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第四章综合
- 格式:doc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5
科学(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第一章对环境的感觉第一节——第三节一、选择题1—10 DBDCD CACAA 11—20 DCACA CACDA二、填空、简答题21、外耳道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22、冷热觉(温度觉)触觉痛觉痛觉23、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24、略25、味蕾(味觉感受器)舌唾液味觉细胞(味蕾)神经26、后部两侧根部尖部27、音调28、噪声29、(1)A、D、F、G (2)B、C、H (3)E30、防止声音反射,产生回声31、防止风吹到话筒上产生振动,发出声音32、因为小王的鼻黏膜受损,闻不到苹果、梨的香味了,而人的嗅觉和味觉是同时工作的,所以味觉也受到影响。
33、他的感觉是苹果与香蕉的混合味道。
因为人的嗅觉与味觉同时工作,且相互影响。
34、声音产生巨大的振动,张嘴捂耳都是为了防止损坏耳膜三、实验探究题35、有气流进出的感觉有脸盆振动的感觉。
因为喇叭发出的声波引起空气振动然后使脸盆振动。
36、(1)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2)由于瓶内空气柱的长短不同,空气振动频率不同,故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3)堵住不同笛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空气振动频率不同,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第一章对环境的感觉第四节——第五节一、选择题1—10 DABAC BDDCC 11—20 DCCDC BAABA二、填空、简答题21、35℃35℃50℃或20℃22、透过的色光反射的色光反射绿光23、折射虚像反射虚像24、反射反射漫漫镜面25、(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虚像26、CO OA 30℃48℃27、(1)改变(2)略28、折射虚像29、菠菜的叶是绿色的,根是黑色的;小白兔身上的毛是绿色的眼睛是黑色的30、(1)办法:用砂纸打磨黑板的发光部分(2)黑板经打磨粗糙后,镜面反射变为漫反射三、作图题31、略32、略四、实验探究题33、(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随着增大(3)将光从BO入射,观察反射光线是否沿OA射出,若反射光线与OA重合,说明光路可逆。
七(下)科学第四章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球上,一年中的每一天的正午日影总是朝北的地区是A、赤道至北极圈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C、北回归线至北极D、赤道至北极2、当北京时间为3月8日上午10点时,洛杉矶(西八区)的区时是A、3月8日上午4点B、3月7日下午6点C、3月9日下午6点D、3月7日上午6点3、下列哪些现象是自转造成的:①昼夜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③⑤4、仅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历法是A、阴历B、阳历C、阴阳历D、公历5、下列四个年份不是闰年的是A、1400年B、1860年C、1984年D、2004年6、位于我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美丽富饶,这里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珠江三角洲属于下列哪一种地形类型A、平原B、山地C、丘陵D、盆地7、关于时间、时区与日界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刻叫地方时B、日界线两侧的时间不同,日期相同C、相邻的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D、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8、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开间的房屋里与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与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⑤9、下列现象中,主要由于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是A、海沟B、大西洋C、喜马拉雅山D、地中海10、浙江省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11、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位于南半球,向南移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D、位于北半球,向北移12、造成地形变化的因素有A、只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因素B、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外力因素C、内力因素与外力因素的同时作用D、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程13、下列各种类型地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地段上地势起伏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书馆C、平面示意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14、国庆长假期间,下列四个城市相比,白昼最长的是A、乌鲁木齐B、哈乐滨C、武汉D、昆明15、我国的北极科考队想对北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以下四个时间最适宜到北极的是A、10月B、5月C、12月D、3月16、按地球公转的规律,下列节日在一年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国庆节②妇女节③儿童节④劳动节⑤春节A、⑤②④③①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⑤④③②①17、关于地球公转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从左边转到右边B、从右边转到左边C、自东向西D、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界线与180度经线完全重合B、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C、日界线西侧是新一天的开始D、日界线两侧为东西十二区,两侧时钟显示相同19、在赤道上,下面四种现象可信的是A、太阳总是在6时升起B、夏季昼长夜短C、冬季的夜是一年中最长的夜D、6月22日正午时旗杆没有影子20、地球自转时围绕的旋转中心是A、经线B、太阳C、地轴D、北极星21、发生地震时,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双手抱头躲到桌子底下B、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C、躲到卫生间或厨房D、躲到高墙边22、你认为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A、沙尘暴的形成与人类的活动无关B、人类可以任意改变地形为经济服务C、修筑梯田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改变地形的方式D、在经济建设中改变地形应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3、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与终点确切地讲应是A、180度经线B、0度经线C、日界线D、晨昏线24、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重合B、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C、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夹角D、公转周期为一年,即366天25、有关晨昏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晨昏圈与经线重合B、晨昏圈与纬线平行C.晨昏圈为白昼、黑夜的分界线D、晨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14分)1、1915年,魏格纳依据两岸大陆轮廓可拼合性与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全球构造理论——。
