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础的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5
地基基础种类1. 引言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承载和传递建筑物的荷载到地下土层中。
地基基础种类的选择在工程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建筑物的荷载特点以及其他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基础种类,包括浅基础、深基础和特殊基础,并分别对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详细阐述。
2. 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地下部分埋深较浅,荷载主要通过承载层土层传递的地基基础。
常见的浅基础类型包括筏型基础、板型基础和隔离墩基础。
2.1 筏型基础筏型基础是一种承载力较大的浅基础,通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它通过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布到整个基础面积上,降低地基承载力引起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筏型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软弱土层、高地下水位或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场所。
•结构形式:筏型基础通常是水平扩展的、与建筑物整体连接的大型平板,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施工要求:施工时需要对筏型基础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定承载力和稳定性,需要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和倾斜。
2.2 板型基础板型基础是一种常见的浅基础形式,适用于荷载较小、地基承载能力较高的建筑物。
它通过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承载层土壤上,分散荷载并减小地基应力。
板型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地基土层较好、荷载较小的场所。
•结构形式:板型基础通常是方形或矩形的平板,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施工要求:施工时需要保证基础平整、水平,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以确保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3 隔离墩基础隔离墩基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浅基础,用于建筑物与地下管线或其他结构物之间的隔离。
它通过在建筑物下部设置隔离墩,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隔离墩上,再由隔离墩传递到地下承载层。
隔离墩基础的特点如下:•适用场所:适用于建筑物与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存在冲突的场所。
•结构形式:隔离墩基础通常是柱状的墩体,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深基础和浅基础的定义
深基础和浅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它们分别指的是建筑
物基础的不同深度。
浅基础是指建筑物基础的深度相对较浅,通常不超过地面以下1.5米。
这种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土层稳定、荷载较小的场合,如住宅、商铺等建筑物。
浅基础主要包括简单基础、条形基础、板式基础等。
而深基础则是指建筑物基础的深度相对较深,一般超过地面以下1.5米。
这种基础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土层不稳定、荷载较大的场合,
如高层建筑、桥梁等大型工程。
深基础主要包括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
在选择建筑物的基础类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
地质条件比较好,荷载比较小,则可以采用浅基础;如果地质条件比
较差,荷载比较大,则需要采用深基础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深基础和浅基础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建筑师在设
计建筑物基础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混凝土基础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基础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制定混凝土基础标准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二、基础类型混凝土基础根据其承载方式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1. 浅基础浅基础,又称为表层基础,是指基础埋深小于等于三米的基础类型。
常见的浅基础类型有:条形基础、板式基础、隔离基础、筏式基础等。
2. 深基础深基础,又称为深层基础,是指基础埋深大于三米的基础类型。
常见的深基础类型有:桩基础、钢板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等。
三、基础设计标准混凝土基础设计标准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
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土壤稳定性等。
2. 建筑物荷载建筑物荷载是混凝土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
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自重、承载墙体的重量及水平荷载等。
3. 基础材料混凝土基础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等。
需要根据建筑物荷载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4. 基础施工工艺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应考虑到工期、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需要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
四、混凝土基础质量标准混凝土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尺寸混凝土基础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宽度和高度误差应小于5mm。
2. 基础平整度混凝土基础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出现裂缝、坑洼等缺陷。
平整度误差应小于5mm。
3. 基础强度混凝土基础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应不低于设计要求的等级。
4. 基础饱和度混凝土基础的饱和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渗漏、渗水等现象。
五、混凝土基础维护标准混凝土基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混凝土基础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污物等附着。
2. 检查定期检查混凝土基础是否出现裂缝、渗漏、变形等现象,及时进行维修。
3. 防水混凝土基础应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渗漏、渗水等现象的出现。
铁工3131第四组冯齐超、周少波、白云龙、雷波波、杨平、刘帅目录一.浅基础的类型与构造1.浅基础的常用类型2.浅基础的构造二.刚性扩大基础施工1.基础定位放样2.基坑开挖3.坑壁支撑4.基坑排水5.基坑检验与处理6.基坑浇筑及回填1.浅基础常用类型◆刚性基础形式:刚性扩大基础、单独柱下刚性基础、条形基础等。
优点: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荷载。
缺点:自重大、当持力层为软弱土时,由于基础面积限制,需对地基进行处理或加固后才能采用。
◆柔性基础形式:住下扩大基础、条形和十字形基础、筏板及箱型基础。
特点:整体性能较好、抗弯刚度较大。
筏板和箱型基础条形基础单独和联合基础刚性扩大基础浅基础的结构➢刚性扩大基础•将基础平面尺寸扩大以满足地基强度要求,这种刚性基础称为刚性扩大基础.•如下图所示:➢单独和联合基础•单独基础是立柱式桥墩和房屋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
它的纵剖面均可砌筑成台阶式。
•如下图所示:➢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分为墙下和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是挡土墙下或涵洞下常用的基础形式。
如下图所示:•柱下条形基础是为了增强桥柱下基础的承载能力。
如下图所示:➢筏板和箱型基础•筏板和箱型基础都是房屋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
如下图所示:基础定位放样二.刚性扩大基础施工基坑开挖坑臂支撑基坑排水基坑检验与处理基础的浇筑及基坑回填旱地上浅基础施工●基础定位放样就是将设计图上的墩台位置和尺寸标定到实际工地上去。
