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招生试题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碧空如洗碧波荡漾B. 赤壁之战水落石出草长莺飞C. 满城风雨震耳欲聋轻歌曼舞D. 草长莺飞雕梁画栋桃红柳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设辅导班、开展竞赛活动等。
D.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深受读者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雪花飘飘,犹如天上的精灵。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D. 他的声音像黄鹂一样悦耳动听。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马牛不相及B. 鹏程万里C. 鱼目混珠D. 耳濡目染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谨慎融会贯通融会贯通B. 气吞山河风华绝代风华绝代C. 破釜沉舟指点江山指点江山D. 青出于蓝落落大方落落大方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躲进云层,仿佛害羞了。
B. 风儿轻拂着湖面,像是为湖面梳理着长发。
C. 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赞美这美丽的家园。
D.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B.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 世间万物皆有情,人间万事皆可乐。
D. 美酒佳肴,山珍海味。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成语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B. 破釜沉舟C. 知足常乐D. 胸有成竹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极了,让我爱不释手。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学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丰子恺论周启丰子恺的画儿是用速写画的手法作成的漫画,画面上,所能找得着的仅粗粗的墨线,他所用的墨线十分结实,苍老坚韧。
用这种线条所表现的人物,简单浅显,一眼看去便可明其意义,常常不用什么背景,“简单明了”四字,已可说明丰子恺的画儿的形式的了。
我们每看到丰子恺的漫画,心里便会觉得十分轻松,这固然是由于他的笔触的明快简练,毫无晦涩,而其内容也是与这很有关系的,我们在丰子恺的画里有时候看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谐,平凡,但不出你日常所闻的领域,一切都是极其普通。
画儿所内涵的情趣,也是冲淡平和的,不过冲淡平和中却带了苦涩的成分,而这样苦涩,只要是人间,随地便可把它找得到,表现得自然,无雕琢,更是他的特点,好比孩子们的馋嘴吧,孩子们看见了某物便流下了口水,这给丰子恺见了便在孩子的嘴上挂下一长串的圈圈点点,大小不求整齐匀称,画来似乎很不费劲,却是颇有趣味。
有人以为丰子恺的画儿太浅近,没有什么奥妙与新奇,可是画里的含义并不肤浅,你不信,请瞧,哪一处不显现着人生?偶一体味吧,你便会从中发现你自己的悲苦与烦恨,而觉得这画儿能够作你悲苦的代言人。
丰子恺的漫画所以流行不衰,并不是他的技巧比人特别高妙。
也不是画意格外深浓,都是因他画得浅显,谁都不用思索便明白其中的含义,尤其是因取画的人物的通俗,使得看画的人不觉得是看了画,都是如同看见了邻居的“三娘娘”的生活,自己家里的狗子、房屋,猫,木匠司务的孩子,看来毫不生疏而和自己的生活密切地关联着的。
画儿与丰子恺相似的人很多,但是当大众需要黑面包的候,他们去制造了些干牛酪冰淇淋,所以丰子恺的画儿被大众所爱好,于今为时已颇悠长了。
2018-2019年最新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连累(lěi) 角(juã)色河间相(xiàng) 冠冕(miǎn)堂皇B专横(hâng) 忖(cǔn)度涮(shuàn) 羊肉妄加揣(chuāi)测C.笑靥(yâ) 顷(qīng)刻汗涔(cãn)涔休戚(qì)相关D慨叹(kǎi) 俨(yǎn)然刽子手(kuàì) 刎(wěn)颈之交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是()A、橘子州偌大急躁光阴荏苒B、蒙敝犄角慰籍书生意气C、敷衍磕绊笔竿艰难跋涉D、翱翔斑斓屏蔽自怨自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⑵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很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⑶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A.遏制不耻必需B.遏止不耻必需C.遏制不齿必须D.遏止不齿必须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B、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从积累资料做起,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工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C、电影中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独树一帜之处。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学毕业选择工作那年,我瞒着父母和姑姑毅然去了西藏支援边疆教育。
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氛围(fēn wéi)调和(tiáo hé)惊愕(jīng è)B. 窘迫(jiǒng pò)悲怆(bēi chuàng)翻译(fān yì)C. 翘首(qiáo shǒu)翻译(fān yì)洗漱(xǐ shù)D. 谨慎(jǐn shèn)演讲(yǎn jiǎng)悲壮(bēi zhuàng)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奋发图强(fèn fā tuó qiáng)荒芜(huāng wú)恣意(zì yì)B.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毛遂自荐(máo suì zì jiàn)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C.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他的身体疲惫不堪,不得不去医院接受治疗。
