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上肢抬高前胸袖套式背心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12.88 KB
- 文档页数:2
固定身体辅助器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固定身体辅助器具在运动训练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这些辅助器具包括支架、护具、矫具等,它们通过解决运动中的关节限制、肌肉功能缺失等问题,帮助运动员完成训练并提升运动能力。
本文旨在评估固定身体辅助器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固定身体辅助器具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运动姿势和技术固定身体辅助器具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撑和稳定性,可以帮助运动员改善运动姿势和技术。
例如,在滑雪训练中,使用膝盖支架可以保护膝盖关节,并提供稳定的支撑,从而改善滑行的姿势和技术。
在游泳训练中,使用浮板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平衡和正确的姿势,提高泳姿。
2. 促进康复和恢复对于运动受伤的运动员来说,固定身体辅助器具的应用尤为重要。
通过正确选择和使用辅助器具,可以提供受伤部位的支撑和稳定性,减轻疼痛,促进康复和恢复。
例如,在膝关节损伤的康复过程中,使用膝关节支架可以限制关节活动范围,减轻关节受力,促进受伤的组织修复和康复。
3. 提高运动表现和成绩固定身体辅助器具在改善运动表现和提高成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辅助器具可以通过增加力量和稳定性,提供运动员在训练中所需的支持。
例如,在举重训练中,使用腰带可以提供腰部稳定性和支撑力,从而提高举重效果。
在田径训练中,使用弹力带可以增加跳高和跳远的弹跳力。
4. 预防运动损伤运动训练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肌肉拉伤、扭伤等。
固定身体辅助器具的应用可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保护运动员的身体。
例如,在篮球训练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腿部护具来减少腿部肌肉的摩擦和撞击,降低受伤的风险。
然而,固定身体辅助器具在运动训练中并非完全没有缺点。
在过度依赖辅助器具的情况下,运动员可能会失去固有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因此,正确的使用辅助器具以及适时地减少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评估固定身体辅助器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研究和运动测试利用临床研究和运动测试,我们可以比较运动员在使用和不使用辅助器具时的运动表现和成绩。
上肢活动方案1. 引言上肢活动是指手臂、肩膀和胸部等部位的运动。
对于长期久坐或从事重复动作的人来说,进行上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上肢活动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灵活性和减轻压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办公室和家庭环境的上肢活动方案。
2. 办公室上肢活动方案2.1 肩部放松运动•抬肩并旋转:坐直身体,放松肩膀。
先抬起双肩使其接近耳朵,然后慢慢地向后旋转肩膀,再向前旋转。
重复10次。
•肩部抬升:坐直身体,双手放在膝盖上。
慢慢地将肩膀向上抬起,然后放松下来。
重复10次。
2.2 手部放松运动•手部伸展:将手掌朝上,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拉伸指尖,直到感到舒适的拉伸感。
保持10秒钟,然后松开。
重复10次。
•手腕旋转:将双手伸直,手掌朝下,然后慢慢地旋转手腕,顺时针和逆时针各转动10次。
2.3 极简力量训练•提箱子训练:将一个适当重量的物体(如水瓶或书籍)放在办公桌旁边的地面上。
用一只手握住物体的两个角,将其举起到胸前,然后放下。
重复10次,再换手。
•桌上推手训练:双手放在桌子上。
用手臂和肩膀的力量将身体向上推起,直到手臂伸直,然后慢慢下降。
重复10次。
3. 家庭上肢活动方案3.1 俯卧撑俯卧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上肢锻炼方式。
在地板上跪坐,双手离开肩膀宽度。
保持身体挺直,用手臂的力量将身体推起,直到手臂伸直,然后慢慢下降。
初学者可以选择在膝盖上做俯卧撑,以减轻负荷。
每次进行10个俯卧撑,并逐渐增加次数。
3.2 哑铃锻炼使用哑铃进行上肢锻炼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方式。
以下是几个简单的哑铃锻炼动作:•哑铃肩推: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握住哑铃放在肩膀两侧。
用手臂的力量将哑铃向上推起,直到手臂伸直,然后慢慢下降。
重复10次。
•哑铃弯举:双脚与肩同宽站立,手臂自然垂直。
双手各握住一个哑铃,手掌朝身体。
用手臂的力量将哑铃向上提起,然后慢慢下降。
重复10次。
3.3 瑜伽瑜伽练习可以提供全身放松和上肢力量训练。
以下是两个适合家庭环境的瑜伽动作:•下犬式:手掌放在地板上,跪下。
上肢运动丰胸美肩告别“蝴蝶袖”1、曲臂对抗要领:左手握住右腕关节,右手握空拳右臂发力曲臂,左手对抗右臂,坚持不动20-30秒,两臂交替练习。
做动作时不要用爆发力,动作幅度要小。
也可以利用办公桌练习,左臂插到办公桌下曲臂用力抬桌子,两臂交替练习。
作用:提高肱二头肌和前臂屈肌的肌肉力量,对肘关节及周边肌肉韧带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2、双臂夹椅要领:两臂置于办公椅扶手外侧,手放松不要握拳,肘关节微屈,两臂用力向内发力夹扶手,肩部要放松,坚持不动20-30秒。
做动作时要慢慢发力、慢慢放松,动作幅度要小,让所有的相关肌肉都最大限度的参与,以增强锻炼的效果。
作用:提高胸大肌、上臂肱二头肌和前臂屈肌的肌肉力量,主要锻炼胸大肌。
女性经常练习可改变胸部曲线,使胸部饱满。
