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2.12 KB
- 文档页数:1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大全三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3%,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炼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①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而无气体生成,同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可以通过容器内水面的变化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②实验现象是:红磷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大冒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烧杯中的水倒吸入广口瓶约占其体积的1/5。
【注意】①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因为木炭、硫燃烧后有气体生成,容器内压强变化不大,烧杯中水不能进入,而铁则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②实验时,红磷要过量,避免容器内有剩余氧气。
③装置气密性要良好,以免因装置不严密而影响测量结果。
⑶空气的污染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空气的污染。
这些物质大致可分为有害气体和粉尘两大类。
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SO2、NO2、CO 等。
⑷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是:①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②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③尽量改燃煤为燃油、燃气;④限制机动车,发展公交车;⑤治理汽车尾气;⑥种树、种草绿化环境;⑦合理规划基础建设,减少粉尘等。
4.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5.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①和金属反应:与镁(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与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②和非金属反应:与木炭(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与硫(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与红磷(剧烈燃烧,大冒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6.氧气的用途氧气的性质决定氧气的用途。
初三化学空气【本讲主要内容】空气【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一.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2)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特点 ①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②各成分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①具有固定的组成 ②具有一定的性质实例 空气、饮料氧气、二氧化碳,水联系纯净物 混合物二.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及用途2.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二点(熔点、沸点)、二度(密度、硬度)、二性(溶解性、挥发性)三. 空气的污染(1)空气的污染物: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煤粉烟尘 (2)空气污染的污染源:A. 自然污染源: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地震等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B. 人为污染①燃料燃烧、煤粉尘②工业和汽车排放的SO 2、CO空气的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特点 相对固定 可变成分成分 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氧气 助燃、不可燃、供给呼吸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③炼钢④宇宙航行⑤气焊气割氮气 不活泼、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①超导实验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稀有气体 无色、无味、通电会发光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等③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大量的NO 2④人类使用的冷冻剂、消毒剂、起泡剂、灭火剂等化学制品 (3)空气污染的危害: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空气的污染物一般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少数经消化道或皮肤,有些经食物或饮水。
②对植物的危害:空气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植物的承受限度,会使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受到伤害,甚至造成植物的个体死亡,种群消失,破坏了生态平衡。
③对器物的危害:空气的污染物会产生酸雨,能加速金属的腐蚀;各种大理石材料失去光泽、剥落;橡胶加速老化、脆裂、强度下降;皮革制品使用寿命缩短。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归纳空气是地球大气圈中包含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混合物,是维持生命和支持燃烧的关键物质。
对于初三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和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三化学中与空气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N₂)、氧气(O₂)、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和一小部分二氧化碳(CO₂)等组成。
根据实验结果和研究,空气的成分比例大致为: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和其他气体占余下的1%。
二、氧气的性质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大多数物质来说是无害的。
但它是维持生命和燃烧的关键物质。
2. 氧气能够与大部分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包括与金属、非金属和有机物等。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产生铁锈,氧气与石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等。
三、氮气的性质1.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较低的化学活性。
2. 氮气在大气中的主要作用是稀释氧气,防止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和能量过于剧烈。
3. 氮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较为缓慢,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一些活性金属发生反应。
四、空气的其他成分与性质1. 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约0.04%),但它对于维持地球的温度和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2. 稀有气体: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主要包括氩气、氦气等。
这些气体的含量较低,但它们在科学实验和工业应用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五、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空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空气污染不仅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破坏植物、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系统。
因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提倡环保意识是重要的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六、空气的应用1. 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空气进行通风、呼吸和供氧等。
无论是在家庭、医疗还是工业领域,都离不开空气的应用。
2. 在工业生产中,空气可以用作动力来源,例如气压工具和涡轮引擎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知识点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为大家整理了空气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课后练习1.(山东泰安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稀硫酸除锈C.液氮作致冷剂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2.山西云冈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塑,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现如今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O2 B.CO C.N2D.SO23.下列气体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了一段时间__________。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软__________。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__________。
4.目前,我国按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总悬浮颗粒物(TSP)5.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参考答案1.思路解析:氧气用于炼钢利用的是氧气可以助燃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稀硫酸除锈利用的是硫酸和铁锈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也是化学性质;液氮作致冷剂利用的是液氮升华吸热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化学性质。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1.氧气(O2)
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动物呼吸作用的基础。
氧气也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必不可少的氧化剂。
氧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但当温度升高时,它会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
2. 氮气(N2)
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高,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氮气的化学惰性稳定性很高,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空气和氮气气体。
氮气也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
3. 氩气(Ar)
氩气是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它在工业中用作充填气体、保护气体和焊接气体。
氩气还用于生理监护和激光技术等领域。
4.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气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虽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但它对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
5. 微量气体
空气中还含有一些微量气体,如氩气、氦气、氙气、氪气等。
这些气体对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也有一定影响。
总之,了解化学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化学空气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希望通过对化学空气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一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初三,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二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1.实验原理——燃烧法: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
(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全册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而空气是地球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气体混合物。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九年级化学课程中与空气相关的知识点,包括空气的组成、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等方面。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氮气的含量约占空气的78%,氧气约占21%,而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气、氩气等则占据非常小的比例。
空气中的微量元素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二、空气的性质1. 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是维持生物体呼吸和燃烧的关键因素。
氧气是一种可燃气体,燃烧时能提供热量和氧化作用。
它是许多物质燃烧的必备氧化剂。
2.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不可燃性和惰性。
氮气在许多工业中被应用作为惰性气体,用于防止物质的氧化或火灾的发生。
