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健康的生活 专题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19
第十单元安康地生活一、安康地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指从10岁到20岁,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与智力开展的黄金时期。
1.青春期身体发育:1〕形态发育①身高突增:下肢骨迅速生长②体重增加③器官功能增强:大脑皮层沟回加深,肺与心脏功能加强。
2〕性发育与性成熟①性器官体积与重量迅速增加②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遗精: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
月经:子宫内膜剥落形成月经。
③出现第二性征男性:长胡须、长腋毛、喉结突出、声音消沉等女性: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①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心。
②内心世界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③性意识开场萌动。
3.青春期的卫生1〕月经期的卫生①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②使用干净的月经用品③注意饮食营养④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⑤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⑥注意保暖,进展适当的运动,但要防止剧烈运动2)心理卫生〔精神卫生〕①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
②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③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安康的文体活动与社会活动,同学间相互帮助,及师长密切交流,安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二、传染病与免疫1〕概念:由病原体传播引起的能够在人及人之间及人及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与流行性。
2〕病因: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3〕流行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安康人所经历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4〕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如将传染病患者与疑似患者隔离治疗、将患病的动物杀死燃烧深埋〕、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搞好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注射疫苗等〕。
1〕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它识别“自己〞与“非己〞的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与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安康。
专题09 健康的生活知识点索引:1.传染病与免疫2.用药与急救3.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知识点1:传染病与免疫(一)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
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二)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流行,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点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3、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注:注意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2、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带口罩出门等;3、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
(五)人体的三道防线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对人体来说,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异种动物的血清、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等都可以是抗原。
2、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病原体(抗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3、抗原与抗体的关系: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即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六)免疫的类型免疫的类型特点构成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出生以后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注:接种疫苗是接种抗原接种血清是接种抗体!)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专题八健康地生活1.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2、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3.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病人)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6.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包括胃腺和肠腺等消化腺)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淋巴结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等)其中前俩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出生后才有的(后天性免疫),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7.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人体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8.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疫苗、过敏性物质、移植的器官等)9、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或一类抗原,如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能抵抗乙肝病毒。
10.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并能使人体保持产生该抗体的能力。
当下次该病原体入侵人体时,人体能_快速大量__产生抗体抵抗该病原体,达到防御的目的。
11、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处方药:必须凭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书服用的药物。
12、“是药三分毒”,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服用前应该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1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
1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1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专题复习十一《健康的生活》一、考点扫描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2、人体中的三道防线3、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
4、安全用药及急救。
5、健康的生活方式二、知识梳理:(一)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_______________ O2、传染病要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个基本环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o (患者及携带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做,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_____________ o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o发现传染病人隔离这是__________________ ,打扫卫生,喷洒消毒液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锻炼身体、接种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预防传染病时,在三个环节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二)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组成,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功能是阻挡或杀死病体,清扫异物。
2、第二道防线:组成:体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 ,功能是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3、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4、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_______ (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___________ (淋巴细胞)组成的。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一、复习目标: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病毒性传染病;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4、能说出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常识5、说明酗酒、吸烟的危害6、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7、能运用一些急救方法进行急救二、重点难点:重点: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病毒性传染病;3、能说出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常识4、说明酗酒、吸烟的危害5、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难点: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病毒性传染病三、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归纳:1、传染病:①病因:病原体引起②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③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④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⑤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常见的传染病:(1)蛔虫病:(消化道传染病)①病原体:蛔虫卵②传播途径: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③预防:注意饮食卫生、消灭生物媒介(2)流感:(呼吸道传染病)①病原体:流感病毒②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③预防:通风换气、消毒、接种疫苗3、免疫:(1)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清除体内衰老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① 保护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阻挡病原体入侵;② 保护人体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作用; ③人体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④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第一、二道防线)⑤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4、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消灭相应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