3、双臂外展要领:两臂置于办公椅扶手内侧,手放松不要握拳,肘关节微屈,两臂用力向外发力推扶手,肩部要放松,坚持不动20-30秒。
作用:改善上肢、肩部血液循环,提高肩背部和前臂的肌肉力量。
主要锻炼三角肌,有美肩的作用。
男性经常练习可使肩部饱满挺阔,增强肩部肌肉力量,预防肩周炎。
4、直臂下按要领:两臂伸直掌心向上置于膝关节上,两腕关节用力下压膝关节,坚持20-30秒,两手不要握拳。
或两臂伸直置于办公桌上,两手空握拳,用两手掌掌根用力下压桌面,坚持20-30秒。
作用:提高肱三头肌和背阔肌的肌肉力量,预防肩周炎,对女性深恶痛绝的“蝴蝶袖”具有非常好的锻炼效果。
5、立掌压指要领:右臂向前直臂立掌,掌心向前,左手手掌抵住右手四指向后压,右手掌根向前推,坚持10-20秒,让前臂屈肌慢慢拉伸,动作幅度由小到大,让所有与前臂屈肌相关的肌肉都最大限度地拉伸,以增强锻炼的效果。
或两臂伸直用两手四指抵住办公桌桌沿,掌心向前,两手掌根向前慢推,坚持10-20秒,让前臂手部屈肌慢慢拉伸,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也可以两臂交替练习。
作用:提高前臂、手部伸肌的柔韧性。
6、空拳旋腕要领:沉肩松背,两手空握拳直臂,做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幅度尽量要大,坚持10-20秒。
上肢训练概述总结引言上肢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包括肩膀、胸部、背部、手臂和手部。
通过进行上肢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姿态、预防上肢相关疾病及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上肢训练进行概述总结,包括训练目的、常见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训练目的上肢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强肌肉力量:通过上肢训练,可以增强肩膀、胸部、背部、手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上肢的功能表现。
2.改善身体姿态:坐姿或站姿工作导致的不良姿势,容易导致肩膀、背部和颈部的疼痛。
通过上肢训练,可以增强相关肌肉,改善身体姿态,减轻不良姿势带来的不适。
3.预防上肢相关疾病:上肢力量不足或姿势不正确,容易导致上肢相关疾病,例如肩周炎、酒窝炎等。
通过上肢训练,可以加强相关肌肉,预防上肢相关疾病的发生。
4.提高生活质量:上肢训练可以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动作,例如搬运重物、上下楼梯等,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训练方法1. 杠铃训练杠铃训练是一种常见的上肢训练方法,可以练习胸肌、背肌和手臂肌肉。
常见的杠铃训练动作包括卧推、硬拉和杠铃弯举等。
杠铃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负荷来增强肌肉力量,适合有一定训练基础的人进行。
2. 哑铃训练哑铃训练是一种常见的上肢训练方法,可以训练肩膀、胸肌、背肌、手臂和手部肌肉。
常见的哑铃训练动作包括哑铃推举、哑铃上斜飞鸟和哑铃弯举等。
哑铃训练相比杠铃训练,更加灵活,适合初学者和想要增强肌肉协调性的人进行。
3. 体重训练体重训练是一种无需器械的上肢训练方法,可以利用自身重量进行训练。
常见的体重训练动作包括俯卧撑、引体向上和平板支撑等。
体重训练可以锻炼胸肌、背肌、手臂和核心肌群,适合在家或无器械环境下进行。
4. 弹力带训练弹力带训练是一种利用弹力带进行训练的方法,可以提供可调节的阻力。
常见的弹力带训练动作包括胸部扩展、肩部外旋和手臂屈伸等。
弹力带训练适合在家或旅行时进行,可以增强和塑造上肢肌肉。
注意事项在进行上肢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姿势正确: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受伤风险和提高训练效果。
肩外展上肢抬高可调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肩袖是肩部的重要结构,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肩关节稳定和保持肩关节运动。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发病率占肩关节疾病17%-41%[1]。
当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术后患者需佩戴外展支架保持肩关节持续外展6周,以促进修补的肩袖韧带组织在无张力状态下愈合[2]。
但持续佩戴外展支架,患者主诉此体位较伤口疼痛更难适应[3],特别是卧位时,且外展支架只能保持肩关节外展满足不了上肢抬高的要求。
为提高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体位摆放的准确性及改善舒适性,笔者研发出一种肩外展上肢抬高可调装置,于2022年5月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设计与制作肩外展上肢抬高可调装置包括上臂垫、角度垫和敷护机构等三部分(见图1)。
上臂垫、角度垫和敷护机构分别起到患者卧位时摆放的上肢高度调节、肩关节外展角度调节、肩部冷敷三个功能。
上臂垫高度为10cm,上臂垫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臂于设定高度的固定槽,固定槽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翼,该侧翼与固定槽形成光滑弧形结构。
在上臂垫长度方向上连接有前臂垫,用于固定前臂。
角度垫为三角形结构角度θ为30°,其位于上臂垫内侧,用于限制身体与上臂之间的角度以保持肩关节外展30°左右。
敷护机构包括敷护袋,敷护袋为冷敷袋,用于完成肩部的冷敷。
敷护袋上设置有固定端,固定端一端位于角度垫上,另一端穿过敷护袋并通过卡扣与连接端活动连接。
敷护袋连接端位于上臂垫外侧,卡扣包括扣槽和扣片,扣片卡入扣槽,即实现固定端与连接端的活动连接。
根据以上设计方案,本产品委托某厂家生产成品。
2 使用方法患者肩袖损伤行肩袖修补手术,术毕回病房后需卧床,同时需将术侧肩关节置于外展位术侧上肢置于抬高位。
将肩外展上肢抬高可调装置放于患者术侧床上,将患侧上臂放置于该装置上臂垫固定槽中,上臂垫将上臂保持在一定高度。
角度垫卡在腋下,角度垫则将肩关节外展至设定角度。
