国,有超过六成的家长驾车不懂保护儿童,很多家长缺乏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乘坐在汽车上时承受着多大的风险。
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是成年人的责任,特别是家长的责任。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在私家车内到底有哪些我们平常经常会遇上,但是又没有留意的安全隐患吧……误区一:家长抱着孩子乘车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
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
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
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
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误区二:孩子自己上下车现象:家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外冲。
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
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
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
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误区三: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
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
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
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
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误区四: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中临时有事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
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
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
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
家长必看:孩子乘车存在的5大安全误区
家长必看:孩子乘车存在的5大安全误区
误区一:孩子直接坐副座;
汽车前排座椅的安全气囊对成人来说是安全的保障,但对儿童来说却非常危险。
因为儿童的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气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胸部肋骨骨折等险情的发生。
误区二:家长抱幼童坐车;
多数家长习惯抱着儿童乘车,殊不知,一个孩子在高速撞击事故当中,产生的冲力相当于一头大象的重量。
此种情况下,家长非但不能作出反应保护好孩子,反倒可能对孩子产生挤压,严重者可致孩子内脏出血。
误区三:孩子系成人安全带;
由于儿童身高还不够高,如直接使用汽车后座的成人适用的安全带,有可能会使安全带越过儿童的脖子,造成勒伤或割伤。
出现交通事故时,儿童还有可能从安全带中被抛出去。
误区四:车里堆满玩具;
孩子手中拿握棒棒糖、玩具枪刀等,一旦汽车变速或紧急刹车,器物极有可能戳伤孩子。
误区五:让孩子把头探出车窗。
孩子自制力和控制力较差,当车窗开启时,不自觉将肢体伸出车外,易被路边树木栅栏刮碰,更为危险的是遭遇同向急驰而来的后方超车刮碰。
.儿童乘车安全五大误区在一个有车的家庭中,孩子是车上的“常客”,也是最需要受到特别保护的弱小乘客。
然而,那些平时习惯于以车代步的家长中,很少有人留意过儿童乘车保护问题,甚至一些家长的做法已经危及孩子的安全,他们自己还浑然不知。
下面一一列出,希望能给“父母车族”们提个醒。
盲区一:让孩子直接坐副座笔者注意到,多数开车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而且根本没有提醒孩子系好安全带。
提醒: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最危险的。
因为小孩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一旦出现急刹车或者发生碰撞时,副驾驶座上的小孩就会前冲,撞向中控台或者前风挡。
即便是给孩子系上安全带,由于儿童的颈椎等身体器官比较脆弱,其保护作用也非常有限。
而且,如果发生严重碰撞,安全气囊会自动打开,对成人来说会起到保护作用,但对身材较矮小的孩子来说,气囊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所以,12岁以下儿童乘车必须坐在后排。
盲区二:家长抱着幼童坐车据笔者观察,从幼儿园出来的小孩,大多都是由家长抱在怀里乘车的。
一些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很自然地坐在副驾驶座上,丝毫没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险。
提醒: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怀抱着孩子最安全,但事实恰恰相反。
研究数据表明,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
这种情况下,家长根本无力抱住怀中的孩子。
同时,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发生猛烈碰撞时,家长的胸部会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当速度达到40公里时,大人给孩子的压力会超过1吨,对孩子的伤害可想而知。
所以,建议年龄尚小的孩子家长最好装配儿童安全座椅。
.。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儿童乘车存在的误区开车时,许多家长喜欢把孩子抱在怀中,这是很危险的!有关专家指出,怀抱孩子乘车是大忌。
儿童乘车常见的错误有:大人抱孩子;给儿童系车用安全带;让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
目前,汽车的安全装置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都是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对于身体承受能力较弱的儿童,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
中国许多家长更是让孩子独自坐在后排,孩子天性好动,在行车过程中万一受到重力的撞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家长对儿童乘车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多私家车都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坐椅,孩子们要么由家长抱着坐在副驾驶位置,要么被放在后排独自玩耍,连安全带都没有系更别提安全座椅了。
儿童与汽车安全意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很多家长缺乏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乘坐在汽车上时承受着多大的风险。
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意识学习与行动更多是家长的责任。
儿童乘车安全配置儿童安全座椅首先最常见的安全装备就是儿童安全坐椅,它是专门为婴幼儿和儿童乘车设计的附加式汽车坐椅,通常是由汽车安全带固定在汽车后排座位。
针对儿童天性好动的个性,在车内加装这样一个儿童安全坐椅很有必要,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乘车时的一些隐患。
安全坐椅卡位目前,不少有孩子的家庭会在购买汽车的时候考虑购买儿童安全坐椅,但是,部分老车型并没有配备此类的固定装置,要加装安全坐椅需要用安全带固定。
现在,有的厂家设计更人性化、贴心化。
有些车型已经标配了儿童安全坐椅固定装置,可直接加装儿童安全坐椅。
而有些车已预留了符合标准的儿童安全坐椅安装位置,并且能够满足安全坐椅向前和向后等模式。
可关闭安全气囊众所周知,安全气囊在保护行车安全时,发挥着很大作用。
但是,有些安全气囊在一定程度上只适用于成人,对儿童来说并非安全。
可控制开关的安全气囊便应运而生,有些配备了气囊锁闭装置的车,车主可随时锁闭某一个安全气囊,解锁后,该安全气囊仍可正常使用。
