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呼吸作用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97.00 KB
- 文档页数:9
呼吸作用的概念高中生物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它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质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而无氧呼吸则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它指的是有机物质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通过发酵或其他代谢途径分解,产生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是生物体最主要的能量供给途径之一,以动物为例,它主要发生在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链中。
具体来说,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糖解、Krebs循环和呼吸链。
首先是糖解过程,也叫糖酵解,它将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内膜下间隙中,通过Krebs循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还原化合物NADH和FADH2,这些还原化合物称为电子载体。
最后,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中,这些电子载体释放出的电子逐渐在一系列蛋白质催化的反应中转移,最终与氧气结合形成水,这过程产生的能量用于最终生成三磷酸腺苷(ATP),提供细胞的能量需求。
无氧呼吸是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进行的。
有些生物体不能在缺氧的环境中生存,但是有些生物体却具有适应无氧环境的能力。
比如,一些细菌和酵母菌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产物通常是乳酸和乙醇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产生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主要途径是细胞的胞质发酵和线粒体的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意义非常重要。
对于动物来说,呼吸作用提供了产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包括维持基本的细胞代谢、运动、生长发育等。
同时,呼吸作用还能够将通过消化吸收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细胞内可用的能量。
此外,呼吸作用还有助于维持生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生物体吸入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帮助维持了生物体体内的氧气水平,向组织提供氧气,同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防止其在体内积聚而导致的酸中毒。
总结起来,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我将呼吸作用的要点整理如下,今天一起来学习下:一、名词解释1、 呼吸作用(不是呼吸): 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 无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3、 有氧呼吸: 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4、 发酵: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①场所: 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呼吸作用过程图解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③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中标出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 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③实例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 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 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细胞呼吸(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
拓展:①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直接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
②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反应物是葡萄糖,产物是丙酮酸和[H]。
③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反应物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CO2 和[H]。
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反应物是O2 和[H],产物是H2O。
⑤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比较: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反应物主要是C6H12O6 丙酮酸+H2O [H]+ O2产物丙酮酸+[H] CO2+[H] H2O释放能量少量少量大量(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拓展:①高等植物在水淹时,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
②马铃薯、玉米胚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③高等动物和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④无氧呼吸生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2 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 2 C3H6O3(乳酸)+少量能量;⑤无氧呼吸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有氧呼吸二、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物质变化和场所不同。
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在冬季通过温室、大棚为农作物提供合适的温度;种植阴生植物要遮荫;通过合理密植、套种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对稻田举行定期排水,防止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腐烂;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
拓展:①热点:测定光合速率必须在光下进行,测定呼吸速率必须在暗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