特制背心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目的评价特制背心在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各50例。
实验1组,术后穿特制背心早期活动;实验2组,采用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增加穿特制背心,72h后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常规,不穿背心,72h后下床活动。
比较3组患者术后7天舒适度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实验组间囊袋出血、血肿,UEDVT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间舒适度(术侧肩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腰酸背痛、腹胀、便秘、排尿困难、烦操不安、入睡困难)情况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各实验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
结论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使用特制背心保护早期活动能降低囊袋出血、血肿、UEDVT的发生率,减少长时间卧床、制动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并不增加电极脱位发生率。
标签:心脏起搏器特制背心舒适度并发症人工心脏起搏器在提升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心源性猝死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已被充分肯定。
作为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为防止术后电极脱位、囊袋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常规要求沙袋压迫局部6H、患者术侧肢体制动、绝对卧床3d。
但是长时间卧床、术侧肢体制动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适症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疾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保证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安全前提下患者舒适度的改善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自2011年8月起,我们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采用特制背心保护下实施早期活动,不仅未增加电极脱位、囊袋出血、血肿等并发症,而且降低了长时间卧床、制动所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2011年8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15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8年ACC/AHA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Ⅰ类或Ⅱa类适应证,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年龄50-80y,性别不限。
胸部锻炼方法辅助器材引言拥有强壮的胸部肌肉可以改善体态、增强力量和塑造完美身材。
除了常见的推胸、啃胸等基本动作外,辅助器材也是胸部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胸部锻炼方法辅助器材,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帮助你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俯卧撑支架俯卧撑支架是一种锻炼胸部和上肢力量的辅助器材。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锻炼的难度,适合于有一定基础的锻炼者。
使用俯卧撑支架可以加大胸部肌肉的负荷,增加锻炼的幅度,使锻炼效果更加明显。
使用俯卧撑支架时,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高度,使得身体能够自然地下降到地面。
双手握住支架的两侧,身体保持一条笔直的线,然后向下降低身体,直到胸部触碰到地面。
在下降的过程中,要保持核心肌群和胸肌的紧张感,不要用腰部或者臀部承受身体重量。
然后再用力推起身体,使胸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收缩。
重复进行这个动作,每组进行8-12次,进行3-4组。
弹力带弹力带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胸部锻炼辅助器材。
它的优点是便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锻炼。
弹力带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阻力,适合不同水平的锻炼者。
使用弹力带进行胸部锻炼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绷紧程度来改变阻力大小。
一种常见的锻炼方法是将弹力带绑在一个固定的支撑物上,然后站立或坐下,保持身体稳定。
双手握住弹力带的两端,然后向前伸直手臂,使胸部肌肉得到拉伸,然后再慢慢收回手臂。
在进行这个动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稳定,胸部肌肉始终保持紧张状态。
每组进行10-15次,进行2-3组。
哑铃哑铃是一种多功能的器械,可以用于锻炼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包括胸部。
使用哑铃进行胸部锻炼可以增加负荷,提高力量和肌肉的体积。
使用哑铃进行平板推举时,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重量。
双手握住哑铃,躺在平坦的椅子上或者卧椅上。
将哑铃举起,使双臂伸直,然后慢慢降低哑铃到胸部附近。
