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史2
- 格式:ppt
- 大小:9.86 MB
- 文档页数:90
中外艺术史要略一、中外艺术史的概述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时代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
中外艺术史是对中外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
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外艺术史的要点。
二、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国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三大门类。
绘画方面,中国古代绘画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图》等。
雕塑方面,中国古代雕塑以佛教造像为主,塑造了众多精美的佛像。
建筑方面,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均衡和谐,代表建筑有万里长城和故宫等。
三、西方古代艺术史西方古代艺术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三大门类。
古希腊绘画以表现力和逼真度见长,代表作品有《维纳斯的诞生》和《最后的晚餐》等。
古罗马雕塑以真实主义为主,代表作品有大卫像和胜利女神像等。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例如古希腊的柱式建筑和古罗马的圆形剧场。
四、中世纪艺术史中世纪艺术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基督教宗教艺术和哥特式艺术两大流派。
基督教宗教艺术以宗教题材为主题,表现了基督教信仰和教义,代表作品有圣母像和圣经故事壁画等。
哥特式艺术以尖拱形建筑和浮雕装饰为特点,代表建筑有巴黎圣母院和米兰大教堂等。
五、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是15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艺术高峰时期,主要表现为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对古典艺术的追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透视法和光影效果为特点,代表作品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
建筑方面,文艺复兴时期恢复了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代表建筑有圣彼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等。
六、现代艺术史现代艺术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艺术形式,主要包括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个流派。
印象派以快速捕捉光线和色彩变化为特点,代表画家有莫奈和梵高。
中外工艺美术史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 彩陶文化又称。
2. 《舞蹈纹彩陶盆》是彩陶的杰出作品。
3. 唐镜中最具时代特色的纹样是4. “窑变”是的特色。
5. 我国青花的黄金时代指的是时期。
6. 斑铜是铜器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品种。
7. 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玻璃材料和玻璃制品都发现于8. 在染织工艺中,出现了“新月”、“虎纹”属于教的象征纹章9. 古希腊金属工艺史中第一个辉煌时期是文化时期。
10. 意大利玻璃器生产中心是11.17 世纪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是12. 骨灰瓷是属于的特产。
13.19 世纪以后,新古典主义时期,欧洲玻璃工艺的代表地是14.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是巴黎和15. 包豪斯的黄金时期是。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于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 人类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 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中石器时代2. 原始社会的陶器工艺品种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A. 灰陶和几何印纹陶B.彩陶和黑陶C.彩陶和白陶D.几何印纹陶和黑陶3. 原始瓷器创烧于( )。
A. 早商时期B.原始时期C.西周时期D.夏朝晚期4. 明代刺绣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 )。
A. 苏绣 B . 湘绣 C . 顾绣 D . 蜀绣5. 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宴乐、水陆攻战纹铜纹壶,属于我国什么时期的青铜器。
( )A. 春秋B.战国 C .秦 D.汉6. 陆龟蒙的“九秋风路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反映的是( )。
A. 越瓷的釉色B.越瓷的造型C.刑瓷的釉色D.刑瓷的造型7. 唐三彩属于( )。
A. 彩瓷B.青瓷C. 白瓷D.彩釉陶器8. 景德镇窑最富有特色和具有突出成就的是( )。
A. 青白瓷B.青瓷C. 白瓷D.粉青9. “四小名绣”之首为( )。
A. 鲁绣B.京绣C.湘绣D.汴绣10. 日本的陶瓷工艺以( )时代为里程碑。
A. 江沪时代B.奈良时代C.古坟时代D.镰仓时代11. 伊费工艺美术的成就主要体现为( )。
1.新石器时代在石质工具上的进步表现为磨光和钻孔技术,在长期的打制石器的探索和磨制时期的过程中,懂得了对石材形状、硬度、纹理等的选择,逐渐对诸如对称、均衡、工整、光滑等形式规律有了一定的感受。
2.在石器工艺的生产过程中,那些纹理细密、色泽晶莹的美石从中脱颖而出,随着加工工具的改进,玉器工艺从石器工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艺品种3.磨制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4.原始社会的陶器工艺品种主要有灰陶、白陶、彩陶、黑陶、几何纹陶等多种,而以彩陶和黑陶最具代表性。
5.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称仰韶文化。
彩陶是指一种会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6.根据彩陶时间先后和艺术风格的不同,人们又把彩陶文化分为半坡型(最为典型的是卷舌圆底盆)、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场型等五种类型。
7.半坡型彩陶的装饰纹样主要有宽带纹、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辩形纹等几何纹样和鱼纹、人面鱼纹、鸟文、蛙纹、鹿纹等动物纹样,尤以鱼纹和人面鱼纹最有特色和代表性。
卷唇圆底盆最为典型,比较有特色的造型有小口尖底和船形壶。
装饰方法主要有彩绘。
捺印、划纹、堆贴。
8.庙底沟型位于河南陕县庙底沟,庙底沟型彩陶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为典型,装饰纹样一回旋钩连纹最为流行。
彩陶多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采用黑白双关的装饰方法。
