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7
得分 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20分)软件生计周期一般可分为__问题定义__、可行性研究、_需求剖析_____、设计编码、__测试________、运转与保护阶段。
2. 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区分,软件能够区分为系统软件、 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3. 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 、法律可行性 和决断。
4. 用户界面的 可使用性 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5. 常有的软件纲要设计方法有 3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结构模块结构的 ___结构化设计方法_________,以数据结构为基础结构模块的 __jackson 方法__________,以对象、类、继承和通讯为基础的__面向对象设计方法__________。
__数据流图________和__数据词典___共同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软件测试的方法有__剖析方法________和___非剖析方法_______(即黑盒法)。
单元测试一般以___白盒_____________测试为主,___黑盒______测试为辅。
成本预计方法主要有__自底向上预计________、_自顶向下预计_________和算法模型预计三种种类。
得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阶段不属于软件生计周期的三大阶段(C )。
A 、计划阶段B 、开发阶段C 、编码阶段D 、保护阶段2. 需求剖析是(A)。
A 、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B 、软件生计周期的开始C 、由系统剖析员独自达成的D 、由用户自己独自达成的 3. 原型化方法是软件开发中一类常用的方法, 它与结构化方法对比较,更需要(B )。
A 、明确的需求定义B 、完好的生命周期C 、较长的开发时间D 、娴熟的开发人员软件保护时,对测试阶段未发现的错误进行测试、诊疗、定位、纠错,直至改正的回归测试过程称为(A)。
A、更正性保护B、适应性保护C、完美性保护D、预防性保护5.一般说来,投入运转的软件系统中有错误(A)。
2.判断题1.向滞后的项目中增加人手会使得项目更加滞后。
(T)2.过程描述语言可以用于描述软件的系统结构。
(F)3.按照瀑布模型开发软件的一条指导思想是清楚地区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以便尽早开始程序的物理实现。
(F)5.只有质量差的软件产品才需要维护。
(F)6.层次图用来描述软件的层次结构。
层次图中的一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模块,方框间的连线表示模块的组成关系。
在层次图中除最顶层的方框之外,给每个方框都加编号,即成为带有编号的层次图。
(F)7.建立动态模型的第一步,是编写典型交互行为的脚本。
(T)8.软件错误可能出现在开发过程的早期,越早修改越好。
(T)9.软件模块的耦合是越低越好。
(T)10.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T)11.面向对象设计的结果只能采用面向对象语言来实现(F)12.一个成功的项目唯一提交的就是运行程序。
(F)13.用例之间的关系有3种。
(T)14.面向对象设计准则也要遵循弱耦合的原则,但是继承耦合则应该提高,紧密地继承耦合与高度的一般-特殊内聚是一致的。
(T)15.软件工作的考虑范围主要是程序设计和实现。
(F)16.环形复杂度定量度量程序的逻辑复杂度,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环形复杂度:流图G的环形复杂度V(G)=N-E+2o(改成E-N+2)(F)17.等价类划分方法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一部分中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T)18.在进行总体(改成概要)设计时应加强模块间的联系。
(F)19.系统结构图是精确表达程序结构的图形表示法。
因此,有时也可以将系统结构图当作系统流程图使用。
(T)20.建立动态模型的第一步,是编写典型交互行为的脚本。
(T)21.在程序调试时,找出错误的位置和性质比改正该错误更难。
(F)22.如果通过软件测试没有发现错误,则说明软件是正确的。
(F)23.快速原型模型可以有效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
(T)24.模块化,信息隐藏,抽象和逐步求精的软件设计原则有助于得到高内聚,低耦合度的软件产2023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1 .填空题1.一般来说,可以从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和有效性四个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1.选择题1.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
这八个阶段可以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
选项中正确的是C,即运行阶段。
2.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如果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选项中正确的是C,即测试和运行阶段。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是由哪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决定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即需求分析阶段。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软件危机的出现,选项中正确的是C。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选项中正确的是C。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互补充,选项中正确的是B。
7.UML主要应用于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选项中正确的是C。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要求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的是原型化方法,选项中正确的是B。
9.结构化分析方法强调分析对象的数据流,选项中正确的是B。
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选项中正确的是A。
11.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一般称其为瀑布模型,选项中正确的是A。
12.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中,可能占用人员最多的阶段是编码阶段,选项中正确的是C。
2.改写1.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
这八个阶段可以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运行阶段。
其中,运行阶段是指软件开发完成后,软件被交付给用户并开始使用的阶段。
2.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如果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
在这八个阶段中,测试和运行阶段是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软件交付给用户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将会对软件的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
