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集体协商经验材料培训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2
工资集体协商经验材料篇一:工资集体协商经验汇报材料多措并举促工资集体协商和谐共赢为工业立区护航汉西区总工会2011年,我们在区委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立区?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普遍?的要求,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到目前为止,全区累计签订工资协议598份,涵盖独立企业法人数884家。
据统计,2011年,全区企业职工工资同比平均增长8%,部分大型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达%以上。
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调动了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劳资双赢,促进了我区经济健康发展。
现将我区开展集体协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多管齐下,形成联动格局?两个普遍?是全总提出的新时期工会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市总工会召开全市工资集体协商推进会后,我们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区委分管领导作了汇报,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迅速成立由区委常委挂帅的汉西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并以领导小组的名义制发了《汉西区关于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同时协调区委办制发了《中共汉西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
4月15日,以汉西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名义组织召开了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会,会议邀请了各街道、社区、各部门党政一把手。
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张忠军在会上重点提出:工资分配涉及职工权益的核心,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汉西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他要求,各单位党政要重视和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促和落实。
2011年,区总工会与区人社局、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区企业联合会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认真部署安排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同时,不断跟踪分析我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进展情况,区工会领导直接到街道、社区、企业现场指导协商工作80余次。
全区各街道、工会联合会和基层工会与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保持步调一致,认真组织所辖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行动?和?要约月?活动,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坚实的组织领导和完善的政策保障,为做好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形成了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深入动员,广泛宣传,营造协商氛围为使区内企业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行动有充分的认识,我们一是启动?百日行动?,营造工作氛围。
4月28日,由区总工会主办的?全区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行动’启动仪式?在区华顶工业园广场召开,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张忠军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园区企业作了动员讲话,区总工会、润田饮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鹤农机公司工会主席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园区126家企业法人代表、企业工会主席以及职工代表,共计356人参加了这次启动仪式。
园区10家规模企业的法人代表和职工代表进行了现场签约。
二是培养典型,树立样板,推广经验。
区总工会选取类型不同的企业,重点指导润田公司、安达水运公司、新星防护用品公司、满楼鑫酒店、清江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总结其中的经验,编印工资集体协商指南手册,在全区经验交流会上进行宣传推广。
三是进企业开展宣传活动。
我们结合市总工会开展?三万?活动,将走访与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资相结合,发动全区各级工会干部进企业、访职工、见领导,发放调查问卷3万份,印制宣传手册3000份,同时采取在企业和商贸业聚集的地方设立流动宣传站点、树立宣传牌的方式,力求将?工资增长,依靠协商?的观念灌输入脑、入心。
四是强化培训指导。
4月19日和5月8日,我们分两期组织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活动,全区301家企业参加了培训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600册,提升了企业和职工的协商意识,收到了较好效果。
同时,区总工会还及时从工资协商指导员的工作中收集问题总结经验,反过来用这些经验教训教授指导员,提升其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工资协商指导员的积极作用。
三、因企制宜,整体推进,形成协商合力从一开始,我们就坚持了?基层工会主动要约,企业行政积极应和,上级工会指导建议,劳动部门监督把关?的完整程序,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整体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序开展。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针对我区企业规模不大,地域上比较分散的现状。
从区域上,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建立了企业联合会和行业协会的,由区域、行业工会直接与企业联合会或行业协会协商,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议;2、没有建立企业联合会或行业协会的,采取由区域性、行业性工会与授权或推举的企业代表协商,签订工资协议;3、企业数量较小的区域,由区域性工会组织与区域内企业逐一进行协商,签订工资协议。
对同行业企业较多的地方,着重抓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截至目前我区已有13家区域性、10家行业性工会进行了工资集体协商,涵盖独立法人单位471家。
从企业经营规模上,我们也确定了不同的协商要求。
对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求企业?涨工资?。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引导其重点就职工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进行协商,实现职工工资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相应增长。
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求企业?保工资?。
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引导其重点通过协商薪酬稳定工作岗位、保障工资支付,不能拖欠职工的工资。
