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维生素B1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17
维生素的生物化学作用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类微量有机化合物,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调节机体代谢,维生素对健康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维生素的生物化学作用和其在人体中的功能。
一、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物化学作用1. 维生素A的生物化学作用维生素A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以视黄醛的形式存在。
它在视网膜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维持视觉的正常功能。
此外,维生素A 对于维持正常的骨骼生长、上皮组织的正常发育以及对免疫系统的功能维护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维生素D的生物化学作用维生素D主要通过骨骼系统起作用,调节钙和磷的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形成和生长。
通过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转运,维生素D帮助维持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从而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3. 维生素E的生物化学作用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维生素E还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维持血管的弹性和稳定,从而起到抗衰老和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4. 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作用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的关键物质,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
通过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维生素K维持了正常的血液凝固功能,防止了大出血等病症的发生。
二、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物化学作用1. 维生素C的生物化学作用维生素C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参与多种酶的催化反应。
它在胶原蛋白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保持皮肤和组织的健康。
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并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 维生素B的生物化学作用维生素B是一类复合的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这些维生素在许多代谢途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参与能量的合成和转化。
比如,维生素B12在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参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3. 维生素B9 (叶酸)的生物化学作用维生素B9,或者叶酸,是一种重要的辅酶,参与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过程。
生物化学维生素重要知识点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物化学中,维生素是一类各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物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化学中关于维生素的重要知识点。
一、维生素的分类根据其溶解性,维生素可以分为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1.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B12等)。
它们溶于水,不能被机体储存,需要经常摄入。
2.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
它们可以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能够在机体内储存,不需要每天摄入。
二、维生素的功能1.维生素A:维生素A在维持视觉、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还参与细胞分化和生殖等生理过程。
2.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骨骼的发育和维持。
此外,它还与免疫调节和细胞增殖等过程密切相关。
3.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能够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它还参与免疫调节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4.维生素K:维生素K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凝固功能至关重要。
5.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免疫功能的提升。
6.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包括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B12等。
它们在体内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能够提供能量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维生素的缺乏与过量1.缺乏维生素可引发一系列疾病和健康问题。
例如,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脚气病等。
2.过量摄入某些维生素也可能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例如,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呕吐和皮肤干燥等。
四、获得维生素的途径1.饮食摄入:通过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肉类等,可以获得多种维生素。
2.补充剂:在某些情况下,如特殊病症、孕期或老年人等,可以通过维生素补充剂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生化维生素整理一、脂溶性维生素1. 维生素A名称:类视黄素、抗干眼病维生素、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功能:①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视紫红质→暗视觉;②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分化③增强免疫;④骨骼正常生长缺乏时疾病:夜盲症、干眼病其他:β-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前体2.维生素D名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本质是类固醇衍生物)活性形式:VD主要为VD3胆钙化醇,高活性形式1,25-二羟钙化醇功能:调节血钙水平,调节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钙代谢,维持血钙、磷的正常水平缺乏时疾病: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其他:前体为胆固醇,紫外线照射下可变成维生素D3,在体内可合成3.维生素E名称:生育酚类化合物(生育酚、生育三烯酚)活性形式:生育酚功能:还原剂,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尤其是生殖细胞)、肺脏、心脏、DNA 等缺乏时疾病:新生儿缺乏时轻度溶血性贫血一般不易缺乏其他:α生育酚比较重要,还原剂,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细胞膜脂肪酸被破坏。