在下降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核心肌群的稳定和胸肌的紧张感。
然后再用力将哑铃推起,使胸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收缩。
每组进行8-12次,进行3-4组。
作者单位:543002 梧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乳腺甲状腺肝胆外科李冬梅:女,研究生,副主任护师,护士长※肿瘤科护理乳腺癌术后多功能上衣的设计与应用李冬梅 黄 施 高 妍摘 要 介绍了乳腺癌术后多功能上衣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总结了其优点以及在临床试用的效果。
使用乳腺癌术后多功能上衣,能有效提高患者抬高患肢的依从性,并使患者感觉舒适,有助于预防术后患肢早期水肿,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可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
关键词 乳腺癌;多功能上衣;设计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6.06.044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的最常见恶性肿瘤,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均带来极大伤害。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健康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护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要求,而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全新护理模式[1]。
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给予患者治疗、护理的同时,应积极改进护理用具,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的舒适。
我科设计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多功能上衣,在上衣设计托兜、特制口袋,便于术后早期抬高患肢并保持内收状态,并可稳妥放置引流瓶,解决了原有乳腺癌术后使用三角巾抬高患肢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不便及新引进材料高负压引流瓶的放置问题,同时在双侧衣袖侧边开窗,便于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及置入PICC 侧肢体的输液情况。
乳腺癌术后多功能上衣制作简单、穿着舒适、具有多功能的优点,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抬高患肢依从性,减少术后患肢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护理安全性,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方法乳腺癌术后多功能上衣选用柔软、透气的纯棉布料,分四部分制作:(1)按照成人女性病员体型设计上衣。
(2)前胸托兜。
选用同色纯棉布设计托兜,左右各一,形状类似梯形,手肘端长29cm,手腕端长25cm,托兜上、下部长均为29cm,由手肘端斜向手腕端,托兜下部与上衣缝合,托兜上部开放与上衣前胸部2个纽扣及腋后侧1个纽扣搭接,托兜手肘端和手腕端开放。
居家上肢训练计划在居家期间,由于无法前往健身房或参加其他户外活动,我们可能会感到缺乏锻炼的机会。
然而,我们可以利用家中的一些简单设备和日常用品,来制定一个有效的居家上肢训练计划。
通过这个计划,我们可以维持或提高上肢的力量和肌肉质量,保持身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个基于家中简单设备的居家上肢训练计划,分为四个部分:热身、胸部训练、背部训练和上肢综合训练。
1. 热身(Warm-up)在进行任何训练前,热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受伤,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以下是几个简单的热身动作:- 手臂摆动:站立直立,双臂自然下垂,然后进行前后摆动和左右摆动,每个方向摆动10次。
- 旋转肩膀:双臂垂直,手掌向下,大臂水平,然后旋转肩膀,每个方向旋转10次。
- 手臂跳跃:双臂垂直,手掌向后,然后快速向上跳起,同时双臂向上挥动,重复15次。
2. 胸部训练(Chest Training)胸部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打造结实的胸肌,增强上肢力量。
以下是一些可以在家中进行的胸部训练动作:- 俯卧撑(Push-ups):双手撑地,与肩同宽,身体保持挺直,然后慢慢弯曲手肘,同时下降身体,直到胸部几乎接触地面,然后推起身体,重复15次。
- 家具夹胸(Furniture Chest Press):找一个稳固的椅子或沙发,坐下并向后倚靠,然后将手臂伸直,手掌朝前,像做夹胸器一样将双手从两侧向前推,直到胸部感到紧绷,然后慢慢放松,重复15次。
3. 背部训练(Back Training)背部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背部肌肉,促进姿势的改善。
以下是一些可以在家中进行的背部训练动作:- 桥式伸展(Bridge Stretch):躺在地板上,脚掌贴地,双臂伸直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用腹部力量将臀部抬起,同时向后伸展,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松,重复10次。
- 卧推拉伸(Floor Pull):躺在地板上,双臂弯曲,手掌贴地,然后用背部力量将上半身向上拉起,同时向后伸展,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松,重复10次。
套袖在体育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一、问题的提出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是灵魂。
