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口服降糖药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12
糖尿病典型医案总结范文(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条据书信、规章制度、礼仪常识、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normative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tiquette knowledge, self introd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糖尿病典型医案总结范文(精选5篇)糖尿病典型医案总结范文(精选5篇)糖尿病典型医案总结范文篇1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口号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实践能力习题及答案(一)1.患者男性,58岁。
素有小便不利,排尿困难,现尿少尿闭,恶心呕吐,口中尿臭,发热口干而不欲饮,头痛烦躁,严重者可神昏抽搐,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黄连解毒汤B.黄连温胆汤C.黄连泻心汤D.黄连阿胶汤E.泻心汤【答案】B【解析】素有小便不利,现尿少尿闭,舌苔黄腻,脉滑数,故为慢性肾衰竭的湿热证,应选黄连温胆汤。
2.患者女性,28岁。
因大出血导致急性肾衰,经治疗后尿量增多,每日尿量3000ml左右,现面色萎黄,全身疲乏,咽干思饮,手足心热,尿多清长,舌红少津,脉细。
其中医治法是A.清热利湿B.利水消肿C.养阴清热D.滋阴补肾E.益气养阴【答案】E【解析】全身疲乏,手足心热,所以是气虚阴虚,其中医治法是益气养阴。
3.患者男性,59 岁。
素有蛋白尿,诊为慢性肾炎,近 2 个月因工作劳累,有明显疲劳感。
查血常规,HGB 85g/L,RBC 2.8×1012/L,急查血肌酐 345μmol/L,BUN 16.7mmol/L,血钾6.7mmol/L。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口服利尿剂B.肾脏移植C.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D.血液透析E.口服氧化淀粉【答案】D【解析】HGB 85g/L,RBC 2.8×1012/L,急查血肌酐 345μmol/L,BUN 16.7mmol/L,血钾 6.7mmol/L,符合血液透析指征,所以应采取血液透析。
4.患者男性,49岁。
慢性肾衰5年,血压160/92mmHg。
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口干咽燥,渴而喜饮,腰膝酸软,大便易干,尿少色黄,舌淡红少津,苔薄白,脉弦。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杞菊地黄汤B.天麻钩藤饮C.镇肝熄风汤D.六味地黄丸E.一贯煎【答案】A【解析】慢性肾衰——肝肾阴虚证证候:头晕头痛,耳鸣眼花,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口干咽燥,渴而喜饮或饮水不多,腰膝酸软,大便易干,尿少色黄,舌淡红少津,苔薄白或少苔,脉弦或细弦,常伴血压升高。
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护理指导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紊乱,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的病变,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诊断为糖尿病后不能盲目用药,因为糖尿病患者病情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治疗方案不同,大多数患者只需要在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基础上口服一些降糖药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要求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合理选择降糖药物,使药物的副作用对病人的损害降到最小,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应用及护理指导介绍如下:1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1.1药物的种类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
1.2适应症和禁忌症磺脲类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治疗及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有一定胰岛素分泌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正常或偏轻的患者。
禁忌症:1)1型糖尿病患者2)妊娠及哺乳期3)糖尿病病人发生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和手术的患者及发生代谢紊乱病人。
4)已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肾脏损害时应及时采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1.3药物的副作用及护理指导副作用 1低血糖这是磺脲类降糖药主要的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副作用,严重的低血糖反复发作可引起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致死亡。
2体重增加3其他如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头晕•视力模糊等较少见。
护理指导1)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并注意饮食,用药及运动的时间。
2)避免饮酒,以免戒断反应。
3)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应及时采取措施,口服或静脉补充葡萄糖。
2 双胍类2.1药物的种类二甲双胍降糖灵2.2适应症和禁忌症适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用是让身体里面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利用上能够提高,也可与磺脲类联合使用。
禁忌症 1 伴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慢性胃肠病及消瘦的患者2 服药后有严重胃肠道反应3 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4 嗜酒及长期服用西咪替丁的患者2.3副作用及护理指导副作用 1 乳酸性酸中毒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最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乳酸性酸中毒2 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
比格列酮的注意事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比格列酮的注意事项》的内容,具体内容: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下面我带你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1、对本品或制剂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本品只有在胰岛素...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下面我带你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1、对本品或制剂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本品只有在胰岛素存在情况下才发挥抗高血糖的作用,因此,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患者。
对有胰岛素抵抗的绝经前停止排卵的患者,用噻唑烷二酮类包括吡格列酮治疗,可导致重新排卵。
2、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吡格列酮。
在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尽量使用低剂量的吡格列酮。
