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大题的常用找点技巧和常见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515.81 KB
- 文档页数:7
高考:导数题型归类,分类解题方法举例,如极值点偏移、隐零点运用高考压轴题:导数题型及解题方法一、切线问题题型1:求曲线y=f(x)在x=x处的切线方程。
方法:f'(x)为在x=x处的切线的斜率。
题型2:过点(a,b)的直线与曲线y=f(x)的相切问题。
方法:设曲线y=f(x)的切点(x,f(x)),由(x-a)f'(x)=f(x)-b求出x,进而解决相关问题。
注意: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若有则只有一条,曲线过某点的切线往往不止一条。
例题:已知函数f(x)=x-3x。
1)求曲线y=f(x)在点x=2处的切线方程;(答案:9x-y-16=0)2)若过点A(1,m)(m≠-2)可作曲线y=f(x)的三条切线,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提示:设曲线y=f(x)上的切点(x,f(x)),建立x,f(x)的等式关系。
将问题转化为关于x,m的方程有三个不同实数根问题。
答案:m的范围是(-3,-2))练1:已知曲线y=x-3x。
1)求过点(1,-3)与曲线y=x-3x相切的直线方程。
(答案:3x+y=0或15x-4y-27=0)2)证明:过点(-2,5)与曲线y=x-3x相切的直线有三条。
题型3:求两个曲线y=f(x)、y=g(x)的公切线。
方法:设曲线y=f(x)、y=g(x)的切点分别为(x1,f(x1))、(x2,g(x2)),建立x1,x2的等式关系,(x2-x1)f'(x1)=g(x2)-f(x1),(x2-x1)f'(x2)=g(x2)-f(x1);求出x1,x2,进而求出切线方程。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设切点,用导数求斜率,建立等式关系。
例题:求曲线y=x与曲线y=2elnx的公切线方程。
(答案:2ex-y-e=0)练1:求曲线y=x与曲线y=-(x-1)的公切线方程。
(答案:2x-y-1=0或y=0)2.设函数f(x)=p(x-2)-2lnx,g(x)=x,直线l与函数f(x),g(x)的图象都相切,且与函数f(x)的图象相切于(1,0),求实数p的值。
导数知识点各种题型归纳方法总结导数知识点和题型总结一、导数的定义:1.函数y=f(x)在x=x处的导数为f'(x)=y'|x=x=lim(Δy/Δx),其中Δy=f(x+Δx)-f(x)。
2.求导数的步骤:①求函数的增量:Δy=f(x+Δx)-f(x);②求平均变化率:Δy/Δx;③取极限得导数:f'(x)=lim(Δy/Δx),其中Δx→0.二、导数的运算: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常用导数运算公式:① C'=0(C为常数);② (xn)'=nxn-1;③ (1/x)'=-1/x^2;④ (ex)'=ex;⑤ (sinx)'=cosx;⑥ (cosx)'=-sinx;⑦ (ax)'=axlna(a>0,且a≠1);⑧ (lnx)'=1/x;⑨ (loga x)'=1/(xlna)(a>0,且a≠1)。
2.导数的运算法则:法则1:[f(x)±g(x)]'=f'(x)±g'(x)(和与差的导数等于导数的和与差);法则2:[f(x)g(x)]'=f'(x)g(x)+f(x)g'(x)(前导后不导相乘+后导前不导相乘);法则3:[f(x)/g(x)]'=[f'(x)g(x)-f(x)g'(x)]/[g(x)]^2(分母平方要记牢,上导下不导相乘,下导上不导相乘,中间是负号)。
3.复合函数y=f(g(x))的导数求法:①换元,令u=g(x),则y=f(u);②分别求导再相乘,y'=g'(x)·f'(u);③回代u=g(x)。
题型:1.已知f(x)=1/x,则lim(Δy/Δx),其中Δx→0,且x=2+Δx,f(2)=1/2.答案:C。
2.设f'(3)=4,则lim(f(3-h)-f(3))/h,其中h→0.答案:A。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数学导数大题技巧【篇1】1、选择题部分,高考的选择题部分题型考试的方向基本都是固定的,当你在一轮二轮复习过程中总结出题目的出题策略时,答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比如立体几何三视图,概率计算,圆锥曲线离心率等等试题中都有一些特征,只要掌握思考的切入方法和要点,再适当训练基本就可以全面突破,但是如果不掌握核心方法,单纯做题训练就算做很多题目,突破也非常困难,学习就会进入一个死循环,对照答案可以理解,但自己遇到新的题目任然无从下手。
2、关于大题方面,基本上三角函数或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和概率统计应该是考生努力把分数拿满的题目。
对于较难的原则曲线和导数两道题目基本要拿一半的分数,考生复习时可把数学大题的每一道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章节,先总结每道大题常考的几种题型,再专项突破里面的运算方法,图形处理方法以及解题的思考突破口,只要把这些都归纳到位,那么总结的框架套路,都是可以直接秒刷的题目的高考数学导数大题技巧【篇2】1个、多项选择部分,高考选择题的方向基本是固定的,当你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总结出题策略时,答案变得很简单。
比如三维几何三视图,概率计算,试题中存在圆锥截面偏心等特点,只要掌握了入门方法和思维要点,经过适当的训练,基本可以全面突破,但是如果不掌握核心方法,单纯做练习题也算做了很多题,也很难突破,学习会进入死循环,比对答案,但是遇到新问题还是无从下手。
2个、关于大话题,基本上是三角函数或求解三角形、顺序、三维几何和概率统计应该是考生努力拿满分的科目。
