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学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及详解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1.38 KB
- 文档页数:11
工程材料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机制进行?A. 晶格滑移B. 晶格孪生C. 晶格旋转D. 晶格扩散答案:A2.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高分子材料?A. 聚乙烯B. 聚氯乙烯C. 聚丙烯D. 硅酸盐答案:D3.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晶粒大小B. 碳含量C. 合金元素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以下哪种焊接方法不属于熔化焊接?A. 电弧焊B. 激光焊C. 电阻焊D. 摩擦焊5. 以下哪种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钢的硬度?A. 退火B. 正火C. 淬火D. 回火答案:C6. 以下哪种材料通常用于制造轴承?A. 铸铁B. 铝合金C. 铜合金D. 碳钢答案:C7.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最高的热膨胀系数?A. 铝B. 钢C. 陶瓷D. 塑料答案:D8. 以下哪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最好?A. 玻璃B. 橡胶C. 铜D. 木材答案:C9. 以下哪种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最好?B. 铝合金C. 镀锌钢D. 纯铁答案:A10. 以下哪种材料通常用于制造飞机结构?A. 铝合金B. 镁合金C. 钛合金D. 所有以上材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材料的疲劳强度?A. 材料的微观结构B.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C. 材料的工作温度D. 材料的化学成分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是金属材料常见的热处理工艺?A. 退火B. 正火C. 淬火D. 时效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是常见的非金属材料?A. 塑料B. 橡胶C. 陶瓷D. 玻璃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A. 气孔B. 裂纹C. 未熔合D. 变形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影响材料断裂韧性的因素?A. 材料的微观结构B. 材料的表面处理C. 材料的尺寸D. 材料的工作温度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有哪些?答: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主要包括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土木工程材料»试卷(二)(B)答题纸适用班级:土A0811,0812注:1.请考生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2.凡在答题纸密封线以外有姓名、班级学号、记号的,以作弊论。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混凝土按其强度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_________混凝土、________混凝土和_________混凝土。
3.混凝土用集料常有的几种含水状态包括_________状态、_________状态、________状态4.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小用_________指标来表示,砂浆的流动性大小用_________指标来表示。
5.混合砂浆的基本组成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抹面砂浆一般分底层、中层和面层三层进行施工,其中底层起着_________的作用,中层起着_________的作用,面层起着_________的作用。
7.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用_________来表示,材料的吸湿性用_________来表示。
材料的吸水性用_________来表示。
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2分,。
共16分)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2.随含碳量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塑性均提高。
…………( )3.设计强度等于配制强度时,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95%.………( )4.我国北方有低浓度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矿渣水泥.…( )5.体积安定性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6.强度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b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空气阻力D. 离心力答案:B2. 在静力学中,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A. 合外力为零B. 合外力矩为零C. 合外力和合外力矩都为零D. 合外力和合外力矩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答案:C3. 梁的弯曲刚度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材料的弹性模量B. 梁的截面惯性矩C. 梁的长度D. 梁的截面形状答案:C4.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 弹簧的原长B. 弹簧的截面积C. 作用在弹簧上的力D. 弹簧的直径答案:C5. 一个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其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转动惯量?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质量分布C. 转动轴的位置D. 物体的体积答案:D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A.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加速运动B.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减速运动C.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D. 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匀速运动答案:A7. 以下哪种材料的泊松比接近于0.5?A. 橡胶B. 木材C. 钢材D. 玻璃答案:A8. 在结构力学中,一个结构的稳定性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结构的形状B. 结构的材料C. 结构的尺寸D. 结构的质量答案:D9.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10. 在动力学分析中,一个物体的惯性力与下列哪个因素成正比?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加速度C. 物体的速度D. 物体的位移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_________。