一堂课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教学水平的高低。
组织教学常用的形式有分组练习、游戏、教学比赛、分组讨论等。
分组说起来简单,可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因学生相互之间校服统一或者服装混杂等原因造成组员分不清同组队员、教师辨分不清谁与谁等问题。
学生练习较乱,教师指挥辅导也比较麻烦,影响学生的练习质量,浪费时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在运动队的教学比赛中,常用训练背心来区分两个不同的教学小组成员,对于人数少的运动队来说,买十几件比赛背心花销也不算大。
但在基层学校中,教育经费很紧张,用于体育上的经费就更少。
在平时的教学中,买那么多的比赛用背心,花费大,可能性小。
如此,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就得考虑用别的东西来代替。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教学中利用自己缝制的套袖来代替背心,教学效果很好。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套袖来为教学服务的,与同行共勉。
二、套袖的缝制在日常生活中,套袖常用在生产劳动中,带在衣袖上,以防衣服弄脏和磨损。
套袖的缝制十分简单,将一块长方形的布,先剪裁好所需要的布料,然后再剪裁好比套袖短一些的的松紧带,把松紧带缝进布料两边就行,然后再把布料的左右边分别缝好,两头窄的边缝连起来即可。
体育教学中的套袖长度可根据实际来进行制作,也可以利用废料布来进行缝制,套袖的长大约20~40公分,围度约40~60公分就可以了。
套袖的颜色不宜太多,颜色要鲜艳一些,有四种颜色就足够教学使用了。
教师可统一安排学生自制,回校后再统一收起来,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手,他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三、套袖的合理运用1.戴在手臂上,便于分组练习在教学中,同一组的同学佩戴同一种颜色。
这样,同学和教师能清楚地知道分组情况。
有了套袖的帮助,游戏、教学、比赛等再不会出现课上混乱的现象。
2.作为教学辅助器材用前滚翻练习时,把套袖夹在两膝之间,防止分腿;夹在下额,促使学生低头、含胸、团身。
介入术后上肢垫的临床应用进展黄丽(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梧州543002)【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挠动脉穿刺,术后使用绷带加压止血。
但因手腕部位制动,压力较大,因此经常出现肿胀、疼痛、麻木等问题。
介入术后使用上肢垫将术肢抬高,可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缓解术肢水肿,减轻疼痛。
【关键词】介入手术上肢垫临床应用进展DOI:10.19435/j.1672-1721.2020.33.06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其可以将闭塞的血管快速通畅,使缺血心肌重新灌注,保证心脏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等症状,降低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威胁"%但是在术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止血,时间4h~6h,对远端静脉回流产生影响;加上患者在治疗后多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
因而在上肢制动的过程中,肿胀、疼痛等发生的概率加大,影响术后恢复质量。
上肢垫将患肢抬高,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肢体肿胀,减轻对腕部神经的压力,对麻木、疼痛缓解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叫本研究分析了上肢垫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1介入术概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指经过心导管技术将狭窄甚至是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疏通,按照入路不同可以分为股动脉以及梯动脉路径。
機动脉路径在术后压迫的时间较短,患者不需要卧床休息,不适感较轻,并发症也较少,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的频率较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更加理想。
2上肢垫概述上肢垫是上肢体位垫的一种,又名上肢抬高垫、手臂抬高垫。
适用于上肢术后恢复,抬高上肢防止瘀肿,上肢创伤者均可使用。
对于介入术后术肢的抬高,临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由普通枕头或衣物等垫于穿刺点下方代替,虽然可以满足术后需求,但是存在表面凹凸不平、舒适度欠佳、支撑效果差等问题叫因此其材质不断改进,一些新型的高密度海棉材料不断出现,并且还有了充气式、硅胶、凝胶等材料,支撑质量更加理想,对压力的分散也更加科学。
而在技术方面,随着不断革新,各类改良的上肢垫不断推出冋。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1.上肢训练辅助器具上肢训练辅助器具用于肩、上臂、前臂和手部的康复训练。
(1)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进行肩关节旋转运动,扩大活动度,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2)肩抬举训练器:通过将棍棒放置于不同高度,训练上肢抬举功能。
可在棍棒两端悬挂沙袋,以增加抗阻力。
(3)肩梯:通过手指沿着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
(4)滑轮吊环训练器: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也可进行关节牵引及肌力训练。
(5)上肢推举训练器:提高上肢伸肌肌力、上肢关节活动度及协调活动能力。
