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焊接技术论文船舶焊接工艺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7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船舶焊接焊接技术在工业应用的历史不长,但是它的发展却是非常迅速的。
应用面之广也是非常广泛的。
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焊接已在许多工业部门的金属结构中,如建筑结构,造船,车辆,压力容器以及航空工程中几乎全部取代了铆焊。
在船舶的建造中,焊接是其中的关键和支撑技术,焊接的总工时和成本各占船体建造的总工时和成本的30-40%,在各种产品制造工业中,焊接与切割(热切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工艺。
据工业发达国家统计,每年仅需要进行焊接加工后使用的钢材就占钢总产量的45%左右。
焊接不仅可以解决各种钢材的连接,而且还可以解决铝、铜等有色金属及钛、锆等特种金属材料的连接,因而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造船、海洋开发、汽车制造、石油化工、航天技术、原子能、电力、电子技术及建筑等部门。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焊接技术不断进步。
仅以新型焊接方法而言,到目前为止,已达数十种之多。
焊接技术的质量是反映船体建造质量的重要指标。
因此,研究和开发机械化,自动化的高效焊接技术就成为造船企业提高造船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建造成本,缩短造船周期的有效技术途径。
焊接技术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的基础上发展成功能各异的高效机械化,自动化焊接方法:并将当代计算机,微电子,信息,机器人,激光,电子束,等离子等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船舶焊接技术,从而将船舶焊接技术推上了现代造船科学技术的领军地位。
船舶焊接技术正作为船舶建造工艺这门系统工程主力而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船舶制造行业中。
焊接方法介绍1.电弧焊电弧焊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
它包括有:手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
绝大部分电弧焊是以电极与工件之间燃烧的电弧作热源。
在形成接头时,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填充金属。
所用的电极是在焊接过程中熔化的焊丝时,叫作熔化极电弧焊,诸如手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电弧焊、管状焊丝电弧焊等;所用的电极是在焊接过程中不熔化的碳棒或钨棒时,叫作不熔化极电弧焊,诸如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弧焊等。
焊接技术毕业论文题目: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焊接是将两个或更多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焊接技术已经成为各种工业部门中的必要技能,尤其是在制造、建筑和制造业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缺点。
关键词:焊接技术,工业生产,应用,原理,优缺点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焊接技术已经成为各种工业部门中的必要技能,尤其是在制造、建筑和制造业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缺点。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缺点。
为达成这一目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焊接技术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章:焊接技术的概述2.1 焊接的定义焊接是将两个或更多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过程中使用熔化材料和其他材料来填充连接区域,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连接方法。
焊接方法一般有气焊、电弧焊、埋弧焊、TIG焊、MIG焊、激光焊等。
2.2 焊接技术的原理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产生熔化,将金属材料熔化后,使之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坚固的连接。
焊接技术需采用相应的熔化材料和热源进行操作,以达到预期的连接效果。
2.3 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船舶及航空航天行业、建筑业、石油化工等。
各种领域都需要使用焊接技术进行连接和修复。
第三章: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优点和缺点3.1 优点焊接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1)可用于连接各种金属材料2)连接强度高3)连接过程中不会造成材料的变形和损伤4)焊接连接部位紧凑、美观5)焊接所需人力、物力资源相对较少6)在批量生产中的效率比较高3.2 缺点焊接技术缺点主要包括:1)焊接现场需要进行各种安全措施2)焊接过程中需要采用相应的燃料、气体、电能等,造成热能浪费,对环境造成负担3)焊接技术对固定设备有所限制,无法进行全部连接操作第四章:实际案例分析本章节将以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为案例进行分析。
焊接论文范文
焊接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
车制造、建筑工程、船舶制造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涌现出新的焊接方法和新的焊接材料。
本文将对焊接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焊接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直到20世纪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古代,人们使用火焰将金属加热到熔化状态,然后再将金属连接在一起。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效率低下,而且焊接接头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更加高效和可靠的焊接方法。
在19世纪末,电弧焊技术的出现彻底
改变了焊接技术的面貌,使得焊接接头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电弧焊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又陆续发明了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离子焊等新的焊接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而且还拓宽了焊接材料的范围。
在现代工业中,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飞机和航
天器的制造需要大量的焊接工艺,而且对焊接接头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在汽车制造领域,汽车的车身和发动机都需要进行焊接,而且汽车的焊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在建筑工程领域,焊接技术被用于连接钢结构,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而且还节约了大量的钢材。
在船舶制造领域,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船体的制造,而且随着船舶的不断增大,焊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
总的来说,焊接技术在现代工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改善了产品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焊接技术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船舶焊接工艺的探讨摘要: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的密性和强度的关键,也是对船舶最终的质量进行保证的关键,更是船舶安全航行以及安全作业的主要条件。
