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土特产之红高粱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3
选修: 《中国小说鉴赏》第九单元《烽火岁月》《红高粱》(共 3 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及《红高粱》的相关知识。
2、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分析余占鳌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学法指导:1、依托文本理清情节线索;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3、透过形象挖掘主题内涵;预习案教材助读一、作品及作者1.介绍作者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上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加入解放军。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主要写乡土题材,其成名作为《红高粱家族》,以内容新颖奇妙,风格大胆泼辣,叙事独到丰满,感情激烈昂扬震动文坛;1997年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获中国有史以来奖金额最高的“大家文学奖”;随后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却惹来不少争议。
有《莫言文集》五卷。
2.概述小说故事内容整个故事是这样的:“我奶奶”十九岁那年,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了十八里坡有麻风病的酒厂老板李大头,换回一头骡子。
迎亲路上,把轿头余占鳌领着轿夫们起哄颠轿。
行至青杀口,高粱地里杀出劫道人,余占鳌送他上了西天,我奶奶遂对他有了好感。
三天后奶奶回门,又遇蒙面人,原来是救她一命的余占鳌。
两人激情迸发,在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作天地之合。
从此他就成了我爷爷。
几天后奶奶回来,李大头被人杀了,奶奶留住众伙计,开始主持酒厂。
我爷爷酒醉后被扔进空酒缸,恰好这时土匪秃三炮劫走了我奶奶。
我爷爷酒后找秃三炮算账,居然逼得三炮求饶。
我爷爷回来后,朝高粱酒里撒了一泡尿,竟成了喷香的好酒——十八里红。
九年后,日本鬼子逼乡亲们砍倒高粱修公路,又将罗汉大爷剥皮示众。
当晚我奶奶搬出十八里红,伙计们喝完酒,准备打鬼子报仇。
第二天黄昏我奶奶给我爷爷他们送饭,倒在鬼子的机枪下。
我爷爷他们疯一样冲向日本军车,一声巨响,伙计们全死了。
九岁的我爹,找到了已经痴呆的爷爷,站在我奶奶的尸体旁。
传统与现代的对比红高粱教学设计传统与现代的对比——红高粱教学设计引言:红高粱是一部展现中国农民生活的经典作品,小说通过对农民阶级命运的写照,揭示了封建统治下农民的艰辛生活和自我解放的道路。
本文将通过教学设计的方式,对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探讨如何更好地呈现红高粱这一经典文学作品。
第一部分: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是指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和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方式。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红高粱往往被当作一种教学资源,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来传达作品的内容。
1. 教师讲解: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红高粱的背景、情节、人物等来向学生传递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2. 学生阅读:学生通过阅读红高粱来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并指导他们分析小说中的重要场景和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和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在现代教学方法中,红高粱被视为学生思维的激发源,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讨论和合作活动来深入理解和分析作品。
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和分析小说中的一个主题或一个人物。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撰写报告,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作品。
3. 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如电子书、动画和漫画等,来呈现他们对红高粱的理解和阐述。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运用各种图片、音频和视频来更直观地表达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部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权威和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而现代教学方法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高粱》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高粱》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产量和种植技术的描述。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实践的方式,了解高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增强对农业科技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高粱》的基本内容。
(2)高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句式的理解。
(2)高粱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高粱的特点和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高粱》,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高粱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
5. 实践操作: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了解高粱的生长过程;观看种植高粱的视频,了解种植技术。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观察身边的农作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高粱生长过程和种植技术的掌握情况。
