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外伤性基底节血肿临尿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1.23 KB
- 文档页数:1
【原创】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血尿的诊断血尿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常无其他症状。
而在体检或偶然中发现血尿。
国外统计,通过每年的健康检查,血尿的检出率约为2.5%一13%。
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为这些病人选择合适的检查,不误诊,漏诊,至关重要。
判断是否为真实性血尿应放在首位。
1. 真性血尿的确立某些食物(如甜菜,辣椒,番茄和含人造色素的食品等)、药物及代谢物(如利福平、大仑丁、酚噻嗪等)、血管内溶血、肌细胞损伤等,尿液均可呈红色(酱油样),易误为血尿。
鉴别点为尿沉渣镜检如无红细胞则为假性血尿。
妇女月经期、痔疮引起的污染性血尿及血液滴入正常尿造成的伪装性血尿,可在留取标本时加以注意。
剧烈运动后的血尿系一过性。
病人多次尿检查排除上述因素,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和〔或〕≥8000个/ml,即可诊断真性血尿。
真性血尿分类如下:按含血量分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按排尿过程分为初始血尿、终末血尿、全程血尿;按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血尿、反复发作性血尿、持续性血尿;按临床意义分为生理性血尿、病理性血尿。
1.1 血尿的发病机制1.1.1 直接因素感染、肿瘤、结石、外伤等直接损伤泌尿器官1.1.2 免疫损伤免疫复合物型、抗基底膜抗体型、补体沉积型等机制造成免疫损伤。
1.1.3 心脏因素左心衰竭——心博出量下降——肾血流量下降和〔或)右心衰竭——回心血流量下降——肾脏瘀血,二者共同造成肾脏缺血、缺氧——肾基底膜(GBM)损伤——通透性增加——形成血尿。
1.1.4 血容量不足由于重度脱水、大出血——血容量下降——肾脏血流量急剧下降——肾小动脉痉挛——肾皮质缺血——肾小管坏死——血尿。
1.1.5 血管因素肾小动脉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以致肾单位缺血,肾小球GBM通透性改变;系统性红斑狠疮(SLE)炎栓,肾小动脉栓塞,血管壁破坏;血栓形成后脱落,肾组织梗死等诸因素造成血尿o1.1.6 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肝病变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以致皮肤粘膜出血;抗凝药物应用等因素导致血尿。
血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血尿(Hematuria)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
它也可以由泌尿生殖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引起。
又可以是某些内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正常人在一般饮食、生活和活动的情况下,尿液中无红细胞或个别情况下偶然出现极微量的红细胞。
新鲜尿沉渣红细胞数在0-2个/HP范围内。
如Addis计数那么红细胞数在0-5×105/12h或男0—3×104/1h女0—4×104/1h。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傅余芹血尿:假设尿内红细胞异常增多为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尿RBC>3/HP,或尿沉渣〔Addi’s〕计数12小时尿RBC>50 万或1小时>10 万。
临床分为:镜下血尿〔microhematuria 〕:尿色正常,仅能用显微镜检出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macrohematuria〕:假设尿液中含血量>1ml/1000ml那么尿液呈红色或呈洗肉水色,称肉眼血尿。
二、血尿的诊断:具有如下特点即可确定为血尿:1.肉眼观察:留取新鲜尿液呈不透明的红色混浊液体,静置后容器底部有一层红色沉淀,震荡呈云雾状。
2.尿离心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数每高倍视野>2个;Addis计数:红细胞数≥5×105/12h,男:红细胞数>3×104/1h,女:红细胞数>4×104/1h。
3.尿液潜血试验:阳性三、泌尿道根本构成:上尿路:肾、输尿管下尿路:膀胱、尿道〔后尿道、前尿道〕四、病因(引起血尿的主要疾病):〔一〕肾实质病变:1.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血管炎、流行性出血热·其他: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1〕感染性:急性肾盂肾炎或肾实质感染常伴发热及患侧腰痛。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辅助检查-CT影像诊断[单选题]1.患者,女,45岁。
CT扫描如下图,应诊断为A.肝癌B.肝硬化C.肝血管瘤D.肝囊肿E.肝破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①这是一张肝脏的CT扫描图片,无外伤史,可排除外伤性肝破裂。
②CT扫描示肝左叶囊性占位,边界清楚(A),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B),应诊断为肝左叶囊肿。
[单选题]2.男,30岁,头部摔伤3小时,头部CT平扫结果如下图,应诊断为A.左侧颞叶硬膜下血肿B.左侧颞叶硬膜外血肿C.基底节出血D.颅骨骨折E.脑囊肿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①这是一张头颅CT平扫图片,有外伤史。
②CT平扫示左颞叶内板下方梭形高密度影,且高密度影与内板之间有脑组织间隙,中线向对侧明显移位。
应诊断为左侧颞叶硬膜下血肿,而不是硬膜外血肿。
[单选题]3.患者,男.48岁。
咳嗽,痰中带血,胸部CT扫描如下图。
应诊断为A.大叶性肺炎B.支气管肺炎C.肺结核D.肺癌E.胸腔积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①这是一张胸部的CT平扫图片,故答案可能为肺炎、肺结核或肺癌。
②胸部CT平扫可见左上叶结节,隐约可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A);薄层CT扫描显示结节周围典型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B),故应诊断为周围型肺癌。
[单选题]4.患者,男,50岁。
右上腹胀痛1月,CT扫描如下图。
应诊断为A.肝癌B.肝硬化C.肝脓肿D.脾破裂E.肝破裂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①这是一张肝脏的CT平扫图片,无外伤史,可以排除外伤性肝破裂。
②CT扫描示肝右叶一类圆形巨大占位性病变,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影(A),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斑片状强化(B),应诊断为巨块型肝癌。
[单选题]5.患者,男,35岁。
饮酒后上腹痛8小时。
查体上腹压痛明显,CT平扫如下图,应诊断为A.肝癌B.肝破裂C.脾破裂D.急性胰腺炎E.肾损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①这是一张肝脏--胰腺--脾脏的CT平扫图片,无外伤史,可以排除外伤性肝脾破裂。