科学浙教版七下第四章第4节《月相》试卷一、选择题: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这是由于(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2.《敖包相会》这首歌开头的歌词是“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这里说的时间大约是( )A.黄昏后不久 B.后半夜C.子夜时分D.黎明前3.如图是小明在某天晚上抬头看到的月相,估计这一天的农历时间为()A. 农历初一B. 农历初四C. 农历二十D. 农历二十五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 )5.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6,2018年4月5日(农历二月二十)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2附近B.4附近C.6附近D.8附近7.关于月相的叙述:①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②月球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③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④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⑤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③C.③④⑤D.②④⑤8.我们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是因为( )A.月球并不做自转运动B.月球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C.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D.以上都错“9.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10.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自制的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图所示时,参照月相的命名法,在A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A.上弦地 B.满地C.下弦地D.新地二、综合题11.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三.月相和日食、月食复习看图说识太阳光图1典题成形1.某个星期六的早晨,小明同学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月亮挂在东方天边,此日 大约为农历( )(1) H 食的发生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2)月食的发生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 产生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 ②月球是个球体 ③月球的自转 ④月球绕地球运动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太阳的阻挡,形成不同的月相B. 月相证明地球有自转C. 由于月球发光的面朝向我们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D. 由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地球上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月相 3.当日、地、月三球大致成一直线而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A^新月B 、上弦月C 、满月D 、下弦月4. 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的是()OOO © O O ® CDA B C D E F G HA 、 A-B-C-D-E-F-G-H-AB 、 Ef A-G->B-—D-*EC 、 F-A-G->B-F-C-H->D-FD 、 E-D-H-C-F-B-G-A-E 5.下列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月相相同的是( )A .清明节和元宵节B .屮秋节和重阳节A •二十六、二十七B.、十二C.十七.十八D.初七.初八2.小马在农历二十二、 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屮的( )3.用下列的代号表示日、月食过程。
B (: I)C.元宵节和中秋节D.重阳节和端午节6•下图是丰子恺所作的一幅漫画,题为♦'杨柳岸晓风残月S 根据图中的月相判断,哪一幅 是原作( )7.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这是因为( )A.月球各个方向的形状差不多B.月球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无法分辨C.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样D.月球的背面对着地球时为新月,故只能看到同一面孔2010年3月大22MB-庚寅年初七二月9. 不同类型日食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①观察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 ②时间不同 ③月、地距离的不同 ④、太阳大小不同 八、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0. 月食发生时的月相是() A 、朔B 、下弦月C 、上弦月D 、望 11・下列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 、日环食 B 、日偏食 C 、月环食D 、月全食12.当地球上发生月全食时,在月球上的人将看到()A 、日全食B 、日偏食C 、日环食D 、明亮的地球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农历的 ,月球正处在图1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阅14. 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其中的语句不仅优美,而且有些还涉及到月相的知识。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一、太阳: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植物的向光性、光合作用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2.太阳直径:140万千米,表面温度:6000℃,中心温度1500万℃,日地距离:1.5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500秒,约8分钟。
3.太阳大气(由里至外):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4.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①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使指南针不指南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气候,造成洪涝,旱灾⑤使地面上紫外线增强。
5.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6.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1)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
(2)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
(3)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
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环形山,主要是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产物,一些是古老火山的爆发形成。
2.月球的直径:3476千米,是地球直径的3/11倍,是太阳直径的1/400倍,月球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49,质量为地球的1/81。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1/400。
3.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听不到声音,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月球上没有水,因此没有生命,没有天气变化。
由于月球质量小,所以月球引力是地球的1/6。
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第4章土壤综合素质评价限时: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等影像图。
火星表面岩石受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形成火星土壤,由红色细粒和角砾碎屑组成,不适合植物生长。
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火星的时候,把火星土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
改造过程中,一定不需要提供的是()A.空气B.水C.矿物质D.腐殖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壤土类土壤不易搓成一个条状体B.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土类土壤C.砂土类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最强D.无论哪种土壤,都适宜耕种3.下列关于“观察土壤的组成”的实验中,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在用放大镜观察土壤时,发现土壤中有小虫子、蚯蚓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手捏土壤,有湿润、黏黏的感觉C.在探究“土壤中是否有空气”时,把土壤放入有水的烧杯中,没有气泡冒出D.在用手搓土壤时,出现一些小石子等固体颗粒4.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异地施用,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A.提高土壤中的水分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D.增加土壤中钾肥的含量5.下列各项物质中,不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是()A.农药B.化肥C.枯草D.病菌6.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就闻到了一股烧焦味,并冒出白烟,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7.“治水先治山”,意思是防治水土流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A.叶片能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B.植物的根能紧抓土壤,防风固沙C.减少噪声,防止噪声污染D.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8.