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平台油井生产基本知识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1.87 MB
- 文档页数:88
各类海洋油井平台概述海洋石油钻采设备是海上油气田钻井与采油所用的工具和装备,它的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但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四类:1.海洋石油钻井平台;2.海洋石油采油平台;3.水上钻井机械设备;4.水下钻井机械设备。
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类,即: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及海洋石油采油平台。
主要分为移动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两大类。
其中按结构又可分为:(1)移动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SEMI)、张力腿式平台(TLP)、牵索塔式平台、浮式生产处理系统(FPSO)、筒状平台(SPAR)。
(2)固定式平台: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
移动式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又叫钻驳或插桩钻驳,适用于河流和海湾等30米以下的浅水域。
坐底式平台有两个船体,上船体又叫工作甲板,安置生活舱室和设备,通过尾郡开口借助悬臂结构钻井;下部是沉垫,其主要功能是压载以及海底支撑作用,用作钻井的基础。
两个船体间由支撑结构相连。
这种钻井装置在到达作业地点后往沉垫内注水,使其着底。
因此从稳性和结构方面看,作业水深不但有限,而且也受到海底基础(平坦及坚实程度)的制约。
所以这种平台发展缓慢。
然而我国渤海沿岸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辽河油田等向海中延伸的浅海海域,潮差大而海底坡度小,对于开发这类浅海区域的石油资源,坐底式平台仍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目前已有几座坐底式平台用于极区,它可加压载坐于海底,然后在平台中央填砂石以防止平台滑移,完成钻井后可排出压载起浮,并移至另一井位。
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被设计成为驳船的模样,具有可以升降的可延伸到海底的桩腿。
虽然有些设计能使其在海深500英尺(152米)的海域工作,但通常用于海深400英尺(122米)的地方,适合于近海。
其移位时平台降至水面,桩腿升起,平台就像驳船,可由拖轮把它拖移到目的地。
到达钻井目的地后,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及平台上所有的钻井设备及其他器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
海上采油工艺概述解析首先是勘探和定位阶段。
勘探是指通过地质研究和地面和海洋勘探技术找寻合适的海域油田资源。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震勘探、测量勘探等。
定位是指确定油井的具体位置和方位,以确保在海底找到油层。
接下来是钻井阶段。
钻井是在确定位置的海域进行的,通过钻孔将钻头钻进油层,以获取地下油藏的原油。
钻井过程有多个部分组成,包括钻井设备的安装、井眼质量控制、钻头的旋转和注水等。
钻井是整个海上采油工艺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采油效果的关键。
然后是完井阶段。
完井是指在钻探到油层之后,进行井筒封堵和井壁固井的工作。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套管的安装、水泥封堵和固井等。
完井工作的目的是确保井筒稳定和避免油层污染,从而确保后续的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生产阶段是指将油井中的原油通过管道输送到海上的生产平台。
生产平台通常会进行分离、净化和储存等工作。
分离是指将原油与水和气体分离,净化是指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方法去除原油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储存是指将净化后的原油储存起来,以备后续的输送和加工。
最后是储运阶段。
储运是指将原油从海上的生产平台输送到岸上的储油设施或者进行海上运输。
这一阶段通常涉及到管道输送、海上油轮运输等。
储运过程需要考虑原油的粘度、温度、压力等因素,确保原油能够安全、高效地从海上输送到目的地。
海上采油工艺的核心目标是高效、安全地开采海洋油田资源,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在整个采油工艺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天气条件、环境影响、工艺设备的可靠性等。
因此,海上采油工艺的研发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科技、经济、环保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油田开发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勘探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油田开发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找到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构造、岩性、含油气层的位置、厚度和分布。
