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 格式:doc
- 大小:34.94 KB
- 文档页数:13
中药敷贴的适用症及使用技巧是什么中药敷贴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了很长时间。
它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那么,中药敷贴到底适用于哪些病症?又有哪些使用技巧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中药敷贴的适用症1、呼吸系统疾病中药敷贴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特别是在疾病的缓解期,通过敷贴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
敷贴的穴位通常选择肺俞、膻中、定喘等,药物多为温阳散寒、化痰平喘的中药。
2、消化系统疾病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胃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敷贴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中脘、神阙、足三里等,药物以温中健脾、理气止痛为主。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等,中药敷贴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消肿散瘀的效果。
敷贴的部位一般在病变关节周围或相应的穴位上,药物多为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中药。
4、儿科疾病小儿由于体质较弱,容易患上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等疾病。
中药敷贴对于小儿的这些病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小儿皮肤娇嫩,药物吸收效果好。
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肺俞、脾俞等。
5、妇科疾病中药敷贴对于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帮助。
穴位可选气海、关元、子宫等,药物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
二、中药敷贴的使用技巧1、选择合适的药物中药敷贴的药物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病症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中药配方。
一般来说,常用的中药有白芥子、细辛、延胡索、肉桂、生姜等。
这些中药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化痰平喘等功效。
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以确保药物的选择准确无误。
2、准备敷贴工具中药敷贴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如纱布、胶布、保鲜膜等。
将调配好的中药敷在纱布上,然后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再用保鲜膜覆盖,以防止药物挥发和弄脏衣物。
3、找准穴位穴位的选择是中药敷贴的关键。
穴位敷贴年度总结简介穴位敷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敷贴药物或贴敷物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内脏功能,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在过去的一年中,穴位敷贴在日常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过去一年中的穴位敷贴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穴位敷贴的应用领域穴位敷贴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应用领域:1. 疼痛管理穴位敷贴在疼痛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贴敷药物来提供镇痛效果,有助于减缓疼痛感受。
此外,穴位敷贴还可以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愈合过程。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中,使用穴位敷贴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消化系统疾病穴位敷贴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也表现出色。
通过敷贴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消化功能,改善胃肠道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穴位敷贴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呼吸系统疾病穴位敷贴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显著的作用。
通过敷贴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治疗中,运用穴位敷贴方法取得了积极的疗效。
穴位敷贴技术改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致力于改进穴位敷贴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舒适度。
1. 考虑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差异,我们采用更加个体化的穴位敷贴方案。
通过全面的体检和问诊,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其特定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穴位敷贴方案。
2. 选择合适的敷贴材料我们积极寻找和测试不同的敷贴材料,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尝试了各种材料,包括药材敷贴、温热敷贴等,从而找到最适合不同疾病和患者需求的敷贴材料。
3. 引入电子穴位敷贴技术我们也开始尝试使用电子穴位敷贴技术,通过电子脉冲刺激来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穴位敷贴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摘要:目的: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探讨应用穴位敷贴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该阶段对研究样本进行明确,主要来源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选取典型代表90例进行具体分析,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
其中接受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45例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治疗的视为研究组。
对两组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进行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进行两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穴位敷贴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穴位敷贴;临床效果引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死亡率较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领域的不断扩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这种情况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2]。
就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其具有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中常采用平喘、镇咳、祛痰等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还包括激素、β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等,虽然上述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应用后会导致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具有局限性[3]。
因此,临床中需要对新型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当前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关于穴位敷贴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且多发布报道证实,该方法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并根据研究结果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于2019年2月-2022年2月将其纳入本研究,并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共收集90例。
穴位贴敷治疗总结引言穴位贴敷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式,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贴上药物或使用特定的贴敷方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治疗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本文将对穴位贴敷治疗进行总结和探讨,包括其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穴位贴敷原理穴位贴敷治疗是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系统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生理功能。
