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HSE资源库”加强海上安全系统化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309.53 KB
- 文档页数:1
水上作业及船舶HSE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上作业及船舶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和作业风险的存在,水上作业及船舶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与环境挑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水上作业及船舶HSE(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规定,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水上作业管理规定1. 岗位责任划分:明确船舶管理者、船舶操纵员、船员和保洁员等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义务,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都了解并严格执行自己的职责。
2. 作业风险评估:在水上作业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3. 安全培训与教育:确保所有从事水上作业的人员都接受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并了解工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正确应对。
4. 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作业风险评估结果,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每个从事水上作业的人员都佩戴并正确使用。
5. 管制措施:对于高危作业,需要制定详细的管制措施,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并由专人进行监控和检查。
6. 安全设施与设备:确保水上作业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如防坠落装置、紧急疏散通道等,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
7. 应急预案与演练:编制和实施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并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船舶HSE管理规定1. 船舶排污管理:船舶应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配备相应的污水和废气处理设施,严禁非法排放污水和废气。
2. 燃油管理:船舶应按照燃油贮存和使用标准,合理管理燃油,避免燃油泄漏和污染海洋环境。
3. 船舶维护与检修:定期对船舶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4. 船舶排放监测与治理:安装合理的排放监测设备,监测船舶废气和排污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5. 船舶航行安全:制定航行安全规定,包括船舶航行速度限制、航行通道选择等,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水上作业及船舶HSE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上作业及船舶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水上作业及船舶运营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船舶设计、制造、修理、经营管理、船员培训等相关行业。
第三条水上作业及船舶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是责任明确、措施有效、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第二章水上作业HSE管理第四条水上作业涉及的岸上设施、浮动设施和水上设施应当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对水上作业场所,应进行勘测,并编制安全生产规定和应急预案。
第五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组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机构的领导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岗位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岗位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七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
制度和规程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修改,及时补充和改进。
第八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规定、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第九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适合从事相应的水上作业。
对于岸上设施和浮动设施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及合格考核。
第十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包括救生设备、消防设备、通信设备等。
设备设施应当经过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其可靠性和使用性。
第十一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演练,检查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流程提供有关的修改建议。
第十二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估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
对存在的隐患,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排除。
第十三条水上作业单位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明确事故上报和处理流程。
强化QHSE体系,加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摘要】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加强安全管理,需要强化QHSE体系。
建立完善的QHSE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范管理和控制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加强设备维护与检修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可以为不时之需提供有效的紧急应对措施。
强化QHSE体系对于石油企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未来应该继续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强化QHSE体系,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建立,员工培训,设备维护,安全风险评估,应急预案,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石油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石油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在石油行业发生的一系列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这些事故不仅对人员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对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面对这些挑战,石油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QHSE体系,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当前全球石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石油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只有通过强化QHSE体系,加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公司员工和设施的安全,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建立完善的QHSE体系已经成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全球石油行业发展迅猛的背景下,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成为一项亟待加强的重要任务。
