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研究报告4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47
前几天,有一个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在口头答复市政协委员提案时透露,上海将在5年内在全国率先推广电子课本,孩子们有望告别笨重的大书包时代。
从上个学期开始,我区就已经开始电子书包的试点工作。
今年的 4月1日,以“新技术新思想新跨越”为主题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研讨活动”在我区丽英小学举行,期间展示的“电子书包”教学示范课,引发了与会人员很大的兴趣。
在积极推进试点的基础上,我区又积极探索在更大范围内的探索与实践,拟于中国电信、英特尔公司合作,共同推进电子书包项目。
6月11日下午,虹口区教育局、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的代表,就电子书包项目的实施举行论证会。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先生、虹口区人民政府华东平副区长、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倪闽景处长、李如海副处长、市教委教研室徐淀芳主任等也一道参加了项目的论证活动。
大家讨论的主要问题如下:1.为什么要推进电子书包项目1)从低碳的角度考虑。
经统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上海的学生一共要使用213本教材(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73本、82本、58本),一共花费1750.36元人民币。
如果再加上课外练习册、参考书、字典和词典等教辅书籍,花费又要增加很多。
电子书包的造价并不比传统课本贵,更重要的是,它节省了大量纸张、印刷费用和能源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
美国加州从去年9月开始,宣告了印刷课本时代的终结,条件成熟的中小学已全部使用电子课本。
做出这一抉择的缘由,就是因为学生的课本是由政府买单的,纸质课本成本很高,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我们国家的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明确提出要研究电子书包,以便未雨绸缪,应对数字化时代对出版和印刷行业的冲击,提早思考产业的方向转移。
2)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现在学生使用的电子书包,大小不过两个巴掌左右,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已经发展到可以采用书写的方式输入文字和图像,以及各种理科的符号,需求方面的技术支撑不成问题。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研究电子书包是一种支持个性化研究的工具。
个性化研究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认知水平等个体差异,提供最佳的研究方法和策略,以促进个性和能力的最大化发展。
个性化研究以学生自身的特征和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多样的策略和研究路径为关键,以多元发展性评价为落脚点。
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教育部明确提出,数字教育资源服务要基本满足信息化研究需求和个性化研究需求。
因此,探索以“个性化”为核心的电子书包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有助于推动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进步。
电子书包对个性化研究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大数据分析与学情诊断、云资源生成与推送、多维协作与互动支持、研究监督与“一对一”指导、多元发展性评价。
其中,大数据分析与学情诊断是指应用电子书包对学生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诊断研究问题。
电子书包支持云资源生成与推送,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需求,选择相应的资源进行推送,学生可以寻求个性化的研究指导。
多维协作与互动支持包括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生机(学生与电子书包)交互,主要以资源传输、问题讨论、评价反馈为主。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使用电子书包在互动空间中进行专题讨论活动,可以小组协作完成一个研究作品,并进行共享评价。
电子书包还支持研究监督与“一对一”指导,以及多元发展性评价,为个性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
研究监督和“一对一”指导是电子书包的重要功能。
通过电子书包,学生可以实现研究进度监督和行为监督,同时获得来自教师或人工智能的“一对一”指导服务。
此外,电子书包还可以监督研究结果,帮助学生调整研究策略,克服研究问题。
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利用电子书包获得练检测的结果,并得到来自教师或智能软件的指导和帮助。
这种多元发展性评价方式可以支持学生形成错题集,建立档案袋,存放研究作品,记录研究行为,动态生成学生成长簿,并形成电子量规,促进学生调整研究策略。
基于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个性化研究的内涵,电子书包支持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可以分为6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