比较难的原理曲线和导数,基本要一半分,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将数学大题的每一题作为一个独立的section,先总结一下每个大题经常考的几类题型,然后在计算方法上特别突破,解题的图形处理方法与思维突破,把它全部放在适当的位置,然后总结框架套路,都是可以直接秒刷的话题高考数学导数大题技巧【篇3】1、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数学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高中数学导数题解题技巧导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熟练掌握导数的相关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常见的导数题型入手,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应对导数题。
1. 导数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导数的定义。
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可以用极限的概念表示。
对于函数y=f(x),在点x处的导数可以表示为:f'(x) = lim(h→0) [f(x+h) - f(x)] / h这个定义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
2. 导数的基本性质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导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首先是导数的线性性质,即对于函数f(x)和g(x),以及常数a和b,有:[f(x) + g(x)]' = f'(x) + g'(x)[a*f(x)]' = a*f'(x)[f(x)*g(x)]' = f'(x)*g(x) + f(x)*g'(x)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导数的计算过程。
3. 常见的导数题型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导数题型,并给出相应的解题技巧。
3.1 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对于多项式函数f(x) = a_n*x^n + a_(n-1)*x^(n-1) + ... + a_1*x + a_0,其中a_i为常数,n为正整数,导数可以通过对每一项求导得到。
例如,对于函数f(x) = 3x^2 + 2x + 1,求导后得到:f'(x) = 6x + 2在求导过程中,注意常数项的导数为0。
3.2 指数函数的导数指数函数f(x) = a^x,其中a为正实数且不等于1,导数可以通过对指数部分求导得到。
例如,对于函数f(x) = 2^x,求导后得到:f'(x) = ln(2) * 2^x其中ln表示自然对数。
3.3 对数函数的导数对数函数f(x) = log_a(x),其中a为正实数且不等于1,导数可以通过对函数取导数得到。
导数-大题导数在大题中一般作为压轴题出现,其复杂的原因就在于对函数的综合运用:1.求导,特别是复杂函数的求导2.二次函数(求根公式的运用)3.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均值不等式等4.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周期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5.常用不等式的巧妙技巧:1/2<ln2<1,5/2<e<3导数大题最基本的注意点:自变量的定义域1.存在性问题2.韦达定理的运用3.隐藏零点4.已有结论的运用5.分段讨论6.分类讨论7.常见不等式的应用8.导数与三次函数的利用1. 存在性问题第(1)问有两个未知数,一般来说,双未知数问题要想办法合并成一个未知数来处理合并成一个未知数后利用不等式1.存在性问题(2)问将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分成两部分证明,分别证至多存在一个交点与必然存在交点:证明必然存在交点是单纯的找“特殊点”问题高考导数大题中的存在性问题,最后几乎都会变成零点的存在性问题要点由于只关注零点的存在性,因此就没有必要对t(x)求导讨论其单调性,直接使用零点定即可。
(2)问先对要证明的结论进行简单变形:证毕韦达定理的使用(1)问是常规的分类讨论问题隐零点设而不求,代换整体证明对称轴已经在-1右侧,保证有零点且-1处二次函数值大于0两道例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含参“隐零点”问题,总之就是用零点(极值点)反过来表示参数再进行计算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一般问题就会进行一定提示,如利用(2)问提示(3)问,其难点就在于知道要利用已有结论,但无从下手第(1)问分类讨论问题,分离变量做容易导致解题过于复杂(2)问将不等式两边取对数之后思路就很清晰了(1)(2)分别证明两个不等号即可化到已知的结论上()()()()()()()()()()()()''''1101,0,1,0;1,,00,11,110f x x xx f x x f x x f x f x x x x f x f =->=∈>∈+∞<∈∈+∞==为的零点于是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是的极大值点,(3)问需要利用(2)问结论才能比较顺利的证明利用(2)中结论第(1)问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存在型问题分段)高考导数大题除求导外,隐藏零点、韦达定理、极值点偏移、二,三阶导等技巧,都是附加的技巧,导数的核心,是分类讨论的考察,高考题多数绕不开分类讨论。
