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九章导游的语言技能【学习要求】了解导游语言的内涵及特征,熟悉导游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和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
1、【导游语言的内涵】导游语言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包括态势语言,书面语言和副语言。
副语言时一种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语言,如重音、笑声、叹息、掌声等。
态势语言时指微笑语和动作语,老年人说“谢谢”,周围游客投来“赞许的目光。
”所谓“一种符号”指的是导游过程中一种有意义的媒介物。
所谓“引起互动”指游客通过导游语言行为所产生的反应。
所谓“含有一定意义”指能传递某种信息或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如景点如何美,美在哪里等。
2、【导游语言的特性】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导游语言也是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体。
①准确性:态度严肃认真、了解所讲内容、遣词造句准确、词语组合得当②逻辑性: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感、掌握必要的逻辑方法③生动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使抽象事物形象化比喻、使自然景物形象化的比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激发丰富想象的比喻),比拟,排比,夸张,映衬,引用(明引、意引、暗引),双关,示现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主要有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
比拟是通过想象把物拟作人或把甲物拟作乙物的修辞手法,在导游语言中,最常用的是拟人。
3、【必要的逻辑方法】比较法: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分析法和综合法:把一个东西分开成几个概念,再找到共同点归纳到一起。
抽象法: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
三段论是演绎的一种。
语言表达条理清晰、有层次感是导游语言逻辑性原则的要求。
4、【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导游最好导游服务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5、【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①独白式:目的性强、对象明确、表述充分(一般用于致欢迎词、致欢送词及团队讲解)②对话式:依赖性强、反馈及时。
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导游人员需要具备各种技能,其中语言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接待国内和外国游客的时候,导游人员需要进行各种语言交流,如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才能顺利完成导游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
导游人员应该掌握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语音语调、语法语义、语境适应、语用能力和翻译能力。
语音语调是指导游人员说话的音准和语调是否准确,是否自然流畅。
在对外宣传、讲解景点等方面,导游需要使用正确地发音、语音语调和韵律,这能更好地提高游客对景点的认知和理解,也能增加游客对景点的兴趣和好感。
语法语义是指导游人员在使用语言时能否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
导游人员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洁、生动,表达清晰,否则会给游客带来难以理解和理解的困难。
语境适应是指导游人员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能够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语言风格。
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场合的探险情况下,导游要根据具体情况,掌握适当的风格,避免出现语言不当或冷场的情况。
语用能力是指导游人员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能否充分考虑游客的思想、情感、文化和语言习惯等,进行良好的语言交流。
例如,导游人员应该尊重游客的文化与价值观,不要使用不合适的语言和语言风格,否则可能会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
翻译能力是指导游人员在外国游客到来时,需要能够熟练地掌握外语,具备翻译能力,对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进行更好的情况分析。
假如游客想知道某一个景点的历史背景,导游要准确翻译相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等,让游客得到完整的信息和了解。
在这一方面,导游应该熟练掌握其他主要语言,如英语,法语等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了游客对景点的认知和评价,也影响了导游人员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形象。
因此,导游人员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语言技能,熟练掌握各种语言技巧,以确保游客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
出色的导游
标题:出色的导游:如何成为优秀的旅行向导
一、引言
在旅游业中,导游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们是旅客与目的地之间的桥梁,通过他们的解说和引导,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新的文化、历史和风景。
