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
母语在盲童英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探析摘要::母语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已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肯定,本人在多年的盲童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比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相通性,根据盲生学习语言的特点和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理论,旨在探索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帮助盲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从而轻松习得英语语言。
关键词:母语;正迁移;盲生;英语教学;英语学习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70-03现在,让盲生回归主流的教育对我们已不再陌生,为了给社会培养身残志坚、自立自强、文化素质过关、专业素质过硬的有用人才,特殊教育的自我革新迫在眉睫,在多年从事盲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母语对盲童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根据我给三年级的盲童和中专、大专的学生实验情况来看,母语在盲童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可有效帮助盲生习得英语。
现将我的观点和具体做法陈述如下:一、盲生学习语言的优势在残疾人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我们对视力障碍并不陌生。
盲生虽然看不见,但是在平时生活的磨砺下,人体会产生一种自我调节的机能----生理代偿功能,比如盲人的听觉就特别发达,能听到我们常人眼睛加耳朵都无法觉察的信息,他们走路时可以用听觉判断物体的距离,甚至靠听觉能觉察说话人的心境。
这种能力是80%以上信息靠视力接受的明眼人无法做到的,这些掺杂欺骗性的视觉信息反而会迷惑人心,令明眼人判断失误。
而盲人,是用耳朵捕捉真相的高手。
盲人心“灵”----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
盲人心“静”----从古至今,很多智者都是盲人,视障杜绝了信息污染,盲人反而拥有了更专心发展的空间。
盲人虽不能“观色”,却是“察言”的高手,对语气、语速、词汇运用等分辨能力很强,会从声音的抑扬顿挫中听出“味儿”来。
信息干扰、污染的今天,明眼人或许已很少有那种“过目不忘”的高人,而盲人由于心静,却不断涌现“过耳不忘”的超人,这也是盲人学习语言的优势所在。
醚塑姐浅析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吴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信阳464000)睛要j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和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
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
正迁移和负迁移。
凡是母语对夕}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
我们称其为正迁移,R旋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
一方面。
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就.学习者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学习者应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
苯文从舨两方面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利用母语,避免滥用母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语的俄既镧同】母语;英语学习;正负影响一、母语影响英语学习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
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量酹毵而—个人,一旦掌握了第一种语言,母语,这种语言就必将成为他终身离不开的工具,所以,—个人学习外语,尤其是学习外语的初级阶段,即在学生对外语剐系熟悉之前,母语是可以吸取经验的唯—语言体系,这样—来,很容易就把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结构运用于外语学习,也就是说,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母语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们对于这种作用看法也不一致。
但终归有了一些共识: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肯定有某种影响,这种影响的性质,“对比分析”理论认为有正负之分,正的影响对外语学习起积极作用,能帮助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
负的则为干扰因素,给学习带来困难,是造成语言偏误的根源之一。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第二语言为英语,大多数中国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英语,因此,原有的知识必然会对新的语言系统的掌握产生影响。
对比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l ado把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归于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母语被认为是外语学习过程中错误的来源,是外语学习的绊脚石。
浅谈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心理学家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广义地定义为迁移。
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都叫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称负迁移。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母语(汉语)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被称作“语言迁移”。
母语对二语习得(包括外语学习在内)的影响,是心理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此,各种理论提出的假设不同,看法不一。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不是一种思维现象,错误是第一语言习惯干扰外语习得的结果。
“对比分析”假设认为,外语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儿童母语习得不同,儿童母语习得不受任何其他语言干扰,而外语学习者在学外语之前,已经养成了一套母语习惯,这些习惯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当外语和母语有相同的语言成分时会产生正迁移,反之,则出现负迁移,出现语言错误。
以后的研究发现,语言错误并不都出现在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恰是在母语和目的语结构相似之处更容易出现习得困难,有些语言错误为发展性偏误,是语言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与自然习得顺序相关,并非都是母语干扰的结果。
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正确看待母语的迁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克服负迁移,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
1 正确看待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英语学习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表达方式以及语用知识的影响,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或语用知识不同于英语中已经存在的语用知识,从而对新的英语语用知识的获得或应用产生阻碍作用。
负迁移在英语学习者的初学阶段尤为明显。
由于初学者缺乏足够的英语知识,在用英语的表达过程中往往更多地依赖母语知识。
母语对学习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及文化四个方面。
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希望能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对其学习有所帮助。
