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初中科学历年中考考点分析
- 格式:xls
- 大小:184.50 KB
- 文档页数:6
近些年温州科学中考分析:分值分析科学呢在温州中考中所有科目中分值是最高的。
从2013年开始,总分从200分降到180分。
选择和填空题的分值2015年则减少至100分,而相比实验探究和分析计算题的分值从60分增至80分,可以看出科学中考近些年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基本的科学素养。
而难度是一年简单一年稍难,但基础题基本占45%以上,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的比较简单,而区别度就在实验探究题和部分分析计算题上。
近几年科学中考的命题风格基本保持不变,难度适中、考察的内容共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大的知识模块,其中物理和化学所占比重较大,生物次之,地理部分考察的内容较少。
近几年的趋势来讲,物理、化学方面所考察的比重有所减小,生物、地理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整体来说考察的重点没有太大的变动。
考点分值分析地理部分考察的形式一般是选择题或者填空题,总占分值一般不超过10分,考查的是基本的地理知识,一般不作为重点。
生物部分含知识点较多,且大多较为基础,比如生态系统、植物科学、“新陈代谢”、“生殖与遗传”、等在四个题型中都会出现,从2011-2015年分析来看,选择题出个4-6题,而且在探究题必然会出现1-2个,占分值在9-12分,重要考点有1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或者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比如2014年28题,2012年28题,一道占分值6分,2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者动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3酸碱性对淀粉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比如2011年30题,2013年31题,4植物生命科学、动物的新陈代谢等等。
在2015年科学试卷首次在解答题中尝试采用开放性试题第29题,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竹子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具体过程以解释相关现象化学部分考点较多,分布广。
分值比例高,在180分中占个50-60分,化学比例升高。
如“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的特性”、“金属、酸碱物质性质”、“物质间转化”在四个题型中都有考察。
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实验仪器的选用和实验的操作,主要考察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中,比如2015年31题粗盐提纯,第22题金属活动性的难度比往年有所提高,分值大的在探究题和分析计算题,分值每题6-9分重点考点有“化学方程式计算”、“气体制取与检验”如二氧化碳、氧气1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在探究题和分析计算题,在2011、2012、2014、2015年都考到2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015年33题、2014年34题 2013年28题等,3求稀盐酸、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013、2014、2015年都出现物理部分物理部分对知识点的考查很全面,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问题几乎全部涉及。
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科学复习考点与知识归纳一、考试要点册二、精析物理部分知识梳理第一册第一章1、质量与密度公式:单位:1克/厘米 = 10千克/米3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声波波的存在电磁波光波波的作用:传播信息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折射现象特点:凸透镜 凹透镜5类型 特点矫正方法 近视眼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戴凹透镜远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戴凸透镜第二册第二章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光的传种类3、光的反项目 不同点相同点镜面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透镜4、光的折名称 形状 性质特点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只能成虚像空气→水(其它)∠入>∠(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浙江中考科学知识点九年级浙江中考科学试卷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考验。
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考察的知识点众多而繁杂,考生要全面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以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领域为切入点,总结和分析九年级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科学知识。
一、物理知识点在物理领域,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力学、光学和电学等方面。
力学方面的重点知识包括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摩擦力、压强等。
对于光学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电学方面的重点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等。
二、化学知识点在化学领域,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等。
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能够分辨化学反应的类型,并能够平衡化学方程式。
此外,对于原子结构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原子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以及化学键的形成等。
三、生物知识点在生物领域,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基因与遗传、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并能够应用到遗传问题的解答中去。
对于细胞组织器官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组成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基本特点。
此外,学生还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保护,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浙江中考科学试卷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考验。
良好的备考方法是分阶段、有策略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这包括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领域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整理,建立知识框架。
同时,学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做题、实验等方式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得到回报。
只有这样,才能在浙江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为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浙江九年级中考科学知识点科学是我们理解自然规律、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工具。
在中考中,科学作为一门必考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本文将一一介绍浙江九年级中考科学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物理学知识点1. 声光热的传播与性质- 声音的传播:介质中的分子振动形成纵波,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横波,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
- 热的传播:热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传播。
2.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动能与势能的转换:物体在高处具有重力势能,下落时转化为动能。
- 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热能可以驱动发电机,转化为机械能。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自行消失或产生,只能互相转换,总能量守恒。
3.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流动:电流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由电源提供电势差驱动。
- 电阻与电路:电阻决定了电流的大小,串联电阻求和,并联电阻求倒数之和。
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光的折射:光从一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由折射率决定。