4. 写作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高粱图片和种植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农田之中,激发学生对高粱的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成功的高粱种植案例,让学生了解高粱种植的成功经验和注意事项。
3. 对比分析:将高粱与其他农作物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高粱的特点和优势。
红高粱中的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教学案例介绍《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革中的经历,展现了普通人民在战乱年代中艰难生存的故事。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红高粱》这部小说来教授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主题。
目标本次教学案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红高粱》中所呈现的个人经历与国家历史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对于历史记忆及国家认同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引入《红高粱》这部小说,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作者莫言。
2.向学生提出问题:个人经历与国家历史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步骤二:阅读与讨论1.学生阅读《红高粱》,并注意其中展现出来的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联。
2.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在历史背景下如何塑造了他们的身份认同。
3.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讨论成果向全班分享,并进行集体讨论。
步骤三:写作任务1.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请学生从《红高粱》中选择一个人物,展开分析和探讨,阐述该人物在面对历史变革时所表现出来的身份认同及其与国家历史的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并收集相关材料加以参考。
步骤四:展示与评价1.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得到班级和老师的反馈。
2.通过对学生展示内容和反馈意见的总结,评价他们对于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总结通过《红高粱》这部小说作为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体记忆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可以培养他们对于历史记忆问题及国家认同问题的思考能力。
这一教学案例旨在提升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变革的理解,培养他们对于个人经历和国家历史之间的认识,以及对于身份认同的思考能力。
以《红高粱》为题写教案
《红高粱》是一部有关农村生活的无厘头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30多岁的农民家庭如何在乌托邦的伦理规范与实践的冲突中艰难平衡。
本教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前言:本教案将通过《红高粱》的情节和人物分析来展示贯穿全片的无厘头的观念与文化,以及对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定影响。
二、情节分析:本节将探讨《红高粱》中的情节,以及它所表达的思想和内涵,例如:胡歌饰演的男主角小冯如何在难以选择的两种道路中作出抉择;他如何避免情感中的迷失;整个农村社区如何凝聚、分隔和约束它的成员;故事的结局如何体现出对伦理的探讨等。
三、消融:本节将围绕着《红高粱》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如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
四、综述:这一部分将总结本课的重点,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的意义。
红高粱和向日葵幼儿园教案红高粱和向日葵幼儿园教案一、引言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时刻关注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而为了提供更高质量、深度和广度的教育,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案。
本文将以红高粱和向日葵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这两个植物,既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好奇心和动手能力,又能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红高粱和向日葵的介绍1.红高粱红高粱是一种具有浓厚农耕文化背景的作物,其花朵呈现出独特的红色,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
红高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精细的耕作和细心的呵护,正是这些过程让幼儿在种植过程中学会了耐心和细心。
2.向日葵向日葵是一种拥有明亮黄色花朵的植物,其特点是向阳。
幼儿在观察向日葵时可以发现,这些花朵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转向,这种现象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视觉刺激,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三、红高粱和向日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1.观察和比较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察红高粱和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并进行比较。
引导幼儿发现红高粱和向日葵在生长速度、花朵颜色以及叶子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绘画和手工制作幼儿可以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来表达对红高粱和向日葵的印象。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绘制或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红高粱和向日葵。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自然科学教育通过红高粱和向日葵的教学,幼儿可以学习到有关植物的知识,并且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红高粱和向日葵的不同部分,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对环境的依赖。
