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014)
- 格式:pdf
- 大小:536.17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题号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1.(2分)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 点、乙从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 .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6米D .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2米2.(2分)目前的航天飞船是绕地球作近轨道飞行的,即一般在地球上空300km ~700 km 的范围内飞行,如图所示航天飞船在赤道上空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为90min 左右,则航天飞船中的宇航员在24 h 内看见日出的次数约为 ................................................................... ( )A .0.38B .2C .8D .163.(2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s t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对4.(2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
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
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l/1000s。
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分析如图所示小球连续运动的频闪照片,就可知道它的运动速度大小。
请你用尺量一量,再算一算,它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面哪一个()A.0.8 m/s B.1.2 m/s C.0.6 km/h D.3.6 km/s5.(2分)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AB段和EF段; B.AB段和DE段;C.BC段和EF段; D.BC段和DE段.6.(2分)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2.(2分)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2分)目前的航天飞船是绕地球作近轨道飞行的,即一般在地球上空300km~700 km的范围内飞行,如图所示航天飞船在赤道上空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为90min左右,则航天飞船中的宇航员在24 h内看见日出的次数约为 ................................................................... () A.0.38 B.2 C.8 D.164.(2分)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5.(2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
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
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l/1000s。
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分析如图所示小球连续运动的频闪照片,就可知道它的运动速度大小。
请你用尺量一量,再算一算,它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面哪一个()A.0.8 m/s B.1.2 m/s C.0.6 km/h D.3.6 km/s6.(2分)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 ()A.甲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甲小于乙通过的路程;C.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 D.无法判断 .7.(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A.速度的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8.(2分)速度为“5m/s”的正确读法是:()A.5米; B.5米每秒; C.5米除以秒; D.5厘米.9.(2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3.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 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9页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 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跳远B.跳高C.铅球D.长跑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 /s8.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了50m 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 /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 /h ,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运动员、羚羊、汽车B.羚羊、运动员、汽车C.运动员、汽车、羚羊D.羚羊、汽车、运动员9.火车的速度为72km /h ,汽车的速度为21m /s ,则( )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图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是( ) A. B. C. D.1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辆汽车运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象,有关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比乙车大B.乙车速度比甲车大C.两车速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2.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 ______ 有关.13.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前30s运动较快的是 ______ 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______ 车.三、计算题14.小明骑自行车经过一坡道,路程标志以及小明骑车经过标志的时刻如图所示,求(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C2.C3.B4.C5.A6.D7.C8.D 9.B 10.A 11.A1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13.甲;乙14.解:(1)由图可知,前半程的路程,s1=300m,t1=9:1:20-9:0:0=1min20s=80s,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1===3.75m/s;(2)由图可知,后半程的路程,s2=300m,t2=9:2:00-9:1:20=40s,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2===7.5m/s;(3)由图可知,全程的路程,s=600m,t=9:2:00-9:0:00=2min=120s,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5m/s.答;(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3.75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7.5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解析】1. 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9页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t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4s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s-t图象,我们可以求:①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②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③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求物体的运动速度.2. 解: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故选C.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准确分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解: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计算出小强到每个关卡所用的时间.4. 解: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本题是基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5. 解:A、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根据v=可知,小刚跑得较快,故A正确;BC、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1)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据此对A做出判断;(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据此对BC做出判断;(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据此对D做出判断.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9页去进行比较.6. 解:据课本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故选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知道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 解: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故选:C.(1)根据图象可知6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8. 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由此可见,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选D.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9. 解:火车的速度V火=72km/h==20m/s,汽车的速度为V汽=21m/s,所以V火<V汽,火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故选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还有km/h,先把火车的速度换算为以m/s为单位,然后再比较火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物理量间比较大小时,应先统一各量的单位,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单位不统一,无法比较各量的大小.10. 