高中数学导数知识总结+导数七大题型答题技巧知识总结一. 导数概念的引入1. 导数的物理意义:瞬时速率。
一般的,函数y=f(x)在x=处的瞬时变化率是2. 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的切线,当点趋近于P时,直线 PT 与曲线相切。
容易知道,割线的斜率是当点趋近于 P 时,函数y=f(x)在x=处的导数就是切线PT的斜率k,即3. 导函数:当x变化时,便是x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为f (x)的导函数. y=f(x)的导函数有时也记作,即。
二. 导数的计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y=f(u)和u=g(x),则称y可以表示成为x的函数,即y=f(g(x))为一个复合函数。
三、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般的,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正负有如下关系:在某个区间(a,b)内(1) 如果>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单调递增;(2) 如果<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单调递减;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极值反映的是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大小情况。
求函数y=f(x)的极值的方法有:(1)如果在附近的左侧>0 ,右侧<0,那么是极大值;(2)如果在附近的左侧<0 ,右侧>0,那么是极小值;3.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求函数y=f(x)在[a,b]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1)求函数y=f(x)在[a,b]内的极值;(2)将函数y=f(x)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a),f(b)比较,其中最大的是最大值,最小的是最小值。
四. 推理与证明(1)合情推理与类比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属于合情推理。
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外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1) 找出两类事物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 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3) 一般的,事物之间的各个性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的.如果两个事物在某些性质上相同或相似,那么他们在另一写性质上也可能相同或类似,类比的结论可能是真的;(4) 一般情况下,如果类比的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越相关,那么类比得出的命题越可靠。
历年高考函数导数综合题解题思路归纳总结导数综合题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题型,主要涉及函数、导数、不等式等知识点,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以下是历年高考函数导数综合题的解题思路详细归纳总结:考察的题型分5大类,23个小类一、求函数的单调性1.求函数的导数;2.根据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3.根据单调性判断函数的极值点或最值点;4.根据极值点或最值点进行参数取值范围的求解。
二、切线问题1.求函数的导数;2.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的斜率;3.根据切线的定义写出切线方程;4.根据切线方程和已知条件求解参数。
三、不等式恒成立问题1.求函数的导数;2.根据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3.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求解不等式恒成立的参数范围。
四、零点问题1.求函数的导数;2.根据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3.根据函数的零点和单调性求解参数的范围。
五、多变量问题1.分别对各个变量求导;2.利用导数研究各个变量的单调性和最值;3.根据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解参数的范围。
高考导数综合题的突破点1.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导数作为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其定义和性质是解决导数综合题的基础。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导数的计算公式和运算法则,理解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意义和应用。
2.切线与导数的关系:切线是导数的几何意义所在,也是导数综合题中常见的考点。
