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笔注射的依从性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40-0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蛋白激素[1],由a、b两个多肽链组成,a链21个氨基酸,b链30个氨基酸,共计51个氨基酸,笼统地讲与蛋清、猪肉、牛肉等一样都是氨基酸连接而成的蛋白质。
胰岛素是目前所知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帮助机体代谢葡萄糖。
1. 胰岛素的概念、作用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2]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等组织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并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同时抑制氨基酸和脂肪转化为葡萄糖。
总之,其作用是降低体内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则与其相反。
另外,胰岛素还与胰高血糖素起拮抗作用,胰岛素的升高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升高则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3],跟胰高岛素的作用相反。
2. 患者对胰岛素的误区影响其依从性合理应用胰岛素在控制糖尿病的急性代谢紊乱、防治各种慢性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存在误区,在已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48%注射部位出现脂肪组织隆起或硬结现象,有一半因疼痛不愿再持续使用,这不仅可导致胰岛素吸收延迟或不稳定,影响血糖控制;而且造成患者对胰岛素使用的认识误区和不必要的恐惧。
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一招,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胰岛素治疗,如1型糖尿病、出现急性并发症、合并重症感染、围手术期、妊娠、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理想等。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某个阶段需要使用,但以后还可以改用口服药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认为打胰岛素会上瘾[4],胰岛素是人体按需分泌的激素,医生之所以使用胰岛素,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已不能满足正常需要,对缺陷进行补充是必须的。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胰岛素治疗,但是治疗依从性往往不高,导致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并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通过不断改进流程和方法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方法。
在医疗领域,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事故率。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依从性问题,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病情控制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需要进行问题分析。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和患者反馈,找到病人治疗依从性不高的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不足、治疗方案复杂难以执行、患者担心副作用等。
通过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医疗机构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为之后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方向。
持续质量改进需要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针对病人对胰岛素治疗认识不足的问题,医疗机构可以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
对于治疗方案复杂难以执行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治疗方案,简化治疗流程,从而降低患者的执行难度。
对于患者担心副作用的问题,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解释工作,帮助患者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持续质量改进需要进行效果评估。
医疗机构在实施改进措施后,需要对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病情控制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和患者调查,可以了解到改进措施的实际效果,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措施,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病情控制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使用胰岛素依从性调查
覃焕玲;卢红平
【期刊名称】《内科》
【年(卷),期】2012(7)6
【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使用胰岛素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电话回访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院后第7天、第30天、第90天、第180天使用胰岛素情况以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出院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配合胰岛素注射装置进行治疗的依从性良好,流失率仅为15.95%,认知良好的患者应用胰岛素笔依从性明显优于认知程度差的.结论护理人
员重视糖尿病患者教育,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同时提高患者出院后应用胰岛素笔的依从性.
【总页数】2页(P669-670)
【作者】覃焕玲;卢红平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北流市,537400;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北流
市,537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相关文献】
1.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干预 [J], 林小平;林希;黄霞;陈丽锋
2.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调查分析 [J], 宋俊莹;谢惠燕
3.家庭访视对出院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的依从性影响 [J], 姜丽英;朱燕勤
4.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 [J], 詹艳;詹黎
5.利司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胰岛素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候选方案\r——对《利司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在既往使用不同胰岛素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的点评 [J], 母义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依靠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注射过程中使用的注射针头对注射效果和病人的体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依从性的影响对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背景介绍
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依从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注射针头对于注射效果和病人体验的影响。
通过专业的健康教育,病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类型的注射针头的特点,从而增加更换注射针头的意愿和能力。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其认识到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对于控制疾病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更换注射针头的意愿和依从性。
健康教育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导和技巧培训,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更换注射针头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更换注射针头的能力和依从性。
3. 观察方法和时长
为了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依从性的影响,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随访观察等多种观察方法。
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糖尿病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的情况和原因,以及其对于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
然后,我们将进行定期的随访观察,观察患者更换胰岛素注射针头的情况和行为表现,以及其在更换注射针头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观察时长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大致为3个月至6个月不等。
4. 结果预期
5. 结论和意义。
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胰岛素注射的护理教育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胰岛素注射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66例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规范化注射胰岛素进行系统的护理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发放调查研究表。
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的技巧和相关知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30℃时胰岛素的活性会降低[3],在注射前需先拿出来在室温下放置半小时再使用;已启用的胰岛素笔芯尽可能存放在<28℃的环境中,并注意避光避热,注明开启日期,一般在室温下可保存4周。
②注射前排气并核对剂量及注射时间:对预混制剂应先充分混匀。
告知患者不排气容易造成剂量不足,指导患者正确的排气方法,即按顺时针方向调拨旋钮至1-2单位数,将笔向上直立,手指轻弹笔芯数次,使空气聚集在头部推下注射键,直到有1滴胰岛素出现在针尖为止。
③胰岛素的注射部位:脐周5cm以外此处吸收最快[4],双侧上臂中三分之一外侧次之,双侧大腿中三分之一外侧再次之,但运动时不要在此处注射,臀部吸收最慢,一般不选用。
每日注射2次者,早餐前进行腹部注射,晚餐前进行臀部注射;每日注射4次者,早餐和晚餐前进行腹部注射,中餐前进行上臂注射,睡前进行臀部注射,同一注射部位连续注射时需间隔约1手指宽度,同时避开硬结、脂肪萎缩等部位。
④进针角度和捏皮:调查发现部分患者注射时盲目捏皮,忽视进针角度的重要性。
注射是否捏皮肤,应该视使用注射针头的长短及皮下脂肪厚薄而定,确保胰岛素注射到皮下脂肪层,发挥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如果注射过深或把肌肉一并捏起,导致胰岛素注入肌肉层,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引起低血糖;如果针头过短或进针太浅,注射至真皮层,可导致胰岛素漏液,使注射剂量不足血糖控制不佳,又因真皮层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丰富,引起注射疼痛和增加出血。