●垂直定位是定出墩台基础各部分的高程,可借助施工现场的水准基点进行;●水平定位是定出基础在平面上的位置。
•基坑开挖是为建造基础而开挖的基坑,其形状和开挖面的大小可视墩台基础及下部形状的形式,考虑施工条件的要求,挖方形、矩形或长条型的坑槽。
坑壁支撑是当坑壁土质松软边坡不易稳定或放坡开挖,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或放坡开挖造成土方量过大时,宜采用加设围护结构的竖直坑壁基坑,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同时又可大量减少土方量。
1.挡板支撑2.板桩墙支护在基坑开挖前先将板桩垂直打入土中至坑底以下一定深度,然后挖边设支撑,开挖基坑过程中始终是在板桩支护下进行。
浅基础的结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墙下条形基础:当基础宽度较大时,通常采用柔性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使宽基浅埋。
如果地基不均匀,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和抗弯能力,可采用有肋梁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肋梁内配纵向钢筋和箍筋,以承受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弯曲应力。
2. 柱下独立基础:柱下独立基础是最常用的形式。
可分为刚性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两大类。
3. 联合基础:当柱下带形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时候,通常通过纵横性基础的连接成整体而成,使基础纵横两个方向有着较大的刚度和硬性。
4. 筏型基础:筏型基础适用于建筑物层数较多或荷载较大时。
它由一块底板和顶板组成,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可以由一层或多层混凝土构成。
5. 箱型基础:箱型基础由底板、顶板、纵横内隔墙和外墙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结构,其空间结构一般由一层或多层混凝土构成。
6. 壳体基础:壳体基础是一种类似于板式基础的浅基础,适用于大跨度、高耸结构等需要较大承载力的场合。
以上就是浅基础的一些主要结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浅基础类型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设计和施工。
【专业知识】什么是浅基础以及浅基础的分类【学员问题】什么是浅基础以及浅基础的分类?【解答】浅基础一般指基础埋深小于5m,或者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基础。
其基础竖向尺寸与其平面尺寸相当,侧面摩擦力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浅基础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扩展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和壳体基础。
扩展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
扩展基础的左右是把墙或柱下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1.墙下条形基础。
(1)刚性条形基础:是墙基础中常见的形式,通常用砖或毛石砌筑。
为保证基础的耐久性,砖的强度等级不能太低,在严寒地区宜用毛石;毛石需用未风化的硬质岩石。
砌筑的砂浆,当土质潮湿或有地下水时要用水泥砂浆。
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及基础砌体材料最低强度等级的要求,有规范规定。
(2)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当基础宽度较大,若再用刚性基础,则其用料多、自重大,有时还需要增加基础埋深,此时可采用柔性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使宽基浅埋。
如果地基不均匀,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和抗弯能力,可采用有肋梁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肋梁内配纵向钢筋和箍筋,以承受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弯曲应力。
2.柱下独立基础。
是柱基础中最常用和最经济的形式。
也可分为刚性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两大类。
刚性基础可用砖、毛石或素混凝土,基础台阶高宽比(刚性角)要满足规范规定。
一般钢筋混凝土柱下宜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以符合柱与基础刚接的假定。
联合基础联合基础主要指同列相邻两柱公共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即双柱联合基础。
在为相邻两柱分别配置独立基础时,常因其中一柱靠近建筑界限,或因两柱间距较小,而出现基地面积不足或者荷载偏心过大等的情况,此时可考虑采用联合基础。
联合基础也可用于调整相邻两柱的沉降差或防止两者之间的相向倾斜等。
柱下条形基础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上若干柱子的基础练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
浅基础类型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浅基础根据它的形状和大小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包括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壳体基础等。
根据基础材料分为: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一、刚性基础材料: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灰土等。
材料性能特点: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低。
构造要求:基础的外伸宽度和基础高度的比值(台阶宽高比)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适用于:6层和6层以下的(三合土基础不超过4层)一般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厂房。
刚性基础墙下刚性条形基础(图9-1a)柱下刚性独立基础(图9-1b)二、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材料:钢筋混凝土受力特点:在基础内配置足够的钢筋来承受拉应力和弯矩,使基础在受弯时不致破坏。
因而不受台阶宽高比的限制,可以做成扁平形状。
根据形状和大小进一步可划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包括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及壳体基础等。
1、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要是柱下基础。
通常有现浇台阶形基础(图9-2a),现浇锥形基础(图9-2b)和预制柱的杯口形基础(图9-2c);杯口形基础又可分为单肢和双肢杯口形基础,低杯口形基础和高杯口形基础。
轴心受压柱下基础的底面形状为正方形,而偏心受压柱下基础的底面形状为矩形。
2、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进一步可分为: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9-3)。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9-4)和十字叉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9-5)。
(1)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根据受力条件可分为:不带肋和带肋两种(图9-3)。
通常只考虑基础横向受力发生破坏,设计时,可沿长度方向取按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计算。
(2)柱下条形基础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时,独立基础底面积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这时可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条构成柱下条形基础,以扩大基底面积,减小地基反力,并可以通过形成整体刚度来调整可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浅基础定义
浅基础是指在地下浅层或者地表层进行的基础工程。
浅基础一般是指地基面与地下深度小于等于3.0m的基础,也就是说,浅基础工程是在地下3.0m以内进行的基础工程。
浅基础的优点是施工便捷、周期短、造价低,适用于对地基要求不高的建筑物。
浅基础的类型包括筏板基础、平面基础、台基基础、隔离基础等。
筏板基础是将建筑物的重量分散到更大面积上,采用水平钢筋网和混凝土铺成筏板,覆盖在粉土、黏土等软土层上;平面基础是将建筑物的重力荷载通过柱子传递到地面,通过建立柱子与梁、板的体系来承担荷载;台基基础是将建筑物按坡度设置成一段一段的,每段都有自己的基础,从而降低建筑物对于地面的压力;隔离基础是在建筑物和地基之间设置一层隔离层,起到分散荷载、减小沉降的作用。
浅基础的缺点是地基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不适用于地势不平、土壤不均质、地下水位较高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
在这些情况下,需要采用深基础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