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31.42 KB
- 文档页数:10
第1篇前言亲爱的家长和小朋友们,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孩子们,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特编写此手册,希望家长们能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共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一、认识交通规则1. 交通信号灯- 红灯:停止。
行人、车辆必须停在人行道或停车线后,等待绿灯。
- 黄灯:警示。
准备停车,不要抢行。
- 绿灯:通行。
行人、车辆可以安全通行。
2. 交通标志- 人行横道标志:表示前方是人行横道,行人可以通行。
- 停车标志:表示前方需要停车。
- 禁止通行标志:表示前方禁止通行。
3. 交通标线- 白色实线:表示禁止停车。
- 黄色实线:表示禁止变道。
- 蓝色实线:表示非机动车道。
二、步行安全1. 过马路- 永远不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 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
- 通过人行横道,不要翻越隔离栏。
- 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先观察左右,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2. 行走姿势- 行走时,不要低头玩手机或听音乐。
-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
- 不要边走路边吃东西,以免发生意外。
三、骑行安全1. 自行车骑行- 佩戴安全头盔,保护头部安全。
- 骑行时,不要双手离把,保持平衡。
- 不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遵守交通规则。
- 骑行时,不要逆行,不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2. 电动车骑行- 电动车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人行道上行驶。
- 电动车驾驶员和乘坐者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 不要超载,确保安全。
四、乘车安全1. 乘坐汽车- 上车前,先观察车辆周围情况,确认安全。
- 乘坐时,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 不要在车内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 乘坐时,请系好安全带。
2. 乘坐公交车- 等车时,不要拥挤,排队等候。
- 上车后,找到座位,坐稳。
- 乘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 乘坐时,请遵守乘车秩序。
五、紧急情况处理1. 遇到交通事故- 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有哪些_儿童乘车安全注意事项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孩子便成为了车上的“常客”,他们享受着有车生活带来的欢乐和便捷。
但是平安问题不容忽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乘车平安学问,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忙。
儿童乘车平安常识1、使用平安锁绝大多数轿车都会配备平安锁,这个锁可以保证车门从车内无法打开,只有从外面才能打开车门,当儿童乘车时建议家长使用该装置,防止孩子乱动误碰了车门发生危急。
2、大人先下车作为家长,停车后应当自己先下车,并且保证自己和车辆的平安,不要让孩子单独离开车辆,并告知孩子,优先选择右侧下车。
3、儿童不要坐前排前排副驾驶位置危急系数最高,在消失紧急状况时前排空间较大,相对稳固的缓冲区域又不多,发生碰撞后对人的危害更大。
4、窗户别开太大一来防止吹伤了孩子,二来防止调皮的孩子乱动往外爬等危急状况消失。
5、从天窗钻出来许多车辆开着天窗,小孩会从窗户探出头来,有些甚至大半个身子都伸出车外。
许多家长认为车速不快并无大碍,其实这种行为特别危急。
6、最好后排有大人伴随避开儿童在行车过程中由于乱动造成的危急。
儿童乘车平安留意事项1.一般的汽车约束系统不能爱护儿童乘员的平安,因此要想确保儿童的乘车平安,就必需采纳特地的平安装备。
目前,汽车上最常见的儿童平安装备有儿童平安座椅和增高坐垫,前者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后者适合于身高体重已经比较接近成人的年龄较大的儿童。
车主可依据儿童年龄、体重等选择购买。
2.若儿童坐在装有平安气囊的副驾驶位置,平安气囊打开时,高速释放的气体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
由于儿童身高缘由乘坐位置比较靠下,平安气囊打开状态时儿童的受力部位就是脖子或者面部。
这个装置可使家长手动关闭副驾驶席平安气囊,使汽车即使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副驾驶席平安气囊也不会弹出。
3.儿童平安锁:多用于车辆后车门,防止车辆行驶中儿童从车内打开车门而产生的危急。
在使用中,家长需要将儿童平安门锁用启动钥匙调整到锁定位置,再将车门关闭好,这时后排车门便无法从车厢内部开启,只能从外部才可以拉开。
幼儿乘车安全教育内容
幼儿乘车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乘坐规则:教育幼儿要遵守乘坐规则,如在车辆行驶中,要坐稳并系好安全带,不站立、跳跃或乱动,不伸出窗户等。
2. 上下车安全:教育幼儿在上下车时要等车停稳后再下车,不要从窗户或车门前后悬挂身体,注意车辆周围的行人和车辆。
3. 拒绝搭讪:教育幼儿不要与陌生人搭讪或上他人的车辆,即使是认识的人也要与家长先确认。
4. 遵守交通信号:教育幼儿在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等待绿灯亮起后再过马路,并且要牵着大人的手。
5. 不乱闯马路:教育幼儿要明晰道路危险,不随意穿越马路,不与车辆竞速或拼抢。
6. 安全座椅使用:教育幼儿在乘坐汽车时要选择适合年龄和身高的安全座椅,正确地使用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
7. 警惕车内危险:教育幼儿要保持警惕,不随便打开车门或窗户,不玩弄车内设备和控制器,注意不要将手或头伸出窗户。
通过以上的幼儿乘车安全教育内容,可以提高幼儿乘车时的安全意识,防范交通事故风险,保障幼儿的乘车安全。
此外,家
长和学校要注意与幼儿进行反复的教育和提醒,并且要时刻关注幼儿的乘车安全状态。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汇总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包括以下几点:1.儿童乘车时,应该坐在后排的中间位置,并且要使用安全带固定好。
家长要尽量避免抱着孩子乘车,因为孩子无法坐稳,可能会被碰撞。
2.儿童乘车时应该佩戴儿童安全座椅,因为孩子的骨骼和头部保护能力较弱,需要特别的安全座椅来保护。
3.在行车途中,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以免发生意外。
如果家长需要离开车辆,应该将孩子带在身边或者锁好车门。
4.在行车途中,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出现不适或者烦躁,应该及时停车或者寻求帮助。
5.家长应该选择合适的车辆,避免购买二手车或者车龄过长的车辆,以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6.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避免让孩子过度疲劳或者饥饿。