C. 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种类型的书籍应有尽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凝聚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谦逊(qiān xùn)B. 漫步(màn bù)C. 惊愕(jīng è)D. 沉寂(chén j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比赛被迫推迟。
B. 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处理问题。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D.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美丽、漂亮B. 勇敢、勇敢C. 谦虚、虚心D. 热闹、寂静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B.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像个小大人。
C. 这条河宛如一条玉带。
D. 那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5. 下列诗句中,描述了春天景象的是: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答案吗?B. 这样的问题还需要问吗?C. 这个道理谁不知道?D. 这个问题怎么可能是错的呢?7.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是:A. 拔(bá、bá)B. 处(chǔ、chù)C. 洁(jié、jié)D. 挣(zhēng、zhèng)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B. 小河唱着欢快的歌流向远方。
C. 那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D. 那片叶子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9.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美不胜收B. 风和日丽C. 画龙点睛D. 美中不足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B. 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C. 那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招生文科素质测试卷语文部分一、选择题(11分)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书写及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答案[ ]A、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同学们向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尚义两县地震灾区捐款振灾[振:振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灾(灾民)振,音zhèn。
]B、华中理工大学博导王能超教授于1998年3月15日下午莅临我校作学术报告,题为“千古绝技割圆术”。
[莅临:书面语,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莅,音lì]C、在当代,信息在不断“激增”,要学要懂的东西越来越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暇,音jiá]D、1997年11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第二次到华师一附中视察。
在校电视演播室,李副总理以赞赏的眼光观看同学们娴熟地操作摄像机等设备。
[娴熟:熟练,文雅。
娴,音xián]2、选出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3分)A、雅琪将士用不屈的斗志和协作的团队精神化作战斗力,使得劲旅申花怏怏而归。
B、梨园绿化广场是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广场位于武昌徐东路、东湖路、环湖路三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
C、1970年3月18日凌晨,“诺曼底”号邮船在英伦海峡沉没。
船上有28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12名妇女。
D、外国朋友来武汉作客,往往会盛情约请他们品尝一下汉味小吃。
3、选出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北岸,可以吗?”B、斯是陋室,惟吾德罄。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察看,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谁知道搜刮百姓的毒害有的如同蛇一样厉害呀。
4、选出下列文学知识判断无误的一项(3分)A、哈尔威船长是《“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人物。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街上来了一头牛曾祥伍为迎接全省优秀旅游城市考察团的到来,清水县把整个县城的大街小巷清扫得很干净。
这次申报省级优秀旅游城市,县领导十分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全县今后的旅游发展。
只有被列入全省精品旅游线,才会获得向外推介的机会,才会有游客和商机。
这天刚上班,市政管理局葛局长接到通知,说是考察团下午就到。
他立即把全体工作人员集中起来,分组对各主要路段进行最后的检查。
可是就在这关键时候,却出现了意外。
十一点钟左右,在一条主干道上,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闯进来一头牛,整洁的街道上拉了一堆牛粪后,就东突西撞起来,拦也拦不住。
葛局长很快得到了消息,带着几个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当他看到清扫得干干净净的街道上有一堆牛粪时,脸都气歪了。
他立即调来几辆工程车,指挥现场人员对那头牛进行围追堵截。
顿时,汽车的隆隆声、人们的呐喊声响成一片。
或许是这头牛从来没见过这阵势,它急红了眼,鼻子喷着粗气,瞪着牛眼,把头埋得很低,突然朝一辆疾驰而来的工程车迎面撞去。
工程车司机可能没想到这头牛来势那么凶猛,一时间刹车没踩住,正好撞在那头牛的脑门上。
听着“砰”的一声,牛那庞大的身躯摇晃了一下就倒在了地上。
接着,一股鲜血从牛的脑门处汩汩地流了下来,它吐白沫,四脚蹬了几下就不动了。
葛局长愣了一下。
还未等葛局长回过神来,一位老农急匆匆地赶来了。
当老农看到倒在地上的牛时,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葛局长有火正无处发,他冲上前去揪住老农的衣服,训斥道:“你是怎么搞的,把牛放到大街上来了?”老农争辩说上午他刚犁完田,看到牛也饿了,就打算让它吃会儿青草,自己趁机打个盹儿。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
