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_IJMPA_2015_1(4)_139
- 格式:pdf
- 大小:214.39 KB
- 文档页数:6
国防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报送系统用户手册国防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报送系统使用说明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2007.11目录1 软件声明 (1)2 启动运行 (1)2.1 建议客户端运行环境 (1)2.2 系统运行 (1)3 工作流程 (2)4 功能说明 (3)4.1 系统配置 (3)4.2 用户信息 (3)4.3 机构信息 (4)4.4 成果信息 (5)4.5 需求信息 (6)4.6 对接信息 (7)4.7 专家信息 (8)4.8 导入导出 (9)4.9 查询 (10)4.10 帮助 (16)4.11 退出 (16)1软件声明本软件受《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保护。
本软件只用于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支撑服务(内部)平台信息报送之用途。
2启动运行2.1建议客户端运行环境Intel架构PC,内存(RAM) > 256M ;操作系统: Windows XP SP1及其以上;下载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v1.1.4322。
Microsoft Office 2003及以上。
Internet浏览器:MS Internet Explorer 6.0及其以上;2.2系统运行安装完毕后,在“开始”-“程序”-“国防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报送系统”目录下点击“国防科技成果推广信息报送系统”快捷方式,启动后主程序界面效果见下图。
3 工作流程军工单位信息填报流程:信息报送流程:具备内部网络的军工单位,按照时间要求,将信息报送到上级节点信息系统(集团公司或工办);不具备内部网络的军工单位,采用保密数据存储介质,以机要或者专人形式报送到上级节点信息系统(集团公司或工办)。
节点信息系统(集团公司或工办),按照时间要求,采用数据存储保密介质,以机要或者专人形式与中心信息系统(推广中心)进行数据交互。
4 功能说明4.1系统配置系统初次使用,首先进行系统配置,填写当前登记人和登记单位信息。
项目申请书离线填报软件操作指南一、软件下载与解压用户登录/site/(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网),进入“文件下载”栏目,下载项目申请书离线填报软件的压缩包,用WinRar、Winzip等软件解压到本地磁盘,便可以开始填报。
如图所示。
二、申请书的填写、生成上报数据1.双击软件包中的可执行文件(后缀名为.exe的文件),进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界面。
如图所示。
2.点击“项目申请书” “内容填写”,进入项目申请书的主界面。
如图所示。
3.点击主界面的“新建”按钮,可以创建新的项目申请书。
用户填写项目名称,并选择合作类型、所属专项工作,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弹出“新建成功”对话框。
如图所示。
注意:所属专项工作为“对俄合作专项”的,所要填写的申报书格式与其它类型专项的不同。
4.点击主界面的“修改”按钮,可以修改项目名称。
用户输入新的项目名称和选择新的合作类型、所属专项工作,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弹出“修改成功”对话框。
如图所示。
5.用户可以删除已经建立的项目申请书。
选中需要删除的项目名称,点击主界面的“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是否确定删除的对话框,点击“确定”按钮,将删除该项目申请书的全部信息。
如图所示。
注意:项目申请书删除后将无法恢复。
6.选中项目名称,点击主界面的“编辑”按钮,进入项目申请书的编辑页面,用户可以对该项目的申请书进行填写。
如图所示。
7.进入“项目申请书”编辑页面后,依次填写“基本信息(一)”、“基本信息(二)”、“基本信息(英文)”、“项目经费概算”、“项目其它信息【1】”、“项目其它信息【2】”、“经费来源”和“密级审核”的各项信息,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页面将弹出保存成功对话框,点击“确定”按钮则返回到编辑页面。
如图所示。
8.用户点击“项目其它信息【1】”或“项目其它信息【2】”,进入项目申请书其他信息的填写页面。
如图所示。
注:填写过程中,若无法插入光标,请点击“重置”按钮。
9.“项目其他信息”页面中的所有内容填写并校对完毕后,点击下方的“保存”按钮,系统会提示“保存成功”的对话框。
Directorate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Economic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DivisionOctober 2010OECD Input-Output databaseOECD’s Input-Output Database, with its internationally harmonised tables, is a useful empirical tool for economic analysis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s. T 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globalisation has increased demand for the information offered by the input-output system.ProductivitymeasurementGlobalisationindicatorsInput-OutputDatabaseEnvironmentalimpact analysisR-D / innovation diffusionAvailable countriesData coverageThe latest OECD Input-Output Database includes tables for all OECD countries (32 countries except Iceland) and12 non-member countries covering the years 1995, 2000, 2005 and/or nearest years. Through the use of a standard industry list based on ISIC Revision 3, comparisons can be made across countries. The maximum available number of sectors is 48 (Manufacturing: 22, Services: 23)Global GDPcoverage (88%,2005)Global population coverage (64%,2005)Examples of I-O based globalis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0%10%20%30%40%50%60%19952005(Import content of exports, %)Import content of exports (vertical specialisation) indicates the backward effects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of exports. The direct and indirectimported intermediate values that are included in country’s exports are measured. The larger OECD countries and natural resource-oriented economies depend less on imported intermediates.Links (including access to data)I-O Database: /sti/inputoutput STAN Database: /sti/stan BTD: /sti/btd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ing various OECD harmonised industry databases (e.g. bilateral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CO 2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ventual carbon footprints are estimated. Increases in trade inintermediates and final goods expanded the discrepancy of production-based and consumption-based emissions.。
