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脓止痛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 格式:docx
- 大小:3.97 KB
- 文档页数:1
用膏药拔出脓原理用膏药拔出脓原理膏药的作用原理•膏药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形式,通过贴在皮肤表面来治疗各种疾病或缓解相关症状。
•膏药的主要成分包括药物、粘合剂和药贴,其中药物是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
•膏药的药物成分可以通过皮肤的吸收和渗透作用,较为直接地作用于患处,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脓的形成原因•脓是一种由白细胞和细菌的死细胞组成的黄色或白色脓液,通常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的结果。
•当皮肤或组织受到伤害或感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炎症反应,白细胞会聚集于受伤处,融入细菌进行防御和清除。
•白细胞通过吞噬细菌和释放毒素来抵抗感染,这些活动导致细胞死亡,并形成脓。
用膏药拔出脓的原理1.创造适合膏药治疗的条件–清洗患处:将患处清洗干净,以确保膏药贴在干燥且无外界污染的皮肤上。
–消炎杀菌:如果患处已经感染,可以先使用消炎杀菌药物进行局部处理,以减少细菌数量,为膏药贴治疗提供最佳条件。
2.选择合适的膏药–根据患处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具有相关功效的膏药。
例如,有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和吸脓等功效的膏药适用于拔脓治疗。
3.贴敷膏药–将膏药贴在受伤或感染处,贴敷时要确保膏药完全贴合皮肤表面,避免空气进入,提高治疗效果。
4.膏药的发挥作用–膏药中的药物成分通过与皮肤的接触,通过渗透、吸收等方式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的效果。
–膏药中的抗菌和消炎成分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挥作用,减少感染,缓解炎症反应。
5.脓的排出–膏药中具有吸脓功效的成分可以渗透进脓液中,促使脓液液化,进而减少脓肿体积。
–吸脓功效还可以增强脓液排出的能力,促使脓液顺利流出体外。
6.治疗效果评估与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处理脓肿、继续贴敷膏药或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
总结•用膏药拔出脓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膏药中药物的渗透、吸收和排出作用,可以促进脓液的消散和排出,起到拔除脓肿的作用。
•然而,膏药的治疗效果仍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患处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如果情况恶化或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消瘀止痛药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消瘀止痛药膏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已经被许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服用消瘀止痛药膏就成为了一门学问,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
消瘀止痛药膏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已经被许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服用消瘀止痛药膏就成为了一门学问,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食用消瘀止痛药膏。
【处方】木瓜60克栀子30克大黄150克蒲公英60克地鳖虫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治骨折伤筋,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
【用法用量】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上面介绍了消瘀止痛药膏的药用价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药物去治疗一些疾病。
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使用,让它更好的发挥价值。
生活常识分享。
【膏药/油膏的适应症和用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外科学我们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膏药/油膏的适应症和用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外科学”的知识点,详情如下:1.膏药膏药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
其作用是因其富有黏性,敷贴患处,能固定患部,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溃疡疮面,可以避免外来刺激和毒邪感染。
膏药使用前加温软化,趁热敷贴患部,使患部得到较长时间的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抗病能力。
适应证: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用法:太乙膏、千捶膏可用于红肿热痛明显之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的通用方。
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去腐。
太乙膏性偏清凉,功能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千捶膏性偏寒凉,功能消肿、解毒、提脓、去腐、止痛。
阳和解凝膏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功能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
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
2.油膏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
目前,油膏的基质有猪脂、羊脂、松脂、麻油、黄蜡、白蜡以及凡士林等。
在应用上,其优点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感觉,尤其对病灶的凹陷折缝之处,或大面积的溃疡,使用油膏更为适宜,故近代常用油膏来代替膏药。
适应证: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
用法:肿疡期:金黄膏、玉露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疮疡阳证。
金黄膏长于除湿化痰,对肿而有结块,尤其是急性炎症控制后形成的慢性迁延性炎症更为适宜。
玉露膏性偏寒凉,对焮红灼热明显、肿势散漫者效果较佳。
冲和膏有活血止痛、疏风祛寒、消肿软坚的作用,适用于半阴半阳证。
回阳玉龙膏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阴证。
溃疡期:可选用生肌玉红膏、红油膏、生肌白玉膏。
生肌玉红膏功能活血去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日久不能收口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活血止痛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活血止痛膏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方剂,活血止痛膏主要是由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说是不会对人体产生的任何