使用吡格列酮治疗,尤其是长期或高剂量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
如患者在使用吡格列酮过程中如出现血尿、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吡格列酮为处方药,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医生应定期评估吡格列酮的治疗效益,权衡用药利弊,为患者制定合理、安全的糖尿病治疗方案。
吡格列酮的不良反应1.血液可出现贫血,在临床实验中,血红蛋白平均降低2%~4%(在开始治疗的4~12周更明显)。
单用本品时,贫血发生率为1%;联用二甲双胍时,贫血发生率为1.2%。
导致贫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血容量增加。
2.心血管系统可导致血容量增加,进而可因心脏前负荷增加而致心脏肥大。
单用本品时,轻至中度水肿发生率为4.8%;联用胰岛素时,水肿的发生率(15.3%)高于联用磺脲类抗糖尿病药或二甲双胍。
3.神经精神系统有资料显示,单用本品时头痛发生率为9.1%。
此外,一个小规模对照实验研究发现,9%的患者出现了感觉异常。
4.代谢/内分泌系统本品联用磺脲类抗糖尿病药治疗时,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当胰岛素分别联用本品15mg和30mg治疗时,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8%、15%。
常用降糖药一览表
在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慢性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降糖药物种类也日渐增多,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常用的降糖药物,以下是一份常用降糖药一览表:
口服降糖药
1. 胰岛素分泌增加剂
•磺酰脲类药物
–二甲双胍
–依格列汀
–瑞格列奈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
–伽马胰葡醇
2.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罗格列酮
–帕格列酮
•苯磺酸类药物
–罗格列酮
–よ旦
注射用降糖药
1.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
•中效型胰岛素
•长效型胰岛素
2.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利普珠生
总结
这份降糖药一览表旨在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清楚地了解常用的降糖药物及其分类。
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师建议进行综合考虑,切勿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同时,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和剂量控制,遵循医嘱,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身体健康。
谈谈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摘要】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由此可见,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
通过对社区糖尿病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饮食疗法、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及服用降糖药的注意事项,学会监测尿糖和血糖,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关键词】护理学;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加,据权威的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4%,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是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
然而我国糖尿病病人普遍不重视自身病情的控制,对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加强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对减轻和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将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介绍如下。
1基本知识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和(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晚期常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1.1高危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运动少者;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者;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即新生儿出生体重>4kg)者或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者;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
1.2临床特征为血糖增高、尿糖出现、葡萄糖耐量减低。
1.3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1.4糖尿病分型及特点i型糖尿病:青少年起病者,起病急,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的倾向;i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起病缓慢、隐匿,常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于健康体检时发现。
其他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损伤、药物或化学物质作用、激素作用、某些遗传病、胰岛素受体病变等导致的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用药1胰岛素促泌剂1.1磺脲类降糖药此类药物降糖机制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不是增加胰岛b细胞胰岛素合成,它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受体相结合,关闭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引起细胞膜动作电位去极化,使钙离子内流而刺激胰岛素分泌。
磺脲类药物除刺激胰岛素分泌外还能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故能增加外周胰岛素浓度[1]。
基于以上机理,目前磺脲类药物一般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胰岛素分泌量不足的患者,根据其在血中半衰期长短,一般每日服2~3次,临床可与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合用。
本药不良反应可见低血糖、肠道反应、皮疹等,且磺胺药过敏者慎用。
1.1.1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860)为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仍在采用,口服由胃肠道稀释,2~3h达至血药峰值,半衰期约为6h,促进作用时间可以超过6~8h,属于短效磺脲类药物。
本品主要经肾脏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产物并无活性。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每日剂量500~3000mg,分后2~3次餐前30min口服。
1.1.2格列喹酮(gliquidone,糖适平)在第二代降糖药中值得一提,它由德国生产,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生产线在国内生产,其降糖作用虽然不及格列本脲及美吡达,但其胰外作用对改善胰岛素抵抗较为明显[1]。
