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篇隐性评价与新闻英语阅读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67.85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戴文建来源:《教育观察·中旬》2013年第07期[摘要]语篇分析理论中的图式理论和衔接理论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对语篇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改善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因此,阅读教学应重视篇章分析的应用,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阅读水平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语篇分析;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0-0077-03[作者简介]戴文建(1974—),男,江苏徐州人,本科,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还是遵循着传统教学模式,精讲词汇、词组和语法,这占据了英语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他们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篇章意识的培养。
许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拿到一篇没有生词的文章却看不懂意思。
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认识单词,知道句型,但把握不了文章的整体意思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词汇、词组、句型、语法和语篇联系起来,而是支离破碎地理解语言的结果。
这不能说不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一大痼疾,也是制约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瓶颈,因此加强篇章意识的培养急需英语教师的重视。
本文将对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语篇分析理论与语篇教学语篇分析理论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在《语言》杂志上发表论文[WTBX]Discourse Analysis[WTBZ],标志着语篇分析研究的开端。
我国的语篇分析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胡壮麟这样定义语篇:“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
” 可见,语篇分析理论具有丰富的内容,其核心部分为图式理论和衔接理论。
英语新闻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一、引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案例的介绍,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新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全球时事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步骤1. 选择适当的新闻文章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篇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新闻文章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热门话题,如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等。
确保文章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不过于复杂,以便学生理解。
2. 预习与导入在学生阅读新闻文章之前,先进行一次预习和导入。
可以问学生关于这个话题的相关问题,或者展示一些与话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话题的了解度。
3. 阅读文章并进行理解让学生阅读整篇新闻文章,并鼓励他们尽量理解文章的大意。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问题作为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和背景知识。
4. 分析词汇和语法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对新闻文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讨论与互动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可以就文章中的观点和观点进行辩论,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和观点。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提出对教学设计案例的反馈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三、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以及进行一些评测,对学生的英语新闻阅读能力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方式进行评估,以便为学生的提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拓展为了继续提高学生的英语新闻阅读能力,在课后可以提供更多的文章和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英语新闻讨论、阅读英文新闻网站等,以获得更广泛的英语新闻阅读体验和提高。
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设计英语报刊阅读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本篇文章将针对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报刊阅读的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读能力。
2.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的关注与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新闻报道阅读:选取适当难度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新闻内容,掌握阅读时的技巧和策略。
2. 社论评论阅读:选取一些有深度和观点性的社论评论文章,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和论证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专栏文章阅读:选取一些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和能激发学生思考的专栏文章,激发学生对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兴趣。
4. 学术论文阅读:选取一些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和学术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5. 广告与商业报道阅读:选取一些商业广告和报道,培养学生对商业信息的辨析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 前期准备: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阅读习惯,选择适合学生的报刊材料作为教学内容。
可以借助教材、网络资料等渠道进行选择。
2.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导入报刊阅读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阅读训练:对选取的报刊材料进行适当的分段和编辑,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和泛读,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重点和细节。