(6)肘关节牵引椅:对肘关节持续牵引,用于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者。
牵引的重量和方向,座椅高度、固定部位可随需要调整。
(7)前臂旋转训练器:训练关节活动度,预防和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同时通过患者在不同阻力下的抗阻运动进行肌力及耐力训练。
(8)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
(9)腕关节旋转器:训练腕关节旋转,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增加肌力、耐力。
(10)复式墙拉力器:通过抗阻主动运动,提高肌力。
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畸形全身肌肉、关节训练。
(11)系列哑铃:用于增强肌力和耐力。
(12)体操棒与抛接球:提高上肢活动范围,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分立式和卧式2种。
(13)手支撑器:训练上肢支撑能力及从床到轮椅的移乘(身体转移)训练。
(14)手指肌力训练桌:用于手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2.下肢训练辅助器具下肢训练辅助器具是用于训练下肢的辅助器具。
(1)下肢康复训练器:用于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2)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用于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的肌力。
(3)髋关节旋转训练器:通过足的画圈运动,改善髋关节的旋转功能。
(4)股四头肌训练椅: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适用于膝关节受限。
(5)踝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踝关节的活动度,矫正足下垂,足内外翻等,对站立功能障碍者的站立功能训练。
(6)踝关节训练器:矫正下肢姿势,防止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
上肢运动分析报告1. 引言上肢运动是人体中一项重要的运动功能,包括手臂、肩膀和胸部等部位的运动。
通过对上肢运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运动的力量、速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为训练和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对上肢运动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供运动技巧改进的建议。
2. 运动分析方法为了对上肢运动进行准确的分析,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 视频录像:使用高清摄像机对运动过程进行录制,以捕捉细节。
- 运动捕捉系统:使用运动捕捉系统对关键骨骼节点进行跟踪,获取运动轨迹数据。
- 力量测试:使用力量测试设备对肌肉力量进行测量。
3. 运动力量分析3.1 肌肉力量测试结果通过力量测试设备对被测者的上肢力量进行测量,得到以下结果: - 右臂最大负荷:30kg - 左臂最大负荷:25kg - 肌肉力量差异:右侧强于左侧3.2 力量训练建议根据肌肉力量测试结果,针对左臂力量较弱的问题,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包括使用哑铃进行单臂弯举、臂屈伸等训练动作,逐渐增加负荷,提升左臂的力量水平。
4. 运动速度分析4.1 运动轨迹分析通过运动捕捉系统对上肢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张臂水平前展:平均速度为0.5m/s - 上举手臂:平均速度为0.3m/s - 旋转手臂:平均速度为0.2m/s4.2 速度改进建议根据运动轨迹分析结果,运动速度较慢的问题可能影响运动效果。
建议通过提高运动频率、增加训练强度等方式进行速度训练,以提高运动速度和灵敏度。
5. 运动稳定性分析5.1 平衡性分析通过观察视频录像,对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性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张臂水平前展时,身体稍微前倾,影响平衡稳定性。
5.2 稳定性改进建议针对平衡性问题,建议进行核心肌群的锻炼,包括平衡板训练、平衡球训练等,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6. 运动技巧改进建议根据上肢运动分析结果,总结出以下运动技巧改进建议: - 在进行上肢运动训练时,应注重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避免单侧过度训练导致不平衡。
运动袖套的原理
运动中经常使用的运动袖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的保护装置。
它的原理是通过包裹肌肉和关节的形式,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
1.提高肌肉温度和血液循环
在使用运动袖套时,它会形成一个压力外壳,可以促进肌肉组织周边的血液循环和温度的升高,从而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血液循环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肌肉代谢废物的清理,提高了运动效率,减少了疲劳。
2.减少肌肉震动
运动时,肌肉的震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
使用运动袖套可以通过给肌肉固定提供刚性支撑,减少肌肉的震动,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3.提高肌肉稳定性
在高强度运动中,肌肉的稳定性一般不太好,有时会出现疲劳、摇晃、扭曲等不良状态,使用运动袖套能够提高肌肉的稳定性,避免肌肉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运动状态,增强其对关节的支撑作用,避免运动时关节因承受过大的力而受伤。
4.减轻肌肉疲劳