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
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
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
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
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
华中师大一附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
牪kǒnɡ jùnuó yíduān xiánɡzhēn zhì牪( ) ( ) ( ) ( )牪jiàn wēi zhī zhùfán huā sì jǐn牪(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牪A.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zuàn)着钱,慢慢地转过身子。
牪B.我这张笨拙.(zhuó)的嘴,想到的话也说不出来。
牪C.我们应该本着“惩.(chéng)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牪D.他勉强.(qiǎng)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3.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牪A.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牪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廷立上头。
牪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牪D.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牪A.烈日下,柏油马路快被晒化了。
(夸张)牪B.夕阳亲吻着西山时,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拟人)牪C.我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好像已经嗅到了白面馒头的香气。
(比喻)牪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牪A.村里的人们都冒着凛冽的寒风在田里收割麦子。
牪B.丽丽找不到书包里的十块钱,我估计那钱一定是她弄丢了。
牪C.通过这次深刻的教育,使我大大提高了交通安全意识。
牪D.面对西方文化的全面冲击,自觉传承华夏文明就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6.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牪“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牪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否定或讽刺7.文化积累。
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牪A.醉酒戏嫦娥----猪八戒----《西游记》B.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水浒传》牪C.搭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D.远航慧因国----格列佛----《格列佛游记》8.对下列语句按序排列后,最恰当的一组是()牪①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牪②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牪③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地挪移了牪④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牪⑤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牪⑥我也茫茫然地跟着旋转牪A.①④③②⑤⑥B.③②⑤⑥①④牪C.③⑥①④②⑤D.①⑤④②③⑥9.照样子,写句子。
华师一附中预录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月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陆游D. 苏轼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庖丁解牛C. 杯弓蛇影D. 井底之蛙5. 下列哪个词是汉语中的拟声词?A. 哗啦B. 美丽C. 快速D. 温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题(语文、数学)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招生文科素质测试卷语文部分考试时间80分钟,卷面满分75分一、选择题(11分)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书写及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答案[ ]A、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同学们向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尚义两县地震灾区捐款振灾[振:振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灾(灾民)振,音zhèn。
]B、华中理工大学博导王能超教授于1998年3月15日下午莅临我校作学术报告,题为“千古绝技割圆术”。
[莅临:书面语,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莅,音lì]C、在当代,信息在不断“激增”,要学要懂的东西越来越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暇,音jiá]D、1997年11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第二次到华师一附中视察。
在校电视演播室,李副总理以赞赏的眼光观看同学们娴熟地操作摄像机等设备。
[娴熟:熟练,文雅。
娴,音xián]2、选出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3分)A、雅琪将士用不屈的斗志和协作的团队精神化作战斗力,使得劲旅申花怏怏而归。
B、梨园绿化广场是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广场位于武昌徐东路、东湖路、环湖路三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
C、1970年3月18日凌晨,“诺曼底”号邮船在英伦海峡沉没。
船上有28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12名妇女。