正确的捏皮和进针角度:体瘦者需捏皮,正确的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捏起真皮层并以45°进行注射;体胖者无需捏皮以90°,进针深度为诺和针头的2/3。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摘要】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然后阐述了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接着探讨了持续质量改进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其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持续质量改进如何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发挥作用。
综合分析表明,持续质量改进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关键因素。
未来研究和实践应该更加深入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策略,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实践案例、影响、未来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已经超过4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中。
糖尿病除了给患者本身带来的健康问题外,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措施。
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
调查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不足的问题,即患者往往无法按照医嘱规范地进行胰岛素注射或者服药。
这种依从性问题导致了疗效不佳甚至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深入了解如何有效地提升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通过研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概念,旨在寻找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遵循医疗建议,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将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如何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策略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通过分析实践案例,总结出持续质量改进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浅谈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笔注射的依从性【摘要】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笔注射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例ⅱ型糖尿病人进行调查。
结果:200例的调查中56例依从性者,依从率占25%,有44例依从性差者,不依从率占78%,应用胰岛素笔依从性好的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明显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增强糖尿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提高应用胰岛素笔注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率。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胰岛素笔注射;依从性
discussed shallowlyⅱthe diabetic the compliance which injects using the insulin pen
chengbaozhen
【abstract】goal: discussionⅱthe diabetic the compliance influencing factor which injects using the insulin pen. method: uses independently designs the questionnaire to 200 examplesⅱthe diabetic patient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finally: in 200 example’s investigations 56 example compliances, the compliance rate accounts for 25%, some 44 example compliance difference, the compliance rate does not account for 78%, using the insulin pen compliance good patient
the patient who surpasses the compliance difference obviously to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cognition degree, two groups to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degree comparison, have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the p<0.05. conclusion are rightⅱthe diabetic strengthens the health education, strengthens diabetes to disease and the treatment understanding, enhances injects patient’s compliance using the insulin pen, enhances the treatment rate.
【key words】ⅱdiabetes; insulin pen injection; compliance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0241-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需长期坚持治疗,否则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目前糖尿病分为ⅳ型,其中ⅱ型糖尿病占发病人群95%[1]。
在治疗中患者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好者均可用胰岛素治疗,尤其用胰岛素笔注射治疗,大大方便了患者。
为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笔注射的依从性,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对糖尿病影响的因素及如何采用有针对性的对策,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男102例,女98例,年龄35~74岁,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是ⅱ型糖尿病住院的患者,发病时间2~3年,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6例,高中及中专56例,初中即小学88例,文盲10例。
2 方法
2.1 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调查。
本组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技能,患者对治疗的认知、配合和主动程度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同时了解患者对经济承受能力,对疾病预后的认知程度,对治疗方案及效果的信任度,医患沟通认可程度,对家庭和社会支持程度等。
回答正确60%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2 应用胰岛素笔注射依从性的调查及评价标准。
采用自行设计的是非问卷,在调查前对患者用统一指挥语对填表要求做出详细的解释,采用4个小题确定患者应用胰岛素笔的依从性。
①你是否按医生要求每天用药的次数用药?②你是否按医生要求的时间用药?③你是否按医生要求的量用药?④你是否按医生的要求长期
用药?4个答案均为“是”即依从性好,否则为依从性差。
3 结果
3.1 胰岛素笔注射依从率。
本组发放200例问卷,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依从性好有56例,占28%,依从性差有144例,占72%。
3.2 不同胰岛素笔注射依从性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比较。
3.2.1 什么是糖尿病。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52例,不合格4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88例,不合格56例,统计学处理,x2=19.35,p<0.01.
3.2.2 糖尿病的并发症。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30例,不合格26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5例,不合格92例,统计学处理,x2=5.08,p<0.05.
3.2.3 血糖波动的危害。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24例,不合格26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26例,不合格118例,统计学处理,x2=13.23,p<0.01.
3.2.4 影响血糖的因素。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11例,不合格45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12例,不合格132例,统计学处理,x2=5.07,p<0.05.
3.2.5 所用药物及胰岛素笔注射的用法。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54例,不合格2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64例,不合格80例,统计学处理,x2=45.04,p<0.01.
3.2.6 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10例,不合格46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11例,不合格133例,统计学处理,x2=
4.48,p<0.0
5.
3.2.7 如何自测血糖血尿。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30例,不合格26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34例,不合格110例,统计学处理,x2=16.63,p<0.01.
3.2.8 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11例,不合格45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12例,不合格132例,统计学处理,x2=5.07,p<0.05.
3.2.9 如何自我保健。
依从性好组56例,合格52例,不合格4例。
依从性差组144例,合格18例,不合格126例,统计学处理,x2=11
4.40,p<0.01.
4 讨论
4.1 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者行为上与所给治疗方案的一致程度,即遵从程度[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严格执行医嘱长期坚持治疗,才能较好地予以控制血糖,故胰岛素笔注射依从性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在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其用药的依从性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外,与患者对疾病有关的医学知识的了解与正确认知,对医务人员信任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4.2 通过调查本组资料显示,胰岛素笔注射者用药的依从性好者为56例,依从率占28%。
依从率差者为144例,不依从率占78%,两组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
依从性差的人群中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低于依从性好的患者,p<0.01或p<0.0
5.因此在应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和了解予疾病有关的基础知识,提高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善于改善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和危险的因素,提高用药依从性,严格按医嘱长期坚持用药,才能提高控制血糖率,达到治疗的
目的。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8
[2] 刘健萍何晓俐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59
[3] 杨素梅原建慧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
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15(1):9
作者单位:529500 广东阳江市人民医院。