(3)词汇扩展:根据文章内容,挑选一些核心词汇进行词义、词形和用法的讲解,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4)讨论与解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解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阅读是一种最为便捷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方式,是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探讨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可以改善过去重视词句教学而轻视篇章解读的状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全面分析的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语篇分析语篇教学阅读1 引言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们把文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句子,进行详尽的语法结构分析和词义解释,忽略了文章的全文布局、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段等在整个篇章结构中的表意功能以及特殊交际功能,这直接影响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语篇教学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师的重视,逐渐被用来指导英语阅读教学。
2 语篇分析理论与语篇教学八十年代语篇分析作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开始出现。
语篇分析理论既重视语言点也重视语篇的整体结构,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和作者及语篇之间相互交际的过程。
语篇分析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将语篇当作过程,探讨与语篇生成和理解相关的因素;二是将语篇当作产品,从篇章结构的内容出发,寻找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其目的是训练学生从语篇整体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对文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
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是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是以篇章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法,强调整体性原则,以内容为中心。
教师立足于整篇课文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从篇章的整体出发,先分析理解篇章结构,然后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在通览全文的同时掌握文章的主题,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避免传统阅读教学中孤立学习语言的现象。
语篇教学可以让学生最大量得获取文章所传递的信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摘要:语篇是课程内容的要素之一,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英语课标(2020年修订)》指出: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
语篇分析能够提升初中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手段去加强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语篇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包括口语的、书面语的,或图形、图表等多模态形式的材料,也称为教学文本或教学语篇(王蔷等,2019)。
研读语篇就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教育部,2018)。
由此可见,语篇不仅仅是文字或图形的集合,也同样渗透着各种文体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态度、时代背景等要素。
为什么要进行语篇研读呢?进行深人、透彻、恰切的语篇研读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基础。
事实上,没有了语篇研读,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都是无本之木,语篇研读使教学目标与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现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教师在拿到语篇后,只宏观通读了几遍,便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始着手分析单词、语法结构、故事情节等,然后设计教学活动。
这种方式的最大风险是,语篇研读的过程和结果基本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理解水平,甚至有可能被许多其他因素影响和干扰,比如教师自己的阅历、知识储备、心境、语言观等。
对于特别简单的文本可能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现象,对于特别复杂的文本,可能存在解读吃力、理解不到位,甚至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
因此英语老师应该注重全语篇分析视角下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类型分析语篇类型是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以及口头、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如文字、图示、歌曲、音频、视频等。
英语新闻英语阅读教案教案标题:英语新闻英语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新闻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积累。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新闻文章。
2. 教授新闻阅读技巧和策略。
3.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和扩展。
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教学步骤:引入:1.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氛围,介绍英语新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提问学生是否有阅读英语新闻的经验,并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阅读训练:1. 分发选定的英语新闻文章,并提醒学生先快速浏览文章了解大意。
2. 引导学生阅读文章,重点理解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
3.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与文章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4. 指导学生使用上下文线索猜测生词的意思,并扩展他们的词汇量。
词汇学习:1. 指导学生识别和记录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
2. 引导学生使用词根、前缀、后缀等方法猜测词义。
3. 引导学生使用词典或在线资源查找词义和例句。
4. 组织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如填空、造句等。
讨论和分析:1. 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题、观点和观点支持。
2. 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和观点。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促进深入思考和交流。
总结: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英语新闻阅读技巧和策略。
3. 提醒学生继续阅读英语新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词汇积累。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答案和词汇练习结果。
3.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析环节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英语新闻,扩展阅读材料的广度和深度。
2.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新闻的资源和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新闻摘要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年级选择适当难度的英语新闻文章。
英语新闻报道类阅读学习方法
英语新闻报道类阅读学习方法
导语:新闻报道类英语阅读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
下面是英语新闻报道类阅读学习方法,欢迎参考!
