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
- 格式:pdf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6
第一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 第1~2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1~5.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1、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出示例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⑴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得出: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
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通过观察得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几何体的两种常见形式。
长方体有6个面,其中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有8个面,全部都是正方形。
它们的面、棱和顶点都有特定的特征。
表面积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是2×(长×宽+长×高+宽×高),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是6×(棱长的平方)。
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所能容纳其他物体的体积。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使用公式V=长×宽×高和V=棱长的立方,单位可以是立方米、立方厘米等等。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可以用来表示相加的和或者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与整数相乘时,可以将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与分数相乘时,可以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分数连乘可以用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连乘的积作为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
倒数是指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称为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数的读法是先写分子,再加上百分号。
注意,百分数后面不带单位。
3.百分数可以与小数互化,方法是去掉百分号并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或者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并在后面加上百分号。
第一单元:算法与计算1.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
而作为数学教材的一部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算法和计算的相关内容。
本文将从算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2.算法的概念算法是指解决特定问题或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清晰而有序的操作步骤。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算法,比如洗衣机的洗涤程序、微波炉的加热程序等等。
这些程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算法,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各种特定的任务。
3.计算方法在数学中,计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活动,它包括加减乘除等各种运算。
在六年级数学上,我们将学习到更加复杂的计算方法,比如长除法、多位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乘除等。
这些计算方法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际应用算法和计算方法不仅仅存在于数学中,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商场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打折之后的价格;在烹饪时,我们需要根据菜谱中的食材比例计算出实际所需的食材量等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算法和计算方法,才能够完成准确无误的计算。
5.结语算法和计算方法作为数学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算法和计算方法,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还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算法和计算方法有所帮助,也希望读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让数学成为我们生活的好帮手。
算法与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算法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扩展讨论算法和计算方法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来看一下算法和计算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们经常需要设计各种实验和观测方法来解决特定的科学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1. 简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部的要求编写的一本适合于六年级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
该教材内容全面、系统,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目标与要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这些目标,教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掌握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掌握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分数的认识和运算;•掌握有关图形的认识和性质;•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
3. 教材结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共分为十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章节。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个单元的内容:单元一:数的认识与运算•第一章:数的认识•第二章:数的大小比较•第三章:四位数的认识•第四章:数的排列与展开单元二:四则运算•第一章:加法与减法•第二章:乘法与除法•第三章:加减法与乘除法综合运用单元三:分数•第一章:分数的认识•第二章:分数的比较与排序•第三章:分数的加减法•第四章: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应用单元四:小数•第一章:小数的认识•第二章:小数的比较与排序•第三章:小数的加减法•第四章:实际问题中的小数应用单元五:平方与平方根•第一章:平方的认识•第二章:平方数的性质•第三章:平方根的认识•第四章:实际问题中的平方与平方根运算单元六:图形的认识与性质•第一章:二维图形的认识•第二章:三维图形的认识•第三章:相似图形与全等图形单元七:单位换算•第一章:长度单位换算•第二章:质量单位换算•第三章:容积单位换算单元八: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第二章:图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与运动单元九:统计与概率•第一章:统计与调查•第二章:事件与概率单元十: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第一章:立体图形的展开与组合•第二章: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4. 教学特色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书在教学设计上具有以下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突出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