四、对红高粱和向日葵教案的总结与回顾红高粱和向日葵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主题,以其独特的植物特征和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而备受关注。
通过观察、比较、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通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与环境的关系,幼儿还可以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红高粱和向日葵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主题,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内容或材料,更是一种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途径。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莫言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领略《红高粱》的独特魅力。
2. 分析《红高粱》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真实性。
3. 深入解读《红高粱》的主题思想,认识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 作品背景:《红高粱》创作于19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家族故事。
3. 主要人物:九儿、余占鳌、爷爷、奶奶等。
4. 故事情节:嫁接、爷爷去世、九儿与余占鳌的爱情、抗日战争等。
5. 作品主题:生命的尊严、民族精神、家族命运与时代背景的交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红高粱》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生平、作品背景和作品主题。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分享心得体会。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段落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
4.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作者莫言及作品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红高粱》的创作背景。
2. 第3-4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真实性。
3. 第5-6课时:解读作品主题思想,认识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第7-8课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5. 第9-10课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6. 第11-12课时: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阅读莫言的其他作品。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阅读《红高粱》全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笔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泸州土特产之酒文化教案
——最美不过红高粱
在泸州,红高粱不仅是一种庄稼,一种酿酒原料,更是一种精神。
在泸州地区种植的糯红高粱(当地人称之“红粮”),是四川省泸州市的著名特产。
精者,天地灵气之焦点;神者,万物活力之本源。
千粒万粒压枝低,看那粒粒饱满结实的红高粱,哪一粒不是对劳动的礼赞和对劳动者的敬礼?作为一种庄稼,红高粱的种植和收获都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面朝黄土的挥汗如雨,就没有八月流火的满目红郁。
千百年来,在泸州境内、北纬28度的广袤土地上,沉甸甸的红高粱总是这片土地回馈农人的最好礼物。
红高粱精神,是一种躬身劳作、埋头苦干的创造精神。
泸州糯红高粱简介
四川省泸州的酿酒历史始于商周,承于秦汉,兴于唐宋,
盛于明清。
作为口授心传的酿酒传统手工工艺,在漫长的历
史演进过程中,积淀了泸州酒的传统技艺和酒的传统文化。
“泸州老窖”被誉为“酒中泰斗,浓香鼻祖”,是响誉海内
外的百年老字号名酒企业。
泸酒之所以能在酒界享有崇高的
地位,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酿造工艺外,还得
益于独特的酿造原料——“泸州糯红高粱”。
这种糯红高粱淀粉含量为62.8%,其支链淀粉比额超过90%,富含的单宁、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赋予白酒特有的芳香。
泸州盛夏炎热、高温、高湿、云雾多的气候特点,形成了泸州糯红高粱的艳丽色泽,产出高粱属糯质胚乳型, 皮薄红润、颗粒饱满,耐煮蒸、耐翻造,其高粱淀粉含量高(总淀粉含量≥65%),特别是支链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含量≥92%),糯性好,蛋白质含量适中,籽粒具有角质率小,支链淀粉易糊化,糊化后粘性好、不轻易老化的特点,生产的泸酒出酒率高、品质好。
因此泸州糯红高粱是酿造国家名酒“泸州老窖”等高端酒的最佳原料。
泸州糯红高粱的栽种区域
泸州市江阳区11个乡镇,龙马潭区7个乡镇,泸县24个乡镇,纳溪区6个乡镇,合江县29个乡镇,共计5个县区77个乡镇。
2011年8月,龙马潭区举办红高粱节,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了龙马潭区红高粱文化、提升龙马潭区知名度、美誉度。
来自十里八村的老百姓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庆丰收,红高粱节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两届。
现代诗欣赏
红高粱
李芳清/诗
你高高地生长在那里
红扑扑的脸庞像害羞的新娘
小时候
每到放学的晚上
我和小朋友就成群结队地
来到你的身旁
把你的叶子掰掉给生产队
喂牛羊
常常趁大人看不见的时候
围着你捉起迷藏
特别是你的秆好似蜜糖
多想吮吸你甜甜的汁液啊
可是怕影响你的生长
同时又怕妈妈那责备的目光
还有那个好厉害的生产队长我们几个小淘气
走进你的深处
悄悄地把你品尝
那个甜啊
不知怎样比方
我们常常在你旁边玩到天黑直到天空中闪烁着星光
把对你的痴迷
常常带进梦乡
等你成熟的时候
乡亲们都用你的秆盖房你的果实做的高粱锅巴
满屋飘香
现在想起来口水还直淌小时候和你建立的友谊
地久天长
现在只要看到你
就感觉还是那么亲切
两眼就放射光芒
因为你厚道、仁义、无私因为你深情、心胸宽广所以虽然这么多年没见面
我也没有把你忘
祝福你
可爱的红高粱
愿你的明天更加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