学生需要理解切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切线方程的求解方法,能够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
3.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而导数则是研究函数单调性的重要工具。
学生需要理解导数与函数单调性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4.极值与最值的求解:极值和最值是导数综合题中常见的考点。
学生需要掌握极值和最值的求解方法,理解极值和最值的几何意义,能够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
5.不等式与导数的关系:不等式是导数综合题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理解导数在处理不等式问题中的作用,掌握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导数大题方法总结导数大题方法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导数大题方法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一、总论一般来说,导数的大题有两到三问。
每一个小问的具体题目虽然并不固定,但有相当的规律可循,所以在此我进行了一个答题方法的总结。
二、主流题型及其方法(1)求函数中某参数的值或给定参数的值求导数或切线一般来说,一到比较温和的导数题的会在第一问设置这样的问题:若f(x)在x=k时取得极值,试求所给函数中参数的值;或者是f(x)在(a,f(a))处的切线与某已知直线垂直,试求所给函数中参数的值等等很多条件。
虽然会有很多的花样,但只要明白他们的本质是考察大家求导数的能力,就会轻松解决。
这一般都是用来送分的,所以遇到这样的题,一定要淡定,方法是:先求出所给函数的导函数,然后利用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以上述第一种情形为例:令x=k,f(x)的导数为零,求解出函数中所含的参数的值,然后检验此时是否为函数的极值。
注意:①导函数一定不能求错,否则不只第一问会挂,整个题目会一并挂掉。
保证自己求导不会求错的最好方法就是求导时不要光图快,一定要小心谨慎,另外就是要将导数公式记牢,不能有马虎之处。
②遇到例子中的情况,一道要记得检验,尤其是在求解出来两个解的情况下,更要检验,否则有可能会多解,造成扣分,得不偿失。
所以做两个字来概括这一类型题的方法就是:淡定。
别人送分,就不要客气。
③求切线时,要看清所给的点是否在函数上,若不在,要设出切点,再进行求解。
切线要写成一般式。
(2)求函数的单调性或单调区间以及极值点和最值一般这一类题都是在函数的第二问,有时也有可能在第一问,依照题目的难易来定。
这一类题问法都比较的简单,一般是求f(x)的单调(增减)区间或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函数的极大(小)值或是笼统的函数极值。
数学导数大题解题技巧
数学导数大题解题技巧
一、解题思路
1、明确问题:把题干中的文字转化成数学公式。
2、分析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分析对应的数学概念。
3、抓重点:弄清楚题目的要求,抓住主要的求解目标。
4、分析解决:为达到目标,采用正确的算法,根据条件分析解决问题。
5、验算结果:数值运算完成后,根据可行的方法验算一下结果。
二、应用技巧
1、彰显结果: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问题的解决自然会更简单。
2、减而治之:当出现复杂的问题时,可以把原问题适当简化成几个较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再将其汇总求出结果。
3、坐标变换:熟悉将椭圆的极坐标方程转换成普通坐标方程,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换成一个稍微容易解决的问题。
4、合理假设: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假设,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5、列式求解:当题目要求求某个函数的值或极限时,可以采用列式的方法,逐步分析变化的趋势,并讨论出函数的具体值。
6、换元求解:当函数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可以采用换元求解法,用更简单的元求出更复杂的函数的导数值。
7、递推关系:当函数的求值问题涉及到递推关系,可以用初值确定终点,用每一步求出的结果求出下一步的结果,直至终点。
导数压轴题题型归纳及处理技巧以下是 8 条关于导数压轴题题型归纳及处理技巧的内容:1. 哎呀,导数压轴题里有一种常见的题型就是求最值问题呀!就像在登山的时候,要找到那最高的山峰!比如函数y=x³-3x²+5,你能快速找到它的最值吗?2. 嘿,还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题型呢!这就像开汽车,要清楚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减速。
像函数 f(x)=xlnx,你能判断它的单调性吗?3. 哇塞,导数里那种恒成立问题也很让人头疼啊!就好比要让一个球一直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比如f(x)≥a 在某个区间恒成立,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处理哦!像函数 f(x)=e^x+x,若f(x)≥kx 恒成立,你能搞定吗?4. 哦哟,导数压轴题里的不等式证明可不好惹呢!就像是要跨过一条很难跨的沟。
