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八单元测试
- 格式:docx
- 大小:196.45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8章立体几何初步》2020年单元测试卷(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1.设A,B,C,D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3,则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A. 12√3B. 18√3C. 24√3D. 54√32.如图,用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硬纸,按各边中点垂直折起四个小三角形,做成一个蛋巢,将表面积为4π的鸡蛋(视为球体)放入其中,蛋巢形状保持不变,则鸡蛋中心(球心)与蛋巢底面的距离为()A. √22+12B. √62+12C. 32D. √32+123.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120°,AB=2,BC=CC1=1,则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32B. √155C. √105D. √3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4.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截下一三棱锥D1−A1CD,则三棱锥D1−A1CD的体积与剩余部分的体积之比为______.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2CD=2,∠DAB=60°,E是AB的中点,将△ADE,△BEC分别沿ED,EC向上折起,使A,B重合于点P,若三棱锥P−CDE的各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6.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把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形礼品盒完全包好,不将纸撕开,则所需纸的最小面积是______.7.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四棱锥A1−BB1D1D的体积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6.0分)8.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M是CD⏜上异于C,D的点.(1)证明:平面AMD⊥平面BMC;(2)当三棱锥M−ABC体积最大时,求面MAB与面M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9.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Ⅰ)证明:CE//平面PAB;(Ⅱ)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10.如图,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B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AB=AD,∠BAD=∠ABC=90°,E是PD的中点.BC=12(1)证明:直线CE//平面PAB;(2)求二面角B−PC−D的余弦值.11.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O为底面中心,A1O⊥平面ABCD,AB=AA1=√2.(Ⅰ)证明:平面A1BD//平面CD1B1;(Ⅱ)求三棱柱ABD−A1B1D1的体积.12.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CC1⊥平面ABC,D,E,F分别为AA1,AC,A1C1的中点,AB=BC=√5,AC=AA1=2.(Ⅰ)求证:AC⊥平面BEF;(Ⅱ)求三棱锥C1−BCD的体积.1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14.如图,已知在侧棱垂直于底面三棱柱ABC−A1B1C1中,AC=3,AB=5,BC=4,AA1=4,点D是AB的中点.(1)求证:AC⊥BC1;(2)求证:AC1//平面CDB1(3)求三棱锥A1−B1CD的体积.15.如图,三棱锥P−ABC,D为AC的中点,PA=PB=PC=√5,AC=2√2,AB=√2,BC=√6.(1)求证:PD⊥底面ABC;(2)求二面角P−AB−C的正切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球的内接多面体,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求出,△ABC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画出图形,判断D的位置,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ABC为等边三角形且面积为9√3,可得√34×AB2=9√3,解得AB=6,球心为O,三角形ABC的外心为O′,显然D为O′O的延长线与球的交点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如图:O′C=23×√32×6=2√3,OO′=√42−(2√3)2=2,则三棱锥D−ABC高的最大值为:6,则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13×√34×63=18√3.故选:B.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点、线、面间距离的计算,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挖掘题设中的隐含条件,合理地化空间问题为平面问题,注意数形结合法的合理运用.蛋槽的边长是原来硬纸板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为1cm,蛋槽立起来的小三角形部分高度是12,鸡蛋的半径根据已知的表面积4π=4πr2得到r=1cm,直径D=2cm,大于折好的蛋巢边长1cm,由此能求出鸡蛋中心(球心)与蛋巢底面的距离.【解答】解:蛋槽的边长是原来硬纸板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为1cm,鸡蛋的半径根据已知的表面积4π=4πr2得到r=1cm,直径D=2cm,大于折好的蛋巢边长1cm四个三角形的顶点所在的平面在鸡蛋表面所截取的小圆直径就是蛋槽的边长1cm,根据图示,AB段由三角形AB求出得:AB=√32,AE=AB+BE=√32+12,∴鸡蛋中心(球心)与蛋巢底面的距离为√32+12.故选:D.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问题,也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应用问题,是中档题.设M、N、P分别为AB,BB1和B1C1的中点,得出AB1、BC1夹角为MN和NP夹角或其补角;根据中位线定理,结合余弦定理求出AC、MQ,MP和∠MNP的余弦值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设M 、N 、P 分别为AB ,BB 1和B 1C 1的中点, 则MN//AB 1,NP//BC 1,则AB 1、BC 1夹角为MN 和NP 夹角或其补角(因异面直线所成角为(0,π2]), 可知MN =12AB 1=√52,NP =12BC 1=√22;作BC 中点Q ,则△PQM 为直角三角形,PQ =1,MQ =12AC ,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AC 2=AB 2+BC 2−2AB ⋅BC ⋅cos∠ABC =4+1−2×2×1×(−12)=7, ∴AC =√7,∴MQ =√72,MP =√MQ 2+PQ 2=√112; 在△PMN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MNP =MN 2+NP 2−PM 22⋅MN⋅NP=(√52)2+(√22)2−(√112)22×√52×√22=−√105; 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 ∴AB 1与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5.故选C .4.【答案】1:5【解析】解:已知长方体是直四棱柱, 设它的底面ADD 1A 1的面积为S ,高为h , 则它的体积为V =Sℎ.而三棱锥D 1−A 1CD 的体积等于棱锥C −A 1DD 1的体积, 且棱锥C −A 1DD 1的底面积为12S ,高为h , 故V D 1−A 1CD =V C−A 1DD 1=13×12Sℎ=16Sℎ, 余下部分体积为:Sℎ−16Sℎ=56Sℎ.∴棱锥D 1−A 1CD 的体积与剩余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5. 故答案为:1:5.长方体看成直四棱柱,设它的底面ADD 1A 1面积为S ,高为h ,利用等体积法求出棱锥D 1−A 1CD 的体积,可得余下的几何体的体积,则答案可求.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有关计算,转化思想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5.