临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4.维生素K名称:凝血维生素具有叶绿醌生物活性活性形式:2-甲基1,4-萘醌功能:主要参与凝血与骨骼形成两个阶段(钙的沉积、提高骨骼强度)缺乏时疾病:VK缺乏引起出血。
其他:长期应用抗生素及肠道灭菌有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可能性。
K1、K2均为天然维生素,脂溶性;K3、K4为人工合成,水溶性是许多γ-谷氨酰羧化酶的辅酶二、水溶性维生素1. 维生素B1名称:硫胺素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作用:①作为能量代谢辅酶,在糖代谢、供能代谢中有重要作用;②神经递质生化合成疾病:缺乏→脚气病其他:参与脱羧反应、转酮酶催化反应等,作为转移基团载体2.维生素B2名称:核黄素,也称为黄素辅酶活性形式: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黄素单核苷酸(FMN)功能:广泛参与能量代谢的酶,广泛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催化1或2个电子转移(FMNH2,FADH2);抗氧化剂疾病:缺少导致口腔、唇、舌头严重3.维生素B3(维生素PP)名称:抗癞皮病维生素(包括烟酸和烟酰胺)活化形式: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功能:NAD+和NADP+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支持脂肪酸合成疾病:缺少导致糙皮病,高量引起肝脏损伤、皮肤潮红4.维生素B5名称:泛酸,遍多酸活性形式:辅酶A(CoA)功能:①参与酰基转移反应,羧基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②燃料分子氧化反应其他:功能部位为末端-SH,可与酰基连接5.维生素B6名称:V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PLP、磷酸吡哆胺(两者可互相转变)功能:广泛参与氨基酸代谢反应,如异构、脱羧、侧脸消除、取代反应疾病:缺乏时导致蛋白质异常各种疾病,过多导致永久性神经炎6.维生素B7名称:生物素活性形式:生物素辅基功能:羧基转移反应,ATP依赖度羧化反应,其中包括氨基酸代谢、脂肪酸合成、DNA合成其他:可由肠道微生物少量合成,长期使用抗生素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也可能造成生物素缺乏。
维生素总结一、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名称:类视黄素、抗干眼病维生素、A 1:视黄醇、A 2:3-脱氢视黄醇 活性形式: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功能:1.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发挥视觉功能2.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抗癌3.抗氧化缺乏时病症:夜盲症、干眼病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内;全反式视黄醇被异构成11-顺视黄醇;氧化成11-顺视黄醛..此物作为光敏感视蛋白的辅基与之结合生成视紫红质..视紫红质感光时;异构为全反式视黄醛;并引起视蛋白变构..进而视蛋白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视觉冲动..视紫红质分解;全反式视黄醛与视蛋白分离;构成视循环..维生素A 缺乏;视循环关键物质11-顺视黄醛不足;视紫红质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暗适应延长..过量的影响:中毒;组织损伤..症状:头痛、恶心、肝细胞损伤、高血脂、软组织钙化、高钙血症、皮肤干燥、脱屑、脱发2.维生素D名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本质是类固醇衍生物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 3功能:1.调节血钙水平;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钙代谢;维持血钙、磷的正常水平 2.影响细胞的分化 免疫细胞、胰岛B 细胞、肿瘤细胞缺乏时病症: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量的影响:中毒..表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软组织钙化原;紫外线照射下可变成维生素备注:在体内可合成:皮下储有维生素D3D33.维生素E名称:生育酚类化合物生育酚、生育三烯酚活性形式:生育酚功能:1.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保护细胞膜;维持其流动性2.调节基因表达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增殖;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肿瘤和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3.提高血红素合成关键酶活性;促进血红素合成..缺乏时病症:新生儿:轻度溶血性贫血一般不易缺乏..重度损伤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脆性增加等溶血性贫血..动物缺乏;生殖器发育受损;甚至不育备注:临床常用维生素E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4.维生素K名称:凝血维生素活性形式:2-甲基1;4-萘醌功能:1.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 是许多γ-谷氨酰羧化酶的辅酶2.对骨代谢有重要作用;对减少动脉钙化有重要作用;大剂量可降低动脉硬化的危险性..缺乏时病症:维生素K缺乏引起出血..备注:长期应用抗生素及肠道灭菌有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可能性..引发脂类吸收障碍的疾病;可引起维生素K缺乏..新生儿易缺乏不能通过胎盘二、水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B1名称:硫胺素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功能:1.糖代谢、供能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2.在神经传导中起一定作用..缺乏合成乙酰胆碱所需的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B1对胆碱酯酶的抑制减弱;时乙酰辅酶A生成减少;影响乙酰胆碱合成..又B1乙酰胆碱分解加强;影响神经传导..缺乏时病症:脚气病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多酶复合物的辅酶;参与线粒体内丙酮酸、α-酮戊二酸和支链氨基酸的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TPP在这些反应中转移醛基..维生素B1缺乏时;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障碍;血中丙酮酸、乳酸堆积;导致神经组织供能不足神经细胞膜髓鞘磷脂合成受阻;导致慢性末梢神经炎和其他神经肌肉变性病变;即脚气病..严重浮肿、心力衰竭..备注:维生素B缺乏多见于酒精中毒者12.维生素B2名称:核黄素活性形式: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功能:1.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递氢体的作用..参与氧化呼吸链、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氧化及三羧酸循环缺乏时病症:口角炎、唇炎、阴囊炎、眼睑炎、畏光备注: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在破坏皮肤胆红素的同时;核黄素也遭缺乏症到破坏;引起新生儿维生素B23. 