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初二地理手抄报图片-word范文模板 (3页)
- 格式:docx
- 大小:18.32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手抄报模板以下是一份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手抄报模板: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二、地形地貌1. 山脉:中国地势高低起伏,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等。
2. 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主要的平原地带。
3. 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
三、气候特点1. 季风气候: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高原气候: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多风,气温变化较大。
3. 沿海气候: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四、自然资源1. 水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河流湖泊,长江、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
2. 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铁矿石、铜、锌等。
3. 生物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种类多样。
五、自然灾害1. 地震: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四川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2. 台风:夏秋季节,中国沿海地区常受台风侵袭,造成严重的风雨灾害。
3. 干旱、洪涝:中国北方地区常受干旱困扰,南方沿海地区则有洪涝问题。
六、环境保护1. 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防止滥砍滥伐,推行植树造林。
2. 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禁止乱排污水,推行水源保护区划设。
3. 空气质量改善:减少工业排放,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七、生态旅游1. 三峡旅游:游览长江三峡风光,欣赏壮丽的峡谷景色。
2. 青海湖旅游:游览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欣赏湖泊和高原的美景。
3. 张家界旅游:游览风景如画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体验独特的地貌景观。
八、环境问题解决1. 减少污染:加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环境监管,控制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2. 回收利用:提倡垃圾分类、废物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世界地理小知识1、地图辨方向2、大洲和大洋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3、大洋和大洲的位置4、七大洲分界和位置洋以洲为界,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洲以洋分野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太平洋为四洋首,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位于亚澳两美间。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大西洋西南北美,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东岸临界欧与非。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印度洋临亚非澳,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南部三洋水相连。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5、七大洲地形(1)亚洲(2)北美洲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3)欧洲(4)南美洲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6)大洋洲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制作:初二(1)班第13小组周若琳。
地理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8张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地理手抄报1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初中部的解雅丽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地理课,让我们初步认识新课程——地理。
课程刚开始,老师就介绍了迪拜。
我迫不及待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因为去年暑假,我刚去过那儿旅游了。
我答对了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没想到地理课这么有趣!接下来,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关于迪拜音乐喷泉的视频,视频中喷泉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冲上天空,时而左右摇摆。
我看得入了迷,认真听老师讲解,得知这个喷泉总长275米,可以喷射到150米高,相当于50层楼高的位置。
我随即想到:迪拜在中东地区,不是缺水吗?怎么有这么多的水!随后,老师告诉我们,有些非洲国家的人们能用买到2升上等石油的钱,却买不到一瓶矿泉水,所以迪拜以水来炫耀国家的富有。
我恍然大悟,老师课前让我们说说迪拜怎样显现出它的富有,原来是为这个作铺垫呀!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关于地理专业的知识,如:迪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所以衣服都是防风沙防日晒,住的泥砖房是为了隔热,保障冬暖夏凉。
接着,老师还讲到了石油,因为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储量是全世界的60%,出口量是全世界的40%……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们结束了第一堂地理课。
通过老师风趣和专业的讲解,我对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地理手抄报2地理老师走了,不知何故,不带我们了。
他一直是一位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老师。
他是一位寓教于乐的老师。
有一次上课,学的是和天气有关的内容。
他说着说着就提到了天气预报,下面有些淘气的学生便起哄:“天气预报是什么?我没听过天气预报。
”他照常标志性的撇了撇嘴,不急也不恼。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扯了扯衣服,挺起了胸。
一本正经地模仿起天气预报主持人:“各位观众下午好,现在播报本地天气预报。
中国地理手抄报大全中国地理手抄报图片大全:中国的疆域位置和面积中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5] 同整个欧洲面积相当。
中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东经112°17’09”E),(英语:Lidi Ansha或Lydi Shoal)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非位于其东北约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中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中国领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
中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200千米。
疆界和邻国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
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中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内海。
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海洋邻近中国大陆的海洋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1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2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3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4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5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6c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7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8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9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10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11地球日初中手抄报图片12地球日活动推广由于环境保护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1990年第二十届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希望将这一美国国内的运动向世界范围扩展,为此他们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他们采取措施,举行会晤缔结关于环境保护议题的多边协议,协力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同时地球日的组织者还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环境保护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动员国民开展环境保护运动。