【答案】√68π【解析】解:由题意,折叠后的几何体为正四面体P−CDE,棱长为1,设△CDE的外心为G,连接DG并延长,交CE于F,得DG=23DF=√33,∴PG=√PD2−DG2=√1−13=√63,设三棱锥P−CDE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在Rt△PGD中,有(√63−R)2+(√33)2=R2,解得R=√64.∴该球的体积为43π×(√64)3=√68π.故答案为:√68π.由题意,折叠后的几何体为正四面体P−CDE,棱长为1,求出正四面体的高,再由勾股定理求解其外接球的半径,代入球的体积公式得答案.本题考查多面体外接球表面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6.【答案】8【解析】解:把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十字形,并在四端加上四个斜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就可以包住棱长为1的正方体,而这个形状可以用边长为2√2的正方形来覆盖,而这个正方形面积为8,∴所需包装纸的最小面积为8.故答案为:8.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十字形,并在四端加上四个斜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就可以包住棱长为1的正方体.审题,注意等价转化思想的合理运用.7.【答案】1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几何体体积的求法,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求出四棱锥的底面面积与高,然后求解四棱锥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棱锥A1−BB1D1D的底面是矩形,边长分别为1和√2,四棱锥的高:12A1C1=√22,则四棱锥A1−BB1D1D的体积为:13×1×√2×√22=13.故答案为:13.8.【答案】解:(1)证明:在半圆中,DM⊥MC,∵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即平面ABCD⊥平面CDM,又平面ABCD∩平面CDM=CD,AD⊥CD,AD⊂平面ABCD,∴AD⊥平面DCM,∵MC⊂平面CDM,则AD⊥MC,∵AD∩DM=D,AD⊂平面ADM,DM⊂平面ADM,∴MC⊥平面ADM,∵MC⊂平面MBC,∴平面AMD⊥平面BMC.(2)∵△ABC的面积为定值,∴要使三棱锥M−ABC体积最大,则三棱锥的高最大,此时M为圆弧的中点,建立以O 为坐标原点,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2,−1,0),B(2,1,0),M(0,0,1), 则平面MCD 的法向量m⃗⃗⃗ =(1,0,0), 设平面MAB 的法向量为n⃗ =(x,y ,z) 则AB ⃗⃗⃗⃗⃗ =(0,2,0),AM ⃗⃗⃗⃗⃗⃗ =(−2,1,1),由n ⃗ ⋅AB ⃗⃗⃗⃗⃗ =2y =0,n ⃗ ⋅AM ⃗⃗⃗⃗⃗⃗ =−2x +y +z =0, 令x =1,则y =0,z =2,即n ⃗ =(1,0,2), 则cos <m ⃗⃗⃗ ,n ⃗ >=m ⃗⃗⃗ ⋅n ⃗⃗|m ⃗⃗⃗ ||n ⃗⃗ |=1×√1+4=√5,则面MAB 与面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sinα=√1−(√5)2=2√5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二面角的求解,利用相应的判定定理以及建立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MC ⊥平面ADM 即可.(2)根据三棱锥的体积最大,确定M 的位置,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点的坐标,利用向量法进行求解即可.9.【答案】证明:(Ⅰ)取AD 的中点F ,连接EF ,CF ,∵E 为PD 的中点,∴EF//PA ,又PA ⊂平面PAB ,EF ⊄平面PAB , ∴EF//平面PAB ,在四边形ABCD 中,BC//AD ,AD =2CB ,F 为AD 中点, ∴BC = //AF ,∴四边形CBAF 为平行四边形,故CF //AB ,又AB ⊂平面PAB ,CF ⊄平面PAB , ∴CF//平面PAB ,∵CF ∩EF =F ,EF//平面PAB ,CF//平面PAB , CF ⊂平面EFC ,EF ⊂平面EFC , ∴平面EFC//平面PAB , ∵EC ⊂平面EFC , ∴EC//平面PAB .解:(Ⅱ)连接BF ,过F 作FM ⊥PB 于M ,连接PF , ∵PA =PD ,∴PF ⊥AD ,∵DF//BC ,DF =BC ,CD ⊥AD ,∴四边形BCDF 为矩形,∴BF ⊥AD , 又AD//BC ,故PF ⊥BC ,BF ⊥BC , 又BF ∩PF =F ,BF ,PF ⊂平面PBF , ∴BC ⊥平面PBF ,又PB ⊂平面PBF , ∴BC ⊥PB ,设DC =CB =1,由PC =AD =2DC =2CB ,得AD =PC =2, ∴PB =√PC 2−BC 2=√4−1=√3, BF =PF =1,∴MF =√12−(√32)2=12,又BC ⊥平面PBF ,MF ⊂平面PBF , ∴BC ⊥MF ,又PB ∩BC =B ,PB 、BC ⊂平面PBC ,∴MF ⊥平面PBC ,即点F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12, ∵DF//BC,BC ⊂平面PBC ,DF ⊄平面PBC , ∴DF//平面PBC ,D 到平面PBC 的距离应该和F 到平面PBC 的距离相等,均为12, E 为PD 中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应为D 到平面PBC 的距离的一半, ∴E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14,在△PCD 中,PC =2,CD =1,PD =√2,,故由余弦定理得CE =√2,设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为θ,则sinθ=14CE=√28.【解析】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考查线面角的正弦值的求法,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属于较难题.(Ⅰ)取AD 的中点F ,连结EF ,CF ,推导出EF//PA ,CF//AB ,从而平面EFC//平面PAB ,由此能证明EC//平面PAB .(Ⅱ)连结BF ,过F 作FM ⊥PB 于M ,连结PF ,推导出四边形BCDF 为矩形,从而BF ⊥AD ,求出BC ⊥MF ,即可得解.10.【答案】(1)证明:取PA 的中点F ,连FE 、FB ,∵E 是PD 的中点,∴FE//=12AD ,又BC//=12AD ∴FE//=BC ,∴四边形EFBC 是平行四边形, ∴CE//BF ,又CE ⊄平面PAB ,BF ⊂平面PAB , ∴CE//平面PAB .(2)解:在平面PAB 内作PO ⊥AB 于O ,不妨令AB =BC =12AD =2,则AD =4, 由△PAB 是等边三角形,则PA =PB =2,O 为AB 的中点,PO =√3,分别以AB 、PO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和z 轴,以底面内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0,0,√3),B(1,0,0),C(1,2,0),D(−1,4,0), ∴PC ⃗⃗⃗⃗⃗ =(1,2,−√3),BC ⃗⃗⃗⃗⃗ =(0,2,0),CD ⃗⃗⃗⃗⃗ =(−2,2,0),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n 1⃗⃗⃗⃗ =(x 1,y 1,1),平面PDC 的法向量为n 2⃗⃗⃗⃗ =(−1,y 2,z 2), 则{n 1⃗⃗⃗⃗ ⋅PC ⃗⃗⃗⃗⃗ =x 1+2y 1−√3=0n 1⃗⃗⃗⃗ ⋅BC ⃗⃗⃗⃗⃗ =0+2y 1+0=0⇒{x 1=√3y 1=0,则n 1⃗⃗⃗⃗ =(√3,0,1), {n 2⃗⃗⃗⃗ ⋅PC ⃗⃗⃗⃗⃗ =−1+2y 2−√3z 2=0n 2⃗⃗⃗⃗ ⋅CD ⃗⃗⃗⃗⃗ =2+2y 2+0=0⇒{y 2=−1z 2=−√3,则n 2⃗⃗⃗⃗ =(−1,−1,−√3), ∴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 |=√3,0,1)⋅(−1,−1,−√3)2⋅√5=√32⋅√5=−√155, 经检验,钝二面角B −PC −D 的余弦值的大小为−√155.【解析】(1)取PA 的中点F ,连FE 、FB ,说明四边形EFBC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CE//BF ,然后证明CE//平面PAB .(2)分别以AB 、PO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和z 轴,以底面内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BC 的法向量,平面PDC 的法向量,然后求解二面角B −PC −D 的余弦值的大小.本题考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中档题.11.【答案】解:(Ⅰ)∵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O 为底面中心,A 1O ⊥平面ABCD ,AB =AA 1=√2,由棱柱的性质可得BB 1 和DD 1平行且相等,故四边形BB 1D 1D 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D 和B 1D 1平行且相等.而BD 不在平面CB 1D 1内,而B 1D 1在平面CB 1D 1内,∴BD//平面CB 1D 1. 同理可证,A 1BCD 1为平行四边形,A 1B//平面CB 1D 1.