7.如果孩子需要使用婴儿车或者安全座椅,家长应该提前检查好婴儿车或者安全座椅是否完好无损,并且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
8.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因为副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9.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乘车环境,避免让孩子坐在颠簸的路段或者高温的环境中,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10.家长应该给孩子系好安全带,并且要定期检查安全带的磨损情况,以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归纳在儿童乘车时,为确保他们的安全,以下知识是需要掌握的:1.儿童乘车安全带:在汽车中,为儿童配备符合要求的座椅和安全带。
0~4岁的儿童需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而4岁以上或者体重超过18公斤的儿童则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带。
2.儿童乘车安全提醒:家长需要提醒孩子在行车过程中系好安全带,并且时刻关注他们的状态,确保他们不会因分散注意力而接触到车内设施。
3.儿童乘车安全环境:在行驶过程中,应避免儿童在行车时乱动,避免他们接触到方向盘、变速器等,以防意外。
4.儿童乘车安全状况:行车时,家长应避免儿童在行车过程中奔跑、跳跃等,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5.儿童乘车安全下车:在到达目的地后,家长应先下车,然后帮助儿童下车,并检查安全带是否已经解开,避免发生意外。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培养幼儿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交通安全教育小知识。
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1. 生命至上: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幼儿,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2. 家庭幸福:交通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3. 社会和谐: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幼儿交通安全教育,有利于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1. 交通信号灯的认识(1)红灯:停止信号,行人、车辆应停在斑马线后,不得进入人行横道。
(2)绿灯:通行信号,行人、车辆可以通行。
(3)黄灯:警告信号,行人、车辆应减速,注意观察。
2. 交通标志的认识(1)人行横道:行人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
(2)斑马线:行人过马路时,应走斑马线。
(3)减速让行:车辆应减速慢行,注意观察。
(4)禁止通行:行人、车辆不得进入。
3. 交通规则(1)遵守交通信号灯,按照交通标志行驶。
(2)行人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
(3)乘坐交通工具时,应系好安全带。
(4)不得在道路上嬉戏、玩耍。
4. 交通安全常识(1)步行安全:行人应走人行道,不得在道路上行走。
(2)骑车安全:骑自行车应年满12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逆行、横穿。
(3)乘车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排队候车,不得强行上下车。
四、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1. 家长以身作则: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要遵守交通规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课堂教学:幼儿园应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程,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加交通安全实践活动,如模拟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交通安全技能。
小朋友日常出门15条交通安全知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严格遵守,直接关系到幼儿的人身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3、长途驾车行驶时,每两个小时要休息一下,以免孩子烦躁哭闹,在你抱他时造成危险。
4、如果把孩子固定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如果汽车有安全气囊,一定要注意关闭。
否则会冲击到座椅上的孩子。
5、每个孩子都活泼好动,所以驾车行驶时,不要忘记按下安装在门内侧的安全插栓。
以免孩子在玩耍时误开车门、车窗。
6、不要让孩子靠近打开的车窗,他可能把胳膊伸出窗外造成危险,也可能抛出物品伤害他人。
7、永远也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
8、教会孩子一旦被反锁在车里,要学会以尖叫或大喊的方式报警。
9、确保孩子从人行道这一侧下车。
每一次在打开车门时,都要确保没有危险。
10、无论在车库里或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只要有孩子在,请一定把车门和后备箱锁好。
11、如果你的汽车后排的座位是可以向下折叠的,请留意不要让孩子钻进后备箱。
12、孩子在车里和汽车周围玩耍都是不安全的,警告孩子不要这样做。
要让孩子明白汽车不是玩具,并让他们懂得危险性。
13、不要在汽车上摆放各种装饰物品,在发生事故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成为可怕的飞弹。
14、确保全部汽车钥匙随时远离孩子的视线。
15、避免让孩子乘坐新手驾驶的汽车。
最后,在驾车外出、上班或接送孩子途中,要时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如果你对儿童外出该注意什么等有关儿童出行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外出注意事项安全常识栏目。
幼儿园学生乘车安全守则
儿童乘车外出要注意些什么
1、坐公共汽车:排队上车,先下后上,做懂事的小孩;在车子里,不要头、手伸出窗外,容易被别的车刮伤;不要坐在开动的车厢座位上看书;没有座位时,要拉好身边的扶手;不得向车内外乱扔东西;不要在开动的车厢里乱跑,容易摔跤;车里不要吃东西,尤其是冰棒和串烧。
2、坐出租车:冲到马路当中去拦车很危险,在路边招手司机叔叔也能看见;下车时要从右边下车,注意后面的车辆和行人;下车前看看座椅上有没有东西,不要把东西忘在出租车上了;如果下车要穿过马路,走到出租车后面比前面更安全。
3、坐父母开的车:不要提问题和唱歌,让父母分心影响开车;不要去开车门,乖乖地在后排坐好;系好安全带,父母就可以安心地开车了;如果坐前排,不要扳动方向盘、排档杆,很容易造成事故;不能在车厢里放带尖角的玩具,容易受伤。
小学生乘车礼仪小学生乘车礼仪一般我们在进行坐车的时候是需要注意一些礼仪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的乘车礼仪礼仪,欢迎大家的阅读。