在经络系统中,存在着一些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与具体的脏腑器官相连。
通过在这些穴位上贴上药物或使用特定的贴敷方法,可以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的适应症穴位贴敷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疼痛病:对于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等疼痛病,可以选择贴敷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合谷穴、太冲穴等。
2.消化系统疾病:对于胃病、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可以选择贴敷梁门穴、中脘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3.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选择贴敷太渊穴、风府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4.睡眠障碍: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可以选择贴敷神门穴、心脾两俞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穴位贴敷的操作步骤穴位贴敷治疗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步骤:1.确定治疗穴位: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常见的穴位可以参考中医书籍或请教专业医师。
2.准备贴敷材料:选择合适的贴敷材料,一般可使用透气性好的胶布,也可使用透气性好的敷料。
3.清洁穴位: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适量的酒精擦拭穴位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
4.贴敷药物或贴敷方式:根据疾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贴敷方式进行贴敷。
可以将药物直接敷于穴位上,也可以将药物涂抹于贴敷材料上,然后将贴敷材料贴于穴位上。
5.固定贴敷材料:使用胶布或其他固定材料将贴敷材料固定在穴位上,以确保贴敷效果。
6.定期更换:根据需要,定期更换贴敷材料,一般每天更换一次。
穴位敷贴知识点穴位敷贴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敷贴药物或使用特定技术刺激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健康的目的。
穴位敷贴是中医经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将介绍穴位敷贴的原理、适应症、常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穴位敷贴的原理中医认为,人体经络系统是信息传导和能量运行的通道,在身体的各个穴位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穴位是经络系统上的特定点位,与人体的脏腑器官和组织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敷贴药物或施以刺激,可以调整气血运行,活化经络,促进病理因素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效果。
二、穴位敷贴的适应症穴位敷贴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1.外伤与运动损伤:如扭伤、挫伤、骨折等,通过敷贴药物在伤处,可以减轻疼痛、消肿、促进伤口愈合。
2.内科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通过敷贴特定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3.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通过敷贴特定穴位,可以调理女性内分泌系统,缓解症状,促进健康。
三、穴位敷贴的常用方法穴位敷贴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几种方法包括:1.药物敷贴法:选择适合的药物,加工成贴剂,敷贴在特定穴位上。
常用的药物有中草药、贴剂、膏药等。
药物的选择和药性的刺激对病情的治疗有重要影响。
2.温热敷贴法:使用温热的物质,如温水袋、温热贴等,敷贴在特定穴位上。
温热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适用于寒性疾病和痛证。
3.穴位按摩法: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刺激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按摩穴位可以手法柔和,也可以使用按摩器具辅助,但需要注意力度和方法的正确性。
四、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穴位敷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穴位选择: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敷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因此选择正确的穴位非常重要。
2.药物选择: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
穴位贴敷技术穴位贴敷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扶正强身的一种操作方法。
【适应证】适用于恶性肿瘤、各种疮疡及跌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胀、腹泻、便秘;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喘等症状。
【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年老体衰者,过饥过饱,女性经期、孕妇的腹部和腰舐部。
【注意事项】1 .支气管扩张者、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糖尿病患者、血液病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不宜进行穴位贴敷。
2 .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禁止穴位贴敷。
颜面五官部位、慎用穴位贴敷。
3 .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穴位贴敷。
4 .药物应均匀涂抹于绵纸中央,厚薄一般以0.5cm为宜,覆盖敷料大小适宜。
5,敷贴部位应交替使用,不宜单个部位连续敷贴。
穴位贴敷时间一般为6-8个小时。
可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季节调整时间,小儿酌减。
6 .出现皮肤微红为正常现象,使用敷药后。
如出现红疹、瘙痒、水疱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7 .除拔毒膏外,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是应停止用药,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8 .若出现敷料松动或脱落及时告知护士。
9 .贴敷期间,应忌烟、酒,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免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
10 .局部敷贴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
附表L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图附表2:穴位贴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穴位贴敷法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且
容易复发的特点。
穴位贴敷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
达到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平衡阴阳的作用,进而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从而有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1. 缓解症状:穴位贴敷法可以刺激相关的穴位,引导和调节气血的运行,有助于缓
解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呼吸困难、喘鸣声等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肺俞、大椎、风池等。
研究表明,贴敷这些穴位能够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
2. 改善免疫功能:穴位贴敷法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研
究发现,贴敷足三里穴位可以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3. 预防复发:穴位贴敷法不仅可以缓解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儿
的自身抵抗能力,预防复发。
研究表明,贴敷肺俞穴位可以增加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
和前白蛋白水平,从而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减少复发率。
4. 提高生活质量:穴位贴敷法可以通过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减轻症状,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贴敷风池和鱼际穴位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
和日常体力活动能力,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和不适感。
穴位敷贴的临床应用穴位敷贴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敷贴贴剂或使用外敷方法,达到调整气血、活血化瘀、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等治疗效果。
