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崖柏老料、生料、陈化料的区别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8
崖柏分类
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关于崖柏材料的词,以下几个应该算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生料、老料、陈化料、化骨料、白粉料等等,刚接触崖柏的朋友一定会感觉一片茫然,到底哪种是哪种,什么好什么差,玩佛珠、把件、雕件又应该选用什么料子...其实除了前面的生料、老料是相对容易理解的词汇之外,后面所谓的陈化料、化骨料、白粉料等,都是带有一定地域性的称呼,其主要是针对崖柏的品质的一个区分或者相应的外观描述(文中所讨论的,仅限最严格意义的悬崖崖柏,坡柏、地柏等不在讨论范围)。
名词解析
1、生料:就是还在生长的崖柏料,其白皮俱在,水份大,采集时候会很清晰的看出其生长特征(如叶片等)。
2、老料:是指崖柏死亡之后,逐步向陈化料转化的中间环节所代指的料,其外皮和边材逐步枯朽但并未完全消亡。
3、陈化料:是指崖柏死亡后,在悬崖上经历风吹日晒、四季更迭,外皮和边材等疏松部分全部风化消亡,剩下的内芯最为致密坚硬的部分。
4、化骨料&其他类似称谓:就是陈化料中料质最好的一类,质地坚硬如石,敲击若金石之声,整体肌理荧光感强,风化开片若钧瓷,取风化入骨之意,故称之化骨料。
5、白粉料&其他类似称谓:部分陈化时间长的料,会在外表形成类似石灰石一般的坚硬皴皮,颜色类似白垩,故称之为白粉料或者化骨料等等,由于风化时间长,疏松部分都以去失,故料质通常极佳。
生料,也有生长时间极长,上千年乃至几千年的料子;老料,也有生长年份短即告死亡的料子。
故生料、老料虽然从总体上看,老料优于生料,但个别看,亦有例外。
陈化料,历经风霜雪露,岁月沉淀,确为崖柏料质中的最上品,惜存世日少,消耗渐多,能得一物亦是有缘。
各地对于料质的称呼虽然各有差异,但大致上按照生料、老料、陈化料来作为简单分级都是比较通行的。
最全的崖柏产地区别终于被我找到了导语说到崖柏,不得不说一说其产地的区别,市场上料子复杂,一般人分辨不出,产地的区分以味道和年轮为主,下边请跟随文玩见闻头条号去了解吧。
首先我们把崖柏分为南料和北料,南方气候湿润北方干旱而且四季分明,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年轮来区分。
年轮宽松而且年轮间颜色不明显的为南料,年轮细密而且年轮之间分界明显者为北料。
1.太行山脉料优点为气候恶劣,生长极度缓慢,密度大,纹理造型精致,味道醇厚多为甜香。
因为密度大的原因,太行把陈化料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这种陈化完美的料子,本人称他为‘骨料’,也有朋友称之为‘化石料’。
缺点是价格偏高,同等体型的料子中太行料是最贵的,体型也相对较小,陈化完美的白色包浆料5斤以上都属精品,20斤以上的更是少之又少。
2.湖北神龙架也有崖柏,而且形状纹理都类似秦岭,它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海拔高度都有利于崖柏生长。
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大件都是神农架出的,只是它的香味在气相条件下偏水性,油份不足无脂感,舍利干抛光出来为浅棕色。
3.燕山料崖柏产于燕山,非太行山脉,料子外观和太行料相似,但是由于该地区气候湿润,柏木的油分大多未经发酵,味道单一,和普通柏木味道无异,虽然油大,气味不雅,但由于生长环境比较恶劣,产出料质非常好,多产红骨。
是生态玩家的最爱!4.云南崖柏是藏南料的一种,川料的南部延伸,多产于云贵高原和云南与西藏交界处,虽然两种大不同,由于云南饰品极多,受市场影响,被统称为云南料。
特点是味道很淡,纹理很粗,缺乏油性。
5.内蒙古的贺兰山也有崖柏,多半是纯干料,型似胡杨没什么香味,容易起刺瘤,树瘤多,但他们瘤的特点很明显刺瘤多包瘤少,多为点状,表面颜色浅白偏黄,有被喷沙枪打过的感觉。
有一点木香味缺少油份,或者油份很少含量不足。
后记长远来看,崖柏收藏将持续升温。
朝鲜料、福建料、云南料、广西料以及不出名的各地地方料总共36种,由于原料的增加导致市场多元化发展。
文玩市场上也逐渐形成一种崖柏收藏文化。