由于石油生产具有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石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隐患随时存在,一旦发生将给人员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浅海工程施工HSE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浅海石油工程建设作业的HSE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和国家财产免遭损失,保护环境,根据国家及上级有关浅海石油作业的安全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单位项目部、分包商海上施工作业的HSE管理。
第二章施工单位基本条件第三条凡参与浅海石油建设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取得《作业认可通知》。
并在开工前邀请公司生产管理、Q/HSE监督部门到现场审核开工条件办理《开工令》手续。
第四条工程项目负责人是HSE管理第一责任者,必须经专门培训,熟悉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的法律、法规,并对该项工程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承诺,负全面责任。
熟悉海洋气象、海洋环境和水文资料、相关的法规和应急预案。
第五条具备海上通讯、海陆联系、海上求生、海上救生、海上避难的必要条件和能力。
第六条服从海上HSE监察及管理(如和业主协商办理设施的备案)。
第三章施工人员基本条件第七条身体健康。
无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妨碍海上作业的其它疾病和生理缺陷。
第八条经过“海上求生”、“海上救生”、“救生艇筏操作”、“平台消防”等科目的专门培训,取得海洋石油作业出海合格证。
第九条熟悉相关的海洋石油作业健康安全和环保法规,服从HSE监察。
第十条服从海上作业的统一指挥和紧急避难的统一指挥。
第十一条熟悉并遵守《中石化安全生产十大禁令》和油田《海(水)上专业安全生产禁令》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遵守安全纪律、劳动纪律;遵守出海作业“十不准”规定,熟知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具有海上求生、救生能力。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并按照规程操作。
第四章海上施工作业一般HSE要求第十四条在铺管、起重和生活支持活动前应向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备案。
作业者和承包者在作业前15日向海油安办有关分部提交作业设施备案申请书和相关资料。
在试生产前45日报所在地的海油安办有关分部备案。
(25号令)第十五条项目开工前,应按有关要求由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有关人员培训。
强化QHSE体系,加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石油企业的生产活动涉及到大量的危险品和高风险作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甚至对周围环境造成灾难性影响。
强化QHSE体系,加强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成为当前各大石油企业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以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
石油企业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安全风险的认识。
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层次的员工,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各自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评估考核,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和有效性。
加强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要加强对于高风险作业的管控,建立高风险作业的专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高风险作业的条件和程序,确保高风险作业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除了以上针对生产经营中的具体措施外,石油企业还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责任、供应商及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方面,加强与政府的合作,积极响应政府的安全生产政策和法规要求,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加强与政府安监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和应对各类安全隐患。
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安全准入机制,要求其符合相关的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其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履行安全责任,防范外部安全风险。
还需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水上作业及船舶HSE管理规定一、水上作业HSE管理要求1、水上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应办理作业许可证。
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包括救生衣在内的个人防护用品。
2、临水区域应有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水上搭设的栈桥,操作平台应有防护栏杆和防滑措施。
3、在易落水区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衣器材,挂置点应醒目,摘取应方便。
4、夜间进行水上作业时,须有足够的照明。
5、进行登高作业,必须按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6、进行热工作业,必须按公司《热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7、禁止单人独自运行水上作业。
8、当风力超过6级时,或有影响安全施工的天气时停止水上作业。
9、所有水上作业人员不得向水中丢弃或倾倒任何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以及油类、污水等。
二、船舶HSE管理要求1、承包商所组织参与项目施工作业的船舶证书应满足以下要求:(1)、从事船舶运输以及相关业务的营业执照(2)、船舶运输许可证(3)、船舶财产和人员保险合同(4)、国籍证书和船舶所有权证书(5)、船舶检验证书(6)、船员适任证书(7)、其他证书2、承包商所组织参与项目施工作业的船舶资料应满足一下要求:(1)、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规定、防火防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等)(2)、作业期间的环保措施及人员责任(3)、船舶及主要设备大修后的检验报告(4)消防、救生演习记录;(5)安全会议、安全培训、安全检查记录;(6)海事局安全检查记录;(7)海事局批准的溢油应急计划;(8)其他证书和资料。
3、船舶应配备符合规范的消防设备以及救生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及时得到船级社的法定检验,保证设备运转良好。
(1)在船上工作的人员不得超过船上救生设备的总数(或海事局核定的救生设备数量)。