马家窑代表舞蹈纹彩陶盆,特点是一、满、二、内彩、三、点和螺旋纹的巧妙运用。
9.黑陶文化又称龙山文化。
鬶是龙山文化最为出色而有代表性的器物。
黑陶的主要纹样为弦纹。
10.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青铜是指红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青铜是我国古代继彩陶黑陶之后的又一个辉煌的艺术成就。
11.青铜器的制作,要经过炼矿、制范(陶范法又称泥模法)、熔铸(熔炉的坩埚称作“将军盔”)、装饰等几个过程。
12.青铜器的装饰方法主要有铸花(在模上雕刻花纹)、镶嵌玉石、错金银、印模捺印等。
福师《中外美术史》在线作业二-001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吴装画的特点不包括:()
A.颜色简淡
B.勾线为主
C.白色为主
D.都对
答案:D
2.关于中国画中的光说法错误的是:()
A.直射
B.不是直观可见的
C.没有固定方向
D.无处不在
答案:A
3.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翚
D.王原祁
答案:D
4.下列哪一幅中国古画对于街市招幌的描绘最细致:()
A.郭熙的《早春图》
B.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C.夏圭的《长江万里图》
D.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
答案:B
5.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
A.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答案:B
6.中国传统仕女画的“三白法”,通常用白粉涂在脸上的那一个部位?()
A.额头鼻梁下巴
B.额头鼻梁脸颊
C.鼻梁脸颊下巴
D.额头鼻尖颧骨
答案:A。
668中外艺术史参考书目
1. 《西方艺术史》(上、下)- 高振邦
2. 《世界美术史》- 郭廷以
3. 《大英博物馆艺术史》- 阿瑟·希勒
4. 《意大利艺术史》- 艾尔文·莫斯
5. 《法国艺术史》- 罗尔夫·托马斯
6. 《德国艺术史》- 莉迪亚·马克斯
7. 《俄罗斯艺术史》- 约翰·麦克安德鲁
8. 《中国美术史》- 梁思成
9. 《日本绘画史》- 长谷川潜
10. 《印度艺术史》- 古尔达斯·谢克斯纳
11. 《非洲艺术史》- 马加雷塔·兰格
12. 《东南亚艺术史》- 罗伯特·布朗
13. 《拉丁美洲艺术史》- 布莱恩·贝尔纳德
14. 《女性艺术家:从中世纪到现代》- 玛丽·加布里埃尔
15. 《艺术史上的名作》- 阿诺德·韦斯特格特
16. 《艺术如何被创造》- 莫里斯·梅兹罗
17. 《现代艺术史》- 约翰·塞尔
18. 《建筑史》- 约翰·史密森
19. 《摄影史》- 玛丽·沃纳斯
20. 《艺术市场史》- 理查德·费尔曼。
- 1 -。
中外艺术史教程范文艺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艺术发展历程和艺术作品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外各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在中外艺术史教程中,学生将会学到各个时期的重要艺术作品,以及这些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介绍一个中外艺术史教程的大致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中外艺术史教程中,首先会介绍一些最早期的艺术作品和文化遗产。
比如,在中国,会学到黄河流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艺术作品,如彩绘陶器和玉器等。
而在西方,会学到古埃及和古希腊的艺术作品,如金字塔、卡诺比库斯和巴特农神庙等。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早期文明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和宗教观念。
接下来,中外艺术史教程会进一步介绍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在中国,这包括了古代玉器、陶器、壁画、绘画和雕塑等不同艺术形式。
在西方,会学习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
通过学习这些时期的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并分析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中外艺术史教程中,还会重点介绍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艺术运动和艺术家。
比如,在中国,会学习到文人画和水墨画的发展,以及诸葛亮和齐白石等重要画家的作品。
在西方,会学习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兴起,如印象派和立体派等,以及梵高和毕加索等重要艺术家的作品。
通过学习这些艺术运动和艺术家,学生可以了解到艺术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以及艺术作品背后的思想和创作动机。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中外艺术史教程还会组织实地考察和观摩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亲眼看到一些重要的艺术作品,如故宫博物院、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等。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在实际场景中的展示方式。
除了让学生了解艺术史的知识,中外艺术史教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将通过学习和讨论不同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并学会分析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中外艺术史为母题的作品
中外艺术史上有很多以“母题”为创作的作品,以下是部分作品:
中国美术史上的作品包括《舞蹈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人物龙凤帛画》、《兵马俑》、《霍去病墓前石刻》、《马踏匈奴》、《击鼓说唱俑》、《马踏飞燕》、《长信宫灯》、《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兰亭序》、《游春图》、《步辇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五牛图》、《昭陵六骏》、《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等。
西方画家格瑞兹的作品《破壶》,画中娇小玲珑,皮肤娇嫩的妙龄少女,是画家爱慕的妻子安勒·卡弗列娥尔。
画中的窈窕少女,右臂上挎着的破壶,
突出了画面的主题,说明画家创作这幅《破壶》,并不仅仅是为了在画布上定格一个妙龄少女天真、稚气的美丽,而是为了表达艺术作品的劝诫说教意义。
此外,还有法国画家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