闲谈“太行崖柏”近两年崖柏火了,尤其是“太行崖柏”火了,行内有一句顺口溜“崖柏全国有,太行料为尊”,而好多爱好者几乎每天都在纠结到底什么是太行崖柏,作为土生土长的太行山人,我就说说到底什么是太行崖柏,以及太行崖柏的一些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太行崖柏:太行崖柏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的柏树,而太行山的自然生长环境恶劣,崖壁上土少得可怜,且多山石,所以生长在太行山地区的崖柏生长极其缓慢,平均每年生长不到0.1毫米,有些地方用肉眼几乎分不清年轮,所以太行崖柏的木质细腻,密度更高,相应的油性也更好,纹路也更为清晰,而且由于土壤中的石块较多,所以崖柏的树形更为奇特,多扭曲和分叉,很难出大料,大多都是造型料,也不容易出大面积的瘤花,更不可能出大件。
太行崖柏由于天然造型多变,且陈化时间长多有裂的特性,很难切割打磨出完美无裂的小件,更不要提满瘤疤的手串。
即使能够把瘤疤的部分取出加工珠子,也会破坏其天然造型,造成出一串满瘤疤的太行手串,特别费工废料,成本因此也高的吓人;再者,太行崖柏不易砍伐和生长速度远远不及人类的砍伐速度,造成太行料特别稀少特别贵的局面。
所以如果您买到了几十块钱的“太行崖柏手串”,别说带不带瘤疤,就是素珠,这个价钱也买不到。
二、如何辨别太行崖柏中的生料、红白料、老料和陈化料:生料:生料即为最普通的活树,树龄一般不长,树的外圈均有白皮环绕,可以说,整个树就是活的,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水分多,油性不足,味道刺鼻,容易变形开裂,几乎没有把玩和收藏的价值。
红白料:随着树的生长,崖柏在山间会受到岩石的挤压等诸多外力因素,损伤了部分外层存活的白皮,而其存活的部分白皮会继续生长,缠绕在红心老料之上形成所谓的半生半死的红白料。
老料:此时,红白料死去的部分开始陈化,活着的白皮继续生长。
之后随着树继续长大,树的体积达到其所在的崖壁无法供给的营养和水分时,树就死掉了。
死掉的树便开始陈化,在白皮腐烂掉之前,我们称之为老料。
崖柏生料也能盤出"彩"市面上的“崖柏”其实都是“侧柏”,昨天,听到这个消息的朋友眼泪掉下来辣椒匠捧着盆在下面接了满满的一盆泪水……(还不知道真相的朋友,请拉到文末的点击下方的导读链接)可能很多玩友入手崖柏的情况正如玩友“慕阳”所说的那般:所以能怎么办呢,玩友们肯定心里觉得:我也很绝望啊。
在这里借用玩友“戈壁风情”所说的:既然已经玩了,难得糊涂吧。
当然,糊涂不是让你不管不顾,即便不是真正的崖柏,既然已经玩了,那我们就好好玩吧。
不过不同“崖柏”料子,盘玩起来的方法有所不同,只要盘法对,即便是生料也能玩出点名堂来。
手握“崖柏”的朋友们,跟着辣椒匠走起!生料的盘法先讲生料吧,崖柏行家会觉得眼瞎了,生料这种渣渣还有什么盘玩价值,但是辣椒匠觉得,这绝对是市面上最最常见的料子了,陈化料就不说了,老料都是极少见的,真正做老料的行家都知道,有时要攒够一批料子得费好几个月,所以这满大街的太行山陈化料、老料从哪来的?大家自个想。
所以呢,既然药都吃了,又不舍得扔,那还是得想办法处理了。
玩生料的第一要点,就是要等!生料特点就是水分多,水多而油少,木质极不稳,所以要么盘不出,要么裂,这时候大家找个密封袋,把它封起来,避开阳光,置于阴凉干燥区,放上个一年半载。
等到水份完成蒸发之后,才可以上手盘,这其实跟处理一些紫檀新料有相些似,不过时间要更久就是了。
有些朋友可能试过这种情况,冲着老料结果买回来发现中招了,明显的新料,于是丢一旁不管了,很久以后拿出来发现居然变成这样。
有点恶心,这明显是发霉长毛了嘛,于是直接就给扔了!这里辣椒匠想告诉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其实不用担心,只要戴上手套用力搓一搓就没有啦!这其实并不是真的发霉,而是因为生料内部渗出的水浆与自然分泌的油脂一起附在表面而形成,闻闻看,虽然香味没有真正崖柏那么好闻,但也不是霉味哦。
所以生料虽然不是崖柏,甚至有时可能连侧柏都不是,不过等什么时候把水分蒸发完了,再动手盘盘看吧,虽然油性没有老料那么重,但搞不好也盘出个玻璃光面来了呢,至于后期的具体盘法,与下面的老料的盘法基本就一样了。
精品鉴赏:太行崖柏双色料(智者)
崖柏双色料:智者。
长37cm宽35cm高43cm重14斤。
太行双色料,极致旋转造型,材料不可多得,配合大师专业开脸,惟妙惟肖。