解:A、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和B图一样,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选项中的照片,分析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经过的路线是否是直线,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取一时间值,则有s乙<s甲,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大的速度大,故v甲>v乙;故选A.看清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用取值的方法判断出甲乙谁的速度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也可以直接算出速度进行比较.12. 解:由图A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9页由图B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有关.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物理学中常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13. 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在30s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900m,乙车通过的距离为750m,所以甲车运动的快;(2)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是:甲;乙.(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2)分析汽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汽车的运动状态.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14.(1)已知前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2)已知后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3)已知全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求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求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2分)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2.(2分)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3.(2分)某物体用v 1的速度运行了t 秒钟,接下来又用v 2的速度运动了t 秒钟。
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 A .v 1+v 22B .2v 1·v 2v 1+v 2C .v 1+v 22v 1·v 2D .v 1·v 2v 1+v 24.(2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st 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对5.(2分)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到.6.(2分)下列给出的现象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是: ()A.钟表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7.(2分)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8.(2分)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t 12υυ-.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A.0 B.2 m/s C.3m/s D.6m/s二、填空题9.(3分)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2.(2分)甲、乙两车的质量相等,图A为汽车甲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图B为汽车乙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行驶3h的路程大于乙行驶3h的路程B.若它们在同一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向西行驶C.甲车的惯性小于乙车的惯性D.为了增大牵引力,汽车上坡时应加速往上冲3.(2分)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 ()A.40秒B.50秒C.60秒D.80秒4.(2分)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5.(2分)客车以20m/s的速度向南行驶,迎面驶来一列长210m的货车,以54km/h的速度向北行驶,则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驶过的时间为:()A.6s ;B.10.5s ; C、12 s ; D.14s.6.(2分)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的路程是直的,且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7.(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A.速度的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8.(2分)速度为“5m/s”的正确读法是:()A.5米; B.5米每秒; C.5米除以秒; D.5厘米.9.(2分)下列给出的现象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是: ()A.钟表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10.(2分)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路程---时间的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在10s内运动10mC.乙物体在10s内运动10m D.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11.(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2.(3分)2007年4月18日,我国实行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参与这次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开头,其时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2.(2分) 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s,如果他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m/s B.9m/s C.10m/s D.11m/s3.(2分)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4.(2分) 南京红山动物园“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关于比较它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①看台上的观众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兔子运动快慢程度。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④5.(2分)火车车厢长20 m,某乘客以2 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当火车向前匀速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用10 s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B.乘客用多于10 s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C.乘客用少于10 s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D.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可能多于10 s也可能少于10 s.6.(2分)客车以20m/s的速度向南行驶,迎面驶来一列长210m的货车,以54km/h的速度向北行驶,则在窗口的乘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驶过的时间为:()A.6s ;B.10.5s ; C、12 s ; D.14s.7.(2分)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下列图像所表示的物体的运动规律中,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的是 .................. ( )2.(2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st 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对3.(2分)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
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A .10.30秒;B .10.59秒;C .10.88秒;D .10.18秒.4.(2分)火车车厢长20 m ,某乘客以2 m/s 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当火车向前匀速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乘客用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B .乘客用多于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 C .乘客用少于10 s 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D .乘客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所用时间可能多于10 s 也可能少于10 s .5.(2分)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米/秒和3米/秒的速度一前一后同向而行,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观看甲的速度在数值上最小:( ) A .地球;B .太阳;C .乙物体.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平直铁路上运动的火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 .射出的子弹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C .运动中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 .沿直线运动进站的汽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7.(2分)由速度公式v =st ,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 ) A .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 .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C .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8.(2分)速度为“5m /s ”的正确读法是:( ) A .5米;B .5米每秒;C .5米除以秒;D .5厘米.9.(2分)在下面几种情况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行驶中的火车; B .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通讯卫星; C .地球的公转;D .水的蒸发.10.(2分)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D .丙丁11.