活血止痛膏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方剂,活血止痛膏主要是由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说是不会对人体产生的任何伤害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辣椒、干羌、生川乌、独活、甘松、樟脑、冰片、丁香。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主扭伤、挫伤,风湿骨痛,腰背酸痛。
【用法用量】橡皮膏剂,敷贴患处。
【摘录】《常用中成药》
经常性不注意饮食健康的人们一定要注意,我们在选择活血止痛膏等药物的时候需要根据我们的体质。
我们在肠身体不适的时候不能单单靠药物来化解,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很好的远离疾病。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解毒排脓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说起解毒排脓散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也很正常,毕竟解毒排脓散主要是用来治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的不多。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
说起解毒排脓散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也很正常,毕竟解毒排脓散主要是用来治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的不多。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处方】连翘、川芎、柴胡、酒芩、青皮、忍冬、牛蒡子、黄耆、皂角刺、大黄、当归。
【功能主治】肿毒。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5钱,水2钟,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般经》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解毒排脓散结合了几种中药材的功效,将治病和调理身体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但要注意的是解毒排脓散也是药,所以食用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哦。
生活常识分享。
拔脓膏原理
拔脓膏,又称脓毒软膏,是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药膏。
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排出脓液,清除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那么,拔脓膏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拔脓膏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抑制和杀灭细菌,从而减少感染的范围,防止感染蔓延。
当皮肤受伤后产生脓液时,往往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而拔脓膏中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清除这些细菌,从而减轻感染症状。
其次,拔脓膏中的其他成分如消炎药、止痛药等也起着重要作用。
消炎药可以减轻皮肤感染区域的炎症反应,帮助减轻红肿、疼痛等症状,同时促进伤口愈合。
止痛药则可以缓解患处的疼痛感,让患者感到舒适。
此外,拔脓膏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例如,一些拔脓膏中含有的修复因子可以刺激皮肤组织再生,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
这对于脓肿等需要排脓的皮肤疾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拔脓膏的原理是通过抗生素、消炎药、止痛药等成分的共同作用,清除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从而达到排脓的目的。
在使用拔脓膏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耐药性。
除了使用拔脓膏外,还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二次感染,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综上所述,拔脓膏的原理是通过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清除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达到排脓的目的。
正确使用拔脓膏,并注意伤口的清洁和个人卫生,是有效治疗皮肤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止痛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会这样那样的疾病,那么选择什么药物好呢?中药方剂可不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会这样那样的疾病,那么选择什么药物好呢?中药方剂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剂止痛膏。
【处方】羊脂22.5克猪脂22.5克松脂22.5克蜡15克
【制法】取猪、羊脂于铫子内,以肥松节点火,煎三五沸,下松脂及蜡令熔,搅和,倾于新瓷器内盛。
【功能主治】治汤火所损,夜昼热痛。
(烫伤烧伤)
【用法用量】涂患处,一日二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止痛膏功效和用法等。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虽然止痛膏的好处很多,但是还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况下再去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
用膏药拔出白色脓原理
白色脓是指由炎症引起的体液和细胞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通常是白色的,并且含有许多细胞和蛋白质。
当我们的皮肤受到伤害或感染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释放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来对抗感染。
白细胞会吞噬病原体并释放酶和其他物质来摧毁它们。
这些物质会聚集在受伤或感染的区域,形成白色脓。
膏药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和伤口。
膏药通常由药物和粘性基质组成,可以贴在受伤或感染的区域上。
膏药的作用有很多种,包括减轻疼痛、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等。
用膏药拔出白色脓的原理是通过膏药的吸收作用来达到的。
膏药的粘性基质可以吸收局部的分泌物,并将其锁定在膏药中。
当膏药被拔掉时,白色脓会随之被拔出。
这是因为膏药的吸收作用可以将白色脓与周围的组织分离,使其更容易被拔出。
此外,膏药中的药物成分也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帮助减轻炎症和促进伤口愈合。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膏药的吸收作用进入皮肤深层,发挥其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使用膏药。