小记了解到,不少车型出现了更多安全装置,如副安全气囊锁止功能。
关注儿童乘车安全的研究报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交通状况日益复杂,儿童乘车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统计数据表明,儿童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而且在交通事故中儿童伤亡率往往比成人更高。
因此,关注儿童乘车安全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乘车安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儿童乘车安全现状1、国内外研究显示1)国内:我国每年发生儿童交通事故约20万起,每天有50名儿童因交通事故而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30%以上。
其中,未满5岁的儿童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受害人。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乘车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在交通安全知识和乘车安全技能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尤其是在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乘坐方面。
2)国外:在欧美等国家,虽然儿童交通事故数量有所减少,但依然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英国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23%的儿童死亡事故是由交通事故引起的。
而在美国,14岁以下的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为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
2、影响儿童乘车安全的因素1)家庭因素: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重视程度,是否购买符合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等都会对儿童乘车安全起到很大的作用。
2)社会因素:社交网络、广告和宣传等都会对儿童乘车安全产生影响,比如家长之间相互宣传儿童乘车安全座椅的知识、产品等。
3)幼儿园或学校因素:幼儿园或学校应定期传授交通安全教育,让儿童从小养成乘车安全的好习惯。
4)交通环境因素:道路、车辆、交通信号设施等各种外部环境都会影响儿童的乘车安全。
二、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的措施1、政府应当加大对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重视儿童乘车安全问题,加强对家庭、幼儿园、学校以及交通部门的引导和监管力度。
2、家长应该重视儿童乘车安全问题,强制使用符合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并引导儿童养成安全出行的好习惯。
3、交通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的交通法规和标准,保障道路、车辆、交通信号设施的安全性,增加儿童乘车安全设施的配备力度。
4、学校或幼儿园应当加大交通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引导儿童乘车时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安全乘车的好习惯。
儿童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汽车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坐车出行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经常需要坐车去上学、外出游玩或者是到亲戚家里去拜访。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往往不能够注意到孩子乘坐汽车时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汽车本身的安全隐患、孩子乘坐汽车的安全隐患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
一、汽车本身的安全隐患1. 汽车座椅的固定问题汽车座椅是孩子乘坐汽车时最为重要的安全设备之一,然而,很多家长在安装汽车座椅时并没有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来正确固定。
有的家长可能会因为安装繁琐而选择不使用汽车座椅,而是让孩子坐在汽车后座上,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在行驶中的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家长们在购买汽车座椅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产品,并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来正确固定汽车座椅。
切勿因为安装繁琐而选择不使用。
2. 安全带的使用问题安全带是汽车中最为基本的安全设备之一,它能够在发生事故时保护乘客的安全。
然而,很多家长在乘坐汽车时往往忽视安全带的使用,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经常会没有意识到及时系上安全带。
解决方法:家长们在乘坐汽车时一定要带好安全带,并且要确保孩子也都系好安全带。
如果孩子太小,需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那么家长们一定要确保座椅能正常使用,并正确固定。
3. 车窗的使用问题开车时如果家长不注意车窗的使用,很容易造成孩子在车内的安全隐患。
有时孩子会将头或手伸出窗外,这样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伤害。
解决方法:家长们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车窗的使用,尤其是需要注意孩子在车内的行为。
如果车窗需要调节,一定要关好车窗。
二、孩子乘坐汽车的安全隐患1. 安全座椅的使用问题很多家长在乘坐汽车时忽视了宝宝使用安全座椅的问题。
宝宝的身体还不够强壮,如果在行驶中没有使用安全座椅,极易受到伤害。
解决方法:家长们在乘坐汽车时一定要使用宝宝专用的安全座椅,并且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然而,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给幼儿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此,我就幼儿园乘车安全教育进行反思,以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一、现状分析1. 家长对幼儿乘车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家长认为,幼儿乘车安全主要是车辆本身的问题,与自己无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乘车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幼儿缺乏安全意识。
2. 幼儿园乘车安全教育形式单一目前,部分幼儿园在乘车安全教育方面,仅通过课堂讲解、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这使得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意外。
3. 幼儿乘车安全知识储备不足由于年龄特点,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
这使得他们在面对交通事故时,往往无法正确应对。
二、反思与改进措施1. 加强家长宣传,提高家长对幼儿乘车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1)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幼儿乘车安全知识,提高家长对幼儿乘车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2)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乘车安全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乘车安全。
