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农委工作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38
农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一、今年以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019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
农委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制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工作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通过,承办了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民增收工作现场会、全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
荣获全市现代农业考评先进单位(并列一等奖)。
美丽乡村建设考核2016年度全省第五、全市第一;2017年度美丽乡村第一次全市考核综合成绩全市第一。
全年粮食生产预计达120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8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5%。
(一)纵深推进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推进绿色增产示范行动,粮食产量稳中有进。
全县粮食总产预计120万吨,午季小麦播种153万亩,单产429公斤,总产稳定在65.6吨,与去年持平。
秋粮中水稻67.5万亩,预计单产520公斤,总产35.1万吨。
玉米50万亩,预计单产342公斤,总产17.1万吨。
二是发展适应性农业,深度开发“三水”。
立足实际,变水患为水利,发展适应性农业,重点有八里河等水中名特优水产养殖;王岗、赛涧的水上特色水禽养殖;半岗、刘集、夏桥等水生生态蔬菜。
三是发展高效优质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果蔬种植经验,先后建成三十铺芦笋、建颍巴巴芦笋、江口木子李芦笋种植的瓜果蔬菜综合园区;夏桥食用菌深加工和御莲源莲藕加工的高效农业,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14.3万亩。
四是发展稻田综合种养。
已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稻虾、稻鳅、稻鳖)9.6万亩,其中小龙养殖4万亩。
五是做好“两区”划定工作。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骨干沟河疏浚整治工程。
2019年农委工作总结(一)合力攻坚,发展农村经济再创新佳绩努力克服阴雨、台风等不利气候影响,抵御住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19年全县预计粮食产量10.80万吨,增产3.6%;全县茶叶总产量6400吨,增长5%,蚕茧1428.8吨,增长5%;蔬菜预计.39万吨,增长2.4%;百合4.1万吨,减产31.6%;鲜石斛4500公斤,灵芝6.5万公斤,药材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肉蛋类总产2.05万吨(其中猪肉13806吨,牛肉769吨,羊肉224吨,禽肉4672吨,禽蛋1030吨),生猪存栏9.6万头,出栏15.7万头,分别增长1.2%、3.6%;大牲畜存栏1.38万头,出栏0.53万头,分别增长1.3%、5.7%;羊存栏1.26万只,出栏1.61万只,分别增长6.3%、6.7%;家禽存栏115万只,家禽出栏315万只,分别增长4.5%、4.8%;水产品1.2万吨,增长9.1%;农业总产值预计达24亿元、增长%,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达100亿元、增长24.7%,农民人均纯收入8900元、增长13%。
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格局。
(二)强势推动,发展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1、推进农业产业化。
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6270万元,支持食品酿造、毛竹、茶叶、茧丝绸、水产、畜禽、百合、中药材、油茶等九大产业以及粮油、蔬菜、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化发展。
目前,新增和改造农业产业化基地6.2万亩,饲养生猪19万头、家禽305万只、牛羊3.2万头;新发展池塘生态养鱼600亩,新建鳗鱼育苗基地60亩、养鳗2700亩。
新建国家级畜禽保种场1处、淮猪保护区1处。
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个、有机产品认证7个、安徽名牌产品1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个、驰名商标1个。
新增县级龙头企业21家、市级13家。
加强大沙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立了园区管委会办公室,新增入园企业4家,固定资产投资增加5000万元,今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委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精选范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农委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上半年,区农委按照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取得积极成效。
一季度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____亿元,可比增幅5.3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____亿元,可比增幅%。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规模经营持续壮大。
2019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____万亩,累计达____万亩,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____万亩。
二是粮食生产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稳步开展。
新增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__个____万亩,建设专用品牌小麦生产基地__万亩,全区夏粮生产保持稳定,预计小麦单产479公斤,总产____万吨左右,___万亩绿色食品小麦基地进一步完善巩固。
三是蔬菜产业发展迅猛。
全区蔬菜播种面积____万亩,总产___万吨,总产值____亿元。
正午、新华、插花、老庙等一批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四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有序推进。
全区上半年存栏生猪____万头,出栏生猪____万头同比增长1.2%;存栏肉牛___头同比增长1.2%,出栏牛___头同比增长1.6%;存栏山羊____万只,出栏羊____万只同比增1.5%、家禽存栏____万只,出栏肉禽___万只同比稳中有升,肉类总产量__________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禽蛋产量4758吨同比增长2.6%,畜牧业产值____亿元同比增长1.6%。
五是健康水产养殖加快发展。