本药特点是吸收快、代谢快,2~3h血药浓度达峰,半衰期短,仅1.3~1.5h,主要经胆汁排泄,5%经肾排泄,故本药尤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
每日剂量30~240mg,分3次餐前30min口服。
1.1.3格列美脲(glimepride)就是新一代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1995年在瑞典上市,它就是fda核准的第一个可以与胰岛素同时采用的磺脲类药物,它也就是唯一辨认出可以与非政府的胰岛素受体二者促进作用、减少葡萄糖中转和葡萄糖中转子抒发的药物,藉此达至降糖促进作用。
其特点就是对胰腺轻易促进作用相对较低,胰外促进作用显著,故能减少低血糖的危险。
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精选7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尿病治疗心得体会(精选7篇)1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共同关注糖尿病”,为响应联合国的号召,唤起全社会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视,推动糖尿病防控工作的开展,结合我院实际,于11月14日前后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在做好日常宣传工作的同时,在世界糖尿病日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把预防糖尿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百姓真正了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做好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11月11日下午4时,在我院内分泌科的健康宣教室举办了大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参加教育的人数约100人,有患者、家属、有高危人群及健康人,通过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
二、围绕今年糖尿病日宣传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11月14日上午,在我科主任的带领下,10余名医护人员在门诊大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免费义诊及医疗咨询活动,现场活动气氛热烈,群众纷纷向医务人员咨询糖尿病相关知识,还就自身糖尿病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应该注意的问题向医务人员咨询。
医务人员就患者在饮食控制、规律服药、监测血糖和体育锻炼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向大家宣传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教育群众改善饮食结构良好控制体重,增强体质锻炼,提高生活质量,远离糖尿病。
三、免费为百姓测量血糖:测量血糖是监测糖尿病的最好手段,借此次活动也开展了免费测量血糖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了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此次共计为100人免费测量,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四、向前来我院就诊的群众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受益人数达500余人,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大家能够主动了解相关健康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知晓率,让宣传真正起到作用。
核准日期:2017年09月29日修改日期:2019年06月27日2019年09月25日2020年03月16日2020年04月20日2020年06月24日2021年07月22日卡格列净片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卡格列净片商品名称:怡可安®英文名称:Canagliflozin Tablets汉语拼音:Kageliejing Pian【成份】主要成份:卡格列净化学名称:(1S)-1,5-脱水-1-C-(3-{[5-(4-氟苯基)噻吩-2-基]甲基}-4-甲基苯基)-D-葡萄糖醇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4H25FO5S 1/2 H2O分子量:453.53【性状】本品为黄色胶囊形薄膜衣片(100mg规格)或白色至类白色胶囊形薄膜衣片(300mg 规格),除去包衣后应显白色。
【适应症】本品与二甲双胍联用: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配合饮食和运动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本品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用:当联用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配合饮食和运动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本品不建议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
【规格】(1)100mg;(2)300mg(以卡格列净无水物(C24H25FO5S)计)【用法用量】1. 开始本品治疗前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应评估肾功能,并在治疗开始后定期进行评估。
(参见【注意事项】)对于既往未接受过本品治疗的血容量不足患者,开始本品治疗前建议纠正这种情况。
(参见【注意事项】、【老年用药】)2. 推荐剂量本品的推荐起始剂量为100mg每天一次,当天第一餐前服用。
对于耐受本品 100mg每天一次的剂量、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60mL/min/1.73m2且需要额外血糖控制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300mg每天一次(参见【注意事项】、【药理毒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影响产妇的健康,还会对胎儿造成负面影响,如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
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在空腹状态下血糖≥ 5.1mmol/L,进食后1小时血糖≥ 10.0mmol/L,进食后2小时血糖≥ 8.5mmol/L。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所有孕妇在妊娠20周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并对高危人群也应在孕早期进行筛查。
OGTT是通过让孕妇在空腹时饮用口服葡萄糖水后检测血糖的变化情况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标准OGTT方法为在空腹状态下饮用75g葡萄糖水,随后在1小时和2小时分别测定血糖值。
目前,也有研究支持OGTT改为在餐前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测定血糖,并以此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需要立即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很多轻度和中度的病例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管理得到控制。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管理和运动。
饮食管理方面,建议患者控制总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摄入。
对于需要进食的病例,应分多次进食,避免一次进食过多食物。
运动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等,但要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控制血糖,或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药物干预。
目前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中,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使用。
