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2009~2011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情况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5.60 KB
- 文档页数:3
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血清学调查
王志平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1(013)005
【摘要】@@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广泛开展和普及,麻疹的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总页数】1页(P214)
【作者】王志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鄞县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6
【相关文献】
1.临沂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监测 [J], 李永军;孙梅旺
2.2186名健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状况及血清抗体调查分析 [J], 速存芬;钱瑞雨;李梓娴;陈磊;钱晏飞;徐文涛
3.陆良县人群麻疹免疫状况及抗体水平调查 [J], 俞文;王丽丽
4.2004年费县部分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调查 [J], 杨云;张援
5.曲靖市2013-2015年人群麻疹疫苗免疫状况及血清抗体调查分析 [J], 速存芬;李梓娴;钱晏飞;徐文涛;任桂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至2011年麻疹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范耀春;田晓灵;李彬;闫绍宏【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27)6【摘要】目的:监测并分析麻疹疫苗的安全性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方法:对内蒙古2009年至2011年麻疹疫苗接种后发生并报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81例,其中一般反应231例,异常反应40例,偶合症7例,心因性反应3例.结论:麻疹疫苗安全性较好.【总页数】3页(P542-544)【作者】范耀春;田晓灵;李彬;闫绍宏【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6【相关文献】1.天门市2008年-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J], 陶家春;谢钧;马菲;杨蕾2.天门市2008年-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J], 陶家春;谢钧;马菲;杨蕾;3.内蒙古自治区1998~2002年麻疹疫苗效价结果监测分析 [J], 薄涛;闫绍宏;秋艳;武贵森;张双一4.天津市2011-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动监测分析与被动监测评价 [J], 李永成;张颖;高志刚;刘红英;胡强;韩永刚;常利民5.北京市西城区2005-200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J], 史淑芬;孙穆;王庆;闻国荣;王兆华;崔长宏;王红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著•湖北省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分析骆金俊',熊伟胜',李婷婷'1.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2.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3.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康复医疗学院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5-201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3个县(市、区)健康人群共5998人开展麻疹抗体水平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1SA)法测定麻疹抗体.运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结果湖北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87.06%麻疹抗体阳性率在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免疫史、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V0.05):1岁以下散居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63.24%),未全程接种倉麻类疫苗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84.10%),鄂州市麻疹阳性率相对偏低(64.62%)结论湖北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提高重点人群(1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未全程接种含麻类疫苗人群)和重点地区(鄂州市)麻疹疫苗接种率,有利于提高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降低麻疹发病风险关键词:麻疹;免疫水平;监测;健康人群中图分类号:R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XX(2020)06-0472-04Analysis of monitoring results on measles immune level among healthypopulation in Hubei provinceLUO Jin-jun*,XIONG Wei-sheng,LI Ting-tingHubei Provincial Center f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Wuhan.Hubei43()079.Chi r iaCorresponding author:LI Ting-ting,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asles immune level among healthy popuLition in Hubei province, provide the l)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measles prevention cind control strategy.Methods From2015to2018, a total of5998healthy people from13counties(cities tind districts)in Hube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for the measles antibody level monitoring by multi-stage stni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Determination of measles antibody l)v enzvme-1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antibody in each group was compared by chi-square(/2)test.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antibody was87.06% in the healthy population of Hubei province.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ed n t differences in the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antibody among aretis.genders,ages,occupations,immunization history,and years(all P values< 0.05).The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antibody in family living children under1—year—old was relatively low (63.24%),the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antibody in the people who had not been fully vaccinated with hemp-conlciining vaccine was ivlatively low(84.10%),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antibody in Ezhou citywas relatively low(64.62%).Conclusions The level 作者简介:骆金俊(1984—),男、湖北鄂州人,主管医()f measles antibody among healthy population in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规划通讯作者:李婷婷,E-mail:*******************Hubei province maintains at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Improving the measles vaccination rate in keypopulations(family linving children under1—year—old and those who have not been fully vaccinated with hemp—containing vaccines)and key areas(Ezhou city)is beneficial to increase the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antibody among healthy peopl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measles.Key words:measles;immune level;surveillance;healthy population接种含麻类疫苗是防控麻疹最经济、简便、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消除麻疹最有效的手段。