而BD 和A 1B 是平面A 1BD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有平面A 1BD//平面CD 1B 1. (Ⅱ) 由题意可得A 1O 为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高.三角形A 1AO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 1O =√A 1A 2−AO 2=√2−1=1,∴三棱柱ABD −A 1B 1D 1的体积V =S △ABD ⋅A 1O =AB 22⋅A 1O =22×1=1.【解析】(Ⅰ)由四棱柱的性质可得四边形BB1D1D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D和B1D1平行且相等,可得BD//平面CB1D1.同理可证,A1B//平面CB1D1.而BD和A1B是平面A1B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利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A1BD//平面CD1B1.(Ⅱ)由题意可得A1O为三棱柱ABD−A1B1D1的高,由勾股定理可得A1O=√A1A2−AO2的值,再根据三棱柱ABD−A1B1D1的体积V=S△ABD⋅A1O,运算求得结果.本题主要考查棱柱的性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求三棱柱的体积,属于中档题.12.【答案】解:(Ⅰ)证明:∵在三棱柱ABC−A1B1C1中,CC1⊥平面ABC,D,E,F分别为AA1,AC,A1C1的中点,AB=BC=√5,AC=AA1=2.∴AC⊥EF,AC⊥BE,∵EF∩BE=E,∴AC⊥平面BEF.(Ⅱ)解:三棱锥C1−BCD的体积为:V C1−BCD =V B−DCC1=13×S△DCC1×BE=13×12×2×2×√5−1=43.【解析】(Ⅰ)推导出AC⊥EF,AC⊥BE,由此能证明AC⊥平面BEF.(Ⅱ)三棱锥C1−BCD的体积为V C1−BCD =V B−DCC1=13×S△DCC1×BE,由此能求出结果.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3.【答案】解:(1)∵D,E分别为AB,BC的中点,∴DE为△ABC的中位线,∴DE//AC,∵ABC−A1B1C1为棱柱,∴AC//A1C1,∴DE//A1C1,∵A1C1⊂平面A1C1F,且DE⊄平面A1C1F,∴DE//面A1C1F;(2)在ABC−A1B1C1的直棱柱中,∴AA1⊥平面A1B1C1,∵A1C1⊂平面A1B1C1,∴AA1⊥A1C1,又∵A1C1⊥A1B1,且AA1∩A1B1=A1,AA1、A1B1⊂平面AA1B1B,∴A1C1⊥平面AA1B1B,∵DE//A1C1,∴DE⊥平面AA1B1B,又∵A1F⊂平面AA1B1B,∴DE⊥A1F,又∵A1F⊥B1D,DE∩B1D=D,且DE、B1D⊂平面B1DE,∴A1F⊥平面B1DE,又∵A1F⊂平面A1C1F,∴平面B1DE⊥平面A1C1F.【解析】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以及平面与平面相互垂直的证明,把握常用方法最关键,难度适中.(1)通过证明DE//AC,进而DE//A1C1,据此可得直线DE//平面A1C1F1;(2)通过证明A1F⊥DE结合题目已知条件A1F⊥B1D,进而可得平面B1DE⊥平面A1C1F.14.【答案】(1)证明:在△ABC中,∵AC=3,AB=5,BC=4,∴△ABC为直角三角形,∴AC⊥BC…(2分)又∵CC1⊥平面ABC,∴CC1⊥AC,CC1∩BC=C,∴AC⊥平面BCC1,∴AC⊥BC1.…(5分)(2)证明:设B1C与BC1交于点E,则E为BC1的中点,连结DE,则在△ABC1中,DE//AC1,又DE⊂面CDB1,AC1⊄面CDB1,∴AC1//平面B1CD.…(10分)(3)解:在△ABC中,过C作CF⊥AB,F为垂足,∵平面ABB1A1⊥平面ABC,且平面ABB1A1∩平面ABC=AB,∴CF⊥平面ABB1A1,而CF=AC⋅BCAB =3×45=125,∵V A1−B1CD =V C−A1DB1,而S△DA1B1=12A1B1⋅AA1=5×4×12=10,∴V A1−B1CD =13×10×125=8.…(14分)【解析】(1)由勾股定理得AC⊥BC,由CC1⊥面ABC得到CC1⊥AC,从而得到AC⊥面BCC1,故AC⊥BC1.(2)连接B1C交BC1于点E,则DE为△ABC1的中位线,得到DE//AC1,从而得到AC1//面B1CD.(3)过C作CF⊥AB垂足为F,CF⊥面ABB1A1,面积法求CF,求出三角形DB1A1的面积,代入体积公式进行运算.本题考查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平行的方法,求三棱锥的体积,求点C到面A1B1D的距离是解题的难点.15.【答案】(1)证明:连结BD,∵三棱锥P−ABC,D为AC的中点,PA=PB=PC=√5,AC=2√2,AB=√2,BC=√6,∴PD⊥AC,AB⊥BC,∴BD=12AC=√2,PD=√5−2=√3,∴BD2+PD2=PB2,∴PD⊥BD,∵AC∩BD=D,∴PD⊥底面ABC.(2)解:由(1)知PD⊥底面ABC,过点D作DE⊥AB,连结PE,由三垂线定理知∠PED是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D是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12BC=√62,∴tan∠PED=PDDE =√3√62=√2.∴二面角P−AB−C的正切值为√2.故答案为:√2.【解析】(1)由已知条件条件出PD⊥AC,PD⊥BD,由此能证明PD⊥底面ABC.(2)过点D作DE⊥AB,连结PE,由三垂线定理知∠PED是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由此能求出二面角P−AB−C的正切值.本题考查直线与底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正切值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说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C.世界银行建立D.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2.下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该示意图表明( )A.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B.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3.二战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曾经表示:“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
”为此,阿登纳 ( )A .积极谋求两德统一B.挑战美国经济霸权C.协同美国发动“冷战”D.主动推动欧洲联合4.国际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涉及对各缔约方货币金融、外汇汇率、对外收支平衡等问题谈判时,主要依靠某国际组织参与和配合。
“某国际组织”是( )A.关贸总协定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世界银行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
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建立起制度化的货币体系B.确立美国全球霸主地位C.消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D.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6.欧盟委员会这样解释欧盟旗帜的文化含义:12 是完美和丰饶的象征,使我们同时联想起《圣经》中的 12 使徒、罗马的 12 铜表法、一天的 12 小时、一年的 12 月最后,圆形的排列代表了联盟。
对这一解释,理解正确的是( )A.联合欧洲 12 国为统一国家B.封建神学在欧洲占统治地位1C.欧洲联合有共同的文化基础D.罗马法确立了欧盟法制规范7.有人评价《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自1957 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主要是因为 ( )A.实现欧洲单个部门的一体化B.欧元的诞生C.欧共体建立了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D.欧共体 12 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8.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另外一种智慧的选择,这就是区域一体化的合作。
