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 格式:docx
- 大小:12.55 KB
- 文档页数:2
头皮损伤的护理头皮损伤是直接外力作用后出现的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及头皮撕脱伤。
头皮血肿为头皮受钝性打击或碰撞后,造成头皮血管破裂,形成血肿,头皮仍保持完整。
按血肿出现的层次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及骨膜下血肿。
皮下血肿一般体积小、张力高、压痛明显;帽状腱膜下血肿出血易蔓延;骨膜下血肿常以骨缝为界局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张力高,波动不明显。
头皮裂伤多因锐器或钝器造成,出血较多,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头皮撕脱伤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拉,使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骨膜一起被撕脱所致,可出现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
辅助检查以CT常用。
头皮损伤的处理原则包括局部止血、抗感染、清创缝合、头皮再植等。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头皮血肿有关。
2.潜在并发症:感染、失血性休克。
【护理措施】(一)现场急救1.加压包扎止血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者,现场需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单或衣物加压包扎止血。
2.妥善保护撕脱下来的头皮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单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隔水放置于有冰块的容器中,随病人一起送往医院,争取清创后行头皮再植。
(二)术前护理1.头皮血肿的护理早期冷敷,减轻出血和疼痛;24~48小时后改用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较大血肿难以吸收,协助医生行血肿穿刺抽吸和加压包扎。
注意:嘱病人勿用力搓揉,避免出血加重。
伴有颅骨骨折的骨膜下血肿不宜强力加压包扎,防止血液从骨折缝流入颅内,引起硬脑膜外血肿。
2.预防感染遵医嘱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
3.病情观察(1)硬脑膜外血肿征象: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况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早发现颅骨骨折和脑损伤。
若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等,提示有硬脑膜外血肿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行CT检查确诊。
(2)感染征象: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如有,早期留取伤口分泌物标本,送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
(3)休克征象: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医院头皮损伤患者的护理常规头皮损伤(scalpinjury)是指直接损伤头皮所致的伤害,常因暴力的性质、方向及强度不同而不同。
可分为头皮血肿(scalphematoma)、头皮挫伤(scalpcontusion)、头皮裂伤(scalplaceration)及头皮撕脱伤(scalpavulsion)。
单纯头皮损伤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在颅脑损伤的诊治中不可忽视。
因为头皮血供丰富,动静脉伴行,头皮损伤可导致出血不止,易造成休克,且头皮损伤可合并颅骨损伤(skullinjury)或脑损伤(braininjury),易引起感染。
一、专科护理(一)护理要点立即给予现场急救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二)主要护理问题1.急性疼痛(acutepain)与头皮损伤有关。
2.恐惧(fear)与头皮出血有关。
3.焦虑(anxiety)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体像紊乱(disturbedbodyimage)与头皮损伤有关。
5.知识缺乏(deficientknowledge)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6.潜在并发症感染、休克。
(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如下所述。
(1)止血1)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后可自行吸收,无需给予特殊处理;较大的血肿可能需4~6周才能吸收。
局部应在严格皮肤准备和消毒条件下,给予适当加压包扎,防止血肿扩大。
2)头皮裂伤的患者应尽量在24小时内进行清创缝合、局部压迫止血。
清创时应仔细检查伤口深处有无骨折或碎骨片,如发现有脑脊液或脑组织外溢,则按照开放性脑损伤处理。
3)头皮撕脱伤的患者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加压包扎止血。
应注意保护撕脱的头皮,避免污染,用无菌敷料包裹、隔水、低温密封保存,随伤员一同送往医院。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休克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做好休克的相关护理。
头部外伤的健康教育
《头部外伤:应对与预防》
头部外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撞击或损伤。
它可能包括轻微的头部挫伤,严重的颅脑损伤甚至是颅骨骨折。
无论程度如何,头部外伤都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伤害,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应对和预防这种情况。
首先,当出现头部外伤时,需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即使是看似轻微的头部撞击,也可能引发轻微脑震荡,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如头痛、恶心、头晕、乏力等症状,更应该紧急就医,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其次,预防头部外伤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头部安全:在进行体育运动或者户外活动时,佩戴头盔和其他防护装备;避免在高处玩耍或行走时走得太快;在家中、工作场所或其他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地面的干燥和清洁,以免滑倒摔伤头部。
另外,家长和老师也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教育他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要注意头部的保护,尤其是在运动和游戏中。
家长还可以通过孩子们在戴头盔的时候榜样自己,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总之,头部外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伤害,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避免头部外伤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头部外伤健康教育
《头部外伤健康教育》