西双版纳州2010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为加速控制和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云南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方案》,用酶联免疫法(间接法)对8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病毒IgG 抗体检测。
结果:共检测样品1214份,阳性率93.74%,<1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为80.13%,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及时掌握健康人群的免疫水平,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率和人群免疫力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关键词】麻疹;IgG抗体;检测为配合国家《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实施,了解西双版纳州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为加速控制和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0年8~9月在西双版纳州3个县(市)8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中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按照《云南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方案》,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各随机抽取3个乡镇,然后在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共9个点为调查点,进行接村逐户对符合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监测。
分8个年龄段(<1岁、1~、3~、5~、7~、11~、15~、20~、),采集末梢血样品。
1.2 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由江苏华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2 结果2.1 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免疫水平共检测标本1214份,阳性数1138、阳性率93.74%,其中<1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最低为80.13%,20~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为98.06%。
各年龄组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χ2=57.24,P<0.05),见表1。
2.2 不同地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免疫水平景洪市共检测433份标本,阳性率94.69%。
勐海县共检测392份标本,阳性率94.64%。
某市学生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祝春景;李海波;马曼华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近年来,本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2/10万上下,但在校学生发病构成达50%以上,为了解我市在校学生麻疹抗体水平,为进一步控制麻疹发病提供依据,2005年随机抽取了359份学生血清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测定,其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一监测点县,按小学生(7~8岁)、初中生(13~15岁)、高中生(18~19)分三个年龄组,随机抽取359人。
1.2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每名对象采集静脉血2ml,2~8℃贮存和运送,静置24h后分离血清;血清标本置-20℃冻存待检。
【总页数】1页(P)
【作者】祝春景;李海波;马曼华
【作者单位】朝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科;朝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科;辽宁朝阳;辽宁朝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
【相关文献】
1.奉化市中学生麻疹抗体水平监测与初中学生麻疹疫苗加强接种免疫效果分析 [J], 王海明;孙静;傅叁君;徐永范;袁荣宝;曹云生;竺稽定;陈君斌;周薇;汪妙素
2.2012年某市麻疹抗体水平的监测报告 [J], 鲍建光;张风华
3.某市2010年~2012年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J], 叶发忠;刘刚
4.奉化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初中学生麻疹疫苗加强接种效果观察 [J], 王海明;袁荣宝;徐永范;竺稽定;曹云生;汪妙素;陈君斌;周薇
5.新沂市学生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J], 胡传强;汤希志;陆召文;万长才;赵广法;刘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摘要】目的了解玉溪市自1982年实施方案免疫工作以来人群麻疹的抗体水平,为制定防控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玉溪市一区八县中抽取7个县(区)1~20岁的局部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
结果调查的466名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t分别为97.27%、1:507.95。
结论玉溪市人群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流行,对控制乃致消除麻疹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
【关键词】健康人群;麻疹流行病学;抗体水平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在于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
玉溪市自1978年在人群中实施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至今近30年,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接率成稳步提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先后按期实现了两个85%的目标,并于1995年实现以乡为单位儿童四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单项接种率到达95%,玉溪市麻疹发病得到明显的控制,发病率从无疫苗时代的年平均发病率623.43/10万降至目前的年平均发病率5.88/10万以下,最低年份麻疹报揭发病率仅为0.55/10万。
为按期实现控制乃至消除麻疹,针对近年来玉溪市麻疹发病现状,为全面了解玉溪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从而为尽快制定控制麻疹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2006年在玉溪市一区八县范围内,抽取7个县(区)1~20岁的局部健康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现将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对象在玉溪市7个县(区)内1~20岁年龄段人群中进行抽样,按1~、6~、11~、16~20岁4个年龄组进行调查,每个年龄组抽样按预先设计要求进行,男女各占一定的比例。
1.2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每个对象采集静脉血或末稍血0.5~2l,别离血清置-20℃待检。
用酶联免疫吸符试验〔elisa〕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判定以血清稀释度<1:200为阴性,≥1:200为阳性[1]。
1.3材料检测麻疹抗体所需试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提供,均在效期内使用,并严格按实验要求做好质量控制。