全区上半年水产养殖面积1290公顷,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01公顷,河沟围栏网养殖面积389公顷。
泥鳅养殖发展方兴未艾,势头良好,上半年投放泥鳅种苗达到____亿尾。
农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精选范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业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一、今年以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019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
农委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制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工作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通过,承办了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民增收工作现场会、全省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
荣获全市现代农业考评先进单位(并列一等奖)。
美丽乡村建设考核2016年度全省第五、全市第一;2017年度美丽乡村第一次全市考核综合成绩全市第一。
全年粮食生产预计达___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___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5%。
(一)纵深推进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是推进绿色增产示范行动,粮食产量稳中有进。
全县粮食总产预计___万吨,午季小麦播种___万亩,单产429公斤,总产稳定在65.6吨,与去年持平。
秋粮中水稻____万亩,预计单产520公斤,总产____万吨。
玉米___万亩,预计单产342公斤,总产____万吨。
二是发展适应性农业,深度开发三水。
立足实际,变水患为水利,发展适应性农业,重点有八里河等水中名特优水产养殖;王岗、赛涧的水上特色水禽养殖;半岗、刘集、夏桥等水生生态蔬菜。
三是发展高效优质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果蔬种植经验,先后建成三十铺芦笋、建颍巴巴芦笋、江口木子李芦笋种植的瓜果蔬菜综合园区;夏桥食用菌深加工和御莲源莲藕加工的高效农业,已建成绿色食品基地____万亩。
2019年农委工作总结xx年农委工作总结一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党委、政府的总体布署,按照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全面展开工作,总结起来,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xx年度农发工程由于前期进展较慢,大量的工程量集中在今年的春天,为此,农口全体人员按照分工全力靠在施工现场,在施工的同时,协助村里组织施工人员、工程备料等,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有序施工,如期完成任务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名次列全市第二名,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保5争3的目标。
投资285万元的xx年度农发工程于10月14号全面开工,经过2个月的奋战,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基本框架已形成,共完成新建水池6座,开挖生产路14公里,疏浚沟渠12公里,埋设pe管道4000米,干砌路堰3公里,浆砌挡土墙200米,埋设过水涵管31条,预计年前完成总工程量的70%,从而确保明年顺利完成任务,通过验收。
二、林业生产方面1、超额完成了区下达的800亩绿化造林任务。
针对今年区下达的任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实地勘察、论证、规划、分解和落实,充分利用雨多降水期突击植树,共造林1326亩,涉及6个村,其中防护林861亩,经济林465亩,成活率分别达到88.6%和93.8%。
2、完成了部门包荒山绿化任务:在部门包荒山工作中从苗木购进、新栽植管护认真监督管理,共完成476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另外,对往年植树面积进行了补植,共补植58000株。
3、在加强护林防火、禁止乱砍滥伐、严禁乱牧工作的同时,落实封山育林面积4000亩。
为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乡林业站实行人员包片,护林员具体负责,与相关村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措施,尤其是对新栽植的片负责到人,从而有效的遏制了乱牧和毁林行为。
三、农科烟办工作方面一是积极完成了全乡黄烟生产的各项任务。
面对今年烟草公司对黄烟扶持政策的调整影响烟农种烟积极性的不利因素,我们与烟站密切协作,早动手、早发动,加大宣传力度,较好的完成了黄烟生产任务,实际完成种植面积5547亩(按每亩130公斤烟叶折算为5941亩),涉及25个村、602户,交售烟叶154万多斤,产值达655万多元。
2019年农委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安排今年以来,县农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为主抓手,加快发展我县特色、休闲、富硒农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一、主要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一)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扩规增效。
一是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完成新改建无性系良种茶园4106.7亩,其中新建2896.7亩、改补植10亩,改造低产茶园5000亩,推广机采茶园1.2万亩;落实高山蔬菜3500亩、订单蔬菜2019年新增流转0.41万亩;二是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制定出台,全县已备案登记家庭农场6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申报市级家庭示范农场家;三是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完成培训任务2980人,其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2900人,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培训80人。
(四)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围绕我县特色、富硒、生态农业资源,认真谋划、编报农业项目,积极做好对接争取工作,围绕国家生态功能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比照执行大别山革命老区扶持政策等有关政策,加强做好项目编报争取工作,完成编报农业项目19个,其中省级财政农业项目11个,争取各级财政项目资金1194万元,牯牛降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获省级批准;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认真组织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生产(茶产业)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等项目,抓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示XX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工作,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三是积极抓好农业项目招商工作,绿加硒农业科技项目落户小河镇,引领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五)加强农村沼气建后管养,确保安全并持续发挥效益。