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训练题(高难度) (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0分)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体积为V,点M,N分别在棱BB1,CC1上,满足AM+MN+ND1最小,则四面体AMND1的体积为A. 112V B. 18V C. 16V D. 19V2.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为正方形,AF=2FD,∠AFD=90°,且二面角D−AF−E与二面角C−BE−F都是60°.求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A. −2√1919B. 2√1919C. √1919D. −√19193.如图,正四棱锥S−ABCD中,O为顶点在底面内的投影,P为侧棱SD的中点,且SO=OD,则直线BC与平面PAC的夹角是()A. 30°B. 45°C. 60°D. 90°4.已知正ΔABC的边长为a,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xOy,则它的直观图的面积是()A. √62a2B. √616a2C. √68a2D. √64a25.正三棱锥的主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正三棱锥的侧面积是()A. √3B. 3√3C. √303D. √306.已知三棱锥P−ABC的四个顶点都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且AB⊥AC,则该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 323B. 163C. 643D. 647.如图,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底面圆O的两条直径分别为AB和CD,且AB⊥CD,若平面平面SBC=l.现有以下四个结论:平面SBC;②l//AD;③l与平面SCD所成的角为60∘;④若E是地面圆周上的动点,则△SAE的最大面积等于△ SAB的面积.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1B. 2C. 3D. 48.如图,E、F分别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与BC的中点,将△AED,△CFD,△BEF分别沿DE、DF、EF折起,使得A、B、C三点重合于点P,则P到平面DEF的距离为A. 23B. 1 C. 32D. 139.有四根长都为2的直铁条,若再选两根长都为a的直铁条,使这六根铁条端点处相连能够焊接成一个对棱相等的三棱锥形的铁架,则此三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A. (0,16√327] B. (0,8√327] C. (0,2√33] D. (0,√33]10..如图,已知球O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内切球,则平面ACD 1截球O的截面面积为()A. √33πB. π3C. √66πD. π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5.0分)11.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PA⊥平面ABCD.给出下列命题:①PB⊥AC;②平面PAB与平面PCD的交线与AB平行;③平面PBD⊥平面PAC;④ΔPCD为锐角三角形.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12.已知P−ABC是正三棱锥,其外接球O的表面积为16π,且∠APO=∠BPO=∠CPO=30°,则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13.一个横放的圆柱形水桶,桶内的水漫过底面周长的四分之一,那么当桶直立时,水的高度与桶的高度的比为________.14.已知A,B,C三点都在以O为球心的球面上,OA,OB,OC两两垂直,三棱锥O−ABC的体积为9,2则球O的体积为_______15.如图,在圆柱O1O2内有一个球O,该球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的值是相切,记圆柱O1O2的表面积为S1,球O的表面积为S2,则S1S2_______________.16.在三棱锥A−BCD中,BC=BD=5.CD=6,且所有侧面与底面BCD所成的二面角均为30°,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17.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沿AE,EF,A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若四面体A−EFG内切球的表面积为π,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_______.18.已知三棱锥P−ABC中,PA⊥面ABC,AB=AC=√3,BC=2,PA=3√2,则三棱锥P−ABC的2外接球半径为______.19.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F是侧面CDD1C1上的动点,且B1F//平面A1BE,记B1与F的轨迹构成的平面为α.①∃F,使得B1F⊥CD1;②直线B1F与直线BC所成角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是[√24,12 ];③α与平面CDD1C1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2√2;④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各个侧面中,与α所成的锐二面角相等的侧面共四个.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32.0分)20.如图,直线P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AB为圆O的直径,PA=AB,C是圆O上除A、B外一动点,点M、N分别是线段PB、PC的中点.(1)求证:AN⊥MN(2)证明:异面直线PA与CM所成角为定值,并求其所成角的大小21.如图1,在高为2的梯形ABCD中,AB//CD,AB=2,CD=5,过A,B分别作AE⊥CD,BF⊥CD,垂足分别为E,F.已知DE=1,将梯形ABCD沿AE,BF同侧折起,得空间几何体ADE−BCF,如图2.(1)若AF⊥BD,证明:△BDE为直角三角形;(2)若DE//CF,CD=√3,求平面ADC与平面ABFE所成角的余弦值.22.如图,在五面体ABCDFE中,底面ABCD为矩形,EF//AB,BC⊥FD,过BC的平面交棱FD于P,交棱FA于Q.(1)证明:PQ//平面ABCD;(2)若CD⊥BE,EF=EC,CD=2EF,BC=tEF,求平面ADF与平面BCE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23.如图,三棱锥中,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平面平面,点在线段上,且,,,,点为的重心,点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24.如图,点P是菱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BAD=60∘,ΔPCD是等边三角形,AB=2,PA=2√2,M是PC的中点.(1)求证:平面PAC⊥平面BDM;(2)求直线BC与平面BDM的所成角的大小.25.如图所示,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D,AB⊥BC,平面ABCD⊥平面ABB1A1,∠BAA1=60∘,AB=AA1=2BC=3CD=6.(1)求该四棱柱的体积;(2)在线段DB1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CM//平面DAA1D1?若存在,求DM的值;若不存在,说明DB1理由.26.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3R,求此圆锥的内接正四棱柱表面积的最大值。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球a 、b ,a 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 从同一高度平抛。
小球a 、b ( )A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 .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a b P P <C .运动到地面时动能相等D .从运动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B 解析:BABC .令斜面的倾角为θ,高度为h ,b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 0,则a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2a v gh =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2ay v gh θb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202b v v gh =+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2by v gh =所以落地时重力瞬时功率a b P P <。
A 错误,B 正确,C 错误;D .重力做的功相同,但两球落地时间不同,所以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相等,D 错误。
故选B 。