答案:质量乘以加速度2. 一个物体的惯性矩是关于通过该物体的_________。
答案:质心的转动轴3. 在材料力学中,应力是力和_________的比值。
东南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试卷(B卷)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学期:07-08-03 得分:适用专业:道桥渡、交通等专业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1.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2. 沥青饱和度VFA:3. 动稳定度:4. 水硬性胶凝材料:5. 固定加水量定则: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 关于水泥混凝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越高,硬化速度越快B.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低C.与钢筋的膨胀系数大致相当D.强度与水灰比成正比2. 集料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甚为重要,下列颗粒形状最好的是()。
A.片状B.针状C.立方体状D.卵形3. 关于集料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起填充作用B.其化学作用C.减少水泥用量D.减少混凝土的体积收缩4.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的水泥为()。
A.硅酸盐水泥B.矿渣水泥C.粉煤灰水泥D.火山灰水泥5. 下列那种措施不能达到防止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腐蚀的目的()。
A.提高水泥强度等级B.根据侵蚀环境,合理水泥品种C.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D.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防腐涂层6. 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纯熟料磨细时掺适量石膏,其目的是()。
A.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B.提高水泥的强度C.节约成本D.加快水泥的凝结时间7. 评价石灰性能等级的主要指标是()。
A. 强度B. 有效氧化钙含量C.氧化钙含量D.有效氧化钙+氧化镁含量8. 强度等级为42.5的水泥,其()天的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
A.3B.7C.14D.289. 钢材经冷加工后,其性能变化规律为()。
A.强度和变形性能提高B.强度和变形性能降低C.强度降低,而变形性能提高D.强度提高,而变形性能降低10. 具有()胶体结构的沥青,其自愈性和低温时变形能力较好,但温度敏感性较大。
A.凝胶型B.溶-凝胶型C.溶胶型D.固胶型11.()是我国道路石油沥青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
工程力学b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材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A. 应力 B. 应变 C. 位移 D. 速度 答案:D
2. 弹性模量E的定义是: A. 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B. 应力与位移的比值 C. 位移与应变的比值 D. 应变与位移的比值 答案:A
3. 根据胡克定律,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A. 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B. 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位移成正比 C. 在弹性范围内,应变与位移成正比 D. 在弹性范围内,位移与应力成反比 答案:A
4. 材料力学中,梁的弯曲应力公式为: A. σ = My/I B. σ = Fy/I C. τ = My/I D. τ = Fy/I 答案:A 5. 点的静力平衡条件是: A. 合力为零 B. 合力矩为零 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 D. 合力不为零 答案: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______是相等的,方向相反。 答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 在材料力学中,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形状或尺寸发生的变化。 答案:变形
3. 材料的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答案:刚度
4. 梁的弯曲变形与梁的______成反比。 答案:截面模量
5. 材料力学中,______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的内力。 答案:应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材料力学中应力和应变的区别。 答案:应力是指材料单位面积上的内力,是力的度量;应变是指材料在受力后尺寸或形状的变化,是变形的度量。 2. 描述材料力学中梁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 答案:梁的弯曲变形是指在弯矩作用下,梁的轴线发生弯曲,导致梁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剪切变形是指在剪力作用下,梁的截面之间发生相对平行移动。
3. 解释材料力学中的能量法。 答案:能量法是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分析方法,它通过计算系统的能量变化来确定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响应。
工程力学b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工程力学B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某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10 GPa,泊松比为0.3。
当材料受到100 MPa 的拉伸应力时,其纵向应变为多少?A. 0.00047B. 0.00049C. 0.00051D. 0.000532. 在平面应力状态下,某点的应力分量σx=50 MPa,σy=-30 MPa,τxy=20 MPa。
该点的最大主应力是多少?A. 60 MPaB. 70 MPaC. 80 MPaD. 90 MPa...20. 根据材料力学中的弯矩图,当梁的某段受到正弯矩作用时,该段的截面将如何变形?A. 产生压缩B. 产生拉伸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1. A 2. B ... 20.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力学中的应力集中现象及其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材料的屈服强度,并说明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1. 某悬臂梁的自由端受到一集中力P=10 kN的作用。