D、外国朋友来武汉作客,往往会盛情约请他们品尝一下汉味小吃。
3、选出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北岸,可以吗?”B、斯是陋室,惟吾德罄。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察看,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谁知道搜刮百姓的毒害有的如同蛇一样厉害呀。
2024年高考语文学科考前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沙丘2》中用耳朵喝水的“沙鼠”是真的吗?电影《沙丘》中出现的萌系“跳跳鼠”,有一对大耳朵,不仅能探听风吹草动,耳朵内面还能凝结水分,两只小爪子一抓就能喝到嘴里。
它的设计灵感其实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长耳跳鼠。
这是一种小型啮齿类动物,以其出色的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而闻名。
长耳跳鼠真的可以用耳朵收集水吗?当然不能,在现实世界中,长耳跳鼠几乎不需要直接饮水,它们能从食物中摄取几乎所有必需的水分。
这种能力来自于它们极其高效的肾脏,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水分通过尿液的损失。
它们的新陈代谢特别适应干旱,产生的尿液浓缩度非常高,粪便也非常干燥,这进一步减少了水分的损失。
长耳跳鼠主要在夜间活动,这有助于避免白天极端的高温,减少水分蒸发。
夜间的活动也使它们能够利用稍微凉爽的温度来寻找食物。
它们会收集种子等食物,并将其储存在它们的洞穴中。
不仅为它们提供了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食物来源,还减少了在寻食时对高温的暴露。
既然长耳跳鼠的大耳朵不能收集水分,那有没有生物可以主动收集水分呢?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非洲南部的纳米布沙漠,每年降雨量仅为1.4厘米。
在这里生存着一种甲虫——纳米布沙漠甲虫,在收集水分方面就展示了独特的适应性。
纳米布沙漠甲虫的生存策略非常巧妙:它会爬到沙丘上,面对微风,身体保持45度角,利用硬质的鞘翅捕捉空气中的水珠。
鞘翅表面拥有特殊的结构,能有效收集水分。
这么神奇?这就要说一说基于它的身体表面特殊结构收集水分的原理。
甲虫的头部对准风向,其鞘翅表面凹凸不平的设计帮助其捕获雾中的水珠。
雾气中的微小水滴,直径约15~20微米,会凝聚在其翅膀上。
这些水滴首先会粘附在亲水性的凸起部位,凸起部分的周围是疏水的凹槽。
当水珠与亲水表面接触时,它们会扩散开,形成较大的水滴,这样就不易被风吹走,还可以吸附更多的水珠。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的全民文化水准低,识文断字的是少数,老百姓的文学创作和享受几乎与文字无缘,而文学史又只能由文字来写,能写的又只有所谓君子和士大夫这一类人。
所以,留传下来的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史其主流就是贵族文学史,也就是所谓高雅文学的文学史。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就没有劳动人民的文学,或曰之为俗文学。
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民谚、诗歌、史诗之类的客观存在和一些贵族文人自觉不自觉的保护、保存、培育和发展,我们还是能把握出其明显的脉络的。
应该说,我国古代俗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在“诗经”时代。
东周之前的三代,虽有战争,但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破坏程度比后来“礼崩乐坏”的战国、汉魏晋等朝代要小得多,中央集权专制较之后的时代为弱,意识形态上也比“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以后要宽松得多。
人民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偶有战争,也不至于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动乱,且人民也能以正确和平和的心态待之。
而这一切,都反映在那个时代的民歌集大成之著作——《诗经·国风》中。
《国风》是我国古代俗文学第一个高潮的标志。
读“国风”,我们既可以欣赏到先民们那发自内心的愉悦、痛快淋漓的愤怒,又可以由此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作一个广泛而比较细致的了解。
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不自觉而然的全民诗歌运动,是后来人为发起的如唐代的“新乐府运动”所不可比的。
《诗经》中的“雅、颂”,属于高雅文学,但其文学表现手法和音乐形制同“国风”没有很大的区别和对立,“风”和“雅”“颂”三而合一作为诗经“六义”中的三义一并称之,这实在是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甚至是相融在文学上曲折的反映。
华中师大一附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基础运用。
看拼音,写字词。
zhǎ yǎn( )间,又到了áo( )là bā zhōu( )的时候,妈妈准备了栗子、枣、葡萄干、小米等八种食材。
我一直在厨房外pái huái( ),不肯nuó yí( )一步。
锅里的东西在妈妈的jiǎo huo( )下变得越来越浓chóu( ),一个个冒起的气泡慢慢地zhàn kāi( )。
我再也忍不住了,yī wēi( )在妈妈身旁,不停niàn dɑo地( ):“妈妈,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吃呀?”妈妈笑着说:“小馋猫,等你摆好了碗筷就可以吃了。
”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夹.(jiá)衣抹.(mā)平闲逛.(ɡuànɡ)游手好.(hào)闲B.喷.(pèn)香围裙.(qún)乖.(guāi)巧语重.(zhòng)心长C.撇.(biě)嘴头衔.(xián)勉强.(qiánɡ)养尊处.(zhǔ)优D.模.(mó)样造型.(xíng)为难.(nàn)呼天抢.(qiāng)地下列词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五湖四海心平气合万象更新B.无独有偶司空见惯重见天日C.过犹不急见微知著哄堂大笑D.翻箱倒柜乌合之众无济于是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B.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C.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D.你会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华师一附中高一年级起点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
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