小学生乘车礼仪坐车出行有礼仪,平安交通是第一;车未到,耐心等,路牌方向要分清;车停稳,按次序,先下后上讲礼仪。
上车时,不慌张,备好零钱才投币。
有碰撞,互谦让,若是人多向后移;遇老人,不要挤,主动让座必须的。
头和手,别乱伸,少说话,守秩序。
对不起、没关系,友善宽容添和气。
当好环保小卫士,果皮纸屑不乱弃;咳嗽喷嚏掩口鼻,不让飞沫传染你。
下车时,不拥挤,争争抢抢不允许;坐车礼仪个个讲,平安交通大家的。
上下车的坐车礼仪上下车的基本礼仪原则是“方便领导,突出领导”。
一般是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
下车时,我们先下,领导和客人后下。
上车时,为领导和客人打开车门的'同时,左手固定车门,右手护住车门的上沿(左侧下车相反),防止客人或领导碰到头部,确认领导和客人身体安全进车后轻轻关上车门。
下车时,方法相同。
如果很多人坐一辆车,那么谁最方便下车谁先下车。
无论是先上后上,还是先下后下,我们都要遵循“方便领导、突出领导”的原则。
特殊情况的上车次序。
如果我们外出办事,同去的人较多,对方热情相送,这时候我们应在主动向对方道谢之后,先上车等候。
因为送别仪式的中心环节是在双方的主要领导之间进行的,如果所有人都非要等领导上车后再与主人道别上车,就会冲淡双方领导道别的气氛,而上车时也会显得混乱无序。
所以,如果大家是同乘一辆面包车,我们要先上车,并主动坐到后排去。
如果我们是分乘几辆轿车的话,则应上到各自的车内等候,只需留下一个与领导同车的人陪同领导道别即可。
特殊情况的下车次序。
如果陪领导出席重要的欢迎仪式,到达时对方已经做好迎接准备。
这个时候一定要等领导下车后我们再下车,否则就会有“抢镜头”之嫌。
这种情况领导如何下车呢?如果是面包车,由领导边上的人为开门,再避到后排,为领导下车让出通道。
小学生交通安全小百科交通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路上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给小学生提供一份交通安全小百科,帮助他们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危险。
以下是一些交通安全的重要知识点:一、知识点一:过马路时要使用斑马线过马路时,小学生必须选择安全的地方过马路。
在城市中,有很多被划出来的斑马线,小学生应该选择这些地方过马路。
在过马路时,要先停下来,看清楚左右两边的车辆是否停稳,确认没车过来后,才可以安全地过马路。
二、知识点二:乘坐校车要系好安全带乘坐校车时,小学生应该系好安全带。
校车是专门为小学生提供的交通工具,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校车都会配备安全带。
小学生在校车上应该乖乖系好安全带,不要随意站起来或乱动。
这样,即便发生碰撞,也能有效地保护小学生的安全。
三、知识点三:骑车要佩戴头盔对于会骑自行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应该佩戴头盔。
头盔可以有效地保护小学生的头部,并减少发生意外时的伤害。
小学生应该养成每次骑车都佩戴头盔的习惯,这样无论是在平时上下学还是在户外骑车活动中,都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四、知识点四:不乱穿马路小学生千万不要在无人看管的地方乱穿马路。
有时候,小学生会看到没有车辆通过,就想着快速穿过马路。
但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可能会有快速驶来的车辆。
所以,小学生要守在安全的地方等待红灯亮起或绿灯亮起,然后才能过马路。
五、知识点五:遵守交通规则小学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比如在过马路时看红绿灯、遵循交通信号等。
此外,小学生不应该随意乱跑、乱穿马路,不得在街道上玩耍。
只有遵守这些规定,小学生才能在路上保持安全。
总结:交通安全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了解并确保自己遵守交通规则,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
通过本小百科,我们希望能够加强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远离交通事故的危险。
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与小学生一起学习和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共同为小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乘车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幼儿园乘车安全教育知识,旨在帮助孩子们在乘车过程中做到安全出行。
一、乘车前的准备工作1. 教育孩子们在乘车前要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安排,排队上车,不拥挤,不争抢座位。
2. 教育孩子们上车后要坐在座位上,不随意走动,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3. 教育孩子们在乘车前要检查自己的书包、口袋,确保没有遗漏物品。
4. 教育孩子们在乘车前要系好安全带,不使用手机、玩具等物品分散注意力。
二、乘车过程中的安全知识1. 教育孩子们在乘车过程中要遵守纪律,不随意喧哗,不打闹。
2. 教育孩子们在乘车过程中要听从驾驶员的指挥,不随意触摸车内设施。
3. 教育孩子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安排,迅速找到安全出口。
4. 教育孩子们在乘车过程中要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将贵重物品放在车内。
5. 教育孩子们在乘车过程中要关注车外情况,遇到紧急情况时,要迅速做出反应。
三、乘车后的注意事项1. 教育孩子们在下车后要等待车辆完全停稳,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2. 教育孩子们下车后要迅速离开车辆,不靠近车辆尾部。
3. 教育孩子们下车后要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不擅自离开。
4. 教育孩子们下车后要检查自己的书包、口袋,确保没有遗漏物品。
四、乘车安全儿歌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乘车安全知识,以下是一首乘车安全儿歌:上车排队不拥挤,听从指挥守纪律。
车内物品要保管,安全带系牢不忘记。
窗外风景多美丽,不将头手伸出外。
紧急情况不慌张,安全出口记心间。
下车排队不拥挤,确认安全再下车。
离开车辆快步走,不靠近车尾要留意。
这首儿歌简单易懂,有助于孩子们在乘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五、家园共育1.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乘车安全教育,与幼儿园共同关注孩子的乘车安全。
一、起步走,看两边,左右观察莫心急。
二、马路如虎口,行走需谨慎,遵守规则记心间。
三、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莫急行。
四、横穿马路走斑马,一停二看三通过。
五、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安全第一记心间。
六、车辆临近要避让,保持距离防碰撞。
七、乘坐车辆守规则,头手不伸出窗外。
八、骑车出行戴头盔,安全意识要牢记。
九、雨雪天气路面滑,减速慢行防摔倒。
十、夜间出行亮路灯,看清道路行安全。
十一、乘车时坐稳扶好,不要随意走动跑。
十二、遵守交通法规,人人都有责任。
十三、车辆礼让行人,文明出行记心间。
十四、乘坐校车要守纪,有序上下保安全。
十五、不要乘坐非法车,安全出行最重要。
十六、步行回家不着急,留意周边环境。
十七、过桥过隧道,慢行观察记心间。
十八、车辆转弯要留意,避让车辆保安全。