头部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冲击或挤压导致的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
头部外伤可能会导致头部疼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头部外伤甚至会引起颅脑损伤,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于头部外伤的预防和处理,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
预防头部外伤的关键在于警惕和防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避免高速行驶的车辆和机动车的重型物品,要小心操纵电动车或者自行车,同时使用安全帽等防护装备。
在户外活动时,要选择安全的游乐设施和器材,尽量减少跌倒和碰撞的风险。
另外,在家中也要保持环境整洁,避免由于杂物杂乱造成的跌倒事故。
当头部外伤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呼吸和循环。
然后,要将患者置于安全的地方,避免二次伤害。
接着,对于出血的情况,要使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最后,要及时就医,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头部外伤,我们既要注意预防,也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加强对头部外伤的关注,并且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头部损伤患者健康教育内容
《头部损伤患者健康教育》
头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它可能由车祸、跌倒、运动事故或其他意外事件引起。
头部损伤会带来头痛、恶心、嗜睡、头晕、失忆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脑损伤。
因此,对头部损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患有头部损伤的人需要特别注意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
任何可能导致头部再次受伤的活动都应该避免,包括做剧烈运动、骑自行车、驾驶汽车等。
此外,头部损伤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并且要及时就医并接受定期检查。
另外,头部损伤患者及其家人需要了解头部损伤的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无法清醒、意识丧失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患者及其家人也需要了解头部损伤的预防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避免跌倒、减少驾车速度等。
在康复阶段,患者需要遵循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
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支持和鼓励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总而言之,对头部损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患者和其家人充分了解头部损伤的症状、预防措施和康复方法,
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种意外伤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过程。
头皮损伤健康教育
《头皮损伤的健康教育》
头皮损伤是指头皮遭受外部力量的作用或其他原因导致头皮组织受到损坏。
头皮损伤可能包括头皮的破损、擦伤或撕裂,造成出血、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头皮损伤的处理和护理对于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都非常重要。
首先,当发生头皮损伤时,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按压伤口止血。
如果伤口较大或持续流血,需要立即就医。
其次,在止血的同时,应用清水冲洗受伤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进行包扎。
如果头皮损伤严重,最好去医院进行处理,以免感染和留下疤痕。
在头皮损伤的康复期间,需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接触污染物和异物,以免造成感染。
另外,避免用手抓挠伤口,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和感染风险。
同时,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头皮通风,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另外,头皮损伤后要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头皮的修复。
此外,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酒精,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和引发炎症。
总之,头皮损伤虽然不是生命威胁性的伤害,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和护理,可能会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因此,对于头皮损伤,及时处理和正确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情况严重,一定
要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并发症。
希望通过本文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强大家对头皮损伤处理和护理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减少头皮损伤的发生。
头皮损伤病人的护理
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裂伤、头皮血肿、头皮撕脱
一、头皮裂伤
多为锐器或钝器打击所致,出血较多,不易自行停止,严重时发生失血性休克。
现场可加压包扎止血,上后24小时内清创缝合。
二、头皮血肿多为钝器打击所致。
1、皮下血肿比较局限,无波动有时周围组织肿胀较中心硬,易误诊为凹陷性骨折
2、帽状腱膜下血肿位于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内,血肿易扩展,甚至整个帽状腱膜下层,触诊有波动感
3、骨膜下血肿多由相应颅骨骨折引起,范围局限于某一颅骨,以骨为界限为界,血肿张力较高可有波动感
处理方法:头皮血肿应加压包扎,早期冷敷,24小时后热敷,待其自行吸收,血肿较大时可在无菌操作下,行血肿穿刺抽出积血,再加压包扎。
三、头皮撕脱伤
是最严重的头皮损伤,多因妇女长发被卷入转动的机器所致,使头皮自帽状腱膜一并撕脱,有时合并颈椎损伤,可分为不完全撕脱和完全撕脱两种。
常因剧烈疼痛和大量出血而发生休克。
头皮撕脱的现场急救: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后,加压包扎止血,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物,完全撕脱的头皮不作任何处理,用无菌敷料包裹,隔水放置于有冰块的容器内随病人一起送至医院。
不完全撕脱者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后缝回原处,如头皮已完全撕脱,清创后行头皮血管吻合,再缝合撕脱的头皮,亦可进行植皮。
头皮损伤护理常规1.1评估要点1.1.1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年龄、性别、睡眼、饮食、大小便等。