加强农村沼气建后管养工作,开展沼气安全检查、技术咨询、维修服务9360户次,推广综合利用面积6500亩,确保农村沼气建设安全并持续发挥效益。
---------------------------------------------------------------范文最新推荐------------------------------------------------------市委农工委2019年工作总结2019年,市委农工委紧紧围绕市委工作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农村新民居、农业产业化、农村基层民主和农村调研工作,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促进了全市“三农”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2019年,市委农工委承担两项目标:一是完成10个农村新民居示范村建设任务;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志性项目30个,到位资金10亿元。
到年底,已建成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48个,为市定目标的480%;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志性项目57个,到位资金15.5亿元,分别为市定目标的190%和155%。
全市农工系统开展的“十大服务到农家”活动得到了省委常委、纪委书记臧胜业同志的充分肯定。
市委农工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9年度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被省委农工部和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评为2019年度全省农工委(部)系统优秀单位;被省政府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评为2019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优秀单位;被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领导小组评为2019年度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绩突出单位。
现将2019年市委农工委主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2019年主要工作情况(一)以新民居建设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省、市、县三级示范村中,主体已基本竣工的48个,开工在建的34个,已制定规划待开工的41个。
一是制定方案。
年初,为市委、市政府谋划起草了《××*市农村新民居1 / 18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lcalHost2月10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大会,为推进新民居建设奠定了基础。
农委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委上下开拓创新、团结拚搏、真抓实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其中农业执法、新农村建设、水产、植保、农经管理等多项工作获得省农委的表彰和表扬。
具体工作如下:一、2019年农委主要工作1、粮食生产:一是抓惠农补贴政策落实;二是狠抓高产攻关,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粮食生产;三是创新服务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强化科技示范带动;四是加强田管,实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五是苦战“三夏”、秋种,抢收抢种,优化种植结构;由于措施得力粮食获得丰收,小麦20190.9万亩,单产387公斤、总产54.6万吨,单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水稻58万亩、大豆32万亩、玉米35万亩,红芋2019万亩,预计秋季粮食总产54万吨,全年粮食总产可达20198.6万吨,比去年增长4.1%。
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位居全市第一位,全省前列。
可望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新农村建设:新增1个省级示范镇和2019个省级示范村,现示范镇增至4个、示范村增至30个,示范点数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今年对原示范村中的两个村进行了调整。
目前项目村95%的项目已完工。
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重点工程和重点村已筹建,“201958”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3、农业产业化建设:新运棉业、管氏面粉、经纬3家企业成功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省级龙头企业增至4家。
市级龙头企业新增2家,总数达31家,县级26家,总数位于全市第一。
成功组织第五届管子文化节农展和第十届**农产品**交易会及省名优农产品跨国采购会、第六届徽商大会农超对接会、全市银企对接会。
已完成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8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19.4万亩。
已完成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5万亩。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已达20190家,新增6家。
有6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4、项目建设:2019年争取在西部六十铺、五十铺、红星等乡镇实施的现代农业发展(小麦)项目2500万元,分三年实施,已累计完成投资201900万元。
2019年农委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委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着力打好农业增长攻坚战,农委各项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现将2019年工作进展情况及下步打算汇报如下:一、2019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我市的农业工作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实现了粮食和农民收入双增的目标,主要体现为“四个突破,四个持续”。
四个突破是:(一)粮食产量取得新突破今年农业生产的客观条件天公作美,人为因素齐心协力,是历史罕见的丰收年。
市、县、乡(镇)各级农口部门组织动员广大农民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农业机械的作用,科学有序组织秋收工作,秋收工作10月20日圆满结束。