在“观察土壤生物”的活动中,不应该作为土壤生物记录在表格中的是() A.某种蚂蚁B.某种蚯蚓C.某种植物D.某生物遗体9.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光照强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0.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土壤中砂粒含量最多;②土壤中生活着多种动物,而这些动物也会对土壤产生影响;③最适合各种植物生长的土壤是黏土;④土壤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等,植物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地球与宇宙第四章知识点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①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②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③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④外表温度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1.5亿千米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光球层〔肉眼可见〕〔太阳黑子〕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4、太阳活动①太阳黑子:太阳外表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1755年为第1周,2021年为第24 国.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5、太阳活动的影响: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防止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①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 ,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 ;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小差不多〕③地月距离约38.44 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7、月球外表明亮相―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9、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外表只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 “嫦娥〞卫星。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假想的)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自西向东(北极—→North→Ni—→逆时针)(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自东向西(南极—→South→Shun—→顺时针)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各地地方时差异(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早晨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黄昏18点。
练习:1.看图回答:⑴图一中ABC线是,其中AB是,BC是,地处在白昼,地处在黑夜。
D地是正午12点时,A地是点,C地是点,E地是点。
⑵图二中段是昏线,段是晨线,E地处在,F地处在。
地是6点,地是18点。
⑶图三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处在深夜的是,处在晨线上的是,处在昏线上的是B地是深夜12点时,C地是点,A地是点,D地是点。
⑷图四是以地球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判断ABC线是,AB是,BC是。
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处在深夜的是,处在晨线上的是,处在昏线上的是B地是深夜12点时,C地是点,A地是点,D地是点。
2.下列现象:①当我国上海为白昼时,而美国纽约则为黑夜②北京一天内出现昼夜更替现象③地球仪上有经线④我们观察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其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①②B.③④C. ①③D. ②④3.平时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实际上是的结果;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地球既不发光,也不4.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呈状态,其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试卷第1页,共5页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地球和宇宙》章节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昼夜交替的说法,正确地是( )。
A .地球任何地方都是每日昼夜交替一次B .全球都是同为白天,同为黑夜C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每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大部分地方就要昼夜交替一次D .自转周期是24小时,昼12时,夜12时2.读泉州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长的是( )。
A .春分②B .夏至①C .秋分②D .冬至③3.图为月球表面拍摄的地球照片,图中地球的相貌为一轮满地(类似于满月),则当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相为( )A .满月B .上弦月C .下弦月D .新月4.某同学用自制的小孔成像盒,从屏幕上观察其他同学,发现该同学的像自左向右运动,那么这位同学是( )A .自右向左运动B .自左向右运动C .正走向小孔成像盒D .正远离小孔成像盒5.目前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的镜面直径有216厘米,它安装在( )A .北京天文台B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C .西安天文台D .杭州天文台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 .水中桥B .缸中鱼试卷第2页,共5页C .镜中花D .林中影7.我国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状况是( )A .在南半球,向北移动B .在北半球,向南移动C .在南半球,向南移动D .在北半球,向北移动8.太阳黑子活动的强度变化的周为( )A .11年B .22年C .33年D .12年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 .光线是真实存在的C .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 .光的传播速度是3x108m /s10.如图表示杭州市(约北纬30°)夏至日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t 时刻太阳高度最大,a 的数值为90°B .t 时刻太阳高度最大,a 的数值小于90°C .t 时刻为正午12时,a 的数值大于90°D .t 时刻为正午12时,此时杆影朝南11.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是第38个教师节,恰逢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下列关于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杭州当晚的月相是上弦月B .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丙丁之间C .杭州当地昼长夜短D .杭州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12.所谓“冲日”是指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土星和地球运行到与太阳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土星和太阳之间。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1. 引言本章讲述了关于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对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并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2.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通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活动来观察和解释自然现象的方法。
它有助于我们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或推翻这些假设。
下面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首先要明确需要解答的问题或目的。
2.设计实验: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包括实验的步骤、材料和设备。
3.进行实验:按照设计的步骤执行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4.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