如果说焊接当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出现结构断裂的情况和渗漏的问题,甚至由此引起船舶的沉没,在检验船舶的这个过程当中,对于焊接的焊缝进行仔细检验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船舶焊接;焊接缺陷;预防措施引言在船舶制造的整个流程中,焊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船舶焊接的工作量约占总工作量的35%,焊接产生的成本最多可占船舶制造总成本的50%,由此可见焊接工艺对船舶制造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种优良的焊接技术工艺在船舶制造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焊接技术在我国船舶制造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焊接工艺也取得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可通过针对性的方案来改善,并优化焊接工艺的设计。
1焊接技术概述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从20世纪初就对于船舶制造焊接技术展开全面研究,1920年英国某船厂首次通过焊接技术制造远洋船舶,这是船舶技术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节点。
在随后的发展中,焊接技术大量的应用到船舶制造领域内,逐步取代传统铆接技术。
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后,焊接技术取得了很快的发展,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技术高速发展,在50年代之后,船舶制造领域已经开始全面应用气电立焊技术,让船舶焊接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
发展到90年代之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技术以及高效焊接技术研发和应用,并且逐步实现自动化的发展。
船舶制造环节,焊接作业占据总工程量的30%~40%,而焊接工艺成本占总量的50%左右。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船舶制造领域有了很快的发展,制造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同时焊接质量评价也是重要性的指标,船舶焊接技术对于焊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关系到船舶的整体性与经济效益。
我国船舶制造领域高速发展,一直都致力于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性能的船舶产品,所以还要加强焊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焊接毕业论文随着工业制造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焊接作为一种常用的加工工艺,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焊接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制造业的进步,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本篇毕业论文将对焊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从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焊接技术概述焊接是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压力等作用力,使其在相互接触的位置产生冷凝或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个稳固的连接。
焊接技术以其简便、高效、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船舶、建筑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焊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二、焊接技术的分类基于不同的焊接原理和工艺特点,焊接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 电弧焊接:利用电弧的高温和熔融作用将焊接材料连接在一起。
电弧焊接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2. 气体保护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利用惰性气体或活性气体来保护焊接熔池,防止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造成氧化。
3. 熔化焊接:利用火焰、激光或电子束等热源熔化工件表面,形成焊缝。
4. 压力焊接:利用外力对工件进行压力加工,使其形成连接。
常见的压力焊接方法包括冷焊接、热压焊接和摩擦焊接等。
三、焊接技术的应用领域焊接技术在许多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1. 汽车制造业:焊接是汽车生产线上的重要环节,如车身焊接、零部件焊接等。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焊接技术能够提高车身强度和刚性,提升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航空航天业:航空器的制造需要高强度和轻质的材料,焊接技术可以实现这一需求。
例如,飞机的机翼、气动外壳等部件都需要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
3. 建筑行业:焊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于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具有高强度、适应性强等特点。
4. 钢铁冶金业:焊接技术在钢铁冶金加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钢管的制造、管道的连接等。
四、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焊接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1. 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焊接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趋势。
焊接技术论文(5篇)焊接技术论文(5篇)焊接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纳米科学技术指的是在肯定的尺度空间内(通常是0.1nm~100nm),观测分子、原子、电子3者的运动轨迹,进而揭示其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学科。
纳米科学技术的讨论目的,是人类盼望通过把握分子、原子、电子等微粒的特性,能根据自己的意志操纵他们,结合计算机、微电子、核分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现代科技,从而制造出新的产品并运用到多个领域,并派生出一系列的新学科新技术,如纳米机械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等等。
2纳米技术在焊接领域的应用2.1在焊接材料中的应用2.1.1在焊丝涂层中的应用。
为了让焊丝暴露在空气环境下不至于生锈氧化,人们往往会对焊丝表面进行一些处理,如最常见的就是在焊丝表面镀上一层铜粉,用以爱护焊丝和延长焊丝的使用寿命。
但这样做的副作用却是使表面常常会消失点蚀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展,对原材料的强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焊缝中的Cu元素对焊缝强度无益,反而被指会减弱焊缝的性能和材料强度。
因此,在现阶段实际应用中,高强度钢焊丝则不再镀铜,而这样就对焊丝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运用一种新的材料去做焊丝涂层。
而近来,国内闻名学府天津高校,就运用了纳米技术和现代金属表面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采纳特别工艺对焊丝表面进行了处理,形成了一层特别薄的爱护膜,从根本上解决了焊丝制造业传统镀铜防锈带来的问题,对焊丝爱护起到了特别好的作用。
2.1.2在焊条药皮中添加纳米材料。
在焊接工艺里,焊条药皮的制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担负着造渣、稳弧、脱氧、造气等多重使命,更要向焊缝过渡合金元素。
为了保证焊条有良好的性能和精良的制作工艺,通常要在药皮中要加入共计十多种材料糅合而成各种组成物。