②CT平扫显示胰腺头、体尾部体积增大,轮廓模糊,胰腺实质密度减低,周围可见多量液体渗出,应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之临床综合第八章神经、精神系统第八章神经、精神系统第一节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一、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常伴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此外,还包括动脉炎、药源性所致,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引起,但较少见;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和颅内外夹层动脉瘤等。
有些病例很难找到确切的病因。
二、临床类型(一)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型见表2-9-5-1。
表2-9-5-1各类脑血栓的症状与体征类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完全性卒中较重、较完全,常于数小时(6h)达高峰进展性卒中呈渐进性加重,在48小时内仍不断发展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较轻,但持续存在,可在3周内恢复可分为:完全型、进展型、缓慢进展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二)依据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证据分型:1.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椎基底动脉主干、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的完全性卒中,局灶症状体征重,进行性加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显著,甚至可发生脑疝。
2.分水岭梗死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
常呈卒中样发作,症状较轻,恢复较快。
根据CT可分为以下类型:①皮质前型;②皮质后型;③皮质下型。
3.出血性梗死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4.多发性梗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闭塞引起。
三、临床表现(一)大脑中动脉闭塞见表2-9-5-2。
表2-9-5-2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临床表现部位临床表现主干闭塞对侧面舌瘫与偏瘫(基本均等性)、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三偏);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出现体像障碍皮质支闭塞分为上部分支卒中和下部分支卒中。
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以面部和上肢为重,下肢和足部受累较轻,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均等性偏瘫(可伴面舌瘫)、偏身感觉障碍,可伴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皮质下失语例题:运动性失语,其病变部位在:A.左侧大脑半球B.右侧大脑半球C.主侧(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D.角回E.第一、二颞回后部【答疑编号501113080101】『正确答案』C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A.高血压病B.脑动脉粥样硬化C.各种脑动脉炎D.血压偏低E.红细胞增多症【答疑编号501113080102】『正确答案』B(二)椎基底动脉闭塞引起脑干梗死,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等。
西医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备考指导-答案及解析一、Al型题答题说明:每一道试座下面有A、B、Cv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期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L【答案】D o解析:蛋白是大分子物质,构成胶体渗透压,不能形成晶体渗透压。
2 .【答案】(3。
解析: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
3 .【答案】E o4 .【答案】A o解析:炎症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
过程包括:变质、渗出、增生。
5 .【答案】B o解析:蜂窝织炎通常由链球菌引起,发生于疏松组织和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6 .【答案】D o解析:过敏性炎症和寄生虫感染的病灶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7 .【答案】D o解析:记忆题,考查急性炎症。
8 .【答案】Ao解析: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上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
9 .【答案】B o解析:医患沟通的意义是(1)医患沟通是医疗诊断的需要;(2)医患沟通是医学发展的需要;(3)医患沟通是减少纠纷的需要;(4)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
10 .【答案】D。
解析: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不可以反复提问,且尽量不实用医学专业术语,如里急后重、端坐呼吸等。
11 .【答案】A。
解析:医患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信托关系。
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职能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患者就医和医者行医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社会主义法制保护了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保健和康复的特殊职权,使之可以获得患者身体、心理、隐私等信息;患者为了诊治疾病的需要而信任医生,将必要的信息告诉医生,并委托医生为其解除疾苦。
因此,两者是建立在信赖基础上的特殊人际关系。
12 .【答案】A。
解析: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3 .【答案】B。
解析: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试卷2(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脑出血的确诊依据是(分数:2.00)A.争吵后头痛、呕吐B.偏瘫、偏盲、偏身感觉者C.急性偏瘫者,伴CT中对应区域有低密度病灶D.急性偏瘫者,伴CT中对应区域有高密度病灶√E.持续昏迷者解析:解析: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内血管非外伤性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内或脑室内形成血肿,一般均突然发病,因为脑出血的常见类型是基底节区出血,所以表现为突然偏瘫,急性期头部CT见基底节区附近高密度影,为血肿的典型CT影像表现,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2.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最重要的是(分数:2.00)A.控制脑水肿√B.给止血剂C.降低血压D.抗生素治疗E.给氧解析:解析:脑出血的最大危险是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最重要的内科治疗是控制脑水肿,以降低颅内压,常快速滴注甘露醇和静脉给予呋塞米等。