这件作品是由太行崖柏双色料做成,太行崖柏就是生长在太行山脉的崖柏,“崖柏全国有,太行料为尊”,崖柏虽然稀有,但是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太行崖柏为上品。
那么,什么是双色料呢?
崖柏作品所需制料,按照生长时段可以分为陈化料、生死料、生料三种。
其中以陈化料最珍贵,是崖柏自然死亡后逐渐形成的化石形态。
这个形成时间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且不可再生,极具收藏价值。
由于陈化料中的含水量比较少,打磨后能呈现出高油亮的状态,木料的性质也比较稳定,制成手串、摆件和工艺品基本上都不会开裂。
其次就是双色料。
由于自然原因,植物一半枯死风化一半还在生长的,或者说植物一半很早就枯死了,另外一半枯死的比较晚,这就呈现出一半有白皮,一半老料的状态,就是双色料,也叫生死料或阴阳料。
双色料打磨后会呈现红白双色,味道较柔和,表皮有扭曲纹理,
具有一定的美学艺术价值。
最次的是生料,采用活体植株,无化石结构。
生料制品通常因含水量较大,表面看起来灰暗无光泽,味道带有腥臭,表皮无扭曲纹理,没有任何收藏价值,而且采挖、运输、贩卖“崖柏”等多年生树木、树根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严厉抵制!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乐,仁者寿。
”
就是说智者是聪明人,通情达理,对事物反应敏捷,而思想又十分活跃,性情好动,如水一般潺然流淌,有大公无私甘作奉献的精神。
崖柏:枯死的“老料”才值钱作者:李明敬来源:《金融理财》2015年第10期崖柏,在去年和最近的文玩圈成为了第一热词;崖柏,在去年年初还鲜有人关注,如今从百元飙涨到千元,甚至某些“极品”手把件已卖到几十万元;而崖柏根雕已经开始“论斤卖”,半年里每斤价格翻番,造就了文玩圈里一夜暴富的传奇,可谓是文玩圈中的一大奇迹。
崖柏为何如此受人追捧?什么样的崖柏才最值钱?又该如何鉴赏把玩呢?崖柏为何受追捧?崖柏,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柏树,它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侏罗纪中期。
经过成百上千年的风吹日晒、雷电雨雪的洗礼,崖柏依然屹立不倒。
由于数量有限,成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自古以来,崖柏即深受皇室、佛教、道家、现代文人墨客们的追捧和喜爱。
李时珍就曾在《本草纲目》中对崖柏有过这么的描述“木之文理,大者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状极分明可观。
有盗得一株径尺者,值万钱,宜其子实为贵也”。
崖柏之所以被追捧,不仅是它的历史悠远,还因为它本身的香味沁人心脾有药用价值。
《中国药典》记载:“蜀东有痔疮者,坐柏木,止痛消肿奇效;其木煮水,泽头发,治疥癣。
”而中国中医研究院等机构的测试也证实,崖柏中含有多种抗氧剂,崖柏精油含雪松醇,能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可消炎解毒止痒。
其人参皂甘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使免疫蛋白增加,调节呼吸和中躯神经系统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达到美颜润肤健身强体的功效。
此外,崖柏生长悬崖峭壁岩石缝中,树干、树根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吸收天地精气,并经历崖风强力吹刮,形成奇特的飘逸、弯曲和灵动造型,木质密度高、油性大,成为根雕、枕头和佛珠手串的上好原料。
在对崖柏的盘摩中感受到的禅意,可以让人平静的思考,放下一颗浮躁的心归于宁静,看到崖柏每一次的变化就好像同时心灵也被点亮一样。
枯死的崖柏才值钱近两年由于崖柏市场的火热,不少人用地柏、坡柏和香柏来冒充崖柏。
甚至有人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上悬崖去挖崖柏,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如何辨别崖柏的陈化区?