2.以相同的动能从同一点水平抛出两个物体a 和b ,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为s 1和s 2,自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分别为W 1、W 2,落地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 1和P 2( )A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B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C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D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A 解析:AAB .根据平抛公式可知212h gt =x vt =高度相同,时间相同,而s 1<s 2,所以a 物体速度较小,根据动能公式可知2k 12E mv =a 物体的质量较大,根据重力做功公式可知W mgh =所以W 1>W 2,而在竖直方向,则有22y v gh =可知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功率公式可知y P mgv =所以P 1>P 2,A 正确,B 错误。
CD .根据平抛公式可知212h gt =x vt =高度相同,时间相同,而s 1=s 2,所以两个物体速度相等,根据动能公式可知2k 12E mv =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根据重力做功公式可知W mgh =所以W 1=W 2,而在竖直方向,则有22y v gh =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功率公式可知y P mgv =所以P 1=P 2,CD 错误。
20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章末检测试卷(四)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跳楼机是常见的大型机动游乐设备.这种设备的座舱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至高处后使其自由下落(不计阻力),一段时间后,启动制动系统,座舱匀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阶段和制动阶段乘客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B.自由下落阶段和制动阶段,乘客速度的变化量相同C.自由下落阶段和制动阶段,乘客所受重力做的功一定相等D.整个下落过程中,乘客的最大速度是全程平均速度的两倍2.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推力的作用,在6s内力F、速度v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A.物体的质量为2kgB.前6s内合力的冲量为4N•sC.在前6s内推力做的功3JD.在6s内的运动的位移为6m3.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将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
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通过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
现有某人骑车以500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中的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①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A.100J B.200J C.300J D.400J4.某汽车上标有其内燃机的功率是“100 kW”字样,则该功率表示汽车的()A.额定功率B.实际功率C.瞬时功率D.平均功率5.如图所示,力F大小相等,A、B、C、D物体运动的位移L也相同,哪种情况F做功最小()A.B.C.D.6.如图所示为地铁站用于安全检查的装置,主要由水平传送带和X光透视系统两部分组成,传送过程传送带速度不变。
假设乘客把物品轻放在传送带上之后,物品总会先、后经历两个阶段的运动,用v表示传送带速率,用μ表示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则()A.前阶段,物品可能向传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B.后阶段,物品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跟传送方向相同C.v相同时,μ不同的等质量物品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相同D.μ相同时,若v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同一物体前阶段的对地位移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7.将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水平抛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先着地B.质量小的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远C.两物体落地时间由抛出点与着地点的高度决定D.两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一样远8.如图所示,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二、多选题9.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带滑轮的竖直硬杆,一根轻绳的一端系着小滑块,另一端F 拉绳子绕过滑轮,如图所示,现用恒力1F水平向左拉小滑块的同时,用恒力21的另一端,使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地面向右运动,已知B和C是A点右方的两点,且AB=2BC,小滑块到达A点时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小滑块到达B点时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不计滑轮大小以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滑块从A 点运动到C 点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B .滑块从A 点运动到B 点恒力2F 做的功是从B 点运动到C 点做的功的2倍 C .滑块从A 点到C 点克服恒力1F 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 .若定滑轮的高度为H ,物块到达B 点时动能为()11F H10.一质量为m 的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若经过时间t 、通过路程s 时汽车达到最大速率v m ,设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则( ) A .汽车在时间t 内做匀加速运动 B .汽车在时间t 内牵引力做的功为2m 12mvC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3mm 2mv v t s -D .汽车所受的阻力为()2mm 2mv v t s -11.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 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
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二)《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工作地重点之一,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是当务之急。
下列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 .提升电解水法提供氢能的技术B .开发将生物质转变成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的技术C .研制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D .开发太阳能路灯代替传统路灯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B .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糖尿病人尿糖的含量C .蛋白质溶液可以通过盐析或者渗析来进行提纯D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3.现代生活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的科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钠俗名小苏打,可用作糕点膨松剂B .食物腐败、Fe(OH)3胶体的制备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 .为防止馅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D .榨苹果汁时加入维生素C ,可减缓其在空气中发生颜色变化4.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核能等B .氢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C .化石燃料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D .电能是一次能源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得到金属钠B .光照氯气和氢气的混合物生产盐酸C .2SO 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423(NH )SOD .室温下Na 与空气中2O 反应制取22Na O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 的颗粒物,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元凶。