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科技实力的逐渐提升,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展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相关信息,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应运而生。
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作为一个权威的信息平台,旨在向公众传递相关科技进步的最新动态和成果,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一、网站概览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是由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设立和运营的官方网站。
该官网通过提供丰富的科技进展报道、获奖项目介绍、颁奖仪式信息等内容,向公众展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二、主要内容1. 获奖项目介绍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为公众提供了详细的获奖项目介绍。
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团队、研究成果、相关图片等信息。
通过这些介绍,公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重大突破和取得的实质性成果。
2. 科技进展报道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发布最新的科技进展报道,包括科技研究新发现、重要成果推广等内容。
这些报道覆盖了各个科技领域的前沿进展,对公众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国家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 颁奖仪式信息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公布了每年的颁奖仪式信息,包括颁奖时间、地点、参会嘉宾等。
公众可以通过官网了解到颁奖仪式的盛况和相关新闻报道,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参与到科技进步的盛会中的机会。
4. 评审流程及标准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公开了评审流程及标准,包括评审委员会成员介绍、评审要点及评分标准等。
公众可以通过官网了解到评审的公正性、严谨性,增强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信任感。
5. 科技政策解读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还提供了科技政策的解读,包括相关科技政策的发布、解读和解析。
通过这些解读,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和支持政策,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三、互动交流平台国家科技进步奖官网同时设有互动交流平台,公众可以通过官网留言板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评审委员会将认真审阅公众意见,增进与公众的沟通与联系,提高民众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参与度和接受程度。
融入辅助数据集的面向对象土地利用分类研究李坤玉;王雪梅;李锐;李顿【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年(卷),期】2024(63)1【摘要】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对国土空间的管理至关重要。
为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以博湖县为研究区,使用Sentinel-2A影像提取光谱特征,并结合雷达、光谱指数、土壤和地形特征构建6个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分类模型,使用简单非迭代聚类(SNIC)算法和随机森林(RF)算法对影像进行分割和分类,得出模型的分类精度以及特征重要性排序,最后使用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验证辅助数据集对提高分类精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使用SNIC算法分割影像时,分别设置种子大小为17、紧凑度为0时,该研究区影像分割效果最好。
基于RF分类算法,在只使用光谱信息进行分类时分类精度最低,加入雷达、光谱指数、土壤和地形特征中任何一个辅助数据集均可提高土地利用的分类精度,其中地形特征对提高分类精度的效果更显著,加入所有辅助数据集时分类精度达到最高,OA=92.34%,Kappa系数=0.91。
使用CART算法进行分类有效性验证得出,基于RF算法的分类效果优于CART算法。
基于遥感云平台的SNIC分割算法,融入辅助数据集进行面向对象分类,为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提供参考。
【总页数】11页(P34-44)【作者】李坤玉;王雪梅;李锐;李顿【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37【相关文献】1.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集的面向对象分类提取广西耕地面积的方法研究2.基于人工智能的胸部CT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LDCT数据集上的应用研究3.中国大城市具有建筑物分类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集构建研究4.基于标准数据集的川崎病临床辅助诊断模型评估研究5.基于面向对象CART决策树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附件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指南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成果库”)新用户请先行注册,注册时“主管单位”一栏务必选择“贵州省林业厅”,填写注册信息并提交给主管单位审核、开通账号,即可使用。
系统将默认注册单位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
