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3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2.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掌握城市重新兴起的史实,了解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过程。
2.知道城市居民的身份,以及身份的变化。
3.知道大学兴起的过程。
重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城市自治,大学兴起的过程。
难点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过程。
德国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中世纪的城市是如何兴起的?它具备哪些特点?让我们步入历史的殿堂,走进《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罗马城市的衰败教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2.城市的复兴(1)背景:10世纪开始,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史料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教师: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随着西欧开始恢复哪些地区出现了城市的复苏?学生: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早期城市的特点特点1: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中世纪城市规模相当有限,平均人口仅为数千人。
到14世纪,一般大城市不过2万余人。
特点2:主要是手工业和商业中心,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属性。
3.城市自治中世纪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城市处于各级封建主的控制之下。
为了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展开了争取自治的斗争。
史料1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它的毛纺织业发达,是当时法国毛纺织业的中心。
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
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
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目标:1、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
2、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
3、体会中世纪市民追求人生自由、争取城市自治的勇气,感悟“走出中世纪”来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
学习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学习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新课讲解:知识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中世纪的西欧,有90%的人生活在庄园里,只有10%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自由”是一个美好的名词,城市的自由更是吸引着西欧庄园里的人们。
1、城市的兴起①时间:从10世纪起;②兴起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③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④兴起地点:在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上⑤著名城市:英格兰——伦敦、法兰西——巴黎、意大利——威尼斯⑥新兴城市的特点: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商人和手工业者聚集;规模小,人口少。
这些新兴城市的交通便利,更容易获得廉价原料,也方便产品的销售。
城市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大量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聚集,逐渐形成了市场和居民区,并在此基础上扩大,最终形成了城市。
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一般在5000人左右,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法国的巴黎大约为6万人,而与此同时的中国,北宋的都城开封已经有百万人口。
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2、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①城市居民为什么要争取自治权?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
②争取自治权的常用手段都有哪些?斗争的结果如何?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出现了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知识框架】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重点梳理】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兴起(1)背景: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2)概况: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1)背景: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2)手段: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3)结果: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
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4)典型: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2.城市居民的身份居民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
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当他们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影响(1)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2)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3.大学的兴起【知识延伸】1.为什么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从政治角度说,乡村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而城市市民有较大自由;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工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 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过程与方法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世纪市民追求人生自由、争取城市自治的勇气,感悟“走出中世纪”来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教学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
实际上,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材料和图片展示: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
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2.教师提问: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乡村);关键词: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3.教师提问: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提示:逃往城市。
4.教师过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5.教师提问: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
其中兴起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有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等。
6.教师提问: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提示: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材分析】本课以“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为主题概括了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以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中世纪城市的历史风貌。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及意义。
教学难点:西欧城市的特点。
【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绘制图示法、探究学习法。
【新课导入】米兰,因建筑、时装、绘画、歌剧、足球、旅游、媒体、制造业、金融等闻名于世。
它曾是前西罗马帝国首都、伦巴第王国首都、米兰公国都城,现为世界最为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米兰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城邦和欧洲四大经济中心之一,是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和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
你知道米兰兴起于什么时候吗?同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还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讲授新课】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片所示四个欧洲著名城市,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同学们回答的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和英国的伦敦,这些城市是何时兴起的?哪些因素促进了这些城市的兴起?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内容来探究回答这些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补充: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过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促进城市兴起的因素有各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集市的出现。
西欧城市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就农业方面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剩余粮食,一部分农民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就手工业情况来看,手工业这时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集中的趋势,正是这种集中造就了西欧的城市。
因此,手工业是西欧城市的基础。
手工业品往往是买主定做,手工业者既是生产者又是商人。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城市内部开始分化,手工业和商业分离,出现了专门买卖原料和商品的商人。
西欧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那么,中国古代的城市也是“花朵”吗?古代中国的城市与中古西欧的城市有什么区别?教师幻灯片出示有关西欧和中国古代的城市图片。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学习中世纪城市的有关问题。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阅读课本42页自由和自治的城市一目,完成下列空格,思考回答相关的问题)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的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
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
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问题:(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出现了什么样的经济状况?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城市变成了废墟。
(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大约从什么时间开始?发展更快的城市有何特点?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
(3)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当时著名的城市有哪些?(结合课本44页的相关史事了解)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城市规模很小,人口较少。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重要知识点总结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兴起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兴起时间10世纪起分布特点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自由和自治的城市相对自治、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代表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英格兰的伦敦等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自治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影响积极影响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消极影响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城市居民基本居民手工工匠: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来源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获得途径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关联拓展西欧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不同拓展延伸大学兴起的历史意义大学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高等院校与研究单位,形成了专业的教师和研究队伍。
大学不仅成为整个欧洲知识积累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还逐渐成为新思想和新发明的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教材问题解答【P46课后活动】1.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选拔官吏的需要( ) 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2.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长期以来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国内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城市的兴起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突破,西欧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脱离农业而独立。
专业的手工业者逃离庄园,到最利于销售自己产品的地方聚居,商品交换发展起来,从而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主要介绍了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的兴起,包括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大学的兴起,包括大学的成立、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封建制度、宗教等。
但学生对于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大学的成立、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的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的过程和影响。
2.难点: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大学的成立、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探究学习法: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如封建制度和宗教等,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知识框架】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背景特点城市自治城市居民的身份{居民来源手工业和商业城市的作用大学的兴起{形成自治地位课程【重点梳理】1。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兴起 (1)背景: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2)概况: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2。
城市居民的身份居民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当他们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影响(1)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2)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3。
大学的兴起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自治学校。
教师私人办校也必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
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课程设置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