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甜味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格式:ppt
- 大小:209.56 KB
- 文档页数:19
纽甜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甜味剂能掩盖饲料原有的不良味道、改善畜禽味觉、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提高采食量和饮水量。
在畜禽饲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00~1 000 g/t。
甜味剂可以应用于所有动物,我国主要用于仔猪。
近年来,由于一些新型、强效甜味化合物的采用以及目前饲料生产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采用廉价或非常规饲料原料,所以人们对甜味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感兴趣。
比如传统的高倍甜味剂糖精钠、新型饲料甜味剂纽甜就广受人们关注。
猪天生爱甜味,多年来,甜味剂已被添加到饲料中以提高饲料适口性。
早在40多年前,糖精已作为一种猪用甜味剂开始在饲料中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Alidigner等(1959、1961)在仔猪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糖精,猪的采食量、日增重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明显改善。
现在,经过修饰去掉金属味的糖精钠已作为一种性价比最合适的甜味剂运用到猪饲料和饮水中。
牛对不同甜味剂的试验结果与猪的相似。
Hellekant等(1994)作了研究,试验选用4~16周龄的小牛,双饮水槽自由饮水,比较不同浓度的乳糖、果糖、蔗糖、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甜味剂和阿斯巴甜、A-K糖、糖精钠等非碳水化合物甜味剂对小牛饮水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小牛对高于40 mmol/l的果糖和乳糖有一定偏好,对低于0.4 mmol/l的糖精钠无偏好,对0.4~2.0 mmol/l的糖精钠有微弱的偏好,对4~8 mmol/l的糖精钠有比较强的偏好。
可见,使用甜味剂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及饮水量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甜味物质作为甜源,并结合猪偏好的香味剂同时使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目前许多试验表明,甜味剂应用于猪饲料中效果最明显,尤其是仔猪,因为仔猪断奶后健康生长的关键是有规律的采食增加,而良好的采食模式可减缓断奶后来自新环境、新次序和日粮的综合应激。
仔猪可用天然甜味剂作调味剂,也可用糖精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在饲料中或在饮水中添加均可起到相同的结果。
E.V.Heugten等(2002)试验表明,在饲喂仔猪教槽料期间,仔猪偏好加有甜味剂风味组的饲料。
甜味剂甜味剂据《⾷品添加剂⼿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品或饲料以甜味的⾷物添加剂。
⽬前甜味剂种类较多,可分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糖类甜味剂。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品原料,在我国不作为⾷品添加剂。
营养甜味剂是指某甜味剂与蔗糖甜度相同时,其热值在蔗糖热值的2%以上。
⾮营养型甜味剂是指热值低于蔗糖热值的2%。
天然⾮营养型甜味剂⽇益受到重视,是甜味剂的发展趋势,WHO 指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千万以上,美国⼈中有四分之⼀以上要求低热量⾷物。
在蔗糖替代品中,美国主要使⽤阿斯巴甜,达90%以上,⽇本以甜菊糖为主,欧洲⼈对AK 糖(安赛蜜)⽐较感兴趣。
这三种⾮营养型甜味剂在我国均可使⽤。
甜味剂环⼰基氨基磺酸钠19.002果冻0.65甜味剂环⼰基氨基磺酸钠19.002酱菜、调味酱汁、配制酒、糕点、饼⼲、⾯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0.65甜味剂异麦芽酮糖醇19.003雪糕、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果酱(不包括罐头)、配制酒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19.004各类⾷品(罐头⾷品除外)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麦⽛糖醇19.005鱼糜及其制品0.5甜味剂麦⽛糖醇19.005糕点5.0甜味剂麦⽛糖醇19.005⾖制品⼯艺⽤、制糖⼯艺⽤、酿造⼯艺⽤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麦⽛糖醇19.005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酱菜、糖果雪糕、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制品⼯艺⽤、制糖⼯艺⽤、酿造⼯艺⽤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糕点5.0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鱼糜及其制品0.5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雪糕、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酱菜、糖果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糖醇19.007糖果、糕点、饮料代替糖、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糖醇19.007⼋宝粥罐头35甜味剂甜菊糖甙19.008糖果、糕点、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甜菊糖甙19.008固体饮料、油炸⼩⾷品、调味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草19.009⾁禽罐头、调味料、糖果、饼⼲、蜜饯、凉果、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编辑本段使⽤情况甜味剂乳糖醇(4-β-D-吡喃半乳糖-D-⼭梨醇)果味(味)型饮料、冰淇淋、糕点、乳按正常⽣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D-⽢露糖醇⽆糖⼝⾹糖200甜味剂糖精钠19.001话梅、陈⽪甜味剂糖精钠19.001⼲果、果仁、五得⾖、炒⾖类甜味剂糖精钠19.001话李、话杏、⽢草橄榄、⽢草⾦桔甜味剂糖精钠19.001芒果⼲、⽆花果⼲甜味剂糖精钠19.001⽠⼦展开甜味剂⽢草酸⼀钾及三钾19.010⾁禽罐头、调味料、糖果、饼⼲、蜜饯、凉果、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酰磺胺酸钾(安赛蜜)19.011⽆糖(低糖)糖果、⽆糖(低糖)胶姆糖 2.0甜味剂⼄酰磺胺酸钾(安赛蜜)19.011餐桌⽤甜料(⽚状、粉状)每⽚、每包40mg甜味剂对世界的⾷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
中国甜味剂市场现状一、甜味剂产业概述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甜度可分为低甜度甜味剂和高甜度甜味剂;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由于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部分人工合成甜味剂安全性存在争议,市场主流的甜味剂从此前的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逐步发展至目前的安赛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另外以木糖醇、山梨糖醇等为代表的低倍天然糖醇甜味剂安全性也较高,在甜味剂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