仅水稻、玉米按亩产1000斤估算,产量就能达到30亿斤,比上年增长20%。
比今年计划增产2亿斤。
(二)农民收入取得新突破19.5亿斤水稻,11.2亿斤玉米和0.3亿斤大豆,分别按每斤1.5元、0.75元和2.4元估算,粮食销售能达到38.4亿元。
20万农民,人均收入19200元,扣除40%的成本,纯收入达到11520元,再加上养殖(人均800元)、劳动力转移收入(3500元)、特色种植(10万亩按水稻算人均收入750元),预计人均纯收入16570元,比上年增长11.1%,比计划16390元增收180元。
(三)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制定了《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一改革两创新三加强”的农业农村改革总体思路,明确了6大类98项具体工作任务。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鹤岗辖区金融机构均开办了支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的信贷产品,涉农贷款共计228亿元。
支持发展乡村合作金融组织,XX区兴华村、XX县庆安村等组建了农民资金互助社,较大的农民资金互助社规模达到近千万元。
市农委工作总结(精选多篇)第一篇:年度农委工作总结(简)2019年度农委工作总结2019年,县农委在上级农委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民收入快速提高,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各项惠农、利农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一是以加大惠农补贴政策的贯彻力度,对良种补贴、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全部实行“一卡通”发放;规范村级“一事一议”行为和农业生产性水电费等涉农收费行为,从源头上遏制农民负担反弹。
二是认真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指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纠纷。
全年共接待土地承包纠纷上访67人次,同比下降32.3%,复查案件9件,下降18.2%,结案率达20190%。
其中,受理仲裁案件4件,仲裁裁决2件,庭外调解2件,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省、市农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是认真开展村级债权债务清查核实工作。
二、现代农业得到充分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村一品”,在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着力,努力把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实现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生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改革和为农服务与农民负担监管新机制改 - 1 -革稳步推进,为“三农”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01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0.86亿元,同比增长6.4%。
其中:农业收入2019.5亿元,增长2019.3%。
农民人均纯收入4467元,增长21%;全县油菜的优质率达20190%,水稻的优质率达82%。
粮食总产70.9万吨,增长2019.3%,油料总产2019.8万吨,减少2019.7%。
市农委2019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委的大力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市委农村工作暨县域崛起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今年政府机构改革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紧紧围绕“十大转变促提高、十项工作出新招、十大项目见成效、十大改革掀高潮”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三农”工作,奋力打造“三农”工作发展升级版,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势头,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为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农业总产值。
据农业部门预计,1-6月,实现农业总产值81亿元、农业增加值48.5亿元,同比均增长4%。
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5元,增长10.7%。
(二)粮食生产。
目前,早稻正处于抽穗期,早稻每亩有效穗数较去年略有增加,尽管受到前段时间阴雨天气影响,但温度大起大落不多,产量较去年稳中有升。
据农情调查显示,目前,我市早稻栽插172万亩,中稻、一季度栽插25万亩,早稻预计7月15号左右开始收割,181万亩晚稻已播100万亩。
(三)经济作物。
1-6月份,全市完成蔬菜播种面积60万亩,实现总产量89万吨、总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1.3%、5.9%和 10.6%,建成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6个,1000亩以上的35个,500亩以上的61个。
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包括蔬菜)69万亩,预计总产值15.2亿元。
(四)农业产业化。
1-6月份,全市完成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5亿元,销售收入164亿元,利润5.5亿元,上交税金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5.5%、15%、14%。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78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1家,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4家,建立基地面积 469.5万亩,休闲农业企业315家,实现经营总收入4.亿元,接待游客159万人次。
2019年上半年农委工作要点总结一、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确定年度工作目标。
根据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2月份起草并下发了《2019年**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对全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4月以区政府下发了《**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现代农业发展有了具体的奖励扶持办法。
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指导。
我区今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由4家增加到7家,区新农办进一步加大对试点村指导的力度。
指导各试点村制订年度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各村共上报今年建设项目投入达30857万元。