1.细读文章,掌握细节
这次应细品,不可一晃而过。
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记录,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 why)划出来。
经过这样的处理,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会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理解大意,初选答案
一般短文都设有五个题目,对那些表层理解的题目可以断然选定。
对那些深层理解的题目,应再查阅原文,但决不是简单重读,应找出依据,把所答案代入文中,再确定正误。
在确定答案时,对文章和题中的词语应结合上下文思考其确切意思,切忌望文生义,作出错误的.判断。
3.复读全文,核对答案
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那些未获解答的题,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
4.瞻前顾后,首尾突破
对一具体问题不要局限于一词一事,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
这样,可减少“钻牛角尖”和“繁琐分析”。
而且,在中考试题中,即使是事实和细节题,也是“围绕或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课前预习。
大多数短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或议论文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常包含了全文的主要信息或基本观点;
而结尾部分常是结局或结论。
寓言或幽默文字的结尾也往往是点
晴之笔或值得玩味之处。
因此,抓住首尾往往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高中英语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听、说、写的关键。
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
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年来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关注,对其研究也不断深入。
语篇分析(text analsis)是该学派有别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重要特征,也是该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近年来的MNET试题依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从客观上提出了应当达到的能力水准,其中之一就是要具备完备的语篇分析理解能力高中学生的语篇知识实际上必须与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平行发展,语篇分析理解活动是语篇知识的实际运用,语篇知识又是语篇分析理解活动的前提。
语篇分析理解能力的具体内容包括:1.领悟或运用句法;2.领悟或运用逻辑表达手段;3.领悟或运用修辞手段(初级水平);4.领悟或运用篇章组织手段;5.领悟或运用文体?本文试图探讨一下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的关系1.阅读过程从被动到互动的认识传统的阅读教学在语法翻译法理论指导下,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用能否译成确切的母语作为衡量理解的标准。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词汇与语法之间,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深层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阅读速度上不去,交际运用能力也跟不上。
从教师的角度看,由于传统理论强调从音素—字母对应,词组—句子对译关系着手,语言点讲解往往不能紧扣上下文,即紧扣语篇语境作全面的分析?自从心理学家Nuttal(1982)提出,阅读是“an interactive prcess f cunicatin”(交流的互动过程),并把外语阅读描写为“active interrgatin f a text”(对语篇的积极询问)人们才逐步认识到阅读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进行积极交流的双向活动,是一个互动过程。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教学法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
词汇教学应当花费少量时间,选择最佳技法、力争达到较好效果,词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语篇教学,英语语篇按文体(genre)分为记叙文(narrative)、描述文(descri ption)、政论文(argumenta- tion)、释义文(exposition)等。
这些文体又分别应用于新闻报道、广告、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
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的切入口。
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三种阅读理论模式,是从上至下模式、反应——补偿模式。
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文化 "内涵,进行了几种教学法的探索,效果良好。
语篇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阅读文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消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确定性);训练要准确,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
(一)整体教学法:文章的主旨大意就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文章的教材、取材都依据文章中心。
因此,我们可以抓中心、析标题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发散,真正在阅读教学中既能放开又能收笼,既抓大又放小。
着手的主要内容:①main idea ②title ③topic sentence文章无定式。
但文章有章法。
英语文章尤为明显。
其常见的写作模式:模式1、Introd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opic sentence...... Body .................... ......supporting detail short summary (Prediction) Opinion Conclusion suggestion solution recommendation (call for action)模式2、Topic sentence...... Introduction ......supporting detail ......thesis statement Topic sentence(Maior pointone ......supporting detail Body Topic sentence(Maior point two ......supporting detail Conclusion short summary模式3 General introductory remarks Introduction narrow controlling idea Topic sentence............ .............supporting detail (exampies、reasons、arguments) ......concluding remarks Conclusion Restatement of controlling idea中学英语SBⅡ(上)Lesson 34 (Saving the earth) SBⅡ(上)Lesson 6 No smoking,please写作模式遵循了模式2 进行信息选择,有利于培养独立阅读、独立写作的能力,至于其他要求便水到渠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法的应用引言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加深对文化的理解等。