一般而言,崖柏中最好的料子莫过于陈化料。
但是对于很多新手来说,并不能区分陈化区。
其实,陈化料的辨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只需要辨别生料与生死料即可。
1、生死料:又称双色料。
在悬崖上的侧柏有一部分已经自然死亡并陈化形成化石结构(无白皮),另外一部分仍然存活生长。
特点:打磨后呈现红白双色,味道较柔和,表皮有扭曲纹理。
在根雕界业内,通常认为双色料是较好的雕刻用料,因为红白双色更有利于表现作品的多样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美学艺术价值。
2、生料:侧柏、土柏、坡柏活体活株直接砍伐,无化石结构,容易再生。
生料制品通常因含水量较大,表面看起来灰暗无光泽,味道刺鼻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表皮无扭曲纹理。
特点:含水量非常大,料质松软且极不稳定,极易开裂。
味道刺鼻难闻,带腥臭味,表皮有一层厚厚的白皮,植物学上讲就是含有木体的形成层和韧皮部。
崖柏大误区、各产区、香味、年轮、透光等忽悠!传播:崖柏文化 | 崖柏收藏| 崖柏鉴定 | 崖柏根雕文丨崖柏王年轮的说法:年轮真的是分辨是否陈化料的标准?且看图片。
下图那一块白皮还在,属于阴阳料,也就是半陈化。
下面陈化得不够好,但白皮已经没有了,请大家放大图片看一下便知道其中的差异。
当然,一件好的陈化料作品若是具备密集的年轮,也是十分不错的。
陈化料一定红?还是同样看上面的图片。
底色红不红,虽然和料子的陈化程度有关,但是并不代表绝对正确。
同一块料子做出来有出现黑油和红油和色浅的也属于正常!因为太多的商家在卖珠子的时候都说自己的年轮多细腻,代表了多么的陈化,偶尔说说就算了!听多了,我也是腻了!!那么年轮是不是就一定决定了他的陈化年限呢?陈化越久,珠子上的年轮越细腻?珠子上的年轮就越多?肯定不是!!图下有真相,同一颗珠子上面有有年轮宽窄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开料的时候碰巧遇上了料子的扭曲部位。
如果说年轮代表陈化,那么对眼的珠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下面的珠子图片大家好好看一下就明白了!综合上面的情况,年轮密集固然是好事,底色黑红,也是大家所喜欢的,但是年轮宽窄确实和陈化没有直接的关系。
只能说明开料取得位置,利于美观。
谈到气味:崖柏生料和老料和陈化料比哪个香?手串、把件、摆件、带皮、带肉的哪一个更香?同一颗料子里头,根部和干部和中间坨子部位的气味又哪一个香呢?太行料、川料、藏料、燕山、秦岭、神农架、云南等气味又啥不同呢?问题貌似很多,香味终究必须结合油性!好学的可加我:微信号:181****8884(长按复制)继续,关于香味的品鉴:味觉这东西因人而异,曾经在广州花地湾店里,一些人拿着一大块生料茶杯垫在那里喊着香香香,味道大的放床头好之类的话。
很多时候有人问我,陈化料的味道到底如何?我只能回答陈化料味道醇!什么奶香甜香药香薄荷香即使我能分辨到,一些玩家也是分辨不出来的,崖柏的魅力个人认为在于型与味道,味道能够做到过手留香且不冲人鼻子的最好。
什么是崖柏骨料,白粉骨料、红骨料、黑骨料的形成大家都知道崖柏分生料、老料、陈化料。
陈化料中又分各种料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陈化料中陈化度最好的骨料,我们常见的崖柏骨料主要有“普通骨料、白粉骨料、红骨料、黑骨料”四大类。
骨料形成骨料大多生长在山体海拔最高处,以往各类文献中提到海拔1500米以上不够准确,不同产区发现的骨料海拔高度都不一样。
