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配电装置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42
第七篇配电装置运行规程第一章220KV高压配电装置断路器1220KVSF6断路器规范1.1220KVSF61.1.1220KVSF断路器电气参数61.1.2220KVSF断路器电气数据61.1.3220KVSF断路器操作时间61.1.4220KVSF断路器灭弧介质(SF6)62.220KV隔离刀闸及操作机构2.1概述2.1.1220KV隔离刀闸是供220KV高压线路在无载流情况下进行切换和对被检修的高压母线及其它电气设备与带电线路进行隔离的三级户外高压电器。
2.1.2我厂220KV变电站采用的是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GW7—252/2500型(西母线)和GW16—252/2500型(东母线)隔离刀闸。
2.1.2.1隔离开关型号说明GW7(16)——252/2500D︳︳︳︳︳︳隔离刀闸户外生产序号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有接地刀闸2.1.2.2220KV变电站隔离刀闸型号及使用情况如下表:2.1.3我厂220KV变电站隔离刀闸主闸刀配备为一台CJ7A型电动机操动机构作三极联动操作,该机构由机构箱体,机械传动,控制回路三部分组成。
打开机构箱体的正门可进行电动操作,打开侧门可进行人力操作。
2.2220KV隔离刀闸及操作机构技术参数2.2.1220KV隔离刀闸技术参数2.2.1.1额定电压:252KV;2.2.1.2额定电流:2500A,3150A;2.2.1.3隔离刀闸和所配的接地闸刀峰值耐受电流(有效值):125KA;2.2.1.4隔离刀闸和所配的接地闸刀3s短时耐受电流(有效值):50KA;2.2.1.5隔离刀闸主回路(从下接线板至静触杆)电阻,不大于95mW;2.2.1.6接地闸刀主回路(从下部软连接末端至接地静触头处)电阻,不大于250mW;2.2.1.7耐受电压能力如表1所示:表12.2.1.8隔离刀闸与所配的接地闸刀机械操作寿命均不少于2000次:2.2.1.9隔离刀闸断口最小空气绝缘距离:2.6m;2.2.1.10隔离刀闸对地最小空气绝缘距离:2.0m;2.2.1.11隔离刀闸三极合闸同期性不大于:20mm;2.2.1.12接地开关三极合闸同期性不大于:15mm;2.2.1.13悬挂在硬线上静触头的重量:32kg;2.2.1.14由于受风、结冰、温度变化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允许母线在纵向U、横向L和铅垂方向S的变化范围如表2所示:表22.2.2220KV隔离刀闸的操作机构技术参数2.2.2.1输出力矩:≥1000N.m(电机功率750W)、≥700N.m(电机功率550W);2.2.2.2输出角度:90±4°(可调)2.2.2.3分闸一次时间:9±2S或6±1.5S;2.2.2.4合闸一次时间:9±2S或6±1.5S;2.2.2.5电动机功率:750W,550W;2.2.2.6电动机转速:1400r/min;2.2.2.7电动机额定电压:AC380V;2.2.2.8电动机额定电流:2.1A(电机功率750W)、1.65A(电机功率550W);2.2.2.9控制回路电压:AC220V或AC380V;2.3运行规定2.3.1电动操动机构电源规定2.3.1.1220KV变电站隔离刀闸电动操动机构电源分两路,接自继电室MCC段。
图7-1 屋内配电装置安全净距校验图、A2、B1、B2、C、D b)1网状遮栏高1.7m高1.2m图7-2 屋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校验图a) A1、A2、B1、D b) A1、B1、B2、C、D c) A2、B1、C图7-7 10kV屋内单层单列配电装置主变进线间隔断面图—进线开关柜(KYN28A-12型) 2—穿墙套管 3—进线母线桥图7-8 35kV单层单列屋内配电装置主变进线间隔断面图开关柜(JYN1-35型) 2—穿墙套管 3—耐张绝缘子串 4—钢芯铝绞线图7-10 110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的二层式屋内配电装置主变进线断面图控制柜 2—断路器 3—电流互感器 4—快速接地开关 5—隔离开关接地开关 7—母线 8—电流互感器 9—开关柜 10—开关柜 11 主变压器图7-11 采用GIS的220kV和110kV二层式屋内配电装置主变进线断面图图7-12 采用KYN28A-12型开关柜的10kV单母线分段屋内配电装置配置接线图图7-14 采用KYN28A-12型开关柜的10kV单母线分段屋内配电装置(单列布置)平面布置图10kV高压开关柜110kVGIS图7-17 110kV屋外普通中型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间隔断面图1--断路器 2--端子箱 3--隔离开关 4--带接地刀闸的隔离开关 5--电流互感器 6--阻波器 7--耦合电容器 8—引下线 9—母线 10、11— 绝缘子110kV普通中型配电装置图7-21 采用管形母线的220kV双母线分相中型配电装置进线间隔断面图220kV分相中型配电装置双列布置的高型配电装置进出线间隔断面图缺点:检修上层母线和隔离开关不方便。
图7-28采用屋外GIS的220kV双母线接线进出线间隔断面图QF—SF6断路器 QS—隔离开关 TA—电流互感器 LA—避雷器 Q—接地开关 QE—快速接地开关 LCP—控制柜 BSG—绝缘套管 OMB—SF6气室图7-29 屋外母线桥10kV 屋外母线桥优点:散热好、集肤效应小,图7-31 200MW发电机全连式分相封闭母线1—主封闭母线 2—分支封闭母线 3—主变压器 4—厂用变压器 5— 6kV厂用电共箱母线 6—发电机出口电压互感器柜 7—电压互感器低压引出线 8—避雷器柜 9—检查孔 10—中性点电压互感器柜 11—阻火墙。