2. 创新幼儿园乘车安全教育形式,提高幼儿安全意识(1)开展模拟演练活动,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学习乘车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组织幼儿参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3)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兴趣。
3. 丰富幼儿乘车安全知识储备(1)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交通安全知识,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安全知识。
(2)邀请交警、交通志愿者等专业人士,为幼儿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关注交通安全新闻,让幼儿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1)建立家园联系制度,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幼儿园的乘车安全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乘车安全。
儿童交通安全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儿童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儿童穿梭在繁忙的街道上,而他们脆弱的身体往往无法承受交通事故的危害。
因此,儿童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儿童交通安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儿童交通安全的现状1. 儿童易受交通事故影响儿童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常常缺乏对交通规则的正确理解和判断力,容易在道路上出现安全隐患。
此外,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力、反应能力和平衡感等方面相对较弱,缺乏与车辆司机进行有效的互动,因此,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2. 交通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城市地区的交通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合适的人行横道、行人天桥、红绿灯等设施,给儿童的交通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道路上的交通标识不明显,交通信号不到位,也给儿童判断交通状况带来困难。
3. 家长监管不到位由于家长工作繁忙或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儿童在出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因此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同时,许多家长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无法给予儿童正确的交通安全指导。
二、儿童交通安全解决方案1. 增设交通设施政府应加大对于儿童交通安全的投入,增设人行道、人行横道和行人天桥等设施,保障儿童安全出行。
此外,提升交通标识的可见性和信息化程度,方便儿童正确判断交通状况。
2. 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开展讲座、举办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技能。
同时,家长也应该参与其中,了解相关的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给予儿童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3. 推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共同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海报、展览、公益广告等方式,向社会传递儿童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此外,媒体也应加强相关报道,提高公众对儿童交通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4. 引入科技手段科技的发展为儿童交通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在学校周围设置电子交通警示牌和红绿灯,提醒司机减速慢行。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日益繁忙,交通事故频发,尤其是涉及儿童的交通事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为了提高儿童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已成为我国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分析我国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现状1.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教育内容日益丰富目前,我国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交通安全知识、交通法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紧急避险等。
教育形式多样化,包括课堂教育、实地体验、亲子活动等。
3. 教育渠道不断拓宽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渠道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
学校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是补充。
此外,新闻媒体、公益组织等也在积极开展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4. 社会关注程度提高随着儿童交通事故的频发,社会各界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纷纷参与到儿童交通安全教育中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体系不健全我国儿童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教育资源和力量未能有效整合,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2. 教育内容单一目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内容主要侧重于交通安全知识,对交通法规、交通信号、紧急避险等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
这使得儿童在面临交通事故时,难以做到正确应对。
3. 教育方式单一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这使得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育效果。
4. 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长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也在不断进步,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日益普及。