勘探方法一般包括露天勘探、堆积层勘探、隧道勘探和海底勘探等。
在地质勘探中,需要运用地质勘探仪器、测量仪器和地质勘探软件。
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传播和反射来勘探地下油气藏的方法。
可以通过地震地震勘探仪器捕获地下地质结构和油气藏分布的信息,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3. 测井勘探:测井勘探是用测井仪器在井下对地下地层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
测井数据对于油气地质的研究和含油气层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开采1. 压裂技术:压裂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来破裂岩石层,并使含油气层的孔隙度增加,以提高油气产量的方法。
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含油气层的渗透率,提高储层透明性,增加开采效率。
2. 注水开采:注水开采是一种通过向含油气层注入水来增加地下压力,促进油气的流动,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方法。
注水开采需要考虑注水井的位置和布局、注水管道的布置、注水量的控制等因素。
3. 水平井开采:水平井开采是一种通过向地下地层水平钻探和开采油气的方法。
水平井开采可以增加油气的储量和产量,提高开采效率,减少开采成本。
4. 溶解气开采:溶解气开采是一种通过向含油气层注入溶解气体来溶解油气并抽出地面的开采方法。
溶解气开采可以对高粘油田进行高效开采,降低油气的粘性,提高采收率。
三、储存1. 地下储存:地下储存是一种通过在地下贮存油气,以便长期使用和输送的方法。
地下储存通常包括注入井、储气库和地下油气储藏库等设施。
在地下储存中,需要考虑地下储藏层的物理性质、地质条件、储藏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等因素。
2. 地面储存:地面储存是一种通过在地面上建设油气储罐、油气储藏库等设施进行油气的储存和保存的方法。
地面储存需要考虑油气的存储量、储藏设施的贮存能力、储藏方法等因素。
各类海洋油井平台概述海洋石油钻采设备是海上油气田钻井与采油所用的工具和装备,它的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但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四类:1.海洋石油钻井平台;2.海洋石油采油平台;3.水上钻井机械设备;4.水下钻井机械设备。
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类,即: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及海洋石油采油平台。
主要分为移动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两大类。
其中按结构又可分为:(1)移动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SEMI)、张力腿式平台(TLP)、牵索塔式平台、浮式生产处理系统(FPSO)、筒状平台(SPAR)。
(2)固定式平台: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
移动式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又叫钻驳或插桩钻驳,适用于河流和海湾等30米以下的浅水域。
坐底式平台有两个船体,上船体又叫工作甲板,安置生活舱室和设备,通过尾郡开口借助悬臂结构钻井;下部是沉垫,其主要功能是压载以及海底支撑作用,用作钻井的基础。
两个船体间由支撑结构相连。
这种钻井装置在到达作业地点后往沉垫内注水,使其着底。
因此从稳性和结构方面看,作业水深不但有限,而且也受到海底基础(平坦及坚实程度)的制约。
所以这种平台发展缓慢。
然而我国渤海沿岸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辽河油田等向海中延伸的浅海海域,潮差大而海底坡度小,对于开发这类浅海区域的石油资源,坐底式平台仍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目前已有几座坐底式平台用于极区,它可加压载坐于海底,然后在平台中央填砂石以防止平台滑移,完成钻井后可排出压载起浮,并移至另一井位。
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被设计成为驳船的模样,具有可以升降的可延伸到海底的桩腿。
虽然有些设计能使其在海深500英尺(152米)的海域工作,但通常用于海深400英尺(122米)的地方,适合于近海。
其移位时平台降至水面,桩腿升起,平台就像驳船,可由拖轮把它拖移到目的地。
到达钻井目的地后,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及平台上所有的钻井设备及其他器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
第一篇 海上油气田生产系统(了解篇)一、海上生产设施的类型海上生产设施是指建立在海上的建筑物。
由于海上设施是用于海底石油开发及采油工作,加上海洋水深及海况的差异、油藏面积的不同、开采年限不一,因此海上生产设施类型众多。
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海上固定式生产设施、浮式生产设施及水下生产系统。