研究表明,一些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等,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有一定疗效。
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
多数患者需要使用一种或多种胰岛素。
总的来说,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严重的病例,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及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其诊断和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一、糖尿病概述1.1 什么是糖尿病1.2 糖尿病的分类和症状1.3 糖尿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1.4 糖尿病的流行状况和危害二、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2.1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2.2 饮食控制的原则2.3 体育锻炼的好处和方法2.4 控制体重的重要性2.5 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三、糖尿病的饮食指导3.1 糖尿病饮食的目标和原则3.2 饮食中的营养素和分配3.3 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控制3.4 饮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选择3.5 饮食中的纤维和膳食纤维补充3.6 食物的选择和准备方法四、糖尿病的运动指导4.1 运动对糖尿病的益处4.2 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4.3 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4.4 运动过程中的血糖监测和调整五、糖尿病的药物治疗5.1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和作用机制5.2 胰岛素的种类和使用方法5.3 药物治疗的监测和副作用5.4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六、糖尿病的并发症防治6.1 血糖控制对并发症的重要性6.2 微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6.3 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6.4 糖尿病足的防治措施七、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7.1 糖尿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7.2 应对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7.3 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咨询的重要性7.4 积极面对糖尿病的心态和生活态度附件:1.糖尿病饮食记录表2.糖尿病运动记录表3.糖尿病血糖监测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有关疾病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药品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了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3.《食品安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循的食品安全要求和责任。
病程书写规范系列之糖尿病诊断依据:2型糖尿病:患者接近老年起病,当时以“两多”症状为主,查空腹血糖170mg/dl,予饮食控制,先后服中药,口服降糖药,偶测空腹血糖3.8-5.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于10-17mmol/l。
病程已17年,从未发生过酮症酸中毒,考虑2型糖尿病的诊断基本成立。
另有泡沫尿史10年,可行24小时尿液白蛋白定量检查。
必要时查GFR了解有否糖尿病肾病存在。
其自觉视物模糊1年,应查眼底明确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至于双足麻木,可行肌电图检查,了解是否有周围神经病变。
鉴别诊断:1.自身免疫介导的1型糖尿病(迟发型):多于20-40岁起病,但可见于各个年龄组。
本病的发病之初在治疗上与2型糖尿病相仿,即而口服降糖药有效。
一般经过半年,最多平均不超过61/2年需依赖胰岛素治疗。
此类患者大多体型消瘦、胰岛功能差、有酮症倾向,查GAD-Ab 、IA2-Ab等抗体阳性。
该类患者接近老年起病,先后以中药及口服降糖药治疗,病程已达17年,从未发生过酮症酸中毒,似与本病不符。
可查GAD-Ab 、IA2-Ab加以鉴别。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由线粒体基因突变所致,本病母系遗传,患者常合并神经性耳聋、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病变诸如马凡氏综合征等表现。
该患者缺乏母系遗传的糖尿病家族史及本病特有的临床表现,缺乏依据。
可进一步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分子学检查排除该病。
3.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既往无胰腺炎症,肿瘤,手术,外伤史,缺乏甲亢、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内分泌疾患史,无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影响代谢的药物史,因此目前暂无以上疾患的依据。
1。
2024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漫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攀升至2017年的12.8%。
糖尿病通常伴随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疾病负担严重然而我国患者血糖达标率不及50%。
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往往需要多药联用,临床治疗亟需新的药物选择。
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lu cokinase activator, GKA)多格列艾汀(dorzagliatin)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物。
2022年9月30日,多格列艾汀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 l M 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批准上市,适用千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可单药或与盐酸二甲双肌联合使用。
为新诊断及二甲双肌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目前,临床对多格列艾汀的使用经验较少,尚缺乏对其适宜人群、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 DR) 识别和应对措施等方面的临床指导意见。
鉴千此,由北京医院牵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临床医学、药学和循证专家,基千循证证据和临床实践、采用德尔菲法经过3轮专家意见收集和充分研讨拟定了《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药学专家共识》,旨在为多格列艾汀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药物概述多格列艾汀为异位变构葡萄糖激酶全激活剂,主要作用千胰岛、肠道内分泌细胞以及肝脏等葡萄糖储存与输出器官中的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 GK),可改善T2DM患者血糖稳态失调。
2022年12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学合作中心将多格列艾汀归为一种新机制的降糖药物,并编入ATC代码系统,代码为A10BX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