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2008年第7期封面
- 格式:pdf
- 大小:96.96 KB
- 文档页数:1
《中外管理》:破译合力成功密码近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在《中外管理》杂志2014年第3期撰文对合力进行了报道:破译合力成功密码。
徐工、三一、中联、柳工、厦工、龙工、合力、山推、宣工……这一串串耳熟能详的名字,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杰出企业代表,与新中国工业一起诞生成长,并承载着大国重器、装备中国的重任。
合力,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内一家安徽省属地方国有独资企业,数十年专注于工业车辆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销规模已经实现连续23年保持国内同行业第一,并跻身世界工业车辆前八,应收账款、现金流量、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也是名列前茅。
不懈怠、不折腾、不跃进那么这样一个国企的成功和成长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稳健务实、专注诚信的经营理念。
合力的前身合肥重机厂是当年国家作为“八小”重机布点在合肥的,最初从事矿山起重设备的制造,1980年代初转型从事叉车制造并引进日本制造技术,从文章中提到的老厂长刘汉生、到现在的董事长张德进,合力几代领导集体,按现在的话讲,50多年来,始终坚持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道路,稳健务实,诚信共赢,专注于工业车辆及关键零部件主业,不懈怠、不折腾、不盲目、不跃进,形成了从领导班子到中层干部、到基层员工的稳健务实、诚信向上的经营理念。
二是持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机制进步。
技术创新与管理机制创新是一个企业成长、成功的不二法则。
合力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我认为首先有赖于持续的技术创新。
合力从1980年代全面引进日本先进叉车整机和部件制造技术,30年来通过消化创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完整创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工业车辆产品。
已经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拥有全国第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专项和攻关项目。
通过创新,合力的主导产品和核心部件成为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的标准和标杆。
如果说创新是提质,那么管理就是增效。
一个企业,无论是员工,还是现场,让人一看就能发现管理的痕迹,看到一个组织的规则。
《中外管理》上的 袁宝华经典语录现在,有些盈利企业效益下降,甚至亏损,这是很值得忧虑的,说明我们的一些企业过去取得的一点效益无非是速度效益,速度提高了效益就来了,速度降下来效益就消失了。
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把企业的潜力挖掘出来。
这样的经验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记取和反思吗!我看,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市场的有序运行是不可缺少的一条。
恐怕世界上所有国家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中都少不了政府的干预。
我们的政策和管理,要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有利于创造中国企业的名牌。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
造就企业家队伍,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非常急迫的问题。
我国企业家在个人修养上起码应该具备以下内容: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胸怀全局,脚踏实地;3,艰苦创业,无私奉献;4,解放思想,开动脑筋;5,清正廉明,依靠群众;6,疾恶如仇,从善如流;7,谦虚谨慎,戒骄戒躁;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9,丢弃幻想,搏击市场;10,锲而不舍,刻意创新。
作为广受我国经济学界和企业界读者欢迎的《中外管理》杂志,新形势下,大有作为。
它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管理思想、信息、动向传播方面起到了导向作用,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今后,企业的前途命运将在更大程度上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不可能再指望政府扶持或特别政策倾斜,而是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
企业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工作中、生活中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
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要发挥社会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中外管理》 1994年3月刊《中外管理》 1995年2月刊《中外管理》 1995年9月刊《中外管理》 1997年2月刊《中外管理》 1998年6月刊《中外管理》 1999年8月刊“明年我还来!”“袁老,我们《中外管理》会很好!您放心!”《企业法》最重要的意义有三条:一是把企业的内部关系、外部关系、经济关系和行为规范都明确了。
它的核心是明确了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把企业是政府附属物的地位从根本上得以改变——企业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应该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实体。