十九、停车场内慢行驶,避免碰撞保安全。
二十、车辆故障靠边停,摆放三角警示牌。
二十一、夜间出行戴反光背心,提高可见性保安全。
二十二、乘坐电梯守规则,不要在电梯内玩耍。
二十三、交通安全无小事,从小培养好习惯。
二十四、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很重要。
二十五、学校教育要跟上,交通安全记心间。
二十六、社区宣传不放松,全民参与保安全。
二十七、交通安全人人有责,共建共享和谐路。
二十八、儿童出行要小心,家长陪伴最重要。
二十九、交通安全从小抓,安全意识要增强。
三十、牢记交通安全口诀,快乐成长每一天。
通过这些小口诀,希望孩子们能够牢记交通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谐。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误区一:家长抱着孩子乘车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误区二:孩子自己上下车现象:家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外冲;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误区三: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误区四: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中临时有事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误区五: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现象: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误区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误区七:小孩绑成人安全带现象: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点评: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误区八:开车时与孩子说笑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甚至说笑;还有的人把一大堆拿出来让孩子吃;点评:由于将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误区九:车内堆砌装饰品现象:家长在自己的爱车内堆砌了许多装饰品;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在中国,有超过六成的家长驾车不懂保护儿童,很多家长缺乏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乘坐在汽车上时承受着多大的风险;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是成年人的责任,特别是家长的责任;因为,儿童自身无法判断应该使用何种才能避免伤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在私家车内到底有哪些我们平常经常会遇上,但是又没有留意的安全隐患吧……案例一家长口述:“我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一小会儿;”去年的秋天,我们开车带着4岁的优优到郊外兜风;出发前我们先来到超市,准备买一些食物和用品;为了不让孩子捣乱,决定把优优和优爸留在车里等候;就在优爸到车外的时候,的优优自己从车子后排坐爬到了前排的副驾驶员坐位上;他爸爸开车的样子放下了汽车手刹;优爸停车的地方凑巧有个坡度,车子开始向后滑,“咣”的一声撞到了超市外墙的铁栅栏上;虽然优优在这次事故中身体上没有受到伤害,但他连续一星期晚上都会做恶梦,哭着从梦里惊醒;我不能怪孩子调皮,因为作为父母我们竟然愚蠢到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案例二家长口述:“车上的工具箱弄伤了我的孩子;”去年春天,我和欣妈带着16个月的欣儿探望外公、外婆,天黑的时候我们决定回家;把欣儿安置在后排的安全座椅上,我们开车出发了;在离家还有10分钟路程的地方,我们出了交通事故,后面的车子速度太快,撞到我们的车子上;从后面来的冲击力把放在车子后挡风玻璃旁的小工具箱狠狠地砸到欣儿身上,她的胳膊、腿、头部都受伤了;在医院整整观察了72小时,才确认她只是皮外伤,没出现脑振荡;这确实让我松了一口气,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间放置的工具箱,成了伤害自己宝贝女儿的定时炸弹;案例三家长口述:“我没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ann直到4岁一直使用安全座椅,但是在她5岁的时候我觉得她已经能照顾自己,坐在安全座椅上也不舒服,就把车上的安全座椅拆掉;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一星期后,爸爸开车带她去学芭蕾的路上,被一个酒后驾驶的司机撞上了;而车上的安全带没有保护好ann,因为她的身材太瘦小,安全带正卡在她的脖子上,不仅没能让她避免危险,反而在她的脖子上勒出一道长长的血印;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解释说很多孩子都是因为使用安全带出现这个问题,还建议我们使用安全座椅;我很后悔,因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没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案例四家长口述:“我在行驶的车里给孩子喂奶;”曾经有一次,宝宝在车子行驶过程中饿了,哭个不停;我不假思索的把她从安全座椅里抱出来,给她喂奶;车子一路颠簸,孩子吃得很费劲;就在这时,老公因为担心我们分了神,忽视了面前的红灯,等到发现时只得急刹车;孩子吃进的奶一下全吐出来,难受得哭个不停;虽然这次我们没有出现受伤,但这种危险的事我以后再也不做了;儿童乘车安全的11项注意:1、绝对禁止将儿童随意放在车座位上;2、绝对禁止家长抱着儿童乘车;3、避免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4、避免把儿童长时间留在车内;5、不要让儿童绑成人安全带;6、不要在儿童乘车时逗引他;7、儿童乘车时不要吃东西或饮水;8、儿童乘车时不要玩尖利;9、不要让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10、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11、车内不要堆砌过多的装饰品;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孩子便成为了车上的“常客”,他们享受着有车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便捷;但在城市拥挤的车流中,我们却时常在副驾驶座位上看到孩子的身影,他们或一人独坐,或由大人抱坐,被固定在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上的可谓少之又少……正是由于很多家庭对“儿童乘车安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使得孩子成为交通事故中最易受伤的群体;六一儿童节,除了给孩子赠送美丽的礼物外,熟悉掌握儿童乘车安全知识也可以说是对孩子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在此,我们总结了儿童乘车时父母常犯的几大常见错误,希望能给家长们以启示;●镜头一让孩子坐副驾驶5月22日下午,记者在一所幼儿园门口看到,不少家长正把小孩从幼儿园接上车,孩子的年龄从4岁到6岁不等,十余个家长大多让小孩坐到前排座椅,仅有3位把小孩安排在后排座椅上;危险分析:小孩天生好动,汽车中控台、排挡杆、手刹都有可能是小孩摆弄的对象,这无疑