穴位敷贴具有简单方便、无创伤、安全高效等特点,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
以下将从不同疾病的角度介绍穴位敷贴的临床应用。
一、疼痛相关疾病1.颈肩腰腿痛:颈椎、肩关节、腰椎和股关节等疾病常见的症状是疼痛。
通过在相关穴位上敷贴贴剂,如含胶岩浆等,可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2.关节类疾病:如关节炎、关节损伤等疾病,穴位敷贴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穴位,促进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关节软骨、滑液的营养供给,减缓关节炎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3.骨折、软组织损伤:在骨折初愈期或软组织损伤后,通过敷贴贴剂在相应穴位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温度,加速软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减轻肿胀、疼痛等症状。
二、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咳嗽:穴位敷贴的一种外敷方法是敷贴草药贴剂,如荆防败毒散等,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气海、膻中等穴位,可以舒肺化痰,平喘止咳,改善慢性咳嗽症状。
2.哮喘:穴位敷贴可以通过刺激肺俞、胸俞、膻中等相关穴位,调节气机、平喘止咳,缓解哮喘发作,改善呼吸功能。
三、消化系统疾病1.胃痛、腹泻:通过穴位敷贴可以刺激胃俞、关元等穴位,舒缓胃肠平滑肌的痉挛,提高胃肠蠕动功能,缓解胃痛和腹泻等症状。
2.便秘:穴位敷贴可以刺激大肠经相关穴位,如关元、中极等穴位,促进大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改善便秘症状。
四、泌尿系统疾病1.尿频、尿急:穴位敷贴可以通过刺激关元、气海等穴位,调节膀胱功能,改善膀胱神经调控紊乱引起的尿频、尿急症状。
2.尿失禁:穴位敷贴可以通过刺激如长强、会阴等穴位,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控制力,提高尿液憋控能力,改善尿失禁症状。
五、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穴位敷贴在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中的应用较多,如偏头痛、失眠、焦虑症、抑郁症等。
通过在相应穴位上敷贴草药贴剂,如穴位贴剂,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症状。
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阻塞和肺组织气肿三大病理生理特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加重,COP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目前,针对COPD 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
而传统中药疗法在COPD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其中中药穴位贴敷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一、中药穴位贴敷的原理和方法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穴位贴敷中药敷料,以达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在COPD的治疗中,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中药贴敷,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
二、中药穴位贴敷对COPD的治疗机制据临床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在COPD治疗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起到治疗作用:1. 调理气血:中药敷料中所含的药物成分能够通过穴位渗透进入患者体内,对气血进行调理,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肺组织的充血和水肿,从而改善肺功能。
2. 疏通经络:中药敷料作用于穴位,可以促进经络气血畅通,改善肺部的微循环,减轻肺部的炎症和痉挛,缓解呼吸困难。
3. 促进排痰:中药敷料中的药物成分可以刺激患者的肺部黏膜,促进排痰,减轻气道阻塞,改善呼吸功能。
三、中药穴位贴敷对COPD肺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为了验证中药穴位贴敷对COPD肺功能改善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
选择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经过3个月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包括用力呼气一秒容积(FEV1)和用力呼气一秒率(FEV1/FVC)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改善不显著。
中药穴位贴敷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7-08-01T10:48:54.83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作者:黄世见[导读]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构成影响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
新晃县中医医院湖南怀化 419200【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20例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的中药穴位贴敷,药物配制主要有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等,研磨至细末并使用100目细筛,加入鲜姜汁后制成圆饼贴敷,贴敷穴位为大椎、肺俞、膏盲、天突与膻中。
结果: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中药;穴位贴敷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acupoint sticking with Chinese herbs in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drug preparation mainly white mustard,asarum,rhizoma corydalis and Radix Kansui,grinding to fine powder and 100 mesh sieve,add fresh ginger juice made of round cake sticking,sticking point for Dazhui,lung Yu,cream blind,Tiantu and danzhong. Results: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8.33%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word: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Chinese medicine;acupoint application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构成影响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不仅发病率高,许多疾病起病隐匿,肺功能逐渐损害,致残率也高,给社会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外敷止咳散(白芥于,甘谨,细辛,延胡索等药物)取适量,生姜汁调,适用于幔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攫性咽炎、反复感冒、免疫力低下等辩证使用。
舒肺贴外敷技术是我们在40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COPO稳定期主要表现为肺肾气虚、痰浊阻肺,或兼血脉瘀阻,其中尤以肺气不振,常兼痰浊或痰瘀互结阻塞肺系为关键的病机特点,按照中医传统整体观和脏腑经络理论、“内病外治”理论,并结合现代药物制备工艺技术开,成的-种治疗COPD的有效措施。
.成分:白芥子、延胡索、芫花等。
.性状:本品为黄色或褐色软膏
.功能主治:温振肺气、遂痰活血、止咳平喘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长期咳嗽、咯痰、气喘患者。
.规格:20g/支
.用法用量:外用,用于穴位贴敷,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药膏15g注入贴膜凹陷处敷于穴位上,于612h后取下即可每10天为一疗程。
.禁忌: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皮肤为过敏体质者,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及处理:
1贴后可能会出现较大水泡,如果有大水泡可先用消毒毫针将泡璧刺一针孔,放出泡液,再涂龙胆紫药水。
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摩擦,防止感染。
2外敷治疗后皮肤可暂有色素沉着,一般会消退且不会留有疤痕。
.常用贴敷穴位
1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2膏盲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3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4陶道:在背部_当后正中线上r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5肾俞:在腰部,旁开15寸。
当第2腰椎棘突下
6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7膪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洼线的中点。
8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滕州市木石镇财政所csjdkvekhrff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