而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阅读能力水平各异,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法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一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篇分析法的介绍语篇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文本整体的分析、理解以及把握,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理解。
它强调的是从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而不是单纯地抓住语言点或词汇进行阅读。
语篇分析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翻译句子的层面上。
语篇分析法的应用通过语篇分析法教学英语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一些适合的文章,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整体的分析,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的结构。
只有当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时,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细节。
语篇分析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在进行语篇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阅读技巧,比如预测文章的内容、通过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思、抓住文章的重点等。
这些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非常重要,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语篇分析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关英美文化的文章,让学生通过语篇分析的方式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念等。
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外语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实例下面以一篇初中英语阅读文章为例,说明如何通过语篇分析法进行教学:标题:The Benefits of Reading文章内容:Reading is an important skill that many people take for granted. It offers numerous benefits, including improving vocabulary, enhancing language skills, and expanding knowledge. In addition, reading also helps in reducing stress,improving focus, and stimulating imagination.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to encourage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children, to develop a habit of reading early on.教学过程:1. 教师先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然后告诉学生本文主要强调阅读的好处。
高考英语新闻类文章的语篇特征和解题策略In recent years。
news articles have XXX in the Chinese nal College XXX (NCEE)。
These article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the latest XXX。
XXX。
environmental n。
n。
and other area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tudents' lives。
Analysis of the XXX passages。
such as n C of the 2017 nal College Entrance n (NCEE) Paper I。
n B of the 2017 NCEE Paper III。
n C of the Tianjin NCEE。
and n C of the Zhejiang NCEE.News articles have always been a high-quality source of reading n passages for the NCEE。
If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discourse features of news articles and master the skills for solving news-related XXX。
they XXX a short d of time。
thus achieving high XXX.I。
Discourse XXX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classify news articles。
and their discourse structures also have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The following analysis XXX.A。
如何在英语阅读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文章英语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环节,而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有对应的阅读策略。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文章。
一、新闻类文章新闻类文章以新闻为主题,通常以事实为依据,主要传递消息和信息。
阅读这类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重点信息新闻类文章常常包含很多冗长的细节,但读者实际上只需要关注最重要的信息。
因此,在阅读这类文章时,需要注重找出在文章中体现的重点信息,可以依据标题、段落开头等找出关键信息。
2、分清事件的经过在阅读新闻类文章时,必须理清所报道的事件的经过。
这对于准确地理解信息和对新闻事实的判断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注意文章的论述思路和时间表来梳理事件经过。
3、了解新闻背景和语气新闻常常针对某些事件或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需要了解事件背景和相关信息,并了解新闻的语气,如报道的基调、主张和目的等。
二、科学类文章科学类文章主要介绍科学理论、研究成果等内容。
科学类文章不同于传统的闲话家常,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知识。