本文将探讨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游。
二、专业知识
1. 深入了解旅游景点:一名出色的导游需要对所带团的旅游景点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其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
2. 掌握多语言能力: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掌握多种语言已经成为优秀导游的基本技能。
这不仅可以帮助导游与不同国家的游客进行有效沟通,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三、人际交往技巧
1. 良好的沟通能力:导游需要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同时也能倾听游客的需求和反馈。
2. 高度的耐心和服务意识:面对各种各样的游客,导游需要保持耐心和热情,始终以满足游客需求为首要任务。
四、应变处理能力
1. 应对突发情况:旅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如天气变化、交通问题等。
优秀的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行程并安抚游客情绪。
2. 处理投诉和纠纷:导游还应学会如何妥善处理游客的投诉和纠纷,尽可能保证旅行的顺利进行。
五、总结
总的来说,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游需要广泛的知识、出色的人际交往技巧和高度的应变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游客在旅行中获得满意的体验,同时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全国导游资格统一考试知识点第九章: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导游语言的内涵:狭义:是导游人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广义:是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所有含有一定意义并能引起互动的一种符号导游语言包括: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书面语言、副语言副语言: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语言(重音、笑声、叹息、掌声)导游语言的特性:①是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体②还具有准确性、逻辑性、生动性准确性:导游语言必须以客观现实为依据,在遣词造句、叙事上要以事实为基础,准确反映客观实际①态度严肃认真②了解所讲内容③遣词造句准确④词语组合得当逻辑性:抽象法(概括法):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方法生动性:①比喻②比拟③排比④夸张⑤映衬⑥引用⑦双关⑧示现修辞手法:比喻:①使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比喻:土家族的姑娘山歌唱的特别好,她们的歌声就像百灵鸟的声音一样优美动听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离骚》《九歌》《天问》等伟大的诗篇与日月同辉③使自然景物形象化比喻:玉龙雪山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永恒的飞舞④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⑤激发丰富想象的比喻引用:①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原文(出处明确、说服力强)②暗引:把别人的话语融入自己的话语中,不注明出处③意引:不直接引用原话、原文而只引用其主要意思示现:把已经过去的事、将要发生的事情或想象中的事情活灵活现地描述出来的修辞手法,一般有回忆、追述、预想、悬想等形式。
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独白式:导游人员讲述而游客倾听的语言传递方式,一般用于致欢迎词、致欢送词、团队讲解独白式口头语言的特点:①目的性强②对象明确③表述充分对话式:导游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游客交谈对话式口头语言的特点:依赖性强、反馈及时口头语言的表达要领:①音量大小适度②语调高低有序③语速快慢相宜④停顿长短合理语调分三种:①升调:多用于表达兴奋、激动、惊叹、疑问等感情状态②降调:表达肯定、赞许、期待、同情等感情状态③直调:多用于表达庄严、稳重、平静等感情状态停顿类型:①语义停顿②暗示省略停顿③等待反应停顿④强调语气停顿态势语言运用技巧:态势语言亦称:体态语言、人体语言、动作语言首语:点头不算摇头算(泰国、印度)表情语:平静、放松、自然(平滑、松弛、自然)面部表情:灵敏、鲜明、真诚、有分寸导游人员微笑要给游客一种明朗、甜美的感觉导游人员微笑:①眼轮肌放松②面部两侧笑肌收缩③口轮肌放松④嘴角含笑⑤嘴唇似闭非闭⑥露出半牙目光语:导游讲解时运用目光的方法:①目光的联结②目光的移动③目光的分配④目光与讲解的统一导游常用目光语应是正视:自信、坦诚、亲切、友好手势语:竖大拇指表示的意思:①韩国:首长、部长、队长、自己的父亲②日本:最高、男人、您的父亲③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祈祷幸运④希腊:叫对方“滚开”⑤法国、英国、新西兰:请求搭车伸出食指:①新加坡:最重要②缅甸:拜托、请求③美国:让对方稍等④澳大利亚:请再来一杯啤酒伸出中指:①墨西哥:不满②法国:下流的行为③澳大利亚:侮辱④美国、新加坡:被激怒和嫉妒不愉快伸出小指:①韩国:女朋友、妻子②菲律宾:小个子③日本:恋人、女人④印度、缅甸:要去厕所⑤美国、尼日利亚:打赌伸出食指往下弯曲:①中国:9②墨西哥:钱③日本:偷窃④东南亚一带:死亡用拇指与食指尖形成一个圆圈并手心向前:①美国:OK②中国:0③日本:金钱④希腊人、巴西人、阿拉伯人:诅咒。
第三篇-第九章-导游的语言技能考纲要求:了解导游语言的内涵和特性熟悉导游语言的沟通技巧掌握导游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和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第一节导游语言的内涵及特性一、导游语言的内涵导游语言从狭义的角度上看,是导游人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导游语言是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所有含有一定意义并能引起互动的一种符号。