三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上半年我区三联村在市规划局帮助下编制了《三联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了三联葡萄农庄、阡山生态园、商贸服务区等项目,并制订具实施方案,目前项目已进入立项报批阶段;超山新村文体中心建设项目启动,已完成初步设计;向阳村启动南山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南庄蠢已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
二、农业生产得到加强认真做好病虫草害测报和综合防治工作。
印转发粮、油病虫情报2期;开展蔬菜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确保上市蔬菜安全,完成390个蔬菜农药残留样的检测任务;推广蔬菜新品种华冠青菜165公斤,推广无公害农药165万多袋;新增灭虫灯10盏。
成立了**区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争取做到对疫情发现及时,控制措施有力,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完成2019-2019年度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清理山场面积1504亩,清理病树死树247株,蓄积量12立方米。
完成陈家圩1、2号地,九华4、5号地表江外滩绿化造林任务。
共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235亩。
开展了全国一类森林资源清查。
三、农经管理进一步规范对全区三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村级财务管理具体事项和财务公开。
截止上半年,全区共流转了各类土地面积8605亩包括山林、水面。
农委会工作总结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农委会的领导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地推进,为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资金,改善了农村的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并推动了水利、林业、畜牧等方面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积极组织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产品的优质化。
我们积极组织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养殖、农机化等工作,在保证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了农产品的销售。
我们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
三、加强农村的社会服务。
我们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提高了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水平。
我们加强了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民权益的维护和维权工作,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
我们加强了对农村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工作,推动了农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我们加强了农村生态农业的推广,提倡绿色种植、无公害养殖等环保农业模式。
我们加强了对农村垃圾、污水等污染问题的治理,为农村环境的美化和净化做出了贡献。
五、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我们注重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了党组织的建设和培养,提升了党员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注重加强党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党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觉悟。
我们注重加强党群关系的建设,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我们注重农村稳定的维护和促进,解决了农村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开展了乡村文化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
我们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和解答,增加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终工作总结农委年终工作总结XX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农、林、水各业稳步发展(一)农业生产方面1、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小麦生产战胜天灾,喜获丰收.今年春季小麦遇到了50年一遇的干旱,我们积极做好水源调度、资金争取、深入田间指导等各方面的服务,使受旱小麦得到及时灌溉,保证了全区近3万亩小麦获得丰收.水稻生产方面,由于大面积推广粳糯稻种植,既稳定了产量,还节约了生产用水成本,并且提高了销售价格,亩可增收近200元.2、蔬菜生产不断发展.金圩村有着种植菊花心蔬菜的传统,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财政支持24万元,对菊花心品种进行提纯复壮,进一步提高了菊花心蔬菜的品质,使菊花心蔬菜扩大到徐桥、燕山等村,总面积已近5000亩,目前新菜已栽种下地,生长良好.王巷村的大青豆品种不断更新,南庙大葱近年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洼张村利用新农村扶持资金发展蔬菜大棚40多个,并引进了台湾大棚速生叶菜种植,效益显著.3、养殖业效益不断提高.认真做好春季和秋冬季的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防疫技术培训,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目标责任,使我区动物疫病防疫的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免疫建档率、家畜二维码耳标佩带率均达到100%.由于防疫的保证,加上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促进了我区规模养殖的发展.现已发展规模养猪109户,规模养牛30多户,规模养羊7户,家禽规模养殖户8户,使我区生猪存栏4500头,比去年同期增长7.1%,奶牛存栏650头,比去年同期增长8.3%.1-9月份肉类总产312.3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1%.热带鱼养殖独树一帜.雪华、徐桥、姜桥等渔场的热带鱼养殖在我市首屈一指,今年可生产淡水白鲳、罗非鱼等热带鱼近千吨,有效地保证了市场供给.我区的特种水产影响初显,金玉刚在金圩村的160多亩的低洼地建设了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标准化温室10000㎡,外塘70亩及配套的水电、孵化设施,26000㎡的透光大棚和1000㎡的品种展示池已建成投入使用.现在养殖品种有中华鳖、珍珠鳖、黄河鳖、鳄龟、中华鲟、匙吻鲟等.形成了年孵化幼鳖300万只,成鳖30万斤的饲养规模.