某市麻疹疫苗接种率调查和评估龚震宇;林君芬;林云;章金阳;汪芬娟;温怀加;莫世华【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8)6【摘要】目的分析麻疹流行的原因,评估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
方法采用统一的监测评价方法(R值法)。
结果2005年该市报告的病例中无免疫史或者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大多数,1999-2004年该市汀田镇与场桥镇的累计估算接种率与累计报告接种率差异较大,麻疹疫苗实际估计接种率偏低。
现场调查麻疹疫苗接种率常住儿童为97.4%,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为66.1%,居住不足3个月的流动儿童只有一半接种疫苗。
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为52.2%,与报告接种率之间差距较大。
R值显示:2个镇部分年份的麻疹疫苗接种资料为不可信和可疑。
结论局部地区计划免疫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存在问题,要加强麻疹监测系统建设。
特别要加强流动儿童的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管理工作。
【总页数】3页(P732-734)【关键词】麻疹;常规免疫;接种率;调查【作者】龚震宇;林君芬;林云;章金阳;汪芬娟;温怀加;莫世华【作者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瑞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101【相关文献】1.集安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快速评估的分析 [J], 于精红2.信息化护理干预对提高辖区儿童首针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的影响 [J], 李婵;赵飞;熊国珍3.监护人接种服务满意度对儿童麻疹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多;唐咸艳;黄志碧4.某市麻疹疫苗接种率与麻疹发病率关系分析 [J], 袁晓丽5.北京市昌平区外来务工人员麻疹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隋吉林;杨俊英;王海红;许颖;张丽文;范肖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麻疹抗体水平监测了解四川省人群中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免疫策略的效果,为针对麻疹的免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于2010年按照麻疹发病率分层随机抽取6个抽样点(8个县区),共调查1 269人,检测血清麻疹IgG水平。
结果被检测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07%,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 775.30 (95%CI: 1701.10-1849.80)。
1岁以上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浓度均较高;婴儿在3月龄后抗体阳性率下降明显;8~11月龄儿童接种首剂次麻疹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为86.57%;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巴州区的14岁以下人群标准化抗体阳性率低于90%,发生了麻疹暴发疫情。
结论四川省1岁以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但婴儿抗体水平衰减较快,加强育龄期妇女接种对控制婴儿发病的作用比较有限;有必要及时接种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
麻疹是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极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较大。
现我国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
四川省按照《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要求,于2007年、2008年分2批次完成了全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为了解四川省人群中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免疫策略的效果,及时为免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04/10开展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及方法1.1监测对象根据2007-2009年全省麻疹报告平均发病率,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了6个抽样点(8个县区),分别为自贡市自流井区、绵阳市盐亭县、宜宾市长宁县、雅安市荥经县、巴中市巴州区、阿坝州(黑水县、汶川和茂县)。
在6个抽样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排除发热出疹性病例),分<1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约30人(阿坝州黑水县、汶川和茂县各县每组10人),共计1 269人作为监测对象,各县区抽样情况见表1。
1.2方法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每个监测对象采集静脉血3~4ml,并由经过培训的疾控中心人员,问卷调查记录其基本信息和免疫史,无菌分离血清,并冷藏送至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检测试剂采用virion\serion生产的麻疹IgG试剂。
122例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的报告
韦阳;周民稳;李伟;李美菊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学》
【年(卷),期】2000(006)004
【摘要】为了解我县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进而评价近几年来麻疹疫苗(MV)接种质量,并为今后我县麻疹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9年2月对1~6岁健康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的监删,结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26)
【作者】韦阳;周民稳;李伟;李美菊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卫生防疫站,236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1.1
【相关文献】
1.定西市2008-2013年健康儿童乙肝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J], 陈军莲
2.2013年广水市健康儿童4种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J], 刘心弦;魏忠明;胡海平;胡伯胜
3.伊川县2000年正常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分析 [J], 郭辽朵
4.翁源县健康儿童脊灰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报告 [J], 温汀昭;李奕托;刘旭振;黄锐敏;陈玉明;凌耀祥;黄权;邓辉
5.张掖市15岁以下健康儿童麻疹IgG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J], 卢莉萍;李吉栋;张晓萍;张玲香;曹玉玲;吴敬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市2009年~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措施目的:归纳桂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防控措施。
方法:回归性分析桂林市2009年~2014年麻疹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山区发病率50.47/10万,本地人口占94.16%,片状爆发病例占100%,以成年人为主;城区发病率10.53/10万,流动人口占52.81%,散发并局灶性占14.97%,以2岁以下幼童为主。
山区波及面广,传播速度快;城区波及面小,传播有自限性。
城区患者均来自农村。
结论:麻疹复种、基础免疫是防控麻疹的关键,其中山区防控是重点,山区防措工作做得好,流入城区的人口发病的几率就越低。
同时,山区还应尽快完善监测系统,确保能及时发现疫情,防止疫情的过度蔓延。
标签:桂林市;2009年~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防控措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用以及相关防控措施的开始,桂林市麻疹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进一步归纳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以便后期防控措施的开展,本文特以2009年~2014年麻疹病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论述。
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麻疹病例来源于桂林市麻疹监测系统,均满足《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相关研究[1]。
