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807软件工程专业综合考研真题试题2013年
- 格式:pdf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2
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软件工程专业综合请考生注意:①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②不允许考生使用计算器。
本试题包含数据结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三个科目。
请考生在答题时注明答题科目。
数据结构总分90分,为必选部分。
其他两部分总分各为60分,是二选一科目。
必选科目数据结构(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n个结点的顺序表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1)的操作是:A.访问第i个结点(1≤i≤n)和求第i个结点的直接前驱(2≤i≤n)B.在第i个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1≤i≤n)C.删除第i个结点(1≤i≤n)D.将n个结点从小到大排序2 .若已知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1,2,3,…,n,其输出序列为p1, p2, p3, …, p n,若p1=n,则p i为:A.i B.n-i C.n-i+1 D.不确定3.设有两个串p和q,求q在p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称作:A.连接 B.模式匹配 C.求子串 D.求串长4.二叉排序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序列如下:前序遍历:EFHIGJK,中序遍历:HFIEJKG。
该二叉树的根的右子树的根是:A.E B.F C.G D.H5.已知图的邻接表如下所示,根据算法,则从顶点0出发按广度优先遍历的结点序列是:A.0321 B.0123 C.0132 D. 03126.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效率最高的是:A.平衡二叉树 B.排序二叉树C.没有左子树的排序二叉树 D.没有右子树的排序二叉树7.要尽可能快的对序列进行稳定的排序,则应该选择:A.快速排序 B.归并排序 C.冒泡排序 D.堆排序8.哈希表的地址区间是0到16,哈希函数为H(K)=K mod 17,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并将关键字序列26,25,72,38,8,18,59依次存储到哈希表中。
则元素59存放在哈希表中的地址是:A.8 B.9 C.10 D.119.如果线性表用链表实现,下面所列的算法中哪一种算法对线性表排序速度最快:A.简单选择排序 B.归并排序 C.插入排序 D.快速排序10.设矩阵A是某个有向图的邻接矩阵(0-1矩阵),矩阵B是m个A相乘,即B=A m=[b jk]。
《软件工程》综合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软件产品具有无形性,它是通过()体现它的功能和作用的。
A、复制B、计算机的执行C、开发和研制D、软件费用2、同一软件的大量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通过()而得到A、研究B、复制C、开发D、研制3、作坊式小团体合作生产方式的时代是()时代。
A、程序设计B、软件生产自动化C、程序系统D、软件工程4、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思想是在软件生产中用()的方法代替传统手工方法。
A、工程化B、现代化C、科学D、智能化5、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性质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A、理论研究B、原理探讨C、如何建造软件系统D、原理的理论6、将每个模块的控制结构转换成计算机可接受的程序代码是()阶段的任务。
A、编码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测试7、软件工程要用()的方法建立软件开发中的各种模式和各种算法A、管理B、工程C、数学D、计算机8、软件开发费用只占整个软件系统费用的()A、1/2B、1/3C、1/4D、2/39、软件开发中大约要付出()%的工作量进行测试和排错A、20B、30C、40D、5010、()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开发方法。
A、结构化B、JacksonC、维也纳开发D、面向对象开发11、准确地解决“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是()阶段的任务:A、可行性研究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编码12、软件生存周期中时间最长的是()阶段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测试D、维护13、()方法是以数据结构为驱动的、适合于小规模的项目。
A、JSPB、JSDC、VDMD、Jackson14、软件是一种()产品A、物质B、逻辑C、有形D、消耗二、填空题1、软件与物质产品有很大的区别,软件产品是一种产品。
2、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计算机科学着重于理论和原理,软件工程着重于。
3、概要设计主要是把各项功能需求转换成系统的。
4、最基本、应用广泛、以文档为驱动、适用于开发功能明确的软件项目生存期模型是。
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软件工程专业综合请考生注意:(1)所有答案(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
(2)允许使用计算器。
(3)本考题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三个科目。
其中数据结构为必选部分。
操作系统,数据库为二选一,考生只需选择其中一个科目答题即可。
考生需在答题纸上标明选答科目的名称。
必选科目数据结构部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考虑下面程序段:void power(int m,int n){ //前提:n>=0int result=1;while(n>1)if(n为偶数){m=m*m;n=n/2;}else{result=result*m;n=n-1;}return result;}则调用power(m,n)的时间复杂度是:A.O(n)B.O(n logn)C.o(logn)D.O(n2)2.下面是对有序数组进行二分查找程序的教学版。
bool search(T a[ ],int n,T key){ //n:数组a的长度。
前提:n>=0,T是某种数据类型if(n<=0)return false;int mid=n/2;if(a[mid]==key)return true;if(almid]<key)return search(a,mid,key);else return search(a+mid+1,n-mid-1,key);}考虑函数调用search(a,n,key);下面三个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1)成功查找的键值比较次数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n)。
(2)不成功查找的键值比较次数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n)。