(2)承包商应该为参与作业的船舶配备适量的吸油材料,以便回收事故状态下溢到海面上的污油(3)船舶上应设置垃圾箱,将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分别存放,定期送交具有资格单位处理,不得在港池、海上倾倒垃圾。
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安全文化的构建海洋石油平台作为石油开采的重要基地,安全生产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的安全,企业必须构建完善的HSE(健康、安全、环境)体系。
而安全文化的构建是HSE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安全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的一项责任,更是一种必然选择,而且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那么,如何在海洋石油平台的HSE体系中构建安全文化呢?海洋石油平台必须倡导安全第一的理念。
安全第一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HSE体系的核心价值。
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带头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将安全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安全为重要因素来评估和规划企业的各项决策。
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真正感受到企业对安全的重视,接受安全管理的理念,自觉遵守安全规程,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HSE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规范。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危险源、作业流程、应急措施等,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熟知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危险源识别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强化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安全文化的构建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广泛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宣传周、安全文化节等形式,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并通过及时公布安全事故及事故原因,以案例教育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
第四,开展安全操纵和监督。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作业环境、作业设备、作业人员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置制度,鼓励员工发现并主动报告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迅速处理安全事故。
第五,加强安全管理资源投入。
企业应加大对HSE体系建设和安全文化构建的资源投入,提高各项设施设备的安全标准并进行更新换代,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安全文化的构建海洋石油平台是海上作业的基地,一直以来都面临着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建立健全的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成为保障海洋石油平台运营安全的重要措施。
而在HSE体系中,安全文化的建设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文化是一种积极的、通盘考虑的、基于信任的、具有改进性的文化,它将人员的安全观念、行为方式、管理方法等因素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安全保障的境界。
在海洋石油平台工作中,通过建立安全文化,可以使员工对安全问题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和保障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作用。
实现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付出努力:一、人员意识和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就是人员意识。
海洋石油平台HSE管理体系中,应该强化人员对安全的认识,让安全问题成为所有员工的责任。
除了培养员工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还需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安全风险情况,对员工进行分层次的安全教育和指导,以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而不同岗位的安全培训课程的内容可以针对岗位危险物品、通风和氧气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方式(如PPT培训、互动教学等)等,从而提高员工对安全措施的认识和执行力。
二、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海洋石油平台的HSE管理体系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既包括总体的政策、目标、执行标准,也包括具体的操作规程、操作流程等详细内容,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强化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安全工作的落实程度。
同时,针对海洋石油平台的全链条安全管理,需要开展审核监督、效果评估作业,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人员或作业进行惩处或重新培训,从而强化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和落实力度。
三、变革管理体制和文化氛围安全文化的建立还需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
首先,需要依据企业的发展,调整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让每个部门都要以安全为首要目标。
其次,需要鼓励员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崇实践创新、安全文化的方法,以不断推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安全文化的构建第一,建立安全文化的意识和价值观。
安全文化是一个组织内部对安全的认知、信念和价值观的集合体。
在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构建安全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倡导安全意识和价值观。
这需要从领导层开始,通过领导者的言行举止和决策实践,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让每一个员工都深刻认识到安全对于自己和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程和标准的习惯。
第二,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文化的保障和支撑,也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通过清晰的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工作程序,从而确保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构建安全文化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关键途径。
在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培训、应急救援培训、环境保护培训等。
通过培训引导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从而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
第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和倡导。