二、导游语言的特性(一)准确性:态度严肃认真;了解所讲内容;遣词造句准确;词语组合得当。
(二)逻辑性:思维要符合逻辑;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掌握必要的方法。
(三)生动性:把握语音、语调,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第二节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一、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一)独白式(二)对话式二、口头语言的表达要领(一)音量大小适度(二)语调高低有序(三)语速快慢相宜(四)停顿长短合理第三节导游态势语言运用技巧清楚态势语言的常规含义与一般表达方法,注意特例与禁忌。
一、首语二、表情语:灵敏、鲜明、真诚、有分寸三、目光语:瞳孔变化、目光接触时间长短及向度四、手势语(一)手指语(二)讲解时手势(三)服务时手势第四节导游语言的沟通技巧一、称谓的语言技巧要求:要得体、要尊重、要通用交际关系型:各位游客套用尊称型:老师们亲密关系型:朋友们二、自我介绍的语言技巧:要求:热情友善、充满自信;内容繁简适度;善于运用各种方法。
三、交谈的语言技巧:开头要寒暄、说话要真诚、内容要健康、言语要中肯、要看人说话,要善于把握谈话过程。
四、劝服的语言技巧五、提醒的语言技巧六、回绝的语言技巧七、道歉的语言技巧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道歉,必须是诚恳的,及时的,有分寸的,要分清道歉与遗憾的界限。
八、答问的语言技巧是非分明,以问为答,曲语回避,诱导否定。
导游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技能和素质?【引言】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在旅游行业中,导游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职业。
导游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服务态度,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让游客在旅游中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因此,导游应该具备哪些必要的技能和素质呢?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
【技能】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导游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特别是外语能力。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导游必须至少掌握一种外语,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法语等外语或者是熟练掌握当地语言。
导游在向游客介绍景点的时候必须通过语言让游客更好地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才能体现出专业和权威性。
2.导游知识导游知识也是导游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
导游应该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对当地景点的国家级和地方级的政策和规定,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安全知识。
同时,导游也应该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3.沟通技巧导游是一位需要与许多人交往的职业,故导游必须具备很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游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解决游客出现的问题。
沟通技巧主要包括:(1)善于倾听:导游需要耐心地听取游客的问题和想法,掌握游客的关注点,及时回答游客的问题。
(2)经验丰富:导游应该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游客或者是不同的情况,及时解决游客的反应和问题。
(3)善于表达:导游需要语言表达能力的扎实,能够生动形象地向游客介绍景点的历史、文化、风貌等。
4.导游技巧导游技巧包括旅游知识、贴心服务、安全技能等,是导游服务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旅游服务中,导游还需要掌握许多的技能,比如说下车动作、察言观色、交通应急、卫生应急等等,这些对导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技巧。
【素质】1.爱心与责任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导游最重要的家园素质之一。
爱心让导游更加注重游客的感受,让游客在景点中真正地感受到导游所呈现的精彩,让游客在旅游中获得更多的美好体验。
第四章语言技能对导游人员来说,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只有用文明准确,优雅得体的语言与旅游者交流思想沟通信息,才能达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各行各业都有独具特色的语言——行业语言。
导游语言就是受导游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制约的,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业语言。
它是导游人员与旅游者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指导游览实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活泼、形象、清爽雅洁的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
因为导游语言的内容涉及面广,服务对象众多,场合多变,常常需要导游人员不但做到“眼急嘴快”还要配合恰当的手势、姿态、表情等等。
所以导游语言与其它职业语方相比具有”“快、急、难、杂”的特点。
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是指:导游人员在向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的过程中调动一切手段,主要是熟练掌握和使用口头语言,主动传递各类信息的技巧和水平。