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A .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B .PM2.5在空气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是气溶胶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D .消除或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可减少PM2.5污染7.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在2010年两会初次亮相的用碳酸钙制取的“石头纸”就是其中之一。
下列关于“石头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不溶于水、可反复使用①原材料为矿物质,密度大于普通纸①该产品原料为植物纤维,密度比普通纸小①生产工艺不使用强酸、强碱①该产品韧性大、防潮、可降解,是良好的环保产品A .①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8.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反应为32222KNO +S+3C=K S+N +3CO ↑↑。
人教版必修2 第八单元标准测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是①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②德、意、日等战败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三流国③美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确立了统治地位④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外汇黄金储备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看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的英文名是EUROB.欧元的设计特点是多门窗、走廊和桥梁的图案C.其象征意义是欧盟成员国开放、团结与协作的精神D.欧元的启用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3.下列关于欧共体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区域性的经济集团B.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集团C.有效的遏制了一些大国对本地区的经济渗透D.有利于增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4.欧洲联盟是A.欧洲地区非政府的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5.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反映了A.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B.世界经济的区域化C.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崩溃D.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6.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7.北美自由贸易区是A.一个经济联盟B.一个政治联盟C.一个关税同盟D.各成员国之间只是贸易伙伴关系8.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有①美国②加拿大③墨西哥④古巴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9.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间的民间交往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两极格局的结束③现代通讯手段的发展④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确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11.确保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A.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B.消除世界的贫富差距C.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D.共同解决生态危机12.下列组织属于国际金融性质的实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银行C.亚太经合组织D.东盟13.决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B.布雷顿森林会议C.联合国成立大会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大会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三大支柱的是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关贸总协定D.亚太经合组织15.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②关贸总协定成立③世界银行的成立④欧共体的成立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16.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A.是个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C.既是区域性经济组织,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D.各地经济依赖型加强的产物17.下列图片体现了亚太经合组织A.B.C.D.18.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的迅速提高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C.两极格局结束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下列哪项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A.生产力的迅速提高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C.两极格局结束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0.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21.(04上海卷)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必修二第八单元会考试题1.(2013.6·内蒙古学业水平·11)欧洲统一步伐在20世纪90年代进展迅速的历史机遇是() A.经济持续的繁荣 B.各国需求的增加C.两极格局的结束 D.美国忙于发展经济2.(2013.6·福建学业水平·19)1947年,由美、中等23国签署的,其宗旨是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文件是()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3.(2011.12·贵州学业水平·33)二战后期,美国积极规划“战后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终于在,1944年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这一体系是()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体系C.华盛顿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4.(2012.12·贵州学业水平·33)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标志着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B.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C.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5.