2011年5月,我们从街道中选取了湘口街和纱帽街两家企业数量较多的街道,作为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单位,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带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向深入发展。
四、规范操作、狠抓落实,突出关键环节我们依法规范协商工作操作程序,坚持量与质并重。
一是把好了代表推选关。
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企业能把既有工作能力,又有群众基础,既有工作方法,又能仗义执言的职工推选为职工代表,使他们充分地表达职工的利益要求,真正是职工的代言人。
二是把好了协商内容关。
协商前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收集好信息,掌握工资可能增长的幅度和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协商议题。
三是把好了协商程序关。
协商形成的工资协议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并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查,生效工资协议向职工公示。
四是把好了监督检查关。
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了企业工资集体协议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协议的全面履行提供保障。
通过一年的努力,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职工工资逐步提高。
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大力推进,直接带来了职工工资整体水平的增长。
1-9月份,全区大多数企业一线工人工资普遍比去年同比增长8%以上,个别规模企业涨幅远超过此比例。
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是企业效益不断增长。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也为企业和员工搭建了对话、沟通的平台。
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不仅拓展了员工理性表达诉求的渠道,而且使之成为了全区工会维权的切入点和主要手段。
目前全区内没有发生一起裁员减薪和集体劳动争议问题。
工资的增长激发了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责任意识,过去一年全区开展劳动竞赛80余场次,技术革新34项,提合理化建议200多条,创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三是工会地位整体提升。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突破了企业方的强势地位,维护了职工最关心的薪酬权益,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信任和维护。
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篇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材料平等协商促企业发展科学维权让职工受益XX陶瓷工业园区总工会XX县陶瓷工业园区诞生于2003年6月,是XX县委、政府落实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一项重点工程,是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起来的新型特色产业园区。
目前已有29家域外投资企业落户园中,其中以生产高档建筑陶瓷为主的企业12家,陶瓷配套企业8家,其他行业企业9家,职工总数已发展到4500人,固定资产投入总额已达到16亿元。
2009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的不利条件下,园区广大干部职工沉着应对,努力拼搏,累计创产值27亿元,实现利税亿元。
园区被省政府列为“一县一业”发展规划项目,被省科技厅确立为“陶瓷科技产业园”;国家人事部和建材部联合授予园区“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省总工会给园区颁发了“五一”劳动奖状。
2005年7月,XX陶瓷工业园区成立了园区总工会,掀开了园区工会工作崭新的一页。
多年来,园区总工会坚持以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在抓好园区工会标准化和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的同时,针对园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职工人数逐年增多、域外企业主比重居多、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资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不断加强维权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和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制定了陶瓷行业统一的工资标准和分配制度,初步实现了工资集体平等协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力地破解了“工资共决”难执行的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县陶瓷工业园区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是在上级工会的指导和园区党政大力支持下的一次大胆尝试,是依托协商劳动关系三方齐抓共管,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的第一步。
实践证明,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对促进行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较好地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
园区12家陶瓷生产企业,通过工资集体协商,2010年比2009年平均工资增长25%,生产一线27各工种,普遍高于最低工资标准100 —500元不等,最高的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的2倍。
极大地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和产品合格率显著提高。
上半年,在瓷砖产品价格下跌的不利情况下,园区生产总值较去年同期仍然提高6%,企业平稳发展,3500名职工受益。
二是优化了用工环境,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有效地改善了用工环境,企业间无序竞争、劳动力无序流动的问题彻底得到扼制,杜绝了员工在企业间来回跳槽、为争人才互挖墙角现象的发生。
从而促进了职工安心本职工作,专心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和技术,稳定了职工队伍。
三是有效解决了非公企业独立开展集体协商难的问题,规范了行业劳动关系。
通过“上代下”的方式,实实在在地企业工会力量薄弱、在集体协商中不敢谈、不会谈、不愿谈的突出问题。
工资集体合同签订以来,由于行业内部劳动标准、工资标准、分配原则都进行了约定,避免了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实现了零上访的和谐局面。
四是推动了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增强了工会工作的影响力。
通过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签订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为建立行业劳动标准、明确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奠定了基础,扩大了集体协商的建制率,推动了行业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履约监督等民主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工会的社会地位和对职工的吸引力、凝聚力。
在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我们按照“围绕园区发展中心,服从工会工作大局,依法进行平等协商,突出陶瓷行业特色”的思路,把创新和完善维权机制作为突破口,提出了打造“工会工作科学发展,职工群体体面劳动,劳动关系稳定和谐,企业职工利益双赢”的新型产业园区的倡议,为推进“双合同”履约和工资集体平等协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