(记住)导游人员良好的语言技能在营造愉快的旅游气氛、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需求、处理旅游过程中各种问题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导游语言的功能与要求一、导游语言是与导游人员的职责密切相关的。
导游人员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除动手操作的局部外,大多靠使用导游语言或情调语言加动手操作来完成。
导游语言的功能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传播知识导游语言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
导游人员是“游客之师”要为来自世界各地、祖国各地不同文化层次的旅游者导游讲解旅游目的地的政治、历史、经济、地理、风土民情等等,让其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增长知识,理解异国、异地文化,必须讲求导游语言的文化含义。
(二)沟通思想导游人员与旅游者朝夕相处,要随时和旅游者交谈,认真回答旅游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关心旅游者的状态、动向;为遇到困难和病痛者表示关心提供协助,对体弱者给予照顾,发生意外情况要即时安抚旅游者的情绪实行必要的解释和安慰,这个切都要靠导游语言来传递信息。
这种信息的内容是导游人员的态度和责任感,是导游人员与旅游者思想上的沟通。
导游讲解的八种语言技巧包括:
言之有物:导游讲解要有明确的主题,所讲内容要有事实根据,能够具体体现游览目的;要能满足游客了解旅游点的风土人情的需要。
言之有精:在内容上要抓住精华,突出重点,以精讲多变的方式传递信息,同时要注意点面结合,让游客获得完整印象。
言之有详:在导游讲解时,要注意游客的层次和需求,恰当地运用详略得当的导游讲解方法。
言之有情:在导游讲解中要投入情感,让游客感受到导游的热情和关爱,增强游客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言之有趣:导游讲解要生动有趣,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言之有礼:在导游讲解中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尊重游客的文化和习惯,避免冒犯和冲突。
言之有度:在导游讲解中要注意适度原则,不要过于啰嗦或过于简略,同时要掌握好时间和节奏,让游客有足够的时间欣赏和体验旅游景点。
言之有别: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需求和兴趣点,导游在讲解时要根据游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以上是导游讲解的八种语言技巧。
第五章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第一节导游语言概述一、导游语言的含义现代信息科学认为,凡能传递一定信息的一定序列的信号组合都具有语言的意义。
从广义角度看,只要能传递某种信息,就可以看成是语言,如体态语言。
狭义角度说,语言是指自然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为了提高导游语言的有效性,导游人员需根据特定的语境,选择确定信息内容,从而寻找出旅游者易理解、接受的表达方式和风格二、导游语言的特点导游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可从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提升到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高度。
“一年拳,二年腿,十年才练一张嘴”。
导游人员必须善于运用语言这一媒介,更好的驾驶整个旅游服务过程,最终树立良好的导游人员职业道德。
导游语言的特点,可概括为“中、活、合、美”四个字。
㈠适中性1.内容适中2.语感分寸适中①语言表达得体,入情入理②用词文明优雅,雅俗共赏③遣词造句委婉,亲切自然④敬谦恰如其分,切合语境3.副语言适中副语言运用技巧:调谐语调就是利用声调的高、低、长、短、抑、扬、顿、挫及声音的轻、重、快、慢这些因素来表达一些弦外之音。
控制音色就是导游讲解声音要明亮、柔和、充满热情、展示个性,使导游者感到亲切自然、轻松融洽,并创造和谐的交际氛围。
调节音量一般应根据旅游者数量、导游地点周边的环境及导游讲解和言谈的内容来调节音量。
调节语速,导游人员的语速一般应掌握在每分钟200字左右。
讲究停顿,必要、适当的停顿不仅使语言更优美,而且有助于提高导游服务效果。
丰富语气是指通过调遣语气助词、语气副词、感叹词以及语调、语音甚至停顿等因素来使讲解语气丰富多变。
协调平仄就是指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中要讲究声音的平仄交错。
和谐节奏使旅游者听清楚。
(二)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导游语言的运用要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对象的特征出发,在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上具有灵活多变性。
(三)整合性导游语言的整合性是指导游人员必须全面、综合地把握和运用导游语言。
主要体现在语域宽广和综合性强两方面。
(四)审美性审美性是指导游语言的表达所具有的美感。
一、导游语言的运用原则导游语言是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与艺术性的综合体。
一名优秀导游人员,不仅要有坚实的语言功底,还有在运用语言时能遵循“立意新锐、表述准确、传播清晰、内容生动、运用灵活、主导风格”的基本原则。
表述准确主要表现为语音正确清晰、遣词造句准确、内容言之有理、观点中正平和。
传播清晰要主意①口齿清楚,简明流畅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③诠释清楚,深入浅出④语义清晰,通俗易懂内容生动,内容具体是生动的基础、表述流畅是生动的前提、描绘精彩是生动的体现、巧用修辞是生动的源泉、幽默风趣是生动的升华。
(五)运用灵活运用灵活及导游人员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时空条件进行导游语言讲解,注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六)主导风格导游语言风格即使导游人员语言艺术水平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也是导游人员在语言艺术上应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第二节导游交际语言技能一、称谓的语言技能称谓也就是对旅游者的称呼,导游工作中常用的称呼主要有:交际关系型(强调导游人员与旅游者在导游服务交际中的角色关系。