2、下游应用从应用领域来看,甜味剂广泛应用在饮料、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产品、烘焙食品、药品、保健类食品、糖果巧克力、医药类用品、化工类制品等多个领域。
根据数据,饮料领域是甜味剂主要应用领域,占比约50%。
二、甜味剂发展背景为迎合消费者需求,企业纷纷推出无糖饮料。
可口可乐自2018年以来,推出了近十款使用人工甜味剂代替传统白砂糖的新型健康饮品,常规可乐产量以每年近3%的速度下降,饮料无糖化的趋势明显。
无糖化、低糖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饮食的新标准。
我国无糖饮料行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为98.7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46.9%,随着无糖化趋势继续推进,预计2020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为117.8亿元。
三、甜味剂发展现状1、产量情况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在中国甜味剂产量及销售额中占据了重要部分。
从2015年至2019年,安赛蜜、三氯蔗糖和赤藓糖醇的产量和销售额持续增加。
其中我国赤藓糖醇产量从2015 年的1.80 万吨增长到2019 年的5.1 万吨,以29.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成为产量增速最高的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产量5年CAGR为分别18.9%/9.8%,2019年其产量分别占我国甜味剂市场份额的4%、8%。
三氯蔗糖为四中代糖中产值最高的品类。
阿斯巴甜份额逐步减少,其市场份额(产量)从2015年的22%减少至2019年的8.6%。
中国人工甜味剂行业发展背景、产能分布及价格趋势分析在健康消费意识升级、税收政策引导、糖类价格持续走高的叠加作用下,甜味剂对糖类的替代将加速。
2018年全球非蔗糖类增甜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美元,其中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市场规模约为36亿美元,占比为41%,未来人工甜味剂的使用比例还将进一步提升。
而作为具有可靠安全性和较高性价比的新型甜味剂,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将进一步加速甜味剂内部的代际更迭。
一、人工甜味剂行业发展背景对甜味的渴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但现代人类饮食结构中糖分摄入量过大,导致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长。
2019年全球成人糖尿病人数已达4.63亿,且预计这一数量在未来仍有大幅增加,到2045年将达到7亿人。
其中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或成为重灾区,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高居全球首位。
防控日益增加的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最好的办法就是控糖。
海外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征收“糖税”。
我国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三减三健”,将“减糖”作为一个专项行动目标之一。
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增强,低热少糖消费逐渐引领新风尚,消费者对低热、无热的各类代糖产品认可度在不断提高。
一方面,个人消费者减少摄入高能量蔗糖的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糖税”的推行,不少食品饮料企业陆续推出无糖、少糖产品,并大力投入广告,宣传“少糖”生活的好处,进一步升级了消费者健康摄糖的消费意识。
雀巢、达能、光明、玛氏、麦当劳、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百事等企业纷纷上市低糖系列产品。
人工合成甜味剂是合适的代糖产品:1)甜度高、热量低,既能满足消费者对甜蜜的需求,又不会引发糖尿病和肥胖症等疾病,还可以延缓衰老;2)合成甜味剂可提供更高的甜价比,以及与糖类相似的口感;3)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小。
相比蔗糖等需要从植物中提取的糖类,合成甜味剂的生产连续、不分季节、受环境影响小,这也为食品厂商提供了稳定来源;4)不受“糖税”等政策影响。
2021年中国甜味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概述甜味剂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其具有安全性高、引起味觉良好、稳定性高、水溶性好,价格合理等特点。
甜味剂的种类多样,其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两类;按甜度可分为低甜度甜昧剂和高甜度甜味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从甜味剂发展历程来看,自1879年由美国人发现了第一代甜味剂(糖精),到现如今,甜味剂产品已发展至第六代(纽糖)。
其中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由于安全性好、甜价比高,正逐渐成为主流甜味剂。
二、产业链甜味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蔗糖、醋酸、淀粉、甜叶菊、玉米等原材料;中游为甜味素生产供应环节,主要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两种;下游主要应用于饮料、烘焙食品、保健食品、医药、个人护理等领域。
从我国甜味剂应用分布来看,甜味剂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已在饮料、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用品、烘焙食品、药品等领域对糖类进行替代。
其中饮料是目前甜味剂下游最大应用,占比约51%,其次为餐桌调味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占比分别为15%和13%。
三、驱动因素随着近年来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政府也陆续出台控糖、减糖相关政策,推动健康生活方式。
而甜味剂作为食品、饮料等产品常用的代糖物质,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居民对于食品的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对于食品口味的丰富度也愈发重视。
甜味剂剂作为食品添加剂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规模的日益增长,行业也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达7178元,同比增长12.2%。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饮食条件也不断提升,导致我国肥胖率及超重率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减糖饮食逐渐成为消费趋势,而甜味素作为低糖/无糖食品中的重要代糖物质,也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据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成人肥胖率达16.4%,超重率达34.3%。