梁的截面模量W=0.02 m³,长度L=4 m。
求梁的挠度和转角。
2. 考虑一矩形截面的柱,其尺寸为b=0.2 m,h=0.5 m,受到轴向压力P=300 kN。
若材料的许用应力为σmax=200 MPa,判断该柱是否安全,并计算其安全系数。
...四、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 某结构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复杂的载荷作用,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
请分析该结构件可能面临的失效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改进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20. B二、简答题1. 应力集中是指在结构的某些局部区域,由于几何形状、材料不连续性或其他因素,应力值远高于周围区域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材料在这些区域过早地发生疲劳裂纹或断裂,对结构设计产生不利影响。
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应力集中,例如通过优化结构形状、增加过渡区域的尺寸等方法。
工程材料期末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是指()。
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刚度C. 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D. 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答案:C2. 下列哪种材料是典型的非金属材料?A. 钢B. 铝C. 碳纤维D. 玻璃答案:D3. 材料的疲劳是指()。
A. 材料在长期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B. 材料在高温下失去强度C. 材料在瞬间受到冲击而破坏D. 材料因腐蚀而失去功能答案:A4.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最好的导热性能?A. 铜B. 铝C. 橡胶D. 陶瓷答案:A5. 材料的蠕变是指()。
A. 材料在持续应力作用下缓慢的塑性变形B. 材料在瞬间受到冲击而破坏C. 材料在高温下失去强度D. 材料因腐蚀而失去功能答案:A二、填空题1.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__________的能力。
答案:形变2.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__________、形态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它们保持各自的原有特性。
答案:材料3. 高分子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__________性能和__________性能。
答案:绝缘;化学稳定性4. 金属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或__________时不易断裂的性质。
答案:震动5. 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耐高温、__________和硬度高。
答案:耐磨三、简答题1. 请简述金属材料的冷加工和热加工的区别。
答:冷加工是指在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加工,如冷轧、冷拔等。
它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但同时会降低韧性。
热加工则是指在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如热轧、热锻等。
热加工能够消除加工硬化,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同时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
2. 非金属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有哪些独特的性能?答:非金属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优异的绝缘性能、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及特殊的光学性能等。
此外,非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通常较低,但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强酸强碱环境)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 憎水材料——2 软化系数——3.沥青的延性------4.乳化沥青--------5.木材的纤维饱和点----------6.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二、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6分)1 建筑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和质量吸水率之间的关系是。
2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单位体积的质量。
3 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
4、抗拉、冷弯和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5、钢材热处理的工艺有:,正火,退火、淬火、回火,。
6、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半镇静钢、镇静钢沸腾钢、,, 和特殊镇静钢。
7、根据分子的排列不同,聚合物可分为碳链高分之、杂链高分之、元素有机高分之聚合物,聚合物和聚合物。
8、塑料的主要组成包括合成树脂,填充剂、增朔剂、稳定剂,和等。
9、石油沥青四组分分析法是将其分离为油分、树脂、沥青质、沥青碳、、和四个主要组分。
10、沥青混合料是指.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11、木材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致引起破坏的最大强度称为.持久强度。
12、木材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其强度会.。
13、隔声主要是指隔绝空气、结构(固体)声和隔绝声。
三、选择题(其中有多项和单项)(每小题1分共14分)1、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V,开口孔隙体积为VK,闭口孔隙体积为VB,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m,则材料的表现密度为ρ‘( )。
DA.m/V B.m/(V+Vk) C.m/(V+Vk+VB) D.m/(V+VB) 2、材料吸水后将材料的()提高。