如需更多中外艺术史为母题的作品,建议查阅艺术类书籍或文献,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中外艺术设计史》完整教案目录•教案概述•中外艺术设计史概述•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外艺术设计风格流派•中外艺术设计案例分析•中外艺术设计未来趋势01教案概述掌握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其对艺术设计的认知和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当代艺术设计作品,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01020304教学目标与要求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风格流派及代表作品;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解析重要历史时期和代表性地域的艺术设计风格及特点,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030201教学内容与重点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设计风格及特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与反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参与度;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教学反馈02中外艺术设计史概述艺术设计的定义与分类定义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主要包含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综合设计内容。
分类根据设计对象和领域,艺术设计可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多媒体设计等。
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发展历程中国艺术设计史从古代手工艺制品到现代设计,经历了传统手工艺、工艺美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等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和体系。
中外艺术设计史范文中世纪的欧洲艺术设计以基督教宗教画和建筑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宗教与神秘主义的特点,体现了信仰与超越的内涵。
同时,在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的装饰艺术设计也经历了繁荣的时期,以几何图案和字体组合为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设计开始从宗教和神性中解放出来,呈现出更具个性和独创性的表现方式。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展示了人体和自然的精湛描绘技巧,被视为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与工业革命影响着艺术设计的方向。
新古典主义代表了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追求,追求秩序、纪律和对称,重视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础的审美准则。
同时,工业革命也使得工艺和工业设计得到了发展,如英国的中央文艺复兴运动和德国的包豪斯学派。
20世纪初的艺术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思潮。
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抽象艺术等运动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设计流派,例如俄国的庞贝尔运动和荷兰的德·斯蒂尔运动。
同时,装饰艺术运动也诞生于20世纪初,试图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例如法国的艺术和工艺联盟运动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
二战之后,现代主义设计成为主导,致力于简约、功能性和大众化,强调形式和功能的协调性。
美国的国际式设计和瑞士的海尔维提体设计成为代表。
然而,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质疑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现代主义思想,尝试重新关注人的感受和情感。
同样,地域与文化也开始在艺术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日本的超现实主义和英国的新民族主义设计。
当代设计则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融合,以及个人的表达和社会问题的关注,都在当代设计中展现出来。
总之,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发展是由于不同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所塑造的。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艺术设计记录了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成长与变迁。
不论是古代的文明遗产,还是现代的前卫设计,都让我们认识到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和无穷的创造力。
《中外艺术设计史》完整教案
一、前言
1.1引言
中外艺术设计史是中国设计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中国设
计活动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为设计发展提供了深刻的认识。
准确地
了解中外艺术设计史,对于加深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以及了解当代设计
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以《中外艺术设计史》
这本书为基础,介绍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发展历程,梳理中外艺术设计史发
展的时间轴,概述中外艺术设计史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外艺术设计史在当
代设计发展中的影响与意义。
1.2书籍简介
《中外艺术设计史》是一本历史性的设计史类著作,主要介绍中外艺
术设计史的发展历程,梳理中外艺术设计史发展的时间轴,概述中外艺术
设计史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外艺术设计史在当代设计发展中的影响与意义。
书中从中国古代设计史的演变,进而谈论西方设计史,再探讨设计发展技
术手段、理论和设计创作,综合了中外艺术设计的历史、理论、技术和实
践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比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设计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
二、中外艺术设计史发展历程
2.1中国古代设计活动
中国古代设计活动源自夏商时期。
艺术史教案二: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领略艺术之美领略艺术之美艺术是人类灵魂的抒发,是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个方面。
艺术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个人风格,创造出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凝聚了艺术家的智慧和灵感,同时,也记录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历史。