如“各位嘉宾”)套用尊称型(适合各种场合,对各个阶层、各种身份比较适宜的社交同称。
如“女士们、先生们”)亲密关系型(如“各位朋友”)。
称谓运用应遵循一定原则:得体原则、尊重原则、通用原则、称赞适度。
二、交谈的语言技能交谈和问答最能体现导游人员的文化层次,所以导游人员平常要注意修饰自己的语言,尽可能美化自己的语言。
(一)话题话题是导游人员能否顺利与旅游者开展交谈的前提条件。
1.寒暄话题2。
社会话题3。
旅游话题(二)礼节交谈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活动,也必须遵循一定的礼节规范,导游人员尤其要注意遵循遵守这些交谈礼节。
1.交谈时的态度:真诚、庄重2.交谈时的表情:大方、自然3.交谈时的目光:坦诚、诚实4.交谈时的语言:文雅、得体5.交谈时的体态:适当配合(三)聚谈聚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谈活动,是导游人员与多名旅游者甚至全体旅游者之间的一种交谈活动。
1.少说多听2。
活跃气氛3。
控制进程4。
广泛对话5。
恰当好处6。
善始善终三、劝慰的语言技能劝慰和安慰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由于旅游者个人的原因或者旅游接待部门的原因,旅游者产生低落情绪的时候,导游人员所采用的语言形式和方法。
(一)劝说劝说旅游者是导游工作中经常发生的情况,开导旅游者时需要劝说,交流情感时需要劝说,激励旅游者时更需要劝说。
1.沟通式劝说沟通式劝说既导游人员循循善诱,通过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澄清事实,讲清利弊得失,使导游者逐渐信服。
2.迂回式劝说迂回式劝说是指不对旅游者进行正面、直接的说服,而采取间接或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劝说。
3.暗示式劝说暗示式劝说是指导游人员不明确表示自己的意思,而采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导游者领悟的劝说。
(二)安慰安慰是治疗心灵的一剂良方,所有导游人员必须掌握以下细节:1.以爱心为基础2.注意方式3。
重在行动四、提醒的语言技能提醒的语言方式具体有(一)敬语式提醒敬语式提醒是导游人员使用恭敬口吻的词语,对旅游者直接进行的提醒方式,如:“请大家安静一下”(二)协商式提醒协商式提醒是导游人员以商量的口气间接的对旅游者进行的提醒方式,以取得旅游者的认同。
(三)幽默式提醒幽默式提醒是导游人员用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词语对旅游者进行的提醒方式。
无论何种形式的提醒都应注意三点:导游人员首先应尊重旅游者,强化服务意识,保障旅游者安全;其次要委婉含蓄,融入情感,体现对旅游者的关心,使提醒能在愉悦的气氛中被旅游者接受;最后要适度幽默,点到为止。
五、回绝的语言技能(一)正面拒绝(柔和式回绝)(二)侧面拒绝(迂回式拒绝)(三)闪避拒绝,有可分为引申式回绝和诱导式回绝(四)无言拒绝六、道歉的语言技能(一)微笑致歉微笑是最常用的道歉方式,往往在导游人员处理一些简单失误时使用。
(二)说理致歉(三)行为致歉(四)泪水致歉不管采用何种道歉方式,道歉首先必须是诚恳的;其次,道歉必须及时,即知错必改,同时方式要灵活,这样才能赢得旅游者的信赖;最后,道歉要勇于自责并把握好分寸,用自责表现诚意,但不能为了息事宁人而动辄道歉,不必一再道歉,要分清“深感遗憾”、“必须道歉”和“主动认错”的界限。
第三节导游讲解语言技能一、导游讲解原则(一)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是指导游讲解要以客观现实为依据,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意境再创造。
(二)计划性原则所谓计划性是导游讲解的科学性和目的性,就是要求导游人员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时空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安排日程,有计划的进行导游讲解。
(三)情感性原则导游人员要具有情感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四)针对性原则1.针对不同讲解内容而变化(1)山水自然风光的讲解技能(2)文物古迹类景观的讲解技能(3)名俗风情的讲解技能2.针对不同旅游者对象而变化3.针对不同讲解环境而变化二、沿途导游的讲解技能(一)选择合适工作位置(二)把握讲解时间艺术(三)构建讲解立体空间1.紧扣沿途风光,捕捉旅游者兴趣2.结合名俗风情,拓展讲解空间3.介绍抵达概况,扩充服务信息(四)明确沿途方位指示(五)注意讲解艺术效果三、常用导游讲解方法与技巧-----以景区(点)导游为例(一)平铺直叙法1.概念平铺直叙法是指导游人员按照旅游景观自身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均匀地安排景观所有信息的讲解方法。
2.运用拓展平铺直叙法通常有两个变体:概述法和分段讲解法。
(1)概述法是指导游人员为帮助旅游者更好地了解景点而在参观游览前介绍景点概况的手法,一般在景点示意图前进行。
(2)分段讲解法是将一处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分别讲解。
多用于范围较大、讲解点多的景点。
(二)突出重点法1.概念突出重点法是导游人员在导游讲解中对内容进行主次划分、突出景点的主要方面,对次要方面略讲或不讲,不追求面面俱到。
2.适应场景(1)突出代表性景观(2)突出与众不同之处(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4)突出“。
之最”4.。
运用拓展(三)触景生情法1.概念触景生情法是一种借景生情、情景结合的讲解方法,又称情景法或意境法,它可以增加导游讲解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利于活跃气氛,激发旅游者的游兴。
(四)虚实结合法1.概念虚实结合法是一种将典故、故事、传说等与景物介绍有机结合起来的讲解方法。
(五)问答交流法1.概念问答交流法是导游人员在讲解中为避免自己唱独角戏,用先讲后问、问后再答的方法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巧妙地抓住旅游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以达到活跃气氛、提高游兴的目的。
2.具体运用与技巧问答交流法主要包括四种:客问我答、我问客答、自问自答、客问客答。
(六)制造悬念法(七)比较分析法(八)妙用数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