第7章配电装置教学要求:了解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及一般构成方法;掌握最小安全净距的概念;掌握户内、户外配电装置的形式及应用范围;学习各种布置的平面图及剖视图的画法。
7.1 概述一、配电装置的定义a、按电气主接线进行集中布置和连接的一次设备。
B、同一级电压的开关设备、载流导体等,加上辅助设备、土建设备等。
C、正常情况下,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故障情况下,能迅速切除故障部分恢复运行。
二、基本要求a、安全:设备布置合理清晰、采取保护措施。
如:设置遮拦和安全出口、防爆隔墙、设备外壳底座等保护接地。
b、可靠:设备选择合理、故障率低、影响范围小。
c、方便:设备布置便于操作集中,便于检修、巡视。
d、经济:合理布置、节省用地、节省材料。
e、发展:预留备用间隔、备用容量。
三、最小安全净距A值:基本电气距离A1 A2导体地导体导体B值:裸导体与遮拦之间的距离C值:无遮拦裸导体与地(楼)面的垂直净距D值: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拦带电部分之间。
E值:通向屋外的出线套管至屋外通道的垂直净距四、屋内配电装置1、配电装置的一般构成方法及图式a间隔:为配电装置的最小组成部分、其大体上对应主接线图中的接线单元。
b部署:排列——单列、双列考虑:排列的顺序要合理(地理位置、避免交叉)单列——进出线QF排成一列布置在母线一侧。
双列——进出线QF排成二列布置在母线两侧。
分层——单层、双层、三层通道的走向c图式:布置图断面图2、屋内配电装置设备的布置特点:1)由于允许的安全净距小,能分层布置,因而占地面积比屋外布置小;2)2维修、操作和巡视都在户内进行,不受气条件的影响;3)电气设备不易受外界污秽空气环境的影响,维护工作量小;4)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小,通风散热条件差,且不便于扩建;5)房屋建筑投资大,但可采用价格较低的屋内型设备,能减小一些设备的投资。
3、屋内低压配电装置布置要求:1)屋内低压配电装置的电气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2)低压配电装置的维护通道的出口数目,按配电装置的长度确定:长度不足6m时允许一个出口;长度超过6m时,应设两个出口,并布置在通道的两端;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应增加出口。
第七章配电装置本章主要内容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配电装置的配置图、平面图和断面图配电装置的种类和特点12配电装置: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由开关电器、保护和测量电器,母线和必要的辅助设备组建而成的总体装置。
作用: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故障部分,维持系统正常运行。
一、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1. 保证运行可靠配电装置中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绝缘子因污秽而闪络,隔离开关因误操作而发生相间短路,断路器因开断能力不足而发生爆炸等。
因此,要按照系统和自然条件以及有关规程要求合理选择电气设备,使选用电气设备具有正确的技术参数,保证具有足够的安全净距;还应采取防火、防爆、蓄油和排油措施,考虑设备防冰、防冻、防风、抗震、耐污等性能。
第一节概述一、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2.便于操作、巡视和检修配电装置的结构应使操作集中;配电装置的结构和布置应力求整齐、清晰;还应装设防误操作的闭锁装置及连锁装置,以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接地线合闸、带电挂接地线、误拉合断路器、误入屋内有电间隔(常称“五防”)。
3.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例如用隔墙把相邻电路的设备隔开,以保证电器设备检修时的安全;设置遮拦,留出安全距离,以防触及带电部分;设置适当的安全出口;设备外壳和底座都应采用保护接地等;在建筑结构方面还应考虑防火等安全措施。
3一、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4.力求提高经济性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电气设备的布置应紧凑,节省占地面积,节约钢材、水泥和有色金属等材料,并降低造价。
5.具有扩建的可能要根据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分析是否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如有,有配电装置结构和占地面积等方面要留有余地。
4二、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各带电设备之间的距离:综合考虑设备外形尺寸、检修、维护及运输的安全电气距离等因素决定的。
最小安全净距是指在这一距离下,无论在正常最高工作电压或出现内、外部过电压时,都不致使空气间隙被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