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
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
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
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
”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
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
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
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
国外其他研究团队也在致力于研究自己的鸟鸣识别算法,尤其是那些能够识别不同鸟类物种的算法。
斯托和他的同事正在测试名为Warblr的应用程序,在最佳状态下,Warblr进行鸟类识别的准确度可以高达95%,该数据已经得到巴西一家鸟类鉴定组织的认证。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西方有个荆棘鸟的传说,说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任何生灵都悦耳动听。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①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上放开了歌喉②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③它一旦离巢就会找一棵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④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⑤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⑥而那歌声竟然使云崔和夜莺都黯然失色A.③②①⑤⑥④B.⑥④③②①⑤C.③①②⑥⑤④D.④⑥③②①⑤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
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
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
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招生文科素质测试卷语文部分考试时间80分钟,卷面满分75分一、选择题(11分)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书写及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答案[ ]A、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同学们向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尚义两县地震灾区捐款振灾[振:振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灾(灾民)振,音zhèn。
]B、华中理工大学博导王能超教授于1998年3月15日下午莅临我校作学术报告,题为“千古绝技割圆术”。
[莅临:书面语,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莅,音lì]C、在当代,信息在不断“激增”,要学要懂的东西越来越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暇,音jiá]D、1997年11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第二次到华师一附中视察。
在校电视演播室,李副总理以赞赏的眼光观看同学们娴熟地操作摄像机等设备。
[娴熟:熟练,文雅。
娴,音xián]2、选出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3分)A、雅琪将士用不屈的斗志和协作的团队精神化作战斗力,使得劲旅申花怏怏而归。
B、梨园绿化广场是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广场位于武昌徐东路、东湖路、环湖路三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
C、1970年3月18日凌晨,“诺曼底”号邮船在英伦海峡沉没。
船上有28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12名妇女。
D、外国朋友来武汉作客,往往会盛情约请他们品尝一下汉味小吃。
3、选出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北岸,可以吗?”B、斯是陋室,惟吾德罄。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一察看,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谁知道搜刮百姓的毒害有的如同蛇一样厉害呀。
4、选出下列文学知识判断无误的一项(3分)A、哈尔威船长是《“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人物。
这篇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的代表作是《悲惨世界》。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水鳜鱼肥”是《渔歌子》这首词中的名句,作者是宋代的张志和。
C、“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中“贾”指的是《红楼梦里所写的荣、史两家。
D、《花季.雨季》是一部反映当代中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是郁秀。
二、填空题:(16分)5。
写出下列名句的下句(任选三句)。
(3分)(1)长亭外,古道边,;(2)晴川历历汉阳树,;(3)敏而好学,;(4)横眉冷对千夫指,;6、据传说,有一位一贯看不起文官的武官和一位一贯看不起武官的文官,碰巧在一次宴会上坐到一起。
武官就借行酒令出一了个对联的上联刁难文官:“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文官听出了武官对联中的弦外之音,马上对出下联作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萧和。
“这副对联中包含了四个历史人物的姓名,请你按下面的要求分类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答:对联中包含的文官有:;武官有:;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7-11题。
(18分)“假如明天我就会失去......”(1)母亲被病魔夺支了生命,留给我巨大的痛苦和永远的遗憾。
我有时会想:假如我事先预知母亲的不幸,我一定会守在她身边尽孝,多做些事让也开心......但这种幻想不仅不能减轻我的痛苦,反而令我更加难过。