长期使用膏药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感染、瘙痒等不良反应。
因此,建议在使用膏药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根据病情和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膏药。
总之,用膏药拔出白色脓的原理是通过膏药的吸收作用将白色脓与周围的组织分离,使其更容易被拔出。
同时,膏药中的药物成分也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帮助减轻炎症和促进伤口愈合。
但需要注意的
是,不能过度使用膏药,应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拨脓黑膏药拨脓黑膏药CN 101129711 B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膏药,提供了中药外用治毒症和风湿症药物及其制作工艺;第一锅炼药:香油4000克、苍耳250克、豨莶草250克、当归50克、防风50克、乳香80克。
以上的中药放在香油铁锅里加热炼药,炼至枯,然后过滤;第二锅炼药,把第一次炼药过滤的油倒入铁锅中,再加中药白蔹100克、瓦松150克、穿山龙120克、槐胶80克、秦艽100克,以下用火炼至枯,然后过滤;第三锅炼药,把第二锅的过滤的药油放在锅里,再加中药红花100克、牛膝100克、马齿苋150克、天花粉50克、续断70克。
以下加火炼药至枯,然后过滤,再把过滤的药油加樟丹2400克,加火炼浓见无烟时即可成黑膏药,然后再加水浸泡,24小时消毒。
[0010] 本膏药粘劲大、药力足,就向拔罐子一样,能把毒和风湿拔出体外。
贴药后几秒钟内渗透到筋骨深处。
IO分钟能止住巨疼(特殊麻木严重患者例外)。
l贴30克的膏药能贴50天。
l至2天撕下来,把拔出来的浓和毒水擦干净,用火烤烤再贴上,勤烤、勤擦病好的快。
直到把毒和风湿拔净为止。
黑膏药特点:止疼特快,消肿快,拔毒快,药力期长达50天。
治腰间盘突出症。
各种腰腿疼、颈椎病、脊柱炎、骨质增生、肩周炎、臁疮、蛇盘疮、骨髓炎、乳腺炎、疯狗咬伤。
疗效能达到百分之百。
[0012] 现在发明的药量是以前药量的3倍,药的功效是以前的9倍,药力强,粘劲大,拔劲足能把毒、风湿快速的拔出体外。
止疼特快(IO分钟止住巨疼)。
消肿快,拔毒快,伤口愈合3的快,吃饭不忌口,没有任何毒付作用。
药效长的时间比以前提高了5倍。
现在一贴膏药能贴50天。
[0014] 1、贴在皮肤上不掉、不溜、不污染衣服,贴一至二天撕下来,把膏药上拔出来的毒水、寒气和脓擦干净后,把膏药用火烤化或用锅蒸化好再贴上。
勤烤勤擦病好的快。
[0015] 2. —贴(30克)的膏药,疗效期能贴五十天左右,本膏药用火烤或上锅用水蒸化均可。
11种膏药秘方在中医药中,膏药是一种常用的外敷方法,用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等。
本文将介绍11种常见的膏药秘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作和使用膏药。
以下是这些秘方的详细讲解:秘方一:桂枝膏药材料:桂枝粉、生姜粉、制何首乌粉、香附粉、五灵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生姜汁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二:牛黄膏药材料:牛黄粉、桃仁粉、甘草粉、苏子粉、丁香粉、水蜜梨蜜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蜜梨蜜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涂抹在疼痛部位,并轻轻按摩,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三:当归膏药材料:当归粉、白芍粉、香附粉、白芷粉、熟地粉、蜂蜜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蜂蜜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四:龙骨膏药材料:龙骨粉、牛膝粉、制何首乌粉、木瓜粉、紫河车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清水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轻轻按摩,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五:乳香膏药材料:乳香粉、没药粉、龙脑粉、丁香粉、五灵脂、花椒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橄榄油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六:玉屏风膏药材料:玉屏风粉、当归粉、白芍粉、防风粉、独活粉、丁香粉、佛手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橄榄油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七:青黛膏药材料:青黛粉、马齿苋粉、制何首乌粉、苏子粉、白芷粉、牛膝粉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鸡蛋清调制成膏状。
使用方法:将膏药均匀涂抹在疼痛部位,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使用2-3次。
秘方八:白虎膏药材料:白芷粉、薄荷粉、石膏粉、知母粉、人参粉、龙脑粉、五灵脂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凉开水调制成膏状。
爷爷的秘方--透脓拔毒膏(付济华)爷爷的秘方记得爷爷在世的时候是远近闻名的名医,方圆百里求医者络绎不绝,每天来我们家找爷爷看病的患者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那时候我们住在农村,看到“小轿车”对普通人来说就像看到了怪物一样,而我们家门口经常会有停放那些慕名而来的有钱人开的小轿车。
爷爷精通中医各科杂病,尤其以外科最为著名,而此全靠一张小小的黑膏药——透脓拔毒膏。
而我资质愚钝仅仅研习中医内科而对中医外科一无所知,珍藏了多年的外科秘方都快发霉长毛了,所以我想还是把它公之于众,让有志之士把它发扬光大。
透脓拔毒膏组方:金银花35g 连翘35g 大黄25g 桔梗25g 黄连35g 栀子30g 黄柏25g 黄芩30g 赤芍25g 当归20g川穹15g 白芷20g 白蔹15g 木鳖15g 蓖麻20g 芙蓉15g 花粉15g 蜈蚣5条樟脑10g 山甲15g 没药10g儿茶10g 乳香10g 血蝎10g 轻粉10g 冰片5g制法:将细料:乳香、没药、儿茶、血竭、轻粉、樟脑、冰片共同研磨成极细粉,备用。
其余药物用芝麻油2000g同放于锅中,浸泡七日,七日后文火炸枯,炼油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650g,收膏。
将膏药浸泡于水中七日去火毒。
七日后取膏用文火溶化,加入上述研磨好的细料,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透脓拔毒主治:各种疮痈肿毒用法:外用,贴于患处典型病例爷爷去世后,我搬到了小镇上开了一家中医门诊,镇上有一个姓杜的老大爷看我门诊挂着付氏的招牌就前来打听我的来历。
这位老者说我爷爷是“神医”救过他的命。
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背上长了一个“对口疮”,高烧不退,在县医院住院打青霉素,在当时青霉素是最好的抗菌药,最后把自己家里的钱花光了,也没治好。
后来有人告诉他,我爷爷治这病有绝招,于是他就去找我爷爷看病。
我爷爷给他贴上膏药,他问我爷爷:“付大夫你说我是不是要死了,这个病还能治好吗?”我爷爷说:“这个膏药贴上,我再给你一张,你走到贾村(距离我家有十几里路)的时候,里边的脓就能拔出来,这张膏药会自己掉下来,你马上贴上另外一张,等这张膏药自己掉下来的时候你的病就好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排脓内消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排脓内消散。
川芎生地黄川续断(各洗,焙)茯苓芍药白芷半夏曲藿香叶各15克紫草茸甘草(炙)各1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活血排脓,解毒消肿。
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米酒100毫升,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二