软工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软件工程的定义是()A. 解决计算机软件危机的一门技术科学B. 设计软件系统的过程C. 软件产品开发的过程D. 通过分析、设计、实现以及对软件开发过程和工具的管理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2. 软件工程的基本活动包括()A.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B. 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C.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D. 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维护3. 软件过程模型是()A. 实现软件开发的步骤和活动的抽象描述B. 一种特定的软件开发方法或技术C. 一种具体的软件开发流程图D. 一种软件管理工具4. 下面不属于敏捷开发方法的是()A. ScrumB. XP (Extreme Programming)C. RUP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D. Lean5.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A.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B. 证明软件是错误的C. 提高软件质量D. 排除软件缺陷6. 静态测试是指()A. 在运行时进行的测试B. 对程序进行动态分析C. 对程序进行代码检查和审查D. 对软件进行压力测试7. 需求变更的原因包括()A. 用户需求不明确B. 代码出现错误C. 项目进度延迟D. 客户意见变化8. 软件质量模型ISO/IEC 9126共包括___个特性()A. 4B. 5C. 6D. 79. 下面哪个不是软件工程中的“四悖”之一?()A. 时间悖论B. 范围悖论C. 成本悖论D. 计划悖论10. 软件项目管理中,衡量项目进展的主要指标是()A. 代码行数B. 开发人员数量C. 已完成的任务数量D. 完成的工作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软件工程的三个基本活动是什么,并说明各个活动的主要任务。
答:软件工程的三个基本活动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以及测试和维护。
- 需求分析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与用户和相关方沟通,理解和明确软件系统的需求,确定软件的功能、性能要求和约束条件。
一、单向选择题(四选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软件的发展经历了(D)个发展阶段。
0102A.一B.二C.三D.四2、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包括(B)。
0401A.问题分析B.系统设计C.需求描述D.需求评审。
3、一个软件的宽度是指其控制的(C)。
0801A.模块数B.层数C.跨度D.厚度4、当模块中包含复杂的条件组合,只有(A)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各种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0802A.判定表和判定树B.盒图C.流程图D.关系图5、以下不属于逻辑覆盖的是(D)。
1402A.语句覆盖B.判定覆盖C.条件覆盖D.基本路径6、为适应软件运行环境的变化而修改软件的活动称为(B)。
1501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改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
01012.高级语言:独立于机器,面向过程或面向(对象)01013.软件项目管理的范围主要集中于3个P上,即:People人员、Problem问题和(过程)。
02014.人机界面的风格第一代界面是命令和(询问)方式。
12025.由于维护或在维护过程中其他一些不期望的行为引入的错误称为维护的(副作用)。
15046.在公式V(G)= E –N + 2中:E为程序图G中边的总数;N 为程序图中结点的总数。
V(G)又称为图G的环形(复杂度)0204。
7.任何一个基于计算机系统都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IPO)图来描述,它将该系统转换成一个信息变换模型。
03038.为提高可交互性一般对所有可能造成损害的用户操作动作,应坚持要求用户(确认),例如,提问“你确实要删除…?”。
12049.文档是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0101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错误打X、正确打√)1.用户对软件需求的描述不精确,往往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之一。
(√)01022.目前,软件项目的进度安排的两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程序评估与审查技术(PERT)和关键路径法(CPM)。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软件工程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软件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中包括以下哪些学科?A. 计算机科学B. 电子工程C. 数学D. 管理学E. 心理学答案:A、B、C、D2.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软件开发效率B. 提高软件质量C. 提高软件可靠性D. 提高软件维护性E. 提高软件安全性答案:A、B、C、D、E3. 软件过程模型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抽象表示方法,常用的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A. 瀑布模型B. 增量模型C. 螺旋模型D. 敏捷模型E. 喷泉模型答案:A、B、C、D4. 以下哪个开发方式可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快速反馈?A. 瀑布模型B. 增量模型C. 螺旋模型D. 敏捷模型答案:D5.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B. 定义软件系统的架构C. 设计软件的用户界面D. 实施软件测试答案:A二、填空题1. 软件工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软件的 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质量、可靠性2. 软件工程中的四个基本活动是需求分析、设计、 ______ 和______ 。
答案:实现、维护3. 瀑布模型的五个阶段依次是:需求分析、设计、编码、 ______ 和 ______ 。
答案:测试、维护4. “快速原型”开发模型注重 ______ 。
答案:用户参与5. 敏捷开发模型的核心原则是 ______ 。
答案:迭代开发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软件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答:软件工程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来实现软件的功能,同时也需要借鉴电子工程的设计思想来构建软件系统的架构。
此外,软件工程还应用了数学方法来进行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质量保证,同时也需要管理学的知识来进行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
2. 请简述螺旋模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场景。
答:螺旋模型适用于大型复杂项目或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项目。