并带动了金圩村已发展13个特种水产养殖大户,从事甲鱼、鲟鱼等饲养,户均年特种鱼类万斤以上,户均纯利5万元以上.(二)林业生产方面1、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每年的11月1日到次年的4月30日为法定森林防火期,在此期间,除要求乡、村做好防火巡查,安排山林经营单位组织好防火护林外,我们每天深入林区进行检查、督查护林员到岗在位情况,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有关信息,确保去冬今春没发生森林火灾.2、全面完成长防林建设任务.去年底,出台了扩大内需政策,我们积极争取项目,经省林业厅批准我区建设长江防护林面积1000亩.经过区、乡、村和山林经营单位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经9月底对长防林保存情况进行秋季核查,确认保存率超过85%的合格面积为870亩,在各区中处于领先水平.(三)水利工作方面1、组织完成防汛抗旱工作.每年的5月1日到9月30日为省定防汛期.为做好防汛工作,我们修订和完善了防汛方案,制定了预防特大洪水和强台风的应急预案,进行汛前检查,维护险工险段,做好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工作.在强降雨后及时组织乡村做好两水库的库水预泄和低洼地区排涝除渍工作,确保了度汛安全.2、完成了我区水利规划的编制.为不断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在省市的统一安排下,我们聘请市水利局规划设计院为我区进行水利规划的编制,在经过反复的实地调查、区乡的反复修改,目前规划初稿已经完成.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燕山乡电灌站技改项目.今年以来,已经投资近20万元对燕山乡的上徐一级站更新了两台水泵,为定安二级站更新了一台水泵,维修了上徐干渠的桥涵闸.这两个电灌站更新后,基本上可以满足该乡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同时我们也向积极市水利局申报了上徐一级站更新改造项目,水利部和省厅专家已经到现场进行了考察,待项目批准后即可实施对上徐一级站的更新.(二)老鸦湖特种水产良种场建设项目.改项目今年计划建设透光温室26000㎡,建设品种展示池1000㎡.目前这两项工程都已基本完成.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行业效益不好,但金玉刚特种养殖效益仍然较好,今年甲鱼苗种和成品甲鱼纯利润仍达200多万元.(三)蚌埠城南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该市场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已于XX 年建成投入使用,日均批发鲜活鱼70多万斤,年交易额已达10亿元,并已经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鲜活鱼交易定点市场.今年又投资近700万元建设了活禽批发市场,现已全面投入使用,日批发活禽5万只.该市场的土地挂牌工作市政府已发布通告,区政府已向高新区发出了代为申请挂牌的函,高新区也已经有了回复,挂牌所需资金在区财政局的协调下也已基本落实,挂牌申请已经上报市土地局.(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今年我区安全饮水投资195万元,工程任务是解决燕山乡陈梁、陶店两村5000人的引水不安全问题.工程自开工以来,工程进展较为顺利,陈.梁村计划工程量已经全部完成,陶店村已经完成水表入户700多户,预计11月底前可以完成水管铺设和水管入户任务.(五)杏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该水库除险加固计划投资90多万元,其加固方案由市水利局勘测设计院编制,主要加固内容是重建放水涵,对大坝进行土方加厚并对内侧进行混凝土护坡,整修溢洪道,建设防汛道路和管理房等.该工程已经开工,争取在春节前完成.三其他重点工作同步开展(一)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区下达我委招商引资任务1000万元,到目前已经完成845万元,占任务的84.5%.基本上完成了时序任务.(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我区午季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的较好,基本上做到应保尽保.由于今年出现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保险公司赔付43000元,占群众上缴保费5万元的86%.秋季水稻自栽插以来,基本上是风调雨顺,水稻普遍长势较好,群众对参保热情不高,在区乡的共同努力下,秋季参保面积仍超过1万亩.(三)为民服务全程工作.根据省委4号文件《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农村为民服务全程制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8月份我们同区财政局和燕山乡的领导去亳州市谯城区对开展为民服务全程进行了学习,回来后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正式文件即将下发.同时在燕山、雪华两乡启动了为民服务全程制工作,各种规章制度正在完善.(四)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皖农监办〔XX〕4号《关于开展XX年度全省农民负担监督检查的通知》和蚌农监办〔XX〕1号《关于开展XX年。
市农委XXXX年工作总结和XXXX年工作计划XX市农业委员会,由原市农办和原市农业局于XXXX年机构改革时合并而成。
现有机关干职工XXX人,内设科室站所XX个,管理市农科所、市农村经营服务站、市菜科所X个事业单位。
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综合协调。
全市拥有耕地面积XXX.XX万亩,农村人口XXX.X万人。
XXXX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X.XX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XX.XX亿元。
一、农业农村发展情况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
截止X月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增幅X.X%。
X、主宗农产品生产稳定。
受洪涝灾害和下半年气候影响,预计全年粮食产量略有下降(减幅X.X%左右),其余主宗农产品如蔬菜、茶叶等稳产高产。
全市重点推进君山、华容XX 万亩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XX个(居全省第一)。
全市蔬菜播种面积XXX.X万亩,产量XXX.X 万吨。
黄茶新扩XXXX亩,改造X.X万亩,全市茶叶种植面积XX.XX万亩,总产X.X万吨,产值X.XX亿元。
X、美丽乡村建设富有成效。
预计有X个县区可望评为全省先进县市区,X个乡镇被授牌为省级示范乡镇。
一是强力推进规范建房。
按照和生市长指示,大面推行“两鼓励两禁止”,示范点实行“五有三到场”,深受百姓点赞。
截止XX 月底,全市共建设XX户以上示范点XX个,XXXX户,规范审批村民建房XXXXX户,按图建房率达XX.X%,共集约节约用地XXXX亩,带动民间投资XX.XX亿元。
第二轮引导农村村民规范建房工作(XXXX年X月至XXXX年XX月),试点扩面到一县三区XX乡镇,集中建房点规模由XX户扩大到XX户以上,现有XX处动工。
二是加快实事村建设。