阅读这类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专业术语和符号科学类文章通常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符号,了解这些术语和符号才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可以在阅读前预习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或者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内容。
2、注重阅读方法科学类文章往往是按照论述逻辑展开的,必须注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方法。
在阅读时,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重点,理清文章的论述逻辑。
3、结合实际应用科学类文章往往涉及到各种实际应用和结论,需要读者在阅读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思考文章内容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散文类文章散文类文章主要关注作者的个人情感、思考和观点。
阅读散文类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阅读感受散文类文章主要是以情感为主题,需要读者注重自己的阅读感受。
尝试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思考,思考文章中传达的精神内涵。
2、了解文章的背景与作者经历散文类文章往往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考过程。
新闻语篇隐性评价与新闻英语阅读教学仲晶瑶(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新闻英语阅读是英语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好的教学成果的取得不仅依赖于讲授语言本身,更依赖于让学生了解英语新闻语篇独特的、不同于其他新闻语篇的文体结构和语言特点。
要让学生知道,虽然新闻报道理论上要求客观,但是实际上其中或明或暗充斥着记者的主观态度和观点。
尤其是对于其中的隐性评价,应以具体语篇为例讲明显性与隐性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新闻语篇,使之成为独立的、有批判性思想的学习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新闻语篇;隐性评价;新闻英语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第2012年第9期(总第405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9,2012Total No.405[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9-0081-02[收稿日期]2012-08-13[作者简介]仲晶瑶(1974-),女,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人文社科项目:新闻语篇中的隐性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2512243)。
一、引言根据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四级应达到“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 的国际新闻报道,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并能运用正确观点评价思想内容”;专业八级应该达到“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据此,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新闻英语阅读课程,但是在教学中,学习者普遍觉得这门课程比较难,教师在教学中也觉得这门课难以掌控。
我国虽然也有很多关于新闻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但是大部分都是从新闻语篇的语体特点、阅读策略等方面进行的研究,重点在于解决词句方面的问题。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报刊阅读不仅应该达到理解,更应该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文章的思想观点。
事实上,新闻报道并非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而是其中隐含着一定的意识形态,表达着作者的观点。
在新闻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帮助其正确理解和分析新闻语篇。
二、新闻语篇的文体结构及语言特点要理解新闻语篇,正确分析其中的观点,就必须了解新闻语篇的文体结构和语言特点。
(一)新闻语篇的文体结构新闻的种类很多,通常提到的“硬新闻”和“软新闻”是按照新闻事件的性质来划分的。
“硬新闻”是“‘纯新闻消息报道’,指以重大的政治事件为题材,态度严肃,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客观事实报道”;“软新闻”是“情感味浓,写作方法诙谐,轻松幽默的社会新闻,不注重实效性”。
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新闻报道通常有三个部分:标题、导语和正文。
标题用一些关键词总括全文的主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导语一般是文章的第一段,阐明主要话题和事实。
正文中则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主体更加详实,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新闻报道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形式,”即最重要的部分在开头,其他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降低的顺序来安排。
这种结构有助于读者一目了然,使其很快把握新闻主要内容,节省时间。
(二)新闻语篇的语言特点新闻语篇在语言上有着不同于其他形式语篇的特点,尤其体现在用词和句法结构上。
1.新闻语篇的用词特点新闻的目的是以最直接、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新闻具有内容客观真实、报道及时的特点。
此外,新闻语篇在用词上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1)新闻语篇中专有名词多。
这个特点与新闻报道本身的性质有关,新闻报道一定涉及人物、时间和地点等,因此其中的人名、地名、国名、机构名称等专有名词屡见不鲜。
(2)新闻语篇中缩略语多。
新闻报道要行文简练,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容尽可能多的消息,以方便大众获取信息,而缩略语就符合这样的要求,因此缩略语在英语新闻中无处不在,是新闻英语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常的做法是缩略语首次出现时使用全称,之后使用缩略语形式。
(3)新闻语篇中数词多。
新闻报道要求内容翔实可靠,而数字能给人一种科学、客观公正的印象,因此,为了凸显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总是运用精确的数字进81--行报道。
(4)新闻语篇中新词多。
当今,社会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社会现象、思想观念、发明创造、商品服务和技术设备层出不穷,因此新词总是源源不断地出现。
很多新词都是首先在新闻报道中使用,而后流传开来的。
2.新闻语篇的句法特点除了词汇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外,新闻英语在句法上也有一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特点。