- 光的色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产生色散现象。
二、化学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类型: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盐析反应等。
2.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核心为质子和中子,电子环绕核心。
- 元素与化合物: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由不同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的物质称为化合物。
3. 化学键与离子-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相连接,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两种。
- 离子:由带电离子组成的物质,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
4. 酸碱与盐的性质- 酸的性质:有酸味、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 碱的性质:有碱味、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等。
- 盐的性质:嗅无味、可溶于水、能导电等。
九年级科学温州中考知识点温州中考是九年级学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科学作为其中的一门必考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作为备战九年级科学温州中考的学生,掌握并深入理解考试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九年级科学温州中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首先,我们来思考科学的基本概念。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进行观察、实验、总结和探索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分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分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物理学方面,常见的知识点有力、能、功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机械能的转化等。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物体运动或形变的原因。
而能是物体具有产生改变的能力,可以表现为动能、势能、热能等。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效,是描述物体具有的能量转化过程的物理量。
化学作为科学中的另一门重要科目,涉及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在九年级科学温州中考中,常见的知识点有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可以通过化学符号来表示。
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生物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它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等方面。
在九年级科学温州中考中,常见的知识点有细胞的基本结构、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等。
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基因将信息传递给后代的过程,变异则是指后代与父代之间的差异。
而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单位。
除了以上几个分支的知识点,九年级科学温州中考还会涉及一些常见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方法。
例如,实验的设计与操作、科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在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中,我们需要考虑实验的目的、所使用的仪器与药品、操作步骤以及结果的观察和记录等。
而科学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则是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结论。
近五年温州市科学中考简答题集锦一、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等高线地形图的识别,方向的表示及识别,地震。
月球的常识,生态系统的组成,地形影响因素,水。
环境保护,水土流失1.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
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
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流失;(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污染;(3)温州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2.温州地处东海之滨,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物产富饶。
(1)温州(东经120°,北纬28°)地处(选填“北”或“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2)温州山峰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且坡度较缓,以(选填“丘陵”、“平原”或“盆地”)地形类型为主。
右图为温州某山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某校组织学生到A峰春游,严禁学生在B处攀爬。
B处等高线重叠,为▲(选填“山谷”、“山脊”或“峭壁”)。
3.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救援力量聚集玉树展开施救。
(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由于板块的或张裂引起的。
(2)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来自平原地区的救援队员进入灾区会因海拔高,等原因而引起头晕、呕吐等高山反应。
4.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2023 温州中考科学解析一、科学解析的重要性1.科学解析是对学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科学解析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考试的命题规律和出题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准备,从而提高考试的应对能力和得分水平。
2.科学解析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总结,通过解析学生在中考中的表现,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温州中考科学解析的特点1.针对性强:温州中考的科学解析主要针对温州地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中考命题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考试内容和命题趋势。
2.多角度全面:科学解析包括对知识点、考点、命题规律、解题技巧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和解读,力求做到全面且有针对性。
三、温州中考科学解析的内容1.知识点解析:对中考常考知识点的深入解读,包括知识点的定义、相关性、解题思路等方面的内容。
2.考点解析:对中考经常涉及的考点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考点的命题规律、出题频率、解题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3.命题规律解析:对近几年温州中考科学试卷的命题规律和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特点。
4.解题技巧解析:对解题过程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四、温州中考科学解析带给学生的益处1.帮助学生精准复习:科学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中考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
2.增强应试能力:通过解析中考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抗压能力,增强应试信心。
3.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科学解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和理解知识点和考点,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五、如何进行温州中考科学解析1.认真研读历年中考真题和命题要点,总结出命题规律和变化趋势。
2.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解析计划和方案,确保解析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解析方向和重点,确保解析效果。
浙教版中考科学必考知识点一、物理部分。
1. 力学。
- 运动和力。
-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惯性概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压强。
- 固体压强:p = F/S(p是压强,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在计算固体压强时,要注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
- 液体压强:p=ρ gh(ρ是液体密度,g = 9.8N/kg,h是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等无关。