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广泛的宣传和倡导,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员工传递安全理念,凝聚安全共识,强化安全责任。
在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安全主题日等,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员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同和共鸣,促进安全文化的深入人心。
在构建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的安全文化过程中,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员参与,形成企业文化的统一认知,才能真正构建起安全文化的铜墙铁壁,确保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
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特别需要领导者的正确引领和全员的积极参与。
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安全文化的构建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海洋石油平台已经成为了石油勘探和开采的重要设施。
海洋石油平台的作业环境十分恶劣,并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海洋石油平台HSE (健康、安全和环境)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其中安全文化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安全文化的构建。
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文化是指在全体员工中建立对安全事项的共同认识和行为准则,通过这种文化,员工们在工作中能够时刻关注安全问题,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主动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而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需要完善的HSE体系为基础。
要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各类操作规程、安全标准和应急预案,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并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安全管理制度还应当包括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全面地进行调查和汇报,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事故预防。
要进行全员安全培训。
所有员工在入职之初都应该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HSE理念、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内容。
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技能培训和演练,加强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
通过培训,员工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安全规定。
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目标和绩效评估、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监测和改进等内容。
通过设定合理的安全目标,与员工共同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类安全风险,加强事故的监测和学习,及时改进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帮助海洋石油平台科学合理地管理安全事项,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绩效。
要加强安全文化的吸引和塑造。
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文化需要全员的共同努力,需要领导者的引领和示范。
领导者应当成为安全文化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安全理念,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和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树立安全意识。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水上作业船舶HSE管理规定(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36681水上作业船舶HSE管理规定HS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Waterborne Ships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水上作业HSE管理要求1、水上作业实行作业许可,应办理作业许可证。
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包括救生衣在内的个人防护用品。
2、临水区域应有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水上搭设的栈桥,操作平台应有防护栏杆和防滑措施。
3、在易落水区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衣器材,挂置点应醒目,摘取应方便。
4、夜间进行水上作业时,须有足够的照明。
5、进行登高作业,必须按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6、进行热工作业,必须按公司《热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7、禁止单人独自运行水上作业。
8、当风力超过6级时,或有影响安全施工的天气时停止水上作业。
9、所有水上作业人员不得向水中丢弃或倾倒任何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以及油类、污水等。
二、船舶HSE管理要求1、承包商所组织参与项目施工作业的船舶证书应满足以下要求:(1)、从事船舶运输以及相关业务的营业执照(2)、船舶运输许可证(3)、船舶财产和人员保险合同(4)、国籍证书和船舶所有权证书(5)、船舶检验证书(6)、船员适任证书(7)、其他证书2、承包商所组织参与项目施工作业的船舶资料应满足一下要求:(1)、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规定、防火防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等)(2)、作业期间的环保措施及人员责任(3)、船舶及主要设备大修后的检验报告(4)消防、救生演习记录;(5)安全会议、安全培训、安全检查记录;(6)海事局安全检查记录;(7)海事局批准的溢油应急计划;(8)其他证书和资料。
海洋石油平台HSE体系中安全文化的构建海洋石油平台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负责在海上进行钻井、生产、运输等活动。
因此,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而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全文化是指一种特定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促进员工在工作中持续关注和追求安全。
在海洋石油平台上,安全文化应该贯穿整个公司,涉及员工、管理层、承包商等所有人员。
首先,在公司中营造出一种安全至上、预防为主的工作氛围十分重要。
管理层应该明确表达自己对安全的承诺,同时要求所有员工遵循安全规程,并在工作中持续关注风险。
这些规程可能包括紧急情况的应对、装备维护、工作区域的清理等方面。
另外,为了激励员工遵守规程,管理层也应该明确表达奖惩制度,以此强化对安全的重视。
其次,进行安全培训并保证该培训质量也十分关键。
员工需要接受及时的安全培训,以掌握正确的响应方式和操作技能。
比如,员工需要知道如何正确佩戴设备、如何使用急救箱、如何行动在钻井台上发生事故等。
管理层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如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课程、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远程培训等。