然而,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幼儿交通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幼儿交通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1.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幼儿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为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2. 交通安全教育普及率提高随着社会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地幼儿园纷纷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如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交通安全游戏、交通安全绘画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3. 交通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幼儿交通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既有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户外实践活动,如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交通安全小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4. 交通安全教育师资力量逐步增强为提高幼儿交通安全教育质量,各地幼儿园积极引进交通安全教育专业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幼儿交通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1. 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单一目前,部分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内容较为单一,仅限于基本交通安全知识,缺乏对幼儿实际交通行为的引导和培养。
2. 交通安全教育方式不够生动有趣部分幼儿园在交通安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3. 家长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幼儿在家庭中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 交通安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效果。
对于儿童安全乘车现状、误区及措施的探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未来。
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汽车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并且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轿车。
很多家庭在享受汽车带来的方便和舒适的同时,却忽略了乘车中的安全问题,“儿童乘车安全”不再是个别家庭的事情,而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一大问题。
为了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笔者由“儿童乘车安全”现状引发人们重视,进而指出“儿童乘车安全”存在的误区,从而对“儿童乘车安全”行为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
一、中国儿童安全乘车现状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儿童安全乘车出行的相关法律,虽然由于私家车快速增长而逐步引起各方面对儿童乘车安全性的重视,并且儿童乘车安全宣传工作及配套标准法规的制定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但进展缓慢,与我国汽车快速的增长形成强烈的反差,不仅未成年人乘车安全方面的意识非常薄弱,甚至大部分家长对于“儿童乘车安全”也存在很大的严重误区。
据调查发现,儿童乘车时,有45%的家长采用自己看护或怀抱;84.5%的家长没有为孩子专门配备乘车安全装备;24.8%的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毫不了解;许多家长主观认为把孩子尤其是婴儿抱在怀里最安全的,但不得不承认,数据表明,家庭在儿童乘车安全方面的意识还很薄弱,成人对“儿童乘车安全”存在严重误区。
还有很多家长表示,他们不是不关注自己家孩子在乘车时的安全,往往在行车的时候都非常小心,尽量避免过大的冲击力伤害到孩子。
有的时候就放弃为孩子装备儿童安全座椅,再加上每天上下班都要接送孩子,为了方便,也为了孩子能够减少上下车的一些烦恼,所以不大重视。
自2009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国,我国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也是居高不下,在每10位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中,就至少有1人是儿童。
目前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
二、探寻中国儿童乘车安全误区
1、父母认识方面的误区
1.1让孩子直接坐副座
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最危险的。
因为小孩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一旦出现急刹车或者发生碰撞时,副驾驶座上的小孩就会前冲,撞向中控台或者前风挡。
即便是给孩子系上安全带,由于儿童的颈椎等身体器官比较脆弱,其保护作用也非常有限。
而且,如果发生严重碰撞,安全气囊会自动打开,对成人来说会起到保护作用,但对身材较矮小的孩子来说,气囊崩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1.2家长抱着幼童坐车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怀抱着孩子最安全,大多都是由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抱在怀里乘车的。
一些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很自然地坐在副驾驶座上,丝毫没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险。
研究数据表明,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
这种情况下,家长根本无力抱住怀中的孩子。
同时,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发生猛烈碰撞时,家长的胸部会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
当速度达到40公里时,大人给孩子的压力会超过1吨,对孩子的伤害可想而知。
2、乘车行为方面的误区
2.1成人安全带系法不适用于孩子
一些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特意为他们扎上了车上自带的安全带。
但是由于身材矮小,大多数孩子只用了扎在腰部的那段,胸部的安全带根本用不着。
目前绝大多数车型的安全带都是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
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绑得太紧,在发生交通意外时就可能造成孩子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绑得太松,儿童又会从安全带的保护中飞出来。
2.2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车辆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其背部温度会快速升高,尤其是在夏天,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孩子都会出现体温飙升,窒息等中暑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危机生命。
有的家长会认为,那么打开空调就好了可以了。
虽然车内空调能降低温度,但空调的运行必须要启动车辆,由于儿童比较顽皮,被单独留在车里的孩子可能会触碰到制动器、换挡杆等,从而使得汽车自行移动造成危险。
3、孩子乘车意识方面的误区
3.1孩子探头欣赏车窗外风景
孩子天生好动并且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在开车途中,孩子常常会将头探出窗外或天窗吹风、看风景,很容易被旁边疾驰的车辆或树枝撞伤和划伤,也有可能会被车窗挤压,甚至在刹车时,被甩出车外。
另外,当车辆发动机熄火后,天窗会自动关闭,如果这时候孩子在天窗上玩耍,就很有可能被夹伤。
3.2
三、对儿童安全乘车的几点措施
1、加强儿童安全乘车交通安全知识宣传
2、规范驾驶员行车行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