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同时,根据Volvo汽车公司儿童安全研讨会的测试表明,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进而会致其重伤或死亡;同时对于成人来说是安全保障的安全气囊,此时也会对儿童构成生命威胁;因为儿童的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气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发生肋骨等意外;建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让孩子坐在前排;●镜头二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回想起去年儿子被天窗夹伤的事,车主蒋先生至今还有些后怕;那天他开车带着儿子去郊游,儿子强烈要求将头探出天窗,用望远镜远眺;途中因燃油不多,蒋先生把车开进加油站加油,谁知当车熄火后,天窗就开始关闭,结果孩子被天窗夹伤了头所幸天窗有遇到障碍物自动回弹的防夹装置,经检查孩子的颈部只是表皮擦伤伴,其他并无大碍;危险分析:在行驶过程中让孩子探出天窗,若车辆紧急刹车则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脖子和肋骨;此外,现在很多车辆在引擎熄火后有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功能,万一小孩未来得及将头收回,天窗关闭时可能夹到他们的头部;建议:驾车的妈妈或爸爸开启天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此外,为防万一,家长可启动天窗的锁止功能以防止孩子误开天窗;●镜头三让孩子自行上下车市民郑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一家购物回到家时,因为她当时手里拿的东西太多,就让3岁多的孩子自己下车;没想到车门太重,孩子推开后车门又自动弹了回来,结果把孩子的手给夹伤了;说话间她不住地抚摩着怀中孩子的小手,“今后我再也不会让孩子自己上下车了”;危险分析: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隐含着危险性;现在大多数车辆为使车门不至于一下子开启到最大,车门行程分两段设计:当门开到1/3左右时可固定,但若未开到固定位置,车门可能回弹;孩子力气小,开启车门时如果推不到位,车门就会自动回弹,这样很有可能夹伤他们的手指;此外,急着下车的孩子不会注意开门一侧的行人或自行车,下车后容易被碰撞;建议:儿童乘车时,最好由家长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镜头四车内遍布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有孩子家庭的汽车内,类似摇铃、玩具枪、汽车模型甚至蜡笔等各种玩具非常常见;“开车出去时,孩子在车上没什么玩的就容易闹人,这不,我就把他喜欢的小手枪、机器人啥的都弄到车上了;”3岁孩子的母亲徐女士认为,让孩子在车内玩玩具,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这样对孩子来说更安全一些;危险分析:如果车内放置带尖锐棱角的玩具,就可能在刹车和碰撞时戳伤孩子;此外,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果黏附不牢,一旦猛烈追尾也有可能会碰伤孩子;建议:尽量不要在车内放置太多玩具,在车内只给孩子提供一些;●镜头五驾车途中逗小孩玩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女士,有一个两岁的活泼可爱的女儿;对于儿童乘车安全,张女士还是略懂一二,她给自己的女儿购买了专用的儿童座椅,每次乘车都把宝贝女儿放在儿童座椅上,并扎好安全带;可能因为太疼爱孩子,驾车时张女士总喜欢回头看看孩子,并逗逗她,有时还会伸手捏捏女儿的小手;危险分析: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这可能是不少爸爸妈妈常做的事情;不过,这样开车可是暗藏风险的;视线离开前方路面,转向后排小孩的刹那,最有可能就是追上别人车尾的时刻;这个时候或许对小孩造成的伤害更大;建议:小孩子在车上闹别扭时,父母最好还是把车停好,然后再哄小孩;千万不要边驾车,边逗小孩;●镜头六将孩子单独留车内有些父母需临时下车办事,常会把孩子留在车内;他们或许对孩子误动车内开关的可能性已经做了防范,但却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夏季车内高温;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有孩子、有车子的家长,对于孩子可能会在车内中暑甚至致命的说法,有八成以上的家长表示这个说法很新鲜,从没听说过,并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个事情会这么严重;危险分析: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至少有320名儿童因为被父母有意或无意单独留在车内而导致死亡,而造成悲剧的主因就是车内高温;如果把孩子留在封闭的车内,哪怕只有几分钟,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体温飙升、窒息等中暑的症状,严重的话,不排除发生悲剧的可能;建议:父母应警惕儿童车内中暑,并尽量减少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子里的机会,一旦出现孩子被反锁在车子里的情况,周围路人应该马上报警;1、绝对不可把宝宝独自留在车内乏人照顾;2、考虑宝宝于冷热天气之舒适情况;夏天时,在把宝宝放到安全椅上之前,务必先检查安全椅的表面温度;你宝宝一旦尝到滚烫的“热情”滋味,你想再叫他坐回去,那就有如登天之难了,天气炎热时,关上车门之前,先铺一块浴巾在安全椅上,下次要坐的时候再拿开;如果天气非常寒冷;可用一条被巾围住宝宝通常一件厚夹克即可保护小孩以免接触冰冷的安全椅3、把车座前仪器上与车座后的平架台上清理妥善,若突然煞车,不至于有“百物齐飞”之现象;4、汽车没有使用之时,务必锁好;5、保持冷暖气之性能良好;6、不要借着让宝宝玩方向盘而鼓励他“开车”;7、当小孩在车内,你必须离开一下时,绝对不可让引擎继续转动;8、当车停在车库内而引擎又在转动时,绝对不可把小孩留在车内;如此容易造成致命性的一氧化碳中毒;9、尽量不要在交通高峰时刻或假日拥挤的时候,独自载着你的宝宝到处兜风,仅就交通状况之压力而言,你已是剑拔弩张了,怎堪吵闹的宝宝再予以分心;10、当你精疲力竭,身患重症或情绪恶劣时,不要载着宝宝开车,因为你极有可能出错;11、为了保护车子的座椅不被安全椅凿出痕迹或撕裂,可在安全椅下铺上一块厚浴巾;总结一下:乘坐公共汽车,最好坐在座椅上,抱住宝宝;防止宝宝伸手到车外,在私家车里要设置专门的宝宝座,系好安全带,防止紧急刹车时,出现危险;。
交通安全教育儿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知识一、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的交通出行中,公共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于儿童来说,了解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知识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自己的安全。
二、火车出行的安全规范1. 上下车规范:在火车站等候时,儿童要远离铁轨和站台边缘,以免发生意外。
上下车时,要握稳扶手,注意脚下,避免扭伤脚踝。
2. 座位习惯:坐在座位上时,儿童要系好安全带,并保持坐姿端正,不要随意站立或躺卧。
3. 窗户使用:火车行驶时,窗户是不能开启的,儿童要远离窗户,避免伸手或物品伸出窗外,以免因失去平衡而发生危险。