3. 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会对环境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三、空气的制取方法空气的制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压缩空气法: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经过压缩、冷却和脱水等处理,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2. 液化空气法:将空气经过压缩和冷却处理,使其变成液态,然后再通过蒸发获得纯净的气体。
3. 分离空气法:利用空气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分馏和吸附等方法将空气中的气体分离开来。
四、空气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1. 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重了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2. 酸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过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与降水结合形成酸雨。
酸雨对土壤、植被和水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3. 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能够吸收地球辐射热量,导致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引发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问题。
总结:通过对九年级化学课程中与空气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介绍,我们了解到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空气的制取方法和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初三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初三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一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初三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二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及其它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练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中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5)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
5、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6、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2)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7、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1)本质区别:宏观,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A+B+……=C分解反应:D=A+B+……1、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B)(A、C 有毒,D能浑浊空气,B是植物生长需要的。
九年级化学空气概述空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而了解空气的成分和性质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九年级的化学学科中。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探索九年级化学中的空气知识。
空气的成分氧气(O2)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左右。
它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气体,被所有动物用于呼吸过程中,同时也是许多燃烧反应的必需气体。
氧气由两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O2。
氮气(N2)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占据空气体积的约78%。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惰性气体,不参与大部分常见的生命活动和燃烧反应。
化学式为N2。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占据空气体积的约0.04%。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呼出气体,同时也是燃烧反应和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化学式为CO2。
稀有气体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其他气体,如氩气、氦气和氖气等,它们属于稀有气体。
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非常低,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可压缩性空气是一种气体,因此具有压缩性。
当外界施加压力时,空气会减少体积。
这是由于空气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当外界压力增加时,空气分子更加密集地靠近,从而减少了体积。
可扩散性空气具有很高的扩散性。
这是由于空气分子间存在无数的空隙,使得空气可以自由地在周围环境中扩散。
稍重于氢气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相对于氢气来说稍微重一些。
这是因为氮气和氧气的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重量比氢气大很多。
空气的用途呼吸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呼吸。
我们每天都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
氧气在呼吸过程中被用于氧化食物,产生能量。
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反应的必需气体。
燃烧是氧气和可燃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热和火焰。
溶解空气中的氮气可以溶解于水中,形成氮酸。
这在某些实验和工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或不良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一、基本概念
1.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2.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改变,如水蒸发;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发生改变,如铁生锈。
二、实验部分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使水倒吸入密闭容器中,根据水倒吸入密闭容器的体积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氧气的性质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和与其它物质的反应。
3.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三、重点知识
1. 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各成分的含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气
候条件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是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的重要物质。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原理。
4.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确定的性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没有确定的性质。
5.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而化学变化则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或结构的改变。
初三化学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化学空气是指实验室或者工业生产过程中,一般常温下,由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以及其他杂质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它是对应于大气中空气的一种“化学版” 气体。
下面就对化学空气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1. 化学空气的组成化学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一部分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杂质气体组成的。
其数值分布为:氮气占79%,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占0.97%。
2. 化学空气的制备方法制备化学空气的方法有以下几个:(1) 分子筛法利用分子筛对于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将分子筛浸泡在水中,使分子筛吸附一部分水分和二氧化碳后,将其与标准空气混合调节比例,就可以制备化学空气。
(2) 燃烧法将石油精炼出的液态燃料(如汽油)喷入燃烧器中,点燃后调节进气量和燃料流量,即可产生一定比例的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
(3) 内标法选用适当的内标气体(如氢气、氦气等),将标准气体逐渐混合,加入内标气体调节比例即可得到所需的化学空气。
3. 化学空气的应用化学空气主要用于以下三个领域:(1) 用于分析实验化学空气无杂质、精确比例,可以用于构建精确的气相色谱、质谱等测试分析系统。
(2) 用于检测仪器校准很多气体检测仪器如烟度计,用化学空气作为校准气体可以人为产生一些“污染物”作为标准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检测仪器的准确性。
(3) 用于生产工艺之中如半导体生产中,需要制备出极其纯净的气体,而化学空气正是最常用的气体之一,因其不含异物,可保证化学反应的准确性。
4. 化学空气的危害化学空气在未经过滤和净化处理的情况下可能含有病菌和微生物等危险物质,直接吸入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高,如果放置太久可能会引起氧化燃烧导致火灾等危险。
5. 化学空气的储存化学空气须储存在特制压缩气瓶中,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压缩气瓶爆炸。
此外,在储存气体之前应对气瓶进行筛选和检测,合格的气瓶才能被用于储存化学空气。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我们每天都与空气紧密接触。
九年级上册的生物课程中,有一些关于空气的重要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其中,氮气的比例最高,约占空气的78%。
氧气的比例为21%,氩气约占0.93%。
其他气体和水蒸气的比例非常小,但它们对于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却十分重要。
2. 空气的功能空气不仅是人类和动植物呼吸的必需品,还具有许多其他重要功能。
首先,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听到声音。
其次,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温度起到调节作用,保持了地球的温暖。
此外,空气还参与了水循环过程,影响着天气和降水等自然现象。
3.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了一定标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焚烧等。
空气污染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问题,并且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 空气质量指数为了评价空气质量,科学家们设计了空气质量指数(AQI)。
AQI根据空气中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如PM2.5(可入肺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等,结合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
它通常由0到500的数值表示,数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5. 空气净化技术针对空气污染问题,人们发展了许多空气净化技术。
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空气净化器、除霾设备、静电除尘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微尘、有害气体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通过学习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空气的组成、功能以及面临的污染问题。
同时也了解到了空气质量指数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科技对于空气净化的应用。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空气质量,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愿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清新、健康的空气环境。
初三化学知识要点及重点难点解析??空气(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初三化学知识要点及重点难点解析??空气重点难点解析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难点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其造成测不准的原因.环境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正是这一热点中命题者考查的知识点,题型多为选择题,也可与后面知识联系进行其他题型的考查。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
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
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
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
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