3.符合高血压病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是(分数:2.00)A.血压高于160/100mmHgB.年龄65岁以上C.脑叶出血30ml √D.内科治疗中病情加重,意识不清加重E.内科治疗中病情加重,出现呼吸暂停解析:解析:脑出血在下列情况下通常要考虑手术治疗:①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壳核30ml,丘脑出血≥15ml);②小脑出血≥10ml或者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③重症脑室出血。
4.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分数:2.00)A.高血压B.血液病C.先天性颅内动脉瘤√D.脑动脉硬化E.脑血管畸形解析: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约占50%~80%),其中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约占75%,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
5.下列各项不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是(分数:2.00)A.剧烈头痛B.颈项强直C.血性脑脊液D.偏瘫√E.呕吐解析: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
执业医师考点速记汇集1.解剖学考点•骨骼系统:记住主要骨骼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如肱骨、尺骨、桡骨等。
•生殖系统:重点记忆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名称、结构和功能,如卵巢、输卵管、子宫、阴茎、睾丸等。
•心血管系统:记忆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关注主要血管的走向,如颈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等。
•呼吸系统: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记忆重要呼吸肌肉的名称,如膈肌、胸膜等。
2.生物化学考点•糖类代谢:记住糖的分类、吸收和代谢途径,了解胰岛素和葡萄糖的关系。
•脂类代谢:重点记忆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途径,以及胆固醇的合成与负反馈调节。
•氨基酸代谢:了解氨基酸的分类、转运途径和代谢途径,注意重要氨基酸的名称与功能。
•酸碱平衡:记忆血液pH的正常范围,了解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尤其是肾脏的作用。
3.病理学考点•细胞损伤与适应性改变:记住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区别,了解细胞的肥大、萎缩和增生等适应性改变。
•炎症与免疫反应:了解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发生机制,记忆主要炎症细胞的名称和功能。
同时,记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肿瘤与癌症:重点记忆肿瘤的分类与命名规则,了解癌症的发生机制和转移途径。
同时,重点掌握常见肿瘤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内分泌系统疾病:记忆主要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的功能,了解常见内分泌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4.药理学考点•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记住常见药物的分类,了解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作用机制,尤其是激动剂、拮抗剂和酶抑制剂等。
•药物代谢与排泄:重点记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了解肝脏和肾脏在药物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药物副作用与相互作用:了解药物副作用的分类和致病机制,记住常见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
•临床应用与安全用药:重点关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了解其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5.临床诊断考点•体格检查:重点掌握各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和评估标准,如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系统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了解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参考范围,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等。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TBGH较为常见的症状,Macpherson等报道84%的病人人院时为昏迷状态,2%的病人有中间清醒期意识障碍可能与网状激活系统损伤有关,也可能与井发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有关。
(2)运动障碍
患者运动功能异常与锥体束损伤有关。
Katz等报道一组TBGH全部出现对侧偏瘫,6个月后仍有半数病人遗有上肢运动障碍。
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与血肿的大小无相关性,血肿累及内囊后肢或脑室周围白质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较差。
TBGH患者的锥体外系损害症状也较为常见,表现为肌张力异常,不自主运动等。
偏侧肌张力异常常是尾状核或壳核损害的表现,而不自主运动以苍白球损害较为常见。
(3)语言障碍
主侧半球TBGH可以表现语言功能障碍,如失语,构音障碍,命名不能等,非主侧TBGH可以表现为非主侧半球综合征:言语韵律缺失、左侧复视,疾病失认等。
Katz等认为DAI与TBGH 的共同作用破坏了皮层语言中枢与皮层下核团的联系,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多数病人的语言障碍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除上述表现外,TBGH还可以有幻觉、妄想等精神异常以及感觉异常。
虽然人部分的TBGH患者病情较重,但在未累及内囊的单纯型基底节血肿或位于非优势半球的小型基底节血肿可以仅有轻微的神经症状,并可以获得满意的恢复。
TBGH的幸存者大多遗有后遗症,主要有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及心理障碍等。
使用韦氏智力量表刘一TBGH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发现,大部分病人的智商值低于正常,且与病人的昏迷时间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