在此三大类中又可细分如下:典型的海上生产设施如图1-2-1至1-2-7所示:1.固定式生产设施固定式生产设施是用桩基、座底式基础或其它方法固定在海底,并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海上结构物。
海上固定式生产设施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桩基式平台、重力式平台和人工岛以及顺应型平台;按其用途可分为井口平台、生产处理平台、储油平台、生活动力平台以及集钻井、井口、生产处理、生活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1)桩基式固定平台桩基式固定平台通常为钢质固定平台,是目前海上油(气)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1)钢质固定平台的结构形式桩基式 重力式 人工岛顺应式平台半潜式张力腿式浮式生产储油船干式湿式钢质固定平台中最多的是导管架式平台,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导管架、桩、导管架帽和甲板模块。
但在许多情况下,导管架帽和甲板模块合二为一,所以这时仅为三部分。
如图1-2-8所示。
①导管架:系钢质桁架结构,由大直径、厚壁的低合金钢管焊接而成。
钢桁架的主柱(也称大腿)作为打桩时的导向管,故称导管架。
其主管可以是三根的塔式导管架,也有四柱式、六柱式、八柱式等,视平台上部模块尺寸大小和水深而定。
导管架腿之间由水平横撑与斜撑、立向斜撑作为拉筋,以起传递负荷及加强导管架强度作用。
②桩:导管架依靠桩固定于海底,它有主桩式,即所有的桩均由主腿内打入;也有裙桩式,即在导管架底部四周布置桩,裙桩一般是水下桩。
③导管架帽:导管架帽是指导管架以上,模块以下带有甲板的这部分结构。
它是导管架与模块之间的过渡结构。
④模块:也称组块。
由各种组块组成平台甲板。
平台可以是一个多层甲板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单层甲板组成的结构,视平台规模大小而定。
海洋石油工程海上石油生产设施石油工程学院第四章海上石油生产设施第二节固定平台生产系统第一节海洋采油概述第三节浮式生产系统第四节水下生产系统第五节海上生产系统的选择第六节海洋修井用特殊机具第三节浮式生产系统一、浮式生产系统的典型类型二、采油立管系统三、定位系统四、浮式生产系统的油气水处理系统五、浮式采油系统的优点浮式生产系统的典型类型这是7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生产系统。
它以移动式浮体为主体,在其上放置生产和处理设施,收集、计量和处理来自海底井的油气。
这种生产系统的出现,不仅加快了海上油气田的开发速度,而且可作为“早期生产系统”以降低开发费用,及早回收投资。
使过去用固定平台开发不经济的边际油田也能开发利用。
浮式生产系统的典型类型十多年来,这种系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根据浮体型式的不同,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浮式生产系统:(1)以半潜式平台为主体的浮式生产系统;(2)以油轮为主体的浮式生产系统;(3)以张力腿平台为主体的浮式生产系统;(4)以自升式平台为主体的浮式生产系统;浮式生产系统的典型类型1. 以半潜式平台为主体的浮式生产系统该种生产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把采油设备(采油树等)、注水(气)设备和油气水处理等设备,安装在一艘经改装(或专建的)半潜式钻井船上。
它需另一油轮完成装油和卸油的功能。
油气从海底井经采油立管(刚性或柔性管)上至半潜式钻井船(常用锚链系泊)的处理设施,分离处理后经海底输油管线和单点系泊系统,进人贮油轮,再经穿梭油轮运走。
这种生产系统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可适用于恶劣的海况条件。
其缺点是甲板面积小,承载能力低,改装时间长,成本高。
浮式生产系统的典型类型以半潜式平台为土体的浮式生产系统浮式生产系统的典型类型2. 以油轮为主体的浮式生产系统该种生产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把生产设备、注水(气)设备和油气水处理等设备安装在一艘具有贮油和卸油功能的油轮上。
油气从海底井出来后,经采油立管(刚性或柔性管)上至系泊于单点系泊之上的油轮,分离处理后,贮存在油轮的油舱内,经穿梭油轮运走。
各类海洋油井平台概述海洋石油钻采设备是海上油气田钻井与采油所用的工具和装备,它的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但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四类:1.海洋石油钻井平台;2.海洋石油采油平台;3.水上钻井机械设备;4.水下钻井机械设备。
本文主要介绍前两类,即: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及海洋石油采油平台。
主要分为移动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两大类。
其中按结构又可分为:(1)移动式平台:坐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钻井船、半潜式平台(SEMI)、张力腿式平台(TLP)、牵索塔式平台、浮式生产处理系统(FPSO)、筒状平台(SPAR)。
(2)固定式平台: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
移动式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又叫钻驳或插桩钻驳,适用于河流和海湾等30米以下的浅水域。
坐底式平台有两个船体,上船体又叫工作甲板,安置生活舱室和设备,通过尾郡开口借助悬臂结构钻井;下部是沉垫,其主要功能是压载以及海底支撑作用,用作钻井的基础。
两个船体间由支撑结构相连。
这种钻井装置在到达作业地点后往沉垫内注水,使其着底。