无论是中外,著名美术家的作品都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珍宝。
因此,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非常有必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艺术之美。
一、中国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1.张大千张大千是20世纪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篆刻家,被誉为“半个民族”。
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画、书法和篆刻的高峰。
其中最著名的是《百草园》和《春蚕》。
《百草园》是他晚年创作的一幅长卷,画面上面栩栩如生的描绘了百余种花草,展现了张大千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感悟。
《春蚕》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静谧而含蓄,展现了他深沉的文化积淀和凝聚的艺术情感。
2.吴冠中吴冠中被誉为“中国现代画的泰斗”,他的画作大多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内容。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黄山图》和《秋林山色》。
《黄山图》是吴冠中在60年代创作的一幅长卷,通过画家的笔触和色彩运用,将黄山的景色生动地表现出来,令人赞叹。
《秋林山色》是吴冠中在93年创作的,画面繁复而细腻,配以淡雅的色彩,十分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
3.张继张继是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以山水画闻名。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特别是他的关于雪景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代表作品是《百幅弥勒图》。
这幅画作集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式和意义,采用了特殊的创作方法和审美理念,将弥勒菩萨的形象形神兼备地展现了出来。
二、西方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1.莫奈莫奈是法国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是《睡莲》和《日出印象》,他的作品独树一帜,以明亮的色彩和充满自然气息的场景为特点。
《睡莲》是莫奈在1900年之前创作的绘画作品,主要描绘了花岗岩陡峭的峭壁上,睡莲在水中清幽的景象。
中外艺术史要略归纳总结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还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
中外艺术史涵盖了各个艺术领域的发展与演变,对于深入了解艺术的本质和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音乐四个方面进行概要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建立对中外艺术史的整体了解。
一、绘画史概要绘画是艺术领域中最为广泛的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绘画媒介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中外绘画史涵盖了古代至当代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古代绘画注重意境的表现,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而西方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艺术家们追求更为逼真的视觉效果,发展出了各种绘画风格,如巴洛克、印象派、立体派等。
二、雕塑史概要雕塑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塑造和刻画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外雕塑史从古代时期的石雕、木雕开始,逐渐发展出不同风格和技法。
古希腊雕塑以人体为主题,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动态感;中国古代雕塑则注重对神话人物和佛教形象的塑造。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雕塑在材料和表现方式上有了更多的创新,从抽象雕塑到装置艺术,不断拓展了艺术的边界。
三、建筑史概要建筑是一种通过结构和空间布局来创造功能性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中外建筑史涉及了古代至现代的建筑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宫殿和寺庙建筑为代表;而西方建筑则以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为起点,发展出了拱式和穹顶结构,并在文艺复兴时期推动了建筑的再次繁荣。
现代建筑则注重功能性、环境友好和创新,通过不同设计理念和材料,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
四、音乐史概要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和乐曲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中外音乐史覆盖了古代至当代的音乐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音乐以古乐和民乐为主要流派,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乐曲的意境;西方音乐从古典音乐时期开始,发展出了交响乐、戏剧音乐、民间音乐等多种形式,不同作曲家和音乐家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出了许多经典之作。
现代音乐则跨越了各种流派,包括摇滚、流行、爵士等,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时代的音乐审美。
中外舞蹈史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中外舞蹈史》2015 级群众文艺班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是系统普及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扎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作为舞蹈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沿着人类社会、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舞蹈艺术的发展沿革,让学生掌握史学知识的同时提升群众文艺班的史外舞蹈的审美情趣,有针对性、策略性和系统性的整合中外舞蹈的资源优势。
它与舞蹈技能技巧课之间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外舞蹈史学的基础理论,为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思考、研究舞蹈打下基础,为学生更好地表现舞蹈作品提供了理论指导,实现继续世界舞蹈传统文明,弘扬世界舞蹈传统文化。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外舞蹈文化的历史渊源,以中外民俗传统舞蹈为本,立足舞蹈传承的视角,从中外舞蹈文化的意蕴中分析舞蹈形态学。