4. 紧急情况: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如火车熄火或其他危险事件,儿童要冷静自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按照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三、公交车乘坐的安全常识1. 上下车安全:当公交车停靠时,儿童要在安全线外等候上车,不要在道路上等待。
上下车时,则要等车停稳后再行动,手握好扶手。
2. 坐姿规范:上车后儿童要迅速找到座位,如果没有座位则要站稳扶好扶手。
坐在座位上时,不要乱动,以免危及到其他乘客。
3. 窗户使用:乘坐公交车时,窗户开启要谨慎。
如果窗户开启,儿童要远离窗户,避免挤压或伸手出窗外,防止受伤。
4. 紧急情况:如果发生突发情况,例如车辆故障或其他危险事件,儿童要迅速保持冷静,听从司机或乘务人员的指导,有序撤离。
四、地铁乘坐的安全须知1. 进站安全:地铁站内有专门的乘车通道,儿童要排队有序进站,并遵守站内的秩序和安全规定,不要随意翻越栏杆或闯过安全线。
2. 乘车规范:进入地铁车厢后,儿童要快速找到座位或者站稳扶好扶手,不要靠近车门,避免受伤。
3. 窗户使用:地铁车厢内的窗户是密封的,儿童要遵守车厢内规定,不得乱动,不要尝试打开窗户,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4. 紧急情况:如果遇到地铁列车熄火或其他紧急情况,儿童要保持冷静,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有序撤离,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8个提示让孩子远离交通伤害1提醒12岁以前,后排就座孩子都爱坐在副驾驶座上,视线好,看着爸爸或妈妈开车很好奇,小手也想这儿摸摸那儿碰碰。
不过,副驾驶座可不是孩子的安全位置,即使系了安全带,也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要知道,12岁以下或者身高不足1.4米的孩子是不宜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位上的。
因为安全带是根据成人的体型设计的,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压伤。
如果绑得太松,车辆紧急制动时,孩子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所以,没满12岁的孩子,一定要坐在后排,并配合使用安全座椅和安全带,才能确保安全。
2告诫不要抱着孩子开车把孩子抱在怀里坐车应该很安全吧?很多人都这么想,不过,看了下面的解释,你的这个想法就被颠覆了――当汽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如果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10千克重的孩子受到的冲击力相当于200多千克,也就是说,相当于三四个成年人体重的总和,家长就算是大力士,也没法抱住孩子,孩子会飞出去,撞在中控台或前风挡玻璃上,造成严重的伤害。
如果前排的安全气囊没有关闭,后果会更严重,因为气囊的安装位置及打开的力度都是按照成人来设计的,气囊打开后的位置正好在人的头胸之间,而这个位置正好是孩子的头部,气囊的弹出,不仅不能保护孩子,还可能造成孩子颈椎骨折,甚至死亡。
3告诫增加车上的装饰品自己家的车,当然想放什么就放什么了,不过,这可要以安全为前提。
如果车里挂着各种各样的装饰品,中控台上再摆瓶车用香水,摆个摇头晃脑的小摆设,看着是很漂亮,可在发生紧急制动或碰撞时,这些装饰物就会像一颗颗子弹一样射过来,你和孩子都不能幸免。
4告诫不要使孩子自己上下车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好,但绝对不是在这种场合。
孩子力气小,开车门时如果不能推到位,会因为车门反弹而被夹伤,还有可能会被旁边行驶过来的自行车或者汽车撞到。
5告诫绝对不要将孩子单独回到车内汽车是个大铁盒子,当车门车窗关闭时,车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会使孩子出现体温飙升、窒息等中暑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知识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保障儿童的乘车安全,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儿童乘坐汽车的相关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
1. 儿童安全座椅的选择与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是保护儿童乘坐汽车时安全的重要装备。
根据儿童年龄、身高和体重的不同,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安全座椅,并正确使用。
(1)婴儿座椅:适用于出生到约两岁的婴儿。
安装时应将座椅背面向后置,并与汽车座椅相连,确保稳固。
(2)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年龄在2岁至12岁的儿童。
根据儿童身高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座椅型号,并正确系好安全带。
2. 安全座椅的安装正确的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是保证乘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几个安装安全座椅时需要注意的要点:(1)仔细阅读汽车使用说明书和安全座椅的安装说明,确保正确的使用和安装方式。
(2)选择安装在汽车后排座位上,尽量避免儿童乘坐汽车前排座位。
(3)在安装前,检查安全座椅和汽车座椅是否稳固。
拉动安全带,确保安全带无松动。
3. 安全带的正确使用除了安全座椅外,安全带也是保证儿童乘坐汽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下面介绍一些正确使用安全带的注意事项:(1)确保安全带正确穿过儿童的肩膀、胸部和大腿,使其紧贴身体,但不要过紧。
(2)切勿让儿童将安全带束缚在脖子上,应避免安全带位于腹部或胳膊下侧。
(3)如果汽车配备了安全带调节装置,要根据孩子身高和体重进行相应的调整。
4. 预防乘车中的其他安全隐患除了正确使用安全座椅和安全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其他可能导致儿童乘车不安全的因素:(1)在乘车过程中,儿童不要将头、手或身体伸出车窗外,以免受到外部物体的伤害。
(2)避免儿童在行驶中乱动座位,以免影响驾驶员的专注和操作。
(3)在乘坐汽车时,儿童不要玩手机、平板或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分散注意力。
总结: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知识对于儿童的乘车安全至关重要。
正确选择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正确使用安全带和避免乘车中的其他安全隐患都是确保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出门乘车平安知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
随着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喜欢出门旅行,所以平安知识教育出门乘车平安知识显得非常重要,下面为大家了相关出门乘车平安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1.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2.尽量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3.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4.在车辆行驶时,尽量不要让孩子在车里做游戏5.儿童座椅的正确使用6.千万不要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7.家长抱着孩子乘车8.检查车内的装饰物9.开车时与孩子说笑10.小孩不要绑成人平安带一、乘车前1.步行前往乘车站点时,要在人行道内行走,道路没有设置人行道的,要在道路两侧靠边行走。