1.1语音负迁移研究表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对另一语言的发音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
英语词汇教学中母语的迁移作用【摘要】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习惯的影响,而母语正负迁移效果并存,有利有弊。
本文通过对正迁移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力求达到降低词汇学习难度,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词汇教学母语正迁移教学质量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迁移(transfer)。
语言迁移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因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共性而引起的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即母语的语言习惯被正确地运用到目的语中。
而学习者把母语中的知识不恰当地运用到目的语中,则叫做“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即母语干扰。
正迁移能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而负迁移则妨碍对英语的掌握。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种,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而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跟教师一点一滴地学习和操练英语,课堂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接触和使用的仍是自己的母语——汉语。
因此,在这样非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时,很自然地会受到汉语习惯的干扰。
这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总结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握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的大量产生,把负迁移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一、汉语拼音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正迁移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学生在学习英文字母时,由于前摄抑制而容易产生混淆。
而掌握了英语字母发音之后,因为字母名称的读音与拼读单词无关,在学习单词发音和拼写时又产生了困扰。
学生不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只能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效果极差。
拼写的困难使学生逐步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谈英语教学中母语的使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面对不同学习者如何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习进程,已是我们必须考虑而又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然而,无论何种教法,我们总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使用母语?如何恰当地使用母语?其是否有章可循?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浅见,并以此与同仁探讨。
一、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1.不可避免的接触这是由英语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教学对象来看。
英语学习者主要是青少年和成年人,他们学英语时母语已在头脑中根深蒂固。
如果我们全用英语讲课,他们恐怕难以接受。
因此,最初我们只有借助于母语进行教学过渡。
其次,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
英语与母语有不同之处,适当的对比、分析和翻译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而对比、分析、和翻译则必须涉及母语。
此外,从应用角度来看。
如果进行口、笔头翻译练习或实践,也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母语。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使用母语是无法避免的。
2.对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积极影响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可促进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语法的学习。
二是可借助母语阅读,快速汲取大量的英语学习的背景知识。
否则,在英语学习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三是良好的母语水平不仅有助于理解,而且有助于口、笔头翻译,这一点应是众所周知的。
3.对英语教学的消极影响这也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母语的语法知识。
母语中虽然有不少语法知识有助于英语学习,但更多的规则是不一致的,容易引起错误的类比联想和导致误解。
二是母语的语言定式已在学习者头脑中扎根,其“听、说、读、写”已达到不假思索的地步。
这对英语的学习,尤其是对一个要建立起新的语言动力定型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时不在的干扰。
三是语言环境的影响。
在国内我们听到、见到和用到的基本上是母语,使你很难有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
这种“母语的海洋”对英语学习来说事实上是一种“窒息性”干扰,需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所降低。
浅谈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意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英语教学工作也成了人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在英语的学习中,对于母语与英语的关系,一直存在诸多争论。
从英语教学的目的入手,简要分析了英语教学和母语的关系,以及母语对英语的促进作用,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母语;英语教学;关系;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97-02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掌握他国语言,是传递文明、了解其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
我国拥有灿烂的文化历史,汉语中包含的艺术内涵也是博大精深。
近些年,英语学习的不断增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如何在英语的学习中利用好母语的促进作用,是教师们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高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基础教学工作,在小学、初中时期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并且在高中时代得到了强化。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学生仍然对英语知识一知半解。
大部分学生仍然停留在做试卷应付考试的低级阶段,而口语、听力、写作等方面仍然裹足不前。
再加上我国区域辽阔,各地经济实力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
具体表现为中东部经济实力发达,各家庭学校都重视英语教学工作。
而偏西部的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家庭社会虽然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但现实的情况却限制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及发展。
这些原因最终导致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难题。
2.教学理念陈旧落后,教学方法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方法与三十多年前的改革之初相比有巨大进步,但仍然不能跟上现代化教学理念发展。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保留着20世纪传统教学的理念和思路,课堂上英语老师仍然是主导课堂氛围、方向的指挥者。