地球日活动组织者的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和众多国际性组织的响应,最终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来自140多个国家的逾2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
从此世界地球日成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建立民间组织世界地球日在第一个“地球日”成功举办后,各国的政府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地球日”也因此成为多个国家共同的环保纪念日。
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地球日”,有全球141个国家、2亿人参与,成千上万的各项活动在全球各地展开。
参与团体举办座谈会、游行、文化表演、清洁环境等活动来倡导“地球日”精神,并进一步向政府施压,期盼引发更多关注与政策的`制定。
据“地球日”国际协调员麦格拉尚说,140个国家的团体制定了与“地球日”有关的活动。
这次活动的规模比20年前举行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大得多,很多国家把星期日(1990年4月22日)定为举行一周活动的高潮。
地球日网络20世纪90年代,“地球日”的发起人创立了“地球日网络”组织,将全世界环保主义者联合起来推动“地球日”活动的开展。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初二地理手抄报内容初二地理手抄报内容(一)火烧葫芦峪与气旋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
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
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
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
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
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
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
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初二地理手抄报内容(二)火烧葫芦峪与气旋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
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
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
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
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
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
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
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初二地理手抄报内容(三)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关于地理的手抄报内容15个地理趣闻国内地理趣闻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政府所在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加格达奇;河南省范县,政府驻地在山东境内的樱桃园镇,是我国唯二两个政府驻地在外省的,在飞地上的县级以上行政区。
2、中国领土最南端是立地暗沙,而不是曾母暗沙。
3、陕西的英文名是Shaanxi,山西的英文名是Shanxi。
4、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不在甘肃酒泉,而在内蒙古额济纳旗。
5、郑州开封等黄河边上的城市属于淮河流域,而不是黄河流域。
6、在湖北几个省直辖县级市里,距离仙桃最近的高铁站叫天门南,而距离天门最近的高铁站叫仙桃西。
去往天门的乘客请在仙桃西下车,去往仙桃的乘客请在天门南下车。
事实上是去往天门仙桃的乘客请在天门南下车。
7、奇葩火车站何止一个。
说一下福建省城市南平的几个火车站。
南平南站在南平站的北边,南平北站在南平南站的南边。
国外地理趣闻1、非洲的最南端不是好望角,而是厄加勒斯角。
2、北美和北美洲不是同一个概念。
北美通常指的是美国、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等地区,而北美洲指的是巴拿马运河以北的所有国家的大洲。
北美和拉丁美洲构成美洲。
3、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 现已更名为茨瓦内Tshwane)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人口200万;立法首都:开普敦(Cape Town)是南非国会所在地,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位于西南端,为重要的国际海运航道交汇点,人口300万;司法首都:布隆方丹(Bloemfontein) 为全国司法机构的所在地,人口50万。
4、日本的首都并非东京都。
事实上,日本没有首都。
日本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表明首都所在。
5、最早古印度文明中的古印度指的是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
6、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主人公的小船是顺着西风漂流到美洲的。
星辰大海的地理趣闻1、冥王星自发现到现在还没有环绕太阳一圈。
2、金星上的一天比一年还要长。
关于地理的手抄报。
地理手抄报内容范文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一般在3~4米,灌河口附近只有1.7米。
地形西宽东窄,状如一朵绽开的喇叭花。
县域总面积102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3平方公里,耕地77万亩。
县内土壤属潮土类,根据地貌特征大致分为3个不同的农业类型区。
即:灌河淤土农业区,含堆沟港、五队、田楼、长茂、北陈集、大圈、张店、三口、张湾9个乡镇及三口良种场、渔盐办事处。
土壤以粘性盐潮土为主,也称新淤土。
盐西竖土农业区,含白皂、汤沟、孟兴庄、李集、六塘5个乡镇及蚕桑场和县果园。
土质属黄潮土,也称无盐害老淤土。
东南沙碱土农业区,含硕湖、新安、花园、新集、百禄、小窑6个乡、新安镇和县农场、北洋果林场等单位。
土质以碱化潮土为主,其中县内土质较好,对于开展农业生产潜力很大。
灌河位于连云港市南端,是苏北地区最大的入海潮汐河流,唯一在干流上没有建闸的黄金入海通道。
干流全长74.5千米,一般河宽350米,水深7-11米。
内可以经盐河、京杭大运河通达长江、淮河,外可以直通黄海、东海、渤海、南海四大海域与日本、韩国通航,具备海河相通、河河相通、江河相通、河陆相通的良好集疏运条件。
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优势,专家称灌河可与德国的莱茵河、英国的泰晤士河媲美,是“苏北的黄浦江”。
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手抄报一、中国的人口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2. 人口增长速度: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已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每年的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每年净增的人口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3. 人口分布:在我国13亿总人口中,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东半部地区,其中以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人口最为密集,多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附近。
西部人口较稀疏,多位于高原、山地和沙漠、草原地区。
4. 民族分布:我国现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8%以上,其中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壮族、藏族等,他们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二、中国的地形和地势1. 我国地形的构成:我国地形的种类齐全,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地形。
其中,平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7%;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盆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
2. 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陆地的最低处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其大部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我国地形剖面图上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 地形、地势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①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虽有丰富的森林、矿产等资源,但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山区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带来了困难。