掌握不同中外舞蹈不同的民俗文化及风情;多视角研究中外舞蹈文化的传播,使学生具有识别中外各种舞蹈的界定能力,开发学生学习中外舞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掌握舞蹈评论的写作未来的脉搏,传承和发展中外舞蹈文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我国原始舞蹈史入手,了解我国古今的舞蹈历史渊源,再进入西方芭蕾史纲,再进入现代舞的发展史,从而让学生掌握中外舞蹈的风格特性。
(2)结合其他舞蹈课程,拓展课堂的容量空间,开阔学生文化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在世界舞蹈文化风格的格调中,以“作品”调动“思维”,以“文化”促进“风格”,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中外舞蹈作品和鲜明的时代风格个性,增强快速掌握中外舞蹈不同地域各时期不同风格舞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理解力。
(3)本课程通过科学的讲授教学,结合多媒体,结合与学生谈论及作业练习,欣赏部分经典作品并分析,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进入图书馆查资料,激活学生独立撰写舞蹈论文的能力,继承创作发展、突破创新的能力和联想整合的能力。
中外艺术设计史重点艺术设计史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从古代到当代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设计风格。
以下是中外艺术设计史的一些重点内容:1.古代艺术与设计:古埃及和古希腊艺术在古代艺术设计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古埃及艺术以其独特的象征性和装饰性而闻名,而古希腊艺术则以其追求完美的人体比例和优雅的设计而闻名。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家们模仿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形式,重新探索了透视和人体比例等技术。
著名的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3.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运动强调手工制作和优质材料,并试图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
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包括威廉·莫里斯、查尔斯·伦封、彼得·贝伦斯和路易斯·康。
4.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中叶,艺术家们开始摆脱传统形式和主题,追求更抽象的表现方式。
抽象表现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情感,并以笔触和颜料的质地为重点。
这一运动的代表艺术家包括杰克逊·波洛克和马克·罗斯科。
5.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包括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和标识设计等。
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包括保罗·兰德、约翰·贝格、米尔顿·格拉瑟和保罗·隆贝尔。
6.数字艺术和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字艺术和设计成为了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方向。
数字艺术家运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创作艺术作品,并使用数字媒体传播和展示作品。
数字艺术家和设计师包括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奇普·斯科利和尼尔·G.这些是中外艺术设计史的一些重点,每个时期和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对于一个完整的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探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论西方美术史简议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姓名徐燕年级班级10227211专业包装艺术设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摘要在整个西方美术传说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罗马的雕刻艺术是师承希腊的,但与希腊相比又有其特点。
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的气息,人物雕刻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竣、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雕刻艺术。
目录摘要 (2)一、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关系 (4)1.1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上的联系 (4)1.2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关系 (4)二、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的区别 (5)2.1 古希腊雕刻艺术 (5)2.2 古罗马雕刻艺术 (6)2.3两者雕刻艺术区别的总简述 (6)三、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的影响 (7)结语 (8)参考文献 (9)一、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联系1.1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上的关系对于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关系,我认为:在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整个西方雕塑的传统发源于这两大文明。
古希腊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希腊城邦的总称,在古希腊兴起的数百年岁月里,古罗马只是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平原上,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小的城市。
希腊的艺术、哲学、宗教都极尽辉煌一时。
但是到了罗马崛起之后,这时的古希腊城邦已经逐渐的衰败。
不过罗马人相对贫乏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对希腊文化非常仰慕,大量的希腊人被聘为罗马贵族的家庭教师。
大量的希腊戏剧和文学被引入罗马的文化生活。
在当时,古罗马人受过良好教养的表现就是会读写说希腊语。
1.2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关系在公元1世纪,罗马征服希腊,古罗马是古希腊国土的征服者,却被古希腊文化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