(3)若键值x,y均不在数组中,则查找他们所执行的键值比较次数相A.(1),(2),(3)全部正确B.仅(1),(2)正确C.仅(1),(3)正确D.仅(2),(3)正确3.n个结点的简单有向图最多有多少条弧边?4.以下哪个函数是O(n3)?A.n3log(n)+n3B.n3+log(n)C.3nD.n3log(n3)5.将键值个数分别为m,n的两个有序表归并为一个大的有序表最多需要多少次键值比较?A.min(m,n)B.m+n-1C.max(m,n)D.m+n6.假设队列是用循环单链表存储,队列的长度是n,头指针是front,尾指针rear 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所在的结点,指针x指向的结点包含的元素需要入队,需要下面的那个选项的入队操作序列?A.front=x;front=front->next;B.x->next=front->next;front=x;C.rear->next=x;rear=x;D.rear->next=x;x->next=null;rear=x;7.具有n(n>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假设只有一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度为0)。
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科目代码 408)1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试题要求。
1.求整数n(n≥0)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int fact(int n){if (n<=1)return 1;return n*fact(n-1);}A. O(log2n)B. O(n)C. (nlog2n)D. O(n2)2.已知操作符包括‘+’、‘-’、‘*’、‘/’、‘(’和‘)’。
将中缀表达式a+b-a*((c d)/e-f)+g转换为等价的后缀表达式ab+acd+e/f-*-g+ 时,用栈来存放暂时还不能确定运算次序的操作符,若栈初始时为空,则转换过程中同时保存在栈中的操作符的最大个数是A. 5B. 7C. 8D. 113.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 e, b, d, c,后序遍历序列为b, c, d, e, a,则根结点的孩子结点A.只有eB.有e、bC.有e、cD.无法确定4.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6,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A. 10B. 20C. 32D. 335.对有n个结点、e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A. O(n)B. O(e)C. O(n+e)D. O(n*e)6.若用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矩阵中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均为零,则关于该图拓扑序列的结论是A.存在,且唯一C.存在,可能不唯一B.存在,且不唯一D.无法确定是否存在7.对如下有向带权图,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求源点a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则得到的第一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b,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c,后续得到的其余各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依次是2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A.d,e,fB.e,d,fC. f,d,eD.f,e,d8.下列关于最小生成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I.最小生成树树的代价唯一II.权值最小的边一定会出现在所有的最小生成树中III.用普里姆(Prim)算法从不同顶点开始得到的最小生成树一定相同IV.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得到的最小生成树总不相同A.仅IB.仅IIC.仅I、IIID.仅II、IV9.设有一棵3阶B树,如下图所示。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870 试题名称:软件工程(共 5 页)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学位)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1、到目前为止,软件开发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和。
2、结构化方法由、和构成,它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3、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
它包括、、、、、、和,它规定了由前至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4、可行性研究需要从可行性、可行性和可行性三个方面分析研究每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5、需求分析阶段所要编写的文档有、和。
6、软件设计是一个把转换为的过程,包括和。
7、面向对象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和。
8、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信息隐蔽通过对象的来实现。
类结构分离了与的抽象,它是对象的共性的抽象。
9、软件产品在交付使用之前一般要经过以下4步测试:、、和。
10、软件维护包括维护、维护、维护和维护。
11、软件项目计划是由和共同经过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后制定的。
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软件是一种()产品。
A.有形B.逻辑C.物质D.消耗2、软件工程学的目的是最终解决软件生产的()问题。
A.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B.使软件生产工程化C.消除软件的生产危机D.加强软件的质量保证3、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多种,下列选项中,()不是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软件工程)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简答题 4.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20世纪80年代以来,软件工程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A.主要研究系统实现技术B.关注软件质量和软件工程管理C.开发了若干过程式语言D.以软件复用技术为基础开展一系列软件生产技术正确答案:D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软件工程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从而演化成一种完整的软件开发方法和系统的技术体系。
2.根据软件需求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设计约束的是( )A.通信接口B.法规政策C.审计功能D.握手协议正确答案:A解析:设计约束包括与其他应用的接口,但不包括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属于外部接口需求。