2.不要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3.在汽车站等车时,一定要站在平安线以内等车。
之间不能嬉戏打闹或追逐猛跑。
4.车辆进站时,要等车停稳后依次排队上车,要遵守公共秩序,做到先下后上,互相谦让,不要拥挤,不要抢上抢下。
5.不要在车行道内招呼拦截出租车等车辆。
6.不要乘坐超员车辆。
二、乘车时7.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扶老携幼,不抢座位,主动给老人、小孩、病人、残疾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位。
8.不要在车内跑动,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向车外乱扔纸屑、果皮等垃圾或物品。
9.在机动车行驶途中,不要将身体任何部位(特别是头和手)伸到车外。
10.乘坐公共汽车时,如果没有座位,要双手握紧扶手,侧向站立,双脚自然分开。
11.有座位时,不管前后排座位,只要配备有平安带,都须自觉系上平安带。
12.乘车过程中不要与司机聊天。
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要惊慌,要听从司机或乘务员的指挥。
13. 不要携带易燃品、易爆品等危险品上车。
三、下车后14.车辆没有停稳时,不要急于下车。
15.下车时,要按秩序依次下车,不要拥挤。
16.下车后需要横过道路时,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过街设施。
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要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过;在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要左看右看再左看,确认平安后,直行通过。
儿童乘车安全存在误区误区一:家长抱着孩子乘车现象:乘车时,许多父母习惯于把幼小的孩子抱在怀中。
点评: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
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
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
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误区二:孩子自己上下车现象:家长开车到达目的地时,小朋友急急忙忙地开了车门就往外冲。
点评: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
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
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
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误区三: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现象:边开车边照看孩子,一些父母将孩子抱到副驾驶位置。
点评: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
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
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
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误区四: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现象:有的父母在开车过程中临时有事离开,就把孩子留在车里。
点评: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
据报道,美国一名妇女开车去拜访朋友时喝酒过多,早上回家途中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改搭出租车。
但她只带走了3岁的大儿子,把年仅8个月的小儿子忘在车中。
到下午2点警察发现车中的孩子时,车中温度已达56℃,孩子因闷热而窒息,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误区五:装了儿童座椅就放心现象: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购了汽车儿童座椅后,却没有留意安装的位置是否得当。
点评:汽车儿童座椅更应该安装在汽车后座。
现在美国各州普遍建议儿童最安全的位置是汽车的后排。
其中,婴儿专用的汽车安全座椅必须放在后座上且婴儿面向后。
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建议家长至少购买两个不同种类的汽车安全座椅。
误区六: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现象:家长把天窗或者车窗打开,让孩子探出头去看窗外的风景。
点评:有硬物飞来或天窗出现紧急问题令小孩受伤害。
有报道说,一位车主停车后让小孩把头伸出天窗玩耍。
结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动关闭,夹伤了小孩的头部。
这样的事故虽然是少数,但也提醒保持警惕。
专家建议驾车的家长开启天窗或者车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孩子有时淘气,不知深浅,需要您时时叮嘱,时时保护。
误区七:小孩绑成人安全带现象:不少家长喜欢给年幼的孩子绑上成人专用的安全带。
点评: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
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
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误区八:开车时与孩子说笑现象:很多人把行车途中作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最好时机。
父母边开车,边与孩子聊天、讲故事,甚至说笑。
还有的人把一大堆零食拿出来让孩子吃。
点评: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误区九:车内堆砌装饰品现象:家长在自己的爱车内堆砌了许多装饰品。
点评: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
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
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儿童乘车安全隐患多在中国,有超过六成的家长驾车不懂保护儿童,很多家长缺乏儿童乘车安全知识,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每天乘坐在汽车上时承受着多大的风险。
儿童乘车安全问题是成年人的责任,特别是家长的责任。
因为,儿童自身无法判断应该使用何种安全措施才能避免伤害。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在私家车内到底有哪些我们平常经常会遇上,但是又没有留意的安全隐患吧……案例一家长口述:“我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一小会儿。
”去年的秋天,我们开车带着4岁的优优到郊外兜风。