(2分)甲、乙两车的s -t 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判断 (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因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贵再乘以声速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2.(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3.(2分)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到.4.(2分)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5.(2分)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6.(2分)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7.(2分)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车的2倍,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 3 :2 ; B. 2 :3 ; C. 6 :1; D. 1 :6.8.(2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50m/s ; B. 25 m/s ; C. 24 m/s ; D. 10 m/s.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C.在相同的路程内,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长;D.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长 .10.(2分)下面的哪句话是正确的: ()A.只有机器的运动才能叫机械运动;B.整个宇宙都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C.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D.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11.(2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速度单位的是 ........................................................ ()A.m/s B.m C.s D.kg12.(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3.(3分)2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现了第六次大提速。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2.(2分)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3.(2分)目前的航天飞船是绕地球作近轨道飞行的,即一般在地球上空300km~700 km的范围内飞行,如图所示航天飞船在赤道上空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为90min左右,则航天飞船中的宇航员在24 h内看见日出的次数约为 ................................................................... () A.0.38 B.2 C.8 D.164.(2分)甲、乙两人每次进行百米赛跑时,都是甲已到终点时,乙还在距终点10m处,若让甲退后起点10m 再同时出发赛跑,则先到终点的是 .................................................... ( ) A .同时到达.B .甲先到达.C .乙先到达.D .不能确定.5.(2分)某物体用v 1的速度运行了t 秒钟,接下来又用v 2的速度运动了t 秒钟。
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 A .v 1+v 22B .2v 1·v 2v 1+v 2C .v 1+v 22v 1·v 2D .v 1·v 2v 1+v 26.(2分)一列火车以速度为60km /h 开始刹车进站,若滑行500m 后静止在站内,则滑行过程中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 ( ) A .30km /hB .60km /hC .15km /hD .少条件不好判断7.(2分)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 A .4 m/sB .4.8 m/sC .5 m/sD .6 m/s8.(2分)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 )A .AB 段和EF 段;B .AB 段和DE 段;C .BC 段和EF 段; D.BC 段和DE 段.9.(2分)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 内走10m ,2s 内走20m ,3s 内走30m ……,则此车的运动是:(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平直铁路上运动的火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 .射出的子弹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C .运动中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 .沿直线运动进站的汽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1.(3分)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______风,风速是_____米/秒12.(3分)(4分)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从小明的头顶飞过。
当他听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约成60o角的方向。
这架飞机的速度大约是声速的倍。
13.(3分)(4分)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假设在本次地震中引人纵波在地壳的浅层以6km/s的速度传播,横波以3.5km/s的速度传播,某个地震观测站测得两波到达的时间差是200s,则该观测站距地震处______________km。
14.(3分)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
15.(3分)在2分种内,一列223m火车通过了长1577m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正桥,这列火车的速度是 m/s.16.(3分)下图是某人乘坐出租车后获得的车费发票,其中记录了一些数据,试根据其中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从乘客上车到下车汽车的行驶时间是min(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km/h;(3)由于受到雨淋,金额一项已无法看清,小明在出租车的车门上看到了如下信息:“¥1.80元/km起步费10元,限3 km内,运程超5 km,单程增50%回空费”根据上述信息,发票的金额应该为元.(保留到0.1元)17.(3分)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3分)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m/s(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19.(3分)一位同学以3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该同学跑完全程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分)生活中,有时可借助一些特定的距离,再利用一个测________器材,就可粗略地测出某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某汽车中有一乘客,看见路边标牌写有124 km,此时乘客开始用手表计时,此时时间如图A所示,当乘客看到路边标牌显示125 km时,手表上显示如图B,则该车在此路段的车速是________ km/h.21.(3分)奥运火炬在海南传递里程共91.63 (选填“km”或“m”).传递时间990min(16·5h).火炬在海南传递的平均速度是 km/h(保留一位小数)。
22.(3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23.(3分)小李在一次体育考试中,50m米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在4×100m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
24.(3分)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
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为参照物的。
25.(3分)翔安隧道全长8.7km,是我国内地首条海底隧道。
小亮乘公交车过隧道,全程只用了9min,则公交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隧道最深处在海底下70m,手机仍有信号,说明该处有传递信息的。
评卷人得分三、简答题26.(5分)(4分)2010年4月,福厦高速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海西的建设和发展。
福州到厦门铁路全程约276km,右表为列车运行时刻表。
问:动车组D6215站名动车组D62168:22福州--11:55福州南39 11:38泉州56 10:549:52--厦门10:16(1)13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其平均速度是多少?(2)动车组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其原因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27.(5分)(4分)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评卷人得分五、论述计算题28.(6分)一小车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第1s内前进了9.8m;第2s内前进了7.8m;第3s内前进了5.2m;第4s内前进了3.2m.问:(1) 前2s,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 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9.(6分)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飞行航线如图.如果飞机的平均速度为500km/h,上海至香港1140km,香港至台北760km.问:(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回台北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如果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可节约时间2 h 42min.问:上海至台北的直线距离为多少?30.(6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A2.D3.D4.B5.A6.D 7.B 8.A 9.C 10.D二、填空题11. 【解析】 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 8km/h 的速度由西向东跑,他发现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说明李明同学奔跑的速度与风的速度和方向相同,所以,这时刮的是西风,风速是18km/h =5m/s 。
西;5 12.33或0.58。
4分。
13.1680(4分) 14.匀速直线 速度 15.15 16.162719.517.(1)匀速 6 (2)1.2 (3)小于18.(1)乙 乙跑过的路程 (2)10 (3)运动员具有惯性 19.3.75m/s 20.时间 90 21.km 5.622.乙的速度比甲大 乙出发比甲晚15min 甲、乙出发后在60m 处相遇等(若学生说出其他信息,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23.6.25m/s ;相对静止24.st 1+t 2+t 3乌龟25.58 电磁波三、简答题26.(4分)解:(1)t =9:52-8:22=1.5 h 1.5h276km==t s v =184 km /h (3分)(2)动车组由于具有惯性,所以它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