一、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填报流程申报单位注册——省级主管部门开通——申报单位填写成果信息表、上传佐证材料、点击提交——省级主管部门审核——提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复审。
当申报成果不符合要求时,主管部门予以修改,或备注修改要求退回申报单位,申报单位需确保联系方式有效,并持续关注,及时补全信息。
(二)注意事项1.成果信息表务必填写完整,“成果简介”突出描述成果内容及推广应用前景。
2.成果(省级/单位)编号不同于鉴定证书编号,申报时编号填写格式为“单位简称【成果获得年份】00X”。
如: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获得的科技成果,其编号命名“省林科院【2018】001”,勿重复编号。
3.上传的附件按“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命名,如“黔林核7号认定良种证书”“一种药材套种立体栽培方法专利证书”“贵州油茶优良品种选育研究验收证书”,按相对应的栏目上传。
若未找到对应的栏目,可在“其他”栏点击上传。
4.勿在同时间多地登陆同一账户。
二、图例说明登陆界面:注册界面:选择“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填入信息,点击保存资料,联系主管单位授权开通。
已注册过的用户直接登录,登录后显示如下界面。
点击“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信息管理系统”,出现如下界面:点击“成果登记”即可填报成果。
完整填写“成果信息表”后,点击“成果证明附件”上传材料,保存后返回上级界面提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说明本系统适用于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或Windows 2000版本的用户(不支持Windows Vista、Windows7版本),使用对象为基层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省(区市)社科规划办及在京委托管理机构,主要功能是录入、汇总和向上级报送申报数据,打印申报数据清单。
个人申请者只需填写纸质的《申请书》,不必使用本系统。
一、系统下载、安装及运行1、将下载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系统》解压到本机的任意目录。
2、运行setup.exe文件,按系统提示步骤安装。
3、回答本地邮政编码、任一邮件地址。
4、将申报系统安装在系统默认文件目录c:\sbxt 或自定义文件目录中。
5、运行:“开始”→“所有程序”→“申报系统”二、系统主要功能及操作方法(一)、录入、修改、删除、查询功能及操作1、录入录入分为管理系统录入、磁盘文件录入和接受申报数据邮件三种录入方式。
为减少录入工作量,今年只需录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数据表”中的主要数据,不再录入“参加者”、“推荐人”和“课题设计论证”等。
①用管理系统录入在主选单“录入”下拉选单中,选择“用管理系统录入”,弹出“项目申报数据录入”对话框,点击“新申报表”按钮,输入项目申请书中“数据表”页的相关项后,点击“确定”按钮。
②用磁盘文件录入(磁盘文件须为本管理系统录入后导出的文件)在主选单“录入”下拉选单中,选择“磁盘文件录入”,弹出“项目申报数据文件录入”对话框,点击“浏览”按钮,选择用本管理系统录入后导出的文件,点击“开始录入”按钮。
③接受申报数据邮件(需要Outlook Express支持)在主选单“邮件”下拉选单中,选择“接收申报数据邮件”,系统从邮箱中将申报数据文件内容自动导入。
2、修改先按照“项目负责人姓名”或“课题名称”选择待修改的数据,然后再选择“其它修改”或“学科分类修改”修改方式。
①其它修改:即显示全部输入项内容,并对相应项修改。
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操作手册(普通用户使用)国家科技成果网2017年08月目录一、概述 (1)二、成果登记流程 (1)(一)系统的层级设置 (2)(二)系统登录 (2)三、系统功能操作说明 (4)(一)用户口令修改 (4)(二)成果信息维护 (4)1、新增成果 52、查询成果153、修改成果154、删除成果195、上传附件196、打印成果217、完整性检查 218、特别说明22(三)化需求成果信息维护 (25)1.新增有转化需求的成果262.查询有转化需求的成果303.修改有转化需求的成果314.删除有转化需求的成果315.打印有转化需求的成果326.特别说明32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操作手册(普通用户使用)概述《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为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提供了在线登记、维护及上报科技成果的功能。
本系统的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本手册只针对普通用户。
普通用户具有以下操作权限:1.登记成果2.查看、修改、删除自己填报的成果。
成果登记流程图2-1系统的层级设置本系统可至多设置四层成果登记机构:一级登记机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国家科技成果网负责运维);二级登记机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部委及其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及行业协会的科技成果登记管理部门。
三级登记机构:由第二级授权开展科技成果登记的单位,如:地市科技管理部门、综合性大学、大的研究所、集团企业、大型医院以及第二级设置的成果登记点。
四级登记机构:成果完成单位。
因此本系统的普通用户应分属于这四个层级。
系统登录各级普通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由该级的超级管理员用户预置,用户索要后,即可通过网址进入系统登陆页面:图2-2输入预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进入成果登记主页面:图2-3系统功能操作说明如图2-3,《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提供了以下主要功能:“成果信息维护”、“有转化需求成果的信息维护”和“用户口令修改”。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操作说明(V3.0)第一章系统概述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是国家科技成果管理系统(NAST)的子系统,科技成果登记是成果转化、推广、统计、奖励等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基础。
采用新的技术条件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它能使我国科技成果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成果管理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来说,本系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科技成果管理的工作系统,本系统适用于各个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科技成果管理部门。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生成上报数据文件,再通过文件的传输,实现科技成果数据的上报,最后通过系统提供的数据装载功能,形成各级成果管理部门的成果数据库。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现有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将成果管理工作层层分解,以期达到最佳管理效果。