厦门大学《软件工程导论》课程试卷软件学院2007级软件工程专业主考教师:王美红试卷类型:(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在结构性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 A )(A)需求分析阶段(B)详细设计阶段(C)概要设计阶段(D)可行性研究阶段2. 软件工程方法中普遍定义的方法之一是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SLC方法),下述哪一个论述不具有SLC方法的主要特征( C )(A)严格定义需求(B)划分开发阶段(C)规范文档格式(D)分析控制流程3.软件结构中两个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简单数据值,相当于高级语言中的值传递,这两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是( D )(A)公共耦合(B)控制耦合(C)标记耦合(D)数据耦合4.软件维护的四类维护活动是( A )(A)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抢救性维护和辅助性维护。
(C)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辅助性维护。
(D)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抢救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5.主要从( A )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可行性研究。
(A)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B)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
(C)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D)经济可行性,系统可行性,时间可行性。
6. 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C )是不适用的。
(A)数据流图(B)判定表(C)PAD图(D)数据字典7.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写需求分析文档以及( B )(A)软件的总结(B)需求分析评审(C)阶段性报告(D)以上答案都不对8.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描述和分析了软件过程能力的发展和改进的程度,确定了一个软件过程成熟程度的分级标准。
在( A )已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可对成本、进度和功能特性进行跟踪。
一、单项选择题1.适合于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 B )A.瀑布模型B.喷泉模型C.螺旋模型D.增量模型2.从实用角度看,数据规范化程度在大多数场合选用第( C )范式。
A. 1B.2C.3D.53. 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是( A )。
A. 项目值得开发否B.争取项目C.开发项目D.规划项目4. 模块的内聚性最高的是( D )A.逻辑内聚B.时间内聚C.偶然内聚D.功能内聚5.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B )A.软件工程B. 软件危机C. 软件周期D.软件产生6.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D )A.软件开发方法B.软件开发工具C.软件开发费D.软件系统的功能7. 完整的软件结构通常用( B )图来表示。
A. IPO图B. HIPO图C.PAD图D.DFD图8. 在白盒法技术测试用例的设计中( A )是最弱的覆盖标准。
A.语句B.路径C.条件组合D.判定9.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C)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结合B.隐藏C.封装D.抽象10.在数据流图中,圆代表(C)。
A.源点B.终点C.加工D.模块11.模块内聚度越高,说明模块内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程度越( B )。
A.松散B.紧密C.无法判断D.相等12.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白盒测试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中黑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 B )。
A.结构合理性B.软件外部功能C.程序正确性D.程序内部逻辑1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 C )是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
A.Booch方法B.Coad方法C.UML语言D.OMT方法14.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地定义出要开发的软件系统是(C )A.如何做B.怎么做C.做什么D.对谁做15.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C )A.筛选法B.迭代法C.逐步求精法D.递归法二、填空题1.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工程学方法分别是传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
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C)。
A、详细计划B、可行性分析C、运行阶段D、测试与排错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C )。
A、详细设计阶段B、概要设计阶段C、需求分析阶段D、测试和运行阶段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 )。
A、需求分析阶段B、详细设计阶段C、概要设计阶段D、可行性研究阶段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 )。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C. 软件危机的出现D.计算机的发展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A、硬件环境B、软件开发的环境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D、开发人员的素质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B)A、相互排斥B、相互补充C、独立使用D、交替使用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C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B )A、结构化方法B、原型化方法C、面向对象的方法D、控制流方法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B )A、控制流B、数据流C、程序流D、指令流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A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11、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A )A、瀑布模型B、对象模型C、螺旋模型D、层次模型12、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一般都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一般认为可能占用人员最多的阶段是( C)A、分析阶段B、设计阶段C、编码阶段D、测试阶段二.填空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
一、单向选择题(四选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软件的发展经历了(D)个发展阶段。
0102A.一B.二C.三D.四2、需求分析的任务不包括(B)。
0401A.问题分析B.系统设计C.需求描述D.需求评审。
3、一个软件的宽度是指其控制的(C)。