《管理学报》2008年总目次中国管理论坛超网络初探王众托 王志平(121)建立“世界级企业”:优势、路径与战略选择蓝海林(129)2007年度管理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扩大)会议纪要(22157)管理学在中国从批判性和建设性的视角看“管理学在中国”韩 巍(22161)合作管理研究框架李常洪 李 铁 范建平等(22169)“管理学在中国”研究:概念、问题与方向 ——第1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观点评述王学秀(32313)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郭重庆(32320)谈谈创建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若干问题刘人怀 孙东川(32323)中国本土行业领先企业成功模型陈春花(32330)管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问题分析张玉利(32336)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李品媛(32340)秩序管理概论谭人中(32345)直面中国 期待未来 ——“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长 松(32358)从中国管理实践的情境中发展理论 —(42469)管理科学中国学派如何走向世界? ——问题、策略及系统方法论层面的分析杜 荣 艾时钟 CA THAL M .BRU GHA (42473)中国管理学反思与发展思路罗 珉(42478)企业合作复杂性与企业合作生态系统研究李常洪 梁嘉骅 范建平等(42483)中国管理学建构与演化 ——基于哲学四分法与管理文化结构的推演周建波(62781)势科学视域中管理系统的逻辑机制 ——从整体直觉到逻辑演绎的中国管理学研究李德昌(62792)基金项目巡礼基于粗糙集的投标风险分析与规避决策模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71031)回溯张金隆 卢新元 谢 刚等(1214)基于网络化制造平台的虚拟供应链组建及运作技术张旭梅 但 斌(22177)基于绿色供应链的产品生态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朱庆华(32360)项目关联分析与宏观知识挖掘党延忠(42489)管理科学与工程基于拓扑结构的技术创新网络社会资本测度 及其应用研究蒋军锋 党兴华 王晶晶(1225)顾客满意度测量探讨:量表设计、信度和效度涂荣庭 赵占波(1233)企业隐性知识导航方法研究吴江宁 王晓欢(1240)SCD 模型与A CD 模型比较研究耿克红 张世英(1244)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的股价和 汇率相关性研究郭彦峰 黄登仕 魏 宇(1249)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投资后续管理 风险评估研究王 阳 李延喜 郑春艳 等(1254)资源外包决策的系统分析模型王建军 杨德礼(1259)冷轧生产批量计划与调度问题模型及算法李铁克 施灿涛(1264)含服务水平约束的可控提前期供应链Stackelberg 模型与协调机制研究叶 飞 李怡娜(1270)供应链中转节点物流能力计划问题研究梅晚霞 马士华(22183)分段的延期支付条件下临时订货策略分析查迎春 华中生 吴 杰(22188)基于竞争的航班座位分配问题研究陈 慧 魏轶华 胡奇英(22193)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模糊综合评价卢小丽 武春友(22199)住房市场系统复杂网络模型研究刘 丹 杨德礼 佟 斌(22203)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区间直觉模糊数多属性决策方法卫贵武(22208)组织学习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高俊山 毛建军 谷冬元(22212)基于委托2代理理论的团队运作条件模型分析王艳梅 赵希男 郭 梅(22218)基于人工免疫的企业流程案例库三级索引框架王 飞 赵 晶(22222)基于风险分担的污水处理BO T 项目特许价格调整研究杨卫华 戴大双 韩明杰(32366)幂律拟合的进展及其在产业网络中的应用姚灿中 杨建梅(32371)基于离差函数和联合熵的组合赋权方法张国权 李文立 王明征(32376)具有无标度特性的港航系统网络效应分析田 炜 邓贵仕 武佩剑(32381)企业IT 项目风险评估与规避策略研究刘 汕 张金隆 陈 涛等(42498)具有计算复杂性的V CG 机制投标策略研究黄 河 陈 剑(42505)个人信用评估PSO 2SVM 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姜明辉 袁绪川(42511)基于随机权重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多目标动态 单元构建方法王晓晴 唐加福 宫 俊等(42516)金融高频数据的最优抽样频率研究李胜歌 张世英(62801)基于多A gent 交互的监督问题仿真研究李常洪 李 铁 吴美琴等(62807)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冲突分析模型高俊山 谷冬元 徐章艳(62813)・439・ 第5卷第6期2008年11月 管 理 学 报Ch inese Journal of M anagem ent V o l .5N o.6N ov .2008一种新的风险价值(V aR)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周孝华 张 燕(62819)企业技术联盟与一类“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 模式选择研究马家喜 仲伟俊 梅姝娥(62824)工商管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施光耀 刘国芳 梁彦军(127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来自中国证券 市场的经验证据李明毅 惠晓峰(1288)沪港股市的波动溢出和时变相关性研究龚 朴 李梦玄(1296)电信运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刘善仕 巫郁华(12101)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品价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 的影响研究常亚平 阎 俊 方 琪(12110)基于IPO交易量对我国投资者处置效应的研究池丽旭 庄新田 王 健(12118)团队虚拟性的维度研究黄攸立 刘团结(12123)价值工程在合理质量分析中的应用王乃静 时文庆(22228)基于机构投资者的董事会效率变化研究杨忠诚 王宗军(22233)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战略的影响因素 