(2013.7·贵州学业水平·33)1944年美元在货币流通领域有了一个别称“美金”,这源于他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美元获得这一特殊地位是通过()A.《关贸总协定》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布雷顿森林协定》 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6.(2010.6·河南学业水平·26)二战后初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的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这意味着()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C.北美自由贸易区出现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加强7.(2011·湖南学业水平·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基础的三大经济支柱,不包括()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关贸总协定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欧洲联盟8.(2011.7·宁夏学业水平·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逐步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下列国际经济组织体现这一发展方向的有()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世界银行③关贸总协定④欧洲共同体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9.(2010·山西学业水平·18)下列国际组织中,旨在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平衡外汇收支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10.(2014.1·四川学业水平·19)二战后期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A.军事体系 B.政治体系 C.贸易体系 D.货币体系11.(2011·天津学业水平·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A.实现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 B.促进全球性的发展援助C.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D.加强美国的支配地位12.(2013·天津学业水平·21)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之所以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是源于()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B.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3.(2012.6·浙江学业水平·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个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与名师对话语文必修二单元检测八一、积累运用(38分)选择题1―6题。
(1 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氛围(fēn)脊梁(jǐ)污秽(suì)扣人心弦(xián)B、迸溅(bèng) 嶙峋(lín) 潜行(qiǎn) 恹恹欲睡(yān)C、香醇(chún)跻身(jī)飞窜(cuàn) 争妍斗艳(yán)D、相称(chèn) 模样(mú) 聆听(lín溃卷帙浩繁(yì)2、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②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③大自然用“死”的物质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A、逐步置之不理创造制造B、逐渐置之度外制造创造C、逐步置之度外制造创造D、逐渐置之不理创造制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从新城区到老城区,沿街庄重典雅的建筑,精致中透着秀气的园林,温文尔雅、朴实守礼的市民使外地游客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B、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只有校长有时还能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C、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D、有些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到了基层,下车伊始就发议论,提意见。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包括他们的肤色、相貌、身材、线条、姿态、气质、风度等许多方面。
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测试题一、单选题1.卡尔奖专门奖励为欧洲统一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机构或事物。
2002年5月10日卡尔奖首次颁发给一个“理念”——欧元,原因是A.欧元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欧元性价比高、发行量大C.欧元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D.欧元为所有欧洲国家使用2.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以下各项解读与图表无关的是A.僵化经济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B.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影响美国经济增速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经济全球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3.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
其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当初成立这一组织是为了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C.促进贸易自由化 D.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4.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
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国际流通货币 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5.根据下图,可以推知经济全球化A.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 B.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影响C.对发达国家伤害影响更大 D.颠覆了国际经济实力的对比6.2010年底,爱尔兰债务危机爆发,为了救助本国五大银行,政府急需最高约500亿欧元的资金。
如果爱尔兰政府申请贷款,求助的对象极有可能是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盟7.“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应使其在2008年至2012年承诺期内这些气体的全部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
”以上材料最有可能出自于()A.《华沙条约》 B.《巴黎条约》 C.《罗马条约》 D.《京都议定书》8.在概括20世纪的世界发展历程时,一个“新”字就能高度浓缩这个时代的特征。
20世纪中有许多运动或设计都带有“新”字,如世纪之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20年代的苏俄新经济政策等,这些都对本国或世界具有首创性和划时代的新意义。