使用运动袖套可以减轻长时间运动或高强度运动后的肌肉疲劳,它通过在肌肉周围形成一个压力外壳,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物的清除,防止肌肉疲劳,从而增强运动能力。
5.改善下肢部位的功能
对于一些下肢功能不良的人来说,使用运动袖套可以在运动中达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规范步态、改善走路姿势,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平衡性,从而改善下肢部位的功能。
总之,运动袖套通过对肌肉和关节的包裹,在运动中提供支撑、保护、稳定和减少运动损伤的作用。
如果你打算进行比较激烈的运动或希望改善自己的运动状态,那么使用运动袖套就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背心式约束衣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3-03-20T11:30:05.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黄羽桃1 戴翠萍1 熊琼芳2 侯尚革3[导读] 目的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美观、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以落实“以人为本”的照顾。
黄羽桃1 戴翠萍1 熊琼芳2 侯尚革3(1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深圳 518104)(2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二门诊广东深圳 518104)(3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深圳 518104)【摘要】目的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美观、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以落实“以人为本”的照顾。
方法以安全、有效、舒适以及人性化的约束为目标,结合有关文献和实践需要,初步设计“背心式约束衣”,并将其试用于临床上一些躁动明显的神志不清的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以及家属的感受,不断改进,制作出最后定型的成品,并用于临床。
结果本研究成功研制出“背心式约束衣”,约束衣为套衫式、其承受力较开衫式约束衣更利于固定约束,且避免了开衫式约束衣中约束带或纽扣等对病人施加的压迫损伤,避免了捆绑约束的直观印象,使“约束”变得舒适、美观、安全、有效,人性化;并且胸腹部隐藏式开口的巧妙设计,更有利于监护、诊查、病情观察工作的进行。
结论 “背心式约束衣”对于减少护理意外,提高护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约束衣背心式研制应用人性化【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24-03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Vest-Strait Jackets【Abstract】 Objective: Improve the level of care and provide patients with safe, effective and humane, beautiful, protective constraints to implement the "people-oriented" care.Methods: Goal of a safe, efficient, comfortable and humane constraints, combined with the literature and practice need, preliminary design the "vest-strait jackets. And tested in some delirious patients. Close observe the feeling of the patient as well as their families.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produce the final shape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for clinicaluse.Results: This study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vest-strait jackets".Strait jackets is pullover and its endurance is more conducive to a fixed constraint than cardigan-strait jackets which can avoid the restraint strap or buttons applied compression injury to the patient, avoid visual impression of the bundle constraints and make the "binding" to become comfortable, beautiful, safe, effective and humane. What’s more,the cleverly designed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work of guardianship, checkups and disease observation. Conclusions: The vest-strait jacket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nursing accident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are. It is worth to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straitjackets vest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humane在脑外科监护患者中躁动发生率高,躁动是病人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