及其绩效: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刘继国(22237)基于能值分析的产业集聚区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研究张 攀 耿 勇 陈 超(22243)组织创新、组织能力和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黄培伦 尚航标 招丽珠(22250)基于因子分析与D EA方法的旅游上市公司效率评价郭 岚 张 勇 李志娟(22258)上海股票市场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刘 洋 刘善存(22263)中国股票市场个股已实现波动率估计张 伟 李 平 曾 勇(22269)我国典型地区创业环境对创业机会与创业能力实现的影响 ——基于GE M数据的实证研究买忆媛 甘智龙(22274)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方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张 健 谢焕瑛(22279)顾客导向的网络品牌建设之路涂荣庭 朱华伟(32385)基于顾客参与的定制满意度研究王 晶 程丽娟 宋庆美(32391)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牛冲槐 江海洋(32396)基于过度信息市场环境的城市品牌经营陈 静(32401)中国权证市场认购权证的价格偏误研究范 为 陈 宇(32407)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过程研究 ——基于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宋继文 孙志强 文珊珊等(42522)消费者对品牌延伸的评价:拥有者效应符国群 丁嘉莉(42528)知识型企业内部创新网络创新激励策略研究陈 娟 王文平(42537)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策略研究:基于一个噪音交易模型孔东民(42542)能源消费背景下中国的环境质量与公众健康陈 军 成金华 白永亮(42549)居民生活垃圾循环利用影响因素及关系模型曲 英 朱庆华(42555)学习型组织整体系统的构成及其组织系统与 学习能力系统之间的关系陈国权(62832)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徐二明 张 晗(62841)考虑广告影响下的新产品垄断动态定价研究熊中楷 聂佳佳 李根道(62849)网络环境下消费者感知价值的理论剖析董大海 杨 毅(62856)董事会制度安排、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魏 锋 薛 飞(62862)本土B2C网站营销道德的量化评价体系研究阎 俊 陈丽瑞(62871)制造行业管理胜任力情景判断测验的信效度研究冯 明 王跃节(62876)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杨朝峰(62883)销售管理的竞争模型研究旷开萃 尤建新(62887)过度信息市场环境下企业网站的品牌竞争策略尚晓玲(62892)科技管理促进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网络进化的对策研究刁晓纯 苏敬勤(32413)基于专利地图理论的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研究邱洪华 金泳锋 余 翔(32418)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知识基础的演变蒋军锋 王修来(42561)我国区域间外溢技术知识存量的测度 及其经济效果研究蔡 虹 张永林(42568)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方略探讨杨为国 金 哲 杨 筝(42576)实证研究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犬儒主义:心理契约违背 的中介作用高 婧 杨乃定 祝志明(12128)知识型员工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张兰霞 刘 杰 赵海丹等(12138)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创新管理对组织创新 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彭红霞 达庆利(12144)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 ——基于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李 扬 田益祥(12150)竞争压力、战略变化、企业绩效间的结构关系 ——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研究刘海潮 李 垣(22282)审计师任期、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沈玉清 戚务君 曾 勇(22288)受限制投资组合机会成本的实证研究姚 辉 徐亚豪(22301)环境不确定性、企业高层管理者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贺远琼 田志龙 陈 昀(32423)中国M IS领域教师科研状况研究左美云 毛基业 林 希(32430)研究生职业生涯入口影响因素及其特征差异研究周二华 田 力 吕 娜(32439)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取向、企业社会表现和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晁 罡 袁 品 段 文等(32445)中国本土品牌形象对感知质量2顾客满意2品牌忠诚影响・539・《管理学报》2008年总目次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消费者视角关 辉 董大海(42583)我国中小企业策略联盟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戴淑芬 张 群 王思博(42591)寿险代理人心理契约结构的实证研究赵卫东 陈晓映 井润田(42596)中国大陆游客境外目的地发达程度和 文化距离偏好研究赵宝春 田志龙(62896)服务失误归因与顾客感知的公平性关系研究谢礼珊 龚金红(62903)服务转换成本对顾客忠诚的影响 ——满意度与替代者吸引力的调节效应 金立印(62912)管理学在外国人性化的未来管理蓝图 ——评加里・哈默的《管理大未来》陈 劲(32454)案例研究制造企业潜在服务价值创造及其流程再造 ——东方汽轮机厂案例研究林光平 杜义飞 刘兴贵(42602)述评决策科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刘作仪(1220)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计划模式研究述评赵 