5.确认结论: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或推翻结论。
3. 观察观察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特征和现象变化的信息。
下面是观察的一些要点:•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特征或变化。
•观察要准确、客观,不加主观解释。
•观察要仔细、细致,不错过任何细节。
•观察要有条理,可以按时间、空间或其他方式组织。
4. 实验和观察的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和观察时,安全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进行实验和观察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穿戴实验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确保实验室或观察场所的环境安全和通风良好。
•熟悉实验和观察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遵循实验或观察的操作步骤,不擅自改动或替代。
•注意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如酸、碱等,避免直接接触。
•在实验或观察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和不适当行为。
5. 实验示例:水的沸腾温度本章还提供了一个关于水的沸腾温度的实验示例。
下面是该实验的步骤和过程:实验目的:探究海拔对水的沸腾温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高度不同的容器•温度计•打火机或炉灶实验步骤:1.准备水和不同高度的容器。
2.将水倒入容器中,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3.利用打火机或炉灶将水加热。
4.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当水开始冒泡时,记录此时的温度。
(、 )第四章基础知识汇总第一节:1.太阳(sun)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直径约为 140 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 6000℃,中心温度高达 1500 万℃。
太阳的直径:约 140 万千米,为地球的 110 倍。
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 33 万倍,体积为地球的 130 万倍,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千米。
太阳为地 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2.光每秒传播 30 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约 8.3 分钟。
3.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的向光性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4、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氢和氦)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 外可分为 3 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球层。
5、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 斑块。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 斑块,叫做耀斑。
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6、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的变化。
活动周期是 11 年。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在光球层) 耀斑、 日珥(在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等。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伤害人类身体健康。
(2)耀斑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讯发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产生磁 暴现象。
可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方向。
(3)太阳风导致南北极极光的产生。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甚至危及星际航行。
在太阳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 采取防嗮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 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9、观察太阳黑子常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复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节太阳和⽉球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球(卫星)2、太阳:本⾝能发热、发光,是⽓体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表⾯温度约6000℃,中⼼达1500万℃.(3)太阳⼤⽓层从⾥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球层、⽇冕层.(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1998年开始为第23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3、⽉球:地球唯⼀的天然固体卫星,本⾝不发光,灰⾊,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1)⽉地距离为38.44万千⽶,约为⽇地距离的1/400;(2)⽉球直径约为3476千⽶,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3)⽉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4)⽉球的表⾯明亮的是⾼原和⼭脉,暗⿊的是⼴阔的平原或盆地,分别称⽉陆和⽉海;(5)⽉球表⾯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是由陨⽯撞击或⽕⼭爆发造成.(6)⽉球没有⼤⽓层,造成⽉球上昼夜温差⼤,不能传声,⽆天⽓变化和四季变化,天空背景是⿊的.(7)⽉球表⾯上的物重约为地球的1/6.⾃转和公转周期都是27.32天。
( 8)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次登上⽉球。
第⼆节地球的⾃转1、地球的⾃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证据:(1)、北极星附近星空的连续曝光照⽚,(2)、⽇⽉星⾠东升西落。
2、地球⾃转的⽅向:⾃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向旋转。
(北逆南顺)3、地球⾃转的周期:约⼀天(约24⼩时)。
4、地球⾃转产⽣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的⼀半,被照亮的⼀半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为⿊夜,称夜半球,于是出现昼夜现象。
七下科学检测试题(十四)(第四章综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B.太阳体积比地球小C.太阳是由固体组成的球体D.太阳表面温度很高2.下列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日珥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B.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3.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天体。
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一颗行星 B.地球内部只分为地壳、地幔两层C.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D.月球是一颗会发光的卫星4.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
以下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5.“夸父计划”是我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由于2012年将是太阳活动高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三颗卫星计划在这个时间内发射。
下列有关太阳及太阳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B.太阳活动时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可能出现极光C.太阳活动将诱发台风和火山爆发D.太阳活动将可能使无线电短波通信短暂中断6.“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球的公转B. 地球的自转C.月球的自转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7.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 A.昼夜交替B.昼夜长短变化C.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在西方送走落日的余晖D.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早8.如果地球不自转,那么()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B.地球上没有昼夜交替现象C.日月星辰会西升东落D.正午旗杆的影子的长短就不会变化9.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提示:晨昏线在春分和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A.永不重合B.每年重合一次C.每年重合两次D.永远重合10.世界各国为了标志地球的位置,先后建立了不少标志塔。