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引言1.1 概述饲料添加剂行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变或增强动物饲料中的某些特定性状、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增强动物抵抗疾病能力而添加到饲料中的各类食品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畜禽养殖效益、改善饲料质量、促进动物健康成长,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肉食品需求不断增加,饲料添加剂行业迅速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产品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现如今,饲料添加剂已成为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对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饲料添加剂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出适应不同动物需求的新产品。
通过不断改进饲料添加剂的配方和加工技术,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更好地满足了饲料需求。
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推动着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
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饲料添加剂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因此,饲料添加剂行业正积极研发和推广更加安全、环保、高效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饲料添加剂行业在现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该行业将会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加强行业监管,促进科研和实践的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围绕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将对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其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市场规模和主要产品及其应用。
通过对市场规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目前饲料添加剂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探讨主要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情况,以进一步了解行业的细分市场和应用领域的变化趋势。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应对措施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势头也极为迅猛。
而饲料添加剂对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增进动物健康、改善畜产品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一些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势头也极为迅猛。
而饲料添加剂对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增进动物健康、改善畜产品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一些饲料添加剂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环境的污染和人、畜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
人们对养殖业使用添加剂开始感到不能接受,这无疑给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挑战。
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我省饲料与动物营养学专家、我校牧医工程学院林东康教授。
林教授早年毕业于我校畜牧兽医专业,1981年调入我校畜牧兽医系任教至今。
1995年获“省管优秀专家”称号。
现任牧医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她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省饲料学科和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她主讲了《动物营养学》、《饲料分析》、《饲料配方与电算》、《饲料毒物分析》等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她讲授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深受学生欢迎。
80年代中期,她做为主要完成者之一,先后参加了“河南省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研究”、“河南省配合饲料资源调查研究”两项课题。
她通过饲养试验、消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肉猪肥育效果和养分消化性的影响,为设计瘦肉型饲料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后一课题中,她担负了郑州市工业下脚料的调查和分析。
这两项科研成果,分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现在,她还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河南省动物营养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会会员。
热情开朗的林教授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纽甜在动物饲料和食品中的应用纽甜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能有效地遮蔽糖精的后苦,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牲畜的日采食量是决定牲畜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幼猪,乳猪日采食量,影响了牲畜整个的生长过程。
因此改善饲料的适口性,特别是乳猪,幼猪的饲料适口性,来增加他们的日采食量,从而加速牲畜的生长速度.纽甜以下特征,可弥补和改善饲料味道。
1.纯净的甜味,没有苦,酸,金属的异味2.较长的后甜可掩盖糖精的苦味和金属味,改善饲料的口感特性,掩盖异味3.在提供甜味时,可改善风味;在低浓度0.5ppm时,也具有增强,改善风味的作用;纽甜无论是在高于或低于甜度阈值含量时使用,均具有风味休整和增强口味的特性4.与糖精14-24%协同增效作用5.以0.05-0.1%添加量用于低档饲料;以0.15-0.25%添加量用于中档饲料;以0.3%以上添加量用于高档饲料纽甜在食品中的应用纽甜是一种非营养型无能量的甜味剂。
它甜度高,无毒副作用、口感接近蔗糖,且等甜度成本大大低于蔗糖和阿斯巴甜,因此能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的生产中。
纽甜可增加某些成分如薄荷的风味,抑制如豆制品等某些不良气味;在果汁饮料中,因其可以改善口感,所以可减少果汁中固形物的量;它还可以降低在布丁、可可、奶制品和巧克力中香味成分香兰素的用量;减少在奶制品和水果制品中柠檬酸的用量;增加烤肉酱中西红柿的风味;改善谷物食品品质。
由于纽甜甜度极高,只有将纽甜均匀分散到被添加的食品中才可充分发挥其作用。
为了增强纽甜的分散性能、稳定性能和便于使用,纽甜可以制成各种制剂形式。
同时纽甜可以与某些还原糖共同使用,如葡萄糖、果糖、乳糖等,应用于糕点制作中;还可以与醛基风味的物质共同使用,如香草、肉桂、柠檬等,在糖果,谷物类等产品中使用。
纽甜添加到膳食中的形式有多种,包括块状、粒状、条状或球状、微胶囊化、与糖形成共结晶体、酸性盐、碱性盐、甜味剂盐、无定型状、金属复合物、环糊精包合物及液态形式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法与单纯使用纽甜粉末相比有容易处理、无污染、改善溶解特性等优势,给产品的开发者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