-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标准大气压p_0 =1.013×10^5Pa,生活中的吸盘、吸管等都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
- 浮力。
-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_浮>G时,物体上浮;当F_浮 = G时,物体悬浮;当F_浮时,物体下沉。
对于实心物体,还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ρ_物和液体密度ρ_液来判断浮沉,当ρ_物<ρ_液时,物体上浮;当ρ_物=ρ_液时,物体悬浮;当ρ_物>ρ_液时,物体下沉。
2. 电学。
- 电路。
-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电路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欧姆定律:I = U/R(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
可以通过该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 电功和电功率。
- 电功:W = UIt,在纯电阻电路中W = I^2Rt=frac{U^2t}{R}。
单位是焦耳(J),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是千瓦时(kW· h),1kW· h = 3.6×10^6J。
中考冲刺温州近两年中考《科学·化学》试题比较与评析胡征善浙江省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兼有双重作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中选拔功能(正因为如此亦常称为中考,以下均用“中考”),因此命题必须兼顾这种双重作用,既要体现试题的基础性,又要反映试题的灵活性。
分析温州市2011年和2012年中考科学试题有很多共同特点,虽然2013年温州市中考科学学科考试的分值由原来的200分降至180分,但命题思想和命题思路不变、命题内容和命题原则不变、命题形式和题型及取材不变、考试时间不变。
现作如下分析,以助2013年中考的备考复习,同时也希望对悻悻学子的复习有一定的启迪,从而把握命题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1.题型类别相同,题量相同(共36题)。
四种题型如下: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二、简答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3分,共60分)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共30分)因为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没变,2013年中考科学的题量可能并不减少,只减少分值,例如将选择题的每题4分减少为每题3分。
2.命题取材多源自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命题体现用科学的视角分析生产生活中现象,重视科学学科的特点——科学实验,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
3.重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科学方法论又是教学内容,是课标课程突出特征,中考命题强调科学探究的考查,所占比分很大。
4.重视数据分析重视对科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要求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考查数据处理技能和计算技能5.命题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试卷呈现形式活泼,图文并茂。
试题信息除了采用文字方式呈现,而且以实验装置图、坐标图、表格、事物、模型等形式呈现,让考生多途径、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提取解题信息。
符合现代信息容量及信息渠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试题对能力的检测要求现选取2011年和2012年中考《科学》涉及化学内容的试题以资比较。
化与守恒
第三节 能量转
①掌握杠杆定义、五要素、计算和生活中的杠杆;
②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和特点;
③掌握滑轮组的特点和计算。
△4.内能
①了解内能的定义;
②掌握改变内能的方法;
③了解比热容和热值的特性和应用;
①了解动能及其表现形式;
②了解势能及其表现形式;
③掌握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转化形式。
△2.功、功率
①了解做功的方法;
算,不会进行电路分析,看不懂电能表。
的计算。
2.不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不会进行计算,找不到杠杆的五要素。
3.不清楚热机的工。
浙教版中考科学必考知识点一、物理部分。
1. 力学。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参照物的选取,速度的计算(v = s/t),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二力平衡:条件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μ N),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 压强和浮力。
- 压强:固体压强p = F/S,液体压强p=ρ gh(h是深度),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F_浮 = G_排=ρ_液gV_排,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F_浮和G的大小),浮力的计算(称重法F_浮 = G - F、阿基米德原理法、平衡法等)。
2. 电学。
- 电路。
-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串联电路I =I_1=I_2,U = U_1 + U_2,R=R_1 + R_2;并联电路I = I_1+I_2,U = U_1 = U_2,1/R = 1/R_1+1/R_2。
-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读数方法。
- 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I=(U)/(R),变形公式U = IR和R=(U)/(I),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电路图、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 电功率。
- 电能W = UIt,单位有焦耳(J)和千瓦时(kW·h),1kW·h =3.6×10^6J。
- 电功率P=(W)/(t)=UI,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用电器的铭牌标识。
浙江九年级科学中考知识点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九年级科学中考的重点内容。
九年级科学中考的知识点覆盖广泛,包括力学、光学、电学、化学等多个学科。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九年级科学中考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学1. 运动与力- 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表达与应用;2. 动能与动能定理- 动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动能定理的表达与应用;3. 力与机械能- 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 势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的计算;4. 功与功率- 功的概念与计算;- 功率的概念与计算;5. 简单机械- 杠杆、滑轮、轮轴的原理及应用;- 机械效率的计算与分析;二、光学1.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定律及相关概念;- 光的折射定律及相关概念;- 镜子、透镜的成像原理与方法;2. 光的色散与光谱- 光的色散现象及原理;- 光谱的概念与分析;3. 光的传播- 光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特点;- 光在不同媒质中的速度与折射率的关系;4.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干涉现象及原理;- 光的衍射现象及原理;三、电学1. 电荷与电场- 电荷的性质及分类;- 电场的概念与特点;2.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定义及计算;-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电阻、电功率的计算与分析;3. 电压与电势- 电压的概念及计算;- 电势差的概念及计算;4.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的概念与特点;- 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与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与实际应用;5. 直流电动机与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四、化学1. 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相关规律;- 化学键的种类及形成原理;2. 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类型与特征;-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3. 酸碱与盐-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 盐的命名与性质;4.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与性质;- 金属活动性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5. 化学能与化学计量- 化学能的转化与计算;- 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