维生素PP名称:抗癞皮病维生素包括烟酸和烟酰胺活性形式: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功能:1.NAD+和NADP+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分子中的烟酰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加氢及脱氢的特性缺乏时病症:癞皮病皮炎腹泻痴呆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烟酸作为药物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其可抑制脂肪动员;降低血浆胆固醇过量的影响:大量服用每日1-6g烟酸或烟酰胺会引发血管扩张、脸颊潮红、痤疮、及胃肠不适等..长期日服用量超500mg可引起肝损伤..备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结构与维生素PP相似;两者拮抗;长期服用异烟肼可能引起维生素PP缺乏4. 泛酸名称:遍多酸活性形式:辅酶ACoA和酰基载体蛋白ACP功能:1.参与酰基转移反应;CoA和ACP构成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广泛参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及肝的生物转化作用..约有70多种酶需CoA及ACP..缺乏时病症:泛酸缺乏症很少见5. 生物素名称:生物素活性形式:生物素辅基功能:1.生物素是体内多种羧化酶的辅基作为丙酮酸羧化酶、乙酰CoA羧的固定2.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使组蛋化酶等的辅基;参与CO2白生物素化;从而影响细胞周期、转录和DNA损伤的修复..缺乏时病症:很少缺乏..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炎;脱屑性红皮病..备注:长期使用抗生素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也可能造成生物素缺乏..新鲜鸡蛋中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它与生物素结合而不能被吸收..6.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名称:维生素B6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两者可互相转变功能:1.磷酸吡哆醛是多种酶的辅酶;参与氨基酸脱氨与转氨作用、鸟氨酸循环、血红素合成和糖原分解..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δ -氨基- γ-酮戊酸ALA合酶的辅酶2.磷酸吡哆醛可终止类固醇激素的作用缺乏时病症:缺乏不多见缺乏血红素合成受阻;引起低血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和血清铁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硬化、血栓生成与高血压相关过量的影响:中毒;日摄入量超200mg引起神经损伤;表现为周围感觉神经病备注:异烟肼能与磷酸吡哆醛的醛基结合;使其失去辅酶作用..服用异烟肼时;应补充维生素维生素B67. 叶酸名称:蝶酰谷氨酸活性形式: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2.抗癌3.应用叶酸可以降低功能:1.FH4胎儿脊柱裂和神经管缺乏的危险性..缺乏时病症:一般不发生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生成和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癌症危险性缺乏引起DNA低甲基化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叶酸缺乏;DNA合成受到抑制;骨髓幼红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度降低;细胞体积变大;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备注:孕妇及哺乳期应适量补充叶酸..口服避孕药或抗惊厥药能干扰叶酸吸收代谢..长期服用此类药物者;应考虑补充叶酸..8. 维生素B12名称:钴胺素活性形式: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功能:1.影响一碳单位的代谢..2.影响脂肪合成..3.营养神经缺乏时病症:很难缺乏症;偶见严重吸收障碍疾患病人及长期素食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神经脱髓鞘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1.维生素B12是N5-CH3-FH4转甲基酶的辅酶;催化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甲硫氨酸;B12缺乏;引起甲硫氨酸合成减少;还影响四氢叶酸的再生;导致一碳单位代谢受阻;进而使核酸合成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贫血..另同型半胱氨酸堆积可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动脉硬化、血栓生成和高血压的危险性..2.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L-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的辅酶;催化琥珀酰CoA的生成..维生素B12缺乏;L-甲基丙二酰CoA大量堆积..又L-甲基丙二酰CoA结构与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产物丙二酰CoA相似;影响脂肪酸的合成备注: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仅由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常与蛋白质结合而存在;它的吸收需要内因子..9. 维生素C名称:L-抗坏血酸活性形式:抗坏血酸功能:1.维生素C是一些羟化酶的辅酶..2.作为抗氧化剂直接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3.增强机体免疫力..4.促进铁吸收缺乏时病症:坏血病备注:人类和其他灵长类豚鼠等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需由食物供给..。
什么是发动机的压缩比
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国标以ε表示,也等于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汽油机在运转时,吸进的是汽油与空气混合气,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的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就越高,混合气中的汽油分子就能气化得更完全,燃烧也更迅速更充分,因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越大,经济性越好,排气质量也能相应得到改善。
反过来说,低压缩比的发动机燃烧时间相对延长,增加了能量消耗从而降低动力输出。
压缩比越大,通常伴随着的是发动机工作时抖振会明显增大(现在的发动机大都经过专门的调校,因而不是很明显),压缩比过大不仅不能进一步改善燃烧情况,反而会出现“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
爆燃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甚至损毁发动机。
表面点火也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使其寿命降低。
另外,压缩比的提高还受到排气污染法规的限制。
通常的低压缩比指的是压缩比在10以下,数值在10以上的就算是高压缩比发动机了。
压缩比的高低对发动机使用汽油等级的要求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压缩比越大,要求使用的汽油标号越高。
如果使用了低于建议标号的汽油,可能会产生“敲缸”、发动机振动加剧、不匀速行驶等问题,还会损害发动机性能,缩短使用寿命。
通常,压缩比低于7.5可使用90号汽油,压缩比在7.5~8.0应选用90或93号汽油;压缩比在8.0~10.0应选93或95号汽油;压缩比在10.0以上的应选用97号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