如: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标志;瑞典及芬兰建有北极圈标志;巴西圣保罗建有南回归线标志;我国的台湾、广东的汕头市及从化市也先后建立北回归线标志。
这些在北回归线上的人一年可以观测到:A .一次太阳直射现象B .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 .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D .没有太阳直射现象11.关于图中A 、B 、C 三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有阳光直射现象B .A 点有极昼极夜现象C .B 点比A 点先见到太阳D .C 点位于北温带12.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长短悬殊最大的是:A .三月八日妇女节B .五月一日劳动节C .七月一日党的生日D .九月十日教师节13.如图是小明同学观察正午太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引起杆影长度变化时所画出的图像记录,但忘记了作出详细的标记,则以下关于此记录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 表示的是夏季杆影长度,B 表示的是冬季杆影长度B .B 表示的是夏季杆影长度,A 表示的是冬季杆影长度C .形成B 表示的杆影时,太阳的高度较小D .形成A 表示的杆影时,太阳的高度较大14.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正午日影最短的地区是:A 、150NB 、150SC 、50ND 、200S15.假如地轴不倾斜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A .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12小时,黑夜12小时B .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C .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D .没有昼夜交替现象16.如右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判断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①冬季;②夏季;③昼短夜长;④昼长夜短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 )18.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完成定点着陆,撞月成功,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地面对卫星的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B. 卫星撞击月球时,会对月球产生很大的作用力C. 由于月球表面重力很小,所以撞击时不会形成坑洞D.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听不到撞击产生的爆炸声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B.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A B C D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20.今年5月6日中午11点35分,天空中再次出现“超级月亮”,那是今年月球离地球最近的时刻。
巧合的是,这次“超级月亮”与满月在出现时间上只差一分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超级月亮”的那天为农历初一 B.“超级月亮”的体积是一年中最大的C.“超级月亮”会引发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D.“超级月亮”会影响钱塘江的潮汐水文状况21.开化县的龙顶茶享誉全国,其春茶的开采时间一般是3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过赤道,上述春茶开采时间在哪个节气前后?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大寒22.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 )A白昼和黑夜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23.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起的是 ( )A.月相变化B.四季更替 C .地震的发生 D.昼夜交替24、右图为地球与太阳光线相对关系示意图,地球旁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黑点为北极,圆形虚线表示月球绕行地球的轨道,甲、乙分别代表两个不同时间月球的位置。
下图是四种月相的示意图。
若在台湾的小发某天下午6时左右于西方地平面附近看到了月亮,则下列哪一项较能说明当时月球的位置与他所看到的月相?()A.位置较接近甲,月相类似2B.位置较接近乙,月相类似2C.位置较接近甲,月相类似4D.位置较接近乙,月相类似425.如图中①-⑨代表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即不再属于太阳系大行星),其中代表小行星带位置和地球的分别是()A.⑤和⑥之间、⑧B.⑤和⑥之间、⑦C.④和⑤之间、⑦D.④和⑤之间、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26.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发布春季和秋季“卫星日凌时间预告”。
所谓卫星日凌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定点在赤道上空的通讯卫星与太阳及地面卫星接收站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此时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干扰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从而影响地面卫星接收站收到的电视信号质量。
(1)每年会出现两次卫星日凌现象,时间分别在______(填节气)前后。
(2)如果当年为太阳活动峰年,那么接收站受到的干扰会更大。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其中____________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27.学校的作息时间会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昼夜长短的变化。
6月12日这一天,金华的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造成地球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8.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读右边的月球运行轨道图,将端午节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用圆圈画在月球运行轨道上________。
并指出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下列月相中的哪一个?________。
(阴影线表示暗部)29.请根据太阳及八大行星图回答:(1)太阳系中,编号为 的行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图中表示金星的是____(选填字母)。
(2)春秋时代“日中见沫”的记载,反映了太阳的活动(填“黑子”、“日珥”)。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_______的气体斑块。
30.读太阳照射图,回答:(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
(2)图中AEC 表示晨昏线,其中AE 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
(3)太阳直射点在 。
(4)这一天,A 地昼长 小时,E 地夜长 小时。
3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 到C 运行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台州市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 (填“增加”或“减少”)(2)当地球公转至D 位置时,台州处于四季中的 季。
其昼夜长短状况是 。
(3)我国一批科考队员准备前往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活动,你认为应选择在A 、B 、C 、D 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最合适,因为此时南极圈内出现了 现象,且正是南极洲的 季。
32.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01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 年出现;(2)图乙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图甲 图乙(十五)一、1-5 DCCCC 6-10 BBBCA 11-15 CCBCD 16-20 ACBCD 21-25 ABDDB二、26.(1)春分和秋分 (2)太阳黑子27.长地球的公转28.BC间,A29.(1)C B (2)黑子低30. (1)北(2)晨18 6 24(0) 12 (3)北回归线(4)12 031.向北增加夏昼长夜短 B 极昼夏32.快(大)2012 上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