忠 谢家平 任 毅(22305)跨国公司母公司对I JV s 的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于 伟 谢洪明 蓝海林(32456)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姚 凯(32463)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一个正在兴起的领域刘作仪 杜少甫(42607)债务抵押债券(CDO )定价模型研究综述陈 田 秦学志(42616)连续竞价市场的交易策略研究综述詹文杰 邵 原(62921)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情绪工作研究综述付 华 关培兰(62928)能源会议专刊西部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宏观战略与管理问题杨列勋 纪 军 张金锁(52625)能源软科学:一门亟待发展的交叉性科学周德群 杨列勋(52627)以循环经济的思路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周宏春(52633)基于跳跃2扩散过程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三因素模型张金锁 邹绍辉(52637)基于AL TRAN S 模型的我国生物燃料发展潜力研究柴麒敏 常世彦 张希良(52642)能源强度的指数分解分析研究综述张炎治 聂 锐(52647)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分析郭菊娥 柴 建 吕振东(52651)油气资源开发对西部区域经济拉动效应的比较研究 ——基于陕西、四川、青海和新疆4省区的研究胡 健 焦 兵(52655)能源需求子系统的建模及分析蒋书敏 田立新 丁占文(52659)西部地区电能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中政府规制 偏好研究任玉珑 刘黄欢 曾令鹤(52662)区域范围内的单一企业资源价格战略控制模型的研究王桂强 魏晓平(52665)能源系统复杂性管理建模方法研究于智为 胡小军 张希良等(52670)税收政策不确定下资源动态优化开采研究葛世龙 周德群(52674)西部能源结构的L ogistic 模型及其预测赵柳榕 田立新(52678)陕西省煤炭价格的模拟与预测研究王喜莲(52682)一个能源供需网络演化模型孙 梅 田立新 张培培等(52685)能源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及其实证研究王群伟 周德群(52688)西部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浅析严 良 洪文志(52692)可持续发展系统视角下煤炭工业评价指标体系赵国浩 闫新华(52696)基于SD 模型的榆林市环境发展趋势研究郭 凯 张金锁 赵 京(52699)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的耦合效应研究李新春 商会娟(52703)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鞠耀绩 韦福雷 胡彩梅(52708)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依存度分析闫晓霞 张金锁 黄世伟(52713)中国煤炭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及因果关系研究赵梦楠 周德群(52717)煤炭资源产权、产品市场协调机制与供应安全张 翁翼飞(52722)便利收益对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的影响分析邹绍辉(52725)基于系统观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初探龙如银 汪 飞(52729)人才环境及基于神经网络的陕西经济发展 预测模型研究李朋林(52733)战略性矿产资源价格联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孙永波(52737)我国西部资源开发企业外部不经济问题探讨吕靖烨 文启湘(52741)区域电力市场结构、所有权结构对发电企业效率 影响的实证研究刘新梅 沈 力 张凤茜(52746)基于循环经济的西部能源企业发展模式研究凤亚红 李文琴(52751)东中部煤炭企业“西进”模式分析张慧明 周德群(52755)东西部煤炭企业资源整合的条件及障碍李永清 宋晓倩(52759)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效率的 影响研究冯 婕 汪方军 李 勇(52762)煤炭开采企业管理素能提升策略研究王新平 李 强(52766)公司绩效、财务风险与年报披露及时性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证据汪方军 常 华 罗 祯(52769)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民营企业重建的综合融资模式徐玖平 段雪玲(52773)卷终・639・管理学报第5卷第6期2008年11月。
111624第39期期第40-41Frontier ·Information 《中外管理》:潜入深海责任编辑:蔡晓铭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说,一个国家举办奥运会后的第四年,往往正是其企业进军国际的最好时机。
几年前,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对于全球化趋势的描述,曾经让很多希望“出海捕鲸”的中国企业兴奋不已,全球市场似乎早已敞开怀抱迎接新生力量。
但真的就那么简单吗?也许,真是这样。
2012年7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已与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达成协议,以151亿美元现金收购尼克森全部股份。
而就在此前三天,令业界惊呼的另外一笔收购案刚刚完成:中信证券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将以12.52亿美元的总价收购里昂证券100%的股权。
当然,此时,发生于今年春的三一集团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100%股权一事,双方股权交割早已在德国完成。
三笔收购,涉及能源、金融和制造领域,统统是100%收购,且并购对象均为国外强势同行业企业。
在这个欧债危机加深,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以及日本地震海啸后经济正处于重建的当口,中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买家。