0801A.模块数B.层数C.跨度D.厚度4、当模块中包含复杂的条件组合,只有(A)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各种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0802A.判定表和判定树B.盒图C.流程图D.关系图5、以下不属于逻辑覆盖的是(D)。
1402A.语句覆盖B.判定覆盖C.条件覆盖D.基本路径6、为适应软件运行环境的变化而修改软件的活动称为(B)。
1501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改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
01012.高级语言:独立于机器,面向过程或面向(对象)01013.软件项目管理的范围主要集中于3个P上,即:People人员、Problem问题和(过程)。
02014.人机界面的风格第一代界面是命令和(询问)方式。
12025.由于维护或在维护过程中其他一些不期望的行为引入的错误称为维护的(副作用)。
15046.在公式V(G)= E –N + 2中:E为程序图G中边的总数;N 为程序图中结点的总数。
V(G)又称为图G的环形(复杂度)0204。
7.任何一个基于计算机系统都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IPO)图来描述,它将该系统转换成一个信息变换模型。
03038.为提高可交互性一般对所有可能造成损害的用户操作动作,应坚持要求用户(确认),例如,提问“你确实要删除…?”。
12049.文档是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0101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错误打X、正确打√)1.用户对软件需求的描述不精确,往往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之一。
(√)01022.目前,软件项目的进度安排的两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程序评估与审查技术(PERT)和关键路径法(CPM)。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复习和答案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__问题定义__、可行性研究、_
需求分析_____、设计编码、__测试________、运行与维护阶段。
2.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软件可以划分为系统软
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3.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
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抉择。
4.用户界面的可使用性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
是最基本的目标。
5.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有3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构
造模块结构的___结构化设计方法_________,以数据结构为基础构造模块的__jackson方法__________,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__面向对象设计方法__________。
6.__数据流图________和__数据字典___共同构成系统的逻
辑模型。
7.软件测试的方法有__分析方法________和___非分析方法
_______(即黑盒法)。
8.单元测试一般以___白盒_____________测试为主,___黑
盒______测试为辅。
9.成本估计方法主要有__自底向上估计________、_自顶向
下估计_________和算法模型估计三种类型。
1.下列哪个阶段不属于软件生存周期的三大阶段
( C )。
A、计划阶段
B、开发阶段
C、编码阶段
D、维护阶段
2.需求分析是(A )。
A、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
B、软件生存周期
的开始
C、由系统分析员单独完成的
D、由用户自己单
独完成的
3.原型化方法是软件开发中一类常用的方法,它与结构化方
法相比较,更需要(B )。
A、明确的需求定义
B、完整的生命周期
C、较长的开发时间
D、熟练的开发人员
4.软件维护时,对测试阶段未发现的错误进行测试、诊断、
定位、纠错,直至修改的回归测试过程称为( A )。
A、改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5.一般说来,投入运行的软件系统中有错误(A )。
A、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B、是不能容忍的
C、是要求退货的理由
D、是必然的
1.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应加强模块间的联系。
( N )
2.系统结构图是精确表达程序结构的图形表示法。
因此,有
时也可以将系统结构图当作系统流程图使用。
( N )3.用黑盒法测试时,测试用例是根据程序内部逻辑设计的。
( N )
4.在程序调试时,找出错误的位置和性质比改正该错误更
难。
( Y )
5.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OOD)
也是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之一。
( Y )
6.如果通过软件测试没有发现错误,则说明软件是正确的。
( N )
7.快速原型模型可以有效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
( Y )
8.模块化,信息隐藏,抽象和逐步求精的软件设计原则有助
于得到高内聚,低耦合度的软件产品。
( Y )
9.集成测试主要由用户来完成。
( N )
10.软件危机完全是由于硬件问题引起的。
( N )
得分评
卷
人
六、分析设计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调整工资”处理模块接受一个“职称”的变量,根据
职称的不同(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作不同的处理,其中若是助教还必须输入工龄,只有工龄超过两年才能调整工资。
请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
2.假定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重量不超过30
公斤的行李。
当行李重量超过30公斤时,对头等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4元,对其它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对国外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内乘客多一倍,对残疾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正常乘客少一半。
用判定树表示计算行李费的算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问题定义需求分析测试
2.系统软件支撑软件
3.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4.可使用性
5.结构化设计方法(SD)Jackson方法面向对象设计
方法(OOD)
6.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7.分析方法非分析方法
8.白盒黑盒
9.自顶向下估计自底向上估计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C A B A A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6-10:×√√××
六、分析设计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划分等价类:
输入条
件合理等价类
不合理等价
类
职称①教授
②副教授
③讲师
⑤四种职称
之外任意一
种
职称兼工龄④助教兼工龄
大于2年
⑥助教兼工
龄等于两年
⑦助教兼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