1.1.2专科情况1.1.2.1意识、瞳孔的判断,肢体活动。
1.1.2.1疼痛及血肿的程度及范围。
1.1.2.2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血压等,警惕合并颅骨损伤及脑损伤的可能。
1.1.3了解CT、MRI、阳性检验结果。
1.1.4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1.2环境要求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减少探视;病室温度适宜,每日通风2次。
1.3休息与活动1.3.1平卧位或健侧卧位。
1.3.2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
1.3.3卧床休息,适当床上肢体活动,逐步过渡到床边活动。
1.4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肉、瘦肉、鸡蛋、豆制品及奶制品等)。
1.5基础护理1.5.1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做到三短六洁。
1.6专科护理1.6.1遵医嘱正确用药,严密观察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1.6.2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的变化,出现头痛剧烈、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时,立即通知医师。
1.6.3头皮血肿早期冷敷以减少出血和疼痛,24~48小时后改为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嘱病人勿用力揉搓,以免增加出血。
1.64帽状腱膜下血肿的患者,应观察血压、皮肤粘膜、血常规,判断是否有贫血。
1.6.5头皮裂伤患者应遵医嘱应用抗菌药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
1.7应急措施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医师,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点。
1.8心理护理适当解释,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给予安慰和鼓励,取得患者合作1.9护理安全1.9.1加床档,防止坠床1.9.3下床活动时有专人陪护1.10出院指导1.10.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1.10.2嘱家属多与患者交谈愉快之事,以保持心态稿定,心情舒畅。
1.10.3合理饮食,禁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含有丰富生素、蛋白质的饮食(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瘦肉),增强机体抵抗力。
头部外伤护理头部外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头部部位组织损伤,包括头皮、颅骨、脑组织等。
正确的头部外伤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头部外伤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一、初期护理1. 观察与记录:及时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并做好记录。
2.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伤情较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3. 处理伤口:如果有头皮割伤,应先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将伤口包扎住,尽量避免感染。
4. 避免剧烈活动:受伤后应尽量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伤情。
二、伤后护理1. 保持休息与稳定:受伤后,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休息,保持头部稳定,避免碰撞。
2. 冷敷:冷敷可以有效缓解头部肿胀和疼痛。
可用冰块包裹在毛巾里,每次敷在受伤处15-20分钟,每日多次。
3. 注意头颈部位置:患者需要保持头颈部位置的正确,避免发生旋转、颈部过度伸展或过度压缩。
4. 观察症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丧失、呕吐、意识模糊、瞳孔异常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5. 忌用药物和饮酒:受伤后,应尽量避免自行使用药物,特别是止疼药和酒精类物质,以免加重伤情。
三、复查与康复1. 复查:在伤后适当时期,需到医院进行复查,确保头部伤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进一步观察。
2.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头部康复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头部伤口愈合,加速康复过程。
3. 定期检查:在康复期间,定期进行头部CT或MRI等检查,以了解头部组织恢复情况,及早发现并处理复发或并发症。
总结:头部外伤护理是保护患者头部受伤部位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发生的关键环节。
初期护理应重视观察与处理伤口,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伤后护理包括保持休息与稳定、冷敷、观察症状等措施,能有效缓解症状和促进伤口愈合。
复查与康复期间需密切监测头部恢复情况,并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检查。
正确的头部外伤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头部健康,促进康复。
每日头部健康教育
头部健康教育内容:
1. 保护头部,防止头部受伤:在进行体育活动或参与高风险运动时,应佩戴合适的头盔或头部保护装备,以减少头部受伤的概率。
2. 颈椎保健: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高头姿势,以减少颈椎的负担。
定期进行颈部放松运动,如转动头部、颈椎拉伸等。
3. 预防头晕和头痛: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和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以减少眼睛疲劳导致的头晕和头痛。
4. 避免长时间佩戴过重的头饰:长时间佩戴过重的帽子、头箍或发饰可能对头部造成额外的负担,容易引发头痛和颈椎问题。
5. 强化头部肌肉:进行适度的头部肌肉锻炼,如做头部转动、点头、摇头等动作,有助于加强头部肌肉的力量,减少颈椎疼痛和头痛的发生。
6.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保持良好的视力对于头部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纠正视力问题,有助于预防眼睛疲劳、头晕和头痛等症状的发生。
7. 注意头皮护理:保持头皮的清洁和健康,避免头皮屑或头油
过多。
使用温和的洗发水和护发素,定期按摩头部,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助于头部健康。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头部不适或疼痛,请及时咨询医生。
头部受伤护理常规
头部受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类型,对于头部受伤患者的护理应
该遵循以下常规措施:
1.评估伤势
在开始护理之前,必须首先评估伤势的严重性。
这包括观察伤
者是否出现意识丧失、呕吐、头痛等症状,并检查伤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和颅骨压痛等指标。
2.止血处理
