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2019一2020学年海南省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共2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24
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品,因为艺术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多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充满感性色彩,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
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它整套艺术生产逻辑基于数据,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或者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
以微软机器人“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乍一看,颇具“艺术色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作品仍然难以摆脱元素堆砌的痕迹。
就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小冰所画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建筑”“人”“家具”这几个模棱两可的元素上来回重复。
而即便是输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
正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进行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
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的趋势下,艺术世界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并重塑艺术的边界,其未来是否会影响到艺术家的主体性身份?是否原本只有人类可以胜任的艺术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些问题,只有交给时间来回答。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21分,每小题3分)1.B(A 仑—轮;C 形—型;D欠—歉)2.B(A项弃旧图新:抛弃旧的,谋求新的。
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上正确的道路。
C项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D项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D(A语序不当,将“更加无情的大自然的报复”改为“大自然更加无情的报复”;B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C搭配不当,“过程和“时代”不搭配。
)4.A(根据词语的衔接与语意的连贯来判断。
)二、(9分,每小题3分)5.C(张冠李戴,“对过去400年的北极气温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是“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而非在这项最新研究中。
)6.B(A范围扩大。
“罪魁祸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北极永冻土的融化和海冰的融化也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C缩小范围主要受到夏季海冰和永冻土融化的冲击。
D对象错,应是米勒认为)7.D(无中生有。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也有有利的一面”以及“可怕的冰川期”在文中无依据。
)三、(9分,每小题3分)8.B项。
“寻”是“不久”的意思。
9.C项。
③是说年富遭到有钱有势人家的愤恨。
⑤是说年富在户部任尚书时勤敏于政事。
10.B项(地点错,“免除赋税,撤销了几个税课局”是在“大同”)。
四、(23分)11.(10分)(1)年龄刚刚超过二十,严肃稳重(或“严肃认真”)得像老年(年长)的儒生一样。
(“甫”“冠”“严重”各1分,3分)(2)这时,年富的威望名声远扬于天下,可是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家更加憎恨(他)(“是”“重”“侧目”各1分,句意1分,4分)(3)于是请求辞官告老还乡。
皇帝抚慰并挽留年富,因而罢免了孙毓。
(“因”“乞骸骨”“黜”各1分,3分)12.(8分)(1)答案示例1:同意。
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物雨,让襟袖感知微风,采用了拟人手法。
使池塘襟袖也有了生命力。
普普通通的景物这样一写,就显得生动形象,神采飞扬了。
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1-5题,7题,10 - 12题,14题,17 -19题,每小题3分)1.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A.“是相同的”表述绝对。
B.原文为“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而……;另一方面……”。
D.原文说的“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只是针对“小冰”的创作,并非全部人工智能作品都如此。
2.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艺术批评家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双方并不是对立的。
3.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面对人类被人工智能超越、替代的趋势”于文无据。
4.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新闻类材料相关内容理解的能力。
思路点拨:“依托3年来的5亿用户”不正确,从材料四来看,“蚂蚁森林”是2016年8月在支付宝推出,到2019年8月才是3年5亿用户。
5.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只要能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公益组织等便会为他种上一棵现实生活中的真树”说法不止确,户必须种下自己的虚拟树,蚂蚁森林及其合作的组织才会为其种上一棵真实的树。
6.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答案:①打造多方共赢的企业合作平台。
②公益环保理念与个人健康观念的完美结合。
③提供更加便捷的参与方式。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7.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思路点拨:更多的应是_三体对自己文明命运的担忧和对罗辑的摇篮系统的畏惧。
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环境描写的能力。
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问、地点,以黎明、墓地等场景渲染了压抑、恐怖的氛围。
②为下文罗辑的H杀行为作铺垫。
③通过蚂蚁的行为写出时间的短暂和永恒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
试卷类型:全国卷绝密★启用前天一大联考2019—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它一方面丰富着群众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要切实加强地域文化建设,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风土人情。
地域文化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是一个区域独有的宝贵财富。
如何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是一篇必须做好的大文章。
规划城市文化,彰显文化风格。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融入当地文化内涵和元素,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
用发展和丰富地域文化的理念和思维,对城市景观、文化娱乐设施、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使地域文化形态化,促进城市建设和谐协调。
发展文化产业,彰显文化实力。
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是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坚实基础。
我们牢牢把握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规律,依托丰富的资源、特产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在产品设计、生产中注重文化融入,增加产品文化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优势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