排脓内消散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广泛,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良药。
大家有需要时不妨试一试,因为它几乎没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生活常识分享。
各种膏药的配方膏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它通过皮肤渗透,将药物成分输送到病灶,发挥治疗作用。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膏药配方。
一、伤湿止痛膏伤湿止痛膏主要用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其配方通常包括:生川乌、生草乌、没药、乳香、丁香、肉桂、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等。
生川乌和生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
没药和乳香则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丁香和肉桂可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薄荷脑能带来清凉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水杨酸甲酯则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二、狗皮膏狗皮膏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常见的配方包含: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等。
羌活、独活善于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青风藤和威灵仙能祛风湿、通经络。
防风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的功效。
麻黄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三、活血止痛膏活血止痛膏主要用于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配方一般有: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乳香、没药、白芷、薄荷脑等。
当归和川芎为常用的活血调经药,能活血行气、止痛。
红花和桃仁能活血化瘀。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白芷可祛风止痛、消肿排脓。
四、追风膏追风膏常用于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其成分通常有:麻黄、独活、羌活、海风藤、桂枝、牛膝、木瓜、杜仲、防风等。
海风藤能祛风湿、通经络。
桂枝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牛膝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
木瓜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
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
五、黑膏药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膏药类型,其配方较为复杂。
常见的原料包括:麻油、黄丹、药材(如穿山甲、全蝎、蜈蚣、地龙等)。
麻油在熬制过程中起载体作用,黄丹则用于与麻油反应,形成膏体。
穿山甲能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全蝎和蜈蚣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的作用。
地龙能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膏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不同的病症和个体差异可能需要对配方进行调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排脓托里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排脓托里散这款方剂。
【处方】地蜈蚣、赤芍药、当归、甘草,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疮疖痈毒,及肠痈、背疽,或赤肿而未破,或已破而脓血不散,浑身发热,疼痛不可堪忍者。
并治妇人奶痈,一切毒肿,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家看过对排脓托里散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清热化脓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清热化脓汤是由几种中药材经过提取低温干燥等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中药方剂,适合很多种病症的治疗,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
清热化脓汤是由几种中药材经过提取低温干燥等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中药方剂,适合很多种病症的治疗,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热衷的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清热化脓汤的相关信息。
【处方】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狗脊12克,公英15克,黄芩10克,皂刺6克,茯苓12克,双花20克。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主里虚热盛,正虚邪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赵永昌方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清热化脓汤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排脓止痛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排脓止痛膏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排脓止痛膏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油500克当归45克白芷30克
排脓止痛膏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排脓止痛膏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油500克当归45克白芷30克桂心23克芎藭30克藁本30克细辛23克密陀僧30克(细研)黄丹90克麝香7.5克(细研)鹿角胶45克蜡23克朱砂30克(细研)盐花30克腻粉23克乳香23克
【制法】先取油,安铛内,炼沸;当归等六味细锉,下入油中,煎白芷至赤焦色,绵滤去滓,净拭铛中油,都安于铛中,依前馒火熬,下蜡及黄丹,不住手以柳木篦搅,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胶、盐花;次下腻粉;次下乳香;次下朱砂、麝香等。
慢火熬搅,候药黑、光,即滴入水内,如硬软得所,药成,入钞锣中待凝冷,即于净地上安一宿,以物盖,出火毒。
【功能主治】治一切痈疽发背,溃后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用故帛摊贴,日换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以上就是排脓止痛膏的一个介绍,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