同时,管理层还应该负责评估培训的效果,并在发现风险时及时纠正。
除了上述措施外,借助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安全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管理层可以组织员工参与安全检查,借由员工发现安全隐患和提出改善意见,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和技能。
此外,公司还可以建立安全联络员体系,任命一些员工为安全官,负责向管理层反映员工的安全问题和意见。
这些安全联络员可以与其他员工建立联系,以便在需要时迅速传达信息和响应突发事件。
总之,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文化是公司长期安全管理的基础。
通过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推动员工的参与,公司可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
这样就能够降低人员伤亡事件的风险并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公司的长期目标。
HSSE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1 HSSE管理体系1.1 HSSE管理体系的用途HSSE管理体系手册是重要的HSSE管理文件之一,它对我司范围内的陆上和海上施工HSSE管理程序和作业规范具有指导作用。
在海上作业时,应将本体系与作业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并制定出相应的文件确保施工安全。
作业队应按要求通过执行具体的项目HSSE计划来认真遵守本体系手册。
所有我司的高层管理者、船长、班组长应熟悉本手册的内容,同时对自己及下属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负责。
因此,他们应将HSSE管理程序和规范融入到日常生产活动中,培养自觉的安全文化,以实现公司和作业队的HSSE目标和指标,遵守作业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合同中的规定和要求。
作业队和作业船舶HSSE计划是本体系在作业现场的实际应用,同时分包商应该有自己的HSSE管理体系,本体系使合同中各相关方作业时不至于产生分歧。
如果分包商没有自己的HSSE管理体系或不符合我司的要求,我司则按自己的要求对分包商进行管理。
1.2 HSSE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本体系适用于我司业务以下人员和设施;所有员工;所有我司拥有的/管理的设施或船舶;所有我司陆上和海上作业;作业队或船上的所有分包商、甲方代表和其他相关方;1.3 HSSE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1.4 HSSE体系要素本体系参照了IAGC,OGP,ISM中的相关指南,它共包含以下七个要素:领导和承诺政策和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和资源风险管理计划和程序实施和监测审计和评审2 在码头不停产施工的情况下,HSSE保证措施。
2.1健全有效的HSSE组织机构建立施工现场项目建全有效的HSSE管理组织机构,其成员主要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HSSE经理、HSSE工程师等组成,一般3个层次,统一领导、管理、控制施工现场HSSE 工作的开展。
HSSE组织机构成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各负其职,各尽其能,统一管理、协调、控制施工现场HSSE工作的开展。
2024年油库大力推行HSE管理体系本网据“安全、环境与健康”报导:推行HSE管理体系是中石化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推行HSE 管理体系,江苏石油谏壁油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是加强宣传。
该库将中石化集团公司关于HSE管理体系、规范及编制指南下发到相关部门,组织职工学习,建立HSE管理理念,在办公区和生产作业场所张贴中石化下发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承诺和方针目标”,并打印下发到班组,使职工树立起安全、环境与健康意识,从而为全面推行HSE管理打下了思想基础。
二是增强环保意识,做好油污水处理和更新生活用燃煤锅炉。
谏壁油库做到了天然水与油罐清洗油渣、污水处理分开排放,所有罐区均安装了专用排污管线,直通油污水处理池。
罐区冷嘲热讽却水和雨水从专用管沟排出,并设立三道控制阀。
油库还制定了油污水处理管理规定,责任到岗位,排水和油污水治理做到了达标排放。
同时,根据环保的要求,投入资金13万元,将原生活燃煤锅炉更新为燃油锅炉,经检测,锅炉废气排放达标。
三是做好职工劳动防护工作。
对接触有毒、高温作业的专业工种,均配置相应的防护用品,并要求正确使用。
由于各级重视,防护到位,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保证。
四是开展标准化现场活动。
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制定了工作标准。
为创造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该库坚持每日清扫、保持现场规范以及办公场所的整洁,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依据《职工行为规范》和有关的考证办法,进行严格的考核。
通过努力,改变了生产现场中跑、冒、滴、漏及脏、乱、差的现象,工作环境和收、发作业场所有了明显的改善,并能较好地保持,职工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改观和提高。
五是统一企业形象策划。
投入相当一部分资金对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场所进行统一策划改造,所有改造项目室内外均采用统一的材料和色调,在主要生产作业场所、安全重要部位重新统一制作了安全警示牌,起到了安全警示和美化现场效果的作用,使老库焕发了青春。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HSE 管理规定 公司名称: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批 准 人:总经理批准依据:《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内控制度体系管理办法》(IS —01-07)发布文号:海油工程(青岛)内控办〔2012〕**号发布日期:2012年**月**日生效日期:2012年**月**日版 本:2012-1发布范围:普 发体系名称:质量健康安全环保体系内控编码:QHSE-03QHSE 编码:QHSE-G03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HSE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相关的HSE管理要求,完善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公司”)的HSE管理制度,明确青岛公司机关各部室、基层各单位和各项目组(以下简称“各单位")的HSE管理职责和要求,持续提高青岛公司的HSE管理水平和绩效,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青岛公司各单位的HSE管理工作。
3 编制依据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人大常务委员会。
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1989,人大常务委员会。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1994,人大常务委员会。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2001,人大常务委员会。
3.5 《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2004,国际标准化组织.3.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OHSAS18001:2007,美国职业卫生署. 4主要应对的风险控制青岛公司业务范围内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防范发生职业病、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5 职责分工5.1 总经理是青岛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健康、安全、环保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要依法确保安全投入、管理、装备、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5.2青岛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