因此从稳性和结构方面看,作业水深不但有限,而且也受到海底基础(平坦及坚实程度)的制约。
所以这种平台发展缓慢。
然而我国渤海沿岸的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辽河油田等向海中延伸的浅海海域,潮差大而海底坡度小,对于开发这类浅海区域的石油资源,坐底式平台仍有较大的发展前途。
目前已有几座坐底式平台用于极区,它可加压载坐于海底,然后在平台中央填砂石以防止平台滑移,完成钻井后可排出压载起浮,并移至另一井位。
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被设计成为驳船的模样,具有可以升降的可延伸到海底的桩腿。
虽然有些设计能使其在海深500英尺(152米)的海域工作,但通常用于海深400英尺(122米)的地方,适合于近海。
其移位时平台降至水面,桩腿升起,平台就像驳船,可由拖轮把它拖移到目的地。
到达钻井目的地后,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及平台上所有的钻井设备及其他器械被抬起到离开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
石油生产工程基础知识石油是地球上珍贵的能源资源之一,石油生产工程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来开采石油资源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石油生产工程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石油的形成和分布、石油钻井工艺、常用的采油方法等。
一、石油的形成和分布石油是一种由古代动植物残体经过高温高压作用,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形成的有机质。
“地球的黑色黄金”可在地壳深处的岩石中找到。
石油主要分布在地下的油藏中,常常位于地层的孔隙和裂缝之间。
石油的分布非常广泛,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石油资源。
按照地质特征分类,石油主要分为陆上和海上油田。
在陆地上,常常通过开采岩石中的孔隙来获得石油。
而在海上,通常需要采用海上钻井平台等特殊设备进行开采。
二、石油钻井工艺石油钻井是石油生产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开采石油资源的关键步骤。
石油钻井通常包括井筒的钻进、套管的下入、水泥固井等步骤。
1. 井筒的钻进:井筒的钻进是指在地下通过钻机将井筒钻到目标层位的过程。
钻孔的直径通常是通过地质资料的分析确定的,钻孔直径决定了后续施工的难易程度。
2. 套管的下入:钻进井筒后,需要安装套管以保证井眼的稳定性,并防止地层塌陷。
套管是一种金属管道,通过井口供给的旋转和下压力将其下入到井筒中。
3. 水泥固井:套管下入后,需要进行水泥固井以加固套管并防止油气的外漏。
水泥固井是通过将水泥浆注入套管和地壳之间的空隙来实现的。
三、常用的采油方法石油的开采过程涉及采油方法的选择,常用的采油方法包括自然驱动采油、人工驱动采油和辅助采油等。
1. 自然驱动采油:这种方法是指依靠地层中已存有的压力差和渗透性来推动石油上升到地表。
其中最常用的自然驱动采油方法是自然压力驱动法,即通过地层中的天然气或水的压力差来推动石油上升。
2. 人工驱动采油:当自然驱动采油效果不佳时,可以采用人工驱动采油方法。
人工驱动采油通常包括注水法和注气法。
注水法是指将注入水井的水推入油井形成压力差,从而推动石油上升。
注气法则是通过注入气体(如二氧化碳或天然气)到油井中,从而提高地下压力,促进石油上升。
第一章石油地质基础第一节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性质一、石油的化学性质二、天然气的化学性质第二节石油、天然气的生成和运移一、石油、天然气的生成二、石油、天然气的运移第三节储油层的类型一、储油层的类型二、油气藏三、渤海部分油田油层情况第四节地质构造一、岩层二、褶皱构造三、断裂构造第五节沉积岩与沉积相一、沉积岩二、沉积相第二章采油专业知识第一节渤海地区区块及构造和井号的命名一、渤海矿区区块及构造的命名原则二、井号的命名原则三、井的分类第二节采油工艺油一、渤海海上采油方式1、自喷采油2、机械采油二、自喷井和电泵井的生产管理1、自喷井的生产管理2、电泵井的生产管理三、井口和井下结构1、井口结构2、井下结构第三章海上平台的种类及特点第一节海上钻井平台第二节海上采油平台第四章气田平台与油田平台的区别第一节平台结构第二节平台设备第三节人员配置第五章中心/井口平台主要系统、用途和功能第一节旅大10-1CEP的主要系统用途及功能第二节旅大4-2井口平台的主要系统的用途和功能第六章单点系泊的用途和功能第一节单点系泊的概念第二节单点系泊装置的类型第三节单点系泊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以及作用第七章FPSO的主要系统用途和功能第八章应急关断及CCR工作原理第一节、生产控制系统概述第二节、紧急关断系统概述第三节、火气探测系统概述第四节、井口控制盘概述第九章现场仪表的控制原理第一节、压力类仪表第二节、温度类仪表第三节、流量类仪表第四节、调节阀第十章平台主要设备及工作原理介绍第一章石油地质基础第一节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性质一、石油的化学性质石油: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一种油状液体。
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碳占83%~87%,氢占10 %~14%,还有氧、氮和硫,但含量都不超过1%,个别油田含硫量可达3%~4%。
石油一般呈棕黑色、深褐色、黑绿色等,也有无色透明的。
石油有特殊气味,含硫化氢时有臭味,含芳香烃而有香味。
含蜡:蜡为碳15~42的碳氢化合物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