如果伤者头部有大量出血,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可以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按压伤口,并保持伤者头部抬高,以减
少出血量。
3.保持颈椎稳定
在处理头部受伤时,应特别注意保持颈椎的稳定,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使用颈托或毛巾卷等物品,固定伤者的头颈部位。
4.冰敷处理
头部受伤后,可使用冰敷物品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冰袋或冰块应用在伤处周围,每次冷敷时间不超过15分钟,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
5.观察和监测
护理期间应不断观察伤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特别注意是否出现意识改变、呕吐增多、瞳孔不同大小等异常情况。
必要时可以监测伤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等指标。
6.安静休息
头部受伤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安静的环境,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减轻身体的应激反应。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紧张情绪。
7.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如果头部受伤较为严重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专业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为伤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的头部受伤护理常规,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请务必注意伤者的安全和舒适。
头部受伤护理知识概述头部受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可能由于事故、运动伤害或其他意外原因引起。
头部受伤包括头皮擦伤、瘀伤、割伤、深度创伤和颅骨骨折等。
在处理头部受伤时,正确的护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头部受伤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技巧。
头部受伤类型1.头皮擦伤:头部受伤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是由于头部的轻微刮伤或撞击所致。
擦伤后,头皮可能会出现浅表出血,但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伤害。
2.头皮瘀伤:当头部受到较大的撞击或挤压时,可能会导致头皮组织受伤,造成血液在组织间积聚的瘀斑。
通常表现为紫黑色肿胀,伴有局部疼痛和触痛。
3.头皮割伤:头部受到深度划伤或利器刺伤时,可能导致头皮割伤。
这种受伤通常会伴有出血,应及时清洁并用压迫止血。
4.颅骨骨折:这是一种严重的头部受伤,通常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颅骨骨折可能会导致脑部损伤,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
头部受伤急救步骤在遇到头部受伤时,迅速采取以下急救步骤可以降低进一步的伤害和并发症的风险:1.确保安全:首先要保护自己和伤者的安全,尽量将伤者移至远离危险的地方,避免二次受伤。
2.停止出血:对于头皮割伤引起的出血,应用纱布轻轻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
若出血不止,应尽快就医。
3.清洁伤口: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
避免使用酒精和过度用力清洗伤口。
4.确认意识状况:检查伤者的意识水平,观察是否清醒、反应敏捷,并记录相关信息。
若伤者意识丧失或出现严重脑震荡症状,应立即就医。
5.使用冷敷:对于头部瘀伤和肿胀,可以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6.观察症状变化:注意观察伤者的症状变化,如头痛加重、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
若出现严重症状,应马上就医。
7.就医评估:对于严重的头部受伤,如头皮创伤较深或颅骨骨折,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
头部受伤后的护理除了急救步骤外,头部受伤的护理还包括以下方面的注意事项:1.休息和避免剧烈运动:头部受伤后,伤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头痛和加速伤口愈合。
头皮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直接或间接损伤头皮都会对头皮造成损伤,多因外力、方向及力量不同所致损伤也有差异,大体可以概括分为闭合性头皮损伤和开放性头皮损伤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头皮血肿,具体包括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而后者主要指头皮裂伤和头皮撕脱伤等。
【护理常规】
1.术后体位取健侧卧位,避免压迫创伤局部,必要时取端坐位。
头部垫无菌头垫,保持局部清洁,以预防感染。
2.氧气吸入持续或间断给氧,改善缺氧,促进伤口愈合。
3.病情观察对于出血较多及疼痛剧烈者,观察有无休克症状,评估疼痛的程度,伤后48h 内冷敷,观察伤口有无感染的征象,应注意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等变化。
4.伤口护理①观察伤口,查看有无渗血、渗液,以及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②彻底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协助医师及早行清创缝合;③对出血不止、量较大者行加压包扎,给予止血,必要时行补液、输血处理;④遵医嘱及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预防感染,保持伤口局部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则枕上垫无菌头垫。
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6.心理护理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耐心解释所提出的问题。
加强沟通,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装扮自己,保持较好的自我形象。
主动把可能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做适当说明,并给予安全暗示和保证。
【健康教育】
休息与运动注意休息,头皮撕脱伤早期出现休克的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康复期在医师指导下可以做适当地功能锻炼。
2.饮食指导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忌暴饮暴食,忌烟、酒,禁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3.用药指导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缓解疼痛,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
4.心理指导加强沟通,协助患者保持较好的自我形象。
5.康复指导避免抓挠伤口,伤口愈合后方可洗头,形象受损者可暂戴帽子、假发等修饰。
康复期在医师指导下做适当地功能锻炼。
6.复诊须知在指定时间内到医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