2019年市农委工作总结市农委工作总结(一)今年上半年,市农委把节能减排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重点推进,狠抓落实,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排放和保护环境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市政府和市节能办有关文件通知要求,组织对全市农业系统集中开展了能耗计量调查摸底工作,根据全市节能工作统一部署安排,制定了20××年全市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将节能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农机、农技、农村能源和其他各个直属单位以及相关职能科室,对县区明确了相应的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建立了节能考评考核机制,上半年针对系统内部分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了2次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专项监督检查,充分履行对农业产业化企业节能工作的监管服务职能,对10多家高耗能企业进行了专门指导和服务。
2、扎实开展农业机械节能降耗工作。
在三夏农机作业的高峰期,通过推广集中连片播收、节水灌溉、机械化秸秆还田等方式,降低了农机作业能耗;通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引导和鼓励农户购买节电、节油型农业机械,加快了一批老旧机型的更新换代速度;通过安装节油装置,采用柴油添加剂、金属清洗剂等节油措施,有效减少机械运行能耗;通过及时发布作业信息,合理安排农机手作业路线和区域,减少了空车运行和能耗消费机率。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45650千瓦,较上年同期降低能耗23%,实现机耕作业面积48.6千公顷,机播面积7.3千公顷,机收面积11.55千公顷,共补贴机具7913台套,更新节电、节油性农业机械8000台套,淘汰老旧小机具20xx台套,对5万台套农业机械进行了检修和维护,推广柴油添加剂1000公斤。
3、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
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沼气工程建设任务,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明显提高。
上半年全市共新建沼气池3190口,累计建设户用沼气6.7万口,当年利用可达4万口以上,年总产气量约1468万立方米,年节约标煤1.04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77万吨,保护林地14万亩;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7.57万平方米,年节约标煤3.3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26万吨。
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带动了改厨、改厕、改圈速度,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4、着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
着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把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农业节能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低碳农业技术,有力地促进了传统高消耗、高投入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农业”的转变。
截至7月底,我市拥有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21个,“三品”认证面积超过300万亩,在霍邱、××县、金安等粮食主产区重点推行水稻工厂化育秧、生态养殖、节水灌溉、秸秆气化等集约型农业科技,全市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面积达到305万亩,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300多个,新增精养池塘面积 2.1万亩,新增连片集中供肥和阳光温室蔬菜基地面积5200亩,占蔬菜主产区面积35%以上。
5、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节能减排力度。
全市拥有249家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集群,积极做好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作为粮食生产加工大市,我市拥有丰富的大米加工副产品-米糠,对其综合利用,既节能减排,又为市场提供了优质产品,提升了农产品效益。
目前,全市拥有日加工米糠100吨左右的米糠油加工企业5家,如丰润油脂、庆丰油脂、远翔油脂、六禾油脂等,年加工米糠15万吨,生产提炼油脂2.2万吨,创产值近2亿元。
安徽友勇米业开展粮食加工副产品---碎米、稻壳就地转化和利用工作,积极发展稻壳发电,投资新建了年产10万吨超高淀粉糖浆生产项目,每年可节煤超过2万吨、加工碎米10吨。
映山红生物科技、华银茶油、大别山科技等公司积极利用茶油生产副产品—茶籽粕开展茶皂素提取加工,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循环利用。
二、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1、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节能。
大力发展节油、节电、节煤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技术及装备,更新淘汰高耗能农业机械、老旧渔船和装备。
推广应用复式联合作业农业机械,减少作业环节和次数,降低农业机械单位能耗。
推广节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节能。
2、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加快推进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和以集约化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大型沼气工程建设。
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广泛应用循环生态种养新模式。
3、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
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为重点,推广应用秸秆生物气化、太阳能利用、能源作物开发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新型农业技术,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与服务。
加强重点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监测,积极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体系,切实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着力提升龙头企业加工水平。
引导扶持粮油、茶叶、林果、蔬菜、水产、中药材、油茶等绿色(低碳)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其生产和加工链条向营养和保健食品延伸;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改扩建,引进节能、低耗的加工生产线及配套机械设备,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档升级;通过技术培训、考核评估、技术示范等方式,规范企业达到节能、减排、降耗行为。