3.一个模块直接修改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这样的耦合被称为( )A.内容耦合B.控制耦合C.公共耦合D.数据耦合正确答案:A解析:当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者直接转入另一个模块时,就发生了内容耦合。
此时,被修改的模块完全依赖于修改它的模块。
如果发生下列情形,两个模块之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
4.几种常见的内聚类型中,最理想的内聚是( )A.逻辑内聚B.顺序内聚C.功能内聚D.过程内聚正确答案:C解析:功能内聚:最理想的内聚,模块的所有成分对于完成单一的功能都是基本的。
功能内聚的模块对完成其功能而言是充分必要的。
5.对软件结构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模块的( )A.扇入B.扇出C.深度D.控制域正确答案:B解析:宽度越大系统越复杂,而对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模块的扇出。
6.下列工具中,常用在需求分析阶段的是( )A.HIPO图B.N-S图C.PAD图D.DFD图正确答案:D解析:需求分析阶段用的工具有:数据流图(DFD图)、数据字典、判定树、判定表。
7.UML表达关系的术语中,聚合是一种特殊的( )A.关联B.依赖C.泛化D.细化正确答案:A解析:聚合(aggregation)关系:关联关系的一种特例,是强的关联关系。
软件工程试题一2008年06月11日星期三 17:48一、名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 软件工程2.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3. 数据流4. 模块5. 模块独立性6. 软件可靠性7. 软件配置项8. 原型9. 类10. 消息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1.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开发管理两个方面。
在软件开发技术中,主要研究、和。
2.维护的副作用有、、三种。
3.技术可行性一般要考虑的情况包括:、、。
4.在需求分析阶段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问题识别、、。
5.软件设计是一个把转换为的过程,包括和。
6.在一个模块中,反映模块的外部特性,反映它的内部特性。
7.面向对象有三个基本要素。
它们是、、。
8.软件测试时需要三类信息:、和。
9.为开发一个特定项目选择程序设计语言时,必须从、、几方面考虑。
10。
测试用例应由和预期的两部分组成。
这样便于对照检查。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1.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是不适用的。
A。
数据流图B。
判定表C。
PAD图D。
数据词典2.模块,则说明模块的独立性越强。
A。
耦合越强B。
扇入数越高C。
耦合越弱D。
扇入数越低3.数据处理问题的工作过程大臻分为三步,即取得数据、变换数据和给出数据。
A。
变换型B。
事务型C。
结构化D。
非结构化4.为了最乡里实现目标系统,必须设计出组成这个系统的所有程序和文件,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完成,即和过程设计。
A。
程序设计B。
结构设计C。
系统设计D。
详细设计5.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映射成软件结构。
A。
数据流B。
系统结构C。
控制结构D。
信息流6.Jackson方法是一种面向的方法。
A。
对象B。
数据结构C。
数据流D。
控制流7.模块的内部过程描述就是模块内部的,它的表达形式就是详细设计语言。
A。
模块化设计B。
算法设计C。
程序设计D。
详细设计8.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单元测试是在阶段完成的。
A。
概要设计B。
详细设计C。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试题要求。
1.已知两个长度分别为m 和n 的升序链表,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长度为m +n 的降序链表,则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O n B .()O m n ⨯ C .(min(,))O m n D .(max(,))O m n 2.一个栈的入栈序列为1,2,3,,n ,其出栈序列是123,,,,n p p p p 。
若23p =,则3p 可能取值的个数是( )。
A .3n -B .2n -C .1n -D .无法确定3.若将关键字1,2,3,4,5,6,7依次插入到初始为空的平衡二叉树T 中,则T 中平衡因子为0的分支结点的个数是( )。
A .0B .1C .2D .34.已知三叉树T 中6个叶结点的权分别是2,3,4,5,6,7,T 的带权(外部)路径长度最小是( )。
A .27B .46C .54D .565.若X 是后序线索二叉树中的叶结点,且X 存在左兄弟结点Y ,则X 的右线索指向的是( )。
A .X 的父结点B .以Y 为根的子树的最左下结点C .X 的左兄弟结点YD .以Y 为根的子树的最右下结点6.在任意一棵非空二叉排序树T 1中,删除某结点v 之后形成二叉排序树T 2,再将v 插入T 2形成二叉排序树T 3。
下列关于T 1与T 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 .若v 是T 1的叶结点,则T 1与T 3不同II . 若v 是T 1的叶结点,则T 1与T 3相同III .若v 不是T 1的叶结点,则T 1与T 3不同IV .若v 不是T 1的叶结点,则T 1与T 3相同A .仅I 、IIIB .仅I 、IVC .仅II 、IIID .仅II 、IV7.设图的邻接矩阵A 如下所示。
各顶点的度依次是( )。
考研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软件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A. 提高软件的可靠性B. 提高软件的生产率C. 降低软件的成本D. 以上都是答案:D2.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确定软件的功能需求B. 确定软件的非功能需求C. 确定软件的界面需求D. 确定软件的性能需求答案:A3. 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的主要依据是()。
A. 程序内部逻辑B. 程序外部功能C. 程序设计文档D. 用户操作手册答案:B4. 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变更可能导致()。
A. 项目延期B. 成本增加C. 质量下降D. 以上都是答案:D5.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概念不包括()。
A. 对象B. 类C. 模块D. 继承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可维护性原则C. 可测试性原则D. 可扩展性原则答案:ABCD2. 软件项目管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时间管理B. 成本管理C. 风险管理D. 质量管理答案:ABCD3.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 发现软件中的缺陷B. 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C. 确保软件的可靠性D. 提高软件的性能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答案:软件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2. 什么是软件危机?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成本超支、进度延误、质量低下等。