而当时更多的运动和设计虽不带有“新”字,但对整个世界却具有首创性和划时代的新意义,下列最符合这一观点的一组是①《五国条约》②世界贸易组织③一国两制④北美自由贸易区体制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⑥上海合作组织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9.《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应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这一规定①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②使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0.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志》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从材料中可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因素有①科技发展②新型交通、通信方式的出现③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建立④跨国公司的推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美国欧洲问题专家卡莱奥分析说,欧盟仍需美国来确保其内部均衡,欧盟一体化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
同时,维持美国的稳定并对它起制约作用也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强大而友好的欧盟。
这表明C.世界力量的对比正着发生变化 D12.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A.巩固区域集团化 B.消除国际竞争C.推动贸易自由化 D.促进国际合作1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4.1958年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进入印度市场,20年后宣布退出,原因是印度政府要求跨国公司将其股份减少到50%以下。
结果导致印度22家瓶装厂停产、数千工人失业。
1993年,印度政府主动召回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公司仍遇到种种危机,甚至被要求公布秘方以防止里面有超标的杀虫剂含量。
2006年,双方以和解告终。
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A.不同国家的公司监管、规则相同 B.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必然会遭到抵制C.印度与可口可乐的目标一致 D.要掌握好开放和保护的适度性15.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八周年》总结报告:l993—2001年,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三国之间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
材料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A.三国贫富差距拉大 B.是由美国一国来主导C.贸易合作卓有成效 D.不与区域外国家贸易16.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
”解决“这项任务” 的新政措施是A.保护劳工权利B.恢复工业生产 C.实行以工代赈 D.保护自然环境17.杰里米·里夫金在《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
”“欧洲梦”的含义是A.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走文化同化之路C.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18.下表为《主要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进出口占全球比重变化》。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国家年份C.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D.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缩小19.某国际组织曾签署了如下协定(节录),据此判断该组织A.是世界首个区域经济集团 B.致力于减少国际贸易壁垒C.成员均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D.构建了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20.从1958年9月1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首次会晤到1963年10月阿登纳去职,双方会晤达15次,会谈时间达100多小时,书信往来40余件。
法德意在:A.摆脱美苏控制B.谋求共同发展C.缓和冷战形势D.走向联合争霸21.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导致这一现象瓦解的原因包括()①美苏争霸②日本西欧崛起③中国的振兴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2.西方一位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实际只是半球化,只有到了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才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材料所说“半球化”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两极格局的终结C.关贸总协定的推动 D.知识经济的促进23.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
“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
这表明A.原有各国使用的货币币值十分混乱 B.为欧元区的金融危机埋下更多隐患C.欧盟所有成员国均已开始使用欧元 D.欧元的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24.下表为《1980-1995世界贸易情况表》1980-1995世界贸易情况表:这表明A.传统贸易优势影响强大B.国际贸易对主权国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C.国际贸易发展日益受阻D.贸易竞争力取决于经济水平、技术优势二、简答题25.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现在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欧洲一体化进程起步的原因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在欧共体成立后,为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建设,采取了哪三项重大举措?(3)世纪交替之际欧洲一体化有了“新发展”,“新发展”是指什么?其性质如何?在何种条件下取得了发展?(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作用的评价。
26.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对手。
……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指哪些冲突?(举二例即可),《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三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1—5 ADCBB 6—10 BDACA11—15 DCADC 16—20 CCBBB21—24 DBDD25、(1)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③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④思想渊源:相似的文化传统和统一的愿望;⑤关键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开始标志: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2)措施:①建立关税同盟;②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③推动建立欧洲统一的大市场。
(3)新发展:欧盟成立性质:区域经济政治集团条件: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强。
(4)积极:①密切了欧洲各国的经济联系,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②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局限:③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④欧盟内部体制上存在缺陷(引发欧债危机)26.(1)冲突:①普法战争,②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
目的: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内容: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2)内:成员国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外: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