商务部数据显示:其实自2004年以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就开始了爆发式增长,截至去年年底,海外投资总量增加了12倍,投资数量为创纪录的207宗,规模达429亿元。
而2012年显然已达到新的高峰,仅中海油一起并购已创单笔收购的历史纪录。
虽然整体存量在全球仅仅名列第17位,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中国投资流量已经超越日本,居于全球前5名。
犹如1980年代的日本一样,中国正在进入“购买”全球的浪潮。
除却直接的收购,如:复星集团入股奢侈品行业和旅游行业,力帆集团全球制造产业链的布局,甚至于海底捞美国开店等,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方式从直接建厂到股权收益,投资领域从能源矿产到汽车、服装零售以及保健产品等竞争性领域,投资诉求从开拓市场到建立全球运营模式,已经变得多样化和复合化。
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从文化角度来定义组织的。
学习型组织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实行目标管理,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
由于组织中的信息流是自下而上的,因此要想使以信息为基础的系统发挥作用,必须要求每个人和每个部门都为他们的目标、任务和联系沟通承担起责任。
每个人都必须自问:我能为组织贡献什么?我必须依靠谁来获取信息、知识和专门技能?反过来,谁又依靠我获取信息、知识以及专门技能?这样的组织能促进成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通过对一些国外大公司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发现学习型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适应于团队工作而不是个人工作:传统的直线结构以自上而下的指挥取代了人们寻求合作的自然能力,这是不能够适应时代挑战的。
目前国内外可行的管理创新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力量。
适应于项目工作而不是职能性工作:当员工从静态工作转向解决一系列问题时,他们将工作组织成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一个跨部门的小组,这些小组随着项目的进展而一起学习。
适应于创新而不是重复性的任务:在电子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重复性工作将越来越多地由计算机处理,人的工作是创新和关心他人,这是计算机所不能做到的。
有利于员工的相互影响、沟通和知识共享:学习型组织都着力于形成一个宽松的、适于员工学习和交流的气氛,以利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知识共享。
有利于企业的知识更新和深化:学习型组织一般都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教育和培训,鼓励员工学习,不断更新和深化自己的知识。
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完成知识的商品化: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将一些在知识和经验上互补的员工集中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加快知识的商品化过程;有利于企业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不断的吸收新信息和新知识,学习型企业能够站在时代的前端,把握住企业所处的大环境,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适应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组织成为企业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和提高竞争能力的必要条件。
1.苏尼尔.乔普拉,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戴维.泰勒,全球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中信出版社20033.鲍勃.多纳斯,物流与库存管理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约翰.加托纳,供应链管理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大卫.伯特,世界级供应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卡利斯,《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雷德,采购供应管理学习指南(7),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利恩德斯,费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12),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从优秀到卓越》作者吉姆·柯林斯2001.《杰克·韦尔奇自传》.《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彼得·杜拉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追求卓越:美国最佳管理公司案例》1982年汤姆·彼得斯与鲍勃·沃特曼合著.《基业长青:理想公司的成功理念》吉姆·柯林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德鲁·格鲁夫.《市场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沃伦·巴菲特之路》罗伯特·海格斯特姆.《定位》里斯和特劳特《营销战》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2-8-1格罗鲁斯. 服务管理与营销——服务竞争中的顾客管理(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4-1啊偌德.《物料管理入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六西格玛黑带管理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高效能人士的七的习惯哈佛的幸福生活少有人走的路活法免费平台战略沉思录理想国商业模式新时代《传习录》王阳明《策略思维》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