(2)深夜静思,我意识到一种可怕的危险:。
这种危险既可能来自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也可能来自我自身行为的结果。
前者若算“天灾”,后者应属“人祸”。
我不愿再a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苦果,我相信只要有了居安思危的b 并积极付出努力,“人祸”的悲剧就可以避免,“天灾”来临也不会留下太多的愦憾。
(3)健康是福。
当我们健康的时候,我们应该问自己:“假如明天我就会失去健康,我今天会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工人们必不会再违反劳动保护规程,司机们也不会再漠视交通安全法规,其他人呢,即使不去锻炼身体,起码也不会生活无度,损害健康。
名誉如生命般宝贵,“假如明天我就会失去名誉,我今天又会怎样束自己的言行?”请问考场作弊的学生,请问机关受贿的干部,请问超市偷盗的扒手,请问文坛 c 的作家.....如果他们时常能以这种随时可能丧失名誉的危险提醒自己,又何至一念之差而捧一 d 悔恨呢?(4)“假如明天我就会失去财富”、“假如明天我就会失去幸福”、“假如明天我就会失去......”,所有我们拥有的东西,所有我们珍视的东西,都存在着这种残酷的“假如”。
我们不能因为它“不吉利”面违心地否认它发生的可能,也不必因为它随时会降临而惶惶不可终日,而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它,勇敢地面对它,在与它的抗争中显示人的力量,将我们拥有并珍爱的真善美的事物和情感延至极限。
(5)人的一生,不断地获得,又不断地失去。
当失去的时候,但愿我们都没有留下遗憾。
(原文载于199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7、根据上下文,请在文中第(2)段的横线索上填入一个合适的句子(不超过40字)。
(2分)答:8、在文中a、b、c、d四个方框中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答案[ ]A、品尝意识抄袭把B、吞噬意识剽窃掬C、吞噬意识抄袭掬D、品尝意思剽窃把9、试结合文章内容,尽可能完整准确地解释“天灾”和“人祸”这两个词语在本文中的含义。
(4分)答:“天灾”的意思是(不超过30字)“人祸”的意思是(不超过25字)10、本文第(3)段列举了人们应该避免的一些悲剧事例,按第(2)段的分类标准,这此事例主要属于“天灾”还是主要属于“人祸”?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这一类的事例呢?(答案在40字以内)(4分)答:11、根据你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请谈一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像文章末尾所说的那样:当失去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留下遗憾“?(答案在60字以内。
)(3分)12、选出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3分)A、本文宜于分为这样三部分:(1)(2)两段为第一部分---提出问题;(3)段为第二部分---分析问题;(4)(5)两段为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B、从运用事例的角度看,本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第(3)段是典型举例,是“点”;第(4)段是概括举例,是“面”。
C、“遗憾”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具有前后照应的作用。
D、第(3)段中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反问等多种修辞方式,语言准确生动。
E、本文的标题也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写作(40分)13、以《我的风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以记叙为主,适当抒情、议论。
(2)文中不准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字数500字以上。
我的风采语文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1分)1、(2分)B(A项“振”应为“赈”。
C项应为“xia”。
D项“文雅”应删去)。
2、(3分)B(A项将介词“用”改为“把”或“将”。
C项应为“其中12名妇女”D项缺主语,可在“往往”前面加“我们”或“武汉人”)。
3、(3分)B(A项应为“汉水南岸”。
C项应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弄清楚。
”D 项应为“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历害的呢?”)4、(3分)D(A项的作者应为法国雨果。
B项应将“宋代”改为“唐代”。
C项应将“荣、史两家”改为“宁、荣两府”。
)二、填空题(6分)5、(3分)(1)芳草碧连天(2)芳草萋萋鹦鹉洲(3)不耻下问(4)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一句给1,满分3分;句中有错别字,该句不给分。
)6、(3分)文官:鲁肃、萧何。
武官:樊哙、狄青。
(错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只答对一个不给分)。
三阅读题(18分)7、(2分)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母爱一样为我所珍视的东西,它们也可能一夜之间永远失去。
[意思对即可,但必须有与“值得珍惜的东西”(1分)、“可能一旦失去”(1分)意思相近的字眼]8、(2分)B[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9、(4分)“天灾”由于来自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而导致我们珍爱的东西永远失去。
“人祸”由于我们自身的行为导致我们珍爱的东西永远失去。
[意思对即可。
每个词2分。
共4分。
]10、(4分)主要属于“人祸”。
因为“人祸”是可以避免的,谈如何避免“人祸”更有现实意义。
(意思对即可。
“可能避免”,“有现实意义”这两个要点不能缺,每个要点2分。
)11、(3分)我们珍爱的东西有可能永远失去。
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它,勇敢地面对它,在与它的抗争中显示人的力量。
(或:“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并积极付出努力”。
)[意思对即可,但应包含“面对”或“居安思危”(1分)、“抗争”或“付出努力”(2分)这两层意思。
]12、(3分)A、E[掉一项或错选一项均扣2分,扣完3分为止。
]说明(1)凡答案规定了字数的韪,如果答案超过规定的字数,每一处扣1分。
(2)各题扣分都不得超过该题所赋分值(扣至0分为止)。
四、写作(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