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作用作者:程桂红来源:《下一代》2020年第01期摘要:母语迁移是指人们在学习一种新语言时,母语的语言学习过程会对该语言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作用,而这种影响作用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在小学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把握教学内容,契合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特点充分利用母语的辅助优势进行高效教学,从而最大化的体现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避免负迁移作用的出现。
于此,本文将针对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作用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母语;小学英语教学;迁移作用母语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产生正迁移以及负迁移,正迁移能够在让小学生在母语语言学习的基础上良好的开展英语语言的学习,在减少语言学习不适感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对英语进行理解和掌握,而负迁移会让小学生现有的母语语言学习经验成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阻碍,从而不能良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把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最大化的保证正迁移的同时良好的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母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英语都是初次接触,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都十分难以理解。
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于一些基本的课堂用语需要用汉语来对学生进行解释,如此才可以帮助小学生良好的明白教师的教学要求。
长此以往,在这样一种汉语导入教学手段之下,小学生们就能够良好的对一些课堂用语进行理解和掌握,所以,适当的使用汉语辅助英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从另一方面而言,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教师采用全英语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良好明白教师的教学要求而使得教学课堂结构松散以及出现拖沓的现象。
而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并不能很快的得到学生的反馈,学生和教师将同时陷与沉默,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的教学计划都是不小的打击和制约。
浅析英语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全文)摘要:英语习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迁移现象,其中既有负迁移又有正迁移。
然而,受传统观点的影响,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干扰作用往往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而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却很少被提及,甚至被忽略。
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方面的对比,分析了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
关键词:英语习得母语正迁移英汉对比1.引言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Odlin曾指出,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研究的中心问题。
Ellis也曾表示:“语言学习者应该使用第一语言作为他们有意识地可以借助的资源,从而促进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
”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教与学,母语的作用都不容忽视。
然而,长期以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都被视为一种干扰,因此二语习得的过程几乎被看做是克服母语负迁移干扰的过程。
因此,正确认识并发挥英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能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
2.母语正迁移理论的含义迁移一词最早源于心理学,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迁移问题首次在对比分析中提出。
后来,RobertLado把这个术语应用到二语习得领域。
他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包括负向和正向两类语言迁移。
负向迁移(negativetransfer),亦称干扰(interference),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的或不合适的目标语形式;正向迁移(positivetransfer)则是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在母语与目标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即先行学习的母语对后来学习的目标语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一切人类语言都具有共同特点。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正体现出语言的这种普遍性特征。
3.英语学习中母语正迁移现象从表面上看,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它们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
然而,作为两种语言形式,它们必然拥有共同的因素。
3.1语音正迁移中国学生的英语发音是很受汉语发音影响的,很容易产生口音问题。
对比英汉语言,探究母语正迁移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摘要:母语正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青睐,要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必须不断增强两种语言的对比意识。
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分析了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正迁移作用。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母语正迁移作用;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2一、概述所谓母语迁移,源于心理学概念,是信息的输入者通过对已有的认识事物的认知结构及经验进行观察对比来发现新问题理解新事物的一个心理过程。
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人们会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母语方面的经验。
然而,一方面,不讲策略地生搬硬套学习母语的规律来学外语,势必陷入中式英语的误区,导致语用失效,阻碍对新事物的认知,也即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了负迁移;反之,若是对学习母语的经验加以归纳对比,发现语言的共性及个性并加以灵活运用,方能促进外语学习,事半功倍,也即是本文要着重强调的母语正迁移对英语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过去人们对母语的负迁移谈得比较多,谈负色变,多把母语看作外语学习中的绊脚石,唯恐避之不及。
而近年来涌现了一些关于母语的正迁移的研究,肯定了母语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诚然,学习母语和外语都是学习语言符号系统的一个过程,无非是母语先入为主,有大语言环境作依托,掌握起来不费劲;而开始学习外语的时间较晚,大语言环境缺失,学习动机各有不同。
最终使得母语和外语的学习存在差异,但外语不像母语纯粹从零开始,它的优势在于可从母语开始,充分利用母语学习的方法技巧和对母语已有的认识来促进外语学习。
本文从新的角度看待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依赖不仅是一种外语学习的心理认知过程,更是一种安全的学习策略。