现今在制作原料中加入纳米材料,而纳米材料本身有着较强的体积效应和表面效应,能使熔滴和焊条药皮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大,并使相互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在焊接冶金等反应过程中,有助于反应过渡有益合金元素,同时削减杂质。
船舶工程技术论文浅析船舶高效焊接技术应用摘要:随着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焊接逐步向设备大型化、技术自动化迈进,本文主要在分析船厂高校焊相关应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于深化船厂的高效焊接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讨论,对于今后发展我国船舶焊接技术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船舶高效焊接发展趋势1 引言高效焊接方法是现代船舶建造的主要生产工艺之一,其焊接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船舶建造周期,也是体现一个造船企业焊接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焊接逐步向设备大型化、技术自动化迈进[1]。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重点解决产品焊接关键技术和工艺,不断加强高效焊接方法的技术研究,同时扩大生产应用范围,为全面完成公司生产任务、提高产品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2 高效焊在船厂中应用探讨高效焊在船厂的发展轨迹,可以明显发现有以下几大特点[2]:2.1高效焊机械化率逐年提升,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加快分段建造速度、减少单船船台周期,是缩短造船周期、提高船舶生产总量的主要手段。
不断扩大高效焊技术生产应用,从而提高自动化、机械化焊接生产比率是实现快速造船的重要保障基础。
通过三种高效焊方法比较,我们发现C02气体保护焊占有率从2000年到2021年提高近15%,且呈稳定上升趋势,埋弧焊应用率波动稍大,但占有率仅占总量10%左右,铁粉焊条占有率有下降趋势,但幅度不大。
另外,从机械化率、高效化率及焊工人均焊材日耗量等技术指标可以看出,公司在船舶生产中焊接机械化率有所提高,但发展较慢,具体表现在焊工人均焊材耗量5年来仅提高了约3kg。
2.2自动化程度不高,焊接新工艺推广应用不多自动化焊接技术在船舶建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FCB单面焊、薄板压力架单面焊、垂直气电焊等自动焊接工艺是我公司目前生产效率较高的几种焊接方法。
公司的TTS平面分段拼板焊接压力架采用FCB法三丝埋弧单面焊方法,焊丝直径4-mm,主要用于平面组装阶段的船底外板、舷侧外板、双层底板、顶板、甲板和隔板等的拼板对接焊及相应结构的拼板对接焊,可焊接厚度5~35mm钢板的拼板焊缝,拼板尺寸大小为1.5×6mm~3×12mm,其中5-25mm厚度钢板可以采用单丝或多丝单道焊接完成,大大提高了拼板焊缝的焊接生产效率。
船舶焊接工艺发展现状论文摘要:焊接工艺队船舶建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焊件工艺投入精力去研究是造船业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我国造船业对焊件工艺的使用虽然日趋成熟,但是在先进工艺的研究上还有差距于其他造船业发达的国家,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做好发展规划,投入必要的精力去研究更先进的焊接工艺,同时对造成焊件变形的因素加以研究,才能使我国造船业成为不仅规模大,而且技术先进的行业。
1船舶焊接工艺的现状与展望1.1 船舶焊接工艺的现状近十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船舶焊接工艺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焊接工艺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得以广泛普及,伴随着的是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以及焊接方法的不断更新优化。
1.1.1 焊接新工艺的使用与普及。
我国一些大型船厂采用了一些新的焊接工艺,比如焊接自动化、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效率得以提高。
在船台或船坞进行大合拢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及缩短了船台及船坞周期,一些平直对接缝也使用了CO2气电垂直自动焊工艺。
1.1.2 焊接设备逐步机械化和自动化。
随着焊接工艺的进步,焊接设备也与时俱进。
国内很多船厂都在使用CO2气保护焊机,因为这种设备可以降低焊材的用量,人工成本也有所减少,对提高焊接效率,焊接工艺的进步有着深远影响。
1.1.3 焊材的高质量化。
船舶工业中焊接工艺的不断发展,对焊材的要求也更高。
目前,船舶建造中主要使用的焊材包括普通焊条、CO2气体保护焊丝以及埋弧焊材等。
1.1.4 焊接方法不断优化。
焊接工艺以及焊接设备和焊材的不断提高、优化,促使焊接方法需要更新,从实践来看,CO2气体保护自动焊正是一种比较优良的焊接方法。
1.2 船舶焊接工艺的展望纵观各大船厂,焊接工艺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主流趋势,这种模式更加高效、节能。
1.2.1 焊接工艺的机械自动化。
目前,对焊接工艺采用机械自动化仅在一些造船业发达的国家普及,而我国的造船业也正朝这一趋势发展。
1.2.2 焊接材料的发展将不断促进焊接工艺进步。
关于焊接技术论文船舶焊接工艺论文
关于焊接技术教学的几点尝试
【摘要】:当前,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还是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让参训者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这对于提高他们就业的能力是
非常重要的。
焊接技术作为一门通用技术、实用技术,如何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这是摆在每个专业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焊接技术如何进行教学,提高学员职业技能,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焊接技术模块教学兴趣小组
《焊接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焊工所需要的工艺理论与实际操作知识的专业课。
对于初学者来说,专业课枯燥、难懂,许多同学一接触专业课,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以致影响了整个学习过程。
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以上这种状况,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完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如何使学生在较少的学时数内,学会应掌握的焊接理论知识,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适当
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一、明确并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指针。
因此,任何一名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明确教学和发展的目标,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把教学任务条理化、具体化。
例如,《焊工技术》的教学大纲中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焊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能独立完成常见的金属材料的焊接操作。
所谓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即基本的焊接方法及常用的焊接工艺参数等等,这都是通过课堂老师的讲授使学生明白在什么条件会“做”什么,才算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合理的处理并优化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激励性,可行性,然后就可以客观科学的处理并优化教材,这其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即准确的把握教学重点和观点,哪些内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
第二,准确把握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做到既不流于肤浅又不无限延伸。
例如《焊接技术》,作为专业课的老师,依据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时,必须明确学完这门课后应使学生了解:
1、常用的焊接设备及常用焊接方法的原理、基本特点及应用。
2、焊接时的冶金过程。
3、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后热,焊后热处理。
4、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
理解并掌握:
1、产生电弧的条件,电弧的构造,温度分布。
2、电弧的极性及应用,防止电弧偏吹的方法。
3、坡口选择原则。
4、主要焊接方法及常用材料焊接。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就是在学习这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焊接过程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是教学迈向最优化理想境界的第一步。
关于教学设计,要考虑好三个问题:
第一、要考虑全程设计,即对从开始的组织教学,直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一个精心的设计。
第二、考虑模块结构,即把几个重点内容作为几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教学目标模块来精心设计。
如《焊接技术》可分为三个模块(图1):
1、安全教育模块——安全用电、防火防爆、操作规程及安全文明生产等。
2、焊接理论模块包括:
基础理论——识图知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电工基础知识等。
焊专业理论——焊接电弧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缺陷及焊接质量检验等。
3、相关知识——钳工、板金工基础知识等。
4、操作技能模块——气焊工艺、焊条电弧焊工艺、气体保护焊工艺等。
第三、考虑过渡衔接,即精心设计好各教学步骤之间,各重点内容之间地过渡环节,从而使教学设计张弛有效,自然流畅,似江水奔涌,一浪一浪奔向高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要想处理好教材,教师就必须静下心来,依据教学大纲,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科学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从中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对于《焊接技术》而言,通过认真分析不难知道,重点是常用焊接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焊接性及基本工艺措施,关键点是焊接时如何选择工艺参数,这些问题分析清楚后,就可以围绕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关键点精心组织、编排教学内容以及如何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
三、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时,首先要坚持因标设计,选择与教学目标相适应,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的教法,而对学生的学法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容易出现“满堂灌”和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唤起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焊接技术》作为操作性和指导性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改变传统以教授法为主的办法,应本着学生
易学,教师易讲的原则,根据讲授内容及学生现状,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基于这一认识,我对传统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做了调整,并在此基础尝试了新的方法。
1、创建参与情景
创设参与情境是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参与情境的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引发,导向和定向的作用。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氛围,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从而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例如讲到低压割炬的工作原理时,专门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打开低压氧、高压氧和乙炔阀的先后顺序制定最优化的方案,并阐明理由,使学生在
全面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让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是探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开启智力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中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角
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
进步。
”所以教师应全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求异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向课堂质疑,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从而促
进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3、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以点带面,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那些对本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把他
们组织起来,建立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重点培养。
兴趣小组主要学习操作技能,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按照专门制定的
教学计划实施教学。
同时还进行产教结合、勤工俭学,这样即可以解决一部分培训经费,又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报酬,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对于兴趣小组中学的特别好的学生,组织他们参加各级技能大赛。
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企业招聘时非常抢手,这样对其他学生的
学习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
《焊接技术》与其它理论课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评价学生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了
大纲规定的内容,不仅仅是看他理论考试成绩的高低,更主要的是看
他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要积极给学生营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加
强实践环节的训练,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
知识,不仅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总之,要达到职业标准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因人而异,不作硬性、统一的规定,贯彻“一法为主。
多法相辅”的原则,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会结合起来,如多媒体教学、模块教学、课堂讨论、兴趣小组等,使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形成最佳的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产生最大合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还要和考证结合起来,按照职业鉴定的要求组织教学,课程结束
后要求学员考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给学员创造较好的就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