③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许多大江大河的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三、中国的气候1. 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 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又有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地理手抄报内容篇一:地理手抄报资料地理手抄报资料一:世界之最1 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
2、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是北冰洋。
6、四大洋中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7、七大注中位置最南、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8、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9、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月最高, 1 月最低;海洋上 8 月最高,2 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
10、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11、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2、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1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5、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总部设在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二:地理现象1超级月亮是满月(或新月)与近点月同时发生的近点朔望月。
[1这是描述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着地球公转,行经近地点之时,同时又在日地联线上的专有名词。
[2]种结合的超级月亮被认为会引发海洋、地壳和潮汐的变化,例如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发生风险的增加。
但是,这种关联性一般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3]超级月亮说法始见于1979年,为占星家理查德·诺勒所定义。
经多年修正后,该天象指的是:新月或满月时期,月球与地球间距离较平常为近,换言之,也就是地球与月球间距离低于或接近35.4万公里(220,000英里)。
2. 北极光是出现于星球北极的高磁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
而地球的极光,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
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手抄报(一)
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总结手抄报
知识点一: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三个主要部分: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的四个层次: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知识点二:地球的运动与经纬度
•地球的自转:造成昼夜交替和地球球形的原因
•地球的公转:造成四季交替和年份的变化
•经度:用来表示地球东西方向的线条
•纬度:用来表示地球南北方向的线条
知识点三:气候与气象
•气候:地区长期(30年以上)的气候状况统计
•气候因素:经纬度、海洋、地形、气压等
•气象:短期预测和观察天气现象的科学
•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知识点四: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地形、土地利用等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环境污染等•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与保护地理环境的平衡
知识点五: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区域发展差异
•自然地理条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影响经济、人口等方面
•区域发展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发达,西部内陆地区相对欠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区域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倡议
知识点六:资源与环境问题
•能源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水资源:江河湖泊、地下水等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空气污染等
•环保措施:能源节约、垃圾分类、生态保护等
知识点七:全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问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
•可持续发展目标: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促进和平等
•可持续发展行动:减少碳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1、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时区。
2、辽阔的疆域我国领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
3、疆界和邻国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
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
南接老挝、缅甸、越南。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
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县级市、自治县)和乡(镇)四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
香港、九龙、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土。
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国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5、地区划分华北: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四盟市)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东: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台湾省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人口和民族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约有13亿人口(2004年),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一版2012.1全球海陆分布与地表形态简介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第一级分异。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沟通,连为一体,包围着6块大陆:亚欧大陆(分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大洋洲的主体)。
海洋总面积36100万平方公里,陆地总面积14900万平方公里。
海路分布特点海陆分布有如下特点。
首先,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约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5;而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只占1/5。
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陆地分布几乎连续不断,最为宽广;南半球的陆地在中、高纬度显著收缩,南纬56°~65°之间,除一些岛屿外,几乎全部为广阔的海洋。
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南极大陆。
其次,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还南北成对分布:北美与南美、欧洲与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
每对大陆之间,形成范围广大的陆间海,岛屿星罗棋布。
另外,亚欧大陆东部边缘环列着一连串花彩列岛,形成向东突出的岛弧,其外侧则是一系列深邃的海沟。
大西洋两岸的轮廓互为对应,这一大陆的凸出部分能与另一大陆的凹进部分嵌合。
地表形态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层岩石圈被裂解为若干巨大的板块。
刚性的岩石圈板块驮伏在塑性软流圈之上,在地球表层作大规模水平运动。
板块与板块之间,在地幔对流的驱动下,或相背分离,或相向聚合,或相互平移,从而发生板块的扩张、俯冲、碰撞或错动。
板块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带动了大陆漂移和大洋的启闭,导致了造山运动、火山、地震等种种地质构造作用。
板块构造学家认为,在早古生代,地球上存在统一的南方大陆和离散的北方大陆。
到古生代末,北方大陆(劳亚古陆)与南方大陆(冈瓦纳古陆)联为一体,叫做泛大陆。
此时全球是由一个大陆和一个大洋组成。
从中生代至新生代,新大洋先后开启,大陆则在漂移中由合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