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2.1 硬件环境586/133MHz或更高处理器的IBM PC或兼容机,至少32MB内存,Microsoft兼容鼠标,800*600或更高分辨率的监视器,至少剩余50M的硬盘空间,依所管理的成果数的多少可以适度增减;一个3.5英寸软盘驱动器和一个光驱。
2.2 软件环境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2000操作系统,或Windows NT3.51、Windows NT4.0、Windows NT5.0环境。
第三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3.1 系统软件的获得途径本次推出的“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基于调整后的成果登记表和统计表(国统函[2004]189号),按照不同的使用对象的需求进行开发,分两种升级版本:●适用于成果完成单位使用的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V3.0)。
它的主要功能是成果登记信息的录入、打印、数据的加载与上报,简易版的优点是侧重数据录入功能,系统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明了;缺点是缺乏管理功能,该软件可以登陆“国家科技成果网”()网站,进入“软件资料下载”栏目下载该软件;●适用于成果管理机构或成果比较多的成果完成单位使用的成果登记系统管理版(V3.0)。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 6 第一章系统安装 6第二章系统的操作说明 82.1单位情况 92.2新增项目 102.3修改主项 142.4删除项目 142.5导入 152.6导出 172.7打印 182.8查询 20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管理版 21第一章系统概述 21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 212.1 硬件环境 212.2 软件环境 21第三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 223.1 系统软件的获得途径 223.2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软件的安装 22 3.3 系统运行 223.4 系统功能 223.5 重要说明 23第四章用户注册 23第五章数据处理 245.1科技成果数据处理 255.2单位信息的数据处理 27第六章数据导入 276.1 对于成果完成单位的数据导入 28 6.2 对于成果管理机构的数据导入 29 6.3同名覆盖 296.4 数据导入需注意的问题: 30第七章数据导出 307.1 对于未导出成果数据的导出 307.2 对于已导出成果数据的导出 31第八章数据查询 328.1 科技成果查询 328.2 生成公报文件 338.3 科技成果随机统计 348.4 生成科技成果导出文件 36 8.5 成果归并 36第九章统计报表 37第十章系统维护 3810.1 初始化 3810.2 数据备份 3910.3 数据恢复 3910.4 数据整理 4010.5 清理数据库日志 4010.6 建立单位库 4010.7 上报文件改名 4010.8 更新代码表 4110.9 定义课题来源二级分类 41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网络版 42 第一章系统概述 42第二章操作说明 422.1普通用户 422.1.1单位信息 432.1.2登记成果 442.1.3收件箱 442.1.4接收记录 452.1.5发送记录 452.1.6草稿 452.1.7导出文件 462.1.8退出 462.2机构用户 462.2.1录入员 462.2.1.1登记成果 47 2.2.1.2收件箱 47 2.2.1.3接收记录 472.2.1.4发送记录 48 2.2.1.5草稿 48 2.2.1.6导出文件 48 2.2.2机构普通用户 48 2.2.2.1登记成果 49 2.2.2.2收件箱 49 2.2.2.3接收记录 50 2.2.2.4发送记录 50 2.2.2.5草稿 50 2.2.2.6导出文件 50 2.2.2.7申请箱 51 2.2.3机构管理用户 51 2.2.3.1登记成果 52 2.2.3.2收件箱 52 2.2.3.3接收记录 52 2.2.3.4发送记录 52 2.2.3.5草稿 522.2.3.6申请箱 522.2.3.7导出文件 522.2.3.8数据导入 532.2.3.9录入员 532.2.3.10下属机构 532.2.3.11用户 53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第一章系统安装第一步:进入光盘的简易版目录,找到”SETUP.EXE”文件。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第一章系统概述科技成果登记是成果转化、推广、统计、奖励等科技成果管理的基础。
本系统对于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而言,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系统,全国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各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使用本系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生成上报数据文件,再通过文件的传输,实现科技成果数据的层层上报,最后通过数据导入,形成各级成果管理部门的成果数据库。
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在进行成果登记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2.1 硬件环境IBM PC或兼容机,至少256MB内存,1024*768分辩率的监视器,至少剩余200M的硬盘空间。
2.2 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 windows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windows2008等),32位、64位均可。
第三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3.1 系统软件的获得途径3.1.1 免费向各级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或科技部"NAST"项目组索要光盘;3.1.2 从网站或下载应用软件。
3.2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软件的安装运行系统的安装程序"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10.0].exe",系统即自动安装,缺省安装目录为C:\kjcg10,用户可自行选择安装路径。
注意: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7、windws2008或更高版本①系统安装时,一定要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文件;②自行选择安装路径时,不要选择c:\program files下。
系统安装后自动在系统"程序"菜单下形成"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10.0]"子菜单。
3.3 系统运行点击“开始”菜单,在"程序"菜单下点击"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10.0"即进入本系统,屏幕上出现“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10.0”主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