比如要证明某个不等式成立,怎么把导数的知识用上呀?比如 x>0 时,证明 e^x>1+x,你知道怎么下手吗?5. 嘿呀,有一种题型是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呢!这就像在给一条曲线画上漂亮的切线。
比如给定曲线y=x²,在某点处的切线怎么求呢,你会吗?6. 哇哦,那些与极值点有关的题型也挺有趣的嘛!就如同在一群小朋友里找到那个最特别的。
比如给定一个函数,怎么去找它的极值点呢?像函数g(x)=x³-3x,它的极值点在哪儿呀?7. 哈哈,还有根据导数信息画函数图象的题型呢!这可像是根据描述去画一幅神秘的画。
比如知道了导数的一些情况,那函数图象大概长啥样呢?你能想象出来吗?8. 哎呀呀,最后还有一类是把导数和其他知识综合起来的题型呢!这就像把不同的拼图块拼成一幅完整的画。
比如和数列结合起来,那可真是够有挑战性呢!像这样的综合题,你能勇敢挑战吗?我觉得导数压轴题虽然难,但只要掌握了这些题型和处理技巧,多练习多总结,就一定能攻克它!。
导数大题的常用找点技巧和常见模型引子:(2017年全国新课标1·理·21)已知2x 2xf x ae a e x.(1)讨论f x的单调性;(2)若f x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解析:(1)f'x 2ae2x a 2e x 12e x 1ae x 1若a 0,则f 'x0恒成立,所以f x在R上递减;1 1若a 0,令f 'x 0,得a ae ,x ln.x当x11时,f 'x0,所以f x在ln ,ln上递减;a a当x11时,f 'x 0,所以f x在ln ln ,a a上递增.11综上,当a 0时,f x在R上递减;当a 0时,f x在,ln ln ,上递减,在a a 上递增.111(2)f x有两个零点,必须满足min0f x ,即a 0,且f x f ln1ln.mina a a1构造函数g x 1x ln x,x 0.易得g xx'10,所以g x 1x ln x单调递减..1111又因为g 10,所以1ln0g g 110a1a a a a下面只要证明当0a 1时,f x有两个零点即可,为此我们先证明当x 0时,x ln x.1事实上,构造函数h x x ln x,易得,∴h x min h 11,所以h x0,即x ln x.h'x1xa ea e 22a a 2当0a 1时,f 110,e e e2223a 33333f ln a 1a 21ln 11ln 10a a a a a a ,13a11其中1ln,,所以f x在1, lnln lna a a a13a和ln,ln上各有一个零点.a a故a 的取值范围是0,1 .注意:取点过程用到了常用放缩技巧。
2x x2x x x x x 3a 3一方面:ae a 2e x 0ae a 2e e 0ae a 30e x ln 1a a;另一方面:x 0时,2x 2x02x01ae a e x a e x x (目测的)常用的放缩公式(考试时需给出证明过程)第一组:对数放缩(放缩成一次函数)ln x x 1,ln x x,ln 1x x11(放缩成双撇函数)ln x x x12x11,x x xln012x,。
导数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一、导数的定义1. 导数的概念在微积分中,导数是用来描述函数变化率的量。
给定函数f(x),其导数可以看作是函数在某一点x 处的瞬时变化率。
导数的定义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f′(x )=lim Δx→0f (x +Δx )−f (x )Δx2. 函数可导性一个函数在某一点可导的条件是该点邻近的间断点和极限不存在,且函数曲线经过该点处的切线存在。
二、导数的求解方法1. 基本导数公式可以通过基本导数公式来求常见函数的导数。
一些常用的基本导数公式包括: - 常数函数的导数为0:(c )′=0,其中c 为常数。
- 幂函数的导数:(x n )′=nx n−1,其中n 为常数。
- 指数函数的导数:(e x )′=e x 。
- 对数函数的导数:(lnx )′=1x 。
- 三角函数的导数: - (sinx )′=cosx - (cosx )′=−sinx - (tanx )′=sec 2x - (cotx )′=−csc 2x2. 求导法则为了更方便地求导,可以使用一些求导法则。
一些常用的求导法则包括: - 和差法则:(u ±v )′=u′±v′ - 乘法法则:(uv )′=u′v +uv′ - 商法则:(u v )′=u′v−uv′v 2,其中v 不等于0。
- 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若y = f(g(x)),则dy dx =dy du ⋅du dx ,其中u = g(x)。
3. 高阶导数高阶导数表示对函数进行多次求导得到的导数。
高阶导数可以通过多次使用导数公式和求导法则求解。
4. 隐函数求导有些函数可以通过隐函数形式表示,这时可以使用隐函数求导方法来求导。
隐函数求导的关键是利用导数的定义和求导法则,将相关变量分离并进行求导。
三、导数题型及解题方法1. 常函数的导数对于常函数f(x) = c,其导数为0,即f′(x)=0。
2. 幂函数的导数对于幂函数f(x) = x^n,其中n为常数,其导数为(x n)′=nx n−1。
导数大题的常用找点技巧和常见模型
引子:(2017年全国新课标1·理·21)已知.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1)
若,则恒成立,所以在R上递减;
若,令,得.
当时,,所以在上递减;
当时,,所以在上递增.
综上,当时,在R上递减;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2)有两个零点,必须满足,即,且.
构造函数,.易得,所以单调递减.
又因为,所以.
下面只要证明当时,有两个零点即可,为此我们先证明当时,.
事实上,构造函数,易得,∴,所以,即.当时,,
,
其中,,所以在和上各有一个零点.
加入高中数学教师研讨和资料共享群238455466 关注公众号“品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