krashen提出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而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恰好能给学习者带来一种熟悉的安全感,照顾学习者的情绪,可以利用母语与外语的联系大胆假设开口表达,克服怕犯错误心理,勇于尝试,不断突破新知识获取新知识。
(最终)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摘要“迁移”最初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是指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潜意识自动的利用过程。
在英语学习中,迁移现象非常广泛。
其实无论在语言的形式上还是功能上,母语和英语之间有着许多有趣的相似和迥异之处,作为语言学习者或教育者,只有科学、全而地掌握这些特点,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有效地利用正迁移和减少负迁移。
文章在强调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必然产生一定影响的同时,对母语迁移现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正负效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有负迁移,又有正迁移,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比较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及应对措施,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进行双语对比,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的效用,努力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效用,对英语素质的提高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Abstract"Migration," originally proposed by the behaviorist psychologist,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new knowledge, the existing knowledge utilization process automatic subconsciou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 migration phenomenon is very widespread. In fact, whether in form or function of language, between the mother tongue and foreign language has many interest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t place, as language learners or educators, only science, but a full grasp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Know thyself, know yourself."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s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migration. Article stressed up migration inevitably have an impact on English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igrationphenomenon of mother tongu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positive and negative utility for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Native English learning process both negative migration, there are 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is more up on English learning and response measures through numerous examples, noting that in English teaching appropriate bilingual contrast, take advantage of up positive transfer the effectiveness of efforts to overcome negative migration util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lish will have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Keywords: Mother Language Transfer; 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目录第1章绪论 (4)1.1语言迁移的概念 (4)1.2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形式 (4)第2章英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现象的具体分析 (5)2.1母语语音迁移分析 (5)2.2母语语法迁移分析 (5)2.3母语词义迁移分析 (6)第3章针对英语学习中迁移现象的策略 (7)3.1合理利用母语迁移的正效用 (7)3.2 努力克服母语迁移的负效用 (8)3.3 转换观念,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母语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第1章绪论1.1语言迁移的概念语言迁移是学习外语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即原有语言知识对新语言知识学习产生影响,本来就具备的语言(母语)基础影响另外的一门语言即外语的学习和发展的现象1。
母语迁移作用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张武萍(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外语教研室,北京 100853)摘 要: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迁移问题。
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有正负迁移之分。
本文在论述迁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以及如何促进英语学习正迁移的策略。
关键词:母语迁移;英语教学;学习策略1. 前言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正迁移(积极迁移)有助于另一种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反之,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错误和困难发生,就是负迁移(消极迁移)。
英语学习中,母语对英语知识的正负迁移都存在。
母语对英语能够起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反之,母语对英语学习中所起的干扰或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的迁移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也就是说,母语对英语学习既存在着促进作用,又存在着干扰或阻碍作用。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要掌握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规律,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握迁移规律,积极有效地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切实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 迁移理论迁移(transfer)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Odlin,1989)。
根据Odlin的定义,迁移不仅是指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影响,它还可以指学习者已经习得的任何其它语言的知识对于新语言习得的影响。
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
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有一部分取决于已学知识和将学知识之间的相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