暴发疫情的定性:10天内在学校、居委会、村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现超过2例麻疹病例视为疫情爆发;10天内在街道、乡镇等发现超过5例麻疹病例视为疫情爆发。
2.结果2.1发病的强度从2009年~2014年,山区爆发6起麻疹疫情,集中于2010年、2011年,其中2010年4起,2011年2起,呈大起大落现象;发病504例,发病率50.47/10万。
从2009年~2014年,城区麻疹发病444例,发病年限分布均与,发病率10.53/10万。
其中66例以爆发出现,爆发5起,6起3人,24起2人,余下均是散发。
2.2暴发的区域性桂林市资源县是省级贫困县,多山,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居分散,全县共8个乡镇,16.68万人。
疫情覆盖4个乡镇,重灾区是中峰乡,发病324例,占64.29%,其次是资源镇120例,占23.81%,车田乡42例,占8.33%,两水乡18例,占3.57%。
宣威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宣威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报告的2008~2011年宣威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宣威市2008~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039例,年均发病率为17.79/10万,传染病发病位次从第7位跃居第1位,2011年发病率(42.26 /10万)比2010年(17.23/10万)上升145.27%,发病率逐年增高(χ2=746.50,P<0.0001)。
发病的乡镇、街道逐年增多、以城区(4个街道)发病率最高(χ2=1316.75,P<0.0001)。
手足口病是宣威市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2011年1岁组儿童发病率高达1028.54/10万以上,男性多于女性(χ2=60.31,P<0.001),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5~7月发病最高,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64%。
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4.01%)。
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高危人群为婴幼儿,针对重点人群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监测分析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易在幼托机构出现集聚性发病,由于常为一般型病例,预后良好,不被人们所重视。
然而,手足口病可以引起流行和爆发,也可能出现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社会恐慌。
2008年,卫生部发布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并决定从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为了解宣威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宣威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某市2009—2011年麻疹监测分析张伟,王克云(眉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眉山620010)【摘要】目的评价眉山市2009—2011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四川省眉山市2009—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
结果2009—2011年监测疑似麻疹病例316例,确诊麻疹24例,其中年龄小于8个月者占20.83%,≥15岁者达50.00%。
8~11月龄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者达20.83%,免疫失败者达12.50%,外地报告的眉山地区病例达37.50%。
麻疹监测系统灵敏性较高,超过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的要求;监测系统及时性、个案调查质量、麻疹实验室质量均保持在高水平。
结论四川省眉山市麻疹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发病年龄呈“双向分布”,需提高8月龄和1.5岁儿童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提高免疫接种质量,继续保持麻疹监测系统良好运转。
【关键词】接种;麻疹/流行病学;分析监测;流行病学特征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5-2284-02中图法分类号:R511.1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measles surveillance in a city during2009-2011Zhang Wei,Wang Keyun(Meishan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eishan,Sichuan62001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 in Meishan during2009-2011 and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measles.Methods To analyze the data of measles surveillance in Meishan during2009-2011by the describing epidemiology method.Results During2009-2011surveillance,316cases of suspected measles were found and24cases of measles were diagnosed.Among them,the patients with age<8months accounted for20.83 %,and the patients with age>15years accounted for50.00%.The patients with age8-11months and unvaccinating measles vaccine timely accounted for20.83%,the unsuccessful immunization reached12.50%,and the local cases reported in nonlocal places was37.50%.The 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 had the high sensitivity,surpassing the requirement of exclusion cases of 2/100000.The timeliness,case survey quality and the laboratory quality of measles vaccine all remained at the high level.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measles is low in Meishan.The onset age demonstrates the bidirectional distribution.The timely vaccination rate of children aged8months and1.5years should be increased,and the vaccination quality also should be in-creased.This surveillance system should be continued to keep running well.【Key words】Vaccination;Measles/epidemiology;Analysis and surveillance;Epidemiologic features2009年四川省制定了《四川省麻疹监测方案》,并运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了解吉安市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状况。
方法将吉安市健康人群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样40人,共280人,采集血清,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种麻疹IgG抗体水平。
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41例,抗体阳性率为50.36%,GMT为236.08。
结论吉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
为了解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免疫水平,提出科学的麻疹防治措施,于2008年对吉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在吉安市健康人群中按﹤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进行分层,每组随机抽取40人,共280人作为调查对象。
每人采集静脉血2ml, 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1]。
1.2 试剂和方法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全国病毒诊断中心实验室提供的ELSA检测试剂盒检测麻疹IgG。
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血清从1﹕200开始稀释至1﹕12800。