出发前我们先来到超市,准备买一些食物和用品。
为了不让孩子捣乱,决定把优优和优爸留在车里等候。
就在优爸到车外抽烟的时候,淘气的优优自己从车子后排坐爬到了前排的副驾驶员坐位上。
他模仿爸爸开车的样子放下了汽车手刹。
优爸停车的地方凑巧有个坡度,车子开始向后滑,“咣”的一声撞到了超市外墙的铁栅栏上。
虽然优优在这次事故中身体上没有受到伤害,但他连续一星期晚上都会做恶梦,哭着从梦里惊醒。
我不能怪孩子调皮,因为作为父母我们竟然愚蠢到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
案例二家长口述:“车上的工具箱弄伤了我的孩子。
”去年春天,我和欣妈带着16个月的欣儿探望外公、外婆,天黑的时候我们决定回家。
把欣儿安置在后排的安全座椅上,我们开车出发了。
在离家还有10分钟路程的地方,我们出了交通事故,后面的车子速度太快,撞到我们的车子上。
从后面来的冲击力把放在车子后挡风玻璃旁的小工具箱狠狠地砸到欣儿身上,她的胳膊、腿、头部都受伤了。
在医院整整观察了72小时,才确认她只是皮外伤,没出现脑振荡。
这确实让我松了一口气,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间放置的工具箱,成了伤害自己宝贝女儿的定时炸弹。
案例三家长口述:“我没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
”ann直到4岁一直使用安全座椅,但是在她5岁的时候我觉得她已经能照顾自己,坐在安全座椅上也不舒服,就把车上的安全座椅拆掉。
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一星期后,爸爸开车带她去学芭蕾的路上,被一个酒后驾驶的司机撞上了。
而车上的安全带没有保护好ann,因为她的身材太瘦小,安全带正卡在她的脖子上,不仅没能让她避免危险,反而在她的脖子上勒出一道长长的血印。
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解释说很多孩子都是因为使用安全带出现这个问题,还建议我们使用安全座椅。
我很后悔,因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没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
案例四家长口述:“我在行驶的车里给孩子喂奶。
”曾经有一次,宝宝在车子行驶过程中饿了,哭个不停。
我不假思索的把她从安全座椅里抱出来,给她喂奶。
车子一路颠簸,孩子吃得很费劲。
就在这时,老公因为担心我们分了神,忽视了面前的红灯,等到发现时只得急刹车。
孩子吃进的奶一下全吐出来,难受得哭个不停。
虽然这次我们没有出现受伤,但这种危险的事我以后再也不做了。
儿童乘车安全11项注意儿童乘车安全的11项注意:1、绝对禁止将儿童随意放在车座位上;2、绝对禁止家长抱着儿童乘车;3、避免儿童坐在副驾驶位置;4、避免把儿童长时间留在车内;5、不要让儿童绑成人安全带;6、不要在儿童乘车时逗引他;7、儿童乘车时不要吃东西或饮水;8、儿童乘车时不要玩尖利玩具;9、不要让孩子把身体探出车外;10、不要让孩子自己上下车;11、车内不要堆砌过多的装饰品。
儿童乘车安全六不要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孩子便成为了车上的“常客”,他们享受着有车生活带来的快乐和便捷。
但在城市拥挤的车流中,我们却时常在副驾驶座位上看到孩子的身影,他们或一人独坐,或由大人抱坐,被固定在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上的可谓少之又少……正是由于很多家庭对“儿童乘车安全”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使得孩子成为交通事故中最易受伤的群体。
六一儿童节,除了给孩子赠送美丽的礼物外,熟悉掌握儿童乘车安全知识也可以说是对孩子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在此,我们总结了儿童乘车时父母常犯的几大常见错误,希望能给家长们以启示。
●镜头一让孩子坐副驾驶5月22日下午,记者在一所幼儿园门口看到,不少家长正把小孩从幼儿园接上车,孩子的年龄从4岁到6岁不等,十余个家长大多让小孩坐到前排座椅,仅有3位把小孩安排在后排座椅上。
危险分析:小孩天生好动,汽车中控台、排挡杆、手刹都有可能是小孩摆弄的对象,这无疑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
同时,根据Volvo汽车公司儿童安全研讨会的测试表明,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进而会致其重伤或死亡。
同时对于成人来说是安全保障的安全气囊,此时也会对儿童构成生命威胁。
因为儿童的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气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发生肋骨骨折等意外。
建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要让孩子坐在前排。
●镜头二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回想起去年儿子被天窗夹伤的事,车主蒋先生至今还有些后怕。
那天他开车带着儿子去郊游,儿子强烈要求将头探出天窗,用望远镜远眺。
途中因燃油不多,蒋先生把车开进加油站加油,谁知当车熄火后,天窗就开始关闭,结果孩子被天窗夹伤了头!所幸天窗有遇到障碍物自动回弹的防夹装置,经检查孩子的颈部只是表皮擦伤伴皮下出血,其他并无大碍。
危险分析:在行驶过程中让孩子探出天窗,若车辆紧急刹车则有可能伤及孩子的脖子和肋骨;此外,现在很多车辆在引擎熄火后有自动关闭车窗和天窗功能,万一小孩未来得及将头收回,天窗关闭时可能夹到他们的头部。
建议:驾车的妈妈或爸爸开启天窗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尽量不要让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此外,为防万一,家长可启动天窗的锁止功能以防止孩子误开天窗。
●镜头三让孩子自行上下车市民郑女士告诉记者,她们一家购物回到家时,因为她当时手里拿的东西太多,就让3岁多的孩子自己下车。
没想到车门太重,孩子推开后车门又自动弹了回来,结果把孩子的手给夹伤了。
说话间她不住地抚摩着怀中孩子的小手,“今后我再也不会让孩子自己上下车了”。
危险分析: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隐含着危险性。
现在大多数车辆为使车门不至于一下子开启到最大,车门行程分两段设计:当门开到1/3左右时可固定,但若未开到固定位置,车门可能回弹。
孩子力气小,开启车门时如果推不到位,车门就会自动回弹,这样很有可能夹伤他们的手指。
此外,急着下车的孩子不会注意开门一侧的行人或自行车,下车后容易被碰撞。
建议:儿童乘车时,最好由家长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镜头四车内遍布玩具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很多有孩子家庭的汽车内,类似摇铃、玩具枪、汽车模型甚至蜡笔等各种玩具非常常见。
“开车出去时,孩子在车上没什么玩的就容易闹人,这不,我就把他喜欢的小手枪、机器人啥的都弄到车上了。
”3岁孩子的母亲徐女士认为,让孩子在车内玩玩具,可以让孩子安静下来,这样对孩子来说更安全一些。
危险分析:如果车内放置带尖锐棱角的玩具,就可能在刹车和碰撞时戳伤孩子。
此外,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果黏附不牢,一旦猛烈追尾也有可能会碰伤孩子。
建议:尽量不要在车内放置太多玩具,在车内只给孩子提供一些毛绒玩具。
●镜头五驾车途中逗小孩玩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女士,有一个两岁的活泼可爱的女儿。
对于儿童乘车安全,张女士还是略懂一二,她给自己的女儿购买了专用的儿童座椅,每次乘车都把宝贝女儿放在儿童座椅上,并扎好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