5、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增加绿色植被种群数量,维护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等有害化学物质的生成,推进节能减排。
6、加速实施农业生物质工程。
了解和掌握利用农业生物质工程前沿信息,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引导和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方面的科技力量攻关节能减排关键新技术,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将我市更多农业资源变成丰厚的高端节能环保产品,进一步节能降耗。
7、加强机关办公节能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室内空调温度设置标准要求,做到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强化对会议室、办公室、过道走廊等公共场所的节能用电管理,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普及无纸化办公,减少办公耗材;强化节假日节水节电管理,对长时间不使用的电器保持关闭状态;加强对公务用车的节能控制,严格按规定实行一车一卡购油,对问题车辆能够做到定期维修保养,过期及时淘汰报废,并鼓励多人合用车辆出差和办公。
市农委工作总结(二)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委的大力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市委农村工作暨县域崛起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今年政府机构改革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教育,紧紧围绕“十大转变促提高、十项工作出新招、十大项目见成效、十大改革掀高潮”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三农”工作,奋力打造“三农”工作发展升级版,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势头,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为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农业总产值。
据农业部门预计,1-6月,实现农业总产值81亿元、农业增加值48.5亿元,同比均增长4%。
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5元,增长10.7%。
(二)粮食生产。
目前,早稻正处于抽穗期,早稻每亩有效穗数较去年略有增加,尽管受到前段时间阴雨天气影响,但温度大起大落不多,产量较去年稳中有升。
据农情调查显示,目前,我市早稻栽插172万亩,中稻、一季度栽插25万亩,早稻预计7月15号左右开始收割,181万亩晚稻已播100万亩。
(三)经济作物。
1-6月份,全市完成蔬菜播种面积60万亩,实现总产量89万吨、总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1.3%、5.9%和10.6%,建成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6个,1000亩以上的35个,500亩以上的61个。
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包括蔬菜)69万亩,预计总产值15.2亿元。
(四)农业产业化。
1-6月份,全市完成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75亿元,销售收入164亿元,利润5.5亿元,上交税金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15.5%、15%、14%。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78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1家,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4家,建立基地面积469.5万亩,休闲农业企业315家,实现经营总收入4.12亿元,接待游客159万人次。
十大农业产业化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50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70亿元,今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
1-5月,全市共抽检43168批次样品,完成全年抽检10万批次样品的43.17 %,其中43122批次样品农残合格,合格率达到99.89%,超出任务2.89个百分点。
上半年,新建10个标准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新申报认证30个。
(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
上半年,全市开展了29个VIP及VIP+n技术试点工作,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面积继续扩大,开展治理面积达67万亩,其中种植结构调整9万亩,完成深翻耕面积6.02万亩,已经采购生石灰4.07万吨,确保今年修复治理面积顺利完成。
(七)新农村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213”示范工程,把32个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纳入“民生100”工程,启动项目210个,投入资金6200万元,完成总进度的52%。
(八)争资引项。
今年全市农业系统向省农委申报省级农业财政预算专项项目157个,资金额3660万元;上报国家20xx—20xx年开工及“十三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23个,总投资69.1308亿元。
目前已争取国家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项目3000万元。
(九)扶贫攻坚与片区开发。
1-6月,罗霄山片区规划内项目开工21个,完成总投资50.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5%、40.7%。
城市5区贫困人口9866人实现全部脱贫。
驻村帮扶和财政扶贫专项投入4078万元,同比增长6%。
(十)“民生100”工程。
1-6月,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1150户,占年度任务的54.5%。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63家,总数达到2055家。
5000亩蔬菜基地提质增效占任务52%。
除险加固病险水库56座。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27.21万人次。
二、主要成效上半年,我们根据工作要求,及时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加强粮食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四增”的喜人局面。
一是速度增快。
全市农业农村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纵向与上年同期比有所增加,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1-6月,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都在4%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县域GDP等超过一半的经济指标增速保持2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