血清滴度≥200为阳性,<200为阴性[2]。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 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调查280人,麻疹抗体阳性141人,抗体阳性率为50.36%,GMT为236.08。
2.2 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各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886, P>0.05﹚,各年龄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169, P﹤0.05﹚,见表1。
2.4 不同免疫状况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调查对象中有免疫史者160人,麻疹抗体阳性112例,阳性率为70%;免疫史不详者88人,抗体阳性29例,阳性率为32.95%;无免疫史者32人,抗体阳性0例。
不同免疫状况人群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2,P<0.05﹚, 不同免疫状况人群之间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63,P<0.05﹚,见表3。
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了解延安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
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宝塔区、志丹县健康人群506名,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50人,采集血清;用ELISA 法检测人群血清中麻疹IgG 抗体水平。
结果人群麻疹IgG 抗体GMT 为1:611.89,阳性率77.27%,<1岁最低,GMT 为1:181.16,阳性率44 %,1~2岁较高,GMT 为1:910.10,阳性率81.13%,1~6岁随着年龄的增长GMT 和阳性率呈下降趋势,7岁以上GMT 和阳性率明显增高。
结论延安市健康人群的麻疹IgG 抗体水平比较高;6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人群有增加趋势,局部仍有麻疹暴发的可能,关注6岁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必要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麻疹疫苗(MV )的广泛应用,已使延安市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特别是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下降更为明显。
为了解延安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免疫水平,有针对性采取科学防治措施,于2019年随机抽样确定宝塔区、志丹县健康人群506名,采集血清, 检测麻疹抗体水平。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确定宝塔区3个街道办事处和志丹县5个乡镇(均为农村)健康人群506名,分为<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50人,采集血清.2 方法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冻存统一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麻疹IgG 抗体,试剂由德国赛润维润公司生产。
以抗体滴度≥1∶200为阳性。
3 统计分析用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2.1 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 )共调查监测506人, 麻疹抗体阳性391人,抗体阳性率为77.27%,GMT 为1:611.89。
安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的报告摘要】目的了解安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出科学防控措施。
方法在安康市每一个县(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作为监测点,将人群分为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调查30人,共计划调查采样210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
结果共检测合格血清标本2107份,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1789人,阳性率为85%,不同免疫史、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县(区)麻疹抗体水平之间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安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不高,应切实做好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并提高冷链运转质量和基层防保人员预防接种技术水平。
【关键词】健康人群麻疹 lgG抗体监测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科普利克斑(Koplik spots)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属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自安康市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为了解安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有效地监测和控制麻疹疫情,实现消除麻疹目标任务。
安康市于2011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依据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中人群免疫水平监测中技术要求,制定出《安康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方案》,在全市十个县区,每县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确定一个乡镇为监测点,当该乡镇年龄组人数不足时,向邻近乡镇扩展,采样直至达到要求人数。
在各监测点依照<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分为7个年龄组,在各年龄组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30人。
全市共抽取适龄人群血清2110份,其中合格血清标本2107份。
1.2标本采集与检测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3ml,静置提取血清,在低温下保存,统一送市级疾控中心并由其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麻疹IgG 抗体。
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南立娟;顾苏仪;徐冬冬;武桂森【期刊名称】《疾病监测与控制》【年(卷),期】2010()12【摘要】目的了解全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方法在11个盟市中随机抽查1893名0~25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
结果检测的1893份血样,麻疹IgG抗体阳性1285份,阳性率为67.88%,阳性率最高为88.00%,最低为53.30%,经x^2检验,地区之间有非常统计学差异。
麻疹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有850人,保护率为44.90%,几何平均滴度896,男性阳性率为69.58%,几何平均滴度870;女性阳性率66.33%,几何平均滴度922,经x^2检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
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15~25岁组抗体水平较低,0~2岁组抗体水平最高。
结论麻疹抗体水平低的地区,存在麻疹流行和暴发的隐患,要切实做好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做好麻疹预防工作。
【总页数】2页(P654-655)【关键词】麻疹;健康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作者】南立娟;顾苏仪;徐冬冬;武桂森【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1【相关文献】1.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J], 田晓灵;顾苏仪;刘颖;闫绍宏2.卢湾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分析 [J], 徐枫;陈云华3.宁夏2012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2013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 [J], 石晓娟;杨媛媛;周莉薇;张颖;马金宇4.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分析 [J], 熊玉兰;5.常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J], 姚杏娟;姜维平;王亚龙;陆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