DA.耐久性B.强度的导热系数C.密度D.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3、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A.应降低标号使用B.不宜使用C.掺入混合料后才能使用D.使用时应加强养护4、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应选用()。
A.早强剂B.高效减水剂C.引气剂D.膨胀剂5、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
A 塑性B 冲击韧性C 弹性D 硬度6 、钢的含碳量为()。
附件1 孝 感 学 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核试卷考核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 考核类型: 考 试 考核形式: 闭 卷 学生所在院系: 城 建 学 院 年 级: 0718241 试 卷: B 卷1、利用材料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可以计算出材料的( )或( )。
2、材料的耐水性用( )表示。
3、石灰按氧化镁的含量可分为( )和( )两种。
4、三合土经夯实后广泛用作建筑物的基础、路面、地面的垫层,三合土由( )、( )、( )组成。
5、硅酸盐水泥的四种主要矿物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6、水泥熟料中掺加适量( )后混合磨细即可得到硅酸盐水泥。
7、采用负压法测定水泥的细度的主要仪器设备是( )和( )。
8、六大常用水泥的标号是根据( )天的( )和( )强度来划分的。
9、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 ),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
10、水泥的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 ),超过( )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才能使用。
11、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 )、游离( )或掺加的( )过多。
12、制备混凝土时选择水泥应考虑( )、( )两个方面。
13、混凝土和易性调整时,如发现坍落度太小,则应保持( )不变,增加( ),如发现坍落度太大,则应保持( )不变,增加( )。
14、测定水泥强度的标准试样尺寸为( ),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标准试样尺寸为( )。
15、混凝土用石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截面最小尺寸的( ),不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 )。
16、混凝土的耐久性常见的问题有( )、( )、( )、( )、( )几种。
17、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三大参数是( )、( )、( )。
18、砂浆和易性的试验包括( )和( )试验,分别用( )和( )表示。
其中( )试验的目的是测得达到设计要求时的加水量,或在现场对要求的稠度进行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以上两个试验应分别重复测定一次,并以两次测定的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稠度的测定结果,如两次测定值之差大于( ),应重新配料测定。
*******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土木工程材料》(B)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代码:060213001)试卷审核人:考试时间: 2013年3月 12 日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耐久性用于构筑物的材料在环境各种因素影响下,能长久地保持其性能的性质。
2.合理砂率水和水泥用量一定时,可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保持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
3.沥青老化大气因素作用下,沥青各组分发生递变,即油分→树脂→地沥青质,沥青粘性增大,塑性降低,变硬变脆。
4.钢材的条件屈服强度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
5.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当木材中无自由水,而细胞壁内吸附水达到饱和时,这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1.沥青胶的标号是根据( 耐热度 )划分的。
2.国标规定,用(煮沸法或饼法或雷氏法)方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
3.砂浆的流动性用( 沉入度 )表示。
4.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规定为( 不超过6.5小时 )。
5.建筑石膏在硬化初期具有( 微膨胀 )的特点,决定了其成型性能好。
6.建筑石油沥青随牌号的减小,针入度( 减小 )。
7.碳素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塑性、韧性( 下降 )。
8.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能都不如石油沥青,但它的( 耐腐蚀 )性能好。
9.在大气因素作用下,石油沥青各组分会逐渐递变,其递变的顺序是(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
10.钢结构设计中,以( 屈服强度 )作为设计应力的依据。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混凝土强度等级C20中,20表示 ( b ) a.抗压强度平均值位20 Mpa b.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 Mpa c.抗折强度平均值位20 Mpa d.抗折强度标准值为20 Mpa2.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中,水化速度最快的是 ( c ) a.C 3S b.C 2S c.C 3A d.C 4AF3.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如何处理 ( d ) a.降低标号 b.用于拌制砂浆 c.掺入新水泥中 d.不准使用4.砌筑砖墙时,砂浆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a.水泥标号和水泥用量b.水泥标号和水灰比c.基材的吸水多少d.水泥用量和水灰比5.火山灰质水泥中的活性混合材的掺量为( c )a.<15%b.20-40%c.20-50%d.20-70%6.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宜使用(c)a.火山灰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d.粉煤灰水泥7.建筑工程中主要应用的碳素钢是( b )a.Q215b.Q235c.Q255d.Q2758.钢材的屈强比(бs∕бb)越大,则其(a)a.利用率越高,安全性越低b.利用率越低,安全性越低c.利用率越高,安全性越高d.利用率越低,安全性越高9.钢材中,可明显增加其冷脆性的化学元素是(b)a.碳b.磷c.硫d.锰10.经常位于水下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小于(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