(1)新闻语篇使用大量的被动语态,尤其是政治和军事新闻报道,其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大大超过了外交和经济新闻报道。
被动语态能够缓和语气,有助于语篇的衔接,尤其是具有强调动作的承受者,强调事件本身,忽略动作发出者的功能。
被动语态的使用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使读者更加关注新闻事件本身。
(2)新闻语篇多为报道已经发生的事件,根据英语语法规则应该使用过去时态。
但是为了给读者以新鲜感和现实感,新闻报道的标题中还是会使用一般现在时;而在表达未来要发生的事件时,新闻语篇多采用“be+to+do”的结构。
(3)新闻语篇中简单句和陈述句多。
简单句简洁明了,要点突出,符合新闻报道快捷的需要。
但是新闻语篇中也不乏复杂句,简单句和复杂句交替使用,错落有致。
就句子类型来讲,新闻语篇中陈述句占有绝对优势,这取决于新闻语篇的功能,即传递信息。
三、新闻语篇中的显性评价及隐性评价新闻报道的本质特性之一是客观性,要求记者客观真实地报道事实,不歪曲捏造事实。
但实际上,记者总会受到自己价值观和主观判断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对事实做出主观的判断,正如Flower(1993)指出的,新闻工作者即使在非常明显的中立新闻报道中,也会通过不同的手段反映本人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对于读者来讲,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在阅读新闻报道时分辨事实与观点,从繁杂的新闻报道中探寻事实的真相,不被记者的观点左右。
(一)新闻语篇中的显性评价新闻语篇客观性这一本质并不妨碍记者表达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态度,而记者的态度和观点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
新闻语篇中的显性评价通常通过评论附加语和表达主观性的词汇来实现。
1.评论附加语从功能上来讲,评论附加语不增加话题内容,而是表明说话人的态度、意向,是交际主体自我意识的体现。
评论附加语在形式上通常体现为副词短语和介词短语,如amazingly,generally,infact,tobehonest等。
就位置而言,大部分评论附加语出现在句子开头,表示话语以说话人为出发点。
当然有时评论附加语也作为事后评价出现在句末。
2.主观性词汇除了评论附加语,新闻语篇还会通过表达主观性的词汇来对所报道的事件做出评价,而表达主观观点最常用的就是情态动词。
不同的情态动词表达不同的态度,有的表达主观判断,有的表达职责,有的表达可能性。
情态动词能够让读者感觉到作者在表达个人观点或态度。
情态动词用得越多,主观成分也就越多。
除了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如likely,评判性形容词,如right,还有一些副词,如perhaps等,也常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除了情态词,一些表达情感的词汇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作者的主观性,如sad,confident,desperate等。
此外,表达数字概率的词汇,如morethan,orso,about,alit-tle,forages等;表达程度的副词,如very,somewhat等;表示判断的词汇,如insensitive,stupid,clumsy等,也都直接表明了作者的判断、看法、观点和立场,也是作者主观性的反映。
(二)新闻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新闻语篇的本质是客观性,要求记者保持客观中立,但是记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要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很多时候,为了保持报道的客观性,不得不把自己的态度隐藏起来,通过一些隐性的手段,也就是隐性评价来实现。
隐性评价是正面或负面价值的间接表达,就是“去除即时的语境,组成表达式的任何一个成分都不带有态度意义。
根据王天华(2012:105),新闻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手段主要有唤起、强化等。
唤起是指读者或正面或负面的情感反应是通过纯粹的信息内容唤起的,例如George W.Bush delivered his inaugural speech as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 who collected537,00fewer votes than his opponent这个句子,虽然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却能唤起读者负面情感反应,这是读者独立做出的评价。
强化主要为激发读者做出判断创造条件,例如THOUSANDS of migrants will be waved into Britain by officials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n inva-sion by new EU citizens.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没有对英国政府做出任何直接的评价,但是读者却能从其中的THOUSANDS,unprepared中品读到作者对英国政府官员的无能做出的评判。
四、新闻语篇隐性评价与新闻英语阅读教学新闻英语是英语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必要途径,为了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除了语言和阅读技巧方面,英语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两方面。
首先,让学生了解英语新闻语篇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形式语篇的文体结构和语言特点。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新闻报道,提高其阅读速度,从而促进其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虽然新闻报道理论上要(下转第117页)商业经济第2012年第9期SHANGYE JINGJI No.9,2012 82--求客观,但是实际上其中或明或暗充斥着记者的主观态度和观点。
记者通过评论附加语和主观性词汇等显性手段表达着自己的主观判断。
除了显性评价,很多新闻报道中记者是通过隐性手段,如唤起、强化等,对所报道事件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在新闻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具体的语篇为例,讲明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的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并具体分析两种评价对新闻语篇理解的影响,以及读者该如何批判性地阅读和评判新闻报道,不是盲从于记者的观点,而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观点。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成熟的读者,才能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英语专业阅读的要求,新闻英语教学才能实现有效性,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新闻英语是英语专业教学的一部分,好的教学成果的取得不仅依赖于语言本身的教学,更依赖于讲解新闻语篇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英语教师不仅应该重视语法词汇的讲解,更要帮助学生了解新闻语篇的文体结构和语言特点,尤其是新闻语篇中的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