3. 请解释什么是软件重构。
答案:软件重构是指在不改变软件外部行为的前提下,对软件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以提高其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
4. 什么是敏捷开发?答案: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软件开发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客户反馈和对变化的响应。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假设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周期为18个月,预计成本为1000万元。
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科目代码 408)1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试题要求。
1.求整数n(n≥0)阶乘的算法如下,其时间复杂度是int fact(int n){if (n<=1)return 1;return n*fact(n-1);}A. O(log2n)B. O(n)C. (nlog2n)D. O(n2)2.已知操作符包括‘+’、‘-’、‘*’、‘/’、‘(’和‘)’。
将中缀表达式a+b-a*((c d)/e-f)+g转换为等价的后缀表达式ab+acd+e/f-*-g+ 时,用栈来存放暂时还不能确定运算次序的操作符,若栈初始时为空,则转换过程中同时保存在栈中的操作符的最大个数是A. 5B. 7C. 8D. 113.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 e, b, d, c,后序遍历序列为b, c, d, e, a,则根结点的孩子结点A.只有eB.有e、bC.有e、cD.无法确定4.若平衡二叉树的高度为6,且所有非叶结点的平衡因子均为1,则该平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为A. 10B. 20C. 32D. 335.对有n个结点、e条边且使用邻接表存储的有向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其算法时间复杂度是A. O(n)B. O(e)C. O(n+e)D. O(n*e)6.若用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矩阵中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均为零,则关于该图拓扑序列的结论是A.存在,且唯一C.存在,可能不唯一B.存在,且不唯一D.无法确定是否存在7.对如下有向带权图,若采用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求源点a到其他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则得到的第一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b,第二条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是c,后续得到的其余各最短路径的目标顶点依次是2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试题A.d,e,fB.e,d,fC. f,d,eD.f,e,d8.下列关于最小生成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I.最小生成树树的代价唯一II.权值最小的边一定会出现在所有的最小生成树中III.用普里姆(Prim)算法从不同顶点开始得到的最小生成树一定相同IV.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得到的最小生成树总不相同A.仅IB.仅IIC.仅I、IIID.仅II、IV9.设有一棵3阶B树,如下图所示。
软件工程综合习题(1)及答案一、选择题1.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C)。
A.软件工程B.软件周期C.软件危机D.软件产生2.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A )模型。
A.线性顺序B.顺序迭代C.线性迭代D.早期产品3.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是(B )。
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缺乏灵活性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适用可变需求4.螺旋模型是一种将瀑布模型和(A)结合起来的软件开发模型。
A.增量模型B.专家系统C.喷泉模型D.变换模型5.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A)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C.管理信息 D.实时6.下列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属于国际标准的是(D )A.GBB.DINC.ISOD.IEEE7.结构化方法是一种基于(D)的方法。
A.数据结构B.程序结构C.算法D.数据流8.软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 A)需求分析、设计过程。
A、简化、压缩的B、详细的C、彻底的D、深入的9.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D)A、分析开发系统的必要性B、确定系统建设的方案C、分析系统风险D、确定是否值得开发系统10.设年利率为i,现存入p元,不计复利,n年后可得钱数为(C)。
A、P×(1+i*n)B、P× (i+1)*nC、p×(1+i)nD、p×(i+n)11.可行性研究是在(A)之前A、系统开发B、测试C、试运行D、集成测试12.可行性研究需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系统的规模,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的成本只是预期总成本的(C)。
A、1%B、20%C、8%D、50%13.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B)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具有法律性、权威性。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D.《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14.效率是一个性能要求,因此应当在以下哪个阶段规定?BA、可行性分析B、需求分析C、概要设计D、详细设计15.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D)A、软件验收的依据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C、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D、软件设计的依据16.数据字典是用来定义(D)中的各个成份的具体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