根据考察和柏农描述,骨料大致生长环境在海拔约1000米上下的高度,海拔1200-1500米发现的骨料居多,1500米以上也发现有骨料生长,由于海拔高度影响,所以这个区域高寒温差大,骨料生长缓慢且体型较小(裸露在山体雨水充足的崖柏除外)。
骨料生长岩石的缝隙非常狭窄,基本无土,靠叶片吸收水蒸气,根破岩石吸取养分。
骨料分类崖柏骨料分很多种,主要有普通骨料、白粉骨料、红骨料、黑骨料!普通骨料普通崖柏骨料呈青灰色,有一层很薄的外皮,大多已无黑线,经千百年日晒雨淋,多时呈现鱼鳞纹!柏友称之为普通骨料!如下图:白粉骨料很多柏友称之为白分皮,我们也称之为白粉骨料,手摸会掉落如粉末般的白粉。
有一层厚厚的白粉包浆层!根据柏农介绍,采集到的白粉骨料大多生长在岩石的负角度,直壁悬崖上方有突出的岩石,如屋檐、崖窝、崖洞里,不受雨淋,只经日晒!如下图:红骨料白粉骨料随着陈化时间的推移厚厚的白粉包浆层逐渐变红,崖壁负角度至崖窝生长的崖柏受到阳光照射、不受雨淋,夏季高温时崖壁的温度超过地表温度,估计能达到六十至七十度以上,有一种红骨料贴近崖壁一侧出现不均匀像被烧糊的颜色,这就是炎热夏季长时间被崖壁高温烘烤的现象。
使得红骨料的形成更加艰难,也弥足珍贵!如下图:黑骨料深崖窝及崖洞深处生长的骨料不受阳光直接照射,不受雨淋。
靠光的折射进行光合作用,此处生长的崖柏生长更加缓慢,陈化时间更长表皮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黑色,大家取名叫黑骨。
这也是崖柏陈化料中最难得最顶级的陈化度!如下图:崖柏总体级别是从皮色划分的,陈化时间越久,皮色越会有变化。
柏佛堂|三点教您辨别,崖柏根雕中的陈化老料无论是太行崖柏还是四川崖柏,每个地方都有好料子,每个地方也都有垃圾料子,每个地方的崖柏也都有一批忠实的粉丝。
我们在判定崖柏好与坏的时候跟产地没有任何关系,选择自己喜欢的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柏佛堂木艺就和您谈谈崖柏陈化料的辨别之道:根据老化程度将崖柏分为鲜料、死料、陈化到位、陈化过头。
鲜料就是崖柏还没发育老练,容易裂开,也难以有光泽,没有什么价值;由于陈化年限不到位,质地粗糙,可做开珠子却不能算最佳;另外就是陈化到位的经历了风吹雨打,崖柏自身变化,经过百般锤炼,留下的崖柏精华,这个时候是最佳的;陈化过头的则料子干瘪无使用价值。
所以无论是陈化不够还是陈化过头都不好,恰到好处的才是上好佳品。
而根据崖柏的老化又可分为好几种颜色。
1、水泥皮料:就是其质地像水泥一样的灰色,灰白色皮也比较的薄,轻划一下划痕是发亮的就是好料。
2、白粉皮料其表面白色粉末,用手触摸会会掉下来,用东西刨开里面看到黑色氧化层,甚至是暗红色木质。
白粉色皮料一般油性好。
但是非常差的老料也会有白粉色,但其白粉下是黄皮且带虫洞,所以这也是很好区分的。
3、老双色料一部分是陈化的料,一部分是死去但白皮还在的料组成的。
一般白皮和陈化部分比例是判断其好坏的标准,白皮少的为好,而白皮分布恰到好处是其在打造造型的完胜诀窍。
也正因为种类的太多,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很难区分,甚至出现一些不良的商家把川料当太行料销售,藏料当陈化料来高价卖等等。
在此希望通过此文把自己的经验给崖柏爱好者多一点点的建议和帮